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与养生之道

合集下载

故宫的养生文化 古代皇帝的健康养生之道

 故宫的养生文化  古代皇帝的健康养生之道

故宫的养生文化古代皇帝的健康养生之道故宫的养生文化-古代皇帝的健康养生之道中国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皇家之家”。

历史上,故宫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居住地,皇帝们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注重保持健康和长寿。

在故宫里,我们可以深入学习古代皇帝的养生之道,探索他们的健康秘诀,这些养生文化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饮食养生故宫的养生文化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古代皇帝非常注重饮食的医养作用。

他们往往选择吃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食品。

例如,清朝皇帝乾隆曾推崇花茶,在饮茶的过程中享受茶叶中的营养物质。

而康熙皇帝则喜欢喝绿豆汤,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皇帝们的身体非常有益。

此外,古代皇帝还注重食物的烹饪方式和搭配,以确保食物的口感和养生效果。

2. 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是古代皇帝长寿的重要保障。

他们通常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康熙皇帝热衷于骑马,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控制力。

雍正皇帝则喜欢打羽毛球,这是一项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的协调性。

除了传统的运动方式,古代皇帝还喜欢参与一些园艺活动,如种花种草、养鱼养鸟,这些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给他们带来愉悦。

3. 中草药疗法古代皇帝在养生过程中广泛采用中草药疗法。

故宫里有丰富的药草园,供皇帝们取药。

中草药疗法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有助于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例如,乾隆皇帝喜欢服用人参,人参被视为滋补肾气、延缓衰老的良药。

康熙皇帝则常常以当归、三七等药材炖汤,以滋补气血。

这些药材被认为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帮助皇帝们保持身体的健康。

4. 心灵养生在古代,皇帝们的心灵养生同样重要。

他们注重身心的平衡,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康熙皇帝喜欢阅读,他热衷于研究历史和文学著作,通过读书来陶冶情操。

乾隆皇帝则喜欢书法和绘画,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能调整身心状态。

此外,皇帝们还会参与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观看京剧、饮酒作乐等,这些活动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和满足感。

让学生欣赏京剧的好处

让学生欣赏京剧的好处

让学生欣赏京剧有很多好处,以下是其中一些:
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欣赏京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提高审美能力:京剧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它注重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通过欣赏京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3. 培养艺术素养:京剧的表演需要演员具备高超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素养,通过欣赏京剧,学生可以学习到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4. 增强民族自豪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欣赏京剧,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5. 促进身心健康:京剧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它需要演员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欣赏京剧,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让学生欣赏京剧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艺术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身心健康等。

因此,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学生欣赏京剧,让学生受益于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话剧皇后”朱琳的养生之道

“话剧皇后”朱琳的养生之道

“话剧皇后”朱琳的养生之道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11期北京人民藝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被誉为“中国话剧皇后”的朱琳1923年出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2015年逝于北京,享年92岁。

朱琳自幼跟随母亲和姐姐系统学习京剧演唱和表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还在读中学的朱琳在淮阴加入了由地下党领导和组建的长虹剧社。

次年,考入武汉艺术专科学校的朱琳便在武昌参加了在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下成立的抗敌演剧队第二队,这一年她才15岁。

从此,朱琳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先后参演《雷雨》《钦差大臣》《蔡文姬》《贵妇还乡》等话剧,塑造了鲁侍萍、蔡文姬、武则天等50多个经典的舞台人物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被誉为北京人艺舞台上的“一代大青衣”。

曾被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曾任中国戏剧协会理事,北京市剧协常务理事。

朱琳是个性格非常刚强的人,自老伴、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刁光覃先生1992年去世后,为了不打扰孩子们,一直单独生活。

但她从不凑合,每天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老年人注重饮食、规律生活最重要。

”朱琳认为,人上了岁数,胃肠消化功能都有些弱化,因此在吃饭的次数和数量上要注意,不能给胃口增加太多的负担,更不能因为吃得不合适造成腹泻,“老年人是最禁不住泻肚的”。

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少食多餐,一天吃四到五顿饭。

“这样虽然麻烦点,但对身体有好处,小麻烦换来大安逸,总比生了病往医院跑省时省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朱琳始终坚持的一条养生原则。

“常年演戏,我养成了晚睡的习惯,不过我早晨起的晚,每天至少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

”年龄大了,有时候遇到点什么事,睡眠不太好,她就赶紧按照医生的建议,小剂量的服用点安神药带一带,确保已经形成的睡眠规律不被改变。

朱琳也非常注意生活细节的保养和锻炼。

平日里,她每天坚持早晚两次刷牙,而且每次不少于3分钟。

“医生说不低于3分钟对保护牙齿才有效!”除此之外,她每天还用淡盐水漱口,她说这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保护嗓子的好方法,所以她的声音一直充满磁性。

京剧名家尚长荣的养生之道

京剧名家尚长荣的养生之道
何 保 持健 康的呢 ?
在 养
足 不
会 危
及 自己健康及生命 。像世界断肢再 植之父、年逾 七
夫妻恩爱 家庭幸福
尚长荣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 , 他的父亲尚小 云与
梅兰芳、 程砚秋 、 苟慧生并称 ‘ ‘ 四大名 ’在家庭的熏 , 陶下 , 尚长荣 5 岁就开始登台。 他的戏路极广, 既能演
维普资讯
京剧名家尚长荣的
● 枫叶
在上海波特 曼游泳
馆 , 常可 以看 见 一位 老 经
到 应 务 多
人在奋臂 疾游, —会儿 他
自由泳 ,一会 儿 仰泳 ,潇
我身
洒 自如 。他 就是 蜚声海 内外的京剧名家尚长荣。 今年 6 岁的尚长荣虽已 7 年逾花 甲,却红光满面, 神采 奕奕。那 么他 是如

. 19 9


挥 战胜南斯 拉 夫选手 ’ 获
世界冠 军 的、 格。 贲
维普资讯
马 金风 。92年 出生 , 名豫 剧 表演 艺 术 家 . 12 著 现 为 『 . 年前 , 金 风 老 师 必学 起 丁 电 制着 两 马 任 河 南省 剧 协 副 主 席 。她 6岁随 父 学 艺 井演 出 , 脑 , 颇 有 主 见 的说 :. 学 电 脑 , 一 以在 增 睦知 非 雷震 I 辕 .更是 倾 倒 了 无数 观 和 , 薄 名 利 , 淡 无论 在 什 么 事情 l 不和 别 人 斤 斤 : 从 众 。如 今 已经 8 的 马 金 风 老 师 依然 活 跃在 舞 台 计较。 5岁 她认为, 人与人之间因为各种原网产生矛盾 是 公 队的 2 0世纪 舞 台 艺术 生命 最 长 的 艺 术 家 是 很 正 常 的搴 情 . 别人 产生 了矛 盾 不要 生 气上 火 和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9.中国古代乐器按演奏方法分为( )四大类。 A.钟、竽、琴、瑟 B.骨、土、石、木 C.编钟、箜篌、琵琶、大笙 D.吹、拉、弹、打 10.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四大菜系”之说,是指( )四大菜系。 A.鲁、川、淮、粤 B.鲁、川、闽、粤 C.鲁、川、湘、粤 D.鲁、川、浙、粤 11.苏州被称为“园林之城”,以“苏州四大名园”最富盛名,包括沧浪 亭、拙政园、狮子林和( )。 A.个园 B.留园 C.何园 D.寄畅园 12.“黑陶文化”又称( ),因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光亮而闻名。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17.被誉为“唐初四杰”的唐代著名诗人是_____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
18.“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指_____,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是一种农耕 文化的象征。
19.伊斯兰教与佛教、_____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0.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以表演旦角闻名,被称为京 剧“_____”。
21.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的_____最初是个农耕节。
5.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要素、言语技能、_____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个方面。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长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统,是动态系统。 ( )
2.如果把超过刚能背诵程度的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那么过度学 习达150%时遗忘最少。( )
3.在心理学理论中,抑制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和自我保 护。( )
8.伊斯兰教的教义集中在该教信奉的《_____》里。
9.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拉祜、纳西等民族都过_____节,但他们对 火与光的理解不相同。
10.北京_____是北方民居的代表,其建筑特点是对外隔绝,形成一个 封闭的小天地。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思想古代中国正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孕育地,也是众多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发源地。

通过对各个朝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了解,我们可以对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文学艺术1. 诗词诗词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色、生命、情感以及社会时代的认识,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诗词艺术。

从最早的《诗经》到唐代的杜甫、李白、白居易,再到宋代的苏轼,每一个流派都是具有深刻意义和不同艺术特点的瑰宝。

2. 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代表作品,它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情感为线索,通过对宝玉和黛玉之间情感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的相对和谐,这是中国小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清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展示了古代中国想象力的丰富性。

3. 戏曲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在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完成的。

它们以词曲、音乐、舞蹈和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传达着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的感性理解。

京剧、豫剧和昆曲等民族剧种是最负盛名的。

二、美学思想1. 养生之道古代中国的养生之道是从“道德行为”和“食谱养生”两方面进行的,它们都深深地融入了美学思想中。

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顺应水火”,秉持阴阳五行的哲学概念,来修养人体。

此外,饮食文化也是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熬制浓汤和本地菜肴这样的传统交流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音乐美学中国古代乐器有“箫、琴、瑶琴、筑、磬”等五种。

音乐美学是文化、思想和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乐器的制造、演奏和乐曲的创作都与这种相互关系紧密相连。

《诗经》中的许多诗都有音乐效果,古代的音乐艺术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文化经验和音乐美学。

3. 艺术审美古代中国人提倡“和谐的审美”,强调修养自己,使自己和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达到完美统一。

古代绘画的描绘是以意象为基础,通过画面所传达的感性乐趣来打动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对自然环境的赏识与对古代文化的重视,使得我们从古代的艺术品中,发现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审美觉醒。

艺术促进健康

艺术促进健康

艺术促进健康艺术使人青春常驻,热爱艺术就会热爱生活。

听一首好歌,看一场好戏,会使人感到愉快,容光焕发,精神振奋。

艺术不仅改善人的情绪,还使人变得年轻,艺术家往往比一般同龄人显得年轻,除了注意打扮、保养外,正是艺术使其年轻。

曲艺家骆玉笙在74岁时把《四世同堂》主题歌唱得那样富有感染力;京剧演员赵松樵老人81岁时还粉墨登台,为人献艺,这都说明艺术那是养生的良好方法。

艺术使人有美的感受,一幅山水画会吸引人去享受身临其境的美感,使人忘却忧愁烦恼,改善人的情绪。

老年人身心易于疲劳,如能听听相声,看看喜剧,捧腹大笑,既能解除疲劳,又能排除烦恼。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使人的情感得到适当的满足,是有益于健康的。

音乐可以延年益寿有人统计美国35名已故著名交响乐指挥的年龄,发现其平均寿命在73.4岁(当时美国男人的平均寿命在68.5岁),在这些指挥中最高年龄者为96岁,大部分人是80岁。

音乐可激发人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使人进入美好境界,使人精神振奋。

音乐还可以治病,特别是对治疗忧郁型和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有独特的疗效。

还有人利用音乐给老人治疗中风,方法是:开始让病人听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优雅抒情乐曲,当病人感到轻松、病情稳定后,再播放贝多芬等人的雄壮乐曲。

有的乐曲可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有的乐曲使人得到鼓舞。

健康的歌曲、进行曲、交响曲等不同体裁的乐曲,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有的老人喜欢听古典音乐,如莫扎特的乐曲,有的老人喜欢听过去鼓舞士气的乐曲,每个人经历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爱好。

有一位喜欢唱歌的老人财物被抢,房屋被烧,经受这样沉重的打击,还走到哪里唱到哪里。

她说:“唱歌使我心情舒畅。

”唱歌可以引起平滑肌的振动,增强心、肝、肾等功能,还可以通过声带振动,扩张肺,增强肺活量。

还有一位百岁老人喜欢京戏,会唱会演,梅兰芳的京剧唱片曾伴随他度过无数个困难时光。

他说,听京戏就精神抖擞,精神上得到满足,这是因为他对京戏有兴趣。

一个人对面临的事物感兴趣时,新陈代谢功能会加强,不感到疲倦和。

健康长寿“忍、宽、乐”——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精彩人生

健康长寿“忍、宽、乐”——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精彩人生

谈古说今健康长寿“忍、宽、乐”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精彩人生文/玲珑1918年的上海大世界游乐场舞台上.有一位杂耍魔术艺人,他登台时穿一件宽大的长袍,两腿中间藏好一个布袋.所有的道具都在里面。

他在台上表演翻 跟头.翻一个跟头手里多出一个鱼缸,再翻一个跟头 鱼缸里有了水.又一个跟头装满水的鱼缸里变出了不停游动的金鱼。

这还不算完,最后翻一个跟头.居然 变出一个小孩儿,这小孩儿站在台上就咿咿呀呀,似 模似样地唱起京剧来。

这个小孩儿就是曰后大红大紫 的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而变戏法儿的正是她 的养父骆彩武。

骆玉笙(1914-2002)自幼学艺骆玉笙生于1914年,2002年辞世,享年88岁高龄。

据她回忆,十几岁时养父母才告诉她,她是不到 半岁的时候被抱养的,只知道她大概出生在上海郊区 某地.具体地点不详。

养父骆彩武是天津人,会变戏法儿、拉京胡,还会说相声,是恩绪的徒弟(恩绪是马三立先生的外祖父)。

4岁开始,骆玉 笙就作为养父戏法节目的"道具".开始登台。

她自幼嗓音独特,没有一般的童音,反 而有点像成年男性的"大嗓"。

7岁时, 已随养父母从上海来到汉口的骆玉笙开始正式学习京剧.9岁时已开始登台演出.曾与红极一时的女 老生孟小冬同台还得到了孟 小冬的认可夸赞。

12岁那年.骆彩武一家又流落到南京,正是在这里.骆玉笙开始 接触到更多的北方曲艺表演形式,其中就有后来伴随她一生的京韵大鼓。

从小跟着养父出入各种演出后台, 对于各种戏曲、曲艺形式耳濡目染.这也为她曰后独创一派打下了基础。

据骆玉笙晚年回忆:"我就是唱着长大的。

”虽然京剧唱得不错,但由于骆玉笙个子比较矮. 能搭戏的青衣演员不好找。

同时骆玉笙性格比较刚强.在演出场所不擅与观众"应酬".逐渐失去了很多演出 机会。

要吃饭.要寻找安身立命的出路的她毅然决 然放弃京剧,改唱大鼓。

1931年,骆玉笙的养父去世之后.她正式改唱京韵大鼓,并在1934年拜一代鼓王刘宝全的弦师"三弦圣手"韩永禄为师,学习刘(刘宝全)派大鼓曲目.并开始用艺名"小彩舞"登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京剧艺术与养生之道
作者:琪东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1年第02期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演唱京剧能带来青春活力,具有养生之妙用。

我们知道,气乃人之根本,气足则血盛,无气则无力。

演唱京剧最讲究换气和用力,这本身就是对人体内精、气、神的培植,以增强真气运行,使之调整阴阳,方达气力充足。

演唱京剧需一呼一吸,在气功中称之为虚实阴阳,吸为纳(阴),呼为吐(阳),唱腔中所需的长呼短吸的气口,正是气功所说的“功”力。

演唱京剧,讲的是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法),借鼻音而串脑后音引起共鸣,这就必然牵动丹田之气,由会阴穴升经肾俞穴,穿玉枕直冲百会穴回上齿龈。

这一升一降正是气功所说的“周天”运行,能使任、督两脉自然贯通,有助于脉搏频率和人体内部功能的调整,有益于人体健康。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悦耳的音乐,通过感官传到大脑,能使人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对人的大脑和躯体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京剧艺术中不同的唱腔板式和曲调,刚柔相济和阴阳虚实的变幻能使人飘然欲仙,得到一种美妙的享受,比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选段,由武场打击乐引出管弦乐队前奏曲,把听众引入茫茫的林海雪原。

京胡进入管弦乐曲后奏出“二黄·导板”:“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这句高昂的“汉”字托腔,气势磅礴,展示了未出场的杨子荣形象。

紧接着马舞引出杨子荣唱“二黄·回龙”及“原板”唱腔,倾诉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的热爱。

最后一句“捣匪巢定叫他地覆天翻”,又以“翻”字托腔结束,使观众无不受剧情和音乐的感染。

此时观众已完全融入剧情,排除了杂念与烦恼,获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

京剧艺术是在文人荟萃的京都发展起来的,其唱词简练,词汇丰富,要求合辙押韵,讲究四声(平上去入)、五音(唇齿牙舌喉),上口(中州湖广)字声,念分韵白、京白、方言等几种语言法,韵味近乎吟诵。

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步身法)、服装、脸谱无不完备,吐字要求字音准确、疾徐有致、抑扬顿挫、感情层次分明,行腔要求“行如滚珠,托入云中”,使闻者清心悦耳。

此外,京剧的表演方式体现着传统太极的演变模式,无论舞台上的圆场、台步、云手和身段,都是大圆圈套小圆圈无处不圆的变化,每一招式都包含着太极八卦阴阳变幻的内涵。

京剧声韵的五声,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与宫、商、角、微、羽及阴阳五行的生克相互联系。

《医宗金鉴》所载的五声理论及五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产生万物”等理法,对进一步探讨京剧艺术的养生奥秘有着更深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