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十大花卉

中国传统十大花卉
中国传统十大花卉

中国传统十大花卉

梅花——君子(花魁)

学名:prlmus mume

英名:Mtmeplant.Japaneae Aprl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冠圆

头形。干紫褐色,有纵驳纹;小

枝绿色,常具枝刺。叶互生,卵

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1朵-3

朵簇生,有淡粉、红、白等色,

具芳香。花期冬末至初春。

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潮湿,

不耐涝,耐瘠薄,稍耐碱,但以

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圭为最好。

抗性较强,为长寿树种。

牡丹——花中之王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

阳王、富贵花

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老枝干灰

褐色,多纵裂驳纹;新枝光滑,

绿色,叶互生,大形,2回羽状

复叶;小叶狭卵形至倒卵形,单

生枝顶。单瓣、半重瓣或重瓣,

有红、黄、粉、白、紫和绿等色,

多具清香,花期4月-6月。果实

生短绒毛,种子大形,8月-9月成熟。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du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

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

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

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

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荷花作为滋补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

黄花、帝女花

科名:菊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花

卉。茎直立或半蔓性,其高度30cm-

150cm不等。茎上有柔毛,多分枝。

单叶互生,卵圆形至长圆形,叶缘

有锯齿,因品种不同,叶片有浅裂

和深裂之分。花为头状花序,着生

茎顶,花序外围为雌性舌状花,颜

色、大小、瓣形变化大,中央为两

性管状花,密集呈盘状。

兰花---天下第一香

学名Cymbidium spp.

英名Cymbidium

别名兰草

科名兰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你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春兰(C.goeringii):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蕙兰(C.faberi):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变种

有送春(C.faberi var.szechuanicum)俗称丝茅脚九子兰,叶片常排成两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变种有素心建兰(C.ensifolium var.susin),包括名贵的金丝马尾、玉沉大贡、龙岩素、大凤尾素、观音素、长汀素等。月季--花中皇后

学名:ROSA CHINENSIS

英名:CHINESE ROSE

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

瘦客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枝干特征

因品种而不同。月季的枝干除个

别品种光滑无刺外,一般均具皮

刺,皮刺的大小、形状、疏密因

品种而异。叶互生,有锯齿,叶

面平滑且光泽,或粗糙无光。花

单生或丛生于枝顶,花型及瓣数

因品种而有很大差异,色彩丰富,

有些品种具有淡香或浓香。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lai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

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

态各异。由大乔木(高达200cm),

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

轮生。叶革质或纸质,常绿,半落

叶或落叶,披针开至卵圆形。花顶

生或腋生,单花或多花呈总状伞形

花序,花冠漏状或钟状,有白、黄

粉、红紫色及复色等。花期3月-7

月,也有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

桂花--九里飘香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英名:Sweet Osmanthus

别名: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

科名:木樨科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南方适地栽培,树高可达10M以上;北方多用盆栽,栽培长久其高也达1.5M-2M,北方也见栽于露地背风向阳处的耐寒品种。树皮光滑呈灰色。单叶对生,革质光亮,叶形及叶缘因品种而不同,叶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全缘或具锯齿。花腋生呈聚伞花序,花形小而有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

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

山茶花--花中珍品

学名:Camellia japomica

英名:Common Camellia

别名:曼陀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科名:山茶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株高可达15M。树干灰褐色。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革质,有光泽。

当今世界山茶花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有300余个。常见的品种有:亮叶金心、何朗粉、小松子、金盘荔枝、凤仙、硬枝花芙蓉等.

水仙花——凌波仙子

学名:Narcissus tazeta vai

chimensis

英名:Chinese Narsissus

别名:凌波仙子、玉玲珑、金

银台、水仙花、姚女花、

女史花、天葱、雅蒜

科名:石蒜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鳞茎肥大似洋葱,卵形至厂卵

状球形,外皮棕褐色皮膜。叶狭

长带状,二列状着生,。花葶中空,扁筒状,通常每球有花葶数支,

多者可达10余支,每葶数支,

至10余朵,组成伞房花序;花被

中国古诗词中的芳草意象

中国古诗词中的芳草意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在孩子们口中像儿歌一样的诗句,其熟悉程度或许和《春晓》一样排在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古诗词的前列。然而,当我们联系更多有关芳草意象的诗词时,我们发现,我国古诗词中芳草意象竟可构成一个由多个意象组成的芳草意象群。春绿秋黄,荣长枯谢,这自然界的草木寄寓了人类的多少情感和生命呢?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诗是高于 生活的艺术,诗人心中的思虑情感心绪精神等主观心意在日 常生活的语境中,不能借正常的逻辑语言表述,就会在主观之外找到某种客观对应物(即物象)来寄托,从而“立象以尽意”。在“意”与“象”这一主客对应的关系中,实则包含着“情”与“景”,“心”与“物”,“神”与“形”的关系。故而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等说法,实际上都是中 国古代诗词中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从“意”与“象”的对应关系来看,诗人取“象”与“意”对应,又不是随意而成的,彼“象”与此“意”之间必定存在一个某种固定的关系,这一固定的关系能让人通过诗人指定 的“象”大致揣摩猜测或者感悟到诗人的主观之“意”。因此,我们找到了意象生成的两个条件,一是意象之间存在某种

固定的关系,二是这种固定的关系存在某种暗示性,这种暗示能让人在众多的信息中通过选择共同指向于意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系。这里我们将眼光投向诗歌的原始意象,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两个条件。原始意象即原型,按荣格的说法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后积淀,浓缩了先民的典型经验,充满了象征隐喻意味。集体无意识就像“种子”一样根植于人的意识中永远不会消逝,诗人的创作往往都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制约。按这种理解,意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系就是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当中的根植于我们无意识领域的那个集体无意识。而意象之间的那种暗示性就是原始意象本身存在的象征和隐喻的特性。因此,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从原始意象出发去,继而研究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派生的众多意象,就会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把握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规律,会比较接近地理解古诗词中的种种典型意象通过象征隐喻而暗示的深邃意义。 芳草这一诗歌意象就是凝聚了我们祖先在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情感和记忆的重要意象,考察历代诗篇我们大致可以将其概况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生命的象征 在先民的种种传说中,最能找到这种对应。大自然的花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花果草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花果草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花果草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花果草木01、梅花02、竹03、松04、兰花05、水仙 06、菊花 07、玫瑰08、莲花09、萱草10、牡丹11、藻纹12、灵芝 13、忍冬纹14、蔓草15、一品清廉16、九秋同庆17、九重春色18、天仙寿芝 19、四季平安20、本固枝荣21、玉堂富贵22、玉树临风23、仙壶集庆24、百事如意 25、贵寿无极26、长命富贵27、松菊犹存28、杞菊延年29、和合如意30、和合万年 31、并蒂同心32、宜尔子孙33、连中三元34、连生贵子35、富贵平安36、群芳祝寿 37、群仙祝寿38、新韶如意39、满堂富贵40、聪明伶俐41、兰桂齐芳42、安居乐业 43、华封三祝44、榴生百子45、万年如意46、百事大吉47、子孙万代48、天地长春

49、同心之言50、因和得偶51、长生不老52、富贵万代53、富贵长春54、岁寒三友 01、梅花: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02、竹: 竹青翠挺拨,奇姿出众。每当寒露突降,百草枯零时,竹却能临霜而不凋,可谓四时长茂。 竹竿节节挺拨,有拨节发叶、蓬勃向上之势,受到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性格坚贞,志高万丈的高风亮节,和虚心向上,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 它与梅、兰、菊、松一样,即有出众的奇姿,更有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爱,被择入“岁塞三友”和“四君子”之列。历史上许多文人爱为它们赋诗、投墨,予以赞美。 在民间传统中有用放爆竹以除旧迎新、除邪恶报平安的习俗。所以竹在中国的装饰绘画上亦被作为平安吉祥的象征。 03、松:

中国知名主题公园简介

中国知名主题公园简介 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经 历短暂的生命周期后就被人们所遗忘。个中原因已有业内人士做过分析,在这里我就不想再重复了。 我们更关心的是中国主题公园的现状和前景。特别是2006年,我认为今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主题公园 发展年”,因为新增的主题公园似乎都钟情于在今年开业,例如:北京的欢乐谷,广州的长隆欢乐世界、珠海 的神秘岛、大连的发现王国、宁波的凤凰山主题乐园、沈阳的皇家极地海洋世界,以及青岛的极地海洋世界等。这些主题公园均具有一定规划和档次,在国内属于大中型主题公园。那么可想而知,小型的、叫不出的名字的 主题公园还真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套用“7·11”便利店的经典广告语——“梗有一间系左近”(总有一家在你附近)来形容如今的主题公园现状也许最贴切不过了。 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目前中国比较知名的主题公园吧。看看你知道的,或者去过的有多少个。 一、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是华侨城集团新一代大型主题乐园,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 资15亿元人民币,是一座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国现代主题乐园,集海、陆、空三栖游乐为一身,融日、夜两重娱乐为一体。 全园共分九大主题区:西班牙广场、卡通城、冒险山、欢乐时光、金矿镇、香格里拉森林、飓风湾、阳光 海岸、玛雅水公园(每年5月1日—10月7日开放),加上高空单轨列车“欢乐干线”,有100多个老少皆宜、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从美国、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引入众多全国乃至亚洲独有的项目:如中国第1座高空 摇摆“发现者”、世界最新、亚洲第1的家庭乘骑项目“UFO”、世界最高落差的“激流勇进”、中国第一座悬挂式过山车“雪山飞龙”、亚洲最高、中国第一座“惊险之塔”——太空梭、亚洲首座集视觉、听觉、触觉于 一体的四维影院、亚洲唯一获国际水公园协会的国际大奖“行业创新奖”的玛雅水公园…… 欢乐谷建立零距离表演体系,为游客奉献精彩绝伦的表演节目。现代高科技表演——《欢乐水世界》,首 创中国首个真山真水真场景的水上特技实景表演,倍受游客追捧。全园天天上演近 30 场街舞表演、乐队演出、哑剧表演、极限运动表演、魔术、杂技表演及夜光大巡游等特色演出;黄金周和暑期,每天的表演场次高达近 100 场。 2005 年欢乐谷景区游客接待量达 302 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 3 亿元,与 04 年同比增长二十几个百分点 , 创近十年中国主题乐园最好水平。至此,深圳欢乐谷连续三年全国主题乐园游客量翘楚,是 1997 年后全国主 题乐园年度接待量的最高峰。标志着深圳欢乐谷这一品牌从年度接待量增长型向自主创新型主题乐园迈进,成 为中国现代主题乐园的排头兵! 2006 年暑期,欢乐谷接待游客 81 万人次,营业收入近亿元,重游率 41.5% ,创下了深圳景区暑期旅游 十一年来的新高。 日场票价全票 140元/人半票 70元/人 全园一票通玩,玛雅水公园开放期间可免费游玩

中国的传统花卉

中国的传统花卉 杜鹃——花中西施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simsii,英名:IndianAlaiea,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科名:杜鹃花科。形态特征: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达200cm),主干直立 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叶革质或纸质,常绿,半落叶或落叶,披针开至卵圆形。花顶生或腋生,单花或多花呈总状伞形花序,花冠漏状或钟状,有白、黄粉、红紫色及复色等。花期3-7月,也 有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 梅花——君子(花魁) 梅花学名:prlmusmume,英名:Mtmeplant.JapaneaeAprl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科名:蔷薇科。形态特征:落叶小 乔木。树冠圆头形。干紫褐色,有纵驳纹;小枝绿色,常具枝刺。叶 互生,卵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1-3朵簇生,有淡粉、红、白等色,具芳香。花期冬末至初春。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潮湿, 不耐涝,耐瘠薄,稍耐碱,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圭为最好。抗 性较强,为长寿树种。 荷花——花中仙子 荷花学名:Nelumbomucifera,英名:HinduLotus,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科名:睡莲科。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 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 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 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 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 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荷花栽培品

全球10大主题公园集团

全球10大主题公园集团 PARK , location change 2012 2 011 1 WALT DISNEY ATTRACTIONS % 126,479,000 121,821,000 2 MERLIN ENTERTAINMENTS GROUP % 54,000,000 46,400,000 3 Universal Pa rks & Resorts % 34,515,000 31,990,000 4 PARQUES REUNIDOS % 27,130,000 26,220,000 5 SIX FLAGS INC. % 25,750,000 24,300,000 6 SEAWORLD PARKS & ENTERTAINMENT % 24,310,000 23,600,000 7 CEDAR FAIR ENTERTAINMENT COMPANY % 23,600,000 23,400,000 8 OCT PARKS CHINA % 23,359,000 21,731,000 9 HAICHANG GROUP % 9,400,000 7,550,000 10 COMPAGNIE DES ALPES % 9,300,000 9,210,000 TEA & AECOM 2012年全球调查数据 『迪斯尼』(WALT DISNEY ATTRACTIONS)

创建于1923年的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娱乐及媒体公司之一,2008年入园人数达亿元,06年为亿人次,07年为亿人次,主营业务涉及影视娱乐、主题乐园度假区、消费品和媒体网络.其主题公园业务具体包括: 一、佛罗里达州『奥兰多迪斯尼世界度假区』,涵盖4个主题公园:『魔术王国』、『未来世界』、『迪斯尼—米高梅影城』、『迪斯尼动物王国』,17个度假酒店及各种配套设施。二、加州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度假区』,含2个主题公园:『加州迪斯尼乐园』与『迪斯尼加州冒险乐园』,3个度假酒店及其它配套设施。 三、巴黎『迪斯尼乐园度假区』,拥有%股份,含2个主题公园:『巴黎迪斯尼乐园』与『巴黎迪斯尼影城』,7个主题酒店及其它配套设施。 四、香港『迪斯尼乐园度假区』,拥有43%股份,含『香港迪斯尼乐园』1个主题公园及2个度假酒店。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一、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民间传统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要吃腊八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腊月除夕,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要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新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后来还有河南的朱仙镇。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除夕晚上要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在每年中央电视台办“春晚”,全世界华人都守岁。 天明过春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燃放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祭典祖先、祁求丰年。吃了早饭,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去到各家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

最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浅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摘要:花,作为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自己的绚丽装扮着世界,也装扮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花的喜爱也深深的溶进了文学、艺术中,并被赋予人格化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一直贯穿在传统文化的各个时间各个方面,从先秦的诗经到后代的歌赋,再到近现代的小说散文,从文化习俗到思想艺术,花无不以独特的姿态穿梭在浩瀚的文化之海,并在历代文人逸士的作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花总与生活、艺术思想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关键字:花传统文化文学艺术 花与中华文明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明确提及的植物种类有150种之多,其中属于花卉范畴的达132种,在诗经305篇诗歌中,共有7篇出现了华字,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桃之夭夭,烁烁其华”此华同花,所以说,自古以来花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传承保留下来,且始终占有重要的席位,为人们所钟爱。但是,人们爱花不仅仅是因为花的美丽的外表,更因为人们看到了花了内在的美丽品质,这才是花在传统文化意象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一、花在文学与文人中的人格化 自古以来,花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进程紧密联系。人们对花的认知过程从敬畏与崇拜到利用与开发再到审美与象征。人民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由欣赏花之色貌开始,融入自我主体情感意趣,在审美过程中体悟出花卉代表的精神气质品德,进而赋予其人格化的象征意义,获得了花之神的独特生命意蕴.傲骨贞姿,见之于梅; 静雅慎独,见之于兰; 清廉无染,见之于莲; 孤禀劲节,见之于菊。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更有宋代张翊在花经中以九品九命品评花卉,其中梅兰牡丹为最高的一品九命。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这段话出自宋代邵雍善赏花吟,生动地描绘了人对花卉的认知,经历了由物蜕化为人,再由人羽化为神的转变过程。古人正是在不断认识欣赏感悟花的过程中,逐步积淀丰富了中国花卉文化,花的人格化乃是其中的核心精神和最高境界. 1、孔子独爱兰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德,不因贫困而改节。” ——孔子 孔子的这句话既道出了兰花超脱、逸然的品格,又完美的阐释了君子对高尚道德品行的修养,以及那种处境艰难而品格傲然脱俗的君子形象。兰花以幽

优秀主题公园发展分析报告

2015年中国优秀主题公园创新发展报告 最初的主题公园是荷兰马都拉丹家族的一对夫妇为了纪念他们在二战当中牺牲的儿子而创建的,它微缩了荷兰各地120多处的风景名胜,在1952开业时就轰动了整个欧州。1955年,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创了世界大型主题乐园的先河。由于主题公园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发达的各个区域,主题公园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休闲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主题公园作为集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必然得到更加的重视和关注。分析我国主题公园行业现状获悉,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 中国优秀主题公园创新发展总结 1园区建设更加注重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对于一个主题公园来说,几乎决定了它能不能长久的发展。主题公园的主要客户群仍来自于其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群。因此在确定自己鲜明的主题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风俗,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使主题公园的主题更好的与其文化内涵相吻合,更贴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山东泰安的“太阳部落“主题公园就是一个例子,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安市大汶河畔,”太阳部落“就是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线,向游客展

示史前文明,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更好的突出自己的主题,这是主题公园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 2技术更加追求先进性 随着第五代主题公园的开建,更加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位于安徽六安的金领欢乐世界致力于打造为“立足六安、辐射全国、世界先进、中国一流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该项目拥有全球首创的十一环过山车、亚洲唯一的七环悬挂式过山车、亚洲第一套6D悬挂式球幕影院系统、国内第一套5D影院系统等游乐设施,与同类主题公园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研发力量强、游乐设施齐全、文化内涵深厚、核心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五大特点。 3项目更加追求互动性 现在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游览观光,他们希望参与到游戏、演出中,寻找欢乐,寻找刺激。其中,成都欢乐谷就看准这一点,《抓壮丁》的演出邀请游客参与到表演活动里,让游客在诙谐与幽默中感受无限惊险;在魔幻剧场里,游客朋友们可以在表演中互动,展开神奇的魔幻之旅;还有欢乐大巡游,可以让游客融入狂欢的角色中,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4主题类型更加多样化 虽然目前主题游乐园仍不断增多,而且所占的比例很大,但更加多样化主题的主题公园也正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浙江安吉的Hello Kitty主题公园、浙江东山岛的“南岛语族主题公园”、天津蓟县“世界一”苹果主题公园、福建罗源的“世界鲟鱼海洋主题公园”、内蒙古猛犸象主题公园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主题很特别的主题公园,比如大连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山东寿光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公园、安庆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这上述种种类型的主题公园都说明了我国主题公园类型在朝着多样化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春节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 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 吃粽子 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1月1日元旦节公历新年放假一天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 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月1日建军节纪念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

1945年9月2日 9月10日教师节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1日国庆节纪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假三天 按时间顺序排位依次是: 按夏历节(阴历)排序: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按阳历节排序: 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3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 按阴阳节日结合排序: 元旦(1月1日)→春节→元宵节→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清明节→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 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 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3日)→中秋节→ 重阳节(9月9日)→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除夕

古诗中草的意象

古诗中草的意象 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小草很早就走入中国古典诗歌中。 早在《诗经》里就有近十处出现了草的身影。当然,这时还主要是用草来起兴。比如“野有蔓草”、“何草不黄”等。在《楚辞》中,草的出现就更显为频繁。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这一传统在 中国诗史上影响深远。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屈原以芳草喻贤才君子,而以萧艾比变节退化了的人才。王维诗比喻更为明显,无须诠释。再如孟浩然诗句“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留别王维》)和文天祥诗句“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端午感兴》),均以芳草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孟浩然期望归隐,文天祥希冀复国。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比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谢眺《酬王晋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诗人着眼于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好像回归一样,所以常把草作为抒情的依托。再如:“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及“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断续”(姚月华《怨诗》),都是如此。绿草重生,而友人难见,诗人对此难免顿生惆怅,悲伤断肠。所以古典诗词中,经常看到“芳草”与“断肠”联系在一起,如“庭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还有一些诗词尽管同样是借草寄托离情,却并非着眼于春草重生像回归一样,即由草的“归”联想到人的归,而是又有新的立足点。比如,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冶诗句:“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送阎二十六赴郯县》),还有李煜的著名词句“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些都是着眼于草的连绵,以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青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愁情。 同样是借草抒情,但在不同诗人笔下,表现总是多彩多姿。诗人常用一种移情的手法,即将主观感情外化到客观事物上。比如,“故人形迹灭,秋草向南悲”(顾况《别李别驾》)、“上有如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灞陵行送别》)。实际上是人悲、人伤心,诗人却说草悲、草伤心,这样就显得灵动含蓄,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在表达怀人情愫的诗句中,还有一十分成功的、类似借代的表现手法,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绿罗裙颜色与草色相同,所以诗人就“爱屋及乌”,由于想起爱人罗裙的颜色,故而怜爱普天下的芳草了。本是以罗裙代指爱人,继而以罗裙的颜色代指爱人,后又以罗裙颜色相同的芳草来代指爱人了。牛希济词句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艺术流程。其实这种构思汉乐府中就出现过:“绿袍似青草,草长条风舒。”就是以草、袍一色展开联想的。 草又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

中国传统十大花卉

中国传统十大花卉 梅花——君子(花魁) 学名:prlmus mume 英名:Mtmeplant.Japaneae Aprl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冠圆 头形。干紫褐色,有纵驳纹;小 枝绿色,常具枝刺。叶互生,卵 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1朵-3 朵簇生,有淡粉、红、白等色, 具芳香。花期冬末至初春。 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潮湿, 不耐涝,耐瘠薄,稍耐碱,但以 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圭为最好。 抗性较强,为长寿树种。 牡丹——花中之王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 阳王、富贵花

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老枝干灰 褐色,多纵裂驳纹;新枝光滑, 绿色,叶互生,大形,2回羽状 复叶;小叶狭卵形至倒卵形,单 生枝顶。单瓣、半重瓣或重瓣, 有红、黄、粉、白、紫和绿等色, 多具清香,花期4月-6月。果实 生短绒毛,种子大形,8月-9月成熟。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du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 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 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 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

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

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

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 关键词:明清小说花园意象 摘要:意象批评多用于诗歌,在小说方面则相对薄弱,事实上意象的使用亦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段,文章尝试以明清小说中的花园意象为例,解读该意象的审美意蕴,分析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在明清的小说创作中所形成的叙事模式及其独具的艺术功能,以期对该意象在明清小说中的使用情况有一较为全面的把握,并由此略窥意象的使用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既是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是对作品有着整体性意义的美学范畴。①在明清小说中,花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场所,涉及到情爱的作品往往伴随有花园的出现,在这些作品里,花园或作为叙事的背景,或作为抒情的触媒,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几乎是一个结构性的意象,以至于一提到花园,常会令人联想到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等情节,花园与情爱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 一种意象的形成必然要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生成,“它往往连同既往主体对特定物象,情景表现的‘有意味的形式’,神韵风味,一并扎根,且在一次次重新体验及欣赏创作时增加”②。花园意象亦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得以不断充实并不断更新的审美范畴,这种历史继承的结果使得花园意象的文化蕴涵日趋丰厚,从而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作为一个整体意象,常出现在园中的有花草、山石、流水、亭台楼阁、短墙园门等,这些都是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园所拥有的各种象征意义,均离不开这些根植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中的具体意象,它们以其自身蕴涵深厚的文化能量,共同建构了美丽的花园意象。 花园虽然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地方,但又与残缺混乱的现实不同,它力图摹仿自由的大自然,让园中景物保持着自然的形态,它把自然景物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完美的理想之地。而“花园之所以能成其为花园意象,就在于它与实际生活的分离,其实质就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卸载或逃避沉重的尘世生存的飞地”③。因此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在园中各种景物的交互作用下,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花园内外的对比中得到呈现。尽管自余英时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出来之后,商讨质疑的呼声从未消歇,但大观园的理想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它未必如余先生所言那般,是“清、情、真”的乌托邦世界,但与园外的庸俗丑陋相比,已堪称是理想世界了。作为贾宝玉和众女儿的理想栖息之地,这里成了他们展现至情至性的理想天地,只有在这里,宝玉和众女儿们才得以自由呼吸,个性才得以彰显,她们通过结社吟诗、赏花填词展现她们的才气性情,追求真实的生命感受。相比之下,园外的世界则充满了肮脏与堕落:男子或求仙访道、或僵化腐朽、或恣酒纵欲以至通奸乱伦、无恶不作;女子则忙于家族事务,工于筹划算计。第四十九回湘云曾告诫宝琴:“你除在老太太屋里,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这种告诫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但它足以说明大观园内外两个世界的对立与冲突,《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既写出了大观园的理想性,也写出了它的现实制约性以及它的毁灭,这才使这部作品在理想和现实的两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④。 相比之下,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花园尽管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园中之情也可谓风雅缠绵、

中国十大花名简介

图片:

图片:

1.梅花——花中君子 梅花简介 梅花,是一种蔷薇科樱桃属植物,落叶乔木。别名又叫梅、春梅、干枝梅、獠。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红、淡绿、淡红等。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花先于叶子开放,果实可分青梅(绿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带红色)三种,除供鲜食外,还可制蜜饯和果酱。未熟的果经过加工就是乌梅。乌梅原产我国,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我国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了。主要分果梅和花梅两大系统。果梅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花梅以观赏为目的,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品种最多。玉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最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

梅花居于我国十大名花之首,有几千年栽培历史。从出土的文物中,不仅发现竹简上有“梅”、“脯梅”、“元梅”等字样,还有一些陶罐、铜鼎等器皿中,发现了梅核。梅花在冰中育蕾,雪里开花。它这种不畏寒威,独步寒霜的精神,历来被用于象征人们刚毅意志和崇高品德的化身。宋代诗人陈亮歌颂它:“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王安石歌颂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国古人就有许多喜爱梅花的品格,如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如今,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依然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梅花——花中君子

图片:

全球十大潮流主题公园

全球十大潮流主题公园 2006-9-9 1、蒂沃利公园(Tivoli Gardens):包容所有形式的快乐 位置:丹麦哥本哈根 票价:成人11.5美元,3岁至11岁儿童6美元,3岁以下儿童免费 建立时间:1843年 设施数目:23座 2004年游客人数:424万人 蒂沃利是1843年以巴黎蒂沃利花园(现已不存在)和伦敦沃斯荷(Vauxhall)花园为蓝本建造的。这里环境十分幽雅,有受严格保护的湖泊和花园,一座音乐大厅,一座风景如画的小村庄,还有游乐园。 在此你既可在狂欢节中尽情疯狂,也可以安逸地靠着树大吃自带的热狗;可以痛快地在花园里喝新鲜啤酒,也可坐在餐厅里优雅用餐;可以欣赏一场音乐会,也可在花开季节在公园里享受11.5万朵鲜花的甜美气息。 尽管充斥前卫而疯狂的机动游戏,蒂沃利始终被一种恬静的气氛笼罩

2、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 Park):欢迎进入童话世界 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Anaheim) 票价:10岁及以上人士53美元 建立时间:1955年 设施数目:60座

2004年游客人数:1336万人 “Welcome to the magic”,这是迪士尼乐园对所有游客的欢迎辞。迄今为止,这个地球上最快乐的地方已经释放了50年的魔力。公园里贮存了太多美丽而梦幻的童话故事。进入迪士尼乐园,想像力张开翅膀,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在此,人们可坐上马克〃吐温的木筏,与彼得〃潘一起飞行,和星球大战机组探索太空,或者坐上了阿拉丁的飞毯,与阿丽丝漫游奇境。迪士尼乐园的魅力,对任何人都具有杀伤力。

3、里瑟本游乐园(Liseberg):挑战心脏承受力 位置:瑞典哥德堡 票价:7岁以上每人8.5美元,7岁以下儿童免费 建立时间:1923年 设施数目:35座 2004年游客人数:300万人 里瑟本游乐园里没有沉闷的时候,这儿有世界上最陡峭的木质过山车,在游人旺盛的夏季,乐园里经常充斥胆大的人们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惊叫声。这儿亦常有酒会或茶会举行。 乐园有自己的演出明星,但你要是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到像Edith Piaf、Birgit Nilsson、ABBA、Marlene Dietrich、Sammy Davis Jr或Jimi Hendrix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的传说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的传说 一.春节在农历中代表着新年到来,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祈福的大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希望来年顺利。 根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不停制造恐慌。 天神将它囚禁在大山内部,每十二个月才让它出来一次。 十二个月过去了,年被放了出来并开始为非作歹。 人们讨论对付年兽的方法,有的人说年怕见红色、火光和噪声。 人们张贴写着吉利话的红对联,放炮竹,并敲锣打鼓。 怪物害怕得发抖。 夜幕降临,所有的人家都点亮了灯笼。 怪物被吓坏了,从此躲入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年兽被打败了,但庆祝新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两千年前。 传说在天庭里,天帝过着无聊又无趣的生活。 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他十分恼怒。 于是他派出了一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仙鹤到人间,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毁。 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 有个聪明的人提出每个人都要马上点亮一盏灯笼。 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 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它被逮了起来并装入一个无法燃火的笼子里。

人们点亮了灯笼,燃放鞭炮和烟花。 天帝看到人间失火后非常高兴。 他认为仙鹤已经成功摧毁了人间。 事实上,人们举着灯笼游行来庆祝他们的胜利。 为了纪念这一日,人们悬挂灯笼或提着花灯上街散步。 这就是元宵节。 三.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传统风俗规定龙抬头的日子是“春龙节”,传说是这样讲的。 从前,黄河流域大旱三年。 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 在黄河岸边屹立着龙斧山,山脚下住着一对青年夫妇。 男人叫强娃,女人叫龙华。 他们决定出发去找水,一位老人告诉他们,只有在金龙潭底部才能找到水源。 带着勇气,强娃和龙华到了金龙潭底部。 他们挖了49天,终于发现了一个白石头的卵。 那个卵快速旋转并突然变成了飞翔的白鸽。 然后,它变成了一位老人并对他们说: “亲爱的孩子们,快到龙斧山上,你们会在那里找到一把可以劈开山崖的斧头,水会从山中流出的。 ”说完,老人消失在了白烟之中。

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1.中国花卉文化形态 1.1花—一种物质文化 (1)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传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莱肴的一个很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例如:花卉粥、花卉甜食与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花卉菜等,不胜枚举。 (2)香花疗法??香花疗法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它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香花疗法的处方比较齐全,适应症甚广。例如:解郁方、宁神方、益智方、散寒方、清热方、止血方、散血方、醒酒方等。1.2花—一种精神文化 (1)中国花卉文学??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中国竟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更是多得不可胜数。这些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迄于清代,前人留下来的咏花诗词,估计不下3万首。 除诗词以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例如,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杨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在清代蒲松龄的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中的主人公均是以花仙、花精的身份来塑造的文学形象。诚然,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 这些精彩的花卉文学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润泽着人们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这就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2)中国花卉画?,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上“最有力之中心题材,亦即于世界绘画之画材上,占一特殊地位”。 中国的花卉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虽比人物画、山水画成熟较晚,但通过历代画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使它很早就成为独立的画科。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名家辈出、技法独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画苑中的一枝奇葩。 花卉,是中国绘画历久而不衰的主要题材之一。中国很早就有人描绘花卉,但是,直到春秋时代,花卉画还只是用于衣裳、旗帜等实用品的装饰。到魏晋南北朝,花卉画作者才稍多。唐代,中国花卉画有了极大发展,不但画史记载中名家辈出,而且,在新疆阿靳塔那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花鸟屏风壁画。这说明,当时花鸟画已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宫廷和民间普遍欢迎的画种。五代十国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各有擅长的花鸟画能手,并形成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