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琐事与苦乐”导写作文素材
琐事之中,亦苦亦乐作文

琐事之中,亦苦亦乐作文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琐事。
有时候,这些琐事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无奈,但更多的时候,它们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满足。
就拿我最近装修房子的事儿来说吧。
本来想着能拥有一个按照自己心意打造的温馨小窝,那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可真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从挑选装修公司开始,我就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一家一家地对比,看他们的报价、设计方案、施工质量,感觉自己都快成了半个装修专家。
好不容易选定了一家,以为能松口气,结果麻烦才刚刚开始。
先是水电改造,那工人师傅一会儿说这里线路不好走,一会儿又说那里水管要改道,听得我是一头雾水。
我只能在旁边紧紧盯着,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那几天,我几乎每天都要往新房跑,上班都没这么准时过。
然后是铺地砖,我特意选了一款自己喜欢的瓷砖,满心期待铺出来的效果会美美的。
可当我看到实际铺出来的样子时,差点没哭出来。
那瓷砖的缝隙宽窄不一,颜色也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我当时那个气呀,跟装修师傅理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得返工重新弄。
墙面刷漆的时候也不省心。
我选的是一种淡淡的蓝色,想要营造出清新浪漫的氛围。
可刷完第一遍,我发现颜色深的像大海,完全不是我想要的那种小清新。
没办法,又让师傅重新调色,再刷了两遍,这才勉强满意。
买家具更是让我跑断了腿。
从沙发到床,从餐桌到衣柜,每一样都要精挑细选。
不仅要考虑款式、颜色是否搭配,还要看质量好不好,价格合不合适。
有一次,我看中了一款沙发,觉得款式和舒适度都不错,可价格贵得离谱。
我跟老板磨了半天嘴皮子,最后还是没砍下多少价来。
没办法,只能咬咬牙买了,心里那叫一个疼啊。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被这些琐事围绕着,感觉自己都快崩溃了。
朋友们都劝我别太较真,差不多就行了。
可我心里就是过不去那个坎儿,这是我的家呀,怎么能随便呢?不过,当一切都慢慢完成,看着那个从毛坯房一点点变成自己梦想中的家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琐事之中,亦苦亦乐

作文主题训练------琐事之中,亦苦亦乐1.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不要沉溺在现在的各种琐事中,在自己心里培养对未来的理想吧。
——谢德林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须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甘露。
——芥川龙之介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做大事的人必定不会在意琐事,琐碎的心境、琐碎的事,会扼杀掉人最优质的天分。
也有人说,做好琐事,才能成就大事。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
③不少于7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维明教授说过:“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有些事情你不做便没有人做,做了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见得被人称道,但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样。
”王元化先生说:“一个人太热闹了,这个人就完了。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里写道:“为了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
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哭。
”读了上面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选好较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1.例文:苦乐相依“懒虫,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快洗脸刷牙,然后来吃饭。
”“哎,把牛奶带上。
”……每天老妈都会像居委会大妈一样,重复这让人耳朵生茧的“三段论”。
我也曾问过老妈,整天处理家里琐事什么感觉?老妈送我四个字:苦乐相依。
对于老妈的感觉,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乐就是乐,苦就是苦,干嘛跟老子似的用辩证法看待生活,弄得如此深奥让人费解。
高三苦与乐话题作文

高三苦与乐话题作文高三苦与乐话题作文1尽管繁星璀璨,黑夜终究是黑夜,因为明星毕竟不是能撕碎黑幕的太阳,然而就算是光辉的太阳也无暇顾及角落的阴影。
人生不会总是光彩的,但一两抹黑无法改变它整体的颜色,希望永远是人生的主色调!然而人们总是急于抹除污点,追求着更好更完美的人生,总向着更高处伸手。
在越来越高的追求后又有什么能满足自己呢?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无止境的追求背后只剩空虚的欲望。
即使有了远高于常人的美满生活也无法得到真正想要的——快乐。
这时不妨放慢脚步,停下来,想想曾经的苦难,想想自己所拥有的,就会知道快乐其实触手可及。
正所谓忆苦思甜,只有在经历苦难后才会容易满足,只有学会满足才懂快乐。
白,因为黑的存在才是白,没有了黑就只剩下一片空白。
快乐还有些附赠品——快感和快慰。
而人们往往为了他们而奋斗,殊不知自己就像为了小玩具而缠着父母说要吃快餐的小孩般幼稚。
本末倒置的追求着一时的快慰,沉浸在快感中无法自拔,甚至为此走上歧途。
据说如果给老鼠一个按钮以刺激它的多巴胺(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分泌,它会一直按到死,这也许就是那些人的结局吧。
而苦痛能使人清醒,看清现状,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追求真正的快乐。
苦痛,就像墨镜,滤去浮华的光亮,助人看清事物本质,不至于飞蛾扑火。
坚硬的.壳里藏着美味的仁,普通的顽石里藏着碧绿的玉,凤凰浴火涅盘后才能重生。
在那人人都想回避的痛苦里是否也藏着令人向往的快乐呢?有这样一个故事:弟子们要去朝圣,师父让他们带一只苦瓜,沿途用圣河的水浸洗,并带入圣殿参拜它。
回来后师父吃了那个苦瓜后说道:“苦瓜用圣水洗过还被参拜过怎么还是苦的呢?”因为苦瓜的本质是苦的,无论怎么修行也无法改变它的本质。
痛苦同样如此,如果遇到无法转化的痛苦,那就接受它,品味它,甚至享受它!从艰辛与苦难中品出的甜和从享乐得到的甜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更真实,更真切。
咖啡和干红很相似,初尝时都是苦涩的,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有其中的美妙的味道。
高三作文材料作文“琐事与苦乐”导写

运用示范:百岁老人杨绛,“八段锦” 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 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 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 思想的修炼;杨绛还给孩童耐心地讲故 事;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日常 琐碎突显老人的单纯和认真,犹如一片 清风朗月拂过心头,恬淡的琐碎的温情 温暖着这个耄耋老人,启迪我们幸福于 琐碎之中生,幸福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时候是在种甘蔗之时。 “马背校长”徐德光就是一位种植甜蜜与幸福的农夫,把微 苦的汗水滴下,滋养了大地。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 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 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 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徐德光,马背上的农夫,耕耘着 苦亦成乐的花园。(苦变成乐——付出、耕耘) 一个人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 艰苦孕育智慧,有了亲身经验,才能体悟到快乐的真谛。你 可曾记得“中国的海伦· 凯勒”李丽?她自幼患小儿麻痹症, 童年从未站立行走,40岁时一场车祸让她从此与轮椅为伴。 但她却直面惨淡的人生,唱出一首快乐的生命之歌。她创办 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与“丽爱天空”公益网站,帮助 数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深入高墙帮助服刑人员重新找回 心灵的归宿……五年时间,她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正 是因为热爱,她甘愿体会生命之苦,在微妙的苦中,她尝到了 甜。——李丽,轮椅上的歌者,头顶着苦亦成乐的天空。 (付出)
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苦乐相伴,在苦中寻 乐,在苦中领悟,在苦中升华。经历琐碎的历 练,吹尽狂沙,经受磨砺,才能在琐碎的生活 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苦亦成甜。 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 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 受苦。
点评:本文采用片断式形式,新颖别致、脉络清 晰:每个片段下面对应一个人物,事例简约而蕴含深 刻,主旨更突出。生动新颖的素材,带有明显的时代 烙印,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弘扬了时 代主旋律,更好地诠释了文章的主旨。
生活中的苦与乐作文

生活中的苦与乐作文【篇一:生活中的苦与乐】时光飞逝,一转眼,令人难忘的初中生活就成了过眼云烟。
细细地品味起来,其实许多的苦与乐让人割舍不得。
“快起来了都什么时候了?七点种了,怎么还不起床!”妈妈的话语在耳边回响。
揉开惺忪的眼睛,“不过才六点多吗?”小声嘟哝着便快速地穿衣,整床,洗漱,极不情愿的坐在书桌旁,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翻开数学课本,仿佛又听到了老师昨天的叮嘱,回去把书后的习题统统做完,星期一检查!哎,师命难违,做吧!随着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作业完成了。
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来到院中,独自徘徊。
听听鸟鸣,闻闻花香,呼吸着新鲜空气,好不舒坦!“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
”我小心应付着妈妈的斥问。
“就不知道把功课在温习温习!去,把这两张数学卷子哪去做做!”哎,母命难违呀!我只好又灰溜溜地回到桌旁!“题海战术”何时休啊!我的心又飞到了随父母一起周日嬉耍的儿童时代。
哎,什么时候星期天才能真正回到身边呢?星期一至星期日,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像个苦行僧似的“守株待兔”然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错的,尽管复杂的学习任务叫人累得喘不过气来,但其中的乐趣,又常常令人久久不忘。
哎,这道题怎么解,你能给我讲讲吗?同桌小心地把课本递了过来。
我仔细的看,认真的分析终于有了头绪。
我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向同桌耐心的讲解着,他不懂的地方我不厌其烦的给他多讲几遍,直到他完全懂了为止。
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位小老师,一副得意的神气。
你真行真看不出,你有这么几手!可以想像得出我那时的心情何等的舒畅!漫长而又短暂,充满苦恼而又充满快乐的初中生活将以告别结束。
留给我的是一幅幅难忘的苦乐交融的生活画卷!【篇二:生活中的苦与乐】痛苦与快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结成了一对无法分开的好兄弟。
快乐,需要痛苦衬托;痛快,需要快乐点缀。
单纯的快乐,单纯的痛苦,都会使人沉陷与另一个世界的沼泽,无法挣脱。
痛苦与快乐,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组合出我们这个世界,这个生活。
以琐事为话题的作文

以琐事为话题的作文朋友!今天咱就来唠唠琐事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这些琐事啊,就像一颗颗小珠子,串起来那可就是咱生活的项链呢。
我这人啊,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伙,写东西写了20多年,也没写出啥惊天动地的大作,不过就是对生活中的这些琐事特有感触。
就说早上起床这事儿吧,嗯……我每天早上被那闹钟吵醒的时候,那声音啊,就像有个小恶魔在我耳边尖叫:“起床啦,起床啦!”哇,我那个烦啊,真想把闹钟扔出窗外去。
可是呢,又不得不起来,毕竟咱还得生活不是?我记得有一次啊,我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的,把盐当成了糖,往咖啡里加了一勺。
那味道,简直了,就像喝了一口海水似的,咸得我直皱眉头。
我当时就想,我这脑子是还在梦里呢吧。
这就是琐事啊,看似不起眼,却能给你整出个大“惊喜”。
咱再说说买菜这事儿。
我去菜市场啊,那可真是个热闹的地方。
我就喜欢跟那些摊主唠嗑,有个卖菜的大妈,叫李婶儿,人可好了。
我每次去她那儿买菜,她都会给我讲些家长里短的事儿。
有一回啊,我在她那儿买西红柿,挑来挑去的。
李婶儿就笑着说:“你个大作家,挑个菜还这么认真,是不是写东西也这么细致呀?”我就嘿嘿一笑,说:“那可不,不管大事小事,都得认真对待不是?”在菜市场里,你能闻到那种新鲜蔬菜的清香,听到那些讨价还价的声音,感觉特别有生活气息。
我刚写东西的时候啊,可纠结这些琐事要不要写进文章里呢。
我就想啊,这些东西写进去会不会显得文章太琐碎了?嗯……我当时觉得,文章就应该高大上,写那些伟大的思想,宏伟的故事。
可是后来啊,我发现错喽。
生活中的琐事才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
就像那些大作家,不也写过生活里的小细节嘛。
我就记得有个传说,说是某个著名作家啊,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就讲他每天早上怎么穿袜子的,结果还大受欢迎呢。
我当时就想,原来琐事也有这么大的魅力啊。
现在啊,我看那些年轻的写手,有些就特别不屑于写琐事。
我就觉得,他们还没真正懂得生活呢。
生活可不是只有那些波澜壮阔的大事,更多的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生活中的苦与乐精选作文_1

生活中的苦与乐精选作文生活中的苦与乐精选作文日子像流水一样逝去,三年的重点初中生活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了。
每想至此,心里便久久不能平静。
回首往事,有考试不及格的沮丧,有考高分领奖状的骄傲,有操场上与同学好友追逐嬉戏,有联欢会上尽情的狂欢,还有毕业前夕留言簿上深深的依恋、美妙的祝愿和影集里那挥不去忘不掉的身影……重点初中三年是一部由苦与乐谱写而成的乐章。
忘不了曾为一道几何习题的求证而绞尽脑汁、费尽苦心,问习题解决时又是何等的快乐,真胜过吃巧克力糖和打游戏机;也忘不了几个同学为讨论一道力学习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执己见,简直伤了和气,最后不得不提请物理教师“仲裁”;更忘不了自习课上,同学们竟然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讨论起波黑战争、卢旺达难民、希望工程、反腐倡廉、严斗殴争……且美其名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结果因扰乱课堂秩序被罚写检讨,尝到自己摘来的苦果,但心里却乐滋滋的,无怨无悔。
重点初中是少男少女多梦的季节,我的梦想就是能写出一部石破天惊的着作,从此成为蜚声文坛的作家。
为此,我把课余时间都交给了文学,读六声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话本,以增加自己的文学细胞;读《红楼梦》这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了解那个衰败的时代;读《三国》以增加智谋;读《西游记》以自娱……别以为我只在历史的圈子里转悠,我也读金庸、王朔、丛维熙,自己解释说是“增加营养,补充新鲜血液”。
我常常沉醉在大师们用文学营造的气氛里不能自拔,与主人公同喜同忧同苦同乐,结果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而屡遭教师的“红牌警告”,在毕业迎考的关键时期,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为了今后有条出路,我的爱好不得不被暂时“割舍”,把时间、精力投诸到各门功课的学习上。
以上只是构成我重点初中生活苦乐乐章的片段,行笔至此,我的脑海里奏响了整个乐章。
闲暇时,我会把它完整地记录下来,让三年的苦与乐不仅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能成为四周人的一部分,让朋友也来分担我的苦恼,分享我的快乐。
琐事之中,亦苦亦乐作文

琐事之中,亦苦亦乐作文在我们的生活里呀,到处都是琐事。
就像我每天早上起床,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可里面有苦也有乐呢。
冬天的早晨,被窝暖暖的,这时候要起床可太痛苦了。
闹钟响个不停,我就想再眯一小会儿。
可是妈妈在外面催我,我只能很不情愿地把胳膊伸出被窝。
那冷空气一下子就钻进袖子里,冷得我直打哆嗦。
这起床的小事真苦啊。
但是呢,当我穿好衣服,走到餐桌前,看到妈妈准备的热乎乎的早饭,有我最爱吃的煎蛋和热牛奶,心里就觉得很幸福。
我大口大口地吃着,感觉全身都有了力气。
这又让我觉得早上起床这件琐事,也有着小小的快乐。
还有收拾书包这件事。
有时候我玩得太高兴了,到了晚上才想起来收拾书包。
找本子的时候,发现本子在桌子底下,铅笔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翻来翻去。
这时候就觉得收拾书包好麻烦,真是苦。
可要是我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好好地把书包收拾整齐。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能很快地找到我要用的东西,心里就很踏实。
而且看着整整齐齐的书包,也有一种成就感。
这就是收拾书包这件琐事里的乐。
所以呀,生活里的琐事,虽然有时候让我们觉得苦,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也能发现其中的乐子呢。
我家有只小猫咪,照顾它就是一堆琐事,这里面的苦和乐可多啦。
给小猫咪铲屎就很苦恼。
那味道可难闻了,每次我一靠近猫砂盆,就想捂住鼻子。
有一次我拿着小铲子在猫砂盆里翻来翻去,想把便便都铲出来。
小猫咪还在旁边捣乱,它一会儿跳进猫砂盆,一会儿又用爪子抓我的手。
我真是又气又无奈,觉得照顾小猫咪怎么这么麻烦,这就是苦。
但是呢,小猫咪也给我带来好多欢乐。
有一回我在写作业,写着写着就觉得很无聊。
这时候小猫咪跳到我的桌子上,它用毛茸茸的脑袋蹭我的手,还“喵呜喵呜”地叫着,就好像在说“陪我玩呀”。
我就放下笔,拿个小毛球逗它。
小猫咪跳来跳去,追着毛球跑,那模样可爱极了。
我笑得肚子都疼了,这时候就觉得照顾它虽然有苦的地方,可这乐也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给小猫咪喂饭的时候。
它可挑食了,有时候我给它猫粮,它闻一闻就走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琐事与苦乐”导写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
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鲜立意
把握材料的内涵,才能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本题的关键字“琐”即“细小、零碎、繁杂”。
“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执爱于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拘役,困惑惆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
这取决于人之胸怀,取决于是否有一份超脱的智慧、一种和平的心态。
1 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每个人都想摆脱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不为琐事羁绊。
要做到这样,保持平常心最重要,于繁琐中领略世间风光,捕捉生活精彩,享受幸福乐趣。
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琐碎的幸福”“细节之美”等。
2 于琐事之中悟人生苦乐真谛
人生于世,苦乐相伴。
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
就像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在过程中享受琐屑带来的微苦和微甜方是人生苦乐之真谛。
从此角度可确定立意如:“转变心态”“心境平和”“苦亦成甜”等。
3 忍受琐事之缠,直面现实之琐
琐碎之中包含着平凡之苦,人世间的磨砺犹如微妙地受苦,而成功的喜悦就如微妙地享受甜的滋味。
直面现实之碎,方能享受成功之甜。
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直面现实”“生活的强者”等。
选材·微点拨
这则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热议的“幸福”话题不谋而合,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思索幸福的定义。
可以写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剪辑成几个温暖的画面,细致描写对琐碎的体验。
也可寻找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人物事迹来阐明琐碎与幸福、苦与乐的微妙关系,也可撷取名言警句来佐证。
备考·素材吧
素材一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杨绛先生琐碎的幸福
杨绛先生已逾百岁,生活平淡安静,琐碎而幸福。
她每天做豆浆,打得非常细,也会做杏仁酱等精致食物。
她还常和钱钟书堂弟钱钟鲁的两个孙女一起玩电动玩具,一起玩跳绳,耐心讲童话故事……杨绛坚持做“八段锦”,翻阅报刊看电视,练字抄诗,读旧书。
素材点拨:杨绛先生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的琐事,超然忘我,烦恼无从生。
于琐碎中寻找幸福乐趣,忍受变享受,便是她的人生哲学。
运用示范:百岁老人杨绛,“八段锦”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杨绛还给
孩童耐心地讲故事;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日常琐碎突显老人的单纯和认真,犹如一片清风朗月拂过心头,恬淡的琐碎的温情温暖着这个耄耋老人,启迪我们幸福于琐碎之中生,幸福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素材二于琐事中感悟幸福自由
小S:幸福其实都是些琐事
小S认为生活琐事最是幸福:听到女儿的声音快速跑到女儿旁边;赖在女儿床上闲聊、讲故事;坐在丈夫车上挖鼻屎;女儿画画,把妈妈肚子里的妹妹也画进去了,画里有四个女生,把她感动得大哭……自由爱所爱之人,并且让他们爱自己,获得心灵的满足,这就是小S 的幸福。
素材点拨:无论何时,都要尽量让自己艺术地对待琐碎的生活。
智慧而美丽地度过,方能由琐事中感悟幸福自由。
运用示范:小S在琐碎的日子里,体会出身边细小的幸福和快乐,再把它传染给身边的人,爱自己,爱家人。
由此,真正从中体会到生活中的迷人之处,正是源自于生活琐碎中恒久的体贴与关爱。
当你把最平常的日子过得浪漫而富有滋味的时候,幸福就会从中应运而生。
素材三于琐事中闪耀人生智慧
《父与子》:些微的幸福,闪耀着智慧之光
这是一套漫画作品,胖乎乎的大胡子父亲有很多缺点,偶尔耍耍家长威风,有时也误会儿子;瘦小古怪的淘气儿子也有许多不足,从来不会为自己的恶作剧感到不安。
但他们都善良感性、充满正义、乐于助人……《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卜劳恩的作品,因演绎一个个传奇、搞笑、好玩却又温暖人心的故事而誉满天下、风靡全球。
素材点拨:《父与子》漫画充满着琐碎生活中的智慧与幽默,还有浓浓的人情味,表露出朴实、纯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运用示范:《父与子》歌颂了平凡、琐碎生活中的善良、正直、宽容,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其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谁说这不是琐碎生活对卜劳恩智慧的馈赠呢?
素材练兵
苦中品甜,乐由心生
李舒心
琐碎的生活,犹如一曲苦与乐的乐章,在方格间跳动的音符中,既有快乐美妙的旋律,也有忧伤低沉的调子。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琐碎,细细品味苦乐之中细小的幸福与快乐,体悟人生的真谛。
快乐的邓丽,一位微笑天使,在高原上传递着幸福和乐观,在苦与乐的交响中奏出了奉献的音符。
20多岁的女孩子告别优裕的生活和不错的收入,来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做一名“纯粹”的老师。
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
——邓丽,高原的雪莲花,绽放了苦亦成乐的娇艳。
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时候是在种甘蔗之时。
“马背校长”徐德光就是一位种植甜蜜与幸福的农夫,把微苦的汗水滴下,滋养了大地。
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
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徐德光,马背上的农夫,耕耘着苦亦成乐的花园。
一个人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有了亲身经验,才能体悟到快乐的真谛。
你可曾记得“中国的海伦·凯勒”李丽?她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立行走,40岁时一场车祸让她从此与轮椅为伴。
但她却直面惨淡的人生,唱出一首
快乐的生命之歌。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与“丽爱天空”公益网站,帮助数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深入高墙帮助服刑人员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五年时间,她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
正是因为热爱,她甘愿体会生命之苦,在微妙的苦中,她尝到了甜。
——李丽,轮椅上的歌者,头顶着苦亦成乐的天空。
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苦乐相伴,在苦中寻乐,在苦中领悟,在苦中升华。
经历琐碎的历练,吹尽狂沙,经受磨砺,才能在琐碎的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苦亦成甜。
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点评:本文采用片断式形式,新颖别致、脉络清晰:每个片段下面对应一个人物,事例简约而蕴含深刻,主旨更突出。
生动新颖的素材,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弘扬了时代主旋律,更好地诠释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