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相关知识:潮汐发电及海水温差发电(1)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案最新3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最新3篇《海洋——21世纪的希望》篇一1、《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
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之所以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因为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可以从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的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_。
文中望洋兴叹的原因是:由于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它的喜怒无常无可奈何。
海洋是个聚宝盆,聚宝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
说海洋是聚宝盆,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产资源,请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①海洋存亡,匹夫有责②蓝色的海洋,生命的摇篮。
2、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海洋给人提供航行便利,给予人类食盐;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掀毁船只,冲垮堤岸,毁灭城镇,给人类带来灾灾难。
文章中是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这5个方面来说明未来海洋的开发。
3、蔚蓝色的海洋,______,_______。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__________,它慷慨地给予人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4、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一)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船只,()海堤,()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其关注海洋科技发展,培养未来海洋事业的接班人。
5.增进学生对我国海洋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强化国家意识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家对于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海洋资源的种类和重要性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的具体实例,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洋资源的基本概念。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中的各种自然物资和能源。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涉及食物、能源、原材料等多个方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海洋资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吃的海鲜、用的石油资源很多都来自海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海洋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教案名称: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目标:1.通过了解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保护海洋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的行动力和创新精神。
3.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海洋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一、海洋的重要性1.介绍海洋对地球的影响,包括调节气候、供应食物、产生氧气等方面。
2.分析当前的海洋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灭绝等。
3.探究保护海洋的意义和方法,如减少塑料使用、宣传海洋保护知识等。
二、创新保护海洋的方法1.学习海洋科技成果,如无人潜水器、海洋生物监测技术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解决海洋问题,如净化海洋垃圾、保护珊瑚礁等。
3.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设计并制作海洋保护工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准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美景,并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认为保护海洋为什么很重要?有什么方法来保护海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海洋对地球的影响和当前的海洋问题。
2.展示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海洋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小组或全班分组,讨论如何创新保护海洋。
2.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可行的方法,并分享到全班。
四、实践活动(40分钟)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并制作海洋保护工具。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并进行评选。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学生分享他们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2.鼓励学生展望未来,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海洋。
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美景。
2.相关海洋知识的资料。
3.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
2.学生海洋保护工具的设计和制作情况。
3.学生对海洋保护意识和行动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海洋保护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举办讲座等。
2.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海洋环境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语文教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语文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语文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借助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用“由于”说说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深切体会“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3.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真实的情感转化为有效的行为。
设计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原则,紧紧扣住“过渡段”这条主线展开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由于”说说对教材的理解与感悟,培养概括能力,延伸说写,体现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
教学流程:一、破题导入,质疑激趣1.同学们,你看到过大海吗?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引起海难。
在学生交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充满深情的小结,如:2.是呀!大海神秘莫测,有时她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她是那么汹涌、可憎。
她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也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痛苦。
对于大海的功过评述,可谓喜忧参半,莫衷一是。
可是,金涛先生却坚定而乐观地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清文章脉络、透视文章中心的窗口,培养学生读文先读题的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领略文章的主旨。
这篇课文首先从题目上就给我们留下疑问,教学时,从题目入手,借课题设置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概括内容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朗读、理解。
(2)检查读课文情况,同时,相机要求学会抓“关键词、中心句”等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小学语文公布课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布课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与反思《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期”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学会生字、新词,明白得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熟悉爱惜环境的重要。
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什么缘故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紧密关系。
教学预备: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教学时刻: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一、导入:你亲目击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咱们人类有哪些紧密的关系?二、板书课题,读题:9海洋——21世纪的希望3、质疑:什么缘故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二、初读课文:一、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明白得生词二、学习生词:低廉要挟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湛蓝色(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明白得词义:回眸:眸:指眼睛。
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可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专门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廉价。
要挟:用威力强逼、恫吓令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眼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畅)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份?哪部份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三、精读训练:学习第一段:一、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超级紧密。
)二、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紧密的?(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明白得(酷爱海洋)(2)“可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恐怖的灾难。
海洋 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海洋 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利用课文具体内容的语文材料,体会海洋特点,介绍海洋与人类的关系,重新认识保护环境的关键,唤起学生爱好海洋、维护海洋的情感。
3、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合作交流,了解今天海洋开发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轻、难点:1、品读感悟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2、根据收集至的资料及文本语言,放飞人们幸福的未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建议学生收集有关海洋开发利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体会海洋特点。
1、(板书:海洋)提到海洋,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波涛汹涌……)(出示有关词语)谁能把海洋的气势之大,范围之广朗读出来?(指名读)2、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赞扬它。
(媒体出具,生读: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
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颂,更因为它与人类有著疑惑的情缘。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与人的关系。
1、使我们关上书,民主自由朗诵第2、3小节,过去人类对海洋怀著怎样的情感?找到两个关键的词语(爱好、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生交流:①人们爱好海洋(“提供更多”“无私”“多样”“每日不可缺少”)体会至海洋的无私、灵秀的胸怀。
指导朗诵。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
(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这两句话不仅说我们人们爱好、敬畏海洋的原因,还说我们自从人类社会问世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引读:非常紧密)。
小结:海洋温柔的时候,它像一位慷慨慈祥的母亲,发起脾气来,却像一个残酷无情的恶魔,凶猛地毁灭着一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目标预设:1.学会“慷、蕴、锰、硫、胁”五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初步理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3.初步认识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设计思路:1.理解课题,导课。
2.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5.齐读课文,拓展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6.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理解课题,导课。
1.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海洋是什么样的?(随机出示相关四字词语:波翻浪涌、波涛汹涌、无边无际、一望无边、物产丰富、景色奇特、深不可测------)2.板书:海洋——21世纪的希望(1)课题里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2)把题目换一种说法:(a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b21世纪的希望是海洋。
(3)课题强调了什么?(海洋的珍贵、重要。
)过渡:读了课题我们知道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那么课文是如何向我们说明的呢?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语,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读完交流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把相关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
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词,正确朗读:锰硫回眸慷慨敬畏蕴藏矗立匮乏呼吁急剧威胁望洋兴叹大显神威(2)字形指导:慨---概“蕴”的结构“矗”中三个“直”的比例分配(3)词义理解:a近义词:蕴藏(埋藏)急剧(急速)匮乏(缺乏)矗立(屹立)b词义:望洋兴叹:因力量不够而无可奈何。
(“望”字开头的成语:望梅止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而生畏)回眸:回过头看。
如:回眸一笑百媚生。
锰、硫:金属元素,冶金工业中需要。
4.齐读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同学们,当你面对大海,感慨她的广阔无垠的时候;当你在海滨冲浪,尽享她的欢乐的时候;当你乘船出海,体验她的波涛汹涌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这奔腾不息的大海蕴藏着无限巨大的能源:有日夜涨落、终年不息的潮汐产生的潮汐能;有汹涌澎湃、倒海翻江的海浪产生的波浪能;有若隐若现、行踪难觅的海流产生的海浪能;有上暖下凉,冷热不均的海水产生的温差能;还有江河淡水与海洋咸水会师时产生的盐差能。
这些能源构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
所以,战略家指出:海洋,人类21世纪开发新能源的主战场。
月亮的礼物潮汐能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
世界上潮汐能最大的地方是加拿大的芬地湾,那里的海潮最高时达到18米,相于6层楼房的高度。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的我国钱塘江潮,最大潮差达8.9米,可称为天下一绝。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朗斯的24万千瓦潮汐电站。
中国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建于浙江省乐清湾北侧的江厦港,装机容量3200千瓦,于1985年正式投入运行。
海上烈马波浪能波浪能是由于风和水的重力作用形成的起伏运动所带来的能量。
俗话说:无风海面三尺浪。
据统计,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蕴藏最丰富的一种,占整个海洋能的90%以上,是潮汐能蕴藏量的几十倍。
1964年,日本造出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
1985年,挪威建成了一座装机容量500千瓦的波浪能发电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岸式波浪能电站。
海中之河海流能海流即洋流,大规模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海水便是洋流。
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是墨西哥暖流。
该暖流挟带的水量是世界江河总流量的50多倍。
流经我国的黑潮是世界上第二大暖流,它水色深蓝,从远处看像是蔚蓝色的大海里飘着一条黑色的绸带,故有黑潮之称。
其宽度为185千米,平均厚度有400米,平均每天的流速是55千米-150千米,它的总流量相当于全世界陆地上的所有河流流量的2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相关知识:
潮汐发电及海水温差发电(1)
潮汐是指海水有规律的涨落现象,利用潮汐的落差推动水轮机发电称为潮汐发电,这种把潮汐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就叫做潮汐发电站。
潮汐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每度电的成本只相当火电站的八分之一。
1913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座潮汐发电站。
1961年法国于布列塔尼的圣罗马湾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兰斯潮汐发电站,落差高达13.5米,日发电量足够一座万人城镇照明用电。
1969年苏联在白海建成一座约为1000千瓦的潮汐发电站。
1984年加拿大建造的芬迪湾潮汐发电站,潮汐落差超过15米。
我国的潮汐能资源也很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千瓦时,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40多个新安江水电站。
1957年我国在山东建成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目前我国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浙江省江厦潮汐发电站。
海水温差发电
海洋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
如果将这些热量的1%转化成电力,也将相当于有140亿千瓦装机容量,是美国当今发电能力的20倍以上。
海水温差发电,是以一种混合化学液体作为介质,输出功率是以前的1.l-1.2倍。
一座3000千瓦级的电站,每千瓦小时的发电成本只有0.6元以下,比柴油发电价格还低。
人们预计,利用海水温差发电;如果能在一个世纪内实现,可成为新能源开发的出发点。
海水温差发电,1930年在法国首次试验成功,但当时发出的电能还不如耗去的电力多,因此,没有付诸实施。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海水温差发电研究。
海水温差能
海水的温度随着海水的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这是因为太阳辐射无法透射到400米以下的海水,海洋表层的海水与500米深处的海水温度差可达20℃以上。
通常,将深度增加100米的海水温度之差,称为温度递减率。
一般来说,在100~200米的深度范围内,海水温度递减程度最大;深度超过200米后,温度递减率显著减少;深度在1000米以上时,温度递减率则变得很微小。
海洋中上下层水温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做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
利用海水温差能可以发电,这种发电方式叫海水温差发电。
现在新型的海水温差发电装置,是把海水引入太阳能加温池,把海水加热到45~60℃,有时可高达90℃,然后再把温水引进保持真空的汽锅蒸发进行发电。
用海水温差发电,还可以得到副产品淡水,所以说它还具有海水淡化功能。
一座10万千瓦的海水温差发电站,每天可产生378立方米的淡水,可以用来解决工业用水和饮用水的需要。
另外,由于电站抽取的深层冷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发站周围就会成为浮游生物和鱼类群集的场所,可以增加海捕鱼量。
利用海水温差发电,对于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如它可以为开采海底石油和多金属结核等的设备提供电力,并可以从海底开采上来的矿物就地冶炼,省去运输上的很多麻烦。
可见,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科学探索,为人类向海洋索取能源展示了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