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研学手册

合集下载

传拓研学手册

传拓研学手册

传拓研学手册
一、传拓的定义和历史
1. 传拓是指通过将古代文物或艺术品的图案、文字等复制到纸上,以便保存和研究的方法。

2. 传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用于复制石碑、铜器等文物。

二、传拓的步骤和方法
1. 准备工具:宣纸、墨汁、毛笔、砚台、水杯等。

2. 选择文物:选择适合传拓的文物,如石碑、铜器等。

3. 制作拓片:将宣纸贴在文物上,用毛笔蘸取墨汁,轻轻涂抹在宣纸上,使图案或文字复制到纸上。

4. 处理拓片:待拓片干燥后,用水浸泡拓片,使其分离出来。

5. 晾干和保存:将拓片晾干,注意防潮和防晒,以便长期保存。

三、传拓的意义和应用
1. 传拓可以帮助保存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使其得以传承和研究。

2. 传拓可以为学者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帮助他们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

3. 传拓也可以用于教育和展览,向公众展示古代文物和艺术品的魅力。

四、传拓的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合传拓的文物,避免选择过于光滑或纹理不明显的物体。

2. 使用合适的墨汁和宣纸,以保证拓片的质量。

3. 在制作拓片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出现模糊或不清晰的情况。

4. 处理拓片时要谨慎,避免损坏文物或拓片本身。

5. 保存拓片时要注意环境条件,避免受潮或受阳光直射。

秦始皇兵马俑研学手册

秦始皇兵马俑研学手册

秦始皇兵马俑研学手册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1997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宏伟壮观的宫殿和巨型陵墓的部分,兵马俑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研究者。

对于研究者来说,兵马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品,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途径。

本手册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秦始皇兵马俑的研学活动。

第一章:历史和文化背景1.1秦朝简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统一的、短暂却又高度集中的政治实体,也是皇帝制度的开端。

这个政权由千古一帝——秦始皇领导,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战争,不仅统一了六国,还确立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始于1974年,当时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些农民在挖掘自家旁边的农田时发现了这些古老的陶俑。

随后,考古学家们对此展开了长达10多年的发掘和研究,目前已经发现了3个兵马俑坑,以及大量与之相关的文物和史料。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一个巨大的、长约230米、宽约62米的地下宫殿,由东、南、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东部是最初发现的部分,南部为第二个发现的部分,西部为最后发现的部分。

整个兵马俑坑都呈现出严密的阵列、井然有序的布局、丰富多彩的装饰等特征,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件重要的艺术品。

第二章:兵马俑的制作兵马俑分为士兵、将军、御林军、车马、战车、骑兵等多个种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士兵,据估计,整个兵马俑坑中约有6000多个陶俑,其中大部分是士兵。

2.2兵马俑的生产过程制作兵马俑的过程是一个极其繁琐的工序,可分为原形制作、雕刻细节、胎铸、烧制、上彩等多个环节。

在制作兵马俑之前,需要首先确定各种兵马俑的大小、造型、服饰等基本要素。

接下来,需要用黏土制作出具有制作原型的大型木塑模型,随后再将模型上的细节和特征转移到小型黏土模型上,最终完成模型制作。

温州博物馆 研学手册

温州博物馆 研学手册

温州博物馆研学手册
【原创版】
目录
1.温州博物馆简介
2.温州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3.温州博物馆的馆藏与展览
4.温州博物馆的研学活动
5.温州博物馆的参观指南
正文
温州博物馆位于我国浙江省温州市,是一家集历史、艺术、科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温州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

温州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 1958 年,当时名为“温州地区博物馆”。

随着温州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博物馆于 1988 年更名为“温州博物馆”,并迁至现址。

经过多次改扩建,温州博物馆如今已成为拥有丰富馆藏和多功能展厅的综合性博物馆。

温州博物馆的馆藏与展览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馆内珍藏的温州地区历史文物、书画作品等极具地方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

此外,温州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涉及国内外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盛宴。

作为一家注重教育普及的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积极开展研学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如“博物馆奇妙夜”、“小小讲解员”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观温州博物馆,您可以提前在官网上预约门票,以便享受更加便捷的参观体验。

在参观过程中,您还可以租借导览设备,聆听专业讲解员的解说,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温州博物馆的馆藏与展览。

总之,温州博物馆是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是了解温州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手册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手册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手册一、引言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展示了陕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本手册旨在向学生和教师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

二、研学活动1.历史文物观赏:学生们将有机会观赏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贵的文物藏品,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等。

通过观赏这些文物,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技艺精湛的艺术品。

2.环境体验:博物馆环境优美,拥有宽敞的展厅和周围的园林景观。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宁静的氛围,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通过环境体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陕西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3.互动展览:博物馆还设置了许多互动展览,如模拟古代工艺品制作、古代兵器试用等。

学生们可以参与这些展览,通过参与互动活动,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4.学术讲座:博物馆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对重要文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解读。

学生们有机会聆听这些专家的讲座,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文物的意义。

5.行为规范教育: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有一些行为规范需要学生们遵守。

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向学生们讲解这些规范,如不触摸文物、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们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对文物的尊重。

三、活动安排1.到达博物馆:学生们将会提前安排好行程,并于指定时间到达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人员会在门口迎接学生,并引领他们进入博物馆。

2.观赏文物:学生们将在指定的展厅内观赏文物。

博物馆工作人员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导览,讲解文物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3.互动体验:学生们将参与互动展览和活动,体验古代工艺品制作和古代兵器的试用。

博物馆工作人员会指导学生们参与这些活动,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4.学术讲座:如果有学术讲座安排,学生们将参加这些讲座并进行交流讨论。

学术讲座通常会在博物馆内的演讲厅举行。

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

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

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摘要:一、宁波博物馆简介1.宁波博物馆的创建背景2.宁波博物馆的发展历程3.宁波博物馆的建筑特点二、宁波博物馆的藏品介绍1.藏品类别及数量2.重要藏品介绍3.藏品的收集与保护三、宁波博物馆的研学活动1.研学活动的目标2.研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3.研学活动成果及影响四、宁波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1.历史文化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公众服务与对外交流五、宁波博物馆的未来展望1.发展目标与规划2.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持续发展展望正文: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宁波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自创建以来,始终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教育场所。

一、宁波博物馆简介宁波博物馆创建于1989 年,位于宁波市鄞州区。

博物馆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采用传统的建筑形式,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宁波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50 亩,建筑面积约3 万平方米,馆内共有藏品10 余万件。

二、宁波博物馆的藏品介绍宁波博物馆的藏品涵盖了历史、艺术、民俗、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以宁波地区的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

藏品包括瓷器、书画、玉器、金银器、碑刻拓片等,其中不少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宁波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宁波博物馆致力于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学活动包括展览导览、动手体验、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四、宁波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宁波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藏、研究、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播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素质的重要平台。

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活动等,宁波博物馆将丰富的文化遗产带到公众身边,使更多人得以共享文化盛宴。

五、宁波博物馆的未来展望面对未来,宁波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努力提升藏品研究、展示和教育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恭王府 研学手册

恭王府 研学手册

研学手册:恭王府一、简介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是北京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王府建筑群。

这座古建筑群融合了汉族、满族和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研学手册将带领您深入了解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特色。

二、研学重点1. 历史背景恭王府建于明永乐年间,初为朱棣次子朱高煦的府邸。

清朝时期,这座府邸成为多位重要官员的居所。

恭王府在清末民初时期曾多次改建,成为了一个集住宅、官邸和寺庙于一体的建筑群。

2. 建筑风格与特色(1)大殿:恭王府主体建筑为“大殿”,是王府举行重大庆典和日常议政的场所。

大殿采用重檐歇山顶,琉璃瓦,红墙绿瓦,气势恢宏。

(2)后花园:后花园是恭王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内布局精巧,有假山、水池、亭台等景观。

花园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四季皆宜游览。

(3)福字碑:福字碑位于后花园中,是康熙皇帝御笔所书的“福”字。

此碑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字体苍劲有力,寓意吉祥。

(4)藏传佛教建筑:恭王府内有多处藏传佛教建筑,如大殿两侧的转经筒和后花园中的喇嘛塔等,反映了满族和藏族文化的融合。

3. 文化价值恭王府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体现了汉族、满族和藏族等多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恭王府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见证了明清两代王公贵族的生活与政治变迁。

三、研学建议在参观恭王府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 提前了解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领略其文化内涵;2. 关注建筑风格和装饰细节,体会其艺术价值;3. 参与相关文化活动和导览讲解,深入了解恭王府的文化内涵;4. 注意保护文物,遵守相关规定,文明游览。

四、结语通过本研学手册的介绍,相信您对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恭王府不仅是游客观光的好去处,更是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希望您在参观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底蕴,为学习和探索历史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越秀广州博物馆研学手册

越秀广州博物馆研学手册

越秀广州博物馆研学手册一、前言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中,我们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这里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就是越秀广州博物馆。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与乐趣的研学之旅,我们将通过实地考察、互动学习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

在此,我们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时光。

二、研学目标1. 了解广州的历史演变和发展;2. 感受广州民俗文化的魅力;3. 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4.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行程安排第一天:广州博物馆导览我们将从广州博物馆的入口开始,了解广州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将参观各个展区,包括历史文物、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等,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深入了解广州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天:实地考察第二天我们将前往广州周边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如古村落、古街区等。

通过观察和询问,我们将会更深入地了解广州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天:交流分享在最后一天的晚上,我们将进行一次总结性的分享会。

每个人都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讲述自己对广州历史文化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活动安排1. 小组讨论:我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围绕广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讨论和交流。

每个人都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共同探讨广州的历史文化内涵;2. 互动游戏:我们将组织一些互动游戏,如知识竞赛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广州历史文化的了解;3. 角色扮演: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将会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如扮演古代商人、农民等,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感受广州民俗文化的魅力。

五、研学准备1. 提前了解广州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包括展品、历史背景等;2.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3. 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服装和鞋子;4. 准备好午餐和饮用水;5. 保持团队纪律,尊重博物馆内的规定和习俗。

六、研学评估1. 笔记整理:根据笔记整理情况评估学生对广州历史文化的掌握程度;2. 分享交流:根据学生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解程度;3. 小组讨论:根据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

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

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摘要:一、宁波博物馆简介1.地理位置2.建筑特色3.主要藏品二、研学手册的作用与意义1.辅助学习2.提高参观体验3.激发文化兴趣三、研学手册的内容1.博物馆历史2.常设展览介绍3.专题展览推荐4.互动体验活动5.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四、研学手册的使用方法1.提前了解2.现场参观3.参与互动4.回顾总结五、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的价值1.丰富学习资源2.提高观众参与度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文:宁波博物馆,位于我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是宁波市一座具有地标性的文化建筑。

博物馆建筑独特,融合了宁波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主要收藏有历史文物、艺术珍品、民俗实物等各类藏品,充分展示了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了解宁波博物馆,提高参观体验,激发观众对文化的兴趣,宁波博物馆特别推出了研学手册。

研学手册是一本辅助学习的工具书,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各个方面,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研学手册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宁波博物馆的历史、常设展览介绍、专题展览推荐、互动体验活动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等。

观众可以通过研学手册提前了解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制定参观计划,现场参观时,可以按照研学手册的指引,深入了解展览内容,参与各种互动体验活动,提高参观效果。

使用研学手册的方法非常简单,首先,观众可以在参观前通过研读研学手册,对宁波博物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包括博物馆的历史、建筑特色、主要藏品等。

其次,在参观过程中,观众可以按照研学手册的指引,逐一参观各个展览,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感受历史的变迁。

此外,观众还可以参与研学手册推荐的互动体验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在参观结束后,观众可以通过回顾研学手册,总结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巩固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宁波博物馆研学手册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习工具。

通过研学手册,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宁波博物馆,提高参观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目录
1. 研学旅行知多少
2. 西关学校“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研学之旅课程方案 (摘要)
3. “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4. “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5. “文物研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6. “文物研学”优秀诗文 7.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
--- 济渎庙篇
( 4)研学主题班会,学生分享研学心得 研学之后,在各班班主任的辅助下,由班长组织,开展“我爱文物— 济水之源”主题班会。分享研学心得,互相学习。
2. 研学成果评选项目:
( 1 )研学摄影展示:研学旅行中,学生随手拍的外景在研学之后进行 展示,让学生自发进行投票,选出一、二、三等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 2)研学小报分享:在摄影比赛结束之后,制作主题手抄报,结合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专题,对获奖作品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分享。
( 3)研学征文比赛:研学归来,学生书写研学感受。学校举行征文 评比,设一、二、三等奖。
人文故事丰富。 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立于 院内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 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
本课程通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 探绝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 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 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
龙潭泉
济水西源介绍、观看拍照、诵诗
15:40-16:40
奉仙观
奉仙观建造历史背景介绍、 “太上老
君石碑”内容介绍、 “点石成金”故
事、观察“三清大殿”“三绝”、互动
交流
第三阶段:行后展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学成果展示与评价
1. 根据本次研学旅行特点,从行前备学、研学纪律、文明行为、徒步磨 砺、诵读展示、研学手册、研学小报、研学摄影、研学征文、班会分享等 10 项内容对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进行评价。
奉仙观 --- 西 10 月 1 日— 10
月 12 日,为行前准备阶段, 3 课时;第二阶段 10 月 13 日一天,为行中研学 阶段, 12 课时;第三阶段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为行后展学阶段, 4 课时。整个课程共 19 课时。 第一阶段:行前准备,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和研学活动有关的资料 1、搜集有关“济水初源” “济水三隐三现”“济水流经城市”等相关资料, 初步了解济水之源相关知识; 2、搜集有关济渎庙、延庆寺、奉仙观等内部建筑相关资料,了解三处文物 的建筑特色; 3、搜集有关“济水”的诗词,并能熟练背诵; 4、搜集“四令堂”“陈母教子”“点石成金”等故事,并能相互讲解; 5、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掌握外出活动的安全、急救等必备知识 和文明参观知识。
一、设计思路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 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 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 动文物有 948 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 的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 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庙内的小北海是济水东源。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 “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 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寺内环境优美,
3
--WORD格式 -- 可编辑 ---
--WORD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第二阶段:行中研学,在研学辅导员指导下实地观察,互动学习
研学时间
研学地点 研学内容
负责人
7:00-7:15
校园
启动仪式、明确主题、文明安全讲解
张化芬
8:15-8:25
清源门甬道 观看文物版面
班主任、家长
8:25-8:40 8:40-9:00
11:20-11:35
龙亭
龙亭介绍、诵诗、听王屋琴书
11:35-11:50
龙亭北侧
观看剪纸、 纺花艺术,动手参与、 互 动交流、成果分享
4
--WORD格式 -- 可编辑 ---
--WORD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14:00-14:40
延庆寺
龙潭塔介绍、济源县史介绍、听故事、
观寺塔
14:40-15:00
清源门后 面 斗拱搭建讲解、 斗拱搭建体验、 斗拱
东侧方台
搭建成果分享
10:30-10:45
将军柏
将军柏典故介绍、 观察拍照、诵读古
诗、交流互动
10:45-11:00
长生阁
“天下第一洞天” 石匾介绍、长生阁 典故介绍、观察柏树形状、 寻找何首
乌、拍照记录
11 : 00-11:20
小北海
小北海介绍、济水探源、互动交流、 诵读诗歌、拍照记录
清源门前 清源门前
整队、集体诵读《愚公移山》 看大戏
赵彦辉、翟伟宁 班主任、家长
9:00-9:30 9:30-9:40
清源门前 大明造旨碑
济源市文:40-10:10
大明造旨 碑 拓片讲解、拓片制作体验、 拓片成果
南方台
分享
10:10-10:30
8.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 --- 延庆寺篇
9.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 --- 奉仙观篇
10. 我的研学小报展示
11. 我的研学摄影展示
12. 我的研学征文展示
13. 我的研学成绩单
1
--WORD格式 -- 可编辑 ---
--WORD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西关学校“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 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激发学生对大
2
--WORD格式 -- 可编辑 ---
--WORD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 西关学校 --- 济渎庙 --- 珍珠泉 --- 延庆寺 --- 龙潭泉 ---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主题 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 五、课程内容及实施 本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