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

合集下载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满堂支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1、主拱肋截面采用宽9.6m,高1.3m的单箱三室普通钢筋混凝土箱型断面,顶、底板厚度均为22cm,腹板厚度均为35cm,拱脚根部段为2m长的实体段。

拱肋混凝土标号为C40,混凝土数量共计426.7m³,钢筋数量共计182994.5kg。

2、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脚手架,平面尺寸为58m*9.6m。

其立杆在桥墩处横距为60cm、纵距60cm;其余横距为60cm、纵距为90cm、横杆步距为120cm组合形式布置纵横向均设置斜向剪力撑,以增加整个支架的稳定性。

3、拱盔采用φ48(d=3.5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 mm(+0.025mm)弯制。

4、底模采用15mm竹胶板,竹胶板后背10*8木方,木方横桥向布置,布置间距30cm控制。

二、满堂支架计算书1、支架荷载分析计算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其他现行规范。

2、荷载技术参数a.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25KN/㎡b.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0KN/㎡(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c.施工人员、材料、机具荷载2.5KN/㎡(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d.模板、支架自重荷载2.5KN/㎡e.风荷载标准值采用0.6KN/㎡f.验算倾覆稳定系数2(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3、荷载值的确定进行支架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分别乘以下述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然后组合而得;本工程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其立杆在桥墩处横距为60cm、纵距60cm;其余横距为60cm、纵距为90cm、横杆步距为120cm组合形式布置,其上设可调顶托,上铺钢管和方木形成模板平台,支架承载最不利情况为拱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尚未初凝前底板范围内的杆件承载。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我标段K81+380,K84+947.9,K85+779.49天桥为20m+30m×2+20m后张法现浇连续箱梁桥,梁高1.15m,桥面宽8.5m,箱梁采用C40混凝土,均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施工。

满堂支架的基础用山皮石处理,上铺10cm混凝土垫层,采用C20混凝土,然后上部铺设10cm×10cm木方承托支架。

支架最高6m,采用Φ48mm,壁厚3.5mm钢管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顶托,现浇箱梁腹板及底板中心位置纵距、横距采用60cm×90cm的布置形式,现浇箱梁跨中位置支架步距采用120cm的布置形式,现浇板梁墩顶位置支架步距采用60cm的布置形式,立杆顶设二层12cm×12cm 方木,间距为90cm。

门洞临时墩采用Φ48×3.5(Q235)碗扣式脚手架搭设立杆,纵向间距45cm、横向间距均为45cm,横杆步距按照60cm进行布置。

门洞横梁采用12根I40a工字钢,其中墩柱两侧采用双排工字钢,其余按间距70cm平均布置。

验算结果1荷载计算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 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根据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Ⅰ-Ⅰ截面、Ⅱ-Ⅱ截面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Ⅰ-Ⅰ截面处q1计算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W=BAc⨯γ=()()[]kPa=82.351.432.025.85.483.025.41.426⨯÷++⨯÷+⨯注:B—箱梁底宽,取4.1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Ⅱ-Ⅱ截面处q1计算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W=BAc⨯γ=()()()[]kPa=16.191.473.024.38.332.025.85.483.025.41.426⨯÷+-⨯÷++⨯÷+⨯注:B—箱梁底宽,取4.1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行业文书)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行业文书)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脚手架计算书一、荷载分析本工程现浇拱圈满堂支架的设计与验算参考公路施工手册《桥涵》及《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等规范选取以下参数: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60;纵距(m):0.90;步距(m):1.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6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8.50;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5;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6;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走运或堆放等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4;武穴地区10年一遇最大风压0.25kN/m2,小于0.35kN/m2,可不予考虑。

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6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单钢管) :Ф48×3.5;4.拱圈参数拱圈的计算厚度(mm):500.00;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90×1.22/6 = 21600 mm3;I = 90×1.23/12 = 129600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6×0.5×0.9+0.5×0.9 = 12.15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4×0.9= 3.6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1.2×12.15+1.4×3.6=19.62kN/m;q2=1.35×12.15+1.4×0.7×3.6=19.931kN/m按q2取值。

梁、拱桥计算书

梁、拱桥计算书

目录算例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计算示例 (1)1基本资料与计算依据 (1)1.1桥位纵断面 (1)1.2标准及规范 (1)1.2.1 标准 (1)1.2.2 规范 (1)2 方案拟定与比选 (2)2.1方案拟定 (2)2.1.1一般要求 (2)2.1.2 桥孔布置 (2)2.1.3 工程数量的统计 (4)2.1.4 工程造价 (4)2.1.5 桥梁设计基本流程 (5)2.2方案介绍 (6)2.2.1方案1:3×20米的简支空心板桥 (6)2.2.2方案2:60米的圬工拱桥 (7)2.3推荐方案 (8)3.计算资料拟定 (8)3.1 主要材料 (9)3.2 设计要点 (9)3.3横断面布置 (9)3.4 空心板截面尺寸 (10)4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的计算 (10)4.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0)4.1.1 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10)4.1.2 支点横向分布系数: (12)4.1.3 车道折减系数 (12)μ值计算 (12)4.2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 (12)4.2.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4.2.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12)5 作用效应组合 (13)5.1 作用的标准值 (13)5.1.1 永久作用标准值 (13)5.1.2 汽车荷载效应标准值 (13)5.2 作用效应组合 (16)5.2.1 基本组合(用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6)5.2.2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7)5.2.3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17)5.3截面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几何特性计算 (19)5.3.1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钢筋面积估算 (19)5.3.2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1)6 持久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2)6.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22)6.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22)6.2.1 验算受弯构件抗剪截面尺寸是否需进行抗剪强度计算 (22)6.2.2 箍筋设置 (25)7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6)7.1 预应力钢束应力损失计算 (26)7.1.1 张拉控制应力 (26)7.1.2 各项预应力损失 (26)7.2 挠度验算 (30)7.2.1 汽车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30)7.2.2 预制板是否设置预拱值的计算 (31)8 桥面板配筋计算 (33)8.1 荷载标准值计算 (33)8.1.1 计算跨径 (33)8.1.2 跨中弯矩计算 (33)8.1.3 支点剪力 (35)8.2 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 (35)8.2.1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 (35)8.2.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35)8.2.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36)8.3 抗裂计算 (36)9.施工组织设计 (37)9.1空心板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37)9.2人工挖孔桩施工 (38)9.3墩台的施工 (39)9.4墩柱、盖梁的施工 (39)9.5支座安装 (40)9.6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架设 (40)9.7桥面铺装施工 (40)算例2 等截面悬链线板式圬工拱桥计算示例 (42)1.基本资料与计算依据 (42)1.1桥位纵断面 (42)1.2标准及规范 (42)1.2.1标准 (42)1.2.2规范 (42)1.3参考资料 (42)2 方案比选 (42)3.计算资料拟定 (43)3.1主拱圈尺寸及材料 (43)3.2拱上建筑尺寸及材料 (43)3.3桥面系 (43)4.桥跨结构计算 (44)4.1确定拱轴系数 (44)4.2恒载计算 (45)4.2.1主拱圈恒载 (45)4.2.2拱上空腹段恒载 (46)4.2.3拱上实腹段的恒载 (47)4.3验算拱轴系数 (48)4.4拱圈弹性中心及弹性压缩系数 (49)4.4.1弹性中心计算 (49)4.4.2弹性压缩系数 (49)5.主拱圈截面内力计算 (49)5.1恒载内力计算 (49)5.1.1不计弹性压缩的恒载推力 (49)5.1.2计入弹性压缩的恒载内力 (49)5.2汽车荷载效应计算 (50)5.3人群荷载效应计算 (53)6.荷载作用效应组合 (54)7.主拱圈正截面强度验算 (55)8.拱圈总体“强度-稳定”验算 (57)9.拱脚截面直接抗剪验算 (59)9.1 d V的计算 (59)N的计算 (59)9.2k9.3直接抗剪验算 (59)10.施工组织设计 (59)10.1场地清理及基础开挖 (59)10.2.桥台及拱座砌筑 (60)10.3支架搭设及预压 (61)10.4砌筑拱圈 (61)10.5拱上建筑砌筑 (62)10.6桥面系及后续工作 (62)参考文献 (63)附录 (64)算例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计算示例1基本资料与计算依据1.1桥位纵断面图1.1 桥位纵断面图桥位处为一常年无水的干沟,该处1、表层为2-3m不等厚强风化泥岩,下为中分化泥岩,可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容许承载力为1.0Mpa。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4.拱圈参数拱圈的计算厚度(mm):500.00;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90×1.22/6 = 21600 mm3;I = 90×1.23/12 = 129600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6×0.5×0.9+0.5×0.9 = 12.15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4×0.9= 3.6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1.2×12.15+1.4×3.6=19.62kN/m;q2=1.35×12.15+1.4×0.7×3.6=19.931kN/m按q2取值。

最大弯矩 M=0.1*19.931*3002= 179379 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179379/21600 = 8.3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8.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 =q1=12.1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 0.677*12.15*3004/(100*6500*12.96*104)=0.791 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791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2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 = 83.33 cm3;I=5*10*10*10/12 = 416.67 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6*0.3*0.5+0.5*0.3 = 4.0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4*0.3 = 1.2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1=1.2×4.05+1.4×1.2=6.54kN/m;q2=1.35×4.05+1.4×0.7×1.2=6.64kN/m按q2取值。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满堂支架计算书、工程概况1、主拱肋截面采用宽9.6m,高 1.3m 的单箱三室普通钢筋混凝土箱型断面,顶、底板厚度均为22cm,腹板厚度均为35cm,拱脚根部段为2m 长的实体段。

拱肋混凝土标号为C40,混凝土数量共计426.7m3,钢筋数量共计182994.5kg。

2、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脚手架,平面尺寸为58m*9.6m。

其立杆在桥墩处横距为60cm、纵距60cm;其余横距为60cm、纵距为90cm、横杆步距为120cm 组合形式布置纵横向均设置斜向剪力撑,以增加整个支架的稳定性。

3、拱盔采用φ48(d=3.5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 3.5 mm( +0.025mm)弯制。

4、底模采用15mm 竹胶板,竹胶板后背10*8 木方,木方横桥向布置,布置间距30cm 控制。

二、满堂支架计算书1、支架荷载分析计算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其他现行规范。

2、荷载技术参数a. 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25KN/ ㎡b.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2.0KN/ ㎡( 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c. 施工人员、材料、机具荷载 2.5KN/ ㎡(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d. 模板、支架自重荷载2.5KN/ ㎡e. 风荷载标准值采用0.6KN/ ㎡f. 验算倾覆稳定系数2( 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3、荷载值的确定进行支架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分别乘以下述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然后组合而得;本工程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其立杆在桥墩处横距为60cm、纵距60cm;其余横距为60cm、纵距为90cm、横杆步距为120cm 组合形式布置,其上设可调顶托,上铺钢管和方木形成模板平台,支架承载最不利情况为拱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尚未初凝前底板范围内的杆件承载。

现浇盖板满堂支架方案计算

现浇盖板满堂支架方案计算

AK1+530通道盖板预制变更为现浇的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娄新至新化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 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2、工程概况本钢筋砼盖板通道中心桩号AK1+530,与路线交角270度。

通道为1-6.0×5.0m,长29.2m。

原设计分离式基础,洞口均为八字墙;通道墙身采用C30钢筋砼,基础采用C20砼浇筑,帽石采用C30砼,八字口墙身及铺底均采用M7.5浆砌片石,八字口基础采用C20砼,隔水墙采用M7.5的浆砌片石;盖板为C30钢筋砼预制。

后因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通道基础变更为整体式C30砼钢筋混凝土基础。

因场地限制和为加快工程进度,盖板采用满堂支架C30现场浇筑,模板采用厂家定制组合钢模,分节分段浇筑。

盖板钢筋布置图:(N1、N2与原设计钢筋相同,N3如下图所示稍作修改并增加N4勾筋),对于箍筋改变所增加的数量由我部自付,不另行增加费用。

N1均布80根N2均布40根893955893955共400个N3 均布8个N33955N4N43、现浇盖板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Ф48×3.5)架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

立杆顶设顶托,上铺组合钢模。

采用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75cm ×80cm ×130cm 支架结构体系,支架纵横均设置剪刀撑,其中横向斜撑设一道,顶层水平设置剪刀撑一道。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盖板采用分段现浇,对盖板分为5*5.82m ,由第五节、第四节依次浇筑至第一节盖板,故对模板要求周转5次。

4现浇盖板支架验算本计算书以中支点截面第5节盖板处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4.1荷载计算4.1.1荷载分析根据本涵盖板构件现场浇筑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 q1——盖板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偏于安全)。

桥梁满堂支架计算

桥梁满堂支架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碗扣式钢管支架门架式钢管支架扣件式满堂支架(后图为斜腿钢构)1立杆及底托1.1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通过模板下传荷载)由上例可知,腹板下单根立杆(横向步距300mm,纵向步距600mm)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最大轴力P=31.15KN,在模板计算荷载时已考虑了恒载和活载的组合效应(未计入风压,风压力较小可不予考虑)。

可采用此值直接计算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

立杆选用Ф48*3.5小钢管,由于目前的钢管壁厚均小于3.5mm 并且厚度不均匀,可按Ф48*3.2或Ф48*3.0进行稳定计算。

以下按Ф48*3.0进行计算,截面A=424mm2。

横杆步距900mm,顶端(底部)自由长度450mm,则立杆计算长度900+450=1350mm。

立杆长细比:1350/15.95=84.64按GB 50017--2003 第132页注1 计算得绕X轴受压稳定系数φx=φy=0.656875。

强度验算:31150/424=73.47N/mm2=73.47MPa,满足。

稳定验算:31150/(0.656875*424)=111.82MPa,满足。

1.2立杆强度及稳定性(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支架高度16m,腹板下面横向步距0.3m,纵向(沿桥向)步距0.6m,横杆步距0.9m。

立杆延米重3.3Kg=33N,每平方米剪刀撑的长度系数0.325。

立杆荷载计算:单根立杆自重:(16+(16/0.9)*(0.3+0.6)+0.325*16*0.9)*33=1210N=1.21KN。

单根立杆承担混凝土荷载:26*4.5*0.3*0.6=21.06KN。

单根立杆承担模板荷载:0.5*0.3*0.6=0.09KN。

单根立杆承担施工人员、机具荷载:1.5*0.3*0.6=0.27KN。

单根立杆承担倾倒、振捣混凝土荷载:(2.0+4.0)*0.3*0.6=1.08KN。

风荷载:W K=0.7u z*u s*w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 z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可取1.25(支架高度20m内,丘陵地区);风荷载脚手架体型系数u s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4.2.4可取1.3ψ(敞开框架型,ψ为挡风系数,可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A-3,表中无参照数据时可按下式计算);挡风系数ψ=1.2*An/A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脚手架计算书一、荷载分析本工程现浇拱圈满堂支架的设计与验算参考公路施工手册《桥涵》及《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等规范选取以下参数: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60;纵距(m):0.90;步距(m):1.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6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8.50;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5;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6;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走运或堆放等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4;武穴地区10年一遇最大风压0.25kN/m2,小于0.35kN/m2,可不予考虑。

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6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单钢管) :Ф48×3.5;4.拱圈参数拱圈的计算厚度(mm):500.00;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90×1.22/6 = 21600m m3;I = 90×1.23/12 = 129600m 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6×0.5×0.9+0.5×0.9 = 12.15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4×0.9= 3.6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1.2×12.15+1.4×3.6=19.62kN/m;q2=1.35×12.15+1.4×0.7×3.6=19.931kN/m按q2取值。

最大弯矩 M=0.1*19.931*3002= 179379 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179379/21600 = 8.3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8.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 =q1=12.1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 0.677*12.15*3004/(100*6500*12.96*104)=0.791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791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2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 = 83.33 cm3;I=5*10*10*10/12 = 416.67 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6*0.3*0.5+0.5*0.3 = 4.0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4*0.3 = 1.2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1=1.2×4.05+1.4×1.2=6.54kN/m;q2=1.35×4.05+1.4×0.7×1.2=6.64kN/m按q2取值。

最大弯矩M = 0.1ql2 = 0.1*6.64*6002 = 239040N.m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239040/83333.33 = 2.87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87 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 3V/2bh n< [τ]其中最大剪力: V = 0.6*6.64*0.9 = 3.586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 *3.586*103/(2*50*100)= 1.076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1.076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均布荷载q = q1 = 4.05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4.05*6004 /(100*9000*4166666.667)= 0.095 mm;最大允许挠度[ν]=600/ 250=2.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95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2.4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钢管(单钢管) :Ф48*3.5;W=5.15 cm3;I=12.43 cm4;集中荷载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35*(26*0.5+0.5)+1.4*0.7*4)*0.9=19.931kN;托梁计算简图托梁计算弯矩图(kN.m)托梁计算变形图(mm)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 max = 0.618 kN穖;最大跨中弯距:Mmax=0.333PL=0.333×19.93×0.9=5.973KN.m强度:σmax=Mmax /W=5.973×106/5.15×103=4.69MPa≤[σ0] 合格最大变形 V max = 0.58 mm ;最大支座力 Q max = 12.655 kN ;最大应力σ= 618147.749/5080 = 121.683 N/mm2;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21.683 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58mm 小于 9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 =N/(φA)≤[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7935 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l2κμ(ha)==1.185×1.1×(0.9+0.65×2)=2.868m0+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65 m;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μ --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步距为0.6m、1.0m、1.2m、1.5m时,取1.1;步距为1.8m、2.0m时,取1.0 ;Lo/i = 2.868 / 15.8 = 180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20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7935/(0.220×489) = 167 N/mm2≤[f]=205 N/mm2,满足要求!以上表参照《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JGJ 166-2016。

六、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处理示意图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N/Ag ≤ ru*fa地基承载力设计值:r u *fa= ru*mf*fak=1.363*1*fak=1.363*fakRu——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加权平均值,当按永久荷载控制组合时,取1.363;当按可变荷载取值时,取1.254;Mf——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17.935/0.28=64 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 = 17.935 kN;基础底面面积按45度角扩散,则:A =(0.13+0.2+0.2)*(0.13+0.2+0.2)= 0.28 m2。

通过换填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