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浅析汽车空调技术》
汽车空调 开题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二 O 一 4 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和计算机芯片根据实际的发动机温度控制运行,提供最佳的冷却介质流量,实现冷却系 统部件的智能化和可控化,同时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ElenaCortona 等人开发出的电动冷却系统中,除了用电动冷却水泵取代传统机械冷 却水泵,同时还用电控智能节温器取代传统的节温器,并开发出与这些电动部件相应的 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台架试验对比研究发现,在冷机起动的情况下,新的冷却系统能够 显著缩短暖机时间,大大提高暖机温度。另外,智能节温器对冷却液的良好控制允许冷 却系统有较高的出水温度。在相同的配置和冷却要求下,电动水泵的能量消耗仅为机械 水泵的 16%,即使考虑到电能的转换效率只有机械能效率的一半,整个冷却系统的能量 消耗仍可降低 2/3 左右,优势十分明显。HoonCho 等人用电控冷却水泵取代传统机械水 泵,利用试验和模拟对比分析发现,通过控制水泵转速并提高电控水泵效率,功率消耗 降低量超过 87%,若将水泵转速提高至最大值时,可降低散热器尺寸超过 27%,对提升发 动机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潜力很大。 ValeoEngineCooling 公司较早开发出了一种可变速冷却风扇发动机,其风扇速度能 根据冷却液温度和空气调节循环参数来调整,从而能够降低噪声和燃料消耗。国内郭新 民等人对汽车智能化声明,这对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等很有帮助。 2 车室内流场的分析 车室内流场与温度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广泛关注,通用、福特、日产 及克莱斯勒公司等积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送回风口的位置,送风方 式,考虑人体散热、太阳辐射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3 空调风道的优化 现在大多数的轿车都安装了空调系统,这不仅仅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也提高了汽车 的安全性能。 但由于我国地域差异性大,例如夏季某些型号的轿车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达不 到所需要的制冷量,除霜效果不好,风量分配不均造成室内舒适性差等一些问题。造成这 些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空调风道系统设计不合理,因此优化空调风道至关重要。 祁照岗、陈江平[8 ]等把原来的单后风道改为双后风道,中心导风管的左、右进风口 只为左、右风道供风,其余风道由中进风口提供风量,改进后室内流场分布均匀, 总风量 提高了 7 %。同济大学的尚明[9]等在中心风道处加两个导流板,并用 CFD 软件进行了分 析,改进后风量分配为左 3111 % ,左中央 2219 % ,右中央 2716 % ,右 1814 % ,风量分配 有了明显的改进。朱娟娟[10 ] 等在原除霜风道的基础上对两种修改方案进行比较:其一
汽车空调浅谈——毕业论文

汽车空调浅谈——毕业论文汽车空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汽车制冷系统,可以为汽车内部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和安全。
本文将从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维护和保养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讨论。
一、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与家用空调类似,主要是通过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转化为高压制冷剂,然后通过冷凝器将制冷剂散热,使其转化为低压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使制冷剂膨胀,从而形成低温低压制冷剂并吸收汽车内部的热量。
最后,制冷剂再次被压缩将热量排放到汽车外部,实现汽车内部的制冷效果。
二、汽车空调的组成部分汽车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空调管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1. 压缩机:汽车空调中的心脏,能将低压制冷剂转化为高压制冷剂。
2. 冷凝器:将高压制冷剂通过冷凝器的升温而转化为低压制冷剂。
3. 膨胀阀:使制冷剂通过膨胀进一步降低压力和温度。
4. 蒸发器:将低温低压制冷剂吸收热量并将其排放到汽车外部。
5. 空调管路:连接各个组成部分的管路,起到运输制冷剂的作用。
三、汽车空调的维护和保养汽车空调是汽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并防止故障和破裂等危险。
1. 定期更换滤芯:空调滤芯能够阻止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灰尘进入汽车内部,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以确保其有效性。
2. 定期清洗冷凝器:冷凝器经常会遭受外部的污染和扰动,因此需要定期清洗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3. 定期检查压力和制冷剂:汽车空调的压力和制冷剂需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
4. 避免过度使用空调:过度使用空调会增加汽车的负担,并缩短其寿命,因此需要避免过度使用。
总之,汽车空调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持其正常运作和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出现故障和破裂等问题。
汽车空调浅析

汽车空调浅析汽车空调系统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伴随汽车空调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历经了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五个阶段。
空调的控制方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复杂,在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在不断更新改进。
标签:汽车空调;故障诊断;维修1 汽车诞生距今已有100多年了,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直到1927年才出现。
当时汽车空调的内容仅仅是加热器和通风系统。
1940年,英国Packard汽车公司第一次提供了通过制冷方式使车内空气凉爽的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空调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了必然。
目前,汽车空调已经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上。
它不仅可以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驾驶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汽车等级,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汽车空调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汽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发达国家乘用车空调安装率已达90%以上,而且大多数采用自动控制。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也很快。
近年来环保和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种替代能源动力车的出现为汽车空调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正逐步进入家庭,在近几年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汽车空调装置作为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汽车上已经相当普及。
我国汽车空调的安装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已达到100%的普及型,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项基本配备,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带来了新的挑战。
论文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究,已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汽车空调系统开题报告

汽车空调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空调系统作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驾乘者提供了舒适的驾驶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空调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最新的技术发展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二、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核心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机工作:压缩机负责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经过压缩后排出高压、高温的气体。
2.冷凝器散热: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外界空气的辅助下散热,从而使气体降温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3.节流装置控制:高压液体经过节流装置(通常为膨胀阀)后,压力迅速下降,使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
4.蒸发器吸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从而为车内提供凉爽的空气。
5.回流至压缩机:制冷剂再次经过压缩机,循环进行上述步骤,实现持续的制冷效果。
三、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以及用户对舒适性的追求,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以下是一些目前较为主流的技术发展:1.可变压缩机:传统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工作状态只有开和关两种,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而可变压缩机可以根据车内温度和负荷情况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能效并降低噪音。
2.双区域控制:为了满足不同乘客对温度的个性化需求,一些高端汽车空调系统引入了双区域控制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前排和后排乘客独立的温度控制,提供更舒适的驾乘环境。
3.空气质量控制:除了提供凉爽的空气,汽车空调系统还可以通过过滤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装置控制车内空气的清洁程度。
一些高级车型甚至可以检测并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四、未来的改进方向虽然目前的汽车空调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和先进,但仍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有可能的改进方向:1.能源效率提升:随着对环境友好性要求的提高,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应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
开题报告《浅析汽车空调技术》

1、完成资料的搜集工作,具体来源有专业杂志、图书馆、书店以及互联网等各个方面的的途径。
2、用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对论文方案进行论证,大致包括资料的罗列、设想分析和简单的数据论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在前面的工作的成果和基础上做出结构设计,这包括结构形式的确定、零部件的平面图、结构图、连接的形式、组装、配合、电气控制等一些具体内容。
发展趋势:伴随着近两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迅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目前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配率已接近100%,在其他车型上的装配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装配已成为汽车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
ﻬ
3.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拟采用的实现手段(途径):
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与现状:在美国1925年其汽车空调业首先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器供暖的方法。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鼓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的比较完整的供暖系统。193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机械制冷降温的空调器,成为汽车空调的先驱。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了汽车空调的发展,欧洲、日本直到1957年才有这种单一制冷的轿车。196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凯迪拉克轿车上安装了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量[1]。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汽车空调功能不断增加和完善,实现了控制显示数字化,冷暖通风一体化,故障诊断智能化。目前,高档轿车的全自动空调与其他电控系统组成局域网,根据车内外的环境情况,自动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既提高了调节效果,又节约了燃料。
[3]曾 鑫,刘兰俊.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
汽车 空调设计 开题报告

汽车空调设计开题报告汽车空调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空调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配置之一,在提供舒适驾乘环境的同时,也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汽车空调设计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背景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制冷技术、空气流动、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有关。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空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如何设计出高效、节能、环保的汽车空调系统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三、问题陈述1. 制冷剂选择:目前主流的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剂为氟利昂,但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凸显。
如何选择更环保的制冷剂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2. 空气流动优化:汽车内部的空气流动对于空调系统的效果至关重要。
如何通过优化空气流动设计,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是一个挑战。
3. 能源利用与节能:汽车空调系统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
如何在提供舒适驾乘环境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以下目标:1. 确定更环保的制冷剂,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影响。
2. 优化汽车内部空气流动设计,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
3. 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和专利,了解当前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制冷剂的选择以及空气流动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 实验研究: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对不同制冷剂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空气流动进行模拟和实验验证。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确定最优方案。
六、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更环保的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 提出优化的空气流动设计方案,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
汽车空调技术浅析-695837.

目录一、汽车空调的功能 (1)(一)经济运行控制功能 (1)二、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 (3)三、汽车空调制的工作原理 (4)(一)汽车空调的制冷循环 (4)(二)制冷剂与润滑 (5)四、汽车空调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7)(一)电器控制系统故障 (7)(二)机械部分故障 (7)(三)制冷剂和冷冻润滑油有引起故障 (8)(四)汽车空调制冷常见故障分析方法 (8)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2)汽车空调技术浅析摘要:随着近几年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认可。
至今为止,国内的轿车空调装置已接近100%,在其他车型上的装置率也在逐年提高。
空调已成为汽车中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和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本文简单介绍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功能、原理和组成、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汽车空调,功能,故障,检测方法汽车空调功能完善的汽车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风度和通风等进行自动调节,并使用车内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给乖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乖车环境,保证在各种外界气候和条件下使乖客都处于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中,由于车内车外温差过大和空气湿气的影响,次日车窗上容易结霜,并能够防止车窗玻璃结霜,使驾驶员保持清晰的视野,为安全驾驶提供基本保证。
一、汽车空调的功能汽车空调自动调节功能:包括车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回风和送风模式自动控制以及运转方式和换气量控制等控制功能。
电控单元将根据驾驶员通过空调显示控制面板上的按钮进行设定,使空调系统自动运行,并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信号,对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及时地进行调整,使车内的空气环境保持到最佳状态。
电控单元还可以根据气候变化通过选择风口,改变车内的温度分布。
(一)经济运行控制功能当车外温度与设定的车内温度较为接近时,电控单元可以缩短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甚至在不启动压缩机的情况下,就能使车内温度保持设定状态,达到节能目的。
汽车空调系统课题研究报告

汽车空调系统课题研究报告汽车空调系统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能够为车内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驾驶体验。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原理、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结构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制冷循环原理来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它由多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2.1 压缩机压缩机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通过压缩,制冷剂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为后续的制冷循环提供能量支持。
2.2 冷凝器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热量,使其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冷却后的制冷剂可以更好地流入蒸发器中,为蒸发器提供足够的制冷效果。
2.3 蒸发器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将高压液体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而吸收车内的热量并降低车内的温度。
蒸发后的制冷剂会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形成闭合的制冷循环。
2.4 膨胀阀膨胀阀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常见控制元件,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膨胀阀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量来实现对车内温度的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2.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中释放热量并冷却成高压液体。
3.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由于膨胀阀的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会降低,从而引起部分液体制冷剂的蒸发。
4.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车内的热量,降低车内的温度。
5.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传感器的的作用、正常工作的条件及各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各执行器的作用、正常工作的条件及各执行器的故障诊断;电控系统空调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汽车空调制冷、热故障诊断的诊断程序。
2、汽车空调制冷、热系统主要部件的检修。
3、汽车空调的原理、结构以及日常维护等知识。
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与现状:在美国1925年其汽车空调业首先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器供暖的方法。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鼓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的比较完整的供暖系统。193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机械制冷降温的空调器,成为汽车空调的先驱。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了汽车空调的发展,欧洲、日本直到1957年才有这种单一制冷的轿车。196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凯迪拉克轿车上安装了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量[1]。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汽车空调功能不断增加和完善,实现了控制显示数字化,冷暖通风一体化,故障诊断智能化。目前,高档轿车的全自动空调与其他电控系统组成局域网,根据车内外的环境情况,自动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既提高了调节效果,又节约了燃料。
手段(途径):
1、完成资料的搜集工作,具体来源有专业杂志、图书馆、书店以及互联网等各个方面的的途径。
2、用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对论文方案进行论证,大致包括资料的罗列、设想分析和简单的数据论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在前面的工作的成果和基础上做出结构设计,这包括结构形式的确定、零部件的平面图、结构图、连接的形式、组装、配合、电气控制等一些具体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浅析汽车空调技术
教学学交通学院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级汽修2009XX班
姓名XXXXX
学号2009070318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
时间2012-2-1——2012-4-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汽车空调技术
1.本课题的来源、选题依据:
课题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汽车系汽车技术教研室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系意见:
盖章
年月日
选课依据:汽车空调系统作为影响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主要总成之一,为汽车提供制冷、取暖、除霜、除雾、通风、空气过滤和湿度控制功能,汽车空调系统设计更新已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采暖系统可使乘员避免过量着装,提供舒适性和安全服务;冷气系统则通过制冷、除湿来提供舒适性服务,使司机保持警醒;所以选择此课题研究。
[3]曾鑫,刘兰俊.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
[4]方贵银,李辉.汽车空调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5]徐淼.现代自动空调系统的原理与检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6]潘伟荣.汽车空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将前面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写出毕业论文,并整理成稿,提交给指导老师进行评阅。
4.文献综述(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的作者、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以及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参考要点):
[1]林钢.汽车空调原理及维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2]麻友良.汽车空调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发展趋势:伴随着近两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迅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目前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配率已接近100%,在其他车型上的装配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装配已成为汽车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
3.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拟采用的实现手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