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合唱亮点赏析

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合唱亮点赏析

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合唱亮点赏析
1.多样的曲风和风格:合唱团们演唱了多样的曲风和风格,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轻快欢快的歌曲到深沉悲伤的歌曲,让观众听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

2. 精湛的演唱技巧:合唱团们在演唱时表现出了精湛的演唱技巧,包括和声的配合、音准的掌握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让观众听到了高水平的演唱表现。

3. 珍贵的文化传承:有些合唱团演唱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
传承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观众听到了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4. 吸引人的视觉表现:合唱团们在演唱时的舞美效果和服装设
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增加了演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合唱比赛呈现出了高水平的演唱和多样的音乐风格,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

- 1 -。

论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创新和发展

论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创新和发展

多新人新歌 ,例如 《 中华 民谣 》 、《 爱情鸟 》 、《 懂 你》等大批 强 ,么红更是在参加青歌赛得 奖之后又在多个国际声乐 比赛 传 唱 度 很 高 的优 质 作 品 。 这 辉 煌 的十 年 是 注 定 要 被 人们 铭记 , 中荣获大奖 。青歌赛 是专业 的国家赛事 ,在中央 电视台播出, 林依轮、满文军也~度是 内地华语乐坛 的领军人物 。1 9 9 8年 优胜 的选 手可 以参 加央视 的春 节晚会 及 国 内外各 种大 型 晚 举办的第八届 比赛在赛 制上进行 了第二次重大 改革,首次增 会 ,还可 以代表 国家去 国外进行音 乐学术交流 ,这种 国家级 加 了“ 综合素质考 核” ,开 了声 乐比赛中强调歌手 文化 修养 的 别 平 台 的 推 广 和 宣 传 是 任 何 选 秀 比 赛所 不 能 比拟 的 。 先河。2 0 0 0年举 办的第九 届大赛创 下了中央 电视 台连续直播
前十年 ( 1 9 8 4  ̄1 9 9 9 3 ) 发展期 : 可 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 那 时候 的 电视节 目形态有 限,这样一个新颖 的选拔性 歌唱比 赛 ,在 当时是闻所未 闻,具备超 高收视率和人气 的。每一年
青歌赛 自开办 3 0年来通过不断的改革和 创新,以“ 繁荣 选 出的得 奖选手参加 当年 的春 晚,几乎都一夜爆红 ,他们 中 音 乐创作 、推出歌坛 新人 、丰富电视 荧屏” 为宗 旨,一直致力 的很 多 人现 在 已经 是 国 内顶 尖 的歌 唱 家 了 。例 如 :彭 丽 媛 , 于 打造 最专业和最权威的音乐赛事 ,发现和推 出了一大批 优 宋祖英 ,阎维文 ,毛阿敏 。第 一届青歌赛 以录播 的形 式在 中 秀 的声乐人才和音乐作品 ,受到 了广大 电视观众 的欢 迎和 专 央 电视 台播 出,这次 比赛不分 唱法 ,只 设专业组和业余组 , 家 的肯 定 , 奠 定 了 全 国 权 威 声 乐 赛 事 之 一 的地 位 ,并 且 树 立 参 赛 人 员 由各 单 位 选 送 ,评 委 由音 乐 届 和 电视 届 的专 业 人 士 了成 功 的 品牌 形 象 。 随着 C C T V全 国青 年歌 手 电视 大 奖赛 于 担任 。1 9 8 6年举办 的第二 届比赛 时提出的民族,美声,通俗 2 0 1 2年停播一年 ,栏 目进行全面升级 ,于 2 0 1 3年全新 出发 。 三种唱法 ,这是青歌 赛第一次重大 改革 ,为今后的乐坛发展 新 的赛制进行 了多方 改变 。增设人 民网 、新华 网等 网站作 为 奠定 了基础 。还 首次采用直播和现场打 分的形式 ,提高 比赛 推荐单位专业组 的参 赛选 手不再是 中央和部 队选送 ,不再 区 的公正公开性 。1 9 8 8年举办的第三届青歌赛更是首次被五洲 分专业组和业余 组。参赛 者中不乏有一些 国内小有名气 的年 集团所冠名 ,企业也是看 中了它 的高人气 ,来达 到共赢 。 轻歌唱家 ,还有 各大 音乐 院校的声乐系在读生 ,年龄都 限制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2024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2024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引言概述:青歌赛是一项面向年轻人的歌唱比赛,旨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年歌手,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通过梳理青歌赛策划方案的五个关键点,为读者介绍如何成功策划一场精彩的青歌赛。

正文:一、赛事主题和形式1.确定主题,确保与年轻人的音乐追求和审美口味相契合。

2.选择合适的比赛形式,例如选拔赛、复赛和总决赛的设置。

3.设计差异化的评审标准,包括技巧、表演力和创意等方面,以确保比赛公正、公平。

二、参赛规则和资格1.明确参赛者的年龄、性别和音乐风格等资格条件。

2.规定报名截止时间、报名方式和相关费用,并建立报名平台。

3.制定参赛歌曲的要求和限制,鼓励原创作品及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展示。

三、评审和奖项设置1.组建专业评审团队,包括音乐专家、歌手和音乐制作人等。

2.明确评审标准和评分系统,确保评审过程公正透明。

3.设置奖项及奖金,如最佳歌手、最佳表演、最佳原创等。

四、场地布置和演出策划1.选择合适的演出场馆,根据人数确定舞台规模和布景设计。

2.考虑舞台灯光和音响设备的设置,以确保演出效果优良。

3.安排专业化的演出策划团队,包括音乐指导师、编舞师和造型师等。

五、宣传和推广1.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包括媒体发布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利用。

2.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关注和参与。

3.与相关赞助商合作,争取赞助费用和奖品支持。

总结:青歌赛的策划方案包括赛事主题和形式、参赛规则和资格、评审和奖项设置、场地布置和演出策划以及宣传和推广等五个关键点。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我们可以打造一场独具魅力的青年歌唱比赛,为年轻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

历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职业组金奖名单

历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职业组金奖名单

历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职业组金奖名单历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职业组金奖名单第一届不分唱法,从第二届起按照美声、民族、通俗的顺序排列。

第一届1984年刘捷第二届1986年顾欣彭丽媛苏红第三届1988年刘君侠阎维文李杰第四届1990年黄莺万山红张咪第五届1992年刘维维刘斌江涛第六届1994年赵登峰肉孜阿木提爱新觉罗启迪第七届1996年雷岩方琼满文军第八届1998年于乃久于丽红冯瑞丽第九届2000年梁召今王宏伟谭晶第十届2002年陈勇麦穗迷彩三人组第十一届2004年王莉雷佳钱琳关牧村:第一届专业组银奖殷秀梅:第一届专业组铜奖彭丽媛:第一届专业组铜奖、第二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顾欣:第二届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巴哈尔古丽:第二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韦唯:第二届专业组通俗唱法银奖魏松:第二届业余组美声唱法铜奖阎维文:第二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铜奖、第三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张也:第三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铜奖李杰:第三届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金永哲:第四届专业组美声唱法铜奖、第六届专业组美声唱法银奖万山红:第四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刘斌:第四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第五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吕继宏:第四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铜奖、第五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宋祖英:第四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铜奖蔡国庆:第四届业余组通俗唱法银奖戴玉强:第七届专业组美声唱法银奖方琼:第七届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第十二届美声唱法金奖:薛皓垠银奖:张海庆、张文巍铜奖:王红星、阮余群、钟丽燕组合演唱金奖:蝌蚪演唱组银奖:太阳部落、香格里拉铜奖:天韵组合、飞翔鸟、新稻子通俗唱法金奖:师鹏银奖:于霞、姚贝娜铜奖:刘罡、阿鲁阿卓、曹芙嘉原生态唱法金奖:李怀秀/李怀福银奖:蝉之歌组合、卞英花铜奖:安达组合、羌族多声部、阿拉腾乌拉民族唱法金奖:刘和刚银奖:吴娜、陈莉莉铜奖:陈永峰、严当当、茸芭莘那第十三届美声唱法金奖:王红星银奖:张妮、张海庆铜奖:陈苏威、钟丽燕、姜必群民族唱法金奖:吴娜银奖:泽旺多吉、吴彦凝铜奖:常思思、王庆爽、比兹卡组合流行唱法金奖:姚贝娜银奖:曹芙嘉、香格里拉铜奖:汤子星、奇迹组合、汤飞原生态唱法金奖:土苗兄妹组合银奖:刀郎木卡姆、纳西姐妹组合铜奖:阿尔麦热玛演唱组、朵蝶朵阿组合、高保利下面这是历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的名单网址。

歌手大赛流程策划书3篇

歌手大赛流程策划书3篇

歌手大赛流程策划书3篇篇一《歌手大赛流程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唱出自我,唱响青春”二、活动目的本次歌手大赛旨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六、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在学校官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发布比赛通知,公布报名方式和要求。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提交个人信息和演唱曲目。

2. 初赛阶段([初赛时间])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初赛选拔。

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演唱,评委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打分。

评选出若干名优秀选手进入复赛。

3. 复赛阶段([复赛时间])进入复赛的选手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选手依次演唱,评委打分并点评。

根据得分情况,选出若干名选手进入决赛。

4. 决赛阶段([决赛时间])决赛选手进行抽签,确定演唱顺序。

选手演唱完毕后,评委打分并进行综合评价。

设立观众投票环节,增加互动性。

根据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结果,评选出获奖选手。

5. 颁奖仪式(决赛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七、比赛规则1. 参赛选手需自备伴奏音乐,确保音质清晰。

2. 演唱形式不限,可独唱、合唱或乐队形式。

3. 参赛曲目应积极向上,符合活动主题。

5. 如有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八、评分标准1. 演唱技巧(40 分)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表现。

歌曲的处理和表现力。

2. 舞台表现(30 分)舞台形象、服装搭配等。

与观众的互动和感染力。

3. 歌曲选择(20 分)歌曲的难度和适合度。

歌曲的创意和个性化。

4. 综合素质(10 分)选手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

九、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2. 二等奖[X]名3. 三等奖[X]名4. 最佳人气奖[X]名5. 优秀奖若干名十、宣传方案1. 制作宣传海报、传单,在学校内张贴和发放。

2. 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

余秋雨在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的试题点评(收集整理自余秋雨博客)

余秋雨在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的试题点评(收集整理自余秋雨博客)

我在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的试题点评(3月16日)一、请根据给出的条件回答问题。

1、这个国家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2、如图所示:该国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3、它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

请说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以及首都名称。

(选手答“意大利”,错误。

正确答案为“智利,圣地亚哥”。

)我的点评:智利的复活节岛上,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像,大约有1000多个,具体用来干什么的,到现在大家也弄不清楚。

这也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带给人类的,往往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甚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问号。

二、请根据给出的条件回答问题。

1、这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2、诗中说到了位于安徽省的桃花潭。

3、诗中提到了诗人的好友汪伦。

请说出这首诗的题目并背诵出来。

(选手答不出来。

正确答案为“《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的点评:这首诗我小学的时候就会背了,但当时还不太了解诗里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被这首诗所震撼。

汪伦只是当时的一个普通村民,而李白却是当时的第一大诗人。

他们的友谊证明了一点:真正的友情和地位无关,也和才华无关。

写《赠汪伦》时候的李白,大概55岁,在今天的安徽一带游历,他还不知道生命中等待他的将是些什么。

其后,他遭遇了“安史之乱”、牢狱之灾和流放生涯。

我想,类似和汪伦的友情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在灾难之中支撑着这位杰出的艺术家。

这首诗除了告诉我们友情可以超越世俗功利之外,也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点:艺术家如何把人世间最微小的感情进行诗化,诗化成《赠汪伦》一样的千古绝唱。

三、我国古代礼制建筑中有一种叫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又称孔庙,最著名的孔庙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我的提问:1、孔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他名什么、字什么?2、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他是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人?3、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孔子是哪个流派的创始人?4、孔子的弟子将他的言行记录下来并编成了书,请问这本书叫什么?(选手答出了孔子“名丘”,是“鲁国”人,他的书叫做“《论语》”,没有答出孔子“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历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奖选手

历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奖选手

1984年第一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不分唱法)业余组金奖:刘君侠银奖:王世慧、叶茵铜奖:王跃珍、薛艺、盛明霞特别奖:陈谦纯、陈玉莲专业组金奖:刘捷银奖:关牧村、范竞马铜奖:殷秀梅、郑莉、彭丽媛特别奖:鲁帆1986年第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崔岩光银奖:王必主铜奖:江胜明、魏松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周小惠银奖:刘幸福铜奖:刘燕、毕峻立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许丽丽银奖:谢青铜奖:孙鸣杰、王晓清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顾欣银奖:刘跃铜奖:刘旭峰、孟新洋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彭丽媛银奖:巴哈尔古丽铜奖:阎维文、董文华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苏红银奖:韦唯铜奖:毛阿敏、王虹1988年第三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柳建平银奖:王忠艳、陈忆铜奖:刘一平、刘向群、边湄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李凤媛银奖:金英淑、陈俊华铜奖:金锦子、贾堂霞、贾成光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陈汝佳银奖:魏洪、杭天琪铜奖:孙小云、胡月、姚晔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贺磊明银奖:马梅、高栋松铜奖:齐燕、郑莉、陈素娥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阎维文银奖:周建霞、孙丽英铜奖:鞠敬伟、余凤兰、张也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李杰银奖:赵新欣、安冬铜奖:肖霞、林芳、黎光1990年第四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王忠艳银奖:李林山、林斌、李晓霞铜奖:王常玲、李保真、柴枫、曹桂谦、沈星富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黄霞芬银奖:吴琼、鲍蓉、张峰铜奖:赵秀兰、刘燕、乌吉力图、王春米、张龙英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蔡红虹银奖:郭公芳、蔡国庆、杨迎铜奖:具莲玉、杨红、梦妮、李罡、陈红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刘君侠银奖:杜吉刚、朱立群、谭明铜奖:幺红、黄英、金永哲、刘淑珍、赵莉莉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万山红银奖:刘斌、罗宁娜、张秀艳铜奖:吕继宏、刘玉婉、梦鸽、董华、宋祖英、李丹阳、于联华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张咪银奖:张强、朱哲琴、马李华铜奖:解晓东、姚黛玮、任惠、张涓1992年第五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陆力平银奖:刘淑青、孙晓春、马跃铜奖:李红军、康广、高红兵、刘向群、刘站武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张娜银奖:赵静、王咏春、范继红铜奖:张峰、王延星、王秀、杨玉梅、马峻霞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林萍银奖:马海云、红豆、孙莲梦铜奖:刘海波、白梅、崔京浩、张继红、翁普庆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安金玉银奖:赵登峰、宋立忠、白萌铜奖:张礼慧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刘斌银奖:吕继宏、魏金栋、于联华铜奖:韩延文、陈静、乌日娜、黄英、拉姆措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江涛银奖:陈红、范春梅、毛宁铜奖:孙悦、王智、刘小娜、李红霞、李殊1994年第六届“通业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马丽君银奖:慕林林、王冬梅、李宏伟铜奖:李晓霞、石诗华、刘书燕、冯爱群、刘春美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其布格米德银奖:罗勋、王咏春、吕薇铜奖:梁虎威、杨华、皮晓彩、陈贞、徐曼琳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具莲玉银奖:俞静、魏英霞、张迈铜奖:沈群、方芳、钟梅、程燕、张勇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赵登峰银奖:金永哲、吴波、冯桂荣铜奖:胡雁、宏雁、唐晓燕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肉孜.阿木提银奖:杨九红、董华、董青铜奖:杨琼、王邵梅、李星、朱玉、黄华丽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爱新觉罗.启迪银奖:林依轮、陶洁、陈珠莲铜奖:廖忠、孙浩、全华美、牟青、甘萍1996年第七届“双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路琦银奖:王延安、李丛惠、袁桢铜奖:王咏桦、张占柱、李梅、徐凯、努尔古丽、黄灏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王凤云银奖:董晶晶、姜维明、王咏春铜奖:徐曼琳、蒋玉军、刘玮、李志安、可沱泽郎金、仲恒金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田毅银奖:李幸、于凤祥、宋思思铜奖:可娣娜、陈倩倩、许青、任涛、张帆、亚汉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张礼慧银奖:张艳荣、戴玉强铜奖:曲波、王海涛、吴培、张美林、迟黎明、刘月明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方琼银奖:乔建军、吉玲洁、孙静铜奖:达木丁、卢捷、曲冬梅、戴滨、雷桂榕、郭春梅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满文军银奖:刘春红、黄鹭、安红铜奖:朱晓红、王亚民、赵剑、蔡国平、张静、殷浩1998年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李宏伟银奖:叶巧红、高淼铜奖:张小平、王莹、辛爱萍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隋宁银奖:李清资、岳莉铜奖:胡薇、周发猛、蔡以华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许波银奖:许航、王向云铜奖:李敏、刘洋、秋江业余组最喜欢歌手奖:李琼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于乃久银奖:额尔德木图、郭森铜奖:张渊春、梁召今、周映辰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于丽红银奖:谭学胜、祖海铜奖:马啸、周芳、刘迎春金奖:冯瑞丽银奖:刘薇薇、李铁石铜奖:杨庆、珊瑚、任茜专业组最喜欢歌手奖:冯瑞丽2000年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王铁刚银奖:贾春雷、刘媛媛铜奖:李玫、樊琳、马阿荣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红岩银奖:扎里嘎夫、吴春燕铜奖:张克东、温洪武、胡承忠金奖:倪睿思银奖:容中尔甲、刘小幻铜奖:肖雅娴、崔莲花、许曼筠业余组特别奖:倪睿思、王铁刚、容中尔甲、扎里嘎夫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梁召今银奖:王燕、和慧铜奖:严圣民、吴艳域、乌兰雪荣、张惠勇四女组唱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王宏伟银奖:黄华丽、龚琳娜铜奖:胡小娥、张小芬、麦穗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谭晶银奖:谷峰、周鹏铜奖:任真、支予、郭祁专业组特别奖:王宏伟、谭晶、梁召今、谷峰、龚琳娜2002年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孙砾银奖:赵静、司红军铜奖:肖影泽、陈新、于世勇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索朗旺姆银奖:张全、邓春蓉铜奖:王园园、慕喜斌、秦靖红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徐洋银奖:何璐、陈刚/刘吉宁铜奖:力求完美组合、肖雅娴、柏文业余组最喜欢歌手奖:索朗旺姆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陈勇银奖:于爽、吴琳铜奖:张海庆、霍勇、杨阳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麦穗银奖:刘和刚、王丽达铜奖:王荧、任香淑、哈晖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迷彩三人组银奖:阿里郎组合、耿丽萍铜奖:袁园、刘晨、58号组合专业组最喜欢歌手奖:阿里郎组合2004年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吴睿睿银奖:闫桦、李振涛铜奖:李凡、梁泽元、黎辉辉业余组民族唱法金奖:方瑶银奖:敖长生、陈春茸铜奖:王琳、邹一娜、王大军业余组通俗唱法金奖:董蕾蕾银奖:于霞、北大六人组合铜奖:胡平、师鹏、岚风组合业余组最喜爱歌手奖:邹昌龙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王莉银奖:杨阳、张英席铜奖:王红星、于爽、孙砾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雷佳银奖:刘和刚、王丽达铜奖:陈莉莉、吴娜、西兰卡普组合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钱琳银奖:邓蓉、凌撼风组合铜奖:029合唱团、TG4演唱组、阿格乐团专业组最喜爱歌手奖:刘和刚2006年第十二届“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不分专业、业余)美声组金奖:薛皓垠银奖:张海庆、张文巍铜奖:王红星、阮余群、钟丽燕组合组金奖:蝌蚪组合银奖:太阳部落组合、香格里拉组合铜奖:新稻子组合、天韵组合、飞翔鸟组合通俗组金奖:师鹏银奖:于霞、姚贝娜铜奖:刘罡、阿鲁阿卓、曹芙嘉原生态组金奖:李怀秀、李怀福姐弟银奖:蝉之歌组合、卞英花铜奖:安达组合、羌族多声部组合、阿拉腾乌拉民族组金奖:刘和刚银奖:吴娜、陈莉莉铜奖:陈永峰、严当当、茸巴辛那最受欢迎歌手奖:蝉之歌组合2008年第十三届“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不分专业、业余)美声组金奖:王红星银奖:张妮、张海庆铜奖:陈苏威、钟丽燕、姜必群纪念奖:阮余群、于冠群、吴李红优秀奖:郑斌、马亚囡、王凯民族组金奖:吴娜银奖:泽旺多吉、吴彦凝铜奖:常思思、王庆爽、比兹卡组合优秀奖:吴静、陈笠笠、王喆、曲丹、王志昕、红叶组合流行组:金奖:姚贝娜银奖:曹芙嘉香格里拉组合铜奖:汤子星奇迹组合汤飞优秀奖:杜岩额尔古纳乐队阿鲁阿卓顾莉雅周强袁东方原生态组:金奖:土苗兄妹组合银奖:刀郎木卡姆纳西姐妹组合铜奖:阿尔麦热玛演唱组朵蝶朵阿组合高保利优秀奖:撒尔嗬组合左脚调组合吾博组合阿鹏侗族琵琶歌组合侗族琵琶歌组合2010年第十四届“蓝色经典.天之蓝”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陈苏威(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银奖:张妮(解放军艺术学院)、周晓琳(中国文联艺术中心)铜奖:钟丽燕(空军政治部)、柯绿娃(武警政治部文工团)、费琪芳(广东电视台);民族唱法:金奖:王丽达(中国文联艺术中心)银奖:吴彦凝(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王喆(二炮政治部文工团)铜奖:常思思(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王庆爽(武警政治部文工团)、陈笠笠(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流行唱法:金奖:阿鲁阿卓(中国文联艺术中心)银奖:曹芙嘉(二炮政治部文工团)、马海生(空军政治部)铜奖:汤非(空军政治部)、西尔艾力·赛来(新疆电视台)、汤子星(二炮政治部文工团);原生态唱法:金奖:撒叶儿嗬组合(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银奖:云南楚雄阿乖佬彝歌队(云南电视台)、其其格玛(内蒙古电视台)铜奖:麦盖提刀郎木卡姆组合(新疆电视台)、游方歌组合(贵州电视台)、雪莲三姐妹组合(武警政治部文工团);合唱唱法:金奖: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武警政治部文工团)银奖:红星合唱团(解放军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团(陕西电视台)铜奖:沈阳音乐学院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辽宁广播电视台)、内蒙古草原星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内蒙古电视台)、天津大学合唱团(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

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比赛分组模式探讨

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比赛分组模式探讨

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比赛分组模式探讨作者:晁卫平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5期【摘要】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创新,已成为弘扬民族艺术、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平台,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生活需求,为中国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本文主要针对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比赛分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三分法;五分法一、“三分法”是否科学1986以后的历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均采用了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来进行比赛,笔者认为这样的分类不够科学。

首先,就唱法而言,有些参赛歌手不能准确归类为三种唱法之中。

比如:著名歌手李琼的演唱风格就具有多元性,既有流行元素又容入了民族的风格,因此她的演唱在大赛当中引起了诸多争议,她从初赛到复赛参加的都是民族唱法比赛,并得到评委认可,进入决赛后,李琼却没有取得好成绩。

评委在赛后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李琼的唱法不是民族唱法,而应归于通俗唱法。

李琼的《山路十八弯》在比赛上出现如此尴尬的境地,以至流行和民族评委都不会给高分。

流行评委说不伦不类,民族评委说发声不规范。

在石惟正发表的文章中也谈到:“李琼两次参赛,第一次在通俗唱法中获特别奖,第二次参加民族唱法,竟然不能入围……”所以我们说三种唱法的划分还不够科学,就在于它并不能准确概括所有的参赛选手的唱法,他们之中许多人在唱法中存有模糊性。

其次,我们又不能完全否认三种唱法划分的准确性。

从当今的声乐演唱来看,“三分法”的确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而且在每个组别的评价标准上也趋于统一,“三分法”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声乐比赛分组模式。

例如:对于著名歌手殷秀梅、么红、郑咏、王霞的演唱,老百姓闭眼倾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这是美声唱法”;对于彭丽媛、宋祖英、祖海的演唱,大家也一定会说:“这是民族唱法”因此从现实出发,在我国范围内,三种唱法的划分又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可行性,也就是说,它已深入人心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实施办法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于2008年如期举行。

组委会经过认真研究,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制定出如下本届大赛的实施办法。

一、比赛类别本届大赛在上届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组合演唱等五个类别的基础上作下列改进:1、将“组合演唱”类别根据唱法属性归类到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四个类别中。

2、增加合唱类别,包括有伴奏的和无伴奏的多声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

3、将“通俗唱法”的称谓改为“流行唱法”。

改进后的五个类别为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

二、比赛项目本届大赛进行“歌曲演唱”和“综合素质考核”两个项目的比赛。

1、演唱比赛:参赛曲目:参赛选手复赛时演唱两首曲目,决赛时演唱一首。

所选曲目要求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风格新颖、时代感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旋律优美、易于传唱。

曲目的歌谱和歌词须在报名时提交组委会。

复赛每位选手演唱两首歌曲,新、老、中、外歌曲均可;演唱外国歌曲者,每位歌手限定1首;团体决赛每位选手演唱1首歌曲,新、老、中、外歌曲均可,提倡演唱中国歌曲;个人单项决赛每位选手须准备3首歌曲(其中提倡有一首新歌),在三轮比赛中不能重复演唱同一首曲目。

曲目长度:合唱选手复赛时两首曲目的总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每首长度自定),决赛时的曲目长度限定在5分钟以内;其他唱法选手曲目长度不论复赛、决赛均规定在4分钟以内。

凡曲目超长者均扣0.1-0.3分。

伴奏方式:民族、美声、流行、原生态等唱法的选手在参加复赛和决赛时,均采用伴奏带。

伴奏带由参赛歌手提供,DAT数码带、CD盘、MD等均可。

伴奏带可带有人声伴唱。

允许人声现场伴唱和特色乐器现场伴奏,伴唱演员和特色乐器演奏员的邀请由参赛队或参赛歌手自行解决。

进入团体决赛或个人单项决赛的选手,可更换复赛时的曲目,但必须在团体决赛或个人单项决赛的赛前抽签时提出更换要求,并将其曲目的歌谱和伴奏带同时提交大赛组委会,一旦更换则不能以任何原因提出再次更换。

合唱中的有伴奏合唱必须现场伴奏,不能使用伴奏带;伴奏乐队人数不能超过8人(允许使用特色或打击乐器),凡合唱队员兼用乐器者不计在规定的乐队人数中。

合唱指挥允许各参赛队外聘,但为了保证演唱质量,每位指挥只能应聘一个合唱队。

演唱形式:各类唱法均鼓励形式多样,以增强观赏性;合唱允许领唱,并提倡在不违背合唱艺术的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加入表演元素,以利合唱艺术更贴近大众审美。

2、综合素质考核:进入决赛的歌手进行综合素质考核答题。

考核范围包括文化修养和音乐知识两个方面,文化修养内容限定在基础教育范围之内,音乐知识包括基础乐理和音乐常识。

三、参赛条件1、组队方式地方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为单位组队。

中直文艺团体参加中国文联选拔组队;中直产业部门(包括所属文艺团体)参加全国总工会选拔组队;中直各音像、演艺公司参加中国唱片总公司选拔组队;教育部直属专业艺术院校单独组队;国家民委直属专业院校和艺术院团合组一队;上述单位以外的北京地区的参赛者参加北京电视台选拔组队。

军队以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各军、兵种政治部以及总政直属艺术学院为单位组队;武警总部政治部和公安部政治部合组一队;各大军区参赛选手参加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选拔。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负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海外华人、华侨的选拔组队(根据选拔情况决定单独组队或联合组队)。

另外,在选手的参赛条件上作出下列规定:符合单独组队条件的平级艺术院团可以联合组队,但只限定为两团联合。

符合单独组队条件的艺术院团参赛队的选手,其身份必须是本院团的正式职工或合法的签约歌手。

符合单独组队条件艺术院团的歌手在征得本单位同意后,可以参加其他符合单独组队条件单位的组队选拔。

2、组队要求不分职业歌手和非职业歌手混合组队。

各参赛队的参赛节目规定为10个,不得少于四种唱法,其中必须有合唱,除合唱可以只有一个节目外,所选送的其他唱法不得低于两个节目,并且,以男歌手为主的节目不得少于四个。

各参赛队总人数不得超过80人。

其中合唱人数限定为30人至60人;组合演唱人数限定为2至12人(在不突破总人数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

所有参赛歌手的年龄限定为18周岁(含18周岁,1989年5月1日以前出生)至35周岁(含35岁,1972年5月1日以后出生)。

考虑到原生态演唱的特殊性,原生态选手除主要演唱者的年龄严格按统一规定执行外,其他参与辅助演唱或表演的选手不受年龄限制。

四、评分办法和记分标准1、评分办法:演唱比赛采用按评委序号现场亮分的办法。

每位选手的演唱得分为去掉最低分、最高分后的平均值,综合素质的得分为两个评委的打分之和,两项得分相加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2、记分标准:按百分制记分,总分100分,其中演唱99分,综合素质1分。

演唱分中:曲目质量占20分,演唱技巧占50分,台风表演占20分,形象包装占9分。

3、公正机制:大奖赛组委会将制定一套严格而有效的制度来确保大奖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大奖赛监审组对大奖赛进行全程监督。

北京市公证处对复赛、决赛评分结果予以公证。

参赛队领队、歌手及评委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赛事纪律。

如发现有营私舞弊现象,可向大奖赛组委会和大奖赛监审组举报。

对于违规者予以严厉处罚。

五、比赛程序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1、初赛:由各代表队在本地或本单位进行。

2、复赛:凡符合组队条件的均可报名参加复赛(名额不限)。

复赛只进行演唱比赛。

经过复赛产生出20个代表队(每队参赛节目10个,共200个)参加团体决赛。

同时在未进入团体决赛的代表队中,每种唱法按歌手得分各产生出前10名歌手(五个类别共50名)以个人名义参加团体决赛,其成绩不计团体名次,只作进入单项决赛的依据。

复赛在CCTV音乐频道中播出。

3、决赛:分团体决赛和单项决赛。

团体决赛:从复赛中产生的20个参赛队(200个节目)和除此之外的50名个人选手(五个类别的前10名选手)共250个节目参加团体决赛,按每场赛14至15个节目计算,团体决赛进行17场。

个人单项决赛:经过团体决赛,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等五种演唱类别根据得分各选出30名选手(节目)、五种共150名选手(节目),参加个人单项决赛。

每个类别的30名选手(节目)经过三轮4场比赛,决出比赛结果。

五种类别共20场。

其程序为:第一轮:第一场:从每种类别的30名选手(节目)中,分出第一组15名选手(节目)进行第一场比赛;第二场:从每种类别的30名选手(节目)中,分出第二组15名选手(节目)进行第二场比赛;前两场比赛结束后,根据30名选手(节目)的得分排序取前20名选手(节目)进入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第三场:从每种类别进入第二轮的20名选手(节目)中,决出10名进入第三轮;第三轮:第四场:从每种类别进入第三轮的10名选手(节目)中,决出本届大赛个人单项奖名次。

(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

“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决赛:五个类别的个人单项决赛金、银奖获得者),参加“观众最喜爱歌手奖”的争夺,胜出者获得“观众最喜爱歌手奖”。

现场观众当场投票评出并揭晓。

颁奖晚会:“团体决赛”和“个人单项决赛”结束后,举行颁奖晚会。

荣获团体一、二、三等奖的各参赛队全体歌手和荣获五个类别金、银、铜奖的歌手参加颁奖晚会。

另外,在开赛前举行一场隆重的本届大赛的启动仪式。

本届大赛全部决赛场次为40场,均在CCTV综艺频道的黄金时间现场直播。

六、奖项设置:团体奖:20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4个);单项奖:60个(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等五个类别各设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优秀奖6个);观众最喜爱歌手奖:1个;总共81个。

七、比赛时间安排团体赛:初赛:2008年2月20日前各参赛代表队完成初赛。

复赛:2008年2月25日至26日,各代表队领队进京报名;按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组委会与公证人员进行资格审核;3月6日至3月8日,各代表队选手进京报到;3月10日至3月13日,分场地进行五个类别的复赛。

启动仪式:3月16日(星期日)。

决赛:3月17日至4月2日,连续17场团体决赛;个人单项赛:2008年4月4日至4月23日连续进行20场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等五个类别的个人单项决赛;4月27日举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决赛;4月30日举行颁奖晚会。

八、评委会及监审组构成大赛设评委会及监审组。

评委会由35至45名评委(每种唱法7至9名)组成。

人选为声乐教育、演唱、理论、评论、创作以及音乐指挥、音乐制作、电视艺术和文化学术界的权威专家。

监审组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等权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及德高望重的音乐专家组成。

监审组对大赛规程及评委评判进行全程监督。

九、其他事项1、参赛队到大赛办公室报名时,须提交参赛选手的以下材料:①简历(5份)、②二寸免冠照片(5张)、③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④参赛歌曲简谱(5份)、⑤曲目版权使用证明。

2、所有参加复赛的选手在报到时必须和组委会签订参赛协议书。

3、外地参赛队(所有选手和一名领队)的食宿由大奖赛组委会负责,往返路费由参赛队(或歌手)自理;北京地区所有参赛队的食宿自理。

4、本方案的解释权属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组委会。

5、各地(单位)收到此函后,请将参赛与否及本赛区的比赛日程迅速反馈给大赛组委会。

6、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各参赛队直接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系,获得其正式授权后,向其报送初赛日程、结果及选手资料,并经各相关使领馆认可后,来京参加复赛。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所在地: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9号影视之家南楼1601室。

邮编:100039。

电话:(010)88241601 传真:(010)88241832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组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