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计数(CBC)
血常规poct方案

血常规POCT方案1. 引言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简称CBC)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中相关指标的测定,可以对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各类细胞和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血常规POCT(Point-of-Care Testing)指的是在患者床边或者就诊现场通过便携式设备进行血常规检测。
本文将介绍血常规POCT方案的测试项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测试项目血常规POCT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测试项目:2.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血常规中的主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情况。
在血常规POCT中,通过便携式设备测量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常用单位为10^12/L。
2.2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测定是血常规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类型和程度。
在血常规POCT中,通过便携式设备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常用单位为g/L。
2.3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和感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在血常规POCT中,通过便携式设备测量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常用单位为10^9/L。
2.4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血常规中用于评估机体止血功能和出血病变的指标之一。
在血常规POCT中,通过便携式设备测量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常用单位为10^9/L。
2.5 其他指标除了上述主要指标外,血常规POCT方案还可以包括其他血液参数的测定,如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等。
3. 操作步骤血常规POCT方案的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测试设备:将便携式血常规测试仪器充电并开启。
确保仪器内部有足够的试剂和标准品。
2.准备标本: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的静脉全血样本。
按照要求采集适量的血液,并确保样本不受污染。
3.操作仪器:将采集的全血样本加载到仪器中。
根据仪器的指引,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进行测定,确保选择正确的测试模式和试剂。
4.进行测试:根据仪器的提示,等待测试结果的显示。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通过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检验以及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以便于诊断疾病,并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法。
在毕业后成为临床医生之前,学生就需要深入研究临床检验诊断学,因为这是确诊疾病的基石。
这门学科包括了对医学检验的理论、技术以及解读结果的原则等。
同时,它还涉及了不同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如血液化学检验、血细胞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心血管检验、内分泌检验和生理检验。
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不仅包括对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还需要考虑clinical utility(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的联系)。
在实际临床中,这门学科通常用于诊断和评估某些疾病,以及评估某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讨论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不同检验方法,其中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检验、药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以及对特定蛋白质(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一、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CBC)是一种测量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常见检测方法。
这种测量通常用于评估贫血、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等状况。
全血细胞计数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白细胞亚类的数量来帮助确定某些细胞学异常(如骨髓异常)。
CBC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除为常规体检之外,也可以定期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
二、血液化学检验血液化学检验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方法。
该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血液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浓度,如葡萄糖、尿素氮、肝酶、电解质和病原体抗体等。
血液化学检验通常用于识别肾脏、肝脏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这些器官在疾病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影响。
此外,某些药物和草药也可以通过进行血液化学检验来确定药物的浓度,也可衡量对患者的影响。
三、药物检验药物检验是一种针对体内药物浓度进行的定量检测方法。
这种形式的检测在药物疗法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定该药剂量是否合适,并在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医院常用缩写

医院常用缩写一、背景介绍在医疗领域,医院常用缩写是医务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由于医学术语繁多且复杂,使用缩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误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院缩写及其对应的含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二、常见医院缩写及含义1. ICU: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人的部门,提供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和监测设备。
2. ER:急诊室(Emergency Room)。
ER是医院中专门处理急诊病人的区域,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如处理创伤、急性疾病等。
3. OR:手术室(Operating Room)。
OR是医院中进行手术的地方,医生在这里进行各种手术操作。
4. OPD:门诊部(Outpatient Department)。
OPD是医院中提供门诊服务的部门,医生在这里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处方。
5.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计算机处理多个X射线图像,生成人体器官的横截面图像。
6. 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高分辨率人体影像的技术,常用于检查脑部、关节等部位。
7. ECG: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贴电极在身体表面记录心脏的电信号,用于评估心脏功能。
8. CBC:完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
CBC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查,用于评估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9. BP:血压(Blood Pressure)。
BP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10. OTC: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OTC是指可以在药店等地方直接购买的药物,不需要医生处方。
白细胞的计算公式

白细胞的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通常情况下,白细胞的计算公式是通过测量患者的完整血细胞计数(CBC)来得出的。
CBC是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可以测量不同类型的血细胞数量,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CBC检测可以得出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以及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百分比(白细胞分类)。
一般来说,白细胞的计算公式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的:总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数量x 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数量是指白细胞的绝对数量,通常以每立方毫升(mm^3)的单位来表示;白细胞分类是指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总白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
白细胞一般可以分为五大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人体内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白细胞,主要负责对抗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则主要负责对抗病毒感染;而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等病理过程。
通过测量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状况。
如果一个人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能暗示着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则可能暗示着病毒感染。
在白细胞计算公式中,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淋巴细胞绝对值(ALC)等。
这些参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状况。
白细胞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监测患者的疾病状况。
通过对白细胞数量和分类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更及时地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通常会依靠白细胞计算公式来辅助诊断和治疗患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第二篇示例: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重要细胞,主要负责对抗感染、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等功能。
白细胞数量的计算对于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获取白细胞的数量,而这个过程其实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的。
检验师100道《相关专业知识》试题

检验师100道《相关专业知识》试题1. 题目:什么是血红蛋白电泳?-答案: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分离和分析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的技术。
-解析:通过电泳可以诊断各种血红蛋白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
2. 题目: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的常见原因是什么?-答案:常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解析:ESR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或其他病理状态。
3. 题目:什么是全血细胞计数(CBC)中的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答案:ANC是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
-解析:ANC用于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免疫抑制状态下。
4. 题目: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常见症状是什么?-答案:常见症状包括容易瘀伤、出血时间延长和月经过多。
-解析:血小板功能障碍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导致出血倾向。
5. 题目:镰状细胞贫血的病理机制是什么?-答案: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红细胞异常形变和易破裂。
-解析:镰状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变形,堵塞小血管,导致疼痛和组织损伤。
6. 题目:什么是白血病?其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案:白血病是血液和骨髓的恶性疾病,主要类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解析:白血病的分类基于细胞类型和疾病进展的速度,影响治疗方案和预后。
7. 题目:骨髓穿刺在诊断血液病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骨髓穿刺用于采集骨髓样本以评估骨髓造血功能和细胞形态。
-解析:通过骨髓检查可以诊断白血病、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
8. 题目: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是什么?-答案: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
-解析: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的男性容易患病,而女性则为携带者。
9. 题目:什么是库姆斯试验?用于检测什么?-答案:库姆斯试验是一种检测抗体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免疫学试验。
-解析:直接库姆斯试验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间接库姆斯试验用于输血前配血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全血细胞计数(CBC)

全血细胞计数(CBC)全血细胞计数(CBC)2015-01-26 15次阅读兽医临床对患畜血液样本的检查常常包括两种:一种是全血细胞计数(CBC),通过手工血细胞计数或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类型,是一项筛选性试验;另一种是血液生化检测,测定血液中的电解质、酶等物质的浓度。
通过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等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方便快捷、结果准确,有助于临床兽医师对犬猫临床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液成分血液由液体和各种血细胞组成。
可为细胞运输养分和氧气;移除或吞噬器官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保护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的感染。
每一滴血液实际上都含有上百万个血细胞。
尽管用于CBC的血液样本很少,但它所含有的血细胞足以精确地评价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
CBC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类型红细胞红细胞生成于骨髓,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至组织细胞,再将二氧化碳运走。
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受血浆容量变化、红细胞破坏或丢失速度、脾脏收缩、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及骨髓生成红细胞的速度等因素影响。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不检测任何成分的百分率,而是检测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的实际数量。
犬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00天,猫的为85-90天,犬的循环血液中每天约有1%的红细被新生红细胞所取代,猫的比例更高。
因此,骨髓需要持续产生新的红细胞,保持循环血液量的恒定。
动物机体通过评估运输至组织的氧气量来维持血管中红细胞的数量,若无足够氧气,机体会动员骨髓释放未成熟的红细胞,若短时间内需要更多红细胞则刺激骨髓生成并释放更多的红细胞。
若为慢性肺病、心脏病、肺动脉主动脉短路等原因引起的慢性低血氧症,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使骨髓生成和释放红细胞的量增加,导致红细胞绝对增多,红细胞总数、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值。
这属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此外,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也会导致上述红细胞像的发生,但是低血氧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正常或偏低。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复检标准

14
二、复检的定义与范围
1.
报警包括以下三类: 非形态学报警信号;如Hb测定所遇到的混 浊(turbidity)、干扰(interference)、 白细胞异常直方图(abnormal scattergram)、PLT聚集(clumps)、 RBC凝集(agglutination)、超过仪器本 身的检测线性范围。
3
背 景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显微镜检查(镜检)是判断血 细胞形态病理变化的金标准。
高质量的镜检: 1、炎症引起的白细胞“毒性”变化 2、白血病细胞病理变化 3、贫血红细胞形态变化 4、血小板形态特点 5、血液内寄生虫检查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背 景
理想的血液检查: 仪器计数细胞 + 镜检观察形态 由于镜检费人费时,在大量样本需要检查的实验 室很难及时发出报告。 仪器的三分群或五分类解决了筛选问题,即经过 仪器分析将正常的或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的样本视 为正常不再镜检,而集中精力对有问题的样本详 细检查。 因此,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常用“筛选标准” 这一名词,即制定一定的标准,当仪器分析结果 达到标准时,可视为仪器所测的白细胞分群(类) 结果能客观反映血象状况无需镜检。反之,需进 一步涂片镜检。
10
一、复检的现状
2002年,Dr. Houwen邀请了20专家讨论 和制定了自动CBC和DC的复检标准,并 在6个国家17个实验室试行。 2005年,国际血液复检专家组提出了自动 CBC和DC的复检规则,即41条。
11
二、复检的定义与范围
Consensus Guidelines: Combined Laboratories Truth Table Number True Positive 1483 False Positive 2476 True Negative 8953 False Negative 386 Total number of samples 13298 Percentage 11.20% 18.60% 67.30% 2.90%
兽医常用生化指标

全血是血细胞和液体的混合物。
全血计数(CBC)检查血液细胞部分,并给出各种不同类型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数量。
生化检测对象是血液移除细胞后的液体部分。
为了获取血液中的液体,血样需要先在管内凝集,然后经离心机离心,使血凝块下沉至管的底部,而析出的液体留在管的上部。
血液凝集后析出的液体被称为“血清”,通常用于生化检测。
动物生化检测包括在一份样品内检查查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浓度可揭示体内各种器官许多方面的信息。
检测项目兽医临床生化指标通常包括以下项目:T-Pro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BUN血尿素氮GPT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RE肌酸酐GOT 谷草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甘油三酯ALP碱性磷酸酶T-Cho总胆固醇CPK肌酸磷酸激酶FRA果糖胺LDH乳酸脱氢酶Ca钙Amy淀粉酶IP无机磷GGTγ-谷酰氨基转移酶Mg镁Glu葡萄糖UA尿酸主要项目的判读总蛋白(T-Pro):一般说来,总蛋白浓度检测的是两种血液蛋白分子,白蛋白和球蛋白。
总蛋白浓度升高通常见于机体脱水。
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机体免遭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某些疾病,如猫传染性腹膜炎,可见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
白蛋白(Alb):白蛋白在肝脏合成,是构成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
在外周组织中分解,其半衰期为7-10天。
犬的白蛋白半衰期约是8.2天。
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有维持血浆渗透压和作为载体转运各种激素、离子和药物。
脱水时可见白蛋白升高,降低多因生成减少、小肠吸收不良、蛋白质丢失过多或蛋白质分解过多所致。
谷丙转氨酶(GPT):血清谷丙转氨酶(GPT)也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它是检测肝功能的一种重要的酶,其活性升高通常意味着肝细胞由于某种原因遭到破坏,肝脏可能出现癌变、感染、充血(见于心力衰竭)、硬化、堵塞(因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不能经胆管清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血细胞计数(CBC )全血细胞计数(CBC)2015-01-26 15 次阅读兽医临床对患畜血液样本的检查常常包括两种:一种是全血细胞计数(CBC ),通过手工血细胞计数或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类型,是一项筛选性试验;另一种是血液生化检测,测定血液中的电解质、酶等物质的浓度。
通过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等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方便快捷、结果准确,有助于临床兽医师对犬猫临床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液成分血液由液体和各种血细胞组成。
可为细胞运输养分和氧气;移除或吞噬器官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保护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的感染。
每一滴血液实际上都含有上百万个血细胞。
尽管用于CBC 的血液样本很少,但它所含有的血细胞足以精确地评价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
CBC 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类型红细胞红细胞生成于骨髓,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至组织细胞,再将二氧化碳运走。
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受血浆容量变化、红细胞破坏或丢失速度、脾脏收缩、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及骨髓生成红细胞的速度等因素影响。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计数不检测任何成分的百分率,而是检测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的实际数量。
犬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00 天,猫的为85-90 天,犬的循环血液中每天约有1%的红细被新生红细胞所取代,猫的比例更高。
因此,骨髓需要持续产生新的红细胞,保持循环血液量的恒定。
动物机体通过评估运输至组织的氧气量来维持血管中红细胞的数量,若无足够氧气,机体会动员骨髓释放未成熟的红细胞,若短时间内需要更多红细胞则刺激骨髓生成并释放更多的红细胞。
若为慢性肺病、心脏病、肺动脉主动脉短路等原因引起的慢性低血氧症,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使骨髓生成和释放红细胞的量增加,导致红细胞绝对增多,红细胞总数、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值。
这属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此外,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也会导致上述红细胞像的发生,但是低血氧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正常或偏低。
此外,脱水也会导致红细胞总数的上升,并伴随血浆白蛋白的升高。
当发生失血或溶血等再生性贫血时,红细胞总数降低,随着骨髓红细胞生成增加,最终红细胞总数可恢复正常值。
如果失血严重,会发生铁丢失和铁缺乏,导致非再生性贫血。
非再生性贫血多因红细胞成熟缺陷和红细胞再生障碍(红细胞生成无效或减少)所致,骨髓内无足够的红细胞产生,新细胞释放入血液的速度就减慢,此时红细胞总数持续在低限以下。
血细胞比容( PCV/HCT ):血细胞比容是细胞部分相对全血量的容积百分率。
血细胞比容可经血球容积计数管离心测得,经全血放入小玻璃管中,用离心机离心,因血液细胞较血浆密度大,所以被压缩至管底端。
现代兽医临床多经血液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分析仪较血球容积计数管操作简单,结果更准确,不会发生计数管破裂和/或破碎的危险,节省人力和成本。
如果PCV 偏低,则机体中红细胞数比我们期望值小,这种情况被称作贫血。
严重贫血动物,牙龈粘膜苍白,且虚弱易疲劳,因为其机体实际获得的氧气比所需要的要少。
再生性贫血时红细胞数量较正常少时,机体释放新的网织红细胞进入循环。
非再生性贫血时,血液样本中没有或含有极少的非成熟红细胞,机体持续丢失红细胞,但没有新的产生,情况严重时往往对患畜生命造成威胁。
血细胞比容超过55 则为升高。
可见于脱水动物,原因是其血液变得更为浓缩;也可见于其它情况,例如某些休克、高海拔反应(空气较为稀薄,氧气含量少,导致更多的红细胞释放入循环)、肺脏疾病等。
任何引起组织缺氧的条件均可导致全血计数时红细胞数量升高。
血红蛋白浓度(HGB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通常红细胞总数、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一致。
但是,当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可见红细胞总数无变化或偏低,血红蛋白含量较正常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的犬。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表示每颗红细胞的平均容量。
动物的红细胞比人类的红细胞小(人为7.0-9.0um,犬为6.0-7.0 Um,猫为5.5-6.0um,羊的更小,约为4.5um左右),鉴于人与动物的血细胞差异,用动物专用血液分析仪直接检测可得到极为正确的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即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多与再生性贫血有关,因为网织红细胞比成熟的红细胞体积大,当网织红细胞的数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导致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比失血性贫血的测定结果更明显。
再生性不良性、免疫介导性贫血和/或骨髓纤维化的犬也有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患有再生性不良性贫血的猫白血病病毒阳性的猫,也常见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
小球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通常表示铁的不足。
成年动物的小球性缺铁性贫血几乎都是因慢性出血所致,依照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和血液流失的程度,平均红细胞体积降至正常范围以下需要一至数月。
在成年犬猫,饮食缺铁很少会造成小球性贫血症的发生。
无血液流失的缺铁情况出现在哺乳期的幼年动物,这是因为乳汁中铁的含量不高,而成长中的犬猫又特别需要铁质所致。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一般情况下,随着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而变化,发生大球性低色素性贫血时除外。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表示红细胞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患有再生性贫血的动物,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尤其是大量网织红细胞释放入血液的动物。
因为不到网织红细胞末期,血红素不会合成完全,当机体贫血时,大量网织红细胞自骨髓中释放,导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大小不一程度增加的病例,红细胞分布宽度值预期也会增加。
由于网织红细胞和年轻红细胞通常较成熟红细胞大,因此在发生再生性贫血时红细胞分布宽度通常会增加。
白细胞白细胞也被称为白血球。
血液中红细胞比白细胞多得多。
血液样本中每有一个白细胞将有600〜700个红细胞。
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机体抵抗侵入的病原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和真菌。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可分为多种类型,白细胞计数(WBC )是各种类型的总称。
白细胞总数的升高多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引起。
当机体抵抗严重感染、应激以及吞噬代谢性毒素(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为清除代谢废物可致白细胞升高)时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
另外,动物极度兴奋(采集血液样本时兴奋或不配合)时,白细胞将释放入血,其含量升高。
当动物长期患病且极为虚弱以及一些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将比正常值低。
根据细胞对染料的反应不同,白细胞被分为两大类:粒性白细胞(吸附染料的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不吸附染料的白细胞)。
粒性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在骨髓生成。
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含有多个分叶核,被称为“叶状中性粒细胞”,而非成熟嗜中性粒细胞含有单一叶状核,被称为“杆状中性粒细胞”。
杆状中性粒细胞较叶状中性粒细胞年轻一一首先释放入血液的骨髓粒细胞是杆状中性粒细胞,在循环中经过一段时间成熟为叶状中性粒细胞。
这些细胞通常吞噬致病细菌和其它外源性粒子发挥作用。
当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时,外周血中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骨髓释放更多的幼龄细胞进入循环,且杆状中性粒细胞与叶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比增长。
但发生腹膜炎、子宫蓄脓时杆状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机体动员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
机体总嗜中性粒细胞增加通常是细菌感染或应激的表现。
如果杆状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且与叶状中性粒细胞成正比,则此时机体反应更为严重,因为机体释放越来越多的非成熟细胞进入循环以抵御感染。
对于多数病毒感染,嗜中性粒细胞总数降低。
嗜酸性粒细胞: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下较嗜中性粒细胞少。
该细胞也产生于骨髓,也具有吞噬进入机体的外源性粒子的功能。
当机体遭受寄生虫感染或出现过敏时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加。
对于极端或长期应激的犬或猫,嗜酸性粒细胞下降。
嗜碱性粒细胞:该细胞是所有白细胞类型中数量最少的细胞。
多数血液样本通常不可见。
淋巴细胞:无粒白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例如淋巴结、脾等)中形成,然后释放入血。
它们不能吞噬生物体,但可通过其它方式履行防御功能。
淋巴细胞根据功能可分为两类——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但通过显微镜不能鉴别二者。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其为大分子蛋白质,可粘附或消灭入侵的生物体或其它外源性物质和粒子。
淋巴细胞下降时称为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于感染初期(如细小病毒)或使用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龙)后。
淋巴细胞减少也可见于其它情况,但相当少见。
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可见于长期患病。
例如,长期细菌或病毒感染,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的病因是非白血性白血病,该病是一种血细胞癌症,通常是致命的。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产生并储存于脾脏和骨髓。
该细胞具有吞噬外源性物质的功能,例如传染性病原体。
另外,它还可分泌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分子以清除炎性和坏死组织。
单核细胞数量变化较小,除非机体出现癌性非白血性白血病。
血小板血小板来源于骨髓内的巨核细胞,在血管内的寿命一般为3-7 天,在凝血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全血检查必不可少的部分。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症很少单独发生,通常与贫血或白细胞减少症同时发生。
当血小板减少症单独发生时,应再次检测用以确诊。
血小板压积(PCT):升高提示可能是骨髓纤维化,降低可能因再生障碍所致。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常用来评价血小板的大小,升高意味着反应性血小板生成,见于继发性血小板破坏、骨髓增生性疾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降低见于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早期和骨髓功能衰竭。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有助于分析血涂片中的血小板。
血小板分布宽度若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血小板比容均一性。
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多,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0 0 条评论没有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