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腹部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腹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区域之一,通过腹部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腹部器官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肝脾肿大、肠道梗阻、胆囊结石等。
本文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1.观察腹部外形:观察腹部的外形和形状,看是否有膨胀、凹陷、扩张等异常情况。
2.观察皮肤:观察腹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如皮疹、炎症等,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皮肤病变。
3.触诊腹部:医生用手触摸腹部,结合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腹部器官的位置、大小和质地,以及是否存在肿块、囊肿等异常情况。
4.鼓音检查:医生用手指轻敲腹部,听到不同声音可以推测是否存在积液、气体等。
5.闻听肠鸣音: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正常情况下应有肠鸣音存在,如果没有或过弱,可能表示肠道功能异常。
6.找到腹部血管搏动:通过触诊可以找到腹部的主要血管搏动点,如腹部正中线的脐上动脉搏动点、腹底部的髂总动脉搏动点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腹部的血液供应情况和是否存在血管病变。
7.触诊肝脾:医生可以通过触摸腹部感知肝脏和脾脏的位置、大小和质地。
正常情况下,肝脏边缘可触及,质地硬而光滑,脾脏一般不可触及。
二、腹部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1.患者隐私保护: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保护患者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应确保患者身体的隐私不被他人观察,可以采用隔间、帘子等方式进行保护。
2.细致入微:在触诊腹部时,医生应该用手轻柔地触摸,并细心地观察、询问患者的感受。
过度的用力或粗暴的触诊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3.判断尺度:腹部体格检查需要对腹部器官的正常尺寸和质地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判断。
这需要医生有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支持。
4.温暖环境: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保持患者身体的温暖是很重要的。
过冷的环境可能引起患者身体的抵抗和局部肌肉的紧张,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5.符合卫生要求:腹部体格检查应符合卫生要求,医生应戴好手套,患者腹部应保持清洁,以避免交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腹部的体格检查课件

03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体位, 消除紧张情绪,并告知检 查目的和过程。
检查者准备
确保检查者手部温暖、指 甲修剪整齐,避免佩戴首 饰,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
物品准备
准备好听诊器、叩诊锤、 触诊手套等必要的检查工 具。
实践操作步骤和方法
视诊
观察腹部皮肤有无异常 ,如皮疹、色素沉着、
瘢痕等。
触诊
通过触摸腹部,感受肌 肉紧张度、压痛点、肿
详细描述
听诊时应选择适当的部位,听取肠鸣音、血管杂音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表现。
04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格检查
肝肿大
总结词
肝肿大是指肝脏体积增大,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
详细描述
肝肿大时,医生在触诊时可以感觉到肝脏边缘变硬或不规则,有时还会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肝肿大可能 是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表现,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
详细描述
检查腹部温度是否正常,是否存 在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检查腹 部质地是否柔软或硬结;检查腹 部压痛,是否存在反跳痛等。
叩诊
总结词
通过叩击腹部,根据声音判断腹部是否存在异常。
详细描述
叩诊时应选择适当的力度和位置,听其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鼓音、浊音 、实音等异常表现。
听诊
总结词
通过听诊器听取腹部声音,了解肠道蠕动和血管杂音等情况。
详细描述
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 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触诊时医 生可以感觉到胆囊区压痛、反跳痛等 体征。胆囊炎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 胆囊穿孔或感染扩散。
胰腺炎
总结词
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炎,通常是由于过度 饮酒、暴饮暴食、高血脂等原因引起的 。
VS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及相关内容。
一、检查目的:腹部体格检查旨在评估腹部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触痛和包块等情况,以匡助医生判断腹部疾病的可能性和进一步诊断方向。
二、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 患者应空腹,避免进食2小时以上。
- 患者应松开腰带和衣物,以便医生进行触诊和听诊。
2. 检查位置:- 患者应平卧在检查床上,双膝微曲,双脚平放或者稍微抬起。
- 患者的上半身应稍微抬起,以使腹部肌肉放松。
3. 视诊:- 医生应先观察腹部的外观,注意是否有皮肤变色、疤痕、脱发等异常情况。
- 医生还需要观察腹部的膨隆、凹陷、肿块等异常现象。
4. 触诊:- 医生应先用手平稳地按压腹部,以检查是否有压痛或者包块。
- 医生可以采用浅层触诊和深层触诊的方法,以评估腹部器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 在进行触诊时,医生需要分别检查腹部的四个象限,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或者不适感。
5. 听诊:- 医生可使用听诊器检查腹部的肠鸣音和血管杂音。
- 医生应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以评估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
6. 其他检查:- 根据需要,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进一步的腹部检查,如敲击、反跳痛检查等。
三、记录结果:医生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1. 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2. 检查日期和时间。
3. 患者的主诉和病史。
4. 视诊的结果,包括腹部外观、皮肤变化等。
5. 触诊的结果,包括压痛、包块等情况。
6. 听诊的结果,包括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
7. 其他检查的结果,如敲击、反跳痛等。
四、注意事项:1. 医生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 医生应使用干净的双手进行触诊,以避免交叉感染。
3. 医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疼痛或者不适感,及时住手检查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医生在记录结果时应准确、清晰地描述所见情况,以便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腹部触诊的检查内容

腹部触诊的检查内容:
腹部触诊是检查腹部是否存在病变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1.腹部柔软程度:正常人的腹壁柔软无抵抗感,若腹部触诊时出现揉面感,似揉面团
的感觉,多考虑腹部存有结核。
若是腹部触诊时硬如硬板,多考虑有急性腹膜炎。
2.腹部压痛:正常人的腹部按压不会出现疼痛感,若上腹部在触诊时出现压痛,多考
虑肝胆、胃肠道疾病。
若下腹部在触诊时出现压痛,多考虑为阑尾炎引起的。
3.腹部包块:正常人的腹部是不会存在包块,若在触诊时发现腹部存在肿块,应及时
拍彩超和CT片明确其位置和形态。
4.肝脏触诊:正常人的肝脏一般触不到,若在深吸气时在肋下缘可触及肝下缘,说明
存在腹壁松弛脾脏轻度肿大,若在脾下缘在肋缘下至脐水平线说明脾脏存在中度肿大,若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下说明脾脏出现高度肿大。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1. 观察:
-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腹部外观,注意是否有肿胀、皮肤变化或伤痕。
- 医生还会注意腹肌的对称性和肌肉紧张度。
2. 触诊:
- 医生使用手掌和指尖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腹部的柔软度、膨胀度和有无触痛。
- 医生可能会进行深度触诊,用手指按压腹部,以评估器官的位置、大小和质地。
3. 打诊:
- 医生会使用手指敲击患者的腹部,以观察声音和感受。
- 打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积液或气体存在。
4. 听诊:
-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患者腹部不同位置听取器官的声音。
-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确定是否有肠蠕动、血液循环异常或血管狭窄等问题。
5. 其他特殊检查:
-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特殊的腹部检查,如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等,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腹部体格检查是一项安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腹部体格检查并不能替代更具体的医学检查,如实验室检验或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方法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步骤、仪器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一、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前应该脱掉上衣,仅保留内衣或穿着医院提供的检查服。
患者应该保持放松,避免紧张情绪。
2. 检查仪器准备:医生需要准备一支听诊器、一支温度计、一支手电筒、一支测量血压的血压计、一支测量腹部围度的软尺以及一张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数据。
3. 观察外观:医生首先应该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包括腹部形状、皮肤颜色和有无肿块等。
正常腹部应该呈圆形或略呈椭圆形,皮肤颜色均匀,无明显肿块。
4. 触诊检查:医生用手触摸患者腹部,分别进行浅触诊和深触诊。
浅触诊主要是用手指轻轻触摸腹部表面,以检查有无压痛或肿块。
深触诊则是用手掌稍微用力按压腹部,以检查有无腹部脏器肿大或异常。
5. 听诊检查:医生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和血管杂音。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有规律的肠鸣音,而无血管杂音。
6. 温度测量:医生用温度计测量患者的腋下体温,以评估有无发热情况。
正常体温范围应该在36.5°C-37.5°C之间。
7. 血压测量:医生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成人的血压范围为90/60 mmHg到120/80 mmHg。
8. 腹部围度测量:医生用软尺测量患者的腹部围度,以评估有无腹部肥胖或腹水等情况。
正常成人男性的腹围应小于94厘米,女性应小于80厘米。
二、仪器介绍1. 听诊器:听诊器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放大身体内部的声音,以便医生听取肠鸣音和心脏杂音等。
2. 温度计:温度计是一种测量体温的仪器,常见的有电子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两种。
3. 血压计:血压计是一种测量血压的仪器,常见的有汞柱式血压计和数字式血压计两种。
4. 软尺:软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常用于测量腹部围度和其他身体部位的尺寸。
5. 手电筒:手电筒用于提供光源,以便医生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和皮肤颜色等。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腹部检查是常见的体格检查项目之一。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进行腹部检查。
一、外观观察1.1 腹部形态:观察腹部是否对称,是否有膨胀或凹陷等异常现象。
1.2 皮肤: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异常色素沉着、皮疹或溃疡等情况。
1.3 脐部:观察脐部是否有异常突出、凹陷或分泌物等。
二、触诊检查2.1 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压痛反应。
2.2 包块:检查腹部是否有明显的包块或肿块,触诊时应注意包块的大小、质地和移动性。
2.3 肝脾肿大:通过触诊检查肝脾是否肿大,注意肝脾的大小、质地和是否可触及下缘。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肠鸣音,观察肠鸣音的频率和音调。
3.2 血管杂音:检查是否有腹部血管杂音,注意杂音的位置、性质和传导方向。
3.3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观察患者是否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现象,提示肠梗阻或肠麻痹等情况。
四、叩诊检查4.1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轻叩击腹部,观察共鸣音的强度和音调。
4.2 肝浊音界:叩诊检查肝浊音界位置和范围,注意肝浊音是否扩大或移位。
4.3 肠气囊音:叩击腹部时听取是否有肠气囊音,观察气囊音的性质和分布。
五、特殊体征检查5.1 腹部静脉曲张:观察患者是否有腹部静脉曲张,注意曲张的位置和程度。
5.2 腹部脉搏:检查患者的腹部脉搏是否规整,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5.3 腹部肿块搏动:触诊时观察是否有腹部肿块搏动的现象,提示动脉瘤等情况。
结论:腹部检查是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医生在进行腹部检查时应按照标准的评分标准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腹部情况,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腹部检查实验报告

腹部检查实验报告引言:腹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载着消化、吸收和排泄等重要功能。
腹部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实验,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腹部器官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通过介绍腹部检查的不同方法和实验结果,探讨该实验对临床医学的重要性。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得腹腔内器官的影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超声探头沿着腹部腹直肌的位置进行扫描,得到肝脏、胰腺、胃肠道和肾脏等器官的影像。
根据超声波的回声强度和形态变化,医生可以判断器官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存在结石、肿块等异常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A的肝脏显示正常,大小适中,形态规则。
胰腺无明显异常。
胃肠道显示正常蠕动情况,不存在梗阻迹象。
肾脏无结石和肿块,未见明显异常。
参与者B的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轮廓模糊,存在肝脂肪变性的可能性。
胰腺无明显异常。
胃肠道壁厚度增加,提示可能有炎症反应。
肾脏无结石和肿块,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扫描:腹部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查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扫描影像,可以获得器官的横断面图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螺旋CT机对腹部进行扫描,观察参与者的腹腔内结构,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定量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A的腹部CT影像显示肝脏密度均匀,无肿块和结石。
胰腺密度正常,无明显异常。
胃肠道显示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肾脏密度均匀,无结石和肿块。
参与者B的腹部CT影像显示肝脏密度不均,伴有脂肪变性的征象。
胰腺密度正常,无明显异常。
胃肠道壁厚度增加,可能存在发炎情况。
肾脏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X光检查:腹部X光检查是一种常规的检查手段,通过X射线的穿透和吸收情况来获得器官的影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X光机对参与者的腹部进行摄影,观察器官的形态和密度。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A的腹部X光影像显示肝脏大小正常,密度均匀,无异常骨折或囊肿。
胰腺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胃肠道正常通畅,未见明显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门:护理系教研室: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教研室教师姓名:赵雅宁专业技术职称:讲师课程名称:健康评估授课学期:2010~ 2011学年春季学期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 文 健康评估英文Health assessment授课对象20 09 级护理学专业专科层次课时 2 学时授课周节第教学周周第大节上课教室第十六阶授课章节第五节胸部检查心脏第七节腹部评估:体表标志与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诊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2、掌握腹部的检查内容及视、触、叩、听诊的方法3、掌握腹部及重要脏器常见病理体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腹部外形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教学难点:2、脏器触诊的手法,如何和腹式呼吸配合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手段:幻灯教材与教具教材:健康评估教具:多媒体专业词汇Apical impulse,abdominal,bowel sound,shifting dulling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5分1、提问:腹部的体表标志;腹部叩诊音的性质?2、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部分:75分钟第七节腹部检查一、体表标志及腹部的分区10分二、视诊 20分三、触诊 20分四、叩诊15分五、听诊 10分结束部分:总结重点,布置下节课作业,及预习内容。
5分钟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引言部分:1、提问2、教学目标基本部分: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范围体表标志腹部分区一、视诊进行腹部视诊时,病人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医生站在病人右侧,利用自然光线,从各个不同角度观察其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部静脉以及腹部皮肤等,注意有无异常发现。
腹部外形:平坦、凹陷、隆起三种腹部外形的判断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一)腹部隆起1全腹隆起:除过度肥胖和晚期妊娠外,多为病态。
(1)大量腹水:仰卧时呈蛙状腹,见于晚期肝硬化、严重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TB性腹膜炎,肾病综合症,腹膜瘤。
(2)高度胃肠胀气:外科低位性肠梗阻。
(3)巨大腹块:卵巢囊肿,畸胎瘤。
(4)人工气腹。
2 局部隆起(1)多因腹腔内脏器肿大、炎性包块、肿瘤、局部肠胀气及腹壁上的肿物或疝。
(2)上腹部隆起,右上腹隆起、左上腹隆起、腰部隆起、脐部隆起、侧腹部隆起、下腹部隆起、右下腹部隆起、左下腹隆起,腹壁上与腹腔内肿物的鉴别。
(二)腹部凹陷1 全腹凹陷全腹凹陷呈舟状腹,见于极度消瘦、严重脱水。
2 局部凹陷:见于腹壁疤痕收缩。
(二)呼吸运动腹壁随呼吸上下起伏称呼吸运动。
正常成人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则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见于腹腔内压增加(如大量腹水、巨大腹块、高度胃肠胀气等)、剧烈腹痛、膈肌麻痹;腹式呼吸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
(三)腹壁静脉正常人腹壁静脉看不到,少数可见者不迂曲不扩张。
1 门静脉高压时-腹壁曲张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四周分布;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曲张的静脉分布于腹引发学习兴趣便于理解互动讲授法讲授法5分10分20分【引入】【幻灯图片】【讲述】【讲述】【幻灯显示】【讲述】【举例】【幻灯显示】【讲述】【幻灯显示】壁两侧;上腔静脉血流受阻时-曲张的静脉分布于上腹壁或胸壁。
2 正常腹壁静脉回流方向。
3 曲张静脉血流方向的检查方法。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二触诊触诊是腹部检查最主要的方法,通过触诊可进一步确定视所见,又可以为叩诊、听诊提示重点。
腹部某些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等通过腹部触诊就可以明确诊断。
(一)方法:病人体位医生手法注意事项(二)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脏器触诊、包块、液波震颤等。
1 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柔软,多次妊娠妇女和大量放腹水后的病人腹壁松弛。
腹壁紧张度增加:表现为按压腹壁时,阻力较大的抵抗感;当腹腔容量增大时,可使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腔化学物质刺激腹膜时,腹肌亦可因反射性痉挛收缩使腹壁紧张。
(1)腹壁紧张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
①弥漫性腹壁紧张:胃肠穿孔所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
前者腹壁强直,硬如板状称板状腹;后者触之犹如揉面团,称揉面感,此种情况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
●因大量腹水、高度肠胀气可表现出腹肌紧张,但无压痛。
●年老体弱、腹肌发育不良、过度肥胖者,腹膜发生炎症时,腹肌紧张可不明显。
②局限性腹壁紧张:见于相应部位内脏炎症,如急性阑尾炎出现右下腹肌紧张;急性胆囊炎发生在右上腹肌紧张。
(2)腹壁紧张度减低或消失:①全腹紧张度减低:表现为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量放腹水后、身体瘦弱的老龄人和经产妇;全腹紧张度消失见于脊髓损伤所致腹肌瘫痪或重症肌无力所致;②局部腹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局部腹肌缺陷—疝、局部腹肌瘫痪。
2 压痛、反跳痛正常腹部在浅部触诊时一般不引起疼痛,如按压由浅入深发生疼痛者称为压痛,压痛部位常为病变部位所在,多由炎症、结核、结石、肿瘤等所引起。
注意鉴别压痛系起源于腹腔内或腹壁上。
助于记忆讲授法讲授法20分【手法演示】【讲述】【讲述】【讲述】【举例】【讲述】【讲述】【讲述】3 脏器触诊(1)肝脏触诊:用于了解肝下缘的位置和肝的大小、质地形态、有无压痛及搏动等。
①体位:病人仰卧, 双腿曲膝, 腹壁放松。
②手法:●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钩指触诊法: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
●冲击触诊法(浮沉触诊法):用于大量腹水。
③触及肝脏时,应注意描述以下内容:●大小:正常人的肝脏一般触不到,腹壁松软的人可被触及,在肋下1cm 内、剑下3cm 内,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
超过上述标准,排除右侧胸腔积液、积气,即判为肝脏肿大。
肝脏缩小见于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晚期。
●质地:肝脏质地一般分为三个等级柔软:如触及口唇感,为正常肝脏;质中或韧:如触及鼻尖感,见于各类肝炎、脂肪肝、淤血肝、肝脓肿等;质硬:如触及前额感,见于肝硬化、肝癌。
肝癌最硬,肝硬化次之,慢性肝炎中等硬度,急性肝炎介于柔软与中等硬度之间,肝脓肿和肝囊肿含有液体时呈囊性感,大而表浅者可触及波动感。
●形态:注意肝脏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感或凹凸不平边缘锐利还是圆钝,是否规则整齐。
如脂肪肝、肝淤血、肝炎表面平滑,边缘整齐;肝癌表面有高低不平,呈结节感或巨块状,边缘极度不规则;肝呈分叶状似香蕉者,见于肝梅毒。
●压痛:正常肝脏无压痛,肝包膜紧张或有炎症时则多有压痛。
如急性肝炎、肝淤血(早期);肝脓肿压痛最明显。
●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肝肿大时,右心室收缩搏动通过右心房、下腔静脉而传导至肝脏,故可触到肝脏扩张性搏动;如系腹主动脉搏动传致肝脏,搏动只向一个方向传导,而不向四周扩散。
●肝区摩擦感:肝周炎时,肝表面和邻近的腹膜可因有纤维素渗出物而变得粗糙。
二者相摩擦所产生的振动可手触及,称肝区摩擦感。
●肝震颤:用浮沉触诊法检查。
手指压下时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称肝震颤,见于肝包虫病,由于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而形成震颤,有其特殊意义。
肝肿大的临床意义:(2)脾脏触诊:正常脾脏不能触及,除外内脏下垂及左侧胸腔积液积气,但凡触及脾脏则提示脾脏肿大。
讲授法讲授法【讲述】【幻灯显示】手法演示【幻灯显示】【讲述】【讲述】①病人体位:仰卧位、右侧卧位。
②手法:●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
③脾肿大的测量和记录法;④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甲乙线上不超2cm 。
见于各类肝炎、伤寒、急性疟疾、亚心炎。
●中度:甲乙线上大于2cm 但不超过脐水平,见于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瘤、SLE、慢性疟疾。
●重度:甲乙线上超过脐水平或第 3 线上超过腹正中线。
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门脉性肝硬化、脾脏肿瘤。
(3)肾脏触诊①方法:病人取仰卧或站立位,医生双手作深部滑行触诊法或反击触诊法(左手向右手的方向作有节律的冲击动作),让病人深呼吸配合。
正常肾脏一般不能触及,有时可触到右肾下极,身材瘦长者、肾下垂、游走肾及肾代偿性增大时较易触到,触及肾脏时应注意其大小、形态、硬度、表面情况及移动度。
正常肾脏呈蚕豆形,有浮沉感,移动度大,极易滑动,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结实有弹性,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当肾脏被触及或自手中划出时病人有类似恶心的感觉②临床意义:肾脏肿大一倍时即可明显触及。
见于肾盂积水、积脓、多囊肾、肾脏肿瘤。
③肾输尿管疾病时的特殊压痛点。
(4)膀胱触诊正常膀胱空虚时隐于盆腔内,不易触及,只有当膀胱充盈胀大超过耻骨上缘时方可于下腹部扪及一呈圆形的包块。
极度充盈时,其底部可膨大平脐,有压痛。
有时需与妊娠子宫或肿瘤鉴别,如排尿或导尿后肿物消失及为膀胱胀大。
●尿储留的临床意义:常见于前尿道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癌);脊髓病变所致瘫痪、昏迷以及腰麻或手术后局部疼痛等。
4 腹部包块腹部肿快常是肿大的实质性脏器(肝、脾)或扩大的空腔内脏(胃、肠),也可为肿瘤、囊肿、炎性组织或肿大的淋巴结。
腹部触及肿块应鉴别是属于何肿脏器组织,是系腹腔内还是腹壁上;是实质性还是囊性;是炎症性还是非炎症性;是否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等。
正常脏器与病理性包块的区别。
【幻灯图片】【讲述】(1)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①腹直肌肌腹及腱划:特点:腹肌发达或运动员;分布在腹中线两侧、对称、易误为肝下缘或包块。
腰椎椎体:质硬不规则。
②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
③横结肠:横结肠明显响下弯曲呈“u ”形。
④盲肠:位于右下腹;⑤腹主动脉:触及有波动。
(2)异常包块腹部触及包块应注意以下内容:①部位:从包块的部位可以推测属何种脏器如上腹中部包块常提示胃或胰腺肿瘤、囊肿;右上腹包块多与肝、胆有关;脐周触到大而不规则并有压痛的包块多提示TB性腹膜炎所致肠管粘连;两侧腹部包块多提示结肠癌的可能;女病人髂窝部包块应注意卵巢肿瘤之可能。
②大小:凡触及包块均应准确测量并作记录,以利于动态观察;巨大包块—卵巢肿瘤、肾囊肿、脾肿大、胰腺包快、腹膜后淋巴结。
条状—肠道肿瘤;短期迅速长大多提示恶性肿瘤,大小变异不定、时隐时现—肠曲。
③形态:注意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楚、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切迹等。
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质硬之包块多提示恶性肿瘤;圆形而光滑者多属良性。
④质地:是否软、中等或坚硬,注意肿块事实质性还是实囊性。
⑤压痛:急性炎性包块压痛最明显。
如腹壁脓肿、阑尾周围脓肿。
肿瘤压痛可有可无。
⑥活动度:肿大的肝、胆囊、脾、胃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能用手推动的肿块多系胃、肠及肠系膜;活动度最大的多为带蒂器官、大网膜上的包块或游走性脏器;局部炎性包块及腹膜后肿瘤一般不能移动。
⑦搏动:腹主动脉旁的肿物可触及搏动。
包块的比邻关系:腹壁上或腹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