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中药方
甲状腺腺瘤的中医处方

甲状腺腺瘤的中医处方导读: 方1组方:海藻30g, 昆布30g, 海蛤壳30g, 海螵蛸30g, 海浮石20g, 三棱15g, 莪术15g, 桔梗20g, 细辛5g, 香附15g, 木香20g, 半夏10g, 生牡蛎50g, 郁金10g, 焦栀子20g, 丹皮15g。
加减:⊙兼有气滞痰凝者, 加夏枯草;⊙兼有脾虚肝郁者, 加陈皮;⊙气血两虚者, 加菟丝子、巴戟天;⊙如精神抑郁, 胸胁胀满, 加柴胡、川楝子、元胡。
主治: 甲状腺腺瘤。
用法:水煎, 分2次服, 每天1剂, 6个月为1个疗程。
方2组方: 石斛9g, 麻黄9g, 香附9g, 枳壳9g, 川芎方1组方: 海藻30g, 昆布30g, 海蛤壳30g, 海螵蛸30g, 海浮石20g, 三棱15g, 莪术15g, 桔梗20g, 细辛5g, 香附15g, 木香20g, 半夏10g, 生牡蛎50g, 郁金10g, 焦栀子20g, 丹皮15g。
加减:⊙兼有气滞痰凝者, 加夏枯草;⊙兼有脾虚肝郁者, 加陈皮;⊙气血两虚者, 加菟丝子、巴戟天;⊙如精神抑郁, 胸胁胀满, 加柴胡、川楝子、元胡。
主治: 甲状腺腺瘤。
用法:水煎, 分2次服, 每天1剂, 6个月为1个疗程。
方2组方: 石斛9g, 麻黄9g, 香附9g, 枳壳9g, 川芎9g, 麦冬9g, 赤芍9g, 葛根9g, 苏梗9g, 白芷9g, 升麻3g, 陈皮3g, 炙甘草3g。
主治: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肿块, 质中无压痛, 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咳嗽有痰、色白, 舌质红, 苔薄白, 脉弦。
用法:每天1剂, 水煎服。
随证加减。
方3组方: 柴胡9g, 生牡蛎(先煎)30g, 丹参15g, 赤芍15g, 玄参15g, 当归15g, 夏枯草15g, 海藻15g, 昆布15g, 海浮石(先煎)15g, 牛膝15g, 川贝母(研末, 冲服)3g。
加减:⊙甲状腺腺瘤, 加桔梗10g, 同时服用小金丹1丸, 每天3次;⊙子宫肌瘤, 加牛膝10g, 泽兰叶15g;⊙乳腺增生症, 加蒲公英30g。
甲状腺结节中药处方

甲状腺结节中药处方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处方,这些处方通过调节体内气血,促进疏通经络,改善甲状腺结节的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首先介绍的是桃仁散,该处方以桃仁为主要成分,可激活血液循环,促进甲状腺结节的吸收。
同时,桃仁散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结节引起的疼痛症状。
配伍当归、红花等中药,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接下来介绍的是六味地黄丸,该处方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为主要成分,可以滋养肝肾,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于甲状腺结节引起的疲劳、乏力等症状,六味地黄丸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此外,该处方还有清热祛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结节引起的发热等不适感。
再次介绍的是玄参散,该处方以玄参、黄连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的作用。
对于一些炎症反应明显的甲状腺结节,玄参散可以发挥一定的疗效。
此外,该处方还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甲状腺结节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最后介绍的是甲状腺病散,该处方以黄芩、连翘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甲状腺病散对于甲状腺结节引起的炎症反应、肿胀疼痛等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该处方还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的效果,对于一些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甲状腺结节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配伍选择,遵循适度、适量的原则,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中药治疗一般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的诊疗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中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桃仁散、六味地黄丸、玄参散、甲状腺病散等都是常用的中药处方,通过调节体内气血、促进疏通经络、改善炎症反应等作用,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甲状腺腺瘤“瘿瘤”中药方(金樱子)

甲状腺腺瘤“瘿瘤”中药方(金樱子)
安某,男,46岁,工人。
2009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患颈前左侧肿块已有半年,近来肿块增大不适。
经西安某医院T3、T4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手术,患者因惧而转求中医治疗。
诊见左侧肿块呈椭圆形,约6cm×5cm,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晰,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并感憋气胸闷,观其形体丰腴,面色微黄,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象滑数,舌质绛红、苔黄腻。
诊断:肉瘿(甲状腺腺瘤)。
辨证:肝郁气滞,痰瘀交结。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消瘀。
方药:金夏消瘿汤。
处方:金樱子、夏枯草各30g,青皮、半夏、茯苓、郁金、广木香、山慈菇、三棱、莪术各10g,海藻、海蛤壳、生牡蛎、浙贝母各15g。
水煎服,每日1服,早晚分2次服。
嘱其服药期间要将头向后仰,作吞咽动作30次,每日2次。
服15服药后,肿块变软,30服后,肿块变小,约2cm×1cm。
坚持服至45服药后,肿块消失,患者又继续服药至60服而收全功。
按:甲状腺腺瘤中医统称“瘿瘤”,又有气瘿、肉瘿之分。
多由劳累忧思、久而不解、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化湿生痰、气滞血瘀而成。
本案患者属肉瘿,经用自拟金夏消瘿汤而获效,方中金樱子酸涩收敛,益精消瘿;夏枯草疏肝解郁;青皮、半夏、茯苓祛湿化痰;山慈姑、浙贝母清热解毒;郁金、广木香、三棱、莪术理气活血;海藻、海蛤壳、生牡蛎软坚散结,共奏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之功,故而疗效显著。
良性甲状腺肿瘤中药方大全

好评率:100%专方治疗
(1)软坚汤
组成:夏枯草、莪术、白芍各9克,生牡蛎20克,黄药子、土鳖、风栗壳、茯苓、首乌、浙贝、生蛤壳各12克,甘草6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有瘀者加田三七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每周4~5剂,1个月为一疗程。
主治: 瘿瘤初起,肉色不变,渐长渐大。及瘰疬。
用法用量: 成人每服1丸,饭前温开水送服,或煎1碗当茶饮,日3次。小儿酌减。外用樱桃核、好醋磨敷患处。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蜡皮封固。
爵床草30g,叶下红30g,野蓄薇果30g,狗肝菜20g,大枣6枚,煎汤代茶饮。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30天为一个疗程。
(4)海藻玉壶汤
组成:海藻、昆布、海浮石、夏枯草、黄药子各15克,当归、香附、半夏、陈皮、郁金、象贝各12克,牡蛎30克。
加减:肿块质地坚硬,无明显虚弱证者,酌加炮山甲、赤芍、山慈姑、三棱、莪术,另服牛黄醒消丸;胸闷心悸失眠者加合欢皮、远志、枣仁;体丰,苔白腻,上方去海浮石、当归,加胆星、川朴、茯苓;形瘦多火,口干咽燥者,去半夏、香附,加麦冬、玄参、生地、丹皮;病久体弱者,酌加党参、黄芪、首乌、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11)化痰散结汤
组成:酒炒黄药子、海藻、昆布各12克,海浮石、生牡蛎各20克,当归、川芎、红花、土贝、半夏、乌药、八月札、夏枯草、玄参各9克,柴胡6克。
加减:体弱去红花或减量,加党参;瘿块明显肿大加三棱、莪术,重用牡蛎;阴虚加鳖甲,重用贝母;用卑虚加白术、青皮;失眠加酸枣仁或柏子仁;青春期、哺乳期,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时加凤尾草,重用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贝母。
治疗甲状腺肿瘤的验方多年来曾治疗10余例,皆获痊愈

治疗甲状腺肿瘤的验方多年来曾治疗10余例,皆获痊愈导读:今天学习王季儒先生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经验方——软坚化瘤汤。
01甲状腺肿瘤属于中医“瘿瘤”之范围,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痰凝而成。
治疗法则,以舒肝理气,软坚化瘀为主,多年来曾治疗10余例,皆获痊愈。
因此,拟一固定方剂,名为软坚化瘤汤。
如肿瘤病人服过数剂,皆明显见效,大多数可消一半,继续再服即不似初服效力之速,及消至粟米大时,见效越慢,但只要坚持服之,或配成丸药常服,可获痊愈。
软坚化瘤汤(自拟方):生牡蛎30g、夏枯草30g、昆布12g、海藻12g、三棱6g、莪术6g、青皮5g、香附9g、玄参12g、浙贝母10g、山慈菇10g、黄药子10g、瓜蒌30g、蜈蚣1~4条02例1:丁某,女,28岁,1970年12月29日初诊。
患者颈正中偏右有一肿物,如核桃大,发现数月,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表面光滑,质中等硬,自觉气短。
经某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建议手术,患者不同意,而来我院用中医治疗。
诊为肝郁气滞,湿痰凝结,营卫失调,逆于腠理,结为肿瘤。
拟以舒肝理气、软坚化瘀之法,药用软坚化瘤汤加减。
夏枯草30g、海藻12g、昆布12g、黄药子9g、瓜蒌30g、生牡蛎30g、玄参12g、浙贝母9g、三棱6g、莪术6g、青皮5g、山慈菇9g本方服7剂,肿瘤消去大半。
服至20剂,消如枣核大。
服40剂消如小米粒大,随配丸药常服。
丸药方:生牡蛎50g、三棱15g、夏枯草50g、昆布30g、海藻30g、黄药子15g、半枝莲30g、瓜蒌30g、清半夏15g、赤芍30g、桃仁30g、香附15g、莪术15g共研细,为蜜丸,每丸9g重,每服1丸,每日2次,服完1料复查,已愈。
例2:某,女,40岁,1975年秋初诊。
治甲状腺肿瘤验方5方

治甲状腺肿瘤验方5方1.瘿瘤平消汤猫爪草18克、海藻15克、玄参、牡蛎、白芍、浙贝母、昆布各9克、三棱、莪术、柴胡、橘核各6克、桔梗3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服。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是付医师临床专治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验方,过多位患者使用,疗效确切。
姬宏伟,女,29岁。
患甲状腺瘤三年余,三个月前又患乳腺增生病。
两种病的病因都是肝郁痰阻。
服用此方七天乳房疼痛明显减轻,但甲状腺瘤丝毫未见变化,服药十二天,甲状腺肿瘤变软,用药二十余天乳腺增生已经消失,甲状腺瘤明显缩小,先后服药五十余剂,告愈。
猫爪草有抗癌作用,对甲状腺癌更为有效,故用其为君药。
消瘰丸(玄参、牡蛎、浙贝母)是治疗颈部肿块的名方,海藻、昆布化痰散结,三棱、莪术破血消坚,七味药合用共为臣药。
柴胡、白芍、橘核疏肝理气,共为佐药。
桔梗引诸药上行,直捣巢穴,而为使药。
2.神奇的连翘用连翘、生黄芪、莪术、三棱、夏枯草、射干、天花粉、漏芦、泽兰、沙参、桃仁各100g,组成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方药,8周1疗程,显效。
治疗甲状腺肿瘤口服内消连翘丸(连翘、生黄芪、夏枯草、射干、天花粉、漏芦、泽兰、沙参、桃仁)8周为1个疗程。
治疗37例,总有效率83.8%[北京中医,2006,25(8):453]。
3.甲状腺瘤水蛭10克,海蛤粉、昆布、海螵蛸各12克,丹参20克,地龙12克,桃仁10克,红花15克,生地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14天为1个疗程。
肿瘤,属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瘿瘤范畴。
究其病机,多与气滞血凝,痰瘀聚结有关。
因此,笔者遵奉《内经》“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瘀者行之”之旨,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把活血化瘀作为该病主要治则,用下列方药取得了满意疗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张可4.甲状腺癌颈转移--攻癌夺命汤治验录(李可老中医)王淑臣,女,60岁,两渡矿张斌科长妻,1978年6月26日初诊:患者高大胖体型,体重80公斤。
颈部肿块29年,甲状软骨上方肿块杏子大,下方肿块约乒乓球大,均质硬,右颈部鹅蛋大肿块,凹凸不平。
最新甲状腺肿瘤中药方

良性甲状腺肿瘤中药方好评率:100%专方治疗(1)软坚汤组成:夏枯草、莪术、白芍各9克,生牡蛎20克,黄药子、土鳖、风栗壳、茯苓、首乌、浙贝、生蛤壳各12克,甘草6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有瘀者加田三七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每周4~5剂,1个月为一疗程。
(2)消瘿汤组成:夏枯草、海藻、玄参、牡蛎各30克,三棱、莪术、黄药子、炮山甲各10克,浙贝母、僵蚕、白芥子、当归、香附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活血化瘀汤组成:当归、海藻各15~30克,川贝、半夏、炒山甲、黄药子各9~12克,牡蛎、桃仁各9~15克,赤芍15~30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30天为一个疗程。
(4)海藻玉壶汤组成:海藻、昆布、海浮石、夏枯草、黄药子各15克,当归、香附、半夏、陈皮、郁金、象贝各12克,牡蛎30克。
加减:肿块质地坚硬,无明显虚弱证者,酌加炮山甲、赤芍、山慈姑、三棱、莪术,另服牛黄醒消丸;胸闷心悸失眠者加合欢皮、远志、枣仁;体丰,苔白腻,上方去海浮石、当归,加胆星、川朴、茯苓;形瘦多火,口干咽燥者,去半夏、香附,加麦冬、玄参、生地、丹皮;病久体弱者,酌加党参、黄芪、首乌、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5)甲瘤丸组成:夏枯草、全当归、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昆布、丹参各15克。
用法:上方共研细末,加蜜制丸,每丸重9克。
日服2次,每次1丸,3个月为一疗程。
(6)四海舒郁汤组成:海带、海藻、昆布、海螵蛸、海蛤粉各15克,青木香、陈皮各6克,夏枯草、香附各9克,煅牡蛎、山慈姑各20克,郁金9克。
加减:若甲状腺胂大,皮质坚硬,病程长加三棱、莪术、桃仁、穿山甲;心悸胸闷者加薤白、全瓜蒌;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兼有气虚证加黄芪、党参;伴血虚、阴虚症状加全当归、玄参、生地、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7)海贝柴香汤组成:海藻、昆布、香附、郁金各12克,柴胡、连翘、浙贝、鳖甲各10克,牡蛎、夏枯草、半枝莲各30克,玄参15克,瓦楞子20克。
古医籍治疗甲状腺癌(瘿瘤),27个代表方

古医籍治疗甲状腺癌(瘿瘤),27个代表方摘录自《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肿瘤治疗名方验方》,一共27个古籍方剂,供您收藏、查阅参考。
1. 昆布丸处方:昆布(去咸味)60克,通草30克,海蛤壳30克,海藻(去咸味)30克,炙羊靥2具。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1丸,细细含咽。
功能:软坚化结。
主治:瘿瘤。
症见胸膈塞满,项颈渐粗。
注意:服药期间禁食生菜热面酒肉蒜笋。
原载:唐·李隆基《广济方》。
2. 天仙散处方:天仙藤(炒)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延胡索6克,吴茱萸6克,干姜6克,小茴香6克。
用法:共研细末。
每服6~9克,用酒调服,每日2次。
功能:活血散结,温阳理中。
主治:甲状腺癌骨转移。
原载: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3. 涤痰汤处方:姜半夏8克,胆南星8克,橘红6克,茯苓6克,枳实6克,人参3克,石菖蒲3克,竹茹2克,甘草2克,生姜3片,大枣2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豁痰开窍,理气调中。
主治:瘿瘤,有痰证表现。
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
4. 通气丸处方:木通30克,射干30克,炒杏仁(去皮尖)30克,枳实30克,昆布(洗去盐)30克,诃子30克,海藻(洗去盐)30克,黄芪30克,茯苓20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1丸,含化,早晚服。
功能:化痰散结。
主治:瘿瘤。
症见咽喉肿塞,毒气壅闷不通。
原载:宋·太医院《圣济总录》。
5. 逍遥散处方:炙甘草15克,当归30克,茯苓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柴胡30克。
用法:共细末。
每服6克,加生姜1片,薄荷少许,同煮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功能:疏肝解郁,理气散结。
主治:甲状腺瘤,乳房纤维腺瘤。
症见肝脾气滞,肝脾不和,气血不调。
原载: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 半夏散处方:半夏30克,射干30克,炒牛蒡子30克,杏仁(去皮、尖)22克,羚羊角屑22克,桔梗22克,漂昆布(洗去盐)22克,槟榔22克,枳壳22克,茯苓22克,炙甘草1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甲状腺肿瘤中药方
好评率:100%专方治疗
(1)软坚汤
组成:夏枯草、莪术、白芍各9克,生牡蛎20克,黄药子、土鳖、风栗壳、茯苓、首乌、浙贝、生蛤壳各12克,甘草6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有瘀者加田三七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每周4~5剂,1个月为一疗程。
(2)消瘿汤
组成:夏枯草、海藻、玄参、牡蛎各30克,三棱、莪术、黄药子、炮山甲各10克,浙贝母、僵蚕、白芥子、当归、香附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活血化瘀汤
组成:当归、海藻各15~30克,川贝、半夏、炒山甲、黄药子各9~12克,牡蛎、桃仁各9~15克,赤芍15~30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30天为一个疗程。
(4)海藻玉壶汤
组成:海藻、昆布、海浮石、夏枯草、黄药子各15克,当归、香附、半夏、陈皮、郁金、象贝各12克,牡蛎30克。
加减:肿块质地坚硬,无明显虚弱证者,酌加炮山甲、赤芍、山慈姑、三棱、莪术,另服牛黄醒消丸;胸闷心悸失眠者加合欢皮、远志、枣仁;体丰,苔白腻,上方去海浮石、当归,加胆星、川朴、茯苓;形瘦多火,口干咽燥者,去半夏、香附,加麦冬、玄参、生地、丹皮;病久体弱者,酌加党参、黄芪、首乌、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5)甲瘤丸
组成:夏枯草、全当归、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昆布、丹参各15克。
用法:上方共研细末,加蜜制丸,每丸重9克。
日服2次,每次1丸,3个月为一疗程。
(6)四海舒郁汤
组成:海带、海藻、昆布、海螵蛸、海蛤粉各15克,青木香、陈皮各6克,夏枯草、香附各9克,煅牡蛎、山慈姑各20克,郁金9克。
加减:若甲状腺胂大,皮质坚硬,病程长加三棱、莪术、桃仁、穿山甲;心悸胸闷者加薤白、全瓜蒌;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兼有气虚证加黄芪、党参;伴血虚、阴虚症状加全当归、玄参、生地、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7)海贝柴香汤
组成:海藻、昆布、香附、郁金各12克,柴胡、连翘、浙贝、鳖甲各10克,牡蛎、夏枯草、半枝莲各30克,玄参15克,瓦楞子20克。
加减:痰多苔厚腻加天竺黄、白芥子、法夏、陈皮、胆南星、海浮石;包块质硬,或治疗后期消散缓慢去夏枯草、连翘、海藻、昆布,加当归、川芎、桃仁、赤芍、丹参;腺瘤囊肿型去牡蛎、瓦楞子,加牵牛、泽泻;阴虚潮热,心烦,去夏枯草、连翘、半枝莲,酌加栀子、丹皮、青蒿、沙参、生地、花粉;表卫不固加黄芪、防风、白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8)消瘿I号方
组成:醋柴胡6克,赤芍、香附、青陈皮、夏枯草、玄参各9克,海藻、昆布、黄药子、龙葵、山慈姑、全瓜蒌、王不留行各12克,生牡蛎20克。
加减:阴虚内热症加银柴胡、丹皮、生地、沙参、白芍;有痰加红花、莪术、三棱、炮甲珠;心慌,寐不宁加远志、丹参、当归。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9)瘿瘤散结汤
组成:香附、郁金、青皮、三棱、莪术各10克,山慈姑、全瓜蒌各15克,白芥子10克,海蛤壳、生牡蛎各30克,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各20克。
加减:甲状腺肿块质地较硬,病程较长者加桃仁、鬼羽箭、石见穿、皂角刺、山甲片、乳香、没药;大便燥结艰行者,重用全瓜蒌,或加生大黄;妊娠、经期去三棱、莪术,加丹参、赤芍;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加炙黄芪、党参、当归、黄精。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10)化瘿汤
组成:黄药子、海藻、昆布、当归、夏枯草各12克,陈皮6克,蛤壳30克,桃仁10克。
加减:心悸甚加枣仁、远志、灵磁石;多梦少寐加合欢皮、天王补心丹;痰多加制半夏、白芥子、土贝母;体虚加党参、地黄;震颤加煅牡蛎、石块明;用中块坚硬加三棱、莪术、炙甲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11)化痰散结汤
组成:酒炒黄药子、海藻、昆布各12克,海浮石、生牡蛎各20克,当归、川芎、红花、土贝、半夏、乌药、八月札、夏枯草、玄参各9克,柴胡6克。
加减:体弱去红花或减量,加党参;瘿块明显肿大加三棱、莪术,重用牡蛎;阴虚加鳖甲,重用贝母;用卑虚加白术、青皮;失眠加酸枣仁或柏子仁;青春期、哺乳期,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时加凤尾草,重用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贝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12)逐瘀散结汤
组成:猫爪草30克,石上柏、丹参、风栗壳、夏枯草各20克,三棱、莪术、浙贝、生牡蛎各15克,甘草10克。
加减:口淡,大便稀,舌胖,脉细弱,加党参、黄芪;口干便秘,舌红,脉弦或滑,加蒲公英、地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一疗程。
(13)消瘿方
组成:分两部分:
①:夏枯草30克,猫爪草、海藻、昆布、青皮、佛手、海浮石、金银花、赤芍各20克,白芥子、川贝、半夏各15克。
②:制马钱子、地龙备30克,全蝎子、山慈姑、乳香、没药各20克。
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②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日服3次,15岁以下每次2克,成人每次3克。
(14)解毒化瘀汤
组成:海藻、夏枯草、浙贝、昆布、山甲、郁金各12克,柴胡、炒白芥子、白芍、桔梗各6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15)消瘿软坚汤
组成:夏枯草30克,桔梗15克,白芥子、桔红各9克,昆布、海藻、川贝各12克,生牡蛎、海浮石、苦参、黄药子各15克。
加减:根据患病时间长短,瘤体的大小及瘤体进展的速度,分为轻、中、重度三型。
轻度加银花、菊花,重用桔梗、夏枯草;中度去牡蛎、海浮石,加生鳖甲、当归、全瓜蒌。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