重庆文化发展状况及策略
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3、增强旅游吸引力:文化元素是旅游景区的重要吸引力之一。将文化产业 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可以在景区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景区的观赏性和吸 引力。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 展的案例分析
以丽江古城为例,丽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于世。在 丽江古城的旅游发展中,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古城中的纳西族传统文化、 东巴文化、木雕、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 展的重要性
1、推动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产生更多的商业 机会和创新模式,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一些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 能够吸引游客,也能够带动当地商业、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2、提升文化价值: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的价值。通过旅游的途径,可以将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 中,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加强协作: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应该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例如,可以共同开发一些融合了文化和旅游元素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二
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的研究
基本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成为了 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的现状、方式、效果及启示和建议。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著名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同时,重庆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有着众多的文化遗址和文化 遗产。近年来,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当 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探寻古迹与历史名人的足迹

•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使用可以通过纸质地图、电子地图、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进行,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历史文化信息服务。 •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使用可以帮助用户了解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提升用 户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在旅游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在旅游领域的应用
05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实用性与探索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制作与使用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制作
•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制作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 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历史文化地图。 •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包括政府部门、专家学者、 企业和社会组织等。
DOCS SMART CREATE
重庆历史文化地图:探寻古迹与历史名人的足 迹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重庆历史发展概述
重庆地区的史前文化背景
重庆地区的史前文化遗址
• 大溪文化遗址:位于重庆市瞿塘峡以东的大溪镇,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之 一,距今约5000年。 • 汉朝岩墓: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汉代岩墓群,距今约2000年。 • 巴文化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巴文化遗址,距今约3000年。
•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传承人、传承基地、传 承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是关键。 •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正在加强,部分非物质 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重庆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扬
重庆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 重庆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 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 重庆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重庆磁器口古镇、洪 崖洞等历史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开发。
刍议自媒体时代下重庆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研究策略

不失为明智之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 思考
重庆地域文化在 自媒体环境下 的研究策略, 为研究 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开启芝麻之 门, 为后续的深入 研究寻找有效途径。 二、 自媒 体相 关概 念概述 早在 2 0 0 3 年, 美国新 闻学相关研究专家谢 因波
刍议自媒体时代下重庆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研究策略在传统媒体中仍沿袭着传播学中所提到的把关人gatekeeper的理论即对所发布信息的来源真实性都经过层层把关过滤和核实并实现了自律和他律的高度统一而自媒体因没有把关人之说信息缺乏监督这是自媒体的致命硬伤缺乏媒体的监督机制海量的信息难免对受众产生误导和引发虚假信息的传播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甚至导致满城风雨谣言四起在此间犹显新闻把关和监督的重要性需要有代表主流的声音来引导舆论的导向区域文化应该作为这样的主流声音和旋律在这真假信息满天飞的大容器中去芜取精去伪存真为社会带来更多具有新闻价值观的信息为大众吹来清新之风
摘要 : 重庆地域 文化资源丰富 , 这 些 文化随着 媒介 环境 的变迁 和媒介 生态 的变化 而 出现 重新构 建。在 当今 时
代, 随着科技 的发 展, 与传统媒体有着千差万别 的新媒体 如雨后 春笋般先 后 出现 , 对新媒 体 时代 下重庆地 域文 化传 播与发展进行相关研 究, 从 而促进地域 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 为后人 留下 宝贵的精神 财 富, 这是作 为 当代 重庆人 不可 懈 怠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 对这 些方面的课 题研 究之前 , 应 捋清研 究的 思路 和方 法, 从 而为地域 文化相关研 究确定 好
重 庆 地 域 文化 早 从 先秦 时期 已 有 相 关 历 史 记 载, 其资源丰富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传播
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08年度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调查报告2009年1月目录一、文化旅游界定与研究意义 (3)二、重庆文化旅游资源供给研究 (4)(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供给充足 (4)(二)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吸引度不够 (5)三、重庆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研究 (7)(一)文化旅游消费环境特征 (7)(二)文化旅游线路消费特征 (8)(三)文化旅游商品消费特征 (10)四、重庆文化旅游传播研究 (13)(一)来渝游客旅游信息来源渠道以互联网和外省市传统媒体为主,并随着游客旅游活动的深入而呈多样化趋势 (13)(二)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选择旅游信息传播途径 (14)五、重庆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策略 (15)(一)产品策略 (15)(二)区域策略 (16)(三)传播策略 (18)(四)营销策略 (19)(五)服务策略 (19)(六)商品策略 (21)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与热点。
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围绕重庆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重庆文化旅游游客市场实地调查以及在线调查,分析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资源状况以及游客市场状况与满意度评价,寻找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文化旅游界定与研究意义文化旅游作为以文化为核心、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日益表现出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并逐渐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然而,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当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
本文站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故将文化旅游做如下定义: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体验、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家(地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这些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
文化记忆视角下传统街巷空间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寸滩老街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4)04-0101-06 收稿日期 2023-07-17摘 要 鉴于当前我国城镇迅速发展导致了我国传统街巷空间的原有结构被破坏、身份认同和场所记忆的缺失等诸多问题,该文拟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将我国的传统街巷空间视为一种新型街道空间,构建传统街巷空间保护性更新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访谈、归纳分析等研究手段,对重庆寸滩街区的历史价值内涵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和人文背景进行了梳理,总结出重庆寸滩老街的价值意涵以及构建当地人身份认同的文化记忆。
通过对寸滩地区街巷空间更新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归纳出其物质特征与文化记忆符号表达之间的联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性更新策略:意象系统的修复,仪式与文本系统的延续,空间秩序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传统街巷空间的保护性更新策略,以继承历史风貌区独特文化记忆,激活传统街巷空间活力,提高物质空间品质。
关键词 传统街巷空间 文化记忆 身份认同 保护性更新 寸滩老街Abstrac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ies and towns has led to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in China, the lack of identity and place memory, etc., we intend to regard China's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as a new type of street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and construct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method system for the protective renewal of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on-site interviews, induc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value connotation of Chongqing Cuntan Street, and sort out the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background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n we summarize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Chongqing Cuntan Old Street and the cultural memory of constructing local identity. By analyzing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spatial renewal of streets and lanes in Cuntan area, we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memory symbols, and accordingly propos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renewal strategi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image system,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ritual and text system,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patial order, that is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so as to inherit the unique cultural memory of the historical style area, to activate the vit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space.Keywords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Cultural memory, Identity, Renewal strategies, Cuntan Street文化记忆视角下传统街巷空间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寸滩老街为例The Protective Renewal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Street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A Case Study of Cuntan Street in Chongqing在我国传统城市中,“街—巷—院”是其空间组织的基本格局,而街巷是城市最基础的框架,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单元的纽带。
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以重庆图书馆为例

第 178 页经验交流2024/1 (下) 总第427期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以重庆图书馆为例文/重庆图书馆 邓程嘉一、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览室绘本阅读推广服务现状(一)少儿阅览室空间设置情况。
据了解,全国各省、市及地方公共图书馆均设有少儿阅览室,第一次进入图书馆的小读者仅须凭户口或者身份证办理一张少儿阅览证或少儿借阅证便能进入阅览室进行阅读。
公共图书馆设立全开放式的阅读环境,为小读者进入阅览室借阅图书提供了的便利,但同时又难以保证阅览室安静的阅读环境。
我国公共图书馆馆舍对少儿阅读区的规划中,各地方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占地面积一般不大,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假期,少儿阅览室实际接待人数往往在阅览室负荷人数的2~3倍以上。
而在除法定节假日以外的时间里,少儿阅览室又常处于空闲状态。
少儿阅览室在为小读者提供借阅服务时,不仅仅是提供传统的图书借还服务,还根据小读者不同的阅读水平提供阅读指导。
以重庆图书馆为例,该馆结合少儿阅览室读者阅读习惯与偏好情况,在节假日开展“一刻钟故事会”的阅读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领小读者去阅读绘本,帮助小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少儿阅览室绘本阅读推广实际情况。
在进入学校开展系统学习之前,公共图书馆依托馆舍内大量的绘本存书,为小读者进行绘本阅读指导,能让小读者养成良好的、正确的阅读习惯。
进入学校学习前的这个阶段是少年儿童对事物认知、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是相互影响的。
以此科学理论为依据,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旨在帮助低幼读者了解并认识什么是阅读,通过阅读绘本让小读者学习知识并产生思考,提升小读者的专注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重庆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绘本阅读推广活动多种多样,充分运用绘本的特点,通过集中展示各种各样现实活动场景,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小读者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让其理解绘本的内容及寓意。
重庆图书馆在为学龄前儿童推荐绘本读物时,精心设计各类活动,以培养亲子阅读习惯为导向,开展主题为“一刻钟故事会”的阅读活动,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上、下午各举办一场,由少儿阅览室工作人员集体讨论后选取一个绘本,工作人员带领家长陪同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浅谈重庆方言电视剧衰落的原因及发展策略——以方言剧《街坊邻居》为例

上星的卫视并不多,《街坊邻居》能够 一炮而红,除了内容上的优势外,还因 当时的市场并没有如今开放。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电视剧很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资 拍摄并具有某种政治目得到重视,并开始蓬勃发展, 表现为电视剧年产量逐年增长,并出现 不同种类。另外,韩剧、泰剧、美剧的 引进在使中国电视剧市场更加丰富的同 时,也让竞争也更加激烈。 那么,如何让重庆方言剧走出困境, 再创辉煌,本文认为:第一,打造品牌 方言剧的首要前提是组建好的团队,从 编剧到拍摄制作都坚定地走精良路线, 求质不求量;第二,要有时代感。《山 城棒棒军》的成功,更深层的原因是它 对当时重庆直辖后重庆人对巨大变化的 适应进行了最真实的写照,所传达出来 的人情冷暖、时代特征是跨地域的,因 而成为经典。 如前所说,虽然重庆方言剧的发展 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基于良好的 资源基础和受众基础,只要找准了方向, 一定可以再创辉煌。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14 年度重庆市 社科规划(培育)项目《重庆本土电视剧 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 2014PY82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莹 (1978-) , 女, 汉族, 重庆人,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硕士导师, 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黄俊芳(1994-),女,汉族,浙江 丽水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 闻学。 127
比资源集中的北上广来说,重庆无论在财 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远远不足。国家 一级导演、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鄢光 宗曾建议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扶持青 年影视人才的政策,以解决重庆本土电视 剧发展中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 然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限制不 仅体现在演员阵容上,还体现在人才流 失的问题上。北上广地区有更好的创作 环境和更优渥的待遇,导致一些优秀的 重庆本土编剧、编导、演员等选择外出 发展。 3 文化品位的不同 除了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重庆本土 方言剧受限外,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 背景、不同阶层的人群文化品位也有差 异。如《街坊邻居》系列情景喜剧讲述 的邻里生活,对年龄偏大的群众、居家 人群以及追求休闲的人群存在吸引力, 但对知识分子、年轻人这些追求刺激、 高品质的群体来说,就显得过于琐碎。 所以说,观众文化口味的多样化也造成 了电视剧受众的分流。 同时,方言剧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带有 该地域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相较于都市 剧、家庭伦理剧(婆媳剧)而言,方言剧 与本土观众更为接近,有其独特性却少了 些能让全国观众产生共鸣的共通性。 4 市场的变化 《街坊邻居》播出时,平均收视率 高达 25%,而近两年排在收视前列的电 视剧《虎妈猫爸》,收视率也仅有 2%。 这巨大的差异背后隐藏的是市场的变化。 重庆卫视于 1999 年上星,当时全国
重庆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经济54育用品等。
这样的小型书店售卖的图书明确,可以满足附近教工的需求,但是书店里的空间模式单一且凌乱,各类商品布局混乱,增加了市民的购物难度。
在这样的小型书店空间里,可将空间按销售商品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销售空间,加大主营商品所占空间,可将教考书籍展览在矮桌上,供读者翻阅,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
将收银台与体育用品放在同一个空间里,体育用品需要销售人员介绍、寻找等,将收银台放在这个空间里,能有效减少空间浪费。
三、结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城市旧社区的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文化”在评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希望借助对城市旧社区文化空间优化策略的研究分析,能提升城市旧社区文化空间的功能,为城市旧社区文化空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参考文献:[1]罗辉林,唐琳琳.共享思维[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2]亚历克斯·斯特凡尼.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重新定义商业的未来[M].中国人民大学,2016.[3]王斌.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模式探讨[J].纳税,2017(35).[4]杨清平,李柏山.公共空间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齐骥.文化规划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政法分社),2016.重庆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胡京韬近几年重庆作为热门旅游城市,旅游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在重庆旅游业的带动下,“红色旅游”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作为历史悠久的名城,重庆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重庆本地红色旅游资源,还能发展重庆的经济。
然而,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探讨重庆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使之从众多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红色旅游主要基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取得巨大成就的纪念地点,以纪念革命历史、追溯革命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游客游览、纪念学习和参观,开展传统的革命教育主题旅游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文化发展状况及策略
1. 简介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
独特的地理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重
庆的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重庆的文化发展状况进
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以进一步推动重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 文化发展状况
2.1. 文化资源丰富
重庆历史悠久,拥有许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如歌剧《女儿
不哭》和杨恩泽等。
此外,重庆还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地方
特色,如长江三峡、大足石刻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
贵的资源。
2.2.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重庆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各类文化企业和机构不断涌现。
音乐、舞蹈、戏曲、摄影和美术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同时,文化旅游也成为了重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3. 文化教育推广有所欠缺
尽管重庆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文化教育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
文化教育是培养人才、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3. 发展策略
3.1.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重庆应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积极挖掘和利用自然景观和地方特色。
可以建立相关的机构和项目,推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3.2.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
重庆应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可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吸引优秀的文化企业和人才,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3.3. 加强文化教育推广
重庆可以在中小学和高校加强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重庆可以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的开展。
可以组织文化艺术节、展览和演出,扩大重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 结论
重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潜力。
通过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文化教育推广和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重庆文化事业的发展。
重庆应该在政策、投资和人才的支持下,不断完善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提升重庆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