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与区时的习题-和方法

时区与区时的习题-和方法
时区与区时的习题-和方法

时区区时难题

1.许多人都看过夕阳西下的情景,你可曾留意太阳西

落的方位?下图是我省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天

中,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图。比较浙江省冬天和

夏天的落日方位,若只考虑哪一个较为偏南或偏北,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两者落日方位相同

B .夏天的落日方位比冬天偏南

C .冬天的落日方位比夏天偏南

D .因每天落日的方位各不相同,因此无法比较

2.下图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图中间两条线的交点太阳高度是90°,最外面圆圈太阳高度为零。判断下面2题。

⑴.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 ( )

A.20°N 70°W

B.20°N 110°E

C.20°S 70°W

D.20°S 110°E

⑵.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 )

A.4时40分

B.7时20分

C.16时40分

D.19时20分

3.某地往东是东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地理坐标是( )

A 、20 0 W 、30 0 N

B 、160 0 E 、60 0 N

C 、20 0 W 、60 0 N

D 、160 0

E 、30 0 N

4.看旁边的图回答下面三题:

⑴.A 点的坐标是 ( )

A .10oN ,80oE

B .10oS ,80oE

C .10oN ,100oW

D .10oS ,100oW

⑵.该日A 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

A .90o

B .80o

C .70o

D .66o34′

⑶.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 .2点40分

B .14点40分

C .13点20分

D .1点20分

5.在地球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日落1小时后,可以在A 点正上方看到它。则下图中能反映出该现象的图是(图中半圆表示地球,圆中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 )

A B D

C

X(80oN)

°

°

°

°

6.下面四幅以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当斜线区域为3月21日,北京时间为3月22日晨6点,正确的是 ( )

A B C D

7.下面的四幅图均表示A 在B 的什么方向上,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西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B .西北 西北 西南 东北

C .西南 东北 西北 西北

D .东北 西北 西北 西南

8.右面两图为武原镇某房屋内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情况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从A 公转到C 期间,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 (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9.所示,阴影部分代表黑夜,非阴影部分代表白天。回答下面三题。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

A.90°E、0°

B.70°W、0° C .60°E 、0° D.180°E、0°

⑵.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3时

B.16时

C.6时

D.18时

⑶.若该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3月5日,则P 点时间为 ( )

A.3月5日6时

B.3月6日6时

C.3月5日12时

D.3月6日12时

10.看旁边示图,回答: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N ,120°E

B.0°,108.5°W

C.23°26′S ,108.5°W

D.0°,120°E

⑵.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 )

A.180°经线0°经线

B.180°经线120°E 线

C.180°经线41.5°W 线

D.180°经线71.5°E 线

11.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点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刻某宾馆墙上的四座时钟指示的钟点错误的是 ( )

① ②

④ ⑤ 0°

12.看右图,回答:A点位于 ( )

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

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

C.北京的东南方向

D.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13.如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则四地按方向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

是 ( )

A.甲、乙、丙、丁

B. 丙、丁、甲、乙

C.乙、丙、甲、丁

D.乙、丙、丁、甲

14.假设某车站(80°E,40°N)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

获得最多太阳光能,需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随季节调整正

午时的倾角。那么下图中地球日照图与热水器集热板安装的正午时

角度搭配合理的是:①图A ②图B ③图C ④图D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右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

16.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

向180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

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7.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

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

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

震并引起海啸。据此回答下面二题。

⑴.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⑵.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

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18.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

下面二题。

⑴.甲地位于丁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⑵.当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天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19.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⑴.此刻北京时间是()

A.10:00

B.14:00

C.8:40

D.15:20

⑵.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⑶.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极夜

D.极昼

20.关于6月22日~9月23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大→小

2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60°E

B.30°E,30°W

C.0°,120°

D.0°,30°E

⑵.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0°,180°

B.0°,150°W

C.150°W,180°

D.180°,150°E

22.读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点在极圈上。回答下面两题。

⑴.此时角α应该等于()

A.23°26′ B.30° C.45° D.66°34′

⑵.B点的时间可能是()

A.6月22日3时 B.6月22日6时

C.12月22日15时 D.12月22日18时

23.以下几图的阴影表示黑夜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丁

24.右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线,CD是日界线。

分析该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极点是极点。此刻北京时间是月22日时。

⑵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近、远日点中的。

在未来的两周内,公转速度先继续,然后变。

⑶在图侧适当位置用箭头画出太阳光线,并用阴影在图中标出

答案:

1. B

2. A C

3. C

4. A. A B

5. A

6. A

7. B

8. D

9. C B B

10. B D

11. A

12. C

13. C

14. C

15. B

16. B

17. D B

18. B A

19. D A D

20. B

21. D B

22. D A

23. B

24. ⑴北极点 12月 12点

⑵近日点

⑶图略

七年级下科学“区时”计算方法更新及应用

随着世界各地区之间交往的增多,时差和区时应用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而区时的计算原来是高中地理的内容,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这部分内容列入了七年级下《科学》教材中,因此在区时教学中,如何使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成为本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能为绝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掌握“区时”计算的新方法,与同行们共享。

一、传统方法的缺陷

新教材中通过校准宾馆大堂时钟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其具体方法是:1. 先确定北京的时区和区时;2. 找出另一个城市所在的时区;3.数出两个城市之间的时区差;4. 根据东早西晚的原理,算出另一城市的区时,即要计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时,在已知区时的基础上加时区差,反之则减时区差。例如北京(东八区)的区时为14:00,则东京(东九区)的区时计算方法为:因东京与北京相差一个时区,并且东京在北京的东边,要早一个小时(即加一小时),所以东京时间为15:00。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先知道两个城市分别在哪个时区,数出两个城市相差几个时区,并且还要知道要计算区时所在的时区在已知区时所在的时区的方法(东或西)。因地球是圆的,所以方位的确定,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掌握,因而区时的计算成为教学的难点之一。

也有人用另一种方法,试图使计算简化,来解决这一难点,其方法是用如下公式计算:要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注:时区东为正、西为负)。例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5月1日的12:00,则东京时间为:12:00+(9-8)=13:00,即东京为5月1日的13:00,(因东京在北京的东边,所以用“+”)。再如北京时间同上,则莫斯科时间为:12:00-(8-3)=7:00,即莫斯科时间为5月1日的7: 00(因莫斯科在北京的西边,所以用“-”)。这一方法比第一种方法要方便一些,但公式中“+”或“-”的确定,还要根据东“+”西“-”的方法,如东京在北京的东边用“+”,莫斯科在北京的西边用“-”,换言之,这一方法还是要求学生知道两个时区之间的东西方位,因此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还只有30%左右的较优秀的学生能掌握它,因此需要教师作进一步探索。

二、新方法的优点

在教学中,总希望有一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点的新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出一种新方法。这种新的计算区时的方法是:要计算的区时=

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东九区)的区时?

东京时间=12:00-(8-9)=13:00(即东京时间为5月1日13:00)。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纽约时间=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00)。(注: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

例4:已知纽约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的区时?

东京时间=12:00-[(-5)-9]=26:00-24:00+1天=2:00)即东京时间为5月2日2:00)。(注:当算出的区时大于或等于24:00时,应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5月2日)。

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这一方法不需要画出两个时区,也不需要知道两个时区之间的东西方法就可以准确地算出区时,即计算时也不需要判断用“+”或“-”,只是用“-”。因此学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经过学习有90%以上的学生(农村普通中学)均能熟练掌握。

三、新方法的扩展

这一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扩展到日界线的教学。

在日界线的教学中,向东跨过日界线后日期的变化或向西跨过日界线后日期的变化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之一,这一难点的突破也可应用区时的计算方法。如西十二区为5月1日的12:00,则向西跨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的日期为: 东十二区的区时=12:00-[(-12)-12]=36:00-24:00+1天=12:00(5月2日)。即向西跨过日界线,时刻不变,日期加一天。同理也可计算向东跨过日界线后日期的变化。

以上是在七年级科学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粗浅经验。因不是地理专业毕业,也是初次接触区时的计算,有不当之处,希同行们批评指正。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专题试卷一

图1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专题试卷一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任何一天均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大于乙地 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D .甲、乙两地均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2.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24 000 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 .六十万分之一 D .1:6000 000 3.当我国某城市(30.5°N ,115°E)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物正午阴影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时,下列四幅昼夜 分布局部图(图1)与之相符的是(阴影表示夜半球) 由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该群岛北侧附近的洋流流向是自西向东,M 线为晨昏线。据此回答4-6题: 4.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1时 B .9时 C .13时 D .23时 5.当图中夹角a 为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 B .此时北京寒冷干燥 C .北半球各地昼长正逐渐加大 D .该地区正午时的物体影子朝南 6.危及到该群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火山、地震 B .全球性气候变暖 C .泥石流、滑坡 D .海洋环境污染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点57分,由美国发起,中、俄、德、法、加等多国科学家参与的“深度撞击号”航天器,经过半年太空遨游,成功地对太阳系中“坦普尔一号”彗星实施了撞击。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光照图中,与深度撞击号”撞击彗星的时刻最接近的是 8.撞击彗星的瞬间,美国加州大部分地区(西八区)正值日落后3小时左右,天空完全暗 下来,许多天文爱好者目睹了“太空焰火”奇观。此日该地昼长大约为 A .10小时 B .12小时 C .14小时 D . 16小时 9.在某地24时看到北极星的仰角是40o,这时格林尼治时间是当日 18时,那么,这个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A .90oE ,40oN B100oE ,50oN C .90oW ,50oN D .100oW ,40oN

总时差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计算题及答案

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 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网络图时间参数相关概念包括: 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节点的最早时间及工作的时差(总时差、自由时差)。 1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尚需完成时间。计算结果若大于0,则不影响总工期。若小于0则影响总工期。 2拖延时间=总时差+受影响工期,与自由时差无关。 3自由时差=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精选题解(免B) 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i-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上,则工作i-j的自由时差()。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由于工作i-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上,说明节点j为关键节点,即工作i -j的紧后工作中必有关键工作,此时工作i-j的自由时差就等于其总时差。 2、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和第3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天。 A.均为5 B.分别为6和5 C.均为6 D.分别为11和6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六时法计算方法 1、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所以工作M 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28,33]=28 2、工作M的总时差=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28-(15+7)=6 3、工作M的自由时差=工作M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7-22;30-22]= 5。 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一、基本原理 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在1884年召开的那次国际经度会议上,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地方时、区时的区别在于同一时区内的不同经度上地方时不同,但区时只有一个,即为该时区中央经线(又称标准经线)上的地方时。“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区时的关键,早即先看到日出,迟即后看到日出。如果我们用数轴来表示各时区的区时值,设定中时区为0,每向东跨过一个时区,则区时要增加1个小时,因此东一区至东十二区的区时值分别标记为1至12,每向西跨过一个时区,则区时值要减少1个小时,因此西一区至西十二区的区时值分别标记为-1至-12。如下图: 二、区时计算办法 1、根据某地经度确定所处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商要四舍五入取整数,若已知经度为东经度,则该地为东时区,反之,为西时区。例:推算100°E所在时区。100°/15°=6.6,即100°位于东7区。 2、已知两地所在时区,求两地区时差。 例:甲、乙两地分别位于东八区和西五区,已知甲地时间,求乙地时间,则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办法是乙地区时值减甲地区时值,即R=(-5)-8=-13 。注意保留数值正、负号,正号表示乙地比甲地时刻早,负号表示乙地比甲地时刻晚。 3、通过区时差计算日期时间。 例:已知北京(甲地、在东八区)时间是1月6日3时,求华盛顿(乙地、在西五区)是什么时间。 可套用公式:乙地时间=甲地时间+区时差(R) 。

【重磅】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LF: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S: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TF: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C的总时差? 早时间计算: 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0,即A的最早开始时间ES=0; 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持续时间,即A的最早结束EF为0+5=5; 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的最早开始FS=5,同理最早结束EF为5+6=11,而E工作的最早开始ES为B、C工作最早结束(11、8)

取大值为11。 迟时间计算: LF,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结束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结束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时差计算: 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工作的EF); TF,总时差=(本工作的最迟开始LS-本工作的最早开始ES)或者=(本工作的最迟结束LF-本工作的最早结束EF)。 该题解析: 则C工作的总时差为3. 总结: 早开就是从左边往右边最大时间 早结=从左往右取最大的+所用的时间 迟开就是从右边往右边最小时间 迟开=从右往左取最小的+所用的时间 总时差=迟开-早开;或者;总时差=迟结-早结 自由差=紧后工作早开-前面工作的早结 希望你看懂啦。呵呵 工作最早时间的计算:顺着箭线,取大值 工作最迟时间的计算:逆着箭线,取小值 总时差:最迟减最早 自由时差:后早始减本早完 1.工作最早时间的计算(包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工作最早完成时间):“顺着箭线计算,依次取大”(最早开始时间--取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起始结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0。用最早开始时间加持续时间就是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2.网络计划工期的计算: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最大值就是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在一般的网络计划(单代号或双代号)中,工作之间的关系只能表示成依次衔接的关系,即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它的紧前工作全部结束后才能开始,也就是必须按照施工工艺顺序和施工组织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时为了缩短工期,许多工作需要采取平行搭接的方式进行。对于这种情况,如果用双代号网络图来表示这种搭接关系,使用起来将非常不方便,需要增加很多工作数量和虚箭线。不仅会增加绘图和计算的工作量,而且还会使图面复杂,不易看懂和控制。例如,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子施工作业之间的关系分别用横道图、双代号网络图和搭接网络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 名 称 施工进度(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搭接关系的种类及表达方式 单代号网络计划的搭接关系主要是通过两项工作之间的时距来表示的,时距的含义,表示时间的重叠和间歇,时距的产生和大小取决于工艺的要求和施工组织上的需要。用以表示搭接关系的时距有五种,分别是STS (开始到开始)、STF (开始到结束)、FTS (结束到开始)、FTF (结束到结束)和混合搭接关系。 (一)FTS (结束到开始)关系 结束到开始关系是通过前项工作结束到后项工作开始之间的时距(FTS )来表达的。如下图所示。 扎钢筋 浇筑混凝土 支模1 支模2 支模3 1 2 4 3 5 6 8 7 9 10 支模1 2 支模2 2 支模3 2 扎筋2 1 扎筋3 1 扎筋1 1 浇筑混凝土1 2 浇筑混 凝土2 2 浇筑混 凝土3 2 支模 6 扎钢筋 3 浇筑 6 STS=4 FTF=1 STS=1 FTF=4 i j FTS i j FTS D i D j

时区计算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推荐用此条 2 )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地理时区&区时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完整版)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练习(附答案解析)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限时训练 课题:时区区时日界线班级姓名 1、读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1日8时20分 B、12月22日21时20分 C、6月22日8时 D、12月22日8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此时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度32分,该处 的地理纬度是北纬38度54分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将进入汛期 D、此时南北极圈相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2.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B.23日18:00时C.24日7:00时D.24日10:00时 (3)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A.70°S,30°W B.70°N,30°E C.30°N,120°E D.30°S,120°W 3.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5:00 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当地时间200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青岛的启航的时间是() A. 2000年12月19日2时 B. 2000年12月20日4时 C. 2000年12月19日17时 D. 2000年12月20日13时 5、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

地方时、区时和时区计算专题练习

地方时、区时和时区计算练习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的地方时 B.东八区区时 C. 1200E地方时 D.中国标准时间 2.当北京时间12:00时,北京的地方时为( ) A.12:00 B.11:44 C.12:16 D.10:56 3.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则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中国幅员辽阔,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约135°5ˊE), 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约73°40ˊE)。据此回答4~6题。 4.3月21日,中国最东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4:00 B.5:00 C.6:00 D.7:00 5.3月21日,中国最东端日出时,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约为( ) A.6:00 B.4:05 C.1:55 D.13:55 6.当中国最西端到达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2:00 B.15:05 C.8:55 D.16:05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7~10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60°E) B.(30°E,30°W) C.(0°,120°E) D.(0°,30°E) 8.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0°,180°) B.(0°,150°W) C.(150°W,180°) D.(180°,150°E) 9.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00 B.16:00 C.18:00 D.20:00 10.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9月24日2时 B.6月22日2时 C.3月21日10时 D.12月23日10时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东八区)18时05分,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1~12题: 11.“嫦娥一号”观测的目标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火星 12.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A.24日5时05分 B.24日13时05分 C.24日10时05分 D.25日11时05分 13.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40和16:40.该日可能 是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14.读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地点①②③④ 日出时间7:18 6:54 6:36 8:24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参数名称符号英文单词 工期 计算工期TCComputer Time 要求工期TR RequireTime 计划工期T P Plan Time 工作的 时间参数 持续时间D i-jDay 最早开始时间ES i-j Earliest Starting Tim e 最早完成时间EF i—j Earliest Finishing Time 最迟完成时间LFi—jLatest Finishing Time 最迟开始时间LSi—jLatest Starting Time 总时差TFi-j Total Float Time 自由时差FF i-j Free Float Time 二、工作计算法 【例题】:根据表中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采用工作计算法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 工作A B C DEFGHI 紧前-A A B B、C C D、E E、 F H、G 时间333854422

(一)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 —-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二)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i—j EF i-j=ES i-j + D i—j 1。计算工期Tc等于一个网络计划关键线路所花的时间,即网络计划结束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T c=max{EF i—n} 2.当网络计划未规定要求工期Tr时, Tp=T c 3.当规定了要求工期Tr时,T c≤T p,T p≤T r —-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三)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i-j 1.结束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T p 2.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按“逆箭头相减,箭尾相碰取小值”计算. --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完成的时刻。 (四)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Si—j=LFi—j—D i-j --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开始的时刻。

地方时、时区、区时(自己整理)

一、定义 1、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地方时就是指因经度不同的地方,造成时刻(钟点)不同,这种各地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所有经线都有各自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全球有无数条经线,也就有无数个地方时,使用地方时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2、时区 为了使用方便,人们提出了“时区”概念。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每一度为4分钟,从东12时区到西12时区为过一天,中间就是日界线。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每15度为一个时区。还规定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这样,在一个时区内,虽然有无数个地方时,但区时只有一个。“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 规定了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你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你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这样当你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你的表也刚好向前拨了24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钟点了;相反,当你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钟点。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你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你的计时系统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 3、区时 顾名思义,区时就是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区时是整数的。 4、我们平常所说的“北京时间”、“美国东部时间”。。。。 这是为了更加方便的使用区时,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而设定的时间,如我国跨越五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统一采用北京时间也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我国的标准。美国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太平洋时间也是一样,有的国家还有夏令时、冬令时等等,也是同样的道理。日界线也不是完全按照180°经线,而是有曲折的,是为了照顾一些国家。 所以,从地方时到区时到各个国家自己设置的时间,应该说是一个有复杂到简单再到方便的过程,由理论到现实的过程。 二、计算 1、地方时: 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东+,西-)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2、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日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日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则要减去1。

工程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典型例题

工程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典型例题 例题1: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天)。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⑤→⑥和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和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工作计算法可知,总工期为14天,关键线路为:①→③→④→⑤→⑥和①→②→③→④→⑤→⑥两条。参见教材P128. 例题2:[背景资料]某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了某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 根据上述背景资料,回答下列第1~4小题: 第1小题:双代号网络图中虚箭线表示()。 A.资源消耗程度B.工作的持续时间C.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D.非关键工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地表达图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需要用虚箭线。虚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 源。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参见教材P116. 第2小题: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工期是()天。 A.210 B.245 C.280 D.3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实质就是计算该网络计划的工期。计算得到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由图可知计划工期是300天。由于该网络计划图较简单,也可以分别计算四条线路的持续时间,关键线路的长就是计划工 期。参见教材P127. 工期泛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有以下3种; (1)计算工期,根据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出来的工期,用T c表示; (2)要求工期,任务委托人所要求的工期,用T r表示; (3)计划工期,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用T p表示。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T p应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当已规定了要求工期T r时,T p≤T r; 当未规定要求工期时,可令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T p=T r。 计算过程见下图所示:

时区、区时、地方时和太阳高度角计算

时区、区时、地方时、太阳高度角计算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要求对东西方向进行判断再利用东加西减的口诀,本方法可以减少因为学生不能准确判断东西,不能记住时区分布图所造成的解题错误,也能利用类似的思想解决地方时和太阳高度角的问题。以下将举例说明如何解决时区、区时、地方时和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一、时区的计算方法 要求地点的时区=该地点的经度÷15°,所得的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为所在的时区;判断是东时区还是西时区根据地点的经度位置确定,即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当计算的结果为0除外,当为0时,表示中时区)。 例1:分别求以下各个地点所在的时区: (1)东经116° (2)(6°W,35°N) (3)(175°W,35°N) (4)(65°E,20°S) 解: (1)116°÷15°=7.7333…≈8(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即该地所处为东八区

(2)6°÷15°=0.4≈0,即该地所处为中时区 (3)175°÷15°=11.666…≈12,即该地所处为西十二区 (4)65°÷15°=4.333…≈4,即该地所处为东四区 二、区时的计算 要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中时区代入数值0)。 例1: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东九区)的区时? 解:东京时间=12:00-(8-9)=13:00(即东京时间为5月1日13:00)。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解: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解:纽约时间=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00)。(注: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 例4:已知纽约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的区时? 解:东京时间=12:00-[(-5)-9]=26:00-24:00+1天=2:00)即东京时间为5月2日2:00)。(注:当算出的区时大于或等于24:00时,应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5月2日)。 以上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等到验证,这一方法不需要画出两个时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时区和日界线word教案

科学华师大版第一册第3章第3节教案 时区和日界线 慈溪市匡堰中学初一科学备课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你知道北京是下午14:00时,纽约是几点?伦敦是几点?为什么媒体报时,总是说北京时间几点钟?想要搞清楚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重要问题: 二地方时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的量度却是人为研究、规定的。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是时间的标志,这种以当地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阅读图 为什么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的早?(与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联系起来考虑) 计算:地球自转一周(3600)为一天(24小时),(1)两地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几小时?(2)两地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几分钟? 三、时区的划分和区时 在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得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这个观点就是时区划分的根据。 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区域概念 什么是区时?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

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所有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吗? 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计算 1、计算西五区和东二区的时差。 2、已知东京时间(东九区)为10月23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 时? 如何计算区时: (1)求时差,东边的时差减去西边的时差 (2)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时差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地时区的计算。 四.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会丢失一天?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如何拨钟表上的时间,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有什么变化?怎样纠正? 相反,向东航行呢? 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日界线的“读图”,填空。 拓展:有两个双胞胎在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前后出生,他们出生的时刻一样吗?出生的日期一样吗? 提示:日界线所在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是一样的。 如何理解日界线西侧是新的一天的起点?人为规定的,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日界线西侧开始,自西向东每跨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到日界线东侧时加了24小时,因此到了下一天,比如日界线西侧是5月2日0点,日界线东侧是5月3日的0点,根据地球每转一圈是一天,在任一时刻,日界线以东的区域已经转过一天,进入第二天,而日界线西侧还是该天的起点。如:在东西十二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时区区时

专题十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时区 (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 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 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 时区数=经度数/15° 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 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 (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 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 (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 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

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 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 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 (1)含义: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 (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东十二区加一 天) 典型例题 例1:我国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4日11时从香港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到东京,该代表团在飞机上度过了 A 3小时 B 5小时 C 2小时 D 6小时 例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 A 自东向西飞行 B 自北向南飞行 C 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 D 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

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 (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 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高中地理—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测试题

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土0 4分钟 1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 + ”;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例2: A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 20, B地为东经90°,求B地的地方时。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所求经度=已知经度土地方时差10 4分钟 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 20: 00的城市是............................ () A、悉尼(150° E) B、上海(120° E) C、洛杉矶(120° W) D、阿克拉(0°经线附近)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B两地的时区和A地的区时,求B地的区时: B地区时=A地区时土时区差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 +”;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注意:太阳直射点在零度经线是,全球为同一天。例4.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 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 23 日 15: 00 时 B. 23 日 18: 00 时 C. 24 日 7: 00 时 D. 24 日 10: 00 时 例5.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时,北京应为 ................. () A. 4月30日1时 B. 5月1日1时 C. 4月29日1时 D. 5月1日9时 例6.国家足球队于20KK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KK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A . 4月23日7点45分B . 4月22日6点15分 C . 4月22日5点55分 D . 4月22日20点45分 例7.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 日 15: 00 B、25 日 13: 00 C、26 日 19: 00 D、26 日 15: 00 例8 .若AB弧表示20KK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 E的区时为 A . 2月28日13时40分 B . 2月29日13时40分” C . 3月2日14时00分 D . 2月28日14时00分彩易 答案: 例1: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练习(附答案解析)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限时训练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 1、读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D 、此时南北极圈相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2.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 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2) --------------- 在下列香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 . 23 日 15 : 00 时 B . 23 日 18: 00 时 C . 24 日 7: 00 时 D . 24 日 10: 00 时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A . 70° S , 30° W B . 70° N , 30° E C . 30° N , 120° E D . 30° S , 120° W 3. 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 9: 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 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 A 、 25 日 15: 00 B 、 25 日 13: 00 C 、 26 日 19: 00 D 、 26 日 15: 00 4、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当地时间 2001年1月2 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西七区),途经 14天2小时,该船在青岛的启航的 时间是() A. 2000年12月19日2时 B. 2000年12月20日4时 课题:时区区时日界线 (1)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6月21日8时20分 C 、6月22日8时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 、 12月22日21时20分 D 、 12月22日8时 ) A 、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 、此时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73度32分,该处 的地理纬度是北纬 38度54分 C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将进入汛期

地方时和时区的计算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难点: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计算 【知识梳理】 一、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 (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通常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2)地方时 成因:地球自西向东 ,同一纬度地区西面的地点比东面的地点时间早。 规律? ????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当地时间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即:东加西减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演算公式: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演算公式: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A 地的经度±两地的地方时差×4分钟/1°

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A:上海(东九区)经度为() B:悉尼(东十区)经度为() 特别提示: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1、确定两地经度差 (1)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2)以 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 2、确定两地东西方向 3、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4、代入公式计算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一、地方时 1、概念:各地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特点:(1)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 (2)同一上的地方时呈“东早西晚”。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1小时转过个经度;分钟转过1个经度。(1h—, min—1°) 4、地方时计算步骤: ①画数轴,求经度差 ②求时间差(经度差× 4分钟) ③东加西减: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在西边,则用“-”) 练习: (1)已知两地经度,求两地地方时时差 35°E与112°E相差; 11°W与105°W相差; 56°E与134°W相差。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已知经度地点的地方时 甲地(45°E)现在时刻是中午12点,则90°E现在的时刻是,30°W是。(3)已知某经线所在地的地方时,求未知点的经度 15°W现在时刻是8:00,与其地方时相差3个小时的经线是和。 二、时区与区时 1、全球以个经度为间隔,共划分为个时区。即每个时区的时间间隔为。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1天,且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一天。 2、每个时区以其的地方时作为区时。零时区以作为中央经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