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2035发展趋势研究_王雪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及发展分析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前沿技术及发展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8T03:03:39.556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3期作者:林泽涛[导读]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农业、交通、航海、航空航天、军事等生活中各个领域[1],小到普通的生产过程,大到庞大的城市交通网络、供电网络、通讯网络的控制都有该技术许多的身影。
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3摘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在工业、电力、农业、交通、航海、航空航天、军事等生活中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测量控制仪器仪表技术的应用方向与现状,提出了该技术数字系统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前沿技术1 前言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农业、交通、航海、航空航天、军事等生活中各个领域[1],小到普通的生产过程,大到庞大的城市交通网络、供电网络、通讯网络的控制都有该技术许多的身影。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是工业生产的支撑工具,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积极加强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的创新力度,积极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多种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才能为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支撑,以更好地促进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2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概述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结合了电子、光学、精密机械、化学、生物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领域[2]。
该技术的核心是信息获取、系统分析与控制输出,运用各种技术工具延伸和完善人类的信息获取、处理、决策与控制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获取、监控和处理,以实现操纵机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与安全防护等目标,在各领域的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的应用3.1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的应用方向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各领域中,是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管理检测监控等领域的重要标志与手段,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学号:20103164 姓名:王雪班级:生物工程1003班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基因工程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基因工程国内外发展展望一.基因工程的成果1.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
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已全面展开。
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
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
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
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
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
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大大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GBT17743-2017关于照明产品的控制端子骚扰电压的 测试方法解析及研究

第26卷 第3期2019年3月仪器仪表用户INSTRUMENTATIONVol.262019 No.3GB/T17743-2017关于照明产品的控制端子骚扰电压的测试方法解析及研究周汝派(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 510000)摘 要:基于照明产品的最新版EMC标准GB/T17743-2017中的控制端子骚扰电压相关条款的研究,本文对测试原理、测试仪器及实测环境都作了详细的解析,并针对测试提出了易忽略但需注意的细节,丰富了标准关于此部分条款的内容。
关键词:照明产品;控制端子骚扰电压;阻抗稳定网络;共模骚扰中图分类号:TM923.0 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est Method of Disturbance Voltage of ControlTerminal for Lighting Product in GB/T17743-2017Zhou Rupai(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510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evant clause of the latest EMC standard GB/T17743-2017 for lighting product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est principle, test instruments and test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gligible but noteworthy details for the test, which enriches the contents of this part of the standard.Key words:lighting product;control terminal disturbance voltage;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common mode distur-banceDOI:10.3969/j.issn.1671-1041.2019.03.003文章编号:1671-1041(2019)03-0009-03照明产品的新版标准GB/T17743-2017自2018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国内CCC认证要求对具有控制端子的照明产品,都需进行控制端子的骚扰电压测试,而新版标准仅对控制端子的骚扰电压的限值、连接方法和测试设备仅作了一些简单的规定,并未详细描述其测试方法。
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第八届理事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
第八届理事会候选人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1
丁涛
国网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2
丁敏华
杭州炬华科技有限公司
3
丁富民
深圳银河表计股份有限公司
4
于雷
哈尔滨电工仪器仪表生产力促进中心
71
吴滨
无锡市恒通电器有限公司
72
吴志扬
兰吉尔仪表系统(珠海)有限公司
73
吴维华
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
74
何志强
河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75
何学农
福禄克公司北京办事处
76
谷扬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77
汪伟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78
汪卫华
浙江格蕾特电器有限公司
79
沈鑫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80
116
赵书涛
华北电力大学
117
赵悦辉
杭州百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18
赵锦锦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119
赵毅屹
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120
荣博
山东计保电气有限公司
121
胡萌
浙江恒业电子有限公司
122
胡芝和
浙江领晨科技有限公司
123钟会林厦门宏发 Nhomakorabea力电器有限公司
124
侯庆全
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107
周俊
深圳赫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发展现状摘要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是一个快速发展、重要且具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本文对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参与者和挑战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在持续增长,大量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人才短缺和资金压力等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R&D)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市场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全球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这背后的原因包括科技创新的推动、全球竞争的加剧、政策利好和资金支持的增加等。
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试验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各国政府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市场的持续发展。
3. 主要参与者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涉及众多参与者,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中心等。
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中起到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是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大型企业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成果的转化。
科研机构和高校则承担着研究和试验的重要责任,为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创新中心则发挥着沟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现状及发展

业
标
准
电 T仪 器仪 表
化 与 质
j曼
里
Ⅱ
、√
皿l Ⅲ }
J f L
图 1 21 0 0年 2月 2月 电工 仪 器仪 表产 量 1
我 国仪器仪 表行业 整体 呈高速 、平稳发展 势 态 。行业 呈现 以下特 征 : 首先 。我国的仪器仪 表需 求量 日益加 大 ,成 为发展最 快 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 国生产的部分 产
聚 焦 IF c s o u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现状及发展
本 刊记 者口 侯立宇
“ 一五 ”期 间 .我 国仪器 仪 表行 业在 政 策 十 扶持 的基 础上 ,取 得 了可喜 的成 绩。具 有高技术 含 量 的分 散型控 制系统 ( S)在重大 工程项 目 DC
中的应 用不断取得 突破 .提 高 了我 国重 要基础产 业的产业 安全 .同时也 为 自身创造 了巨大的经济
装备 。仪 器仪表 与试验设备位 列其 中 。而且对 推
动科学技 术和 国民经济发展起 着重要作 用 与此 同时 .与仪器仪 表行业息 息相关 的国家 标准 GBT2 36 3 - 0 工 0
系统规范 》也被国 家标准化 管理委 员会正式批 准
品已经 占到全世界 的十分之 一 :
票通 过 .成 为国 际 电工 委 员会 IC标 准 正 式 项 E 目:由中国科学院沈 阳 自动化研 究所 主持 研发 的 用 于 工业 过程 自动化 的无线 网络 WI — A规 范 A P 经过 国际电工委 员会 ( C)全体 成 员国的投票 , I E 以 9 %的得 票率 获得通 过 。作 为公 共可 用规 范 。 6 IC P S 6 6 12 0 《 E /A 2 0 :0 9 工业 通信 网络 线规 范 现 场 总
检验检测行业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检验检测行业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2.1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7)2.2 产业结构与分布特点 (8)2.3 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10)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1)三、检验检测行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2)3.1 检测技术与方法创新 (13)3.2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应用 (14)3.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16)3.4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技术进展 (17)四、检验检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9)4.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4.2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21)4.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趋势 (23)4.4 国际化与合作拓展 (25)五、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建议 (26)5.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建设 (27)5.2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水平 (28)5.3 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29)5.4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30)5.5 加强行业自律与规范管理 (32)六、结论与展望 (33)6.1 研究成果总结 (34)6.2 对行业发展的展望 (36)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37)一、内容概括检验检测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检验检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报告首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检验检测行业的整体情况,包括行业规模、结构分布、地域特点等。
详细阐述了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等,并对新兴技术在检验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报告还深入剖析了检验检测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市场竞争加剧、人才短缺、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测量仪器仪表的重要性及我国的现状和开发变化对策

测量仪器仪表的重要性及我国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延祚一、测量仪器仪表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就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
在这里,钱老不仅界定了信息技术的内涵,还突出明确强调了测量(计量)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通常是通过测量技术和测量仪表获得的。
仪器仪表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
因此,仪器仪表(特别是测量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产业的要素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而信息的获取正是靠传感器和测量技术实现的。
如果获取的信息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那么其后继的信息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仪器仪表(特别是测量仪器仪表)理应包括在信息技术产业之中,而且是它的关键和基础。
西方各发达国家均将仪器仪表纳入信息技术产业并采取优先发展的政策,例如,美国商业部指出:“信息技术(IT)行业,也就是计算机软、硬件的生产者、通信设备及服务的提供者、计量仪器仪表的生产者。
”美国是将计量用工业仪表、电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以及相关软件包括在信息技术产业之中的,并把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摆在优先地位,同时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
日本科学技术厅将测量传感器定为21世纪第一位的发展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每年平均以20%~3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亚洲测量传感器生产第一大国。
在西欧,特别是德国,先进的自动化测控仪表系统已获大面积推广应用,欧共体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20世纪90年代)将测量、检测技术列为15个专项之一。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仪器仪表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商业部下属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的报告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仪器仪表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影响面却达到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中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2035发展趋势研究Development Trends for China’s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2035王雪1,张莉2(1.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2.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 100088)Wang Xue 1, Zhang Li 2(1.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China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ociety, Beijing 100088, China)摘要:仪器仪表工程科技是智能制造、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国防建设等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
仪器仪表工程科技作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决定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仪器仪表领域2035年的发展目标,围绕新型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从智能仪器仪表、医疗仪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 )三个领域阐述了未来我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提出了2035年我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领域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仪器仪表;智能仪器仪表;医疗仪器;微机电系统;趋势分析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Instrument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echnology and essential equipment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ealthcare,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so forth.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toward achieving a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instrumentation development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strategic new industries, which include the innovative infor-mation industry, high-end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ergy industry, materials industry, and so forth. This paper analyzes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2035. Within the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instruments, key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trends are depicted for three main aspects: intelligent instrumentation,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2035 are also put forward.Keywords: instrumentation; intelligent instrumentation; medical instrument; MEMS; trend analysis一、前言仪器仪表工程科技是智能制造、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国防建设等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曾经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以及现代社会活动的“物化法官”[1]。
仪器仪表工程科技作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新兴信息产业、高收稿日期:2016-12-15;修回日期:2016-12-27通讯作者:王雪,清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精密测量与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测控技术等;E-mail: wangxue@ 资助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2015-ZD-14)本刊网址:DOI 10.15302/J-SSCAE-2017.01.015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
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型仪器仪表的发展是实现测量信息智能感知、决策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器仪表工程科技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水平和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3~5]。
仪器仪表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众多,对新技术高度敏感,是现代工业中更新换代快、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极快速的领域之一。
其关键技术的研发涉及数学、力学、材料学、工业学、电子学、信息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应用以及许多边缘科学。
仪器仪表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涉及敏感机理、敏感材料、工艺技术、工艺装备、测试技术等基础研究,攻关难度较大。
其产业的发展,不仅涉及产品的技术水平,而且与工程应用技术密切相关。
仪器仪表应用领域广泛,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须开展专用技术研究,并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仪器仪表领域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仪器仪表工程科技发展对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和大需求。
综上所述,提出我国面向2035年的仪器仪表工程科技的发展目标,提出若干具有重大需求、符合重大发展趋势的重点任务,突出重点和新亮点,进一步深化研究其发展路径,对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具有借鉴意义。
仪器仪表工程科技的研究前沿,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灵敏度“源”与“探测器”、新型传感技术、智能感知系统互联互通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共性技术。
在应用技术上需要突破无损、快速、在线检测技术,痕量精准定量检测技术,全集成基因检测系统等。
以MEMS技术为基础,将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控制电路、微执行器相互集成,形成具有一定完整功能的微系统已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和投入重点,其规模效应和应用拓展的前景,将给个人消费、交通运输、工业控制、军事国防等众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6,7]。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开展技术预测,对面向2035年仪器仪表工程科技领域需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做出研判,得出我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2035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目标我国仪器仪表工程科技发展将通过跟踪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来实现发展,研究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突破关键仪器,有效地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成体系、成系统地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相关的材料、元器件、设备,构建门类齐全、结构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仪器仪表产品体系;坚持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发展原则,突破长期制约我国仪器设备发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增强我国仪器设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2025年战略目标为突破物理量获取与传感技术,延伸仪器仪表的应用范围,解决环境污染监测、核能辐射安全监测、物质成分分析、生物化学分析、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发展等难题;利用量子力学、纳米电子学、太赫兹(THz)电磁学、物联网测量技术和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解决制约仪器仪表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工程化应用,为科学研究、能源开发、生命健康等提供高端仪器设备。
2035年战略目标为我国发展所需的高端仪器仪表基本实现国产化,完善高端仪器技术体系;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远程测量与故障诊断平台以及嵌入式测量平台;突破仪器仪表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实现仪器仪表的零故障、自修复、免维修等智能化功能。
我国仪器仪表技术水平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9]。
三、发展趋势面向2035年,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方向诱人的应用前景,以及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利用、海洋开发、新能源等领域的开拓,都对仪器精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3]。
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104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
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从而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
仪器仪表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支撑,必将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产生新的测量方法[10]。
(一)智能仪器仪表领域发展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实现振动、温度、压力、噪声、应变、图像等多参量的监测;发展多源自供电微功耗连续传感器,从根本上解决测量前端的电源供给问题;充分利用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平台,实现全天候、全空间的传感和监测,实现不受空间、环境限制的传感[11]。
与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突破一批关键的本体检测技术,提高仪器仪表本体的管控智能化程度,构建自诊断等高级智能功能。
构建本体现场数据自动跟踪的收集能力,打造仪器仪表全生命周期质量跟踪体系[12]。
构建基于物联网的传感测量架构,从顶层应用到底层传感,搭建端到端的大数据传输链路和大数据网络。
突破仪器仪表单机本地化运行现状,构建仪表无缝接入现场总线或者集散型分布式系统(DCS)网络的连接能力,实现通信网络融合接入仪表技术。
提高仪表数据信息的丰富程度,在仪表本身扩展主变量信息以外,提升数据源的多样化程度,提高数据流的数据规模,形成支持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的多元服务和庞大的数据基础。
突破兼容多种有线和无线通信的汇聚网络设备的相关技术,从数据链路上整合多种通信方式,提高智能仪器仪表的组网能力和通信网络节点的丰富程度。
构筑工业物联网打通仪器仪表传感网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仪器仪表更高端的智能化服务和智能功能发展,凸显仪器仪表的工业互联数据价值。
(二)医疗仪器领域推进医疗产品科技与巅覆性技术的发展。
在医学影像领域,重点发展应用分子成像、脑磁成像、荧光成像、太赫磁成像、电阻抗成像、激光成像、虚拟成像等未来新技术的产品。
在急救领域,重点发展自适应呼吸机、智能中央监护及远程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