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_某1000MW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热力系统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_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_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_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来,我们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日益紧张,加之我们对工业产业经济性的追求,常规火力发电厂的发展面临重大的能源和环境等问题,而且常规火电厂的效率低、污染大及自动化程度低,都制约常规火电机组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更为高效、节能、环保、经济性高的高参数、大容量的火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和分析国内三大厂家典型的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本体结构,更多地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汽轮机技术,为将来从事汽轮机运行和检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哈尔滨汽轮机厂如需图纸,QQ153893706目录1 概述 ..................................................................... .. (3)1.1 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发展简史 (3)1.2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的优势 (5)2 哈尔滨汽轮机厂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 (6)2.1 概述 ..................................................................... (6)2.2 汽轮机的进汽部分 (8)2.3 汽轮机转子 ..................................................................... .. (12)2.4 动(静)叶片 ..................................................................... .152.5 汽缸及滑销系统 (16)2.6 隔板和隔板套 ..................................................................... .192.7 汽封 ..................................................................... . (20)2.8 轴承 ..................................................................... . (20)2.9 盘车装置..............................................................................22 3 国内典型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主要技术特点比较 (22)3.1 东方汽轮机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简介 (22)3.2 上海汽轮机厂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简介 (23)3.3 三大厂家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比较 (25)总结 ..................................................................... ............................27 参考文献...................................................................... . (28)1 概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1000MW火电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1000MW火电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1000MW火电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摘要:现代火力发电汽轮机组因经济效益,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汽轮机控制策略更加复杂,特别是在变工况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更多了,同时单机容量的增加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设备可靠性以及机组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仿真;控制系统引言:随着汽轮机组越来越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其控制策略更加复杂,特别是在变工况过程过程中,需要综合控制的因素更多了,单机容量的增加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00MW汽轮机控制系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参数的提高要求机组控制更加快速准确,另一方面机组的启停步骤及判断条件更加复杂,因此对1000MW汽轮机控制系统提出了全自动启停的要求,以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机组主设备的热应力冲击和故障损坏。

达到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和保障设备安全,实现机组节能降耗,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目的。

1轮机控制系统架构设计1.11000MW汽轮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该类型汽轮机控制系统是以ABBSymphonyPlus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搭建的。

分散控制系统DCS是一个开放的由现场过程控制器级别和上层操作员级别共同组成的双层或多层控制网络结构,其结合了电子,计算机,通讯,先进控制技术等多种学科,目前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其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目前看是更加开放的现场总线及无线技术。

DEH.y-期均为通用控制系统其不对外开放,随着DCS系统应用的日渐广泛,汽轮机控制系统也根据市场需求逐渐由专用DEH向通用型DEH转变。

另一方面DEH作为整个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与DCS紧密的结合在提高电厂的整体自动化水平,方便维护等方面的优点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1.21000MW汽轮机组控制系统组成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其控制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汽轮机安全保护系统,汽轮机闭环控制系统,汽轮机自启动控制系统,汽机油泵风机.每个子系统含有一对独立的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卡件分别完成其所分配的控制任务,彼此协调工作实现机组的启动、运行、保护等任务。

华能玉环1000MW机组_华能玉环1000MW机组初设说明书(热机)

华能玉环1000MW机组_华能玉环1000MW机组初设说明书(热机)

华能玉环工程初步设计第四卷热机部分华能玉环工程初步设计第四卷热机部分负责单位参加单位批准:审核:校核:编制:华能玉环工程初步设计总目录序号名称卷册检索号第一卷总的部分30-F302101C-A 33-F302101C-A第二卷电力系统部分30-F302101C-X 33-F302101C-X第三卷总图运输部分30-F302101C-Z 33-F302101C-Z第四卷热机部分30-F302101C-J 33-F302101C-J第五卷运煤部分30-F302101C-M 33-F302101C-M第六卷除灰渣部分30-F302101C-CY 33-F302101C-CY第七卷电厂化学部分30-F302101C-H 33-F302101C-H第八卷电气部分30-F302101C-D 33-F302101C-D第九卷热工自动化部分30-F302101C-K 33-F302101C-K第十卷建筑结构部分建筑部分30-F302101C-T01 33-F302101C-T01结构部分30-F302101C-T02 33-F302101C-T02序号名称卷册检索号第十一卷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部分30-F302101C-A 33-F302101C-A第十二卷水工部分30-F302101C-S01 33-F302101C-S01第十三卷环境保护30-F302101C-P 33-F302101C-P第十四卷消防部分30-F302101C-S02 33-F302101C-S02第十五卷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30-F302101C-Q31 33-F302101C-Q31第十六卷节约能源及原材料30-F302101C-Q32 33-F302101C-Q32第十七卷施工组织大纲部分30-F302101C-Q33 33-F302101C-Q33第十八卷运行组织及设计定员部分30-F302101C-Q34 33-F302101C-Q34第十九卷概算部分30-F302101C-E 33-F302101C-E第二十卷主要设备材料清册30-F302101C-Q35 33-F302101C-Q35第二十一卷水文气象报告30-F302101C-W01 33-F302101C-W01第二十二卷厂区岩土工程勘测报告30-F302101C-G05 33-F302101C-G05第二十三卷脱硫部分初步设计预设计30-F302101C-E5CY-A 33-F302101C-E5CY-A说明书目录1、概述 (1)1.1设计依据 (1)1.2建设规模 (1)1.3电厂性质 (1)1.4主要设计原则 (1)1.5设计范围与分工 (2)1.6主机型式、参数及主要技术规范 (2)2、燃料 (4)2.1燃料来源及特性 (4)2.2锅炉燃料消耗量 (6)3、锅炉设备、燃烧制粉系统、启动系统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6)3.1设备选择总原则 (6)3.2锅炉设备 (6)3.3燃烧及制粉系统配置 (8)3.4燃烧及制粉系统设备选择 (9)3.5燃油系统(图F302101C-J-22) (20)3.6锅炉启动系统 (21)4、热力系统及主要辅助设备选择 (26)4.1设计编制原则 (26)4.2热力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及特点 (28)4.3主要辅助设备的选择 (44)5、系统运行方式 (55)5.1机组启动条件及启动系统 (55)5.2主要控制方式 (55)5.3机组启动方式 (56)5.4机组运行方式 (56)5.5机组停用及事故处理 (57)5.6机组及辅机系统的安全保护和运行注意事项 (57)6、主厂房布置 (58)6.1主厂房设计的主要原则 (58)6.2主厂房布置及主要尺寸的确定 (58)6.3检修起吊设施 (62)7、辅助设施 (64)7.1修配车间、金属试验室 (64)7.2压缩空气站及系统 (64)7.3柴油发电机 (64)7.4主厂房杂用水系统 (64)7.5大宗气体系统 (64)7.6氧气和乙炔系统 (65)7.7保温材料 (65)8、建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65)8.1石子煤排出系统 (65)8.2锅炉启动系统 (66)ECEPDI/ZPEPDI热机部分说明书第1页1、概述1.1设计依据(1)华能玉环电厂筹建处2004年2月6日“关于华能玉环电厂初步设计的委托书”(2)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合同(暂缺)(3)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3]1号《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预审查会议纪要》(4)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3]69号《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议纪要》(5)《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收口报告》(6)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28日《华能玉环电厂工程预初步设计评审会议纪要》(7)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004年3月4日《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和主要辅机选型原则讨论会纪要》(8)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4]5号《华能玉环电厂工程厂区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专题报告评审意见》(9)华能玉环电厂三大主机技术协议(10)华能玉环电厂工程三大主机第一次设计联络会会议纪要1.2建设规模华能玉环电厂一期工程新建2×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机组。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的热力方案社设计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的热力方案社设计

3 MP/3 0/3 0p卜 0 a 0 6 0 . 6 C C
3 . M P /6 0 5 6 10 a5 6C/6 ℃尸 叫


2 M P / 0 0 61 0 5 a6 0C/ 0C 2 . P / 0 0 61 0 4 5M a6 0C/ 0C 2 . MP / 9 0 5 3C 4 1 a5 3C/ 9 0
过3M a 采用二次再热, 0 、 P 介时电站的 效率将进一
步提高,可以获得与 IC G C和PB FC发电技术相媲美 的优良 经济性。 按照A B S M N , C IT M B , E S G - S O I E EA 为主的欧洲汽轮机制造业提出的 “ 高参数燃煤电站 (0 ` ”发展计划,即到 21 年左右,超超临界 70 C) 05 机组的参数达到4 M a70 70 0 /0 `/2 ℃的水平,即 P C 是为此阶段的超超临界机组提出的。 国内目 前在运的超临界机组均为国外进口,国
图4
力特性参数的优化工作可根据制造厂的经验完成, 这样, 在相同项目比较时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二次再热较一次再热的方案在经济性方面能有 较大的收益,在所有方案中具有最好的热经济性。 但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汽缸,机组长度也有大幅度 的增加 ,系统更复杂。同时它对锅炉的影响也很 大,运行时对控制的要求更高,在现阶段我们认为 仍以一级中间再热的方案为宜。 双轴方案由于第二轴可采用半转速而可采用更 长的末 叶 ( 中方案 比较 时 采 用 的 1 1. / 文 292 m m
效率提高 % / +l 门
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是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核 心部分,总体热力设计作为该类汽轮机的首要设计 内容之一, 需要结合制造厂的技术路线、材料、加 工工艺性能 、相对投资等方面做深人、认真的研 究,制定出综合性能较佳的热力方案。

哈汽1000MW凝结水系统说明书

哈汽1000MW凝结水系统说明书

华能沁北电厂三期2X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凝结水系统说明书2011年04月目录凝结水系统 (3)1.技术规范、性能与要求 (3)1.1 凝泵与电动机技术规范 (3)1.2 轴封水要求 (3)1.3 输送介质 (3)2.泵的构造与组成 (3)2.1 概述 (3)2.2 筒体部件 (3)2.3 内壳体部件 (3)2.4 转子部件 (3)2.5 轴封部件 (4)2.6 平衡管 (4)3.运转及操作 (4)3.1 运转 (4)3.2 启动前的准备 (4)3.3 启动前的确认事项 (4)3.4 启动 (5)3.5 运转中的注意事项 (5)3.6 停机 (5)3.7 泵长期停运时的注意事项 (5)3.8 其它注意事项 (5)3.9 禁止事项 (5)4.泵的常见故障 (6)凝汽器说明书 (9)低压加热器说明书 (14)减温减压器说明书 (21)汽封冷却器说明书 (23)压差形成器说明书 (25)气动式止逆阀及控制装置说明书 (26)阴极保护装置说明书 (28)凝结水系统1.技术规范、性能与要求1.1 凝泵与电动机技术规范凝泵电机型号:YSPKSL560-4功率:1400kw 电流:158.3A转速:1489r/min凝泵型号:C630Ⅲ-6扬程:287m 流量:1208.9m³/h转速:1480r/min 必须汽蚀余量:4m轴功率:1167.2kw1.2 轴封水要求1.2.1 轴封形式:填料密封水质:工业用纯净水水量:6—9L/min 水压:0.1—0.2MPa1.2.2 轴封形式:机械密封水质:工业用纯净水水量:3—5L/min 水压:0.1—0.2MPa1.3 输送介质A、B、C型凝结水泵输送介质为凝结水,水温不高于80℃。

2.泵的构造与组成2.1 概述泵为地坑立式外筒型多级导叶离心水泵。

水泵本体通过压水接管用螺栓与吐出弯管相连接,安装在带有安装底板的外筒体内。

泵的结构大致分为外筒体部件、筒内壳体部分、转子部件和轴封部件等。

1000MW等级四缸四排汽汽机运行和维护说明缩编版要点

1000MW等级四缸四排汽汽机运行和维护说明缩编版要点

1000MW等级四缸四排汽超超临界凝汽式汽轮机运行和维护说明书1 前言2 设计数据及限制值2.1 设计数据本说明书中的设计数据为1000MW超超临界四缸四排汽再热凝汽式汽轮机的典型设计参数,根据用户要求不同可能更改,若有不一致之处,应以最终传递图为准。

所有重量计算带有10%的安全余量。

只能使用能提供正确安全保护的绳索。

下同。

注:抽汽口编号按压力由低到高排列,低压加热器按压力由低到高分别为抽汽A1、A2、A3、A4,除氧器为抽汽口5,高压加热器按压力由低到高分别为抽汽A6、A7、A8。

下同。

1)长期运转:无时间限制。

2)短期运转:允许的瞬时值。

每年超过该压力的时间累计不能超过12小时。

3)安装安全阀以确保短期运行时不会超过该值。

4)下列措施保证HP补汽阀MAA14AA151后压力值不超过最大长期允许压力—限制HP补汽阀设计通流面积;—HP补汽阀的位移控制器限制在阀门最大行程内(调试时调整);—在汽轮机监视系统中有补汽阀后压力测点MAA14CP021的显示。

所有压力是绝对压力。

顶轴油接通和断开速度:在汽轮机转子转速低于510 rpm(8.5s-1)时必须启动顶轴油泵以避免轴承损坏。

在转子速度超过接近540 rpm(9s-1)时停运顶轴油泵。

当汽轮机的I&C系统收到一个火警信号,顶轴油泵会自动切断,在顶轴油泵再一次开启之前,紧急备用油泵必须备用。

2.2 限制值和设定值2.2.1 主机温度限制值1)仅用于汽轮机在满负荷甩负荷具有较高的再热压力条件下。

可以预期汽轮机会立即重新加负荷或者机组在锅炉最小负荷下空负荷运行。

在额定主蒸汽参数下允许在锅炉带最小负荷而机组在空负荷下运行,无时间限制。

平行进汽管之间的允许温度差:无时间限制:17K短时间(15分钟):28K进汽管道中的最高蒸汽温度不能超过上文列出的温度值。

转子温度:材料的断裂韧度随温度(脆性转变温度)降低。

启动时转子最低温度为20°C。

1000MW机组DEH设计说明书综述

1000MW机组DEH设计说明书综述

华能沁北电厂三期2X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系统说明书2011年04月目录DEH系统设计说明书 (4)1.工程概况 (4)2.系统配置及组成 (4)2.1模件 (4)2.1.1阀定位模块 (5)2.1.2速度检测器模块 (5)2.1.3数字量输入模块 (5)2.1.4数字量输出模块 (5)2.1.5模拟量输入模块 (5)2.1.6模拟量输出模块 (5)2.1.7热电阻输入模块 (5)2.1.8热电偶输入模块 (5)2.1.9 链接控制器模块 (5)3.系统设计原则 (6)4.控制功能 (6)4.1超速保护部分 (6)4.1.1系统转速选择 (6)4.1.2油开关状态 (7)4.1.3超速保护 (7)4.1.4DEH跳闸 (7)4.1.5超速试验 (7)4.2.1机械复位 (7)4.2.2转速控制 (7)4.2.3自动带初负荷 (8)4.2.4负荷控制 (8)4.2.5主蒸汽压力限制/保护(TPL) (9)4.2.6负荷限制 (9)4.2.7阀位限制 (9)4.2.8频率校正 (9)4.2.9RUNBACK (9)4.2.10单阀/顺序阀切换 (9)4.2.11阀门试验 (11)4.2.12阀门校验 (12)4.2.13 遥控方式(协调控制方式) (12)4.3自启停部分 (13)5.性能指标 (14)ETS系统设计说明书 (15)1.概述: (15)2.系统构成: (15)3.跳闸块工作原理: (16)4.跳闸试验块工作原理: (16)5.危急跳闸系统的可靠性 (18)DEH系统操作说明书 (19)一)进入DEH操作画面的方法 (19)二)DEH操作主画面DEH OVERVIEW (20)三)DEH 基本控制功能 (20)三)DEH 其他监视画面 (31)DEH系统设计说明书1. 工程概况沁北三期2×1000MW机组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分缸、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设计介绍..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设计介绍..

1、超超临界的定义
在工程热力学中,水在临界状态点的参数是:压力22.115MPa, 温度374.15℃。在临界点以及超临界状态时,将看不见蒸发现象, 水在保持单相的情况下从液态直接变成汽态。当水蒸汽参数大于这 个临界点的参数值,则称其为超临界参数。从物理意义上讲,水的 物性只有超临界和亚临界之分。 发电厂蒸汽动力装置中汽轮机比较典型的超临界参数为 24.2MPa/566/566℃。有一种观点认为,温度566℃事实上一直 是超临界参数的准则,任何超临界新汽温度或再热汽温度超过这一 数值时也被划为超超临界参数范畴,或者称为提高参数的超临界机 组。在国外的技术资料上,Ultra Super Critical(USC)通常用来 代表这类参数的机组,中文译成超超临界,也可理解为优化的或高 效的超临界机组。
(哈汽-东芝)哈尔滨汽轮机厂通过泰州2×1000MW 超超临界项目的技术转让及合作设计制造引进了日本东 芝公司的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
5、汽轮机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双 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THA工况的保证热耗 率不高于7400kJ/kW.h。 上汽采用26.25MPa/600℃/600℃的进汽参数 。 哈汽、东汽的进汽参数均为25MPa/600℃/600℃ 。 排汽压力(凝汽器背压)根据循环水温度经过冷端优 化决定。
随着材料与关键技术的成熟,国外目前1000MW级初压为24.1~ 31.0MPa、温度580~600℃等级一次再热的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 制造和运行技术已经成熟,可用率可以说与亚临界机组的不分上下。 现阶段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日本和欧洲。
2、日本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 日本发展超临界机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收效 显著。日本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 由于借鉴了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走了一条 引进、消化、模仿、材料研究优先的路子,取得了巨大 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热力系统简介 (1)1.2 本设计热力系统简介 (3)第2章基本热力系统确定 (5)2.1 锅炉选型 (6)2.2 汽轮机型号确定 (7)2.3 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原始资料以及数据选取 (8)2.4 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 (8)第3章主蒸汽系统确定 (18)3.1 主蒸汽系统的选择 (18)3.2 主蒸汽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0)3.3 本设计主蒸汽系统选择 (20)第4章给水系统确定 (22)4.1 给水系统概述 (22)4.2 给水泵的选型 (22)4.3 本设计选型 (25)第5章凝结系统确定 (27)5.1 凝结系统概述 (27)5.2 凝结水系统组成 (27)5.3 凝汽器结构与系统 (30)5.4 抽汽设备确定 (30)5.5 凝结水泵确定 (30)第6章.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2)6.1 回热加热器型式 (32)6.2 本设计回热加热系统确定 (37)第7章.旁路系统的确定 (39)7.1 旁路系统的型式及作用 (39)7.2 本设计采用的旁路系统 (42)第8章.辅助热力系统确定 (43)8.1 工质损失简介 (43)8.2 补充水引入系统 (43)8.3 本设计补充水系统确定 (44)8.4 轴封系统 (44)第9章.疏放水系统确定 (45)9.1 疏放水系统简介 (45)9.2 本设计疏放水系统的确定 (45)参考文献 (47)致谢 (48)第1章绪论1.1热力系统简介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就是以规定的符号表明工质在完成某种热力循环时所必须流经的各种热力设备之间的系统图。

原则性热力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只表示工质流过时状态参数发生变化的各种必须的热力设备,同类型同参数的设备再图上只表示1个;(2)仅表明设备之间的主要联系,备用设备、管路和附属机构都不画出;(3)除额定工况时所必须的附件(如定压运行除氧器进气管上的调节阀)外,一般附件均不表示。

原则性热力系统主要由下列各局部热力系统组成: 锅炉、汽轮机、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和凝汽设备的链接系统,给水回热系统,除氧器系统,补充水系统,辅助设备系统及“废热”回收系统。

凝汽式发电厂内若有多种单元机组,其原则性热力系统即为多个单元的组合。

对于热电厂,无论是同种类型的供热机组还是不同类型的供热机组,全厂的对外供热的管道和设备是连在一起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较为复杂。

原则性热力系统实质上表明了工质的能量转换及热能利用的过程,反映了发电厂热功能量转换过程的技术完善程度和热经济性。

拟定合理的原则性热力系统,是电厂设计和电厂节能工作的重要环节。

1.2本设计热力系统简介某电厂拟建1000MW燃煤机组。

其中锅炉为国外引进的1025t/h“W”火焰煤粉炉;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厂设计的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气凝汽式汽轮机(型号:N1000-26.25/600/600(TC4F)。

额定功率1000MW,主蒸汽额定温度600ºC,主汽压力26.25MPa,再热汽温600ºC,再热汽压力5.746MPa。

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

根据汽轮机制造厂推荐的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考虑与锅炉和全厂其它系统的配置要求,设计拟定了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

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 0.803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八级回热加热器 (除除氧器外)均装设了疏水冷却器。

以充分利用本级疏水热量来加热本级主凝结水。

三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将三台高压加热器上端差分别减小为- 1.67℃、0℃、0℃。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热经济性。

汽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

然后由汽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达到272.8℃,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器。

凝汽器为单轴双缸排汽反动凝汽。

汽轮机为超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在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反动凝汽式汽轮机。

高中压缸为双层合缸反流结构,即由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和中压内缸组成。

低压缸则是3层缸结构,由钢板焊接、对称分流布置。

本机组有8级非调整抽汽,在第1~3级抽汽供3台高压加热器,第4级抽汽供除氧器及辅助蒸汽用汽,第5~8级抽汽供4台低压加热器用汽。

此外,中压联合汽门阀杆漏气接入第3级抽汽管道上,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扩容蒸汽和高压轴封漏气接入除氧器。

除氧器为滑压运行,滑压范围是0.147~0.883MPa。

高低压加热器均设有内置式疏水冷却器,且高压加热器还没有内置式蒸汽冷器。

加热器疏水采用逐级自流方式,最后流入凝汽器热井。

凝结水系统设置有轴封加热器SG和除盐设备DE。

凝结水精处理装置采用低压系统,凝结水经凝结水泵CP、除盐设备DE和凝升泵BP,流经轴封加热器SG、4个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

给水从给水箱经前置泵TP、主给水泵FP及3台高压加热器进入锅炉。

压力最低的H7、H8低压加D从凝汽器补入。

热器位于凝汽器喉部化学补充水ma该机组在额定进汽参数、额定排汽压力、补水率为0%、回热系统正常投运的条件下,能发出额定功率1000MW,进汽量为1000t/h,热耗率7993KW/(KW h)当阀门全开、超压5%(即VWO+5%OP)工况下,机组最大进汽量为1025 t/h,最大功率为1250MW。

热力系统的汽水损失计有:全厂汽水损失10354kg/h锅炉排污损失1035kg/h (因排污率较小,未设计排污利用系统) 。

高压缸门杆漏气A 和 B分别引人再热冷段管道和轴封加热器SG,中压缸门杆漏汽 K引人 3 号高压加热器,高压缸的轴封漏汽按压力不同,分别进人除氧器(L1、L)、均压箱(M1、M)和轴封加热器 (N1、N.)。

中压缸的轴封漏汽也按压力不同,分别引进均压箱(P)和轴封加热器 (R)。

低压缸的轴封用汽S来自均压箱,轴封排汽 T也引人轴封加热器。

从高压缸的排汽管路抽出一股气流J,不经再热器而直接进中压缸,用于冷却中压缸转子叶根。

第2章基本热力系统确定2.1锅炉选型2.1.1锅炉的简介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中最基本的能量转换装备。

其作用是使燃料在炉内燃烧放热,并将锅炉内工质由水加热成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品质(气温和气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表征锅炉设备基本特征的有:锅炉容量、蒸汽参数、燃烧方式、汽水流动方式和锅炉整体布置等方面。

主要是锅炉容量和蒸汽参数。

锅炉容量:锅炉的容量用蒸发量表示,一般是指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压力、温度)、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时,每小时的最大连续蒸发量。

常用符号D e 表示,单位为t/h(或kg/s)。

习惯上,电厂锅炉容量也用与之配套的汽轮发电机组的电功率表示。

蒸汽参数:锅炉的蒸汽参数是指锅炉出口处的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

蒸汽温度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或K;蒸汽压力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为MPa。

锅炉设计时所规定的蒸汽温度和压力称为额定蒸汽温度和额定蒸汽压力。

2.1.2电厂锅炉特性表征锅炉设备基本特征的有:锅炉容量、蒸汽参数、燃烧方式、汽水流动方式和锅炉整体不知等方面。

电厂锅炉存在这样几个明显特点:电厂锅炉一般都是在蒸发量在400t/h以上、超高压以上压力的锅炉,且大都进行中间再热,即锅炉容量大、蒸汽参数高。

大容量、高参数电厂锅炉热效率都很高,多稳定在90%以上。

大型电厂锅炉为实现安全、经济运行、大都设置一套高度可靠的自动化控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2.1.3一般电厂锅炉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锅炉进行分类:按烟气在锅炉流动的状况分:水管锅炉、锅壳锅炉、水火管组合式锅炉;按锅筒放置的方式分:立式锅炉、卧式锅炉;按用途分:生活锅炉、工业锅炉、电站锅炉、车船用锅炉;按介质分: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按安装方式分:快装锅炉、组装锅炉、散装锅炉;按燃料分: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余热锅炉、电加热锅炉、生物质锅炉;按水循环分:自然循环、强制循环、混合循环;按压力分:常压锅炉、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按锅炉数量分:单锅筒锅炉、双锅筒锅炉;按燃烧定在锅炉内部或外部分:内燃式锅炉、外燃式锅炉;按工质在蒸发系统的流动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等;按制造级别分word完美格式word 完美格式类:A 级、B 级、C 级、D 级、E 级(按制造锅炉的压力分);按出口蒸汽压力分为:低压锅炉(P 〈2.5MPa )、中压锅炉(2.5〈P 〈4.0MPa )、高压锅炉(4.0〈P=10MPa )、超高压锅炉(10〈P=13.7MPa )、亚临界锅炉(13.7〈P=16.7MPa )、超临界锅炉(P=22MPa )。

2.1.4电厂锅炉的安全经济指标1.连续运行小时数=两次检修之间运行小时数2.事故率=+事故停用小时数总运行小时数事故停运小时数×100% 3.可用率=运行总小时数+备用总小时数统计期间总小时数×100% 4.锅炉效率:锅炉每小时的有效利用热量(即水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占输入锅炉全部热量的百分数,常用符号η表示,即η=锅炉有效利用热量输入锅炉总热量×100% 事故率和可用率按一适当的周期来计算。

我国通常以一年为一统计周期。

连续运行小时数越长,事故率越低,可用率越高,锅炉的安全可靠性就越高。

2.1.5本设计锅炉机组选用锅炉类型 HG2953/27.46YM1 型变压运行直流燃煤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996.3t/h ,额定蒸发量为2909.03t/h过热蒸汽出口参数:0p =27.56MPa, 0t =605℃再热蒸汽出口参数:out rh p =5.81Mpa ,rh t out =603℃再热蒸汽进口参数:in rh p =6.12MPa, in rh t =372℃锅炉效率ηb=93.8%2.2汽轮机型号确定2.2.1汽轮机原理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原动机。

汽轮机设备是火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之一。

在火力发电厂,锅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发电机将转轴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2.2.2汽轮机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级是汽轮机中最基本的作功单元,它是由喷管叶栅和与它相配合的动叶栅组成的。

蒸汽在汽轮机级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形成不同的工作原理的汽轮机。

(1)冲动式汽轮机:主要由冲动级组成,蒸汽主要在喷管叶栅(或静叶栅)中膨胀,在动叶栅中只有少量膨胀。

(2)反动式汽轮机:主要由反动级组成,蒸汽在喷管叶栅(或静叶栅)和动叶word 完美格式栅中都进行膨胀,且膨胀程度大致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