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文化

合集下载

花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

花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

花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从古至今,花卉在各个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宗教仪式、婚礼庆典、节日庆祝,还是在装饰、艺术创作中,花卉都被广泛应用。

每种花卉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通过研究花卉在各个文化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一、东方文化中的花卉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1.中国文化中的花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色彩和形态的传统,花卉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梅花代表着坚韧和纯洁,被誉为冬季花中“雅者”。

菊花则象征着高洁和坚毅,常被用来庆祝重要节日如中秋节。

2. 日本文化中的花卉日本文化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花道艺术即是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樱花是日本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其象征着短暂而美丽的生命,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日本人会进行赏樱活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菊花也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日本皇室的花卉标志,被认为是尊贵和长寿的象征。

二、西方文化中的花卉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1. 欧洲文化中的花卉欧洲文化中的花卉象征着浪漫和爱情。

玫瑰花是最经典的爱情象征,不同颜色的玫瑰花传递着不同的情感,红玫瑰代表热情和爱情,白玫瑰代表纯洁和善良。

百合花则在欧洲被视为婚礼的象征,它象征着纯洁和吉祥。

2.美洲文化中的花卉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的花卉多与宗教信仰有关。

在墨西哥的传统庆典“死者节”中,著名的墨西哥万圣节玫瑰被用来纪念逝去的亲人,花环和花瓶都是重要的装饰品。

太阳花则在美国被广泛使用,它是自由和希望的象征。

三、其他文化中的花卉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1. 印度文化中的花卉印度的宗教对于花卉的使用十分频繁,许多的宗教仪式和庆典都离不开花卉。

莲花在印度佛教和印度教中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象征着纯洁和新生。

印度人在节日和庆典中喜欢用玫瑰花和茉莉花来装饰场所,以增加喜庆氛围。

2. 非洲文化中的花卉非洲文化中的花卉多与自然和生活密不可分。

蒲公英花在非洲部落中被用作身体涂饰,象征着美丽与自然的力量。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花卉作为大自然的精华,自古以来在各个民俗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婚礼、葬礼、节日还是日常生活,花卉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她们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

下面将会介绍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一些常见象征意义。

一、爱情与浪漫之花1. 玫瑰花:被誉为爱情之花的玫瑰在各个民俗传统中尤为热衷。

在西方文化中,红玫瑰象征着热情激烈的爱情,而白玫瑰则代表纯洁的爱情。

而在东方文化中,玫瑰被赋予了美丽、高贵的象征意义,在婚礼、情人节等浪漫场合中经常出现。

2. 桃花:在中国民俗传统中,桃花代表着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尤其在传统的“桃花运”观念中,桃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用于婚礼的装饰。

人们相信摘取桃花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婚姻运气。

二、吉祥与幸福之花1. 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称为“花中君子”。

它象征着高洁、纯洁和宁静,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荷花与富贵连联,将荷花的形象用于装饰和绘画中。

2. 扶郎花:扶郎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之花。

因为“扶郎”与“福郎”谐音,因此人们相信种植扶郎花能够带来幸福和好运。

三、哀思与悼念之花1. 白色百合:白色百合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为哀思、悼念和守夜的象征。

人们通常在葬礼上用白色百合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2. 绣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绣球花是用于丧葬仪式的花卉之一。

它的花朵呈球状,紧紧相连,象征着对死者的永恒思念。

四、丰收与喜庆之花1.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作为九月九日的重要象征,代表着丰收和喜庆。

九月九日重阳节期间,人们经常赏菊、插菊,把菊花作为庆祝和吉祥的象征。

2. 向日葵:向日葵的花朵朝向太阳,象征着希望、阳光和喜悦。

在丰收的季节,人们常用向日葵来装饰家中,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激和喜庆之情。

总结起来,花卉在民俗传统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表达爱情和浪漫,还是象征吉祥与幸福,或是表达哀思和悼念,亦或是庆祝丰收和喜庆,花卉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美丽的花语充实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花卉是人们常说的“绿色之美”,它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古至今,花卉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持续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雅趣生活的元素,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本文将探寻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在中国文化中,花卉文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易经》里的“六爻花果”就将花卉和果实与阴阳六爻连接在一起,是最早的花卉文化记录之一。

而且,先秦时期的花卉在一定程度上与神灵崇拜联系起来,例如,李花、桃花、梅花、芙蓉等具有神秘色彩的花朵常被赋予神话色彩。

到唐代,花卉文化开始进入了全盛期。

作为中国历代文化中的颠峰时期之一,唐代不仅在诗词歌赋、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表现十分出色,而且还有盛大的“花会”等于盛大花卉文化活动。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赏花十绝》中写道:“君看橙黄菊,花满公卿屋,若非公卿宅,谁共赏花趣?”自唐代以后,花卉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北宋末期,著名的画家翁方纲在《十二钗图》中将花卉作为题材,更进一步弘扬了中国的花卉文化。

二、现代中国花卉文化的现状在现代中国,花卉文化依然继承并发扬光大。

如今,花卉文化不仅是国家的文化名片之一,更成为城市美化、景观打造、产业提升以及旅游推广的重要元素。

作为世界上首个“花卉小镇”,中国浙江省苍南县玉海镇是一个坐拥美丽自然风光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集花卉种植、储运、销售、服务、展示、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区。

小镇内的花卉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紧密,形成了独特的花卉文化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如今还有许多城市及地区都大力发展着花卉产业,以推动当地花卉文化的发展。

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植物园、浙江省宁波市的东钱湖湿地公园等都是值得一去的花卉文化植物园。

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特色主题花卉小镇和花卉小镇群纷纷落地,成为中国花卉文化重要的推广平台。

三、农业种植与生活绿化工程花卉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升级,改进了种植技术和规模,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中国独有的传统花卉文化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独特形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花卉的物质文化,另一种是花卉的精神文化。

1)花卉的物质文化。

有些花卉可以食用,制作药物,小仅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会使人们心情愉悦。

例如,将花卉加入药物中会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还有香花疗法等等。

中国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花卉题材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如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中以花卉为题材的剪纸艺术作品极为广泛,以花卉为题材的剪纸作品小仅美观,而且制作工具很常见,只要掌握剪纸技法,加以熟练运用便可进行艺术创作。

民间艺术家的作品非常精美。

例如,“民间工艺美术家”连德林的《博古花卉。

团花》在纸上的镂空有疏有密,结合小同花卉的形状特点,创作的作品小仅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多次获奖。

民窑中的花卉纹样经典美观,如明清时期青花瓷的花卉纹样跟剪纸的纹样有着极为相似的艺术特点。

还有古代建筑中花卉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故宫中的地板、家具、柱子、床的雕刻等等也有极为精致的花卉纹样。

在中国人心目中,花卉是美好的象征,在为花卉起名的时候,常把美好的品质赋予在花卉的名字里,如“君子性情”的君子兰等。

2)花卉的精神文化。

在中国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以花卉题材创作了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千古佳作。

这些精彩的花卉题材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温暖、滋润了人们的内心。

这些作品不但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而且使花卉的文化内涵更加充实。

各式各样的花卉为文人提供了数小胜数的创作题材。

例如,《红楼梦》六十三回中贾宝玉生日,玩抽签游戏,十二位姑娘各自的代表花卉,小但代表了每个人的气质性情,还暗喻了每位姑娘的命运。

又如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这一多愁善感,悲观心态的人物形象由于“葬花”这一情节的设计,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再如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很多情节的人物形象都是花仙、花精。

中国文化中的花卉哲学原理

中国文化中的花卉哲学原理

中国文化中的花卉哲学原理
花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美的象征和哲学的表达。

以下是中国文化中花卉哲学原理的一些例子:
1. 莲花的哲学原理:莲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纯洁和高尚,它的莲座出污泥而不染,象征着在困境中保持清白的品质。

莲花的开放过程也被视为生命转变和修行过程的象征。

2. 梅花的哲学原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赞美为“傲雪寒梅”,代表坚韧不拔和不畏艰难。

梅花能在严寒的冬季开放,传递出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3. 菊花的哲学原理: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坚贞不屈和不为外物所动的象征。

菊花多在秋季绽放,表示能从繁华的夏季转入寂静的秋季,反映出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淡泊。

4. 玫瑰花的哲学原理:玫瑰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爱情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爱情的坚韧和维护。

玫瑰花的刺表示爱情中的坎坷和挫折,但人们仍然愿意追求爱情的美好。

5. 荷花的哲学原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赞美为“芙蓉出水”,象征着崇高和纯洁。

荷花扎根于泥潭,但仍能在水面上盛开,寓意着人们可以在凡尘世界中保持纯澈的心灵。

这些花卉哲学原理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应用于诗词、绘画和传统文化中,传递着人们对于生命、美与哲学的思考和追求。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花卉作为一种自然界中的美丽与多样性的代表,与人类的文化密不可分。

不同地区的花卉文化因地域、气候、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产生了独特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不同地区的花卉文化,并探讨花卉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的花卉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花卉文化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中国的花卉文化强调了花卉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融合。

人们常用花卉来表达自然美和美的情感,同时也赋予花卉以象征意义。

中国的名花众多,其中以牡丹、兰花、菊花等著名。

牡丹被誉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丽、高贵和繁荣;兰花则被称为“君子兰”,象征着高洁和高尚的品格;菊花则寓意坚贞不屈和长寿。

此外,中国的花灯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花卉文化之一。

每年农历的元宵节,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灯中多以花卉造型为主题,锦上添花地展现了花卉文化的魅力。

二、日本的花卉文化日本的花卉文化以精致和雅观著称,强调自然美与和谐的相融合。

花卉布置在日本的庭院、茶室和庙宇等场所,是展示自然之美和提供人们平静心灵的重要元素。

樱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每年春季,日本人都会举办盛大的赏樱活动。

樱花的美丽和短暂性被视为人生的象征,通过欣赏樱花,日本人追求着生命的短暂但美好的价值。

此外,茶道中也融入了花卉文化的精髓。

日本人在享受茶道的过程中,会使用花饰点缀室内,以增加自然之美和艺术氛围。

花卉的选择和摆放方式都被认为是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表达。

三、印度的花卉文化印度的花卉文化独具魅力,并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花卉在印度被视为神圣和洁净的存在,因此它们经常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庆典。

玫瑰花被印度人视为最喜欢和最神圣的花卉之一,被用于供奉神灵和教堂的装饰。

印度木槿花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花卉,它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迷人的花朵形状,被赋予了爱情和美的象征意义。

印度的婚礼仪式也离不开花卉的装饰。

新娘通常戴着鲜花的花环,并将花朵插在头发上,这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中国花卉背景介绍

中国花卉背景介绍
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背景。以下是中国花卉背景的一些介绍:
1. 历史渊源:中国花卉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专门研究花卉的著作。中 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人、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花卉为题材,将花卉视为艺术的灵感和表达的对象 。
2. 文化象征:中国花卉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作为美丽的装饰品存在。例如,牡丹 被视为中国的国花,象征富贵和繁荣;菊花则被视为高洁和坚韧的象征;梅花被赞美为坚强和不 屈的象征。
5. 艺术创作:中国的绘画、书法、陶瓷等艺术形式中,花卉常常被作为主题和表现对象。 中国画中的花卉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展现出花卉的美感和内涵。
中国花卉背景介绍
总体来说,中国花卉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美丽的花朵,更是人们对生活、情感和美好的追求和 表达。
中国花卉背景介绍
3. 传统节日: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都与花卉有关。例如,春节期间,人们会用桃花、 梅花等花卉来装饰房屋,寓意新春的到来和吉祥如意。清明节时,人们会到墓地祭扫,也会 用花卉来装点墓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4. 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艺术中,花卉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 都注重花卉的布置和搭配,追求自然、雅致和意境的表达。

中国十大名花的文化内涵

中国十大名花的文化内涵

中国十大名花的文化内涵本文是关于中国十大名花的文化内涵,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梅花: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梅花是中国特产名花。

我国人民自古用梅、爱梅、赏梅、吟梅、艺梅,对它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

人们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

梅花不畏严寒,在冰中孕蕾,雪里开花,早早地报道春天的到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元·杨维祯)梅花这种“凌寒独自开”的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和独步早春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强刚毅之伟大精神的象征。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民族英雄、革命家、爱国志士都喜欢用梅花的形象、气质来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以梅花的性情和精神来象征自己的品格和情操。

2、牡丹:国色天香牡丹与梅花,两者都是特产我国、久负盛誉的传统名花。

清代末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辛亥革命后梅花是我国的国花,它们都登上过中国国花的宝座。

现在,又有人提出把梅花、牡丹都作为我国的国花,以便让祖国遍开姊妹花。

由此足见它们在中国名花中居于平分秋色的首席地位了。

然而,它们毕竟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如果说梅花重精神、风韵至上的话,那么,牡丹就是凭天资,“国色天香”了。

原产中国的牡丹,因其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被尊为花中之王,历来被中国人民视为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3、菊:有黄华每当秋风萧瑟、百花开尽、万木凋零的时节,在中国南北的庭院里,一种英姿挺秀、色彩艳丽、飘香吐蕊的花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赏者,它就是世界闻名的中国传统名花---菊花。

它那傲霜餐露的特性,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勇敢、坚强之优秀品质的象征。

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的炎帝时代,神农氏就把菊花作为上等药品了。

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南阳郦县有菊潭,饮其水者皆寿。

”说的是当时中国的菊花就野生在山谷溪旁和水潭边,潭水清香甘甜,当地居民饮了多能长寿。

从此,人们都争将菊花带回,种在池边、井旁,一年复一年,越传越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花卉文化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

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1.中国花卉文化形态1.1花—一种物质文化(1)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

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传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莱肴的一个很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

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

例如:花卉粥、花卉甜食与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花卉菜等,不胜枚举。

(2)香花疗法??香花疗法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它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

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

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香花疗法的处方比较齐全,适应症甚广。

例如:解郁方、宁神方、益智方、散寒方、清热方、止血方、散血方、醒酒方等。

1.2花—一种精神文化(1)中国花卉文学??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中国竟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

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这些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

迄于清代,前人留下来的咏花诗词,估计不下3万首。

除诗词以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

例如,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杨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

在清代蒲松龄的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中的主人公均是以花仙、花精的身份来塑造的文学形象。

诚然,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

这些精彩的花卉文学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润泽着人们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

这就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

?(2)中国花卉画?,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上“最有力之中心题材,亦即于世界绘画之画材上,占一特殊地位”。

中国的花卉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虽比人物画、山水画成熟较晚,但通过历代画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使它很早就成为独立的画科。

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名家辈出、技法独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画苑中的一枝奇葩。

花卉,是中国绘画历久而不衰的主要题材之一。

中国很早就有人描绘花卉,但是,直到春秋时代,花卉画还只是用于衣裳、旗帜等实用品的装饰。

到魏晋南北朝,花卉画作者才稍多。

唐代,中国花卉画有了极大发展,不但画史记载中名家辈出,而且,在新疆阿靳塔那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花鸟屏风壁画。

这说明,当时花鸟画已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宫廷和民间普遍欢迎的画种。

五代十国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各有擅长的花鸟画能手,并形成徐熙、黄筌两大花卉画流派,画史上称为“徐黄体异”,这是中国花卉画成熟的重要标志。

宋代,是中国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随着画院的兴隆,加上几位皇帝的支持和倡导,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卉画家。

北宋的一些文人兴起的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的文入画,把中国的花卉画推进到了“托物言志”阶段,这是中国花卉画史上的一次飞跃。

明、清之际,中国花卉画无论在艺术意境抑或表现技巧上都颇具新意。

特别是清代的”扬州八怪”,多半以花卉为题材,不受成法所拘,笔恣墨肆。

他们的笔墨技法,对近代中国写意花卉画影响很大。

清朝以后,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卉画家,最为著名的如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干等部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花卉画。

而今,无数中国画家十分珍视中国花卉画这份遗产,在继承古代花卉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气息的花卉画。

2.特点2.1闲情文化中国花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东方式的闲情文化。

中国人把养花叫??“玩花”,这一个“玩”字,表明“莳花弄草”是一种闲暇活动。

它可以调节、丰富生活,但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流。

古时的文人逸士,他们有条件和闲暇莳花弄草、欣赏花卉是其悠闲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多功能性据古籍记载,神农氏遍尝百草百花,使花草成为华夏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和药物来源。

中国人的发生、存在和;状大,都与花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华夏”这一民族的图腾柱上,凝聚着他们对于花木的倾心爱戴、由衷赞美和无比尊崇。

人们心目中种种花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长寿的化身,加上各种花草本身的实际功用,便很自然地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久而久之,在民间社会中积淀成为民俗。

花卉参与中国民间风俗的形成,极大地开拓和扩展了民俗的内容和范围,给人们带来了某些生活的调节、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加上花卉与中国绘画、文学等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的结合,使得中国花文化涵括了诸多文化门类,不仅包括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物质文化门类,也具有中国花卉画、中国花卉文学等精神文化特点,可谓形态纷呈。

2.3泛人文观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泛人文主义色彩。

泛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

中国的花文化就具有这一明显的特征。

在花木观赏活动中,更能体现中国人别具一格的生命感悟方式。

古人由于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从来不把花木当作外在的自然物,而当成有生命的活物。

他们认为,宇宙间无非有3种活的生物:人、禽兽、花木。

这3者都是天、地的产物,并无等级上的差别。

花木也和人一样有智有能。

在中国的许多古代典籍中,出现了许多木神花仙。

就连花木命名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君子兰、含羞草、仙人掌、罗汉松、美人蕉、湘妃竹……,仅从这拟人化的名称,就可见人与花木亲密相间的程度。

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古人深信,某些花木就是人变成的。

人所共知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花中十二师”(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花中十二友”(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花十二婢”(凤仙、蔷薇、梨花、李花、木香、蓉、兰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棠、夜香),“花王花相”(牡丹、芍药)等等说法不仅表现了以花比人、以人比花的观念。

而且,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古人往往把自身的价值取向,也比拟在花木身上,将花木分成帝王、宰相、君子、师长、朋友、仆人的等级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

3.结论综上所述,花卉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与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还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

凡此种种,都说明花卉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诚然,中国的花文化,貌似以“花”为中心,其深层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否则,花就不可能转化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现象了。

目前,中国花卉事业的日渐发达,使花卉文化全面繁荣。

有关方面也认为应重视花文化研究,以便让各界人士都认识到花卉在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唤起民力的热情,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花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时代中,花卉必能一如既往,进一步与全人类的先进文化相结合,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以上内容有些载自互联网)中国花卉有3大特点:1观赏启迪性很多花卉以很强的观赏性赢得人们的呵护,比如,牡丹,月季等。

当人们观赏花卉时,会联想到许多事情,从而受到启发。

2.陶冶净化性花卉文化氛围一旦开成,让人转入其中,并深受震撼。

并激发人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净化人的心灵。

3.交际励志性现在的花卉文化,其本质意义已经不局限于上述主要传统特征。

它还能发展当代社会人特别注重交际的作用。

通过这种花卉文化精神的传递促进作用,使人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和谐,更有情趣。

而这些变化完全是借助于花卉这个无声的语言内省地完成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因为,人人无法拒绝对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美好人生的期盼与追求。

花卉文化因不同的花之文化向不同的人们传递不同的高级文化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好花卉文化其实也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助推器。

4.研究借鉴性花卉文化由于有以上品质,而这些品质特性正好是人类发展所关注的.一个地方形成的花卉文化一定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风俗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是人们赖以从事美好生活的一种心理模式。

也间接表征着它的无限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能很好地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的精神文化精髓。

同时,我们应当提到,里面可能还会孕育着先进的文化因子。

基于这个角度,研究一个地方的花卉文化很有意义,对促进其他地方搞好这个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研究本地区的花卉文化特色和精髓,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推广自身的先进文化,还可以挖掘潜力,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自身文化常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