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楚大道快速化改造规划方案汇报
城市综合交通改造施工方案(设施设计与布局优化)精选两篇

《城市综合交通改造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本项目旨在对城市综合交通进行改造,通过设施设计与布局优化,实现交通的安全、便捷、高效。
本项目涉及的区域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和重要节点,包括道路拓宽、交叉口改造、公交站点优化、交通信号灯升级等内容。
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城市形象。
二、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与规划(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现有交通设施的状况、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情况。
(2)根据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规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交通疏导方案等。
2. 道路拓宽(1)对需要拓宽的道路进行路面破除,清理旧路面材料。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铺设新的路面基层和面层,采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材料,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3. 交叉口改造(1)对交叉口进行重新设计,优化车道布局,增加转弯车道和专用车道。
(2)安装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规范交通秩序。
(3)改造交叉口的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4. 公交站点优化(1)根据公交线路和乘客需求,合理调整公交站点的位置和数量。
(2)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点,减少公交车停靠对交通的影响。
(3)安装公交候车亭和座椅,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5. 交通信号灯升级(1)更换老旧的交通信号灯,采用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提高信号灯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2)安装交通信号灯倒计时显示器,方便驾驶员掌握信号灯的变化时间。
(3)对交通信号灯进行联网控制,实现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
6. 交通标线施划(1)按照设计要求,在道路上施划交通标线,包括车道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等。
(2)采用高质量的标线材料,确保标线的清晰、耐久。
7. 竣工验收(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
高速迁改策划书3篇

高速迁改策划书3篇篇一《高速迁改策划书》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推进,高速迁改工程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策划书旨在全面规划和指导高速迁改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迁改工作高效、有序、安全地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项目背景阐述高速迁改的背景原因,如城市规划调整、道路扩建等,明确迁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迁改目标明确高速迁改的具体目标,包括迁改线路的确定、迁改后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对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最小化等。
四、迁改方案(一)迁改线路规划详细描述迁改线路的选择原则和依据,绘制详细的线路图,标注关键节点和控制点。
考虑与周边道路、建筑物、管线等的衔接和协调。
(二)迁改方式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不同迁改方式的优缺点,如架空迁改、地下迁改等,确定最适宜的迁改方式。
(三)施工组织安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调配,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四)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安全。
五、环境影响评估(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迁改工程对周边植被、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评估迁改工程对周边居民、企业、交通等社会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沟通协调和补偿方案。
六、资金预算编制详细的资金预算,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用、拆迁补偿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等,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
七、风险评估与应对识别迁改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如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八、项目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
加强对迁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九、结论通过对高速迁改项目的全面策划和规划,明确了迁改的目标、方案、措施和保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武昌市2024年的城建计划。
武昌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本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武昌市的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武昌市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城市。
项目内容该城建计划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武昌市的基础设施状况,本计划将重点进行以下改造和建设:•道路改善:修复和扩建主要道路,提高交通流畅度,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水电设施升级:加强对水电设施的维护和改善,确保供水、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垃圾处理: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
•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车辆数量和线路覆盖范围,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2. 住房建设和社区改造本计划将通过以下措施改善武昌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住房建设: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投入,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
•社区改造:改善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配套设施:增加社区公园、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3.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本计划旨在推动武昌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主要措施包括:•产业引导:通过引导、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创业的场所和支持,培育新兴企业。
•旅游业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推广,提升武昌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提升本计划致力于推动武昌市的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
•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实施计划本城建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1. 前期准备阶段•完善城建方案:根据市民的需求和相关专家的建议,制定详细的城建方案。
道路改造施工方案【可编辑范本】

大沌路(博学路-碧湖路延长线)维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武汉市城建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五年十月十四日目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与规划————---—--————-————----———------———----—---1(一)、工程概况--——----———---—--————-—-------——--------————---——-——--—-—1(二)、总体施工组织---—-—---———---—-—---——--——-———-————-—————-——---—----2(三)、总体规划—————----—-—-——--——---—-—-——-——-----—----———---———-----—-4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5(一)施工准备—-—----—--——--————-—————-—-—-—--——-——-———---—--—----—-——-——5(二)工程进度计划--—------—————-——-——--——-————--—-———-—--—--—--———--—---6(三)施工方案-——--—-————————----——-—————--——--——--—--——-—-—--—-—----————61、现场踏勘路面病害————-—-—----——-———----——---—-——-————--—-—--—-—-——-—---62、旧道路结构拆除--—-——-————-—---—-—-——-——--——-—---———--——----—---——--——-73、土工格栅的铺设--—-—-———-——-—-——---——-———-—-——---—--——-———-——-----——-——84、新建25cm厚C30砼基层————--———-—--—----—-—-—---——————----—----——--—---85、粘层、封层施工方案---———---—-—-—----———-——-—-—--——-————-—-—-—-—-—---—106、沥青面层施工方案——————-——--—---—-——————---—--—————--—-——----—---——-—-117、道路附属设施的施工———-—--—-——--—--—---———-————-—-—————-—-—————————--—158、新旧道路的顺接-—-—--——-—--———--—-—--—-—---—---—----—————--————-—-——--159、特殊地段的施工—--——--—--—---—--—-—————-———---—-—------——--—---————-——15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措施——————-—---——————-—--———-—-—-————-——-16(一)总体进度计划————-——----—----——-——---—----—-——————————-————--———--—16(二)工期保障措施——-—--———-—-——-—---—-———————--—-——————---—-——-—---———-16第四章工期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保障措施---—--—-----—-———————--———-----——--20第五章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22(一)物资计划安排——-—--———-———-—-—----—-—--—-—————-—-—-——-—----———-—---22(二)施工机械设备安排—-—--———-———--———-—-—-—-———-——-———————-—---——-———-23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表-——-—---——-——--———————---——-—----——26(一)施工管理人员动员周期———---——-——-——-———-—-—--—-—-—-—-—-—--—-—-———-—26(二)人员到达现场的办法--—-——---———-—-—---———-—--—--——————-——-——--——-—-26(三)劳动力计划---—--—--——--—-—-—-—-—--—--—-——————————-——-——--—-————-—-26(四)劳动力管理--———-————————-—-———————---—----——--—--—-——---——-————--—27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28一、质量目标—-——-——---—---—-----—---—————-—-———-—-——-————-————————--—---28二、质量保证措施--———---——————-----———-——-——---—-—--——-—————-——-—-—---—-29(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29(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30(三)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31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37第九章确保文明环保措施---—----—--———-———-———————-----——-——---—-—--——--45第十章有必要说明的其他内容、附表-—--————--—-—-————---—————---——----————48一、季节性防护措施-———-———-—-———---——-——--———------———-——----———-—-————-46二、农民工权益和民工生活环境保障—-————-——-——————----—-—-——-—-———--—----—48三、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3)施工进度横道图(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临时用地表(6)项目部人员配置名单大沌路(博学路—碧湖路延长线)维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与规划(一)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及项目内容大沌路(博学路—碧湖路延长线)维修改造工程起于博学路止于碧湖路延长线道路全长约2.2公里,需维修改造总面积约为6500m2.全段维修沥青路面裂缝、网裂、沉陷和车辙等主要病害.2、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机械拆除原有9cm厚沥青路面+25cm厚水稳基层并新建9cm厚沥青路面+25cm厚C30砼基层,1115m2,拆除原9cm厚沥青路面结构层并恢复结构层5408m2,沥青拟采用改性沥青。
雄楚大街改造工程路面结构设计

2012年12月第1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摘要:随着市政道路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成果。
该文根据雄楚大街改造工程路面结构设计项目进行探讨,分析了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并总结了相关工作经验。
关键词: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反射裂缝;武汉市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2)12-0041-03收稿日期:2012-10-08作者简介:冯韬(1979-),男,湖北人,硕士,工程师,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工作。
冯韬(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雄楚大街改造工程路面结构设计1项目概况雄楚大街西接鹦鹉洲长江大桥,东至三环线,全长约14.5km,是武汉主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雄楚大街高架快速路,主要是分流武珞路、珞喻路交通压力,缓解武昌地区交通拥堵,方便周边单位出行,同时其快速化改造对促进南湖地区及东湖高新区发展,进一步增强东湖高新区与城市中心区交通联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工程西起梅家山立交K0+417,东至楚平路路口K7+310,全长6893m,红线宽度50~67m,属旧路快速化改造性质,采取主线高架桥+地面辅道的建设方式。
主线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km/h,辅道等级为城市次干道Ⅰ级,双向8车道(含BRT走廊),设计车速40km/h。
2道路交通现状与交通量预测(见图1)雄楚大街(梅家山立交-楚平路)全长约7.0km,红线宽40m,其中机动车道宽22m,两侧非机动车道宽5m,人行道宽4m。
非机动车道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种型式,雄楚大街沿线机非混行,且两侧人行道较窄,非机动车道违章停车频繁,行人缺少二次过街实施,道路交通状况混乱,很不安全。
3路面结构设计3.1路面类型的选择根据国内外城市道路路面使用趋势,首选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两种路面结构各有优缺点,原则上均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
快速路改造方案

第1篇
快速路改造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承担着重要的交通疏导功能。然而,部分快速路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设施老化、服务水平不高等,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为此,针对现有快速路的改造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四、改造原则
1.综合性原则:全面考虑道路、交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2.可行性原则:确保改造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3.创新性原则: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改造效果。
4.人性化原则:关注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
五、改造内容
1.道路工程
(1)拓宽瓶颈路段,增加车道数量。
(2)优化路面结构,提高路面性能。
(3)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交通组织方案。
3.人性化措施
(1)增设无障碍设施,关爱弱势群体。
(2)设置临时停车区,方便驾驶员休息。
(3)提高公交站点舒适度,鼓励绿色出行。
七、项目实施与保障
1.组织架构:成立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前期准备:开展项目前期调查、设计、环评等工作,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勘察、设计、环评等,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3.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6.建立健全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3.优化交通组织,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市民出行安全性。
4.融入人性化设计,提高市民出行满意度,增强城市凝聚力。
道路改造工程交通疏导方案

雄楚大街(梅家山立交~楚平路)改造工程交通疏导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范围雄楚大街(梅家山立交~楚平路)改造工程西起梅家山立交(桩 号 K0+417),东至楚平路(桩号 K7+320),主线建设长度 6903m,为 全线高架,采取 6 车道主线高架桥+6 车道地面辅道+地面中央 BRT 专 用道的建设形式。
我项目建设起点里程为 K5+867.5,止点里程为 K7+320。
1.2 主要工程内容我项目施工全长 1452.5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全长 1452.5m 的主线高架桥;(2)2 条上下桥匝道桥梁;(3)1 座 BRT 人行天桥; (4)3 条地下通道。
1.3 主线桥和现状道路横断面布置1、现状地面道路 雄楚大街现状道路为通行多年的混凝凝土路面结构,现状道路总 宽度为 40m,其横断面布置为:4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 (4+3.5+3.5)m(机动车道)+(4+3.5+3.5)m(机动车道)+5m(非 机动车道)+4m(人行道)=40。
其中人行道内侧(靠近道路中线一侧)边线处,分布有大量樟树、 电线杆和照明电杆,且人行道外侧紧邻商铺,地面下分布有较多的地下管线。
如果桥梁开工前,没有完成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征地拆迁, 那么高架桥在施工过程中,便无法对现状道路进行扩宽,交通压力将 会非常大。
2、主线高架桥 本工程主线高架桥为单幅桥,桥梁标准断面桥宽 26.0m,设双向 六车道,其横断面布置为:1.5m(中央分隔带)+2×0.5m(路缘带) +2×(3.5+3.5+3.75)m(车行道)+2×0.5(路缘带)+2×0.5m(防 撞护栏)=26.0m。
主线高架桥与上下桥匝道桥、立交匝道桥相接处, 设加(变)宽缓和段,我标段主线桥面最宽加宽至 37.9m。
第二章 交通状况现状的雄楚大街为 32m 宽的混凝土路面,双向六车道+两条未设 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
楚平路(雄楚大道~南湖大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1.0 总 论
1.1 项目由来及建设必要性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楚平路(雄楚大道~南湖大道)工程 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武汉市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 2012 年 10 月委托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工程所在区域开发程度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工程范围 内人口稠密,认为开发活动频繁,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区域内多已开辟为住宅,植被 以栽培植物为主。
评价范围内已无原生植被,现有植被主要为城市绿化植被,以行道树、绿化灌草地 和路侧绿化带为主,物种单一,沿线的主要乔木有意杨、樟树、梧桐及构树;主要灌木 有大叶黄杨等。
2.2 环境影响识别
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主要是对环境空气、公路沿线生态和声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
对社会环境和公众生活产生正负两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见下表。
环境影响矩阵分析
行为 环境要素
前期
施工期
拆迁 取弃
材料运输、 施工排
占地
路基 路面 桥涵
安置 土
机械作业 污
绿化
营运期 运输 危险品运输 公路 桥涵 行驶 事故 服务 边沟
⑵ 营运期 按营运中期 2020 年噪声预测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共有 6 个居民点 9 个学校(教学楼或宿舍)。 居民点:6 个居民点均为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超标范围 1.2~8.7 dB(A),与现 状值比较,6 个居民点昼夜均超过现状值,昼间增加 0.3~2.7dB(A),夜间增加 0.6~ 5.8dB(A)。 学校:其中小博士幼儿园、邮电学校 2 号培训楼、邮电学校成教一教室均为昼夜超 标,其中昼间超标范围 7.6~9.4dB(A),夜间超标范围 10.4~13.5dB(A),其余 6 处学校 为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夜间超标范围 2.0~6.1dB(A),与现状值比较,9 个学校昼夜 均超过现状值,昼间增加 0.2~4.4dB(A),夜间增加 0.3~2.3dB(A)。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道路沿线敏感点均超过相应声环境质量标准,且均超过现 状交通噪声值,根据车流量监测,道路现状车流量为 558pcu/h,2020 年预测车流量为 883pcu/h,由于车流量的增加,故敏感点预测噪声值超现状噪声值。 ⑶ 噪声防护措施 施工期合理进行施工布置,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在距 线位较近且受施工影响较重的敏感点的路段严禁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 6: 00)施工。营运期针对不同敏感点超标情况,本评价提出公路全线设置低噪声路面。根 据市政道路特点,对沿线 2020 年预测结果超标的敏感点如采取低噪声路面后,仍无法 优于或维持现状噪声值时,可预留加高围墙和安装通风隔声窗的费用,同时公路营运期, 应根据车流量的增加和对沿线敏感点交通噪声的跟踪监测结果,酌情及时实施安装通风 隔声窗的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环境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
西段(梅家山-关山大道)长 10.4公里,现状基本已按40米红线 全线形成双向6车道断面,车道宽32 米,为“一块板”断面形式。 中段(关山大道-佳园路)长 1.7公里,现状基本已按40米红线, 车道宽26米,也为“一块板”断面 形式; 东段(佳园路-三环线) 长 2.6公里,65米道路红线,单侧车 道宽12.5米,为“四块板”断面 形式,路况较好。
胜利立交 雄楚大街西起梅家山立交,以高架形式连续跨过京广铁路、静安路、丁字桥路、石牌岭路、 珞狮南路、卓刀泉南路、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后接落地,接现状地面道路至三环线胜 利立交。全长14.8公里,其中高架段长12.1公里,地面段长2.7公里。主线高架为双向6车道,地
面辅道为双向6车道。工程投资约24.6亿元(不含拆迁),拆迁量约5.7万平方米。
五、规划方案 规划原则
功能提升、环境改善:提高通行能力,剥离货运功 能,实现快速客运交通功能,整饰沿街立面,提升道路 景观环境 人车分离、以人为本:实现人车分离,并增设二次 过街设施,增加人行横道密度,提高人行过街的安全性 和便利性。 线路优化、公交优先:引入BRT快速公交,合理布 局常规公交线路,设置港湾公交站点,实施道口信号优 先,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隧道方案 高架方案
地面方案
四、建设方式分析
1. 道路红线及两侧用地条件
目前,雄楚大街沿线两侧 大部分用地均已开发,临街建 筑已基本形成,为减少拆迁, 降低工程实施难度,从两侧用 地及建筑条件出发,采取高架 建设方式比较适合。
四、建设方式分析
2.路网贯通性
从保证城市中心区路网的贯 通性,便于区域交通组织角度,
设立交工程。
2、从流量构成来看,道路两侧与外 界交流的交通占51%,过境性交通占42%, 为两侧服务性交通占7%。表明雄楚大街以 快速交通功能为主,地方性服务功能为辅。
三、建设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建设方式:主辅分离 设计车速:主线60公里/小时,辅道40公里/小时 车道数:主线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6车道 交叉口形式:与城市快速路相交原则上设互通式 立交,与城市主干路相交原则上主线跨越、转向 交通通过上下桥匝道联系,与次干路、支路相交 采取分离式立交组织交通。
不宜采取地面方式,宜采取高
架或隧道方式。
3.工程衔接
目前正在实施的武咸公路梅 家山立交和珞狮南路尤李立交 均考虑雄楚大街为高架形式, 为有效衔接在建工程,雄楚大 街宜采取高架方式。
四、建设方式综合比选
隧道方式
交通功能 道路红线及 用地控制 与铁路关系 景观影响 与前期规划 衔接 单位造价 主线快速,重要节点转向 困难,服务功能较差 全线拓宽10米,对沿线建 筑影响较大 较易穿越,影响小 小 难 高(5亿元/公里)
五、规划方案
2、横断面规划
五、规划方案
中山路 静安路 丁字桥北部地区 丁字桥路
3、立交规划
石牌岭北部地区 石牌岭路
梅家山立交
丁字桥南部地区
石牌岭南部地区
珞狮南路
尤李立交
卓刀泉地区 杨家湾地区 楚平路
民院立交
民族大道
关山北部地区 关山大道
光谷大道
佳园路
光谷路
三环线
关山南部地区
胜利立交 上桥匝道 下桥匝道
本次规划扩大研究范围至武咸公路-中山路、 武珞路-珞瑜路-老武黄公路、三环线、南湖南 路-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围合区域,面积63平 方公里。
一、基本情况
沿线主要以居住 用地为主,分布有少 量的教育科研、公建 用地;两侧建筑主要
2、用地情况
以多层为主,质量较
差,局部地段分布有 高层住宅;光谷大道 以东段两侧基本未开 发建设。
二环线快速
至珞狮南路
五、规划方案
5、 匝道规划
丁字桥路路口是位于梅家山立交和尤李立交之间的重要道口,为满足丁字桥地区 交通需求,规划在丁字桥路东西两侧各设置一对上、下桥匝道。丁字桥路在雄楚大街以 南以隧道形式下穿武昌车辆段。 根据交通预测,丁字桥路西侧上桥匝道流量为560辆/小时,服务水平D级,下桥匝 道流量为400辆/小时,服务水平C级;丁字桥路东侧上桥匝道流量为910辆/小时,服务 水平E级,下桥匝道流量为450辆/小时, 服务水平C级。
避免BRT车辆与调头车辆冲突。 路口采取四相位控制,BRT相 位与地面直行同一相位,同
高架桥桥墩
常规公交站点
时进行信号优先设置。
停车线
BRT站点 常规公交站点
六、结论及建议
1、为保证城市环线及快速放射线的功能,推荐雄楚大街采取长距离、
连续高架的建设方式,东湖高新段近期利用现状,远期主要路口建设分离
统筹协调、近远期结合:统筹考虑与武咸公路、珞
狮路、鹦鹉洲大桥等在建工程的衔接,为轨道交通8、9、 11号线的穿越预留通道,实现各相关工程的协调统一。
五、规划方案
中山路 静安路 丁字桥路
1、平面规划
石牌岭路
梅家山立交
珞狮南路
京广铁路
卓刀泉南路
民院立交
楚平路
民族大道
尤李立交
关山大道 光谷大道 佳园路 南环铁路 光谷路
二、建设必要性
一是构建城市总体规划“三环十三射”快速路 骨架系统,加快推进城市二环线建设并形成城市东 部重要放射线的需要。西段(梅家山立交至尤李立 交)为城市二环线组成部分,东段(尤李立交至胜 利立交)为城市快速放射线
二是分流武珞路-珞喻路交通压力,均衡区
域交通分布,缓解武昌地区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 行的需要。 三是对接鹦鹉洲长江大桥,打 造贯穿武昌南部地区重要客运交通
地面方式
主线快速,节点转向困难, 服务功能差 全线拓宽20米,对沿线建筑 影响很大 不可行 小 难 低(0.5亿元/公里)
高架方式
主线快速,节点转向便捷, 服务功能强 基本不拓宽,对沿线建筑基 本没有影响 较易穿越,影响小 较小 容易 较高(1.5亿元/公里)
规划建议雄楚大街原则上采取以高架为主的建设方式,但东湖高新段现 状道路条件较好,两侧基本没有开发建设,近期采取地面方式,远期采取路口 立交方式。
五、规划方案
尤李立交
三层互通式立交:
4、重要节点规划
珞狮南路直行高架位于二层,雄楚大街直行高架位于三层,设两条苜蓿叶 左转、两条出右进出定向左转匝道以及两条右转匝道。 目前,该立交一期工程 正在实施之中。本次快速化改造工程实施雄楚大街直行高架及其它转向匝道。
至珞狮北路 至雄楚大街东 二环线快速
至雄楚大街西
全线设4座立交,其中梅家山、尤李立交为半互通式立交,民院立交为分离式立交, 胜利立交为全互通式立交。规划14处上下桥匝道,其中7处上桥匝道,7处下桥匝道。
五、规划方案
梅家山立交
三层互通式立交:
4、重要节点规划
规划以现状梅家山立交为基础,结合鹦鹉州大桥两岸交通疏解需要, 规划设置一座三层互通式立交,其中武咸公路(白沙洲大道)直行高架 位于二层,鹦鹉州大桥接雄楚大街直行高架位于三层。
式立交方式。 2、建议快速公交(BRT)与高架桥同步实施,并组织进行专项设计。 3、为缓解武昌地区的交通拥堵,建议同步进行周边低等级路网改建 和停车场的建设。
上桥匝道 下桥匝道
武汉交通学校
武昌车辆段
五、规划方案
6、地面道口平面设计及交通组织
规划将地面辅道内侧两车道作为BRT专用道,车站结合中央花坛和桥墩布置设置,对
雄楚大街高架桥基本没有影响,上下车人流通过人行天桥到达(离开)BRT站台。
调头车道
调头车道 人行天桥
同时,在路段调头处, 将BRT车辆停车等待线后移,
3、道路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是区域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网密度过低,
断堵头路较多,路网布局存在先天不足,系统 性、结构性较差;
4、存在问题
路段及主要道口交通流量大,丁字桥路至
卓刀泉南路路段高峰小时流量超过3800辆,服 务水平接近E级,拥堵现象较为突出,已成为 武昌地区主要交通堵点,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 势。 二是道路功能混杂,客运和货运交通相互 干扰,占道停车严重,整体运行效率较低。 三是隔离设施缺乏,交通标示不清,信号 灯配置不全,行人乱穿马路,不但存在安全隐 患,而且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
通行净空:跨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净空不小于5米, 其它道路不小于4.5米;
跨铁路净空不小于8.2米。
四、建设方式分析
1. 道路红线及两侧用地条件
为满足主线和辅道交通功能,高架 方案红线宽需50米(上下桥匝道处60 米),隧道方案红线宽需60米(进出匝 道处70米),地面方案红线宽需70米。 目前,雄楚大街控制红线宽度基 本以50米为主,且沿线两侧用地大部分 已建成,道路红线拓宽余地较小。从道 路红线控制来看,采取高架建设方式比 较适合。
走廊
四是加强东南组群与城市中心 区的交通联系,支撑东湖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的发展
三、建设标准
依据分析
交通范围吸引来看,以武昌与汉阳 之间交通、武昌中心区交通以及东湖高 新与中心区交通为主,表明雄楚大街的 快速化改造建设对长江大桥—武珞路交 通的分流作用明显。 1、路段高峰小时流量为6700辆,经 测算至少需要双向8车道,主要路口需建
雄楚大街快速化改造规划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 刘晓伟 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04
一、基本情况
1、规划范围
雄楚大街西起中山路梅家山立交,东至三环线胜利立交,全长14.8公里,红线宽40 -65米, 与中山路、丁字桥路、珞狮南路、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三环线等 城市干道以及京广铁路、南环铁路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