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结石
名老中医治肾结石医案

名老中医治肾结石医案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针对这一问题,名老中医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一例名老中医治疗肾结石的典型医案。
患者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男性,因腰痛、尿频等症状来到名老中医门诊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名老中医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肾结石。
为了确诊病情,他为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尿常规、B超等。
确诊后,名老中医给患者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他采用了中药疏通法,方剂选用了石通汤,主要成分有茯苓、泽泻等。
这方剂具有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患者每天按时服用,连续一个疗程后,尿频的症状明显减轻。
名老中医还采用了针灸疗法。
他在患者的腰部和腹部穴位进行了针刺,以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石头的排出。
这种疗法疗效显著,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腰痛的症状明显减轻,同时尿频尿急也有所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名老中医还特别强调了饮食的调理。
他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以促进尿液的排出。
此外,他还指导患者要避免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这些饮食上的调理不仅有助于治疗肾结石,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尿频尿急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再次进行B超检查,肾结石的大小明显缩小,且结石数量减少。
经过全面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名老中医治疗肾结石的医案,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独特优势。
中药疏通法、针灸疗法和饮食调理相结合,能够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结石的排出。
这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无创伤、无副作用,深受患者的好评。
总结起来,名老中医治疗肾结石的医案,以中药疏通、针灸和饮食调理为主要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对于肾结石的患者来说,名老中医的治疗方案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肾结石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肾结石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
中医在诊断和治疗肾结石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诊断肾结石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方面,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等。
一般来说,肾结石患者可能面色暗沉,舌苔可能厚腻。
闻诊主要是听患者的呼吸、声音等,了解其气息的强弱。
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腰部疼痛的性质(是刺痛、胀痛还是隐痛)、疼痛的发作频率和时间,是否伴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会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情志状况等。
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
脉象上,肾结石患者可能出现弦脉或涩脉。
按诊会检查患者腰部的压痛、肿块等情况。
此外,中医还会参考现代医学的检查结果,如 B 超、CT 等,以更准确地判断结石的大小、位置、形态等。
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形成主要与下焦湿热、气滞血瘀、肾气不足等因素有关。
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食疗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如果是下焦湿热型,常用的中药有车前子、滑石、瞿麦、萹蓄等,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对于气滞血瘀型,会选用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
肾气不足型则多用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等补肾益气的中药。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用的方法。
比如中药敷贴,将具有通淋排石作用的中药敷在肾俞、膀胱俞等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灸治疗肾结石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等穴位,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结石的排出。
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在食疗方面,中医强调饮食的调理。
患者应多喝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的排出。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玉米须等。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高钙、高草酸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菠菜等。
中医治疗肾结石注重整体调理,不仅要消除结石,还要改善患者的体质,预防结石的复发。
中医名家用猪苓汤治肾结石医案

中医名家用猪苓汤治肾结石医案
猪苓汤是一味中药方,由猪苓、茯苓、白术、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
消肿的功效。
在中医临床上,猪苓汤常被用于治疗肾结石的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下
面就是一例中医名家用猪苓汤治肾结石的医案。
患者:男性,39岁,体质偏胖,平时爱好啤酒和烟酒。
半年前出现左侧下腹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经诊断为左肾结石。
患者因害怕手术的疼痛,一直采取较为保
守的治疗方法。
然而,最近一次放射线检查显示结石的位置有所变化,大小也有所增加,
因此开始感到非常焦虑。
中医名家:这位病人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首先稳定其情绪。
在中药治疗方面,我建
议配合猪苓汤进行治疗。
此方具有清热、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体内的湿气和毒
素排出。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加强疗效。
方药:猪苓3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姜片3片,大枣6枚。
服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煮至半小时左右,取煎汁去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连服三个月。
病人:服用该方剂后,第一周内症状有所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减轻。
同时,肾结石的位置也有所改善。
而在第二周内,结石整体大小有所减小,疼痛也得到了一定程
度的缓解。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肾结石已经基本上被清除干净,病人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中医名家: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可以与中药方剂相结合,加强疗效。
基于病人的具
体情况,结合个体化的调理方案,使得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肾结石如何治疗中医治疗肾结石的8种偏方

肾结石如何治疗中医治疗肾结石的8种偏方肾结石偏方有哪些?肾病治疗,偏方首先就是饮食。
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医治疗肾结石的8种偏方,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医治疗肾结石的8种偏方1、冰糖核桃仁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软化结石。
2、藕节冬瓜生藕节500克,冬瓜100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汤服。
一天服完。
3、赤豆粥粳米、赤豆各50克,鸡内金20克研粉。
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时拌入鸡内金粉,加适量白糖。
每日2次食用。
4、乌梅桃仁乌梅每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饮水服用,对磷酸盐结石有防治作用。
5、鱼脑石粉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研成细末,分10等份,开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6、红糖树末煎用柳树虫蛀末250克,红糖120克。
前味水煎,冲红糖水饮服,隔日1剂。
7、威灵金钱草用威灵仙、金钱草各60克。
上二味共煎,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5天。
8、蜂蜜二汁饮取空心菜200克,荸荠200克,蜂蜜适量。
将空心菜和荸荠洗净后捣烂取汁,调入适量的蜂蜜后服用。
每日2次。
盘点治疗肾结石的方法1.首先是排石治疗,也就是所说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适用于结石大小在6毫米以内的;结石下端无梗阻;结石表面要光滑。
保守治疗适用于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把结石打碎了,不是打成很粉末的状态,就是把大块打成小块,打成小块后,排石就容易。
对于经皮肾镜碎石或输尿管镜碎石后,残石的治疗,可以采用保守的方法来治疗。
(1)多喝水通过喝水可以促进尿量的增加,肾盂内压增加,可以促使结石往下挤。
还有就是喝水增加,尿量增加了,可以促进输尿管的蠕动,输尿管蠕动,有一个作用,就是把结石往下移。
通过这两个作用,可以使结石排出。
一般要求每天饮水量是2000-3000毫升。
如果身体情况好,鼓励年轻人可以喝得更多一点,一般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有些(病人)肾积水比较重的情况下,喝水要适量。
(2)运动排石治疗的运动指的是相对剧烈一点的上下的运动,比如说打球、跑步、蹲、跳绳等等。
中医治肾结石案例

中医治肾结石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医治肾结石案例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传统中医学认为,肾结石是由于体内湿热、气滞、阴虚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治疗肾结石多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位患有肾结石的病人是如何在中医的治疗下康复的案例。
赵先生,男,45岁,因腰腹部剧痛持续不止,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右侧肾结石。
赵先生曾经尝试过西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赵先生前来就诊时,肾结石已造成了右侧肾脏功能损害,肾结石位于输尿管入口处,长时间不治疗可能导致尿毒症。
经过中医师详细的辨证论治,确定了赵先生的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治疗方案为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具体的药方包括桑寄生、白花蛇舌草、荷叶等清热利湿药物,加味逍遥散等祛风通络药物,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
同时采用疏通气机、温经通络的针灸疗法,以及适当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
赵先生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脂食物。
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赵先生感到腰腹部疼痛有所减轻,尿频、尿痛等症状明显改善。
通过再次检查,肾结石的大小也有所减小,输尿管通畅情况有所改善。
经过连续几个疗程的治疗,赵先生的肾结石终于被顺利排出,肾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赵先生再次做了彻底的检查,证实肾结石已完全排出,肾脏功能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赵先生对中医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感到非常满意,表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复诊。
通过赵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是显著的。
中医以辨证为主,重视整体调理,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对于患有肾结石的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中医治疗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养生方法中医调理肾结石

中医的养生方法中医调理肾结石中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养生方法能够提供有效的健康保障。
当涉及到肾结石这种常见疾病时,中医也能够提供许多有效的调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肾结石的养生方法。
1. 清热利湿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形成与体内湿热有关。
因此,清热利湿是调理肾结石的一种常见方法。
可以通过中药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茯苓、泽泻和车前子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利湿、利尿消肿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肾结石的形成。
2.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脾胃虚弱有关。
因此,调理脾胃也是调理肾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饮食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例如,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增加纤维素摄入;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B和钙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
3. 调理肾脏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形成与肾脏功能受损有关。
因此,调理肾脏也是调理肾结石的关键方法之一。
中医强调肾脏的调补和保养,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有益于肾脏健康的中药来实现。
例如,山药、杞子和枸杞等具有滋阴补肾、养肾健脾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强肾脏的功能。
4. 调理情绪中医认为,情绪不稳会对身体的器官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肾脏。
因此,调理情绪也是调理肾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一些中医的心理疗法来实现,例如,冥想、太极拳和针灸等。
这些方法可以舒缓压力,调整情绪,从而减少对肾脏的不良影响。
5. 饮食禁忌中医在调理肾结石时还会给出一些饮食禁忌。
例如,要避免食用过咸或过甜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重结石的形成。
此外,还要限制高蛋白饮食,因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尿酸的产生,提高结石的风险。
总之,中医的养生方法对于调理肾结石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依据。
通过清热利湿、调理脾胃、调理肾脏、调理情绪和遵守饮食禁忌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预防结石再次发生,并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然而,如需进行中医调理,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对于肾结石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肾结石的治疗与调理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和困扰。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于肾结石的治疗与调理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中医对于肾结石的治疗与调理方法。
一、中医理论对于肾结石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肾结石是由于肾脏湿热内盛、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
湿热内盛可以导致尿液中的矿物质沉积,最终形成结石。
中医将肾结石归类为“淋证”的范畴,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
二、中医治疗肾结石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中药进行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金锁、地骨皮、车前子、石韦等。
这些中药具有利尿、消炎、化石排石的作用,可以缓解症状并加速结石的排出。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治疗肾结石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含高磷酸盐的食物,如辣椒、巧克力、海鲜、碳酸饮料等。
同时,建议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有助于减缓结石的形成和发展。
3. 理疗调理中医还倡导采用一些理疗方法来治疗肾结石。
例如,腹部按摩可以刺激肾脏及尿路,促进结石排出。
艾灸、拔罐等疗法也可以帮助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症状。
三、中医调理肾结石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肾结石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中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不同类型的结石需要不同的中药和调理方法。
2. 坚持治疗与调理中医治疗肾结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治疗与调理。
只有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合理调理,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3. 配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肾结石并不排斥西医治疗方法,而是强调中西医结合。
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应该遵循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综合考虑双方的意见。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与调理肾结石方面有独到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理疗调理,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结石的排出。
然而,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注意个体化治疗、坚持治疗与调理,并配合西医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肾结石中医原理

肾结石中医原理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中医认为其主要是由于湿热、痰浊等因素引起的。
在中医理论中,肾是人体的主要脏器之一,具有储藏精气、掌管水液代谢的功能。
当人体内湿热、痰浊等病邪聚积在肾脏时,容易造成肾脏功能异常,进而形成结石。
中医治疗肾结石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消除湿热病邪:中医认为湿热是导致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内因,因此,清除湿热是治疗肾结石的关键。
中医药常用的药物如赤小豆、石苇等可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有助于消除湿热病邪。
2. 祛除痰浊积聚:痰浊的积聚也是导致肾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
中医药常用的解痰药物如半夏、木香等可帮助消化积滞的痰湿,减轻肾结石的症状。
3. 调理肾气:中医认为肾主水液,肾气充足可以保持肾脏的正常功能。
中医中常用的补肾药物如淮山、山药等可以帮助调理肾气,增强肾脏的功能,从而减少结石的形成。
4. 调节饮食习惯: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肾脏的影响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合理饮食,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含有高纤维、低盐、低脂肪的食物,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肾结石的原理主要是清除湿热病邪、祛除
痰浊积聚、调理肾气和调节饮食习惯。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改善肾脏的功能,减少结石的形成,并缓解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肾结石肾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缶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或绞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会出现血尿、脓尿。
下面为老年朋友介绍三则验方,对治疗肾结石有较好疗效。
化瘀排石汤组成:三棱、莪术、赤芍各15 克,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青皮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各6克,金钱草30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
适用于腰腹部胀痛的肾结石患者用法:加水 500毫升,煎药成200毫升,每日1 剂,分2次饭后服。
补肾消石汤组成:金钱草3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各10克,川断、杜仲、滑石、牛膝各15克,琥珀3克 (冲服)。
功效:清热利尿、行气活血。
适用于腰部酸痛、周身乏力、排尿不畅、血尿的肾结石患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
温阳利水汤药物:肉桂、吴茱萸各3克,补骨脂、川断各9克,泽泻、车前草各30克。
功效:温阳、利水、排石。
适用于腰部冷痛、肢寒畏冷、排尿无力的肾结石患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肾结石老中医推荐偏方一个小偏方:吊南瓜秧煮水,当茶饮,病情天天有好转;3个月后去医院复查,肾结石没有了。
此方简单易行,疗效也好,肾结石患者不妨一试。
(孙凝淦)最近国外有报道提示,常喝柠檬汁水可预防肾结石。
因为柠檬酸盐不但能绑定尿液中的钙,防止钙沉积形成结石,同时能防止更多结石的形成。
柠檬酸盐在柠檬中含量格外丰富,对不适宜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更宜饮用柠檬汁。
研究人员建议,每天取120毫升柠檬汁,以柠檬汁与水2:1的比例兑水饮用,效果良好。
林国松包谷芯适量,切成小块泡水喝,甚验。
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之功效。
食用核桃仁对肾虚引起的肾结石或失眠有治疗作用。
方法是:先将菜油500克倒入锅内,用文火烧热,再将碎至米粒大小的核桃仁500克与冰糖500克一起倒入锅内,搅拌均匀后食用。
每天早晚各服一次,连服3个疗程便可治愈。
(胡佑志)中药煎剂治愈肾结石我在上海南汇区时用中药煎剂治愈肾结石患者,至今仍记忆犹新。
沈健,男36岁,嘉兴冶金厂工人,住院病人,1976年6月14日初诊,患者嗜食肥肉,又因铸钢车间作业,不喜饮水,1970年有过肾盂肾炎病史,右肾结石已一年,在杭州一院手术切除后,左腰又觉酸痛,X线片检查示左肾有阳性结石,回乡求诊于我。
见形体较胖,左腰酸重且胀,右肾手术处皮肤有红肿,上脘胀痛,食欲不佳,口苦嗳气,头胀痛,尿黄赤不畅,舌尖红有紫点,苔白腻,脉沉数,诊为石淋,处以当时的南京“排石冲剂”。
处方:金钱草、海金沙、过路黄、滑石、蒲公英各30克,瞿麦、川牛膝、车前子、穿山甲、制大黄、香附、延胡、乌药各9克,广木香6克,木通4.5克,服6剂。
服药后头胀已除,脘胀痛已缓,右肾手术处皮肤红肿已退,小便渐多。
前方减木香、香附、延胡,加石苇、萹蓄各9克,服26剂,嘱多喝开水,服药后作跳跃运动,禁肥甘食物。
7月10日,X线复查,未见阳性结石,腰胀已除,小便间断排出泥砂样结石,小便清长,舌质正常,苔见白腻,脉缓,唯腰酸乏力,治以滋补肾气而清余邪,处方:菟丝子、牛膝、川断、狗脊、山萸肉各9克,桑寄生、车前子各12克,滑石、海金沙各18克,服半月后,诸症均除。
1982年5月随访未复发。
后我调到嘉兴二院工作,因配不到南京“排石冲剂”,按方改成汤剂,也获确切疗效。
如治俞叔卿之女,23岁,凤桥地区卫生院,肾结石,服本方10剂,继续排出砂石,改方为:乌药9克,广木香、煅瓦楞各18克,金钱草30克,滑石18克,石苇12克,瞿麦12克,过路黄24克,泽兰叶9克,茯苓12克,鱼脑石12克,泽泻12克。
砂石陆续排出。
还曾用此“排石冲剂”治疗输尿管结石病患,效果也很好,剧烈疼痛很快缓解,使很多人免受手术之苦。
人物链接张明权,88岁。
浙江省名老中医。
浙江省嘉兴第二医院主任中医师,嘉兴市中医学会前会长。
上海中医学院第25届(1941~1945年)毕业生。
师从丁济万,对治疗血吸虫病、再障、过敏性疾病、肝肾疾病有专长。
肾结石中医三金排石汤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中医临床中,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气软坚、活血化瘀之方法,促使结石的排出。
自拟三金排石汤,可增加排尿量,加快输尿管的蠕动频率,使结石排出。
处方和用法:鸡内金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包煎)20克,篇蓄15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车前子(包煎)15 克,丹参10克,王不留行10克,赤芍10 克,陈皮12克,枳壳10克,芒硝(冲服) 10克,牛膝15克,甘草6克。
随证加减:血尿加小蓟、生地;剌痛加元胡、三七粉;发热加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肾虚加枸杞子、山萸肉。
此方适用于邪实而正未虚者。
每日l剂,水煎500毫升左右,分2次服,服后大量饮温开水,并适当加强活动,6剂为1疗程,每服1疗程,休息3天。
如未见结石排出,可继服第2 疗程。
临床应用有较好疗效。
(卫怡然)三验方治疗肾结石好疗效肾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缶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或绞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会出现血尿、脓尿。
下面为老年朋友介绍三则验方,对治疗肾结石有较好疗效。
化瘀排石汤组成:三棱、莪术、赤芍各15 克,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青皮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各6克,金钱草30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
适用于腰腹部胀痛的肾结石患者用法:加水 500毫升,煎药成200毫升,每日1 剂,分2次饭后服。
补肾消石汤组成:金钱草3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各10克,川断、杜仲、滑石、牛膝各15克,琥珀3克 (冲服)。
功效:清热利尿、行气活血。
适用于腰部酸痛、周身乏力、排尿不畅、血尿的肾结石患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
温阳利水汤药物:肉桂、吴茱萸各3克,补骨脂、川断各9克,泽泻、车前草各30克。
功效:温阳、利水、排石。
适用于腰部冷痛、肢寒畏冷、排尿无力的肾结石患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李岩)三金排石汤治肾结石处方组成:鸡内金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包煎)20克,萹蓄15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车前子(包煎)15克,丹参10克,王不留行10克,赤芍10克,陈皮12克,枳壳10克,芒硝(冲服)10克,牛膝15克,甘草6克。
随证加减,血尿加小蓟、生地黄;刺痛加元胡、三七粉;发热加双花、公英、黄柏;肾虚加枸杞、山萸肉。
此方适用于邪实而正未虚者。
每日一剂,水煎500毫升左右,分两次服,服后大量饮温开水,并加强活动,6剂为一疗程,每服一疗程,休息3天。
如未见结石排出,可继服第二疗程。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其原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除与人体内尿的结晶饱和度和尿中抑制物质有关外,还与尿量、尿酸碱度、尿钙的含量、内分泌、泌尿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丹溪心法·淋》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
《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云:“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
中医皆用清热利湿之法,促使结石的排出。
焦念元在临床中,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气软坚,活血化瘀之方法,自拟三金排石汤,方中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通淋软坚化石、萹蓄、瞿麦、滑石、车前子利尿通淋,丹参、赤芍、王不留行活血化瘀,陈皮、枳壳行气,芒硝泻下,甘草缓急,配合牛膝引石下行。
诸药合用,增加排尿量,加快输尿管的蠕动频率,使结石排出。
(卫怡然)肾结石偏方验方肾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或绞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会出现血尿、脓尿。
本人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验方肾结石偏方,对治疗肾结石有较好疗效。
●化瘀排石汤药物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桃仁、川牛膝、青皮、白芷、枳壳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生薏苡仁各6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成2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利尿排石。
●补肾消石汤药物金钱草10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芒硝、琥珀各30克,川断、杜仲、滑石各20克,延胡索、牛膝各15克,石榴树根、木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尿、行气活血。
●温阳利水方药物熟附子6克(先煎2小时),肉桂(桂枝9克)、花椒各3克,补骨脂、川断各9克,女贞子、泽泻、车前子、车前草各30克,黄精10克。
用法水煎2次,每日1剂,取汁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利水排石。
浏阳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柳培兴肾结石自然疗法简单中药解决海金沙+金钱草治结石推荐人:马先生我曾患尿道结石,经x光拍片确认只有绿豆大小,但发作起来肾区绞痛难捱。
为我诊断的医生是我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小结石(直径4毫米以下的)可以用中草药排除。
他让我去中药店买来海金沙和金钱草,每天各20克,煎水当茶喝。
半个月后,果然从小便中排出一个像小麦粒大小的结石。
后来我把此法告诉一个患肾结石的朋友,他服用之后也顺利地排除了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治结石推荐人:赵先生我患结石多年,后得一老中医指点,得一简单配方,如今已成功排出7颗。
方法是:到中药店,每次购买500克金钱草(约3元),100克鸡内金捣碎(后下),分10次煲水长期服用。
另外,平时注意多喝水,特别在晚上睡前,有夜尿更好,平常还要多跳动或做跳绳运动,不要怕痛,痛也是好事,这证明结石在动。
玉米须、鲜竹叶治结石推荐人:韦女士对于泌尿系结石,多饮水,多排尿,有利于微小结石的排出。
我向大家提供两个治结石病的偏方:1、取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布包),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后去渣温服,一日三次。
2、更简单一些的,取鲜竹叶、白茅根各10克,放在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30分钟,代茶频饮。
肾结石的中医治疗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一般指发生于肾盏、肾盂以及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
本病好发于我国南方。
本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发病比女性多数倍。
本病中医属于“淋症”的范畴。
服中药排石一般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
一、下焦湿热:患者小便短赤,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腹痛,口苦,呕恶或有腰痛,似刀割样,面色苍白,汗出淋漓,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篇蓄、海金砂各15克,瞿麦、石韦各10克,木通、甘草各6克,车前子、金钱草各30克,大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肝郁气滞:患者实则见小便涩滞、淋沥不尽,少腹胀痛,甚则腰腹部绞痛,向阴部放射,苔薄白。
虚则见少腹坠胀,腰部隐痛,尿有余沥,尿中有细砂排出,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实证则宜利气导滞排石,虚证则宜补中益气消石。
1.实证:沉香、甘草各6克,陈皮9克,当归、白芍、石韦各10克,滑石、冬葵子、王不留行各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