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住宅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为空间,这种人为空间从来就包含着住宅的室内空间和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
随着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业主,开发商,亦或设计方,都越来越关注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并出现越来越多成功的设计作品。
本文将从空间组织、绿化设计及居民的需求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实例来谈谈住宅区的环境空间设计。
一、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住区的建筑空间有其空间序列,而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也有其秩序性,并与建筑空间序列相互制约,相互融合。
根据平面构成原理,平面构成中的要素是——点、线、面。
点是环境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点与空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
通常由视觉决定点的视觉效果可以适用空间,同样空间的视觉效果也可适用于点。
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居住区的绿化特殊性、用地环境秩序、平面构成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绿化空间的关键点、中心空间、过渡空间。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景观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的选择应注意其在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运用对景作用、引导作用、吸引作用、影壁作用以及框景作用。
2.主体景观空间。
应为环境空间的功能中心与审美中心,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特征进行重点设计,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不同特性,成为小区的主体景观。
3.过渡景观带。
过渡景观带在居住区环境空间中同样重要,它既要和视觉焦点相呼应,又要起到与主体景观空间过渡的作用。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植物因素,注意乔、灌木在树种、颜色、树型、体量上的动感特征,以取得与主体景观空间的呼应。
4.路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区域内既要有“节点”,又要有“路径”,才能形成“场所感”。
现有的一些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经常是组团绿地加上中心绿地,这种做法往往过份概念化,结果形成了一块块“邮票”式的方块绿地,景观不成系统,使用效益低。
因此我们还应重视步行景观路线的设置。
这种设置应着眼于“路径”的设计,它强调了人流路线和景观的结合,使得原有的自我中心式的绿地和人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外部空间设计(环境设计参考资料)

建筑学扫盲读物之三(外部空间设计)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 外部空间的形成:作为建筑空间,空间的形成既与视觉有关,也与嗅觉,听觉,触觉有关.同时也与风雨曰照等有关。
一般来说,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种要素所限定的。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因此外部空间是向心的积极的空间,自然是无限延伸的消极空间。
建筑家所设想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即把整个建筑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
在外部空间中,由于没有了空间限定三要素中的天花板要素,地面与墙壁就成了极其重要的设计决定要素,所以应进行仔细地推敲!如材料,高差,材质,D/H,视线,照明,光照等等。
例子:锡耶纳的坎波广场。
(意大利的广场不单单是一块空地,它是生活的方式,是对生活的观点。
它就是市民们的起居室,会客厅。
它们的广场不种一棵树,地面施以美丽图案的铺装,室内外的看不到有一点的区别,而且窗子很小的厚厚的墙壁明显地划分了内外空间,空间没有丝毫地通透性。
这就形成了“逆空间”,内外空间的颠倒。
)把整个用地作为一个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2 积极空间(Positive-space)与消极空间(Negative-space):建筑空间大抵可以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
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
或者说有计划性。
所谓计划,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
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
因此前者是收敛的,后者是扩散的。
(N空间,P空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PN空间。
)第二章: 外部空间的要素: 1.尺度: 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为1度的圆锥。
人看前方时,如果以2:1比例既以40度仰角,要看到建筑全体,那么D(与建筑物的距离)/H(高度)=2,仰角约27度;如果要从单幢建筑进而为看一群建筑的时候,一般认为D/H=3,仰角约18度。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设计是板式高层住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份。
一个合理、实用且美观的外部空间设计可以提供居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对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绿化设计、景观元素选择、功能区域规划等。
一、绿化设计绿化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居民提供自然与舒适的居住环境。
绿化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植物的选择:在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土植物,以确保其生长良好且易维护。
同时,需要考虑植物的色采搭配和季节性变化,使空间更加美观。
2. 绿化区域的划分:根据板式高层住宅的整体规划和功能要求,将外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绿化区域,如花坛、绿化带和草坪等。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健身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提供多样化的户外活动选择。
3. 绿化配套设施的设置:在绿化区域中,可以设置花架、休闲长椅、步道等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需要合理考虑设施的布局和尺度,以及与绿化植物的协调性。
二、景观元素选择景观元素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巧妙的布置和选择可以为居民提供漂亮和丰富的视觉享受。
在选择景观元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水景设计:水景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常见元素,在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喷泉、小型水池等。
同时,水景的设计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时要确保水体的清洁和循环。
2. 艺术装置:艺术装置如雕塑、装置艺术品等可以为外部空间增添艺术氛围。
选择艺术装置时,应根据设计风格和场地特点进行合理布置,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3.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夜晚赋予外部空间独特的氛围和美感。
可以考虑使用柔和的灯光照亮绿化区域和景观元素,同时要注重节能环保。
三、功能区域规划功能区域规划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
在规划功能区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娱乐区:儿童娱乐区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份,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等,并考虑到安全性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HOPSCA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初探——以深圳市宝能笋岗物流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为例

空 间 结 合 , 够 改 善 城 市 环 境 , 活 城 市 片 区 , 过 各 种 手 法 能 激 通
米 红 线 位 置 ; 时 南 边 是 城 市 公 共 公 园 , 其 呼 应 这 些 城 市 特 同 为
质 ,将 1 0 0 M公寓和 3大 学 建 筑 学 院 ;0 2 ) 作 湖 2 1. 3
在横 向布局 中 ,城 市交通与城市 公园是对本 案影 响较 大
的因素 。 虑 到主要城市人流 集中在南北方 向的宝安北路 , 考 主
要建筑入 1都设置 在西侧 ,在梨 园路 与宝安北路 的交叉 1 : 3 3设
2布局 理 念
城市综合体作 为城市 中的重要节点 , 无论在视觉体验 , 还 是在功能使 用上都需要满足 健康性 、 便捷性 、 开放性 以及舒 适 性等诸 多因素。因此在 方案初期功能布局 核心 概念是集 中城 市功能 ,提高城市综合体 运转效率 以及空间集约组织 的布局
方式 。
结语
是呈现一种 多核 的状态 ; 外部空间环境包括 广场 , 可作为一 亦 个城市 广场 , 容纳 更 多城市 居 民, 这是 聚合度 提高 , 约化增 集
加, 商业 气氛升温及土地利 用效率增高 的前提 ; 外部 环境包括
公 园 , 接 城 市 绿 化 , 成 城 市 公 园 , 为城 市 绿 点 , 高 城 市 链 形 成 提
城 市 交 通 空 间 , 糊 建筑 与 城 市 空 间 的之 间的 界 限 。 模
合形成南侧城市人 流的强有力的导 向性 ;因为地块 中有一条 横穿 的市政道路 ,建筑 结合城市环境形成一 个类似于城市通 道 的中间广场 ; 与此同时 , 为消解建筑长边近 4 0 的 巨大 尺 0m 度 感 , , 上下的两 广场同时设 有地下广 场 , 南 北 通往 建筑 负一 层 的商业 , 结合 中间广场横 穿建筑 , 建筑 形成 了一张强 有力交 通 网, 快速导入城市人流 , 增加场所活力。 () 3 空间交通 一中庭策略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出其 在整 体 景 观构 成 中 的功 能 中心 与 审 美 中心 地 位 ,根据不 同的特点 和用途 特征进行重 点设 计 ,有 点 、轴 、带等 多种表现 方式 ,因地制 宜 ,形成 各 自
不 同的风 格 特性 ,成 为视 觉 焦 点 ,吸 引人 们 的眼 球 。天 津 市津 南 区八 里 台示 范镇 安置 小 区景 观 设
一
、
居 住 小 区 构 成 住 宅 外 部 空 间 环 境 最
基 本 单 元
城 市 的发 展 使 得 人 口越 发 稠 密 ,住 宅 以 沿 路 松 散 布 置 的 方 式 逐 渐 向集 约 组 团布 置 方
式转变 ,逐渐形成居住小 区,并成为与人们 日常 活动 关 系最 为 紧密 的外 部 环境 空 间单元 。
推 动住 宅 的发展 与进 化 。 明清 时期 , 中国 的传 统 住 宅 无 论 是 建 筑 本身及其 内部功能空间 ,还是外部景观环境
的 营 造 ,都 已发 展 到 较 高 水 平 ,飞 檐 翘 角 、 雕 梁 画 栋 ,细致 人 微 到 一 砖 一 瓦 一 草 一 木 , 如 北 京 四合 院 、 山西 民居 、徽 派 民居 和 苏 州
上 的 动 感 特 征 ,以 取 得 与 主体 景 观 空 间 的 呼 应 。 它是 建 筑 空 间序 列 的 附属 ,同 的作用 。
园林 等 。近 、现 代 ,受 西 方 文 化 的影 响 ,人 们 的居 住 理 念 产 生 了一 系 列 变 化 ,不 断 朝 着 交 流 更 加 方 便 、交 通 更 加 便 捷 、配 套 更 加 完
善 的城 市 聚 集 。随 着 这 种 趋 势 的发 展 ,楼 房 代 替 了 平 房 ,居 住 小 区 代 替 了 胡 同 和 院 落 , “ 元 ” 式住 宅 应 运 而生 ,从 类 似 “ 子 楼 ” 单 筒 这 种 不 成 熟 的探 索 ,到 现 在 更 加 便 捷 、功 能 更 全 面 的住 宅 种 类 相 继 出 现 ,其 建 筑 立 面 追 求 简 约 时 尚 , 内部 空 间 追 求 实 用 丰 富 、布 局 合 理 ,建 筑 本 身 发 展 到 了相 对 完 善 的 水 平 , 传 统 住 宅 逐 渐 向 现 代 住宅 转 变 。人 们 在 逐 步 认 可 和 适 应 现 代 住 宅 本 身 变 革 的 同时 ,也 越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要求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要求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与景观是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建筑物的外貌,更是为了提供人们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机会。
为了满足环境设计的要求,以下是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的一些规范要求。
1. 绿化要求: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应该注重植物的种植与布置。
绿化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的风格和周围环境来选择植物的种类和区域。
绿化带应该覆盖建筑物周围的所有空间,包括庭院、公共区域和道路两旁等地方。
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到四季景观的呈现,以使外部空间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展现独特的美。
2. 建筑物与景观的融合: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要求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建筑物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点,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同时,景观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风格,避免与建筑物相冲突。
建筑物与景观的融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搭配来实现,使整个空间显得和谐统一。
3. 道路与通道的规划: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的规划要考虑到人们的行走与交通需求。
道路和通道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通行习惯和需求,提供清晰的导航和便利的交通流线。
同时,道路和通道的设计要与景观相协调,使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能够欣赏到美景。
4. 舒适的休息区域: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应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以满足人们的休憩需求。
休息区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周围的花坛、庭院或者公园等地方,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
同时,休息区域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隐私和安全,提供宜人的环境。
5. 照明设计: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的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夜间景观和人们的安全需求。
照明可以使用夜景灯、景观灯和路灯等类型,营造出独特的夜间景观效果。
照明设计要合理布置光源,照亮重要的景点和通行路线,同时避免过亮或者过暗的情况,确保人们的安全。
总结起来,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的设计要满足绿化要求、与建筑物的融合、合理规划道路和通道、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以及合理的照明设计。
这些规范要求有助于创造美丽、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外部空间与景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发展。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外部空间环境PPT课件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规划设计
.
1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一、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
空间:外部空间环境指的是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 的一切活动领域。
地 ㈥社会环境 ㈦心理环境等。
.
4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置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五、住宅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
.
5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通风、日照、安静、便捷、安全、舒适、交往。 2.经济要求: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
.
2
二、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一)构成要素的复杂性 (二)使用需求的综合性 (三)环境艺术的多重性 (四)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
3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按基本属性划分:物质环境因素和非物质环境因素 按功能特征划分: ㈠生理环境:阳光、通风、防噪等。 ㈡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 ㈢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教育、游憩场所。 ㈣交通环境 ㈤空间环境:居住区用地:居住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
.
19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1.道路类型:车行道和步行道 2.道路分级:
a.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20--30m,山地城市不小于15m,车 行道9—14m,一块板、三块板。人行道2.5—5m.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

优点:南北通透或东西通透,通风好,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强。
缺点:①板楼体形一般比较庞大,立面比较呆板,感染力不强
②对于纯板楼小区来说,小区的视线,通风效果较差。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19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①创造社交环境,注重交往空间的设计
②实施功能综合,提高校园生活品质
③适应市场需求,开拓公寓类型的创新
公寓——指的是一间或一系列具有家用设施的房间,通常是租赁的住所
公寓建筑类型:
按入住对象分类:老年公寓学生公寓员工公寓商务公寓
按管理模式分类:自助管理委托管理旅馆式管理
按楼栋建筑空间形态分类:低层多层中层中高层高层公寓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
①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共享性与领域性相兼容的原则;
③非均质性与公平性相兼顾的原则;
④休闲性与生态性的原则;
⑤功能性与经济性想统一的原则。
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的作用:
①造景
②组织空间
③围合空间
④遮阳降温
⑤防风防沙
⑥隔音降噪
水体——居住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自然要素,也是生态系统多样平衡的必要条件。
处理建筑内部空间到达美学效果的手法:
⑴水平构图——给人以舒展、宁静、安定的感觉;
⑵垂直构图——给人以挺拔活泼的感觉;
⑶成组构图——富有装饰性,有助于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