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药物是人类用来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药物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一、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
一些药物会影响血液成分,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异常。

例如:
1.抗生素:如链霉素、青霉素等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

2.利血平: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异常。

3.骨髓抑制剂:如氟脱氧葡萄糖、环磷酰胺等可以抑制骨髓功能,导致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下降。

二、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
1.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降糖药等可以影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结果。

2.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可以影响血清肝功能指标、电解质和代谢物的检验结果。

3.散利痛:会导致肝功能检验结果异常。

4.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等可以影响尿糖、尿酮体等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

三、药物干扰免疫学检验
1.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等会降低血清IgG、IgM、IgA的浓度。

四、药物对检验样本本身的影响
1.血液样本:肝素、EDTA等抗凝剂的使用会影响血常规、血型等检验结果。

2.尿液样本:某些药物可以隐藏或掩盖尿液中的某些代谢产物,导致检测结果偏低或偏高。

总之,药物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但也需要我们在检验结果分析时考虑到药物对结果的影响,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有哪些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有哪些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有哪些随着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检验可以切实帮助到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所以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临床药学工作不断提升下,加强了对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重视度。

事实上,全面了解并掌握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分析检验结果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这种影响。

那么,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有哪些呢?下面就简单说一说。

一、药物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药物到底如何影响临床检验项目结果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药物会发生药理学效应,进而对部分检测物质量造成影响,比如降糖药,会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而上腺皮质激素会对脂肪、蛋白质、糖代谢产生影响,最终于导致血脂、血尿素、血糖升高。

其二,药物以及代谢物容易影响检测方法。

主要是因为此类药物或者其代谢物属于有色物质,所以容易对与之相近的检测项目造成影响,干扰检测方法。

但是,由于药物不同,对应的影响也不同。

(一)抗菌类的药物某些抗菌药物,会使得血液尿酸浓度得到提升,比如,当患者服用碘胺药后,对其尿胆原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其中存在混浊现象,此种检查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判断。

如果患者服用头孢类、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而后用磺基水杨酸法检测患者尿蛋白,则会发现检测结果,呈现为尿蛋白呈假阳性;而氯霉素一类的药物能够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少白细胞。

(二)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患者服用激素类药物后,其身体血脂、血糖正常代谢功能会受到该类药物的影响,进而出现血小板、红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

同时,也容易出现血钙、血磷偏低的情况,其中,患者的血糖会明显升高,在临床上经常会被错误诊断成糖尿病。

(三)镇痛消炎类的药物患者在进行淀粉检验前,如果使用了镇痛消炎类的药物,会对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比如吗啡、杜冷丁、消炎痛等药物,主要是因为,当患者服用这类药物后,患者总胆管开口处的奥狄括约肌会发生痉拿的情况,导致患者血、尿中的淀粉会发生显著提高,在服用药物后,3到4小时影响最明显,24小时后逐渐消失。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药物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药物的使用和剂量可能会对各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还会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监测。

了解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导致误诊和误治,而另一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检验的准确性,降低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深入研究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影响的机制和发展相关的对策,对保障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改进方向。

1.2 目的和意义药物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还可能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本研究旨在探讨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药物本身的成分、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

药物本身的成分对检验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

某些药物含有会影响血液成分的成分,会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异常,而某些药物则会干扰尿液检验结果,使其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也会影响检验结果。

药物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某些检验指标偏高或偏低,造成误诊误治。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药物的代谢途径,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药物在治疗疾病的也会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影响医生对患者疾病状态的判断,甚至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了解不同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临床医学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要了解的是药物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是非常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

一些药物会影响这些指标的测定结果。

一些抗生素药物会降低白细胞计数,使得血液检验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过低;激素类药物会增加红细胞计数,导致血液检验显示红细胞计数偏高。

一些药物还会影响凝血功能,对于需要接受凝血功能检查的患者来说,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产生偏差。

在进行血液检验前,需要对患者是否正在使用药物进行充分的了解,以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还会对影像学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医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包括X光、CT、MRI等检查。

一些药物会导致影像学检查时出现异常的表现,影响医生对患者疾病状态的判断。

一些造影剂会导致影像学检查时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一些药物会导致影像学检查时出现伪影,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同样需要对患者是否正在使用药物进行充分的了解,以避免药物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检验项目外,药物还会对其他各种检验项目产生影响。

心电图检查、胃镜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药物可能会导致心电图出现异常的表现,影响医生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判断;药物可能会导致胃镜检查出现异常的结果,影响医生对患者胃部疾病的诊断;药物可能会导致脑电图出现异常的波形,影响医生对患者脑部疾病的判断。

对于正在使用药物的患者,医生需要在进行各种检验项目时特别注意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避免对患者疾病状态的误判。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引起临床医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进行各种检验项目时,特别是对于正在使用药物的患者,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估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对患者疾病状态的误判。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结果。

这对
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因为错误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或者延误治疗。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抗炎药,对于许多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糖皮质激素会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如血糖、尿糖、肝功能试验、血脂和电解质等
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进行这些临床检验时,应当告知患者停止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采取
相应的措施。

2. 抗生素
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红霉素等会影响肝功能试验的结果,同时也会影响白细胞计数,这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的结果,对临床诊断造成困难。

3. 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降低体液容量,影响肾功能试验的结果,同时也会影响电解质的浓度。


进行肾功检验时,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利尿剂,应该告知临床医生,避免出现假阳性或者假
阴性的结果。

4. 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物可以影响肝功能试验,血糖和电解质的浓度,因此,在进行这些检验时,
也需要告知临床医生。

5.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会影响血糖的测量结果,因此,在进行血糖检测前,应该停止
使用这些药物,或者根据临床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

总结来说,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错误的结果可能会导致错
误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患者应该告知医务人员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医务
人员也应该根据患者的药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浅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浅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浅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药物的使用可以导致许多生化指标的异常,例如血糖、尿酸、血脂等的上升或下降。

而这些异常指标可能会误导医生进行判断和治疗。

下面我们将用以下几方面来简单介绍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1. 药物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药物的使用会对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例如,一些抗生素和利尿剂可以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引起肌酐、尿素氮水平的上升,而某些药物的使用则可以导致甲状腺激素、肝酶等指标的异常。

一些药物的使用可以影响人体的血液学指标。

例如,抗凝剂的使用可以导致凝血指标延长,血小板活性下降,而铁剂、维生素C等补充剂的使用则可以导致血清铁浓度升高,红细胞计数增加等。

一些药物的使用会对心电图结果产生影响,例如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有些药物实际上可能会导致心电图异常,而结果可能类似于某些病态心电图,使得医生难以区分。

一些药物的使用会对尿液检查结果产生影响,使得尿液分析结果不准确。

例如,某些抗生素、镇痛剂等可能会导致尿液颜色变暗,而止痛药则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异常,影响尿液 PH 值的检测。

综上所述,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许多影响。

因此,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时,医生应该了解患者使用的药物,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同时,药师也应该在药物治疗的选择和使用中,考虑药物对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心电图及尿液检查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监控。

这样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并防止药物使用所带来的误诊和误治。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药物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症状,但同时也可能会对医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而且不同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进行医学检验时,必须考虑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并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

某些药物会影响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如血糖、血脂、蛋白质等。

在患者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进行相关检测,在没有进行药物调整的情况下,检验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

某些药物也可能直接影响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判读。

降压药可能会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量,甚至影响其生活方式,从而间接地影响检验结果。

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各种生物标志物的代谢和清除速率,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和功能,进而间接地影响检验结果。

在进行医学检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记录,包括正在使用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等。

需要评估各种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实际检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检验方案、延迟或暂停某些检验项目的进行、调整特定检验指标的判读标准等。

对于一些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的检验项目,如血糖、肝功能等,患者在服药时可能无法完全遵守要求,这就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空腹状态的要求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以提醒患者在服药前进行相应的准备。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样本的检验项目,如药物浓度监测、药敏试验等,也需要在样本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记录,以避免样本受到污染和干扰,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发现许多的药物会对医学检验结果产生不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简要分析了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机理,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预防药物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药物;医学检验;结果;影响引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发现许多的药物会对医学检验结果产生不定程度的影响,它不仅会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解释,还会使病人承受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临床费用,甚至可能会延误病人的病情。

所以,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下面就对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一、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机理(一)对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首先从药物药理方面进行分析,药物首先会对检验生理病理过程产生影响。

例如止痛、消炎药物,它们会作用在胆总管开口处,使这里的括约肌痉挛,进而造成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升高。

服用维生素C则会使尿液中的葡萄糖、亚硝酸盐等呈现假阳性,而服用奎宁则会导致尿液呈碱性,造成医学检验时尿蛋白呈现假阳性等等。

(二)对特定组织的亲和影响在进行医学研究时,医生发现,有些药物会对某些特定组织产生亲和力,进而对该组织产生损坏。

例如:抗凝药肝素会加快组织脂蛋白酶的分泌,进而导致血液循环中甘油三酯的明显减少。

药物左旋多巴可以治疗麻痹,但是也可以使尿液在检验时出现酮体显色异常的情况。

另外,因为速尿、利尿药物的作用原理就是控制肾脏中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进出,产生保钠排钾的作用机理,所以速尿、利尿的药物会使血液中的钾离子减少,这时就会对钾、钠的电解质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三)干扰检验程序与方法药物干扰检验程序与方法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方面是药物在人体中产生药理学的相关效应;例如,服用奎宁则会导致尿液呈碱性,造成医学检验时尿蛋白呈现假阳性。

酚酞会对酚磺酞的排泄实验产生影响,使尿液经过作用变成品红,并加快酚磺酞的排泄。

另一方面是药物或者是药物的转化物对检验方法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日期:2014-09-16 14:14:42 来源: 中外医疗点击: 次
颜廷发(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卫生院,江苏盐城,224427 )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分析药物对检验医学的影响。

结果: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能干扰检验。

结论: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药和新的检验方法的不断涌现,检验人员更要合理防范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药物;检验;结果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检验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作用与影响力越来越大,故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师和检验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

同时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物利用的研究、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普遍不被临床关注。

我们知道,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检验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

了解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不但可以合理地分析判断检验结果,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检验方法克服这种影响。

1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检验项目的影响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药物产生的药理学效应,导致某些检测物质量的改变,如降糖药使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蛋白质、脂肪、糖代谢,导致血尿素、血脂、血糖升高等。

另一类是药物或其代谢物对检测方法直接产生干扰。

这类干扰可能因某些药物或其代谢物为有色物质,可对某些使用与该种颜色吸收峰相近波长的检测项目,直接产生干扰;也可能因药物或其代谢物在检测所用紫外波长处存在一定的吸光度,导致直接干扰。

不过不同药物也有具体不同的影响效果。

1.1 抗菌药物
一些抗菌药物等抗生素能增加血液中尿酸浓度;比如服碘胺药后,尿胆原检查出现混浊,影响结果的判断。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尿蛋白时,头孢类、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可使尿蛋白呈假阳性。

一些药物如氯霉索,可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使白细胞减少,退热的药物如瑞芝清,能使白细胞数严重降低。

1.2 镇痛消炎药物
镇痛消炎药物可导致淀粉检验产生变化,比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平痛新和消炎痛等药物,能使总胆管开口处的奥狄括约肌痉挛,而导致血、尿中的淀粉酶会明显升高,在用药后3-4h影响最大,24h后消失。

1.3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血脂、血糖代谢障碍,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减少。

水、钠潴留和低血钾症及血钙、血磷偏低,且血糖明显增高,临床上常误诊为糖尿病。

1.4 利尿剂药物
利尿剂可导致低血、低血容量、低氯,长期使用后可出现氮质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抗癌药对造血系统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抗癫痫药和抗结核药损害肝功能;抗糖尿病约使用后会出现低血糖,肝损害后出现黄疽、谷草、谷丙转氨酶等增高。

1.5 抗糖尿病药物
胰岛素使用后会出现低血糖症,这已为大家所熟知。

其他抗糖尿病药可损害肝功能,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升高,出现黄疸,血细胞减少等。

1.6 抗癫痫药物
如苯妥英钠因抑制叶酸的吸收,常见巨细胞性贫血。

因轻度抑制骨髓,故使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

卡马西平可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长期应用损害肝功能,导致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2 合理防范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影响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为此检验人员应该熟悉可做检验项目详细的操作程序,对有药物干扰的实验方法,应改用特异性好的方法或作实验方法的改进;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文献报道有分析干扰的实验项目、药物及其使用浓度,应收入数据库或资料库内;同时,检验人员还应加强与临床医师的联系,建议临床医师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全部用药史,并写在检验申请单上;对于干扰检验结果的药物,检验人员要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并建议临床医师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对有疑问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建议患者停药后复查。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最多方面的,往往导致实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严重不符。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这一现象,I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必须联系,互相沟通,从给药途径和给药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药物的半衰期、排泄途径和清除率等方面综合分析结果,减少干扰,尽可能地排除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药和新的检验方法的不断涌现,检验人员更要合理防范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慧.酶法测定血清钾的正干扰[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525.
[2] 代苏忠.临床用药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92.
[3] 董辉苒,苗瑞睿,苗健伟.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J].首都医药,2006,13(2O):37-38.
[4] 万富明,向华,贾如琴,等.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平台构建方法[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8):997-999.
[5] 靳玲玲.黄小琴临床常用药物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干扰[J].医药导报,2007,26(4):437-438.
[6] 万腊根,桂炳东.实用临床实验室管理[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 黄慧.酶法测定血清钾的正干扰[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525.
[8] 代苏忠.临床用药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92.
(责任编辑:labwe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