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及经典题型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暑假专题复习: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有题有知识点!

暑假专题复习: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有题有知识点!

1、流体问题"流体"一般是指液体流、气体流等,质量具有连续性。

涉及有求解质量、体积和力等问题。

2、两类问题①连续流体类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流体运动,可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作微元设在极短的时间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如图所示。

设流体的密度为ρ则在Δt的时间内流过该截面的流体的质量Δm=ρSΔl=ρSvΔt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ΔmΔv分两种情况:(1)作用后流体微元停止,有Δv=-v,则F=-ρSv2(2)作用后流体微元以速率v反弹,有Δv=-2v,则F=-2ρSv2②连续微粒类问题"微粒"一般是指电子流、尘埃等,质量具有独立性,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n:(1)建立"柱状"模型,沿运动速度v0的方向选取一段微元,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2)微元研究,作用时间△t内的一段柱体的长度为v0△t,对应的体积为△V=S v0△t,则微元内的粒子数N=nS v0△t(3)先应用动量定理研究单个粒子,建立方程,再乘以N计算。

例题1.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带电长直橡胶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

棒单位长度所带电荷量为﹣q,则由于棒的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A.vq,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B.vqS,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C.,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D.,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解析:棒沿轴线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每秒通过的距离为v米,每秒v米长的橡胶棒上电荷都通过直棒的横截面,每秒内通过横截面的电量大小为:Q=q•v根据电流的定义式为:I=,t=1s,得到等效电流为:I=qv.由于棒带负电,则电流的方向与棒运动的方向相反,即与v的方向相反。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在流下的过程中,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是逐渐减小的.设出水口方向竖直向下的水龙头直径为1cm,g取10m/s2.如果测得水在出水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m/s,则距出水口75cm处水流柱的直径为()A.1cmB.0.5cmC.0.75cmD.0.25cm解析:设水在水龙头出口处速度大小为v1,水流到距出水口75cm 处的速度v2,由代入数据解得v2=4m/s,设极短时间为△t,在水龙头出口处流出的水的体积为V1=v1△t①水流进接水盆的体积为V2=v2△t•②由V1=V2得v1△t•=v2△t•代入解得d2=1cm故选:A。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冰雪遇暖消融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 草叶上形成“白霜”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 B【解析】【解答】A.冰雪的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C.草叶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形成的固体,C不符合题意;D.干手器烘干时,加快了汽化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水蒸气变化为液体的过程。

2.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答案】 A【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3.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你考试正在使用的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B. 你正在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6.5℃C. 你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D. 你所在考场的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200mA【答案】D【解析】【解答】解:A、新2B铅笔的长度约20cm,不会达到30cm,故A不符合实际;B、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0℃,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重力为G=500N,单脚的受力面积为0.02m2,故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p= = = =2.5×104Pa,故C不符合实际;D、考场的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W,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I= =≈0.2A=200mA,故D符合实际.故选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4.下列估测数据明显错误的是()A. 人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约为25℃B. 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C. 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做的功大约为1.5JD. 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答案】B【解析】【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接近25℃.故A符合实际; B、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故B不符合实际;C、物理课本的重力在2N左右,课桌的高度在1m左右,小明同学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此过程中他对课本所做的功大约是W=Gh=2N×1m=2J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400cm2=0.04m2,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 =1.25×104Pa,接近1.5×104Pa,故D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5.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 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大约70NB. 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秒C. 健康人的体温是25 ℃D. 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答案】 D【解析】【解答】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105Pa,而人的手掌面积估测在0.07m2,故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F=PS=1.01×105Pa×0.07m2≈700N,A不符合题意;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B不符合题意;健康人的体温是37℃,C不符合题意;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大气压的值和手的面积计算压力,中学生百米约14秒,人体温度约37℃,通过液体高度计算液体压强.6.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B. 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kWC. 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D.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答案】 B【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心跳每分钟约70次,A不符合题意;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2kW,B符合题意;C、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远高于-25℃,C不符合题意;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长度单、时间、温度、功率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答案】 B【解析】【解答】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凝固放热,A不符合题意;B、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C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冰是凝固,放热,霜是凝华现象,放热,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吸热.8.刻度尺、温度计、弹簧秤、电压表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 观察被测物体的长度B. 测量水的温度C. 直接用此弹簧秤测力的大小D.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答案】C【解析】【解答】解:A、刻度尺测量长度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指针没有在0刻线处,直接使用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电压表使用方法和量程选择、电流方向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①读取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测量工具的刻线相垂直;②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弹簧测力计测量电流、电压和力时,要注意测量之前指针是否在③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流或电压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并且使电流“+”进“﹣”出.9.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不用指尖抵住测电笔上端的金属帽【答案】B【解析】【解答】解:A、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A错误.B、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故B正确.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D、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必须接触笔上端的金属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温度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液面相平.(2)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3)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10.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B.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1.5mC. 人的正常体温约37℃D. 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1000W【答案】B【解析】【解答】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A不符合题意;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80cm,达不到 1.5m,B符合题意;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很小,C不符合题意;家用空调的属大功率用电器,其电功率约1000W,D不符合题意,【分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了解解答,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0.8m,不可能是1.5m.11.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月20日3位航天员为全国中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物理课.已知“天宫一号”飞行器运行周期T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天宫一号”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地球的密度;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 (3)“天宫一号”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答案】(1)34gGRρπ=(2)v =h R = 【解析】(1)在地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2MmGmg R =, 地球密度:343M M R Vρπ==解得:34gGRρπ=(2)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运行的速度,2v mg m R=v =(3)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r R h =+, 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2224MmGm R h TR h π=++,解得:h R =2.半径R =4500km 的某星球上有一倾角为30o 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1kg 的小物块在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力F始终与斜面平行.如果物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3μ=,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沿斜面向上方向为正),2s 末物块速度恰好又为0,引力常量11226.6710/kg G N m -=⨯⋅.试求:(1)该星球的质量大约是多少?(2)要从该星球上平抛出一个物体,使该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至少需要多大速度?(计算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答案】(1)242.410M kg =⨯ (2)6.0km/s【解析】 【详解】(1)假设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小物块在力F 1=20N 作用过程中,有:F 1-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小物块在力F 2=-4N 作用过程中,有:F 2+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且有1s 末速度v=a 1t 1=a 2t 2 联立解得:g=8m/s 2. 由G2MmR=mg 解得M=gR 2/G .代入数据得M=2.4×1024kg(2)要使抛出的物体不再落回到星球,物体的最小速度v 1要满足mg=m 21v R解得v 1=gR =6.0×103ms=6.0km/s即要从该星球上平抛出一个物体,使该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至少需要6.0km/s 的速度. 【点睛】本题是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定律的综合应用,重力加速度是联系这两个问题的桥梁;第二题,由重力或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3.某课外小组经长期观测,发现靠近某行星周围有众多卫星,且相对均匀地分布于行星周围,假设所有卫星绕该行星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天文观测,测得离行星最近的一颗卫星的运动半径为R 1,周期为T 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一名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 1、F 2已知,引力常量为G ,忽略各种阻力.求:(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卫星绕该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3)星球的密度. 【答案】(1)126F F g m -=(212()6F F Rm-(3) 128F F GmR ρπ-=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知: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拉力为F 2,在最低点拉力为F 1 设最高点速度为2v ,最低点速度为1v ,绳长为l在最高点:222mv F mg l += ① 在最低点:211mv F mg l-= 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211222mv mg l mv =⋅+ ③ 由①②③,解得126F F g m-= (2)2GMmmg R= 2GMm R =2mv R两式联立得:12()6F F Rm-(3)在星球表面:2GMmmg R = ④ 星球密度:MVρ=⑤ 由④⑤,解得128F F GmRρπ-=点睛: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与最低点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等于在星球表面飞行的卫星的向心力,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星球的密度.2.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 和R ,地球同步卫星A 的圆轨道半径为h .卫星B 沿半径为r (r <h )的圆轨道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行,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求:(1)卫星B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答案】(1)3/2()r T h (2)3/23/23/2π()r h r -(arcsin R h+arcsin Rr )T 【解析】试题分析:(1)设卫星B 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 ,卫星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2Mm G h =mh 224T π① 2Mm G r '=m′r 224T π'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T′=3/2()rT h③(2)设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t ,在时间间隔t 内,卫星A 和B 绕地心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α和β,则:α=t T ×2π,β=tT '×2π ④ 若不考虑卫星A 的公转,两卫星不能直接通讯时,卫星B 的位置应在下图中B 点和B′点之间,图中内圆表示地球的赤道.由图中几何关系得:∠BOB′=2(arcsinR h+arcsin Rr ) ⑤由③式知,当r <h 时,卫星B 比卫星A 转得快,考虑卫星A 的公转后应有:β-α=∠BOB′ ⑥由③④⑤⑥式联立解得:t =3/23/23/2()r h r π-(arcsin R h+arcsin Rr )T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问题,属于中档偏高题.3.地球的质量M=5.98×1024kg ,地球半径R=6370km ,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一颗绕地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环绕速度为v=2100m/s ,求: (1)用题中的已知量表示此卫星距地面高度h 的表达式 (2)此高度的数值为多少?(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2GMh R v=-(2)h=8.41×107m 【解析】试题分析:(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解得:2GMh R v =- (2)将(1)中结果代入数据有h=8.41×107m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 .求:(1)A 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B 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 (2)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答案】(1) R=m M M +L, r=m Mm+L,(2)()3L G M m +【解析】(1)令A 星的轨道半径为R ,B 星的轨道半径为r ,则由题意有L r R =+两星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2222244mM G mR Mr L T Tππ==可得 R Mr m=,又因为L R r =+ 所以可以解得:M R L M m =+,mr L M m=+; (2)根据(1)可以得到:2222244mM MG m R m L L T T M m ππ==⋅+则:2T == 点睛:该题属于双星问题,要注意的是它们两颗星的轨道半径的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能把它们的距离当成轨道半径.5.经过逾6 个月的飞行,质量为40kg 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终于在北京时间2018 年11 月27 日03:56在火星安全着陆。

(物理)必备物理质量和密度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必备物理质量和密度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必备物理质量和密度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A.2.8×103kg/m3B.2.3×103kg/m3C.0.6×103kg/m3D.3.2×103kg/m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图知道,石料的重力G=1400N,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1400N-900N=500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所以石料的密度故答案为A.【考点定位】浮力密度2.题目文件丢失!3.题目文件丢失!4.题目文件丢失!5.题目文件丢失!6.题目文件丢失!7.题目文件丢失!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三层楼房的高度约为20mB.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约为100℃C. 高速上,允许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50m/hD. 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0kg 【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一层楼房的高度在3m左右,故三层楼房的高度约为9m,达不到20m;故A错误. B、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约为100℃;故B正确.C、高速上,允许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0km/h;故C错误.D、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故D错误.故选B.【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答案】A【解析】【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错误;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B说法正确;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C说法正确;D、石块的密度ρ= = =3.57g/cm3=3.57×103kg/m3, D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2)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4)根据ρ=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10.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11.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天平、量筒、烧杯B.天平、烧杯、刻度尺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D.量筒、烧杯、刻度尺【答案】D【解析】【详解】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他们分别属于()A.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B. 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C.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D. 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答案】 A【解析】【解答】解: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②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2.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110℃B.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0.1AC. 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可达180WD. 人类的反应时间约为2s【答案】A【解析】【解答】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到110℃,A符合题意;0.1A的电流太小,家用空调器的电流大约是5A,B不符合题意;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大约在3W左右,C不符合题意;人类的反应时间小于0.5s,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4.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5.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1N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ls跳动约70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m【答案】 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重约1N,A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3~27℃,B不合题意;C、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而不是1s,C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3m,D不合题意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本题 .6.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7.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B. 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C. 公交车在市区行驶速度约为3km/hD. 家用电饭煲的额定功率约为800W【答案】B【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略高于正常体温,约为40℃,A符合实际;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B符合实际;C、公交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较慢,不超过30km/h.C不符合实际;D、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的电流在4A左右,所以额定功率在P=UI=220V×4A=880W,接近800W.D符合实际.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温度、长度、速度、功率单位的认识选择合适的选项 .8.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答案】 A【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9.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冬天湖面结冰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 B【解析】【解答】冬天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10.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 物体长度为1.45cmB. 物体质量为6.6gC. 温度计示数为16℃D. 电流表示数为0.32A【答案】 A【解析】【解答】A.物体长度为 1.45cm,正确,长度的测量的结果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

密度的测量经典习题(含答案)

密度的测量经典习题(含答案)

密度的测量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0•株洲)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2.(2012•鞍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3.(2010•南开区一模)实验室有一杯浓盐水和一杯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4.(2009•烟台)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5.(2007•太原)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准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6.(2004•宁安市)以下四组器材中,能测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是()(1)刻度尺、天平和砝码;(2)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3)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7.若给你一块橡皮泥、一只量筒、水、小石块,下列实验中:①测出橡皮泥的质量;②测出橡皮泥的密度;③测二.填空题(共12小题)8.(2013•孝感)吴畅同学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_____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示数如图1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物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物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0g;d:计算出小物块的体积;e: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4)将质量为45g的冰块放入上述盛水的烧杯中漂浮且水未溢出,则冰块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_N;当冰块在水中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将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g取10N/kg )9.(2013•菏泽)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10.(2013•荆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的读数之和为m1;b.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11.(2013•内江)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_g.(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_________cm3.(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12.(2013•娄底)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m1=_________;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_________g/cm3;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_________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13.(2013•平凉)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蜡的质量,先在天平左盘放石蜡块,右盘放合适的砝码,并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_cm3;计算得到石蜡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14.(2013•资阳)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1)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_的平衡条件,由于它的两个_________相等,所以待测物的质量等于_________盘内砝码的质量.(2)天平使用前要进行_________,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则应该向_________(“内”或“外”)调节平衡螺母.(3)由于最近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大幅下降,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小明的妈妈趁机在某金店购买了一款心仪已久的黄金手链,标签注明为“千足金38.599g”.小明妈妈担心产品质量,请正在准备参加中考的小明鉴别.小明借助实验室的器材采取了下面的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量手链的质量m,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手链质量m=_________g;②用量筒测手链的体积V,放入项链前、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手链体积V=_________cm3;③查阅教材得到黄金密度为④通过计算,可以判定这款手链产品_________(“是”或“不是”)纯金的.15.(2009•河北)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_.)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16.(2008•广州)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1)天平平衡时如图1所示,石块的质量m=_________.(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2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_________.(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_________;石块密度为_________(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17.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ρ.)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_”或“偏小”).(3)小阳把小明的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实验误差得到了减小,你认为合理的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_(用小明的实验序号排列).18.2009年我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叔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叔请小燕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小燕将菜籽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下面的实验:a.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把_________,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所示,菜籽质量为_________g.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_________,读出体积为80cm3.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_________kg/m3,王叔家仓库菜籽总质量为_________kg.19.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材料的物质组成.现有一小块不规则的合金材料(不溶于水),请你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将测量其密度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补充完整.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附砝码)、水、量筒、细线等.(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边,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_________;(3)_________;(4)用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该材料的密度ρ=_________.三.解答题(共2小题)20.(2013•天桥区模拟)学习密度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1)小明在使用天平前,先调节天平,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如图甲所示.同组的刘强提醒有错误,小明马上进行了纠正:他先_________,然后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A BρA_________ρB(选填“>”、“<”或“=”).21.小强去海边捡回一块非常好看的石子,他想知道这块石子的密度,于是他就用身边的仅有的天平、烧杯、水、细线测出了石子的密度,你知道他是怎样测出的吗?请写出测量的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密度的测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0•株洲)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2.(2012•鞍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3.(2010•南开区一模)实验室有一杯浓盐水和一杯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4.(2009•烟台)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密度测量原理即:5.(2007•太原)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准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可求出液体的密度.6.(2004•宁安市)以下四组器材中,能测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是()(1)刻度尺、天平和砝码;(2)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3)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7.若给你一块橡皮泥、一只量筒、水、小石块,下列实验中:①测出橡皮泥的质量;②测出橡皮泥的密度;③测;二.填空题(共12小题)8.(2013•孝感)吴畅同学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示数如图1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52g.(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物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物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0g;d:计算出小物块的体积;e: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物块的密度为 1.73g/cm3.(4)将质量为45g的冰块放入上述盛水的烧杯中漂浮且水未溢出,则冰块所受水的浮力为0.45N;当冰块在水中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将不变(选填“升高”“不变”“降低”)(g取10N/kg )V=计算出加入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石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30cm=9.(2013•菏泽)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B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填字母代号).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 1.125×103kg/m3.==1.125g/cm10.(2013•荆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ACB;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的读数之和为m1;b.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130.2求出盐水的密度.=11.(2013•内江)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72.2g.(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40cm3.(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 1.125×103kg/m3.(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12.(2013•娄底)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m1=63g;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如图丙所示;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0.95g/cm3;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是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0.95g/cm13.(2013•平凉)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蜡的质量,先在天平左盘放石蜡块,右盘放合适的砝码,并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18.6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蜡块的体积是20cm3;计算得到石蜡的密度是0.93×103kg/m3kg/m3.=14.(2013•资阳)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1)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由于它的两个力臂相等,所以待测物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质量.(2)天平使用前要进行调平,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则应该向外(“内”或“外”)调节平衡螺母.(3)由于最近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大幅下降,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小明的妈妈趁机在某金店购买了一款心仪已久的黄金手链,标签注明为“千足金38.599g”.小明妈妈担心产品质量,请正在准备参加中考的小明鉴别.小明借助实验室的器材采取了下面的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量手链的质量m,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手链质量m=37g;②用量筒测手链的体积V,放入项链前、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手链体积V=2cm3;③查阅教材得到黄金密度为④通过计算,可以判定这款手链产品不是(“是”或“不是”)纯金的.=15.(2009•河北)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将潮湿的软木塞直接放到天平上称量.(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将吸水性物质放入水中,吸足水后,再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测体积.=====0.15g/cm16.(2008•广州)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1)天平平衡时如图1所示,石块的质量m=67g.(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2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大杯装的水还没有到溢水位(或大杯的水没有刚好装满).(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V=17.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ρ.(2)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阳把小明的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实验误差得到了减小,你认为合理的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步骤顺序是②③①④(用小明的实验序号排列).=18.2009年我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叔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叔请小燕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小燕将菜籽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下面的实验:a.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所示,菜籽质量为72g.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水平,读出体积为80cm3.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0.9×103kg/m3,王叔家仓库菜籽总质量为7.2×104kg.==19.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材料的物质组成.现有一小块不规则的合金材料(不溶于水),请你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将测量其密度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补充完整.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附砝码)、水、量筒、细线等.(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边,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将合金材料放到天平的左盘,通过向右盘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出合金材料的质量记为m;(3)将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为V1,用细线系住合金材料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浸没,记下此时示数为V2,则合金材料的体积为V=V2﹣V1;(4)用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该材料的密度ρ=.算出密度.==三.解答题(共2小题)20.(2013•天桥区模拟)学习密度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1)小明在使用天平前,先调节天平,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如图甲所示.同组的刘强提醒有错误,小明马上进行了纠正:他先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然后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3)如果使用实验方案A、B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分别用ρA和ρB表示,在实验过程正确并且规范的情况下ρA>ρB(选填“>”、“<”或“=”).==计算出密度,这种做法克服了因烧杯壁粘液体21.小强去海边捡回一块非常好看的石子,他想知道这块石子的密度,于是他就用身边的仅有的天平、烧杯、水、细线测出了石子的密度,你知道他是怎样测出的吗?请写出测量的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要点解析及训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这个点就是质点。

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 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题目:1. 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旋转的乒乓球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解析: 能不能能不能不能参考系定义: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 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 以及怎样变化, 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

2.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诗中描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 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解析:云不动以船作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以地面为参考系。

第二节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 是时间轴上的一点, 对应于位置。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 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

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3. 以下各种说法中, 哪些指时间, 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最后3秒 3秒末第3秒初第3秒内解析: 时间时间时刻时刻时间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是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 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 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解析: 0 400米第三节速度速度定义: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