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合集下载

人民版选修3 专题53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3 专题53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爆发的相同因素是()A.领土争端B.宗教矛盾C.债务争端D.民族矛盾解析:选A。

本题考查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A项属于两次战争共同的因素,而B、D 两项均只符合两伊战争,C项只符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

2.20世纪70年代末,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支持伊朗反对派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A.双方对边界线的划分产生分歧B.双方因石油问题产生矛盾C.霍梅尼向伊拉克输出伊斯兰革命D.伊朗在制造恐怖事件,炸伤伊拉克副总理解析:选C。

边界、民族、宗教问题是两国长期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双方冲突的主要原因,而1979年,霍梅尼在伊朗建立政教合一政权后,企图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并将伊拉克作为首要目标,伊拉克采取的反击措施则是支持伊朗的反对派活动。

3.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

这说明了伊朗少年()A.具有大于畏的革命精神B.具有一种战争狂热C.具有一种极端宗教狂热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辨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信息是“升入天堂的梦想”,表明伊朗少年的行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4.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袭科威特,3日占领科威特全境,随后,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伊拉克的这一举动()①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②是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与冷战有关③属于地区性的霸权扩张和武装侵略事件④是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的挑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海湾危机发生于雅尔塔体制即将瓦解之际,因而它不具备美苏争霸的背景,而是表现为一个地区性的军事大国单独向世界秩序的挑战,故②错误。

5.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的战争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两伊战争D.海湾战争解析:选D。

现代战争的理解

现代战争的理解

现代战争的理解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指使用高技术武器和使用与高技术武器相适应的作战工具、作战方法所进行的战争。

从二战开始,高科技技术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使现代战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空地一体”、“海空一体”的特征。

同时,作战部队机动速度的加快,作战部队的任务纵深和立体空间的大大增加,使得现代战争前线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淡化,远战将多于近战。

而远战体系的完善,将会逐步降低短兵相接下的作战强度。

可以预见,未来战争将会在现代战争的基础上呈现出高速度、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

军事高科技与现代战争

军事高科技与现代战争

军事高科技与现代战争
张新一
人类进行战争的空间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扩展。

早先战争的空间局限在地面,战争的制高点在陆地上;随着航海技术和海军的发展,战争的空间向海上扩展;当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上天,战争的空间由二维扩展到三维,夺取制空权成为新的焦点;二战以来航天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太空军事化不可阻挡的潮流。

21世纪太空战将成为必须面对的战争方式。

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战争在经过徒手作战、冷兵器作战、热兵
器作战、机械化战争几个阶段后,
进入到了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信息化战争是在高技术时
代,大量应用信息化的高技术武
器,在指挥自动化系统统一协调指
挥下,以电子战、信息战、精确打
击特别是远程打击作战,以及空
间作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诸军兵
种联合进行的战争。

它具有侦察立
体化、打击精巧化、反应高速化、
防护综合化、控制智能化等特点。

信息化作战的目标,首先是“斩
首”行动,即破坏敌方的指挥中
心;其次是“致盲”,破坏敌方的
情报系统;再次是“断流”,使敌
方通信失效;最后是“截肢”,摧
毁敌方武器系统。

战场上的交战
主要集中在使用导弹与高性能飞
机进行中远程精确打击及其攻防
对抗;单一军兵种作战被诸军兵
种联合作战所取代;接触式近战。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五维的--陆、海、空、外层空间、信息网络。

战争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样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从矛盾到火枪,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军事领域随之发生巨大震荡。

现在,高科技发展也给“安全”的概念带来很大转变。

例如,国防之要义,在于国家边界不可侵犯。

然而,高科技时代,卫星应用和互联网本身就没有国界.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将进入信息化时代,逐步实现体系化、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和小型化。

隐形轰炸机现在已经有了,将来还会出现隐形坦克、甚至隐形士兵;攻击弹头、水陆两栖作战坦克等,都会越做越小。

二十一世纪的战场将成为陆、海、空、天、信息五维战场,作战空间将向外层空间扩展。

战争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样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军事高科技是高科技中为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产生新式武器系统、作战指挥系统与作战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高”科技。

军事科技可以提高军人的智能、技能和体能,增强军人指挥和参与战争的能力;可以促使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为军人提供越来越强有力的战争工具。

正因为军事科技对人和武器装备这两个因素具有“放大”或“倍增”的功能,因而是“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命脉所在。

高科技与作战理论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军事技术更新了作战观念,更改了军事成分,拓宽了战争领域,改变了作战方式.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不仅已经广泛渗透和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而且促成了作战理论研究的空前活跃,因而导致其产生了重大变革。

而高技术战争的主要作用是: 一、争取首先发现敌人。

当然是先进的雷达来完成这个工作。

二、隐蔽自己。

减少雷达反射面,用隐身涂料,减少红外特征,降低噪音等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5.大国介入: 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 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 1、时间: 2、战争三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袭城战”、 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3、战争结束: 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
3.地区霸权政策: 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 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 4.民族纠纷: ⑴ 波斯人(伊朗) 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阿拉伯民族主义 主张在“民族”的旗帜下实现所有阿拉
伯人的统一,他们不仅要统一现存的阿拉伯各国,而且还要解 ⑵ 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胡齐斯坦省) 放他们认为应该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这其中就包括对伊朗利 ⑶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益攸关的伊朗胡齐斯坦省。

伊军伤亡10万人, 8.6万人被俘,坦 克和装甲车损失 5000余辆。
海湾战争的爆发
空中打击---“沙漠风暴”行动(1991.1.17~2.23) 地面突入---“沙漠军刀”行动(1991.2.24~2.27)
思考: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受命驱逐伊拉克侵 略军的过程中不遗余力。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材料一:据统计,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 储量约为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美国从此 地进口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比重为11%。 材料二: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如果世界 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 作、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 都将蒙受损失!” 美国不遗余力插手海湾事务,是由于该地区的 石油资源影响着美国的国家利益。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概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土 耳

军事高技术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新变化

军事高技术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新变化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 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变化
第一,空中力量的发展促进了战争的空 中化,空中及空间力量正在成为未来战 场的主力,空天战场正在确立自己新的 主导地位。如在海湾战争中构成美军高 技术兵器群的56种兵器中,空中武器装 备或通过空中发挥作用的武器就达44种, 约占78%,而科索沃战争则表现为一场 纯粹的大规模空袭战。
六、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 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消耗成几何 级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课题研究人员: 高海源 谢亚军 王云成 李 丽 张丽丽 周 洁 王丽珍 高文娟 程卫红 2010级俄语二班
2.科索沃战争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 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 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 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 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 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 地位空前上升。
现代战争新变化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方式方法上一系 列深刻变化 二、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 发展 三、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非对称 作战日益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模式 四、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 大 五、现代战争是体系对体系的较量,战争胜负取决于作战系 统的整体对抗能力 六、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 力的综合保障
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高风险、高智力、高速度、高 竞争、高效益、高保密、高投 资!
军事高技术的应用实例
1.海湾战争
据中国国防报报道,1991年1月爆 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 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 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 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 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 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军事高科技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解读

军事高科技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解读

军事高科技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解读第一篇:军事高科技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解读军事高科技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正如知识改变命运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的军事战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

上世纪,科技的发展使军事领域发生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

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以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

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高科技的发展使战争经历了冷兵器阶段、火药兵器时代、机械化战争、现代化战争几个阶段。

古往今来,重大科学技术进步都会对军事产生全面的影响,会使某些特定的军事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火药的发明,使大刀长矛让败于火枪和火炮,飞机的发明使战场从地面和海洋扩大到了空中,原子核裂变技术使广岛和长崎在热核爆炸中化为了一片灰烬,精确制导技术使美国的巡航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在巴格达和贝尔格莱德的高楼大厦中穿梭往来。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武器装备不断发展革新。

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另武器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武器装备不断向体积小、多功能发展。

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

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

高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的可控性增强、战场空间空前广阔、系统对抗加强、作战方式多样化、指挥控制自动化、消耗巨大。

现代战争不再是传统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争,而是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多元空间的战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战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形式。

它要求国家战略、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和军品生产、军事思想、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军队建设和管理、战争准备、战略战术、后方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深刻的改革。

第3课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学案(含答案)

第3课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学案(含答案)

第3课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学案(含答案)第3课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2.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了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过程。

2.分析两伊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难点3.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重点一.两伊战争1.原因1两伊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伊在民族.宗教信仰和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

2两伊矛盾的激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石油产生的矛盾加剧。

1979年,霍梅尼掌握伊朗政权后,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目标;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则支持伊朗反对派的活动,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2.经过1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进攻,战争爆发。

21982年春,伊朗开始取得优势,但是直到1987年,双方都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3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41988年8月,战争双方全面停战。

3.影响1对两国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石油生产受到破坏,综合国力都受到很大削弱。

2对中东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新的军备竞赛。

二.海湾战争1.背景1由于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在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面矛盾的日趋尖锐,伊拉克于1990年8月突然入侵科威特,制造了海湾危机。

2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并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

3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

2.过程1空中打击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

2地面进攻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3战争结束,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进攻性行动,海湾战争结束。

3.影响1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国介入:
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 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
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战争三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袭城城”、 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3)战争结束:伊拉克被迫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 多国部队停止一切进攻性行动,持续42天的两湾战 争结束。
沙漠盾牌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 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 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第二阶段将视 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伊军赶 出科威特的水平。通过计划实施,美军在海湾地 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 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 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连同其他 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 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谢谢!
美军陆战装备
被美军集中的伊军坦克 M109型自行榴弹炮
挑战者-2型坦克
“标枪”反坦克导弹
伊拉克的对策
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战略指导思想是,拖 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 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 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 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 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 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 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 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 装甲输送车2800辆。(空军薄弱)
美国对待海湾危机的态度?
美国不遗余力插手海湾事务,是由于该地区的 石油资源影响着美国的国家利益。(大国干预 海湾事务)
[历史回放]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明确反对伊拉克 的侵略行为,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 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 第678号决议表决时,中国投了弃权票。
这是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98号决议,要 求伊朗和伊拉克实现停火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 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 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 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 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 20到30年。
思考题: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的关系?
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运用于战 争,一方面,其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 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发展方向和规模等的 控制性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也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究, 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课堂小测】 1、美国组成联合国部队进驻海湾的根本目的 是 A.解放科威特 B.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C.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中扩充势力范围 D.保证在此地的经济利益,以凸显并担当领 导世界的角色 2、下列战争以联合国名义发动的是 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中东战争④海湾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什么态度?
中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但反对 大国干预,希望海湾国家通过和平方式, 自行或借助联合国的帮助解决危机。
2、海湾战争的经过
(1)沙漠盾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部署战争
(2)开战:1991年1月17日,发动“沙漠风暴”军 事打击,伊军主要以地面防空武器还击;2月24日, 发动“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伊军伤亡惨重
战争结束: 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
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伊拉克发动的袭船战
两伊战争中的袭城战
化学武器
战争中的幸存者
『资料回放』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早上,在我们听到
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 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发烫,鼻 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 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 是疼痛不己。
多国部队 阵亡 负伤 被俘 223人 697人 13人
伊军 约10万 8.6万
3、海湾战争的影响
(1)地位: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 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2)打击了伊拉克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暂时稳 定了海湾地区的局势,但为美国控制海湾地区提 供了方便;
(3)海湾战争它深刻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度时 各种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在高科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的各种特点;
3、两伊战争的影响
(1)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 退 (2)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3)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 增添新的紧张因素
(4)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5)美苏介入加剧了地区矛盾
1、海湾战争的背景
(1)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 面的争端;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制造海湾危机;
现代战争的特点
①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②精确打击,同时强调战争协同性和时间性;
③空战成为独立作战方式;
④进攻以机动作战为基本方式;
⑤交战主要手段为远程火力攻击; ⑥出现电子战,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战方式; ⑦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①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多兵种联合作战; ②战争节奏快,消耗大。
3、伊拉克和科威特长期以来存在哪些矛盾 ①边界纠纷 ②石油问题 ③债务问题 ④宗教派别之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沙特阿拉伯的海 夫吉发动进攻的目的是 A.把战争变成反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圣战 ” B.在沙特找一个军事据点 C.把战争扩大化、复杂化 D.把多国部队拖入地面作战
一、两伊战争
二、海湾战争
1、两伊战争的原因
(一)领土争端: 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二)宗教矛盾:
⑴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什叶派:拥护间的恩怨 ⑶伊朗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激化矛 盾 霍梅尼的泛伊斯兰主义思想
①主张全世界的穆斯林民族应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 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②通过向外输出革命建立伊斯兰世界; ③强烈地反帝、反西方化,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
(三)地区霸权政策:(最主要原因)
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 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
(四)民族纠纷:
阿拉伯民族主义 主张在“民族”的旗帜下实现所有阿拉伯人 ⑴ 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的统一,他们不仅要统一现存的阿拉伯各国,而且还要解放他 ⑵ 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 们认为应该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这其中就包括对伊朗利益攸 (胡齐斯坦省) 关的伊朗胡齐斯坦省。 ⑶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CH—47D“支奴干”运输直升 机
沙漠盾牌计划 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
UH—60“黑鹰”直升机
CH—47D“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F15制空战斗机 F117A 隐身夜鹰
F14重型战斗机
A—10攻击机RQ-1B型“捕食者”无人

AH-1“眼镜蛇”直 升机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空中突击与地面 进攻结合,创造出机动战的又一新模式-空地一体战。
伊拉克陆战装备
伊拉克BMⅡ步兵战车 伊拉克2C19自行榴弹炮
伊拉克的对抗
1、向以色列发射“飞毛 腿”导弹。 2、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伊“飞毛腿”
油井大火
3、点燃科威特600多口油 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美“爱国者”发射,拦截“飞毛腿” 伊“飞毛腿”发射
地面作战历时仅100小时,伊拉克军队全面溃退, 1991年2月27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多国 部队停止进攻,战争结束。
(3)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对伊拉克实施全 面制裁,直至最终决定使用武力;
材料五:据统计,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约为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美国从此地进口石油 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比重为11%。 材料六: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如果世界富饶的 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 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