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四章第四节
语言学纲要笔记第四章语法

第四章语法一、语法的内涵和研究范围1、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规则性2、客观的规则和对客观规则的抽象3、对“语法”的多层次理智(1)语法的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客观的,一种语言只有一套)。
(2)对客观语言结构规则的描写、说明和解释。
实际指语法学。
(有主观性。
不同专家可能有不同的系统)。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12-13: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4、大语法和小语法(1)凡是能够体现为语言结构的规则性的部分都是语法。
(大语法)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法学(形态学)、句活学所研究的对象。
(2)只限于词和句子的构造规则。
(小语法,本书的理解)(3)有的甚至只指句子的构造规则(句法学)。
二、语法规则1、语言结构(1)结构成分:音义结合体,如语素、词、短语、句子。
(2)结构方式:成分与成分的组合,如:成绩好——好成绩。
虚素“们、看、了、呢”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道:“第、初、问”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末。
[分布]2、语法单位的内涵即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凡是能在组合的是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组合成分单位,如短语、句子,都是合义结合的。
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的组合起来的规则,链条,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中。
(2)聚合规则: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仓库,潜在地,存在于人脑中。
例如:小学生的句型练习:游戏中的语词龙(组合规则)及其后接的多种可能性(聚合规则)。
三、语法单位的层级性教材中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是解构式[分解]:应该从小单位到达单位讲,建构式[组合]。
(一)句子1、概念:语言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21:是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谓、表示相对完整意义有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法单位。
2、句型: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张涤华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补充,不讲]句类:(1)句子的类型。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第四章__语_法

4.语素的判断 白菜
啤酒
垃圾
(1a)白菜 白糖 白药 (1b)白菜 素菜 香菜 替换后,整个双音节音段仍然有意义,而其中“白”的意 思和“菜”的意思都保持不变,内部结构关系也保持不变。 (2a)啤酒 白酒 黄酒 (2b)啤酒 啤- “啤”可以用别的有意义的音节来替换,替换后整个双音 节音段有意义,其中“酒”的意思保持不变;而“酒”则不 能用别的有意义的音节来替换。
第四章
语 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第三节 聚合规则 第四节 变 换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 征(语言的分类)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语法规则就是人们说话时必须共同遵守的语言习惯。
(一)怎样知道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1.相同的语言符号如果以不同的顺序组合起来,意思就可能不同,这
work
-
er
-
s
词干 词 尾
(四)词的不同类型:
单纯词: 词 复合词:词词:词根+词缀,木头;writ-er 方法有:附加、复合、内部屈折、重音移动、词组缩简等。
附加的方法构词产生派生词:学者、 teacher。 复合的方法产生复合词:革命、earthworm。 内部屈折:英语foot→feet; 重音移动:英语 pre'sent(赠送)→ 'present(礼物)。 词组缩减:“四个现代化” → “四化”
1.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词都是由 语素构成的,它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 2.词的特点 (1)能够独立运用。这个特点使词区别于语素。 (1)*我有一个弟 (2)我有一个弟弟。 (2)不能再被分割为更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这个特 点使词区别于词组。 “白药”和“白马”。不能扩展,或者通俗地说,就是中 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3.词的功用:一是构成词组。二是有时能独立形成句子。
语言学纲要(词义)教程教案

• (2)稳固性。 • 基本词汇中的词是大多是自古就有的,历
史悠久,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使用,不容易 发生变化。
• (3)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 基本词汇大多由一个词根构成,所表示的词
义在语言的语义系统中一般都是重要的、核 心的,因此这些词根容易成为构造新词 的 基干。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 一、词汇及其构成 • 1.什么是词汇:词汇就是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
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 这就是说,词汇指的不是单个的词,而是一种语
言的全部词和语。
• 一般来讲,词汇指的是一种语言或方言里全部词
语的总和。
• 2.词和词汇的关系: • 词汇和词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只有一个词汇,可以有几十万
个词。
• 3.词汇的构成: • 根据词汇体系中词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一般将词
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
• 1)基本词汇 • A.什么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
最稳定的部分,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 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 部分词。
• B.基本词汇中的词有以下三个特点: • (1)全民常用性。 • 基本词汇中的词都是一个语言社团里的人们在日
• 词义的一般性:在概括词义的过程中,人们所 着眼的是一类事物内部所具有的带有普遍性和一 般性的特征,而把具体的一个一个的事物所具有 的特殊性和个性忽略掉了。
• 2、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
• 词义的模糊性: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 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 糊性,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没有明确的界限。
• 3、词义的全民性
语言学纲要 第四章 词汇

(一)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
部分,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 词能力的特点。
基本词汇的特点: 第一,全民常用; 第二,稳固性; 第三,有构词能力;
春:春天、春花、春雨、春风、春分、 春耕、春光、春联、春梦、立春、初 春、阳春、暮春、新春、青春、怀春、 春装、春运、春游、春意、春心、春 宵、春闱、春试、春色、春秋、春雷、 春梦、春卷、春晖、春荒、春季、春 兰秋菊、春华秋实、春困秋乏等
5、词在语境中获得临时义 喂鸡 冻鸡 天亮了,鸡叫了 鸡下蛋了 修车 刷车
练习题
1、基本词汇具有( )( )和( ) 三个特点。 2、广义的语境包括( )( )和 ( )。 3、词义分为( )( )和( )。
4、词汇 5、基本词汇 6、一般词汇
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词
3、客体语境 小背景,即言语的具体情景,包括 时间、空间、场合、方式等。 大背景,即言语的社会背景,包括 社会、民族、历史、地域、文化、 习俗等。
他走了,在不同的场合中说。
“爪牙”一词,在古代是勇猛的得力
帮手的意思,如在《国语· 勾践灭吴》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 也。”这里的“爪牙”就是得力帮手, 属于褒义。 而今义的“爪牙”跟走狗差不多,完 全是贬义。
人”,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
个人,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甚至也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 类人,如中国人、外国人、古代 人、现代人、白人、黑人、好人、 坏人……“人”是古今中外所有 人的共同特征的概括。
2、模糊性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
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 糊性。 上午 中午 下午 “早晨” “高” “美女”
语言学纲要 第四章 语音

八个基本元音的发音状况
[ u ]:舌面 后 高 圆唇元音 [ o ]:舌面 后 半高 圆唇元音 [ ɔ ]:舌面 后 半低 圆唇元音 [ ɑ ]:舌面 后 低 不圆唇元音
“[u] [ɑu] blue “[o] [ou] ” “all dog” “[ɑu] [ɑŋ ] half
(一)舌面元音
i • y
四、辅音的分析
• 鼻音和口音 [ b p p‘ ] - [ m ]
[k k‘ x ]- [ ŋ ] [ t t‘ d ] - [ n ]
(一)发音 部位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 1、喉音 [ h ] ( have hand) • 2、舌根音(舌面后音) [ k k‘ x ɡ ŋ ] • 3、舌面中音 • 4、舌面前音 [ j ] (yes) [ c c‘ ç] [ tɕ t ɕ ‘ ɕ ]
二、元音和辅音
辅音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 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P] [K] [m] [n] 元音是指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 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 音素。 [A] [U] [O] [e]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
元音
是否受阻 紧张是否均衡 气流强弱 声带是否振动 不受阻 均衡 弱 振动
辅音
(一)发音 部位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 5、舌叶音 • 6、舌尖后音 • 7、舌尖中音
[ tʃ tʃ‘ ʃ ʒ dʒ ] [ tʂ tʂ ‘ ʂ ʐ ] [ t t‘ n l d]
(一)发音部位
• 8、舌尖前音
• 9、齿间音 唇音 [θ
[ ts ts‘ s z ]
ð ] (thank brother)
(二)物理属性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版)第四章讲义

Chapter FourGrammar—From Word to TextContents1.Grammatical Introduction2.Syntagmatic rules3.Paradigmatic rules4.Transformation5.Linguistic Type in Structurerules•The use of language,like games,has its own rules.To play the games well,you should know the rules.•Words,word groups and phrases,and clauses cannot occur at random,they have to follow certain rules of ordering.1.Grammatical Introduction1.1Syntax•Syntax is the study of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ways different constituent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n a language,or 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 in sentence structures.•On the level of syntax,we distinguish for any construction in a language its external and its internal properties.-The external syntax of a construction refers to anything speakers know about the construction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larger syntactic contexts.-The internal syntax of a construction is really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struction's"make-up",with the terms such as"subject,predicate,object,determiner,noun".语法概说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语法现象进行切分1.词法和句法(morphology&syntax)这是传统语法学提出的一种切分方法。
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幻灯片课件

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构造 复合词 短语 主谓 地震、 大地震动 结构 海啸 大海咆哮 述宾 将军、 写字 结构 管家 吃饭 偏正 白酒、 快跑、 结构 飞快 红花 述补 说明、 说清楚、 结构 推翻 打死 联合 道路、 踢打、 结构 是非 我和他
句子 大地震动了。 大海咆哮。
吃饭? 吃饭! 慢走! 这样的中国人! 说清楚! 打死了。 我和他。 聪明人和傻子。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第三节 聚合规则 第四节 变换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1、您 吃喝 茶。 2、我 也以以前前也 不喜欢读书。 3、即尽使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
看得 4、我看书的入神时,他来了。 5 They wvililsvit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6 He ssttuuddyys in a school. 7 He said he haasd a good holiday.
• “seeing(看)”——ing——表示进行体;
• “books(书)” —— s ——表示复数。
词语形法变手化 段
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
•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
• 1、句法手段
• 指的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的 手段。
• 句法手段又叫分析性手段,它主要包括“选 词” 、“虚词” 、 “语序”、“语调” 等。
能够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 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只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数词、量词、
代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 (二)词组
• 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
语言学纲要(重点笔记)

语言学概论•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2、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关于语言学课程•本课程是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主要内容: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成体系(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文字、修辞);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的应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三、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1、中国古代的语言学•语文学:主要是为古代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也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学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学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小学•2、印度的语言学成就•特点:不是重于理论,而是基于观察。
所讨论的理论基本上与文学研究与哲学争论有关。
词的性质和句子意义被经常讨论,句子与其所包含的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是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
•贡献:A、区分了外显即时表达和内含永久主体。
认为语言有两种,一是具体场合说的话,一是抽象的语言原则。
B、语音学和音位学方面有突出成就。
认为语音是连接语言和话语之间的桥梁,语音描写分三部分:发音过程、语音的组成成分(元音,辅音)、语音在音位结构中的结合。
C、语法描写和分析方面有突出成就。
潘尼尼在著作中详细的描述了各种屈折变化、派生现象、组织结构和各种句法的用法。
•印度学者在词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分析词的构成时发现了¡°词根¡±、¡°后缀¡±与¡°词尾¡±三种主要造词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句⇌被动句
John saw mary.⇌Mary was seen by John.
英语规则:1.动词由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 2.主动句中的主语变宾语 3.主动句中的主语加“by”
引导
猫逮住了耗子。⇌耗子被猫逮住了。 汉语规则:1.宾语变主语
2.主语被“被、让、给、叫” 引导
疑问句
陈述句⇌是非问句
三.变换和句法多义
1.变换用来分析句法结构中的歧义现象。 2.变换用来辨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1.变换用来分析句法结构中的歧义现象。
句法多义
组成句法结构的词相同, 词的排列顺序也相同,而 且不止一种意思,是一 种正常的现象。如“通 知的人”。
歧义
歧义是理解上会产生两种 可能的句子,出现在言语 中的现象。 应尽力消除。如“通知的 人还没有来。”
不可以同同一个名词性词语 作它的主语和宾语
“对人”类及物动词:培养、关心、请、约、要、骂…… “对物”类及物动词:设计、编辑、买、卖、煮……
2.变换用来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1)台上坐着主席团。(持续静止) (2)台上唱着戏。(持续运动)
语法结构:名1+动+着+名2
变换: (3)主席团坐在台上。 (4)*唱戏在台上
变换: (5)*台上正在唱着戏 (6)台上正在唱戏
2016 谢谢
他昨天到天津去了。⇌他昨天到哪儿去了? 把“天津”变为“哪 儿”
祈使句
陈述句⇌祈使句
您请等我一下。⇌请等我一下。
You ask you.→You ask yourself. →Ask yourself.
汉语规则: 1.谓语大都是表示未发生 2.主语一般是第二人称代 词”你、你们”,往往省 去。
英语规则: 1.宾语“you”变为 “yourself” 2.省去主语“You”
(1)采购的东西还没有来。 (2)他采购的东西还没有来。 (3)*采购他的东西还没有来。
规则:
(1)变(2)在“采购“前加” 他”
变换式(2)东西是采 购的受事
(1)变(3)在“采购”后加 “他”
变换式(3)不成立
比较得知“通知”有歧义,而“采购”没有歧义
“对人”类及物动词 “对物”类及物动词
可以用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作 它的主语和宾语
doesn't
The car runs well.⇌The car run well.
1.没:用于客观叙述,限于 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
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 去 汉语、规现则在:和肯将定来句。加“不” 或“没”。 2.不:可用在所有助动词前。
没 英语/没规有则::只肯限定于句:中能B够e动、词 要 或助、动敢词、后肯加等“少n数o几t”个。
(1)我打破了杯子。 (2)杯子被我打破了。 (3)杯子我打破了。 (4)我把杯子打破了。
规则:(1)变(2)为主动句变被动句。 规则:(1)变(4)用“把”将“杯子”提到 (“打1)破变了(”3前)面把。“杯子”提到句首。受事(杯子) 不一定加“被”,甚至往往不能加“被”,这是汉 语的特点。 如“门开了。”门是受事,不能说“门被开了”
一、变换和句型
陈述句 No Image 肯定句⇌否定句
主动句⇌被动句
疑问句
陈述句⇌是非问句 陈述句⇌特指问句
祈使句
陈述句⇌祈使句
陈述句
肯定句⇌否定句
这衣服干净。⇌这衣服不干净。
我洗了衣服。⇌我没洗衣服。
John is writing a letter.⇌John isn't writing a letter.
语法
第四节 变换
张子鳌 朱翔翔
No Ⅰ 变换和句型
Ⅱ 变换和句法同义
Image Ⅲ 变换和句法多义
变换
定义:指的是通过对某些句法成分进行 连接、添加、替换、删除、移位等,对 语法格式(句式)进行有规则的变化。
作用: 1.使语法分析简明、清楚,提高表达效能。 2.对揭示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有重要的 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地分析句法结构中的 歧义现象。 3.而且也有助于辨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 微差别. Your keyword
”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层次分析法只能揭示句法结构 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 语义关系。
(1)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2)他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3)通知他的人还没有来。
变换规则: (1)变(2)在通知的前面加 “他”。
(1)变(3)在通知后加“他”。
变换式(2)中的人是受事 变换式(3)中的人是施事
二.变换和句法同义
同义关系
不是指具体句子的 关系,而是指句子 格式间的关系
句法同义
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 同或相近的动——名 语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2)杯子被我打破了。 (3)杯子我打破了。 (4)我把杯子打破了。
四个句子格式不同,但意义上很接近,都表示”施 事(我)—动作(打破)—受事(杯子)”这样的 结构意义。相互转换有一定的规则。
他昨天到天津去了。⇌他昨天到天津去了?
(加问号)
他昨天到天津去了。⇌他昨天是到天津去了吗? (加“吗”)
他昨天到天津去了。⇌他昨天是不是到天津去了? (加“是不是”)
陈述句⇌特指问句
他昨天到天津去了。⇌谁昨天到天津去了? 把“他”变为“谁”
他昨天到天津去了。⇌他什么时候到天津去了? 把“昨天”变为“什 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