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详细课件
指南录后序 (全)

间:空隙,这里指机会。 具:通“俱”。 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中兴:复兴。 庶几jī:差不多。 诡:隐蔽。 草,露:名词用作状语
探 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 讨 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领会作者用
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奔” “变”“诡” “避”“出”“渡”“入”“展 转”“至于”
快急险
小结第4节段意:
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 难历程,表现了作者 经历艰险,仍力图中 兴的心愿。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 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 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 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 从鱼腹死;
探
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 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
讨 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
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
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 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
国之策。
小结第2、3节段意: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 表达了他忍辱负重, 图谋再举的思想。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 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 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 则以兵围所寓舍shè,而予不得归矣。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向前痛骂 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二 人叛国(的罪行)。(我)只想求死, 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元军虽然表 面尊敬,其实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 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 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朝廷了。
《指南录后序》课件

研习第六节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 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 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通州,为 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 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 • • • • • 间:断断续续,有时。 存:保存; 本:指底稿。 手:用手,名词用作状语。 为:作为。 悲:悲叹;同情;思念。
• • • • • • •
赖:依赖;依靠。 福:富泽。 雪:洗雪。 若:像;如;好像。 向:从前;往昔。 微:没有。文:文饰,掩饰。 诚:确实;实在;的确。
研习第二、三节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 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 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 • • • • • 上下:指元军上下。 遽:立即,立刻。 轻:轻视,小看。 构恶:挑拨,陷害。 羁縻:扣押,拘留。 遂:就。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 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 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 舍,而予不得归矣。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 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 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 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 以资政殿学士行。
• • • • • • • 会:适逢,正好。副词。 北:指元军。 纾:解除,消除。 意:估计,料想。 觇:窥探,察看。 求:寻求。 翌日:第二天。
文天祥
关于作者:文天祥
南宋 文天祥是___(朝)杰出的民族英雄 文山 和爱国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___,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丞相,代表_ 南宋 __(朝)与元人谈判时被扣,脱逃后一再起 兵抗敌,兵败被俘,监禁三年,不屈就义, 遗 《文山先生全集》 有_________________。其诗文沉郁悲壮,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 留取丹心照汗青 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著名 《渡扬子江》 诗篇还有_ ____ 、___________。 《正气歌》
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

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学习导言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之时,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人类文明史上,这些传播火种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与心血奋斗着,在暗夜如磐的专制时代,十二月党人为自由献身的精神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爱国情感让人钦佩;在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林肯溅落的血滴令人惊心!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无论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本专题以“高尚人格”为话题,以“号角,为你长鸣”为专题,分“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茫”“殉道者之歌”三个板块,多角度展示主人公诚实的品质、伟大的人格,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
“烈士的抉择”板块择取了《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表现了文天祥以死报国和五位志士为义而死的崇高精神。
“底层的光茫”板块选取了《品质》《老王》两篇小说,展现了底层民众身上那可贵的人格光辉。
“殉道者之歌”板块选择了《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诗歌,体现对崇高正直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渴求,对崇高人格的歌颂。
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主题导读英雄,让人崇敬的称谓。
他们满腹经纶、满腔热血、剑指连营、马踏沙场,却又伫立寒风、仰天长喟、哀声动地、泪雨倾盆,他们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仰,包括他们的敌人。
今天我们应该为祭奠我们心中的英雄,在心灵构筑灵堂,用我们的虔诚和景仰给英雄献一炷心香。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
第1课时指南录后序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纾.祸()觇.视()翌.日()羁縻.()天高地迥.()诋.毁()自刭.()巡徼.()毗.邻()愧怍.()答案:纾shū,觇chān,翌yì,縻mí,迥jiǒnɡ,诋dǐ,刭jǐnɡ,徼jiào,毗pí,怍zuî。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江苏专用)课件2.1 指南录后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7 .特殊句式 (1)死生, 昼夜事也(判断句) (2 ) 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亦义也 (判断句) (3)予羁縻不得还(被动句) (4)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 (5)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 (6)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被动句) (7)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状语后置句) (8)将请罪于君(状语后置句)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积累并识记“间、道、行、分”等实词, 以及“之、以”等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识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 .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3 .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连线作者
文天祥( 1236— 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 ,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 吉安)人, 南宋杰出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他的创作以德祐初为界, 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多为题咏、应酬之作 ,后期作品大多洋溢爱国 激情。著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等, 总为《文山先生全 集》。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 .一词多义 得间奔真州(机会, 名词) (1)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动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动词)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副词) 道海安、如皋, 凡三百里(取道,经过,名词作动词) 会天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道路, 名词) 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正义, 名词) (2)道 策之不以其道(方式 ,方法 ,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名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讲,动词) 志同道合(志向, 名词)
【苏教版】2019版必修三语文:第5课《指南录后序》示范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指南录后序》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
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下面是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指南录后序》。
1. 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 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1. 字词解析①注意释义士萃(cu )于左丞相府(萃:聚集)北亦未敢遽(j )轻吾国(遽:匆忙,马上)吕师孟构恶()于前(坏事。
构恶:做坏事。
)予羁(j ī)縻(m )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 )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 ǒ ng )(迥:远)避渚(zh 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 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恶:困难。
)②通假字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③词性活用A. 名词作状语北虽貌敬(貌:表面上)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B. 名词作动词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④一词多义[ 间]A 名词ji ā n得间奔真卅(机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出没于长淮间(之间)B 动词ji n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C 量词ji ā n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副词ji n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A 动词m 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B 动词m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C 形容词m ǐ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D 副词m ǐ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
指南录后序 (全)ppt课件

4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 写的序言,因为以前曾写过一篇序,所以这一篇称 为“后序”。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收的是作者出使被扣和逃 归途中所写的诗。集名取其中《渡扬子江》一诗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句意。
渡扬子江
前些日子被元人扣押,被迫在北方
第一部分:
(第1 — 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所 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 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 操。
第二部分:
(第6 — 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作 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 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
7 名。
8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 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莫知计所出。
17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
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
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 则以兵围所寓舍shè,而予不得归矣。
10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 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 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会:适逢,恰逢。 辙:车迹,这里指使臣的车子。 北:指元。 当国者:主持国事的人。 为:是 纾:缓解。 爱:吝惜。 意:估计,料想。 以:用 觇:窥视,侦察。 11 以:凭借……身份。
2
文天祥 (1236~1283)
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 学家、诗人。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 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 人。
《指南录后序》内容详解

高邮
城子河
高沙
泰州 海安
贾家庄 桂公堂
扬州 瓜洲
仪征 江 常州
如皋
南京
镇江
江阴 南通
长
无锡
崇明岛
宜兴
太湖 苏州 北营
杭州
苏州洋
宁波
台州 永嘉
2.用自己的话复述文天祥在逃亡过 程中遭遇的种种凶险。
京口-真州:几自刭死、几从鱼腹死 真州-扬州:几彷徨死、无不死、殆例送死 扬州-高邮:几落贼手死、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几陷 死 高邮-海陵、高沙:几以捕系死、几邂逅死、常恐无 辜死 海安、如皋-通州:无日而非可死、几以不纳死 通州-四明、天台-永嘉:以小舟涉鲸波,无可奈何
10、非人世所堪 明确:机会、差不多、隐藏,在草中,在露天里、处境困窘,没有依靠, 悬赏,远,无、到、盘查、接近于,类于、通“凌”,欺侮、取道,总 共、忍受
1.划出文天祥从京口逃脱后的逃亡线路 图。
京口 真州 扬州 高邮 海陵、高沙 海安、如皋 通州 四明、天台 永嘉
文天 祥出 使北 营及 逃亡 路线
(5)献谄( chǎn ) (6)诟虏帅( gòu ) (7)贵酋( qiú ) (8)羁縻( jī )( mí) (9)二阃( kǔn ) (10)渚洲( zhǔ ) (11)自刭( jǐng ) (12)殆例( dài ) (13)巡徼( jiào ) (14)檄文( xí ) (15)毗陵( pí) (16)邂逅( xiè )( hòu ) (17)余僇( lù ) (18)愧怍( zuò ) (19)号呼靡及(háo ) ( mǐ )
机会差不多隐藏在草中在露天里处境困窘没有依靠悬赏远无到盘查接近于类于通凌欺侮取道总共忍受66永嘉台州宁波杭州苏州无锡江阴宜兴镇江扬州南京高邮仪征崇明岛泰州海安如皋南通常州苏州洋桂公堂贾家庄城子河海安如皋通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详细课件新高考新教法2013-03-15 09375cc149a20102e4hr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详细课件过零丁洋海丰县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空虚)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诚意)于心,则馁矣。
……金陵驿文天祥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化常识——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第一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除授官。
♦都督统率。
♦路宋代行政区名称♦北元;迫逼近。
♦缙绅士大夫(借代)♦萃聚集♦会适逢。
♦使辙往来使者(借代)♦当掌管♦一行出使一次♦纾缓和,解除。
♦意估计,料想。
♦可以可以凭借♦动打动。
♦拜受命。
♦以介词,凭……(身份)。
第二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慷慨,意气激昂。
(异义)♦遽立刻。
轻轻视。
♦羁縻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被动)♦直直接,径直。
前向前。
诟耻辱,怒骂。
♦数列举罪状。
♦但只。
♦顾顾念。
♦利害偏义复合词,危险。
♦貌表面。
名作状。
♦名名义上。
名作状。
♦以动词,带领。
♦而因而。
表结果连词。
第三节♦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以1介词,凭……身份。
♦诣拜访,到……去。
♦目列。
♦分职分,名作状,按职分。
♦引决自杀。
♦隐忍含垢忍辱。
♦以2连词,而,表修饰♦以3以(之),介词,凭借(这种手段)苏轼《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第四节♦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于)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间机会♦具完全,都,详尽地♦以连兵大举约(之),和他们约定连合兵力采取大行动。
♦庶几差不多♦诡隐蔽。
♦草、露、日名作状♦出没周旋。
(异义)♦穷困窘(异义)♦无聊没有依靠(异义)♦购悬赏捉拿♦靡不♦已而不久♦展转多次转道到达♦以表结果连词,译为“最后”。
♦至于到达(异义)第五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其代词,那♦以表目的连词♦物色访求。
盘查。
(异义)♦彷徨走投无路♦如到♦竟使假使♦不由不能自主♦殆例几乎等于♦巡徼巡查的军官♦陵迫凌迫,欺侮逼迫。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质明天明♦以因为♦相后先一前一后行进♦邂逅不期而遇♦道名作动,取道♦凡共,总计♦以凭,用,可译为“驾着”♦固本♦而则,就♦见现赏析•凡“死”字共二十二处。
这些“死”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准确鲜明,又形象生动,可谓妙语纷呈,出神入化!•(可从句式、结构、内容——死的危险、死的方式等角度分析)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
•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
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凸现“境界险恶,层见错出”的困境。
•“死”(20)至(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从“死”的危险划分•有的来自敌方(元营),如②、③、④、⑥、⑧、(10)、(13)、(15)等,用以揭露元军的凶狠和残暴;•有的来自内部(南宋),如⑦、⑨、(11)、(14)、(18)等,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乱和腐败;•有的来自环境的险恶,如(12)、(16)、(17)、(19)、等,用以透露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从“死”的方式划分♦主动(自杀)的“死”仅有⑤、⑥、⑦三个,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被动(他杀)的“死”有其余十四个(即所有来自敌方和南宋的“死”的威胁),显示文天祥的高风亮节。
第六节♦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间有时♦以介词,用♦废废弃♦手亲手(名作状)♦留被扣留♦发从……出发(省略“于”)♦趋疾走,奔赴♦来者后世的人♦悲同情,为……悲。
第七节♦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何为“为何”的倒装,做什么。
♦乎语气词♦僇同“戮”,罪♦以1用♦遗体给予的身体♦殆危险♦将如果,连词。
♦于向♦以2用来(“无以”句式)♦以3来(目的连词)♦修整治;从跟从♦以为把……作为♦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无无论。
无……不,无论……都♦向从前♦使假使♦委抛弃♦微没有♦以用来(微以=无以);或理解为介词“依靠”♦文文饰♦其副词,表反问,怎么。
♦诚实在♦返使……返回。
♦日月指皇帝、皇后。
♦正丘首死于故国第八节♦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这一年夏季五月,年号改为景炎,庐陵人文天祥给自己的诗集写了序文,题名为《指南录》。
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授予官职(一般为升职)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擢提拔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辟征召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迁升迁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遭贬《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贬降职贬连州刺史♦谪被罚流放或贬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