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导学案

合集下载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烟台的海》。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烟台的海》,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音语调。

2. 生词短语学习: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理解和掌握其用法。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烟台的海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烟台的海的特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朗读节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词短语: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理解和掌握其用法。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并背诵课文。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海的文章,可以参考课文《烟台的海》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烟台的海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壮观。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烟台的海四季不同的独特景观;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份“独特”书写出来的。

2.通过文字材料,感受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感受作者对烟台的海和人的热爱、赞美,3.通过对整体文章的感悟,体会作者“景”与“人”合一,情景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流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来到烟台,初步领略了烟台海的独特,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的?(板书:冬、春、夏、秋)2、烟台的海,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还记得吗?(生板书)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

(读题)在作者心中,引读,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2、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就让我们走进这片海,一起来欣赏感受它与众不同的美!二、按顺序品读四季特点,感受写作特点和作者情感。

(一)冬天的海:过渡:平时我们写文章,一般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冬天的海呢?冬天的海肯定有着那一份更为独特的景观,我们就一起先来欣赏冬天的海。

(打开书本)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冬天的海给你怎样的感觉?圈画出有关词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

3.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有时竟把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指名读这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涌浪比作小山,把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把涌浪的声音比作雷鸣)这里也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来?(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是什么意思(前: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比喻有毅力有恒心。

)这是怎样的扑啊。

更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雄伟壮观。

这样的气势可以从动词数量词看出来,(扑、溅、发、掀起、千万头、数丈高、数百斤、十几米)出示图片,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烟台海的的气势吗?(指名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突出关键词4.点出:这样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景象,相比其他季节而言,给作者的是那一份凝重的感觉。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及其在我国沿海城市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烟台海洋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1.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域特点烟台的海洋资源烟台的海洋文化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海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烟台的海。

视频播放:播放烟台海洋资源的视频,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烟台的海洋。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二章:烟台的海域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烟台海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海洋生物资源。

2.2 教学内容烟台海域的地理位置烟台海域的气候特点烟台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2.3 教学方法PPT讲解:通过PPT讲解烟台海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海洋生物资源。

互动提问:提问学生关于烟台海域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烟台的海洋资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洋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3.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洋渔业资源烟台的海洋矿产资源烟台的海洋旅游资源3.3 教学方法PPT讲解:通过PPT讲解烟台的海洋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案例分析:分析烟台海洋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烟台海洋资源的潜力。

第四章:烟台的海洋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洋文化特点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洋民俗文化烟台的海洋艺术文化烟台的海洋科技创新4.3 教学方法PPT讲解:通过PPT讲解烟台的海洋文化特点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小组分享:分组分享烟台的海洋民俗文化、海洋艺术文化和海洋科技创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激发学生对烟台海洋事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烟台的海域特点、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

探讨烟台海洋事业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烟台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烟台的海》,使学生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

2. 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烟台的海的美丽与壮观。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烟台的海》。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烟台的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烟台的海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烟台的海的认识或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烟台的海》,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烟台的海的特点,总结出烟台的海的美丽与壮观。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对烟台的海的喜爱之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烟台的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烟台的海的美丽与壮观。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烟台的海的作文。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文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深入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烟台的海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烟台的海的地理、气候特点,进一步理解烟台的海的美丽与壮观。

七、创意表达(10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绘画、摄影、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烟台的海的感受。

烟台的海导学案

烟台的海导学案

3、《烟台的海》第1课时导学案【成功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成功自学】: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自主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2.组内轮流读生字新词,交流易错的生字及记忆方法。

讨论不理解的词。

石凳.嬉.笑湛.蓝崇山峻.岭如痴.如醉过滤.恬.静惬.意蔚.为壮观锲.而不舍3.展示词语的朗读和理解。

【成功量学】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①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②烟台的海在不同的季节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出表现烟台的海四季特点的词语。

③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组内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用心发现朗读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成功展示】:①朗读课文,组间竞赛。

②借助学习笔记,交流问题,其他小组修正、补充。

【成功检测】1、抄写词语,注意写得正确、美观。

嬉笑过滤石凳崇山峻岭湛蓝恬静蔚为壮观如痴如醉二、填写成词。

气势()()前()后()()而不舍威武()()()成为壮观()山()岭如()如()()()细语三、将对应的内容连线白色的海水掠过水面深褐色的天空扑向浪花湛蓝的海面浮出海域绿盈盈的浪花溅起堤岸四、按要求写句子1、夏日烟台的海很平静。

(用上比喻的手法)2、小山似的涌浪从北边的天际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缩句)3、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仿例句写)4、涌浪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改成“被”字句)再提高3、《烟台的海》第2课时导学案【成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成功学习】活动一:感受冬天的海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冬天的海,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划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在书旁写写感悟。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烟台的海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前赴后继、锲不舍、呢喃细语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一段1、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边看过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吗?(看过的可以说一说,在哪儿看过,你看到的海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看来没有看过大海的同学还真多,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大屏幕领略一下大海的无穷魅力吧。

(视频播放)(读:透过云的缝隙遥望大海,海是蓝的,天也是蓝的,仿佛海与天融为一体了。

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

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一层卷着一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赶集似的,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真像个顽皮的孩子。

兴致勃勃的游客,来到海滩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脱云冬装的渔民,驾船即将远航,他们云大海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经过春的播种,终于迎来了秋的收获,渔船为秋天的大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

夕阳西下,随着夕阳光茫的渐渐收敛,海面也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它是想睡觉了吧。

)3、大海美吗?大海的景色壮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

(一起读《烟台的海》。

)4、(出示地图)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烟台的具体位置吗?烟台地理位置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烟台北面临海)同学们看看地图,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临近海岸的城市,也特别多,你知道有哪些城市?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烟台的海来写呢?请你们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的首尾两节,然后用烟台的海这一句式来回答。

(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舞台)板书:独特(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在作者眼中,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那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呢?(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烟台的海-(4)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烟台的海-(4)

3.烟台的海【教材分析】《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部分,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奇观。

第二到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写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不同的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景再写人是这四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的共同特点。

第六自然段是总结部分,赞颂了烟台的海和烟台的人。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蔚为壮观、嬉戏、过滤等。

关注“凳”“滤”“蔚”等字的读音。

3.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能介绍一个季节烟台的海。

4.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学习重难点】1.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能介绍一个季节烟台的海。

2.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3.理解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1.海域概貌烟台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

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

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

沿海表层水温变化较外海明显且幅较大,年平均水温11~14℃之间。

海水表层盐度年平均28~31‰左右。

2.西伯利亚:在亚洲北部,泛指俄罗斯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北起北冰洋。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烟台的海-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烟台的海-

3.烟台的海班级姓名【教材分析】【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蔚为壮观、嬉戏、过滤等。

关注“凳”“滤”“蔚”等字的读音。

3.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能介绍一个季节烟台的海。

4.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学习重难点】1.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能介绍一个季节烟台的海。

2.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3.理解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资料链接】1.海域概貌烟台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

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

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

沿海表层水温变化较外海明显且幅较大,年平均水温11~14℃之间。

海水表层盐度年平均28~31‰左右。

2.西伯利亚:在亚洲北部,泛指俄罗斯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北起北冰洋。

南到哈萨克丘陵,以及俄蒙、俄中边境的广大地区。

东西长7000千米,南北宽4000千米,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

3.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胶莱谷地以东,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

4.太平洋:地球上四大海洋中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位于亚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17968万平方千米。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导学1.看拼音,写词语,写完后请对照课文自主修改,订正两遍。

wèi wéi zhuàng guān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rú chī rú zuì()()() guò lǜ tián jìng xī xì zhàn lán shí dèng()()()()()2.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前赴后继:凝重:锲而不舍:如痴如醉:过滤:呢喃细语:惬意:3. 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她)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的海》导学案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孟家小学于培凯赵莉莉【教案背景及教材说明】
《烟台的海》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写景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壮观,壮丽,惬意,呢喃细语,轻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烟台的海冬季的独特景观”这部分,因为这部分既是烟台的海独特的风景的关键之处。

同时从文章写作结构上来说也为后面三个季节的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题:
/i?tn=baidui
课前百度搜索《三亚落日》,大屏幕出示。

然后教师深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领略了美妙绝伦的三亚落日,那美妙美幻的景色让我们神往,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海的美丽与壮观。

看一看《烟台的海》有哪些独特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由地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的?请从文中找到几个词语来概括烟台的海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
冬:凝重
春:轻盈
夏:浪漫
秋;充实忙碌
2、教师引读先关的内容
冬天,烟台的海显得很凝重。

-------------学生接读第二小节
春天,烟台的海显得很轻盈。

--------------学生接读第三小节
夏天,烟台的海显得很浪漫。

---------------学生接读第四小节
秋天,烟台的海显得很忙碌。

---------------学生接读第五小节
3、读过这四个小结之后,你有没有发现这四个小结有什么相似之处。

(每个小节即写了烟台的海在不同的季节的独特景色,又写了每个季节里人们在海里干什么,“景”和“人”相映成趣,韵味十足)
3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过渡到下一环节: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的第二小节。

三、重点学习第二节。

1 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读第二小节;
用直线划出描写海的句子;
圈出你要突出大海特点的词语。

2 冬天烟台的海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并能重点突出你刚才圈出的词语。

出示句子:
3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理由围绕“壮观、有气势、力量大”)指导朗读。

(比如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中的那个“气势汹汹”突出来,还有“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中“小山似的”、“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雷鸣般”这些应该突出来的词语。


4 请大家看屏幕,体会烟台的海冬天的磅礴气势。

再次指导朗读。

5 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百度搜出烟台的海的冬天的图片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D1%CC%CC%A8%B5%C4%BA%A3%B6%AC%CC%EC%CD%BC%C6% AC&in=843&cl=2&lm=-1&st=-1&pn=3&rn=1&di=105305496015&ln=523&fr=al a0&fm=ala0&fmq=1331533121875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36&-1&di70024136595&objURLhttp%3A %2F%%2FuserUpload%2FFile%2F000cw%2F09 -07%2F710-8a.jpg&fromURLhttp%3A%2F%%2Fc ontent%2Fshow.aspx%3Fnewsid%3D143424&W94&H139&T10292&S4&TPj pg
6 壮观的景象指什么?壮丽的风景线说的是什么?
7 小结读:烟台人民和游客并未惧怕气势汹汹的大海,而是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让我们做一回烟台人,用不畏严寒、不惧风浪的豪迈情怀来读一读。

8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到了烟台的冬天的海是那么凝重,人是多么豪情。

小结学习方法:<1>自由读段,圈圈画画;〈2〉欣赏读句,体会海的美,人的活动特点;
四、分学习小组展开学习
1 过渡:现在用学习第二小节的方法,分四人小组,完成学习春夏秋三个季节。

老师给了大家一些学习建议:
2 每一小组选择完成一个季节的学习。

3 按上述四项内容共同完成学习活动,可以互相补充,讨论。

第3自然段
1)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2) 小结:烟台人在勤劳播种,春天的海轻盈得像个顽皮的孩子,这是一片多么生机勃勃的春海啊!
﹡第4自然段
①(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进行仿句练习)
②小结:这真是一幅人海相依的恬静画面,所以说夏日烟台的海是浪漫的。

﹡第五自然段
①(“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并且能找出与前文相对照的,春种秋收)
②小结:这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烟台人充满希望和幸福的生活着,所以说秋天的海是充实与忙碌的。

五、回顾全文:
1 总结板书,配乐朗诵2—5小节。

百度搜素配乐钢琴曲
/gangqinqu/html/jingdian/2010092973.html
2 我们再次来体会作者眼中烟台的海:
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3 齐读,说说感受。

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六、总结全文:
1 在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独特的。

同学们,我们也曾饱览过其他的海上景观,在你的眼中,它是怎样的呢?请看画面!(出示画面)
百度搜索大海图片
/show/0f/e7/2d/68e62311d99b6f8d277124f19e_0 ______1.html
2 请你回忆曾去过的海边,用上我们今天积累的这些好词佳句,把那里的景色描绘下来?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写一写,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写2个季节或3个季节。

()的海
板书:
3、烟台的海
冬凝重
春轻盈
夏浪漫
秋高远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紧紧抓住冬季的烟台的海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烟台的海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百度搜索的强大功能,
从网页、图片、MP3等几个方面搜索关于烟台的海的方方面面,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从而更加容易地贴近课文。

本堂课没有拘泥于课文本身,而是充分体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标理念,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烟台的海四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

教学烟台冬日的海时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从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的角度去品重点词,析重点句。

并通过朗读来感悟冬日海的壮观。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析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感。

借图促情学生对于四季海的变化会产生疑问,在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的基础上,出示地图以及四季不同海景的图片,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理解得更为透彻。

总之,这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真正做到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和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