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汽轮机课程设计
汽轮机长叶片计算(完整版)

学生姓名:杨斌刘佳利肖江王磐杨再兴院(系)名称:城南学院能动系班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07-01班***师:***2010 年 12 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0701 班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题目300MW亚临界冲动式汽轮机末级长叶片设计任务起止日期:2010年 11 月 22 日~ 2010年 12 月 11 日目录前言---------------------------------------------------------------------------------------2一、课程设计任务书-----------------------------------------------------------------------3二、长叶片级概述及其设计内容--------------------------------------------------------4三、设计计算--------------------------------------------------------------------------------13 总结-----------------------------------------------------------------------------------------21 附图一长叶片级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22 附图二沿叶片高度各截面速度三角形图--------------------------------------------23 参考文献--------------------------------------------------------------------------------------26前言本次设计从电厂汽轮机长叶片的热力设计与计算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多级汽轮机长叶片的蒸汽流动方程式,叶片设计,简单径向平衡法,并对汽轮机的叶片进行等截面计算,绘制了各截面的速度三角形,并对叶片各截面的流量进行计算等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某300mw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热力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某300mw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热力系统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ce29819856a561253d36fb0.png)
目录第1章绪论 (1)热力系统简介 (1)本设计热力系统简介 (1)第2章基本热力系统确定 (3)锅炉选型 (3)汽轮机型号确定 (4)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原始资料以及数据选取 (6)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 (7)第3章主蒸汽系统确定 (15)主蒸汽系统的选择 (15)主蒸汽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7)本设计主蒸汽系统选择 (17)第4章给水系统确定 (19)给水系统概述 (19)给水泵的选型 (19)本设计选型 (22)第5章凝结系统确定 (23)凝结系统概述 (23)凝结水系统组成 (23)凝汽器结构与系统 (23)抽汽设备确定 (26)凝结水泵确定 (26) (28)回热加热器型式 (28)本设计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3) (35)旁路系统的型式及作用 (35)本设计采用的旁路系统 (38) (39)工质损失简介 (39)补充水引入系统 (39)本设计补充水系统确定 (40) (41)轴封系统简介 (41)本设计轴封系统的确定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外文翻译原文 (44)外文翻译译文 (49)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进度表第1章绪论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就是以规定的符号表明工质在完成某种热力循环时所必须流经的各种热力设备之间的系统图。
原则性热力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只表示工质流过时状态参数发生变化的各种必须的热力设备,同类型同参数的设备再图上只表示1个;(2)仅表明设备之间的主要联系,备用设备、管路和附属机构都不画出;(3)除额定工况时所必须的附件(如定压运行除氧器进气管上的调节阀)外,一般附件均不表示。
原则性热力系统主要由下列各局部热力系统组成: 锅炉、汽轮机、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和凝汽设备的链接系统,给水回热系统,除氧器系统,补充水系统,辅助设备系统及“废热”回收系统。
凝汽式发电厂内若有多种单元机组,其原则性热力系统即为多个单元的组合。
对于热电厂,无论是同种类型的供热机组还是不同类型的供热机组,全厂的对外供热的管道和设备是连在一起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较为复杂。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12M 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2014年6月28 日前言《汽轮机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汽轮机原理知识设计一台汽轮机,因此,它是《汽轮机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地记录了汽轮机通流的结构特征及工作过程。
内容包括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机构尺寸、各级的设计与热力计算及校核。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二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希望指导老师给予指正。
编者2014年6月28日目录第一章 12M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题目:10.5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1)1.2设计任务及内容 (1)1.3设计原始资料 (1)1.4设计要求 (1)第二章多级汽轮机热力计算 (2)2.1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2)2.2汽轮机总进汽量的初步估算 (4)2.3回热系统的热平衡初步计算 (4)2.4流经汽轮机各级机组的蒸汽两级及其内功率计算 (8)2.5计算汽轮机装置的热经济性 (9)第三章通流部分选型及热力计算 (10)3.1通流部分选型 (10)第四章压力级的计算........ (12)4.1各级平均直径的确定: (12)4.2级数的确定及比焓降的分配: (13)4.3各级的热力计算 (14)4.4第一压力级的热力计算 (24)第五章整机校核及计算结果的汇总 (30)5.1整机校核 (30)5.2级内功率校核: (30)5.3压力级计算结果汇总 (21)参考文献 (21)第一章12M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 10.5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1.2 设计任务及内容根据给定条件完成汽轮机各级尺寸的确定及级效率和内功率的计算。
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力求达到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使用经济性高。
汽轮机变工况课程设计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一、目的及任务汽轮机课程设计是对在汽轮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系统总结、巩固和加深,要求掌握汽轮机热力计算及变工况下热力计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针对200MW 或300MW 汽轮机额定功率的50%、55%、60%、65%、70%、75%、80%、85%、90%、95%工况,首先计算并绘制出调节级特性曲线、而对调节级进行变工况热力计算,再对其余压力级进行变工况热力计算,同时求出各级的内功率、相对内效率等全部特征参数,并与设计工况作对比分析。
二、内容及要求1、变工况进汽量估算过程。
2、做出所有压力级变工况计算的汇总表,并把调节级、以及其它级中任一级的详细热力计算过程书面写出。
3、绘出整机中各级热力过程线,同时绘出各级速度三角形。
三、设计步骤3.1 汽轮机变工况进汽量D 0的初步估算D 0=3600P e m /()mac t ri g m h D ηηη∆+∆(kg/h ) 式中,P e 为变工况功率(kW )。
△h t mac 为汽轮机整机理想比焓降,对于本设计采用中间再热的汽轮机,中压缸入口状态点应按再热后温度计算。
m 为考虑回热抽汽进汽量增大的系数,其与回热级数、给水温度及机组参数和容量有关,通常取m =1.15-1.25,对于本设计200MW 、300MW 汽轮机,取m =1.19-1.22。
△D 为考虑前轴封及阀杆漏汽以保证发出经济功率的蒸汽裕量,通常△D =(3-5)%D 0(kg/h )。
机组的整机相对内效率ηri 、发电机效率ηg 和机械效率ηm 的选取,参考同类型、同容量的汽轮发电机组。
由于整机相对内效率ηri 取决于汽轮机内部各项损失,这些损失又与蒸汽流量及通流部分的几何参数有关,因此只能初步估计(ηri ),求出进汽量后进行变工况试算,试算完成后再进行校核。
表1 汽轮发电机组的各种效率范围注:变工况条件下,表中ηri 为效率上限值。
3.2 调节级通用特性曲线绘制首先根据已知的p 0、t 0,确定蒸汽通过主汽门及配汽机构的压力损失。
N300MW汽轮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TMCR 毕业设计

N300MW汽轮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TMCR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10 年月日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热能和动力工程题目名称N300MW汽轮机组热力系统-TMCR课题目的及意义目的:汽轮机是高等院校热能和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现代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机械设备。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使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汽轮机原理,基本结构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通过这次设计,还可以培养我的实践技能,总结合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查阅资料、使用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范,进行实际工程设计,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锻炼提高运算、识图计算机绘图等基本技能,增强工程概念,培养了我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并在实践过程中吸取新的知识。
意义:基于300MW汽轮机热力系统分析提高了我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设计中要用到许多本专业的课程,不仅是知识的巩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使我提高了对已有知识的使用能力,也提高了我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所以本次毕业设计让我们理论使用于实际,使我们受益匪浅。
本系统N300MW汽轮机是亚临界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机。
有八级抽汽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
主要参数:主蒸汽压力: 16.67MPa主蒸汽温度: 538 ℃再热蒸汽温度:538 ℃排气压力:0.00539Mpa主要内容根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热能和动力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规定,此次设计包括几个阶段,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 N300MW汽轮机概述1.了解汽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2.掌握汽轮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主要包括汽缸、隔板和隔板套、转子、动叶片等第二部分热力系统的设计设计并绘制以下各系统图1.主再热蒸汽系统2.主给水系统3.凝结水系统4.抽汽及加热器疏水系统5.轴封系统6.高压抗燃油系统,润滑油系统7.本体疏水系统8.发电机水冷系统9.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10.调节保安系统图第三部分热力系统的计算热力系统的计算有传统的常规计算方法、简捷计算、等效热降法等。
300mw汽轮机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1 绪论 (1)1.1 汽轮机简介 (1)1.2 电站高参数大容量汽轮机技术研究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1)1.3 本课题设计意义 (2)1.4 论文研究内容 (2)2 热力系统设计 (4)2.1 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 (4)2.2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及设备 (5)2.2.1 给水回热级数和给水温度的选取 (6)2.2.2 回热加热器形式确定 (7)2.2.3 热力系统的热力计算 (8)3 通流部分设计 (15)3.1 透平的直径及级数确定(调节级除外) (15)3.1.1 选定汽缸和排汽口数 (15)3.1.2 确定第一压力级平均直径和末级直径 (15)3.1.3 确定高压缸压力级的平均直径,速比和焓降的变化规律 (16)3.2 高压缸焓降分配 (18)3.3 中低压缸的级数确定和各级焓降的分配 (19)3.4 详细计算高压缸第一压力级 (20)3.4.1 高压缸第一压力级计算过程 (20)3.4.2 高压缸第一压力级速度三角形 (23)3.5 各压力级详细计算表格 (23)3.5.1 调节级详细热力计算表格 (23)3.5.2 高压缸末级详细计算表格 (27)3.5.3 中压缸第一压力级详细计算表格 (30)3.5.4 中压缸末级详细计算表格 (33)3.5.5 低压缸第一压力级详细计算表格 (36)3.5.6 低压缸末级详细计算表格 (39)3.6 调节级、高压缸第一压力级、末级速度三角形图 (43)4 汽轮机结构设计 (44)4.1 热力系统设计 (44)4.1.1 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系统 (44)4.1.2 给水回热系统 (45)4.2 汽轮机本体结构设计 (46)4.2.1 蒸汽流程 (46)4.2.2 高中压阀门 (47)4.2.3 汽缸结构 (47)4.2.4 转子结构 (49)4.2.5 联轴器 (50)4.2.6 叶片结构 (50)4.2.7 静叶环和静叶持环 (51)4.2.8 轴承和轴承座: (52)4.2.9 汽封及汽封套 (52)4.3 调节保护系统(DEH) (53)4.4 供油系统 (53)结论 (54)参考文献 (55)致谢 (56)1 绪论1.1 汽轮机简介汽轮机是以水蒸气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外燃高速旋转式原动机。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一章 设计基本参数及方案的拟定
1.1 设计基本参数
主机炉参数及技术规范; (1)汽轮机 间在热凝汽式汽轮机 新蒸汽(高压缸主汽门前) :16.7MPa/537℃ 再热蒸汽(中压联合汽门前) :3.30MPa/537℃ 排汽压力/排汽焓:5.19kPa/2343.8kJ/kg 汽轮机机械效率: =0.985 (2)锅炉 型号:WGZ/1025/18.24—4 型式: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 炉渣 过热蒸汽参数: 出口蒸汽流量(MCR/额定) 出口蒸汽压力 (MCR/额定) 出口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参数: 进口蒸汽压力 出口蒸汽压力 出口蒸汽温度 汽包工作压力 锅炉效率 给水温度 (MCR/额定) (MCR/额定) 541℃ 3.816/3.73MPa 3.62/3.2MPa 541℃ 1025/903 t/h 18.24/17.45MPa
18.49MPa 0.915 278/270℃
第 2 页
设计(论文)专用纸
摘要:
本论文将设计亚临界压力 300MW 双缸双排气,高中压合缸,低压缸双排气的反动 凝汽式汽轮机热力机组,目前在国内是主流的热力机型。本机组的特点是采用一次中 间再热、通过八级抽气回热加热提高给水温度来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热效率。本论 文共分七章完成,依次是设计参数及方案的拟定,原则性热力系统方案的论证并选取 最佳方案, 辅助设备的选取及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 主厂房布置设计及所得出结论, 最后是本次毕业设计的总结和体会。 关键词: 汽轮机、热力系统、加热器、热效率、300MW、回热加热、再热。
设计(论文)专用纸
300MW 汽轮发电机组热力系统设计
学校:昆明理工大学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2007 级 姓名:熊国和
300MW汽轮机课程设计

300MW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二O一六年一月十五日300MW汽轮机热力计算一、热力参数选择1.类型:N300-16.67/537/537机组形式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气。
额定功率:Pel=300MW;高压缸排气压力prh=p2=3.8896MPa;中压缸排汽压力p3=p4=0.7979Mpa;凝汽器压力Pc=0.004698Mpa;汽轮机转速n=3000r/min;2.其他参数:给水泵出口压力Pfp=19.82MPa;凝结水泵出口压力Pcp=5.39MPa;机械效率ƞni=0.99;发电机效率ƞg=0.99;加热器效率ƞh=0.98;3.相对内效率的估计根据已有同类机组相关运行数据选择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高压缸,ƞriH=0.875 ;中压缸,ƞriM=0.93;低压缸ƞriL=0.86;4.损失的估算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0.8335MPa;再热器压损ΔPrh=0.1Prh=0.3622MPa;中压缸联合气阀节流压力损失ΔP‘rh=0.02 Prh=0.07244MPa;中低压缸连通管压力损失Δp s=0.02ps=0.0162MPa;低压缸排气阻力损失Δp c=0.04pc=0.1879KPa;二、热力过程线的拟定1.在焓熵图,根据新蒸汽压力p0=16.67 和新蒸汽温度t= 537,可确定汽轮机进气状态点0(主汽阀前),并查的该点的比焓值h0=3396.13,比熵s=6.4128,比体积v=0.019896。
2.在焓熵图上,根据初压p0= 16.67和主汽阀和调节气阀节533.62流压力损失Δp=0.8335 以确定调节级级前压力p‘0= p-Δp=15.8365,然后根据p‘和h的交点可以确定调节级级前状态点1,并查的该点的温度t‘0=533.62,比熵s’=6.4338,比体积v‘=0.0209498。
3.在焓熵图上,根据高压缸排气压力prh =3.8896和s=6.546437可以确定高压缸理想出口状态点为2t,并查的该点比焓值hHt = 3056.864,温度tHt= 335.743,比体积vHt=0.066192,由此可以得到高压缸理想比焓降ΔHt H=h0-hHt=339.266 ,进而可以确定高压缸实际比焓降ΔHi H=ΔHtH×ƞriH=296.8578,再根据h’rh、ΔHiM和ps可以确定高压缸实际出口状态2,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H =3099.2722,温度tH=351.3652,比体积vH= 0.0687,sH=6.60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MW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二O一六年一月十五日300MW汽轮机热力计算一、热力参数选择1.类型:N300-16.67/537/537机组形式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气。
额定功率:Pel=300MW;高压缸排气压力prh=p2=3.8896MPa;中压缸排汽压力p3=p4=0.7979Mpa;凝汽器压力Pc=0.004698Mpa;汽轮机转速n=3000r/min;2.其他参数:给水泵出口压力Pfp=19.82MPa;凝结水泵出口压力Pcp=5.39MPa;机械效率ƞni=0.99;发电机效率ƞg=0.99;加热器效率ƞh=0.98;3.相对内效率的估计根据已有同类机组相关运行数据选择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高压缸,ƞriH=0.875 ;中压缸,ƞriM=0.93;低压缸ƞriL=0.86;4.损失的估算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0.8335MPa;再热器压损ΔPrh=0.1Prh=0.3622MPa;中压缸联合气阀节流压力损失ΔP‘rh=0.02 Prh=0.07244MPa;中低压缸连通管压力损失Δp s=0.02ps=0.0162MPa;低压缸排气阻力损失Δp c=0.04pc=0.1879KPa;二、热力过程线的拟定1.在焓熵图,根据新蒸汽压力p0=16.67 和新蒸汽温度t= 537,可确定汽轮机进气状态点0(主汽阀前),并查的该点的比焓值h0=3396.13,比熵s=6.4128,比体积v=0.019896。
2.在焓熵图上,根据初压p0= 16.67和主汽阀和调节气阀节533.62流压力损失Δp=0.8335 以确定调节级级前压力p‘0= p-Δp=15.8365,然后根据p‘和h的交点可以确定调节级级前状态点1,并查的该点的温度t‘0=533.62,比熵s’=6.4338,比体积v‘=0.0209498。
3.在焓熵图上,根据高压缸排气压力prh =3.8896和s=6.546437可以确定高压缸理想出口状态点为2t,并查的该点比焓值hHt = 3056.864,温度tHt= 335.743,比体积vHt=0.066192,由此可以得到高压缸理想比焓降ΔHt H=h0-hHt=339.266 ,进而可以确定高压缸实际比焓降ΔHi H=ΔHtH×ƞriH=296.8578,再根据h’rh、ΔHiM和ps可以确定高压缸实际出口状态2,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H =3099.2722,温度tH=351.3652,比体积vH= 0.0687,sH=6.6058。
4.在焓熵图上,根据高压缸排气压力prh = 3.8896和再热器压损Δprh= 0.3622可以确定热再热压力p’rh =prh-Δprh= 3.5274,然后根据p’rh和再热蒸汽温度tth=537 确定中压缸进气状态点为3(中压缸联合气阀前),并查的该点的比焓值h’rh = 3535.213,比熵s‘rh= 7.2612,比体积v’rh=0.1036。
5.在焓熵图上,根据热再热压力p’rh = 3.5274和中压缸联合气阀节流压力损失Δp’rh=0.07244 ,可以确定中压缸气阀后压力p’’rh =p’rh-Δp’rh= 3.45496 ,然后根据p’’rh与h’rh的交点可以确定中压缸气阀状态点4,并查得该点的温度t’’h = 536.7268,比熵s’’rh=7.2707,比体积v’’rh=0.1058。
若将中、低压缸的过程线画为一条圆滑曲线,则在前面⑤步之后进行如下步骤:在焓熵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c=0.004698 和低压缸排汽阻力损失Δpc= 0.0001879 可以确定低压缸排汽压力pc’=pc+Δpc= 0.004886 在焓熵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c= 0.004698 和srh’= 7.2612 可以确定低压缸理想出口状态为5t,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ct=2206.2649 ,温度tct= 31.7711 ,比体积vct=25.5529 ,干度xct= 0.9854。
由此可以得到汽轮机中、低压缸实际比焓降ΔHiML=ΔHtML *riML= 1142.8956 ,再根据hrh ’、 ΔHiML 、和pc ’可以确定低压缸实际出口状态点5,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c5= 2392.3177 ,温度tc5= 31.7705 ,比体积vc5= 27.4935 ,干度xc5= 0.9314。
考虑低压缸末级余速损失,则计算δhc2=0.02*ΔHtML=26.5798 ,然后沿压力线下移pc ’下移26.5798 得6点,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c6= 2395.922,温度tc6= 31.7715,比体积vc6= 27.8851 ,干度xc6= 0.9328 ,则用直线连接4、5点,在中间7‘点中间处沿压力线下移7KJ/Kg 得7点,光滑连接4、7、5点,则由0.1.2.3.4.7.5连接的线即为该机组在设计工况下的近似热力过程线。
(见附录1) 一、汽轮机进汽量计算设155.1m =,00%3D D =∆,设计功率为300MW ,则h t D D /32.91103.0155.199.099.07534.14393000006.300=+⨯⨯⨯⨯=二、抽汽会热系统热平衡初步计算 1. 给水温度的选取根据初压67.16p 0=,可以求得0p 对应下的饱和水温0s t ,则给水温度3.272776.0t t 0s fw =⨯=2. 回热抽汽级数的选择选择8段回热抽汽,采用“三高、四低、一除氧”的形式,高压加热器采用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和内置式疏水冷却器,抵押加热器采用内置式疏水冷却器;高压加热器疏水手机方式为逐级自流到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疏水收集方式为逐级自流到凝汽器(也可根基设计需要在最后几级选择一个或两个疏水泵)。
其加热器(包括除氧器)的编号从抵押到高压一次排列,为1、2...8号。
给水泵驱动方式为汽动。
拟定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如图所示。
(见附录2)3. 除氧器工作压力的选择除氧器滑压运行,在设计工况下工作压力选为7614.0=d P 4. 各加热器汽水参数计算已知:高压加热器上端差),,℃(;下端差,,321j 6.5006.1j 321====-=θθθθ 低压加热器上端差),,,℃();下端差,,,℃(8765j 6.58765j 2.8j j ====θθ各段抽气压损),,( (821)j 6%p p j j ==∆ 给水温度3.272t fw =凝汽器压力c p 对应下的饱和水温,即凝结水温度7.31t c =除氧器工作压力d p 对应下的饱和水温,即除氧器水箱出口水温4.168t d =由等温升法可得5~8号低压加热器水侧温升为14.275/1-t -t t c d ==∆)(,其中凝结水泵及轴封加热器温升取1℃。
8号低压加热器入口水温832.7C cw t =︒;8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温w859.84C t =︒;由凝结水泵出口压力cp p 和8cw t可得8号低压加热器入口水比焓8148.01cw h kJ kg =;由凝结水泵出口压力cp p 和8w t可得8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8258.28w h kJ kg =; 8号低压加热器凝结段的饱和水温度88861.64b w t t C θ=+=︒;8268.07b h kJ kg =; 8号低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80.0245p MPa=;8段抽汽压力80.026p MPa=;8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温度88838.6s cw t t C ϑ=+=︒;8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比焓8169.51s h kJ kg =。
(2)7号低压加热器。
7号低压加热器入口水温859.84C w t =︒;7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8258.76w h kJ kg =; 7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温786.48C w t =︒;由凝结水泵出口压力cp p 和7w t可得7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7368.96w h kJ kg =; 7号低压加热器凝结段的饱和水温度77789.28b w t t C θ=+=︒;7380.74b h kJ kg =; 7号低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70.073p MPa=;7段抽汽压力70.07766p MPa=;7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温度77765.44s w t t C ϑ=+=︒;7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比焓7280.23s h kJ kg =。
(3)6号低压加热器。
6号低压加热器入口水温786.48C w t =︒;6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7370.86w h kJ kg=;6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温6113.12C w t =︒;由凝结水泵出口压力cp p 和6w t可得6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6481.65w h kJ kg =; 6号低压加热器凝结段的饱和水温度666115.92b w t t C θ=+=︒;6491.42b h kJ kg =; 6号低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60.1838p MPa=;6段抽汽压力60.1955p MPa=;6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温度66691.08s w t t C ϑ=+=︒;6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比焓6391.21s h kJ kg =。
(4)5号低压加热器。
5号低压加热器入口水温6113.12C w t =︒;5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6482.65w h kJ kg=;5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温5139.76C w t =︒;由凝结水泵出口压力cp p 和5w t可得5号低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5593.57w h kJ kg =; 5号低压加热器凝结段的饱和水温度555142.56b w t t C θ=+=︒;5604.73b h kJ kg =; 5号低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50.41062p MPa=;5段抽汽压力50.43683p MPa=;5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温度555118.72s w t t C ϑ=+=︒;5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比焓5503.43s h kJ kg =。
(5)1号高压加热器根据给水温度,可以得到1号高压加热器出口水温1fw 272.3w t t C==︒;由给水泵出口压力fp p 和1w t可得1号高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11192.16w h kJ kg =;1号高压加热器凝结段和饱和水温度111270.7b w t t Cθ=+=︒;11188.66b h kJ kg =;1号高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1 5.56335p MPa=;1段抽汽压力1 5.92p MPa=;(6)2号高压加热器一般将高压缸的排汽的一部分作为2段抽汽,所以2段抽汽压力2rh 3.622p p MPa==;2号高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1 3.6220.94=3.4047p MPa=⨯’;2号高压加热器凝结段的饱和水温度2241b t C=︒;2592.64b h kJ kg=;2号高压加热器出口水温w2s22239t t C θ=-=︒;由给水泵出口压力fp p 和2w t可得2号高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21044.71w h kJ kg =; 1号高压加热器疏水温度121244.6s w t t C ϑ=+=︒;1号高压加热器疏水比焓s11069.3h kJ kg=;(7)3号高压加热器为了降低再热器后抽汽的参数,灵活应用等温升法,使2号高压加热器温升是3号高压加热器的 1.5倍,即w13w 3w 4- 1.5(t t )w t t =⨯-,若给水泵温升取3.4C ︒,则w4 3.4171.8d t t C=+=︒;可得3199.5w t C=︒; 由给水泵出口压力fp p 和3w t 可得3号高压加热器出口水比焓3858.28w h kJ kg=;由给水泵出口压力fp p 和4w t可得3号高压加热器入口水比焓4737.66w h kJ kg =;3号高压加热器凝结段的饱和水温度333199.54b w t t Cθ=+=︒;3850.32b h kJ kg =;3号高压加热器汽侧工作压力3 1.5398p MPa=’;3段抽汽压力3 1.64p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