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IPO上市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中石化跨国并购addax案例五篇

中石化跨国并购addax案例五篇

中石化跨国并购addax案例五篇第一篇:中石化跨国并购addax案例跨国并购——中石化收购瑞士油公司案例分析Addax石2009年8月18日,中国石化集团宣布已通过旗下中石化国际勘探公司(SIPC)与瑞士石油公司Addax公司达成购买决定性协议。

中国石化表示,已同意以每股52.8加元,总价82.7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11亿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 Petroleum Corp.全部股份。

该交易是中石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中石化不仅可以藉此控制在伊拉克大型油田的业务,还可以涉足勘探前景较好的尼日利亚和加蓬海上油田。

一,并购背景。

世纪4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主要的能源,并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行业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度集中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

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基本都是上下游一体化、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

因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大石油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回报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国际石油公司要加速全球化脚步和跨国并购行动。

对于中国而言,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目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10 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整体石油需求的比例仅占6%,现在已经提高到1/3,到2020 年预期将有60% 的石油都必须来自进口,因此,石油的供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1999 年起开始上涨的石油价格也使得世界石油市场出现新的局面。

世界石油工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包括国家石油公司的重组和国际石油公司的兼并收购浪潮;同时,随着WTO 的加入,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尤其是2006 年12 月12日的入世5 周年纪念日后,中国石油企业将面临外国石油企业的更多挑战和竞争。

2009年是中国石油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

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各个国家的大街小巷,各行各业,而在资源领域,中石油、中石化双雄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风潮,也给世界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并购。

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第一篇: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过程中成立。

中石油集团向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注入了与勘探和生产、炼制和营销、化工产品和天然气业务有关的大部分资产和负债。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2004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6位,该年净利润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5亿元,是中国利税总额最大的公司。

公司广泛从事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包括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务);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天然气的输送、营销和销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石油聘请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作为IPO联席全球协调人,保荐人及配售承销商,于2000年3月27日公布招股说明书。

详细说明其全球发售的结构:由香港公开发售,亚洲发售,北美发售和欧洲发售组成;发售H股和美国托存股份,全球总计发售17,582,418,000股H股;全球购买发售股份的时间及条款等。

首次公开发行(IPO)过程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和发行后三个阶段,执行以下四大任务:重组、尽职调查和估值文件起草、上市申请审核和批准、交易促销。

而对于中国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讲,IPO 是进行改革和实施广泛重组,进而提高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的良机。

同时,上市还有其他一些的益处,包括提供收购所需货币,拓宽融资渠道,公司亦可藉以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等。

上市为中石油集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2004年中石油股份的净利润率已高达26.9%,在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25%且还要上缴20%利息税的情况下,这样高的净利率促使拥有大量资金的中石油集团迅速开展收购与回购业务,不仅可迅速完成产业链整合,提高公司资本利用率,高盈利还可以采取更高的财务杠杆。

港股借壳上市案例

港股借壳上市案例

港股借壳上市案例港股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而实现自身的上市目标。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 上市方式更为快捷和简便,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公司的关注和采用。

下面将列举10个港股借壳上市的案例,详细介绍它们的背景和运作过程。

1.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是一家中国科技公司,于2018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子公司,以借壳上市的方式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2. 乐视网:乐视网是一家中国互联网视频公司,于2010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乐视控股,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3. 优信集团:优信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于2017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瑞信集团,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4. 易车集团:易车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垂直媒体和电商平台,于2010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易车网,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5. 京东健康:京东健康是中国领先的医药电商平台,于2018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同仁堂,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6. 深圳国际:深圳国际是中国领先的物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16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中远海运,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7. 中国巨石:中国巨石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于2011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化石油,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8. 万科企业:万科企业是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于1991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万科控股,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9. 美团点评:美团点评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于2018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中国石油IPO上市分析

中国石油IPO上市分析

一.公司简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中国石油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

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PTR,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857),2007年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857)。

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公司86.29%的股权二.上市原因“巨无霸”上市在“先境外,后境内;先分拆,后整体”的上市思路的指引下,一批“航母极”蓝筹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不断浮现,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认同。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改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并是影响公司治理健康有效的最重要因素,而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大力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构建多元制衡的股权结构大有帮助。

其还将有助于企业按照惯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监事会制度、内部监控制度等办法,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战略投资者——上市催化剂对已经或拟上市公司进行投资的的法人投资者一般包括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类。

战略投资者是指那些与发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或与其重要业务拓展有密切联系,社会形象好、规模较大,并愿意大比例、大额、长期持有发行企业股票的企业法人。

而那些与发行企业无紧密联系的法人,则称为机构投资者。

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重要环节,其意义重大:1.战略投资者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股东结构,打破国有独资局面,同时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

2. 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际战略投资者)所提供的市场视野、产业运作经验和战略资源可以帮助发行企业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中石油IPO上市的心得体会

中石油IPO上市的心得体会

中石油IPO上市的心得体会我们小组这次准备的案例是中石油的IPO上市。

说到中石油的上市,广泛引起关注的就是中石油股价的异常波动,中石油股价异常波动的原因也是我们此次案例分析的重点。

首先我们分析了中石油IPO上市发行价之高的原因。

一是由于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未改变“圈钱本质”的原因。

中石油A股发行价为16.70元,是H股发行价的13倍,发行市盈率为22.44倍。

从国际市场范围看,早已超出了同类股票价值投资的范围。

高倍市盈率溢价发行最大受益者当然首先是发行人,中石油由此而在未改变A股发行份额的前提下达到多融资的目的。

二是累计投标询价制度导致了中石油上市之后巨大的股价波动。

原因在于目前的询价路演主要是在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中进行,在牛市的大背景下券商及机构为获取新股筹码,报价完全脱离了内在价值,不是进行公司的价格发现,而是演变成了拼抢新股的博弈报价游戏,这导致了询出的发行价格不能反映股票的投资价值,这使得中石油在上市伊始就面临着高估值风险,有股价下跌的潜在危险。

其次,我们分析了中石油发行价之高的原因。

一是中石油在上市之前,股市就已经洋溢在高调迎接中石油上市的热烈气氛中。

市场对中石油具有良好预期并且充满打新热情,这是导致它开盘价过高的主要原因。

二是开放式集合竞价规则在技术上会出现操纵的可能,开放式集合竞价制度在集合竞价期间,即时行情实时揭示集合竞价参考价格等信息,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可以了解其他交易者的实时报价和下单数量。

大资金机构可以利用其资金及持股优势,通过“自买自卖”等方式,从而创造集合竞价阶段“最大成交量”及其对应的成交价格,从而“创造”开盘价。

最后,我们分析的是中石油为何“走低”。

一是在2007年8月,市场进入了整体价值全面高估时代。

此后多家机构对A股已给出了看空的评价,但在流动过剩的资金带动下,散户、机构的牛市看涨心理不减。

在没有重大变动的前提下,股票在惯性带动下会不断创出新高,但在遇到中石油A股上市变动诱使下,机构及大资金果断变现,即使考虑股指期货推出的准备工作,但仍可以在曲线回归后逢低吸纳,而且加之年底基金的操作特征,这都导致了中石油上市后高开低走的格局。

案例4: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两次上市的洗礼

案例4: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两次上市的洗礼

案例四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两次上市的洗礼1999年10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一次特殊的最高管理层会议正在深圳举行,室内弥漫着沉重的气氛。

卫留成,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以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与会的是中海油的核心管理人员,也是首次公开募股(IPO)路演团的主要成员。

5天前,距最终上市前55个小时,当主承销商所罗门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建议因定单不足而放弃IPO计划时,路演团成员在纽约四季饭店的房间中除了沉默就是啜泣。

所有人都懵了——大家太自信了,以至于谁也没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性,毕竟中海油被誉为中国“体型最佳”、“容貌最美”、“魅力最大”的大型国企。

而且从9月24日到10月15日,路演团在10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城市与130个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一对一会面,并举行了15场推介会,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次失利,下一步如何走?”卫留成的问题让大家争论起来。

会议上的悲观论调甚至开始动摇卫留成靠着几年来的非凡业绩所积累起来的自信。

但卫留成告诉自己,作为公司的核心人物,自己必须冷静地分析形势,安抚员212'隋绪,尽快消除上市失利的阴影,并明确下一步的计划,否则公司长期以来的改革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想到这里,卫留成猛醒了,他拍着桌子说:“改革的路子要往前走,该走的、该做的绝对不能停!”“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2001年2月,卧薪尝胆14个月的中海油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结果大获成功:平均认购率5.3倍;首日收盘逆市劲升17.6%,为近年来中资股海外上市所罕见。

中海油上市被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评为首季全球IPO最佳表现第2名,被《国际股本资本市场》杂志评为“亚太地区本季最佳IPO"。

尽管股票市场低迷,但到2002年6月底,中海油股价累计升幅逾80%。

更为难得的是,中海油上市仅5个月就被豁免上市两年的最低标准而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

纯国资企业 股改 ipo案例

纯国资企业 股改 ipo案例

纯国资企业股改IPO案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国有企业股改,即通过引入私人资本或者通过股票上市的方式,来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以纯国资企业股改IPO案例为主题,从案例背景、股改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案例背景纯国资企业股改IPO案例背景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这里以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

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49年10月为国有独资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企业。

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中,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积极响应国家改革政策,进行了股改IPO。

二、股改方案1. 股改目的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股改目的是为了引入社会资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和效率。

2. 股改方式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取了IPO的方式进行股改。

在IPO过程中,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引入了大量社会资本。

3. 股改规模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股改规模巨大,发行股票的数量庞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

三、实施效果1.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通过股改IPO,社会资本进入公司股东会,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民主、透明,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和效率。

2. 提高经营效率引入了社会资本后,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经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公司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资金,加快项目的推进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 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的资源支持,提高了在行业内的地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纯国资企业股改IPO案例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引入社会资本的也能提高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在股改IPO中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需要充分评估和审慎操作。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读者能对纯国资企业股改IPO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企业的股改IPO提供借鉴和参考。

分拆上市案例

分拆上市案例

分拆上市是指将一家公司的业务分拆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实体,然后将其中一个或多个实体通过IPO或其他方式上市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分拆上市的案例:
1、阿里巴巴分拆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将旗下的支付业务公司支付宝分拆出来,并让其独立上市。

这个分拆上市的过程是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之一,筹集了近250亿美元的资金。

2、中国平安分拆上市:2018年,中国平安通过将旗下的健康保险业务公司平安好医生分拆出来,并让其在香港独立上市。

平安好医生在上市后迅速成为香港市场的独角兽企业。

3、腾讯音乐分拆上市:2018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在线音乐公司。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是由腾讯控股和网易合资组建的公司,业务涵盖唱片公司、音乐版权、在线音乐和音乐直播等。

4、中海油田服务分拆上市:2019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通过将旗下的油田服务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分拆出来,并让其在香港独立上市。

这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首个分拆上市项目,旨在加强其油田服务业务的发展和扩展。

5、这些案例表明,分拆上市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扩展业务和提高市值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同时也需要谨慎地权衡风险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8.82 1,362.29 1,278.67 972.81
(三) 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汇率变动对现金 及现金等价物的 影响 现金及现金等价 物净增加/(减少 )额
2007年1-6 2006年 1,121.77 2,054.42
第二章节
中石油IPO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 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中介机构
各中介机构及其职责:
保荐机构
上市辅导 尽职调查及推荐申报 配合中国证监会的审核 推荐上市 持续督导
会计师 评估师
律师
财务状况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盈利预测审核,出具审核报告
对资产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 本次发行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为人 民币1.00元
➢ 发行股数40亿股,占本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18% ➢ 定价是由发行人和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通过向询价对象
进行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向 配售对象进行网下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为16.70元, 是H股发行价的13倍。 ➢ 发行市盈率22.44倍(按询价后确定的每股发行价格除以发行 后每股盈利确定) ➢ 发行后每股盈利0.74元(按本公司2006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 总股本计算)
资产负债率( 母公司报表)
无形资产占净 资产的比例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
07/6/30 06/12/31 05/12/31 04/12/31
29.72% 30.37% 31.04% 29.45%
0.6% 0.7% 0.6% 0.5%
1.18 0.73 87.35
0.91 0.49 165.46
合的方式 ➢ 中国石油40亿A股发行额度中,除10亿股已先行划给机构网下配
售外,网上发行的30亿股体现向机构倾斜,机构证券账户每户可 累计申购额度是每个单一证券账户的28倍。中石油发行引来了 3.38万亿元的申购资金,但参与申购的户数却不到408万户。
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 承销方式是由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牵头组织承销团 对本次公开发行的A股采用余额包销方式承销
审查重大合同等法律文件,审查企业行为和 总结机构行为的合法性,出具法律意见书和 律师工作报告
(一) 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 权益合计
07/6 /30 06/12 /31 05/12 /31 04/12 /31 8,794.73 8,151.44 7,254.14 5,710.58
3.29
3.02
0.42
0.76
13%
25%
1.17
0.39 2.66 0.72
27%
0.83
0.00 2.24 0.55
25%
改制重组
资产重新评估定 位
资产
核心业务与非核 心业务分开
业务
结果
财务进行清理, 并在管理上整合
财务
人员
保留核心人员, 减轻冗余
组织结构
按分立要求进行 重组和管理
结果
重组过程中整顿了几乎整个中国石油工业,只保留了具有生 产力的资产、以及不足三分之一的雇员,一百多万员工被分 拆划出核心业务以外。中国石油集团将经评估确认的后的 21,308,642.20万元净资产按照75.09%的比例折为本公司股 本,即1,600亿股(每股面值一元),由中国石油集团持有, 股权定性界定为国家股。
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
广阔的发展前景
定价、发行的机制不合理
定价机制不合理 发行价16.70元,是H股发行价的13倍之多,发行市盈率为22.44倍。从国际市 场来看,早已超出了同类股票价值投资的范围。高倍市盈率溢价发行,中石油由
此在未改变A股发行份额的前提下多融资约268亿元。
发行机制不合理 中国石油40亿A股发行额度中,除10亿股已先行划给机构网下配售外,网上发行 的30亿股又进一步体现向机构倾斜,机构证券账户每户可累计申购额度是每个单 一证券账户的28倍。中石油发行引来了3.38万亿元的申购资金,但参与申购的户
(573.51) (1,621.52 )
(320.16) (753.78)
4.02 (2.58)
232.12 (323.46)
2005年 2004年
2,095.4 1,455.06 8
(948.290.44 (424.09) )
(4.58)
——
692.17
0.73
(四) 主要财务指标——偿债能力分析
2,613.37 2,475.49 2,251.80 1,682.04 5,894.59 5,414.67 4,762.38 3,935.45
(二) 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007年1-6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3,927.26 6,889.78 5,522.29 3,886.33 1,059.34 1,923.25 1,893.69 1,417.12 1,062.94 1,897.90 1,850.29 1,390.12
被作为一个打压工具推上了前台。管理层对其“圈钱”公开支持。








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3.29元(按本公司截至2007年6月30日经审 计的净资产除以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为3.58元(按本次发行后净资产与股本总数之 比计算)
➢ 发行市净率4.66倍(按发行后每股净资产计算) ➢ 发行方式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
第一章节
背景介绍
中国石油
➢ 中国石油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油气生产和销售商, 是我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 公司之一。
➢ 业务:广泛从事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 ➢ 海外战略已取得很大进展。 ➢ 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
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 ➢ 福布斯排名全球第八,中国第二大企业。
1.16 0.75 221.80
0.96 0.58 117.23
07/6/30 06/12/31 05/12/31 04/12/31
每股经营活动 现金净流量( 元/股)
每股净现金流 量(元/股)
每股净资产( 元/股)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
全面摊薄净资产 收益率(%)
0.63
1.15
0.13 (0.18)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中国石油A股2007年上市至今的K线图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为何曾经的辉煌不再
优势与隐患
自身优势
外在环境
未来前景
定价、发行的机制不合理 过于“狂热”的市场行情
良好的自身优势
根正苗红
强大的盈利能力
改制重组
石油市场的利好消息
上市原因
➢ 筹集资金 ➢ 风险承担 ➢ 提高资金流动性 ➢ 提高资产透明度,增强信心 ➢ 利于管理层激励
A股IPO要求
发行人主体资格要求
发行人独立性要求
发行人规范运行要求 发行人财务指标的要求
A股IPO过程
准备阶段
内部准备
预路演
实施阶段
定价/挂牌
准备交易前 报告
路演
从推介过程而言,A股IPO可以分为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整个 推介过程就是循序渐进的价格发现过程。
➢ 募集资金总额和净额为66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 集资金净额:约为662.43亿元
➢ 发行费用概算共5.57亿元,其中承销费及保荐费5.01亿 元;审计费6.90百万元;律师费691万元;股份登记费 303万元;发行手续费574万元;印花税3312万元
第三章节
过去与现在
中国石油H股2007年6月20至2007年12月初的K线图
数却不到408万户。 由于新股筹码更多地集中于大资金手中,无缘打新的散户投资者不得不在二级市
场中买入价格更高的新股,从而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新股暴炒的漩涡之中。
过于“狂热”的市场行情
2007年底A股市场狂热,需要打压 2007年底,A股市场经历了几乎贯穿全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已经在6000点上 ,整个市场处于狂热状态。对于当时的市场,管理部门忧心忡忡,采取了多种手 段要将其打压下去,在提高印花税等手段失去作用后,中石油这个超级大盘股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