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2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2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烟台的海》的主要内容,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描绘和比较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烟台的海》描述了烟台的海的美丽景色和独特之处。

课文通过描绘海的各种面貌,表达了对大海的热爱和敬仰。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烟台的海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

3.3 解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家庭作业:学生需要回家后复习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4.2 课堂作业: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成绩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2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写作表达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活动一:海的知识问答学生分组进行海的知识问答,增加学生对海的知识了解。

7.2 活动二:描绘我心中的海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海,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烟台的海》一文,使学生了解烟台的海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文章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烟台的海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烟台的海》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烟台的海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

c.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烟台的海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3. 讨论交流:4. 巩固练习:a.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5. 小结课堂: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6. 布置作业:a. 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烟台的海的其他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

b.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烟台的海的其他景点,如养马岛、芝罘岛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烟台的海的美丽风光。

2. 邀请当地渔民或海洋专家,讲述烟台的海的民间传说和海洋知识,增加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家乡海的作文,体现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制作烟台的海的手工模型或绘画作品,展示烟台的海的景色特点。

八、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023年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质(7篇)

2023年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质(7篇)

2023年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质篇一我让学生进行内容的自我选择:选择一个季节(一段)进行重点学习。

伙伴的自由选择:选周边的几个同伴成为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情感的自我选择:说说春日烟台的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或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特性化学习的时空,让学生的特性在课堂上得以浮现和发展。

这种自主选择正是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表达。

与此同时,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四人小组共同努力,探究某个季节烟台的海的特点,这一过程,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高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小组学习后交流对春天烟台的海的感受,有学生认为是“绿盈盈的,富有活力。

〞也有学生说是“活泼的〞、“轻盈的〞、“春天烟台的海像个顽皮的孩子〞……我都给予充分确定,接着我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地朗读体会,最终我还为学生配上音乐进行感情朗读。

这一过程中,学生读出了趣味、读出了特性,读出了积极的思维活动,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含量。

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了阅读质量。

这种让学生品词品句,以读促情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了阅读质量,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怀。

在学完了本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仿写指导训练,让学生用上课内积累的好词好句,把曾看到过的海上景观描绘下来。

可以写一个季节,有写作能力的学生勉励他们写2个或3个季节。

由于新教材理念这样说道:语文教学要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句话除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外,实际上还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欣赏和评价文本。

从而实现综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烟台的海》一文的二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和游人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情怀。

在本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基础,以悟为目标,以赏为纽带,以评为标尺,通过由浅入深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全面把握文本。

【初读激趣】:师:这一段写得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录音,好不好?师:听了录音,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很想放开喉咙高声朗读,你们想读吗?如果读一遍感觉不过瘾,你还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读得尽兴为止,好不好?【感悟】:阅读是理解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理解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充分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来感知课文,为学生感悟文本做好认知准备。

通过阅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具备了感悟的条件。

【再读感知】:师:读了这一部分,我们领略了冬天烟台的海特有的景观,你想抒发心中的感慨吗?生:读到这里,我想高呼:烟台的海,你真雄壮啊!生:我想说:烟台的海,真是气势磅礴;啊!生:我想说:烟台的海,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真是天下奇观啊!生:虽然是冬天,烟台的海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确实是非常独特的景观!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感悟】:感受是文本的表象。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描述进行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掌握。

2. 通过课文描述进行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烟台的海》的幻灯片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烟台的海的图片或视频。

3.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让学生观看与烟台的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对大海的认识和经历,激发学生对烟台的海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3. 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1)出示生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意义。

(2)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用法。

4. 讨论和表达:(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烟台的海的想象和感受。

(2)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珍惜大自然。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关于海洋的文学作品或诗歌,如《海的女儿》、《大海的歌》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海洋的魅力。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到海边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壮观。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烟台的海的图画。

2. 写一篇关于烟台的海的短文,可以是对课文的续写或自己的感受。

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烟台的海篇1《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一、课前积累:1、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碧蓝的大海)出示大海你知道哪些形容大海的词语?(学生自由发言)我也整理出一些(出示大海的词语)古往今来,大海以它的浩瀚、气势,成为文学作品的永恒的主题。

2、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她和大海也有着不解的情缘,谁来读一读!(出示冰心)3、现在,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童年生活的舞台——烟台的海,关于烟台,你们了解些什么?(烟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

烟台是一座沿海城市,北面临海,旅游业是当地人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课堂新授:(一)理清脉络1、课文第1自然段:对!烟台是我国的沿海城市!(出示第1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师引读——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有什么问题?提问:这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究竟是怎样的?2、是的,作者不仅仅赞誉它为独特的海上景观,还赞颂它:指名读: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这是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句子?这个自然段除了这句话,还写了什么?学生反馈: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幻灯片5再读一读这两句话,分析一下,这两句话分别写的是和出示填空题3、看来,课文既写了烟台的海,同时还写了烟台的人,迅速浏览课文,首先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反馈:(时间:冬、春、夏、秋)我们一般的习惯应该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去写,为什么要将冬天的烟台放到开始来介绍呢?作者又为什么给予烟台的海、烟台的人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先走近冬日的烟台的海,一探究竟。

(二)分析特点1、a、冬天,烟台的海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凝重含有深沉、稳重、具有磅礴气势的意思(学生反馈:深褐色、气势汹汹地掠过、小山似的、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的浪花、雷鸣般的轰响、竟……)想不想看看这凝重的大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我请个同学来读一读描写冬日烟台的海的句子,我们其余同学可以看图想象这种冬日海的气势,也可以看着课文中的句子,体会文字的魅力。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1一、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整体地感知烟台的四季海上奇观。

4、了解烟台冬季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5、完成“字词练习”练习作业。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吧(板书:海)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说一下)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烟台去看一看海,(板书:烟台的)为什么单单去烟台呢?因为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齐读课题)3、设疑激读这份独特的景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轻轻地将课本翻到第十页。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留意多音字的正确读法,标出某些长句的停顿。

(三)、让我们也像录音一样美美地将课文读一便,要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四)、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石凳嬉笑惬意过滤湛蓝恬静崇山峻岭前赴后继蔚为壮观如痴如醉2、指名读、齐读。

3、自己读,记住字形。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5、交流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海的句子,圈出突出大海特点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上你的读书体会。

2、交流。

重点品读:出示:“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自由读读这儿,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不看书就能说出来。

(让学生自由反复读)B、指名读,谈体会,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3、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示意生接着往下说),还有的不顾被――(示意学生说)。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烟台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烟台的了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会介绍烟台的哪些方面?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4.观察与讨论(1)展示烟台的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组讨论,介绍烟台的海的特点。

(3)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5.实践活动(1)学生模拟编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3)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烟台的海的短文。

2.课后实践:(1)观察家乡的风景,拍摄照片。

(2)与家人分享照片,介绍家乡的美。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的海教案作者: 日期:3.烟台的海主备人:王敏审核学校:丹徒实验学校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 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有着鲜明的特色,文章写“景”也写“人” ,“景”与“人”交相晖映。

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教学目标:1•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锲而不舍,前赴后继,呢喃细语,恬静,浪漫, 轻盈,惬意,湛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比喻和拟人句的意思,体会其中的精妙,并能模仿造句。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和精妙。

课前准备: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新词,结合文本重点理解“凝重” 、“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

2 •理清课文脉络,领会课文独特的写作顺序。

3. 欣赏烟台的海冬季独特的美,感知烟台人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烟台人和外地游客 不怕寒冷,不惧危险,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一)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遍。

(二) 、根据拼音,完成填空。

假日里的一天,阳光明媚,天空一片 w 吕I cn (只见海水一片zh cn I cn ( ),澄净得仿佛gu o I 口dcng ( xi ()地离开了住了四年的宿舍()数( )的现象已数( )见不鲜。

)下的种( )子很快就生根发芽了。

),我和伙伴们结伴来到海边。

)过似的。

岸边的sh i)的姑娘们正与顽皮的浪花 x i)上坐满了游人,浅水中 ti 岔j ing ( ),这一切令人 r u ch i r u zu 1 查字典解释加点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

1. 〖舍〗毕业生们依依不舍(2. 〖数〗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会数(3. 〖种〗种()老师种((三卜4.〖倒〗我去卫生间倒()水,不小心滑倒()了。

(五)、概括课文大意烟台_____________ ,有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特点:冬日凝重、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的烟台人以大海为依托,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二、课堂研讨(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大海,波澜壮阔、魅力无穷。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近烟台的海。

(展示地图)烟台是我国沿海城市之一,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它依山傍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二)、初读文本,理清脉络。

1•其实中国的沿海城市很多,那烟台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

2•生答,师小结:课文第一自然段以总起的方式告诉我们,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城市,它们都是东面或南面临海。

而烟台正因为北面临海,所以有了独特的海上景观。

(板书:独特)3•独特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忆字形、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学生自由读课文。

5.检查词语。

凝重石凳嬉笑锲而不舍前赴后继轻盈害羞过滤崇山峻岭蔚为壮观浪漫忙碌惬意水平如镜如痴如醉高远湛蓝恬静起锚远航气势汹汹6.检查部分句子的朗读。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②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③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至U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

④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7.畅说烟台海的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①师:通过刚才的课文朗读,我们了解到烟台的海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一一(引导说出)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概括烟台的海四季特点的一句话。

②学生说,师相继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③为什么先写冬呢?(冬天烟台的海景尤为独特、最具代表性。

)齐读这一句。

&小结过渡:作者正是这样别出心裁地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分写,给我们介绍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的,让我们先走近烟台冬天的海,去领略它的独特之处。

(三)、走进文本,研读感悟。

教学第二自然段。

1.出示要求:①默读,思考:本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②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抓住关键词句,用心体会,写写批注。

③朗读本段,感受冬日烟台海的凝重。

2•学生自读完成。

3.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文字,深入感悟烟台冬天的海的景色。

先写景、再写人景: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体会出:浪头多、声音响、速度快、来势猛、力量大)(注意词语的朗读指导)小结:作者把涌浪比作小山、狮子,还赋予了涌浪“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扑”、“掀”等精神和动作,你觉得恰当吗?(与“涌浪扑向堤岸,溅起浪花,发出轰响,有时竟把石凳掀到马路中央。

”比较,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抓住了形成这样涌浪的原因。

)③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指名读句子,理解“凝重”)(抓住本段的中心句和中心词,感受海的颜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区别:“凝重”一词也可用于人的神情。

)4•过渡: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人们又在干什么呢?人:①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抓住关键词语,用心体会。

②写人的作用:衬托烟台海的壮观。

5•感情朗读。

6.略读末段,延伸文本:过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样的海养育了这样的人,正是这样的人赋予了海这样的气息。

人与海,海与人,紧紧相依。

难怪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要说:(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四)、小结学法,自主学习。

1•领略了烟台冬天的海,我们知道这是一幅凝重的画,一道令人震撼的背景,是烟台人壮丽的舞台。

(板书:画背景舞台)它还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在这个舞台上,烟台人又干些什么?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冬日烟台的海的方法去学习其它三个结构相似的自然段,能真正领略到烟台海的轻盈、浪漫、高远。

2•出示学习步骤:(可选择其一重点学习,另两个段落可在别的同学交流时作简单记录。

)①默读全段,理清哪里写海,哪里写人。

②品读词句,感受烟台海的特点,海与人的关系。

③朗读本段,感受其季节特点。

3.学生自学。

4.重点交流两个句子。

拟人句: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比喻句: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①说出手法。

②体会作用。

③感情朗读。

(五)、总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勤劳的烟台人就是这样,播种着、收获着、生活着、创造着他们的幸福与未来!出示: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齐读。

【板书设计】3.烟台的海(独特)海人冬凝重不畏严寒春轻盈勤劳播种爱自然夏浪漫人海相依爱生活秋高远充实忙碌二、当堂训练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ing nin )重。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

小山似(si shi )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 qie )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像)。

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 ”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者读音。

2•读了画线的句子,你分别想到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这两个成语。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从句中“数百斤重”、“十几米远”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竟”应读岀_ 一的语气。

这个片段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_ —, 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根据语境,理解“寒流” 一词的意思。

①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_ 一。

②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

“寒流”是指一5•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像……6•这段话写出冬日烟台的海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 ___________ 比作- _和_ _ _ _ ,写出了海浪的气势盛大:还采用具体数字,用一 _和__________ 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作者还用许多词语生动反映海浪汹涌,请你作一分析:_四、巩固练习选择你最喜欢的烟台某一季节的海,尝试当一回小导游,注意要介绍出海的特点。

(早读课交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品析相关句段,再次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

2•紧扣语句中关键词语体会文意表达的妙处,并能对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作评析。

3•学习本课鲜明的写作特色,随文练笔。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结合课后练习3思考:如何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二、课堂研讨(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二)、浏览课文,提炼写法。

作者是如何将其写具体、写生动的呢?1 •语言凝练,生动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