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基本架构及控制轨迹要点简述
运动控制系统 (2)

运动控制系统简介运动控制系统是指用于控制运动装置的设备和软件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和控制物理运动过程,以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加速度控制。
运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组成部分运动控制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运动控制器:负责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运动装置的运动。
2.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装置当前的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给运动控制器。
3.驱动器:将运动控制器生成的控制指令转换为电流或电压信号,驱动马达或液压系统实现运动。
4.运动装置:通过驱动器进行控制的装置,如马达、液压系统等。
5.人机界面:为用户提供与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方式,包括显示器、键盘、触摸屏等。
工作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传感器感知:传感器感知运动装置的当前状态,如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控制指令生成:运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电信号,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3.控制指令传递:运动控制器将控制指令传递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指令转换为适当的信号来驱动运动装置。
4.运动实现:驱动器通过输出的信号驱动运动装置实现预设的运动控制,如位置控制、速度控制等。
5.反馈控制:传感器继续感知运动装置的状态,并将其反馈给运动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
应用领域运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工业自动化:运动控制系统在机械工业中广泛应用,如印刷、包装、机械加工等领域。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高精度运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交通运输:运动控制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包括船舶、飞机和汽车等。
它可以实现对交通工具的准确操控,提高运输安全性和效率。
3.医疗器械:运动控制系统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包括手术机器人、医疗影像设备等。
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和诊断。
《运动控制系统》课件

闭环控制系统包含反馈回路,通过负反馈来自动调节系统的输出量,使其达到预定的目标值。
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能够自动修正误差,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复杂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是结构复杂,设计难度较大,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分析和调整能力。
03
反馈控制原理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感器和控制器技术,以及对系统的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能力。
01
反馈控制原理是通过比较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信号,将输出信号的差值用于控制执行机构,以实现系统的自动调节。
02
反馈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运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04
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运动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位置,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控制器的种类繁多,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器,如单片机、PLC、运动控制卡等。
执行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负责将驱动器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
执行器的种类也很多,常见的有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直线电机等。
执行器的选择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决定,如需要高精度定位、快速响应等。
传感器的种类也很多,常见的有光电编码器、旋转变压器、霍尔元件等。
自动化决策
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将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工况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各种复杂和动态的运动需求。
自适应控制
远程监控与控制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运动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对设备进行远程调试、故障诊断和远程维护。
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
通过网络化实现多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运动控制系统 复习知识点总结

1 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对电动机电压、电流、频率等输入电量的控制,来改变工作机械的转矩、速度、位移等机械量,使各种工作机械按人们期望的要求运行,以满足生产工艺及其他应用的需要。
(运动控制系统框图)2. 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电动机,运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角,要控制转速和转角,唯一的途径就是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使转速变化率按人们期望的规律变化。
因此,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问题。
第1章可控直流电源-电动机系统内容提要相控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调速系统性能指标1相控整流器-电动机调速系统原理2.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特点(1)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功率放大倍数在104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子控制。
(2)晶闸管的控制作用是毫秒级的,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不足之处晶闸管是单向导电的,给电机的可逆运行带来困难。
晶闸管对过电压、过电流和过高的du/dt与di/dt都十分敏感,超过允许值时会损坏晶闸管。
在交流侧会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引起电网电压的畸变。
需要在电网中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和谐波滤波装置。
3.V-M系统机械特4.最大失控时间是两个相邻自然换相点之间的时间,它与交流电源频率和晶闸管整流器的类型有关。
5.(1)直流脉宽变换器根据PWM变换器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2)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3)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直流电动机系统(4)桥式可逆PWM变换器(5)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优点双极式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6)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的能量回馈问题”。
(7)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6..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情况下所需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称为调速范围,用字母D来表示(D的表达式)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电动机转速的变化率,称为静差率s。
运动控制系统总结

• 转速反馈系数
U
* nm
nmax
(3-6)
• 电流反馈系数
U
* im
I dm
(3-7)
• 两个给定电压的最大值U*nm和U*im由设计 者选定。
3.2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的数学模型与动态过程分析
3.2.1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图3-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运动控制系统总结
第1章 绪论
什么是运动控制系统
• 运动控制系统是以机械运动的驱动设备— —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 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 自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组成的电气传动自 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简单,转矩易 于控制。
换向器与电刷的位置保证了电枢电流 与励磁电流的解耦,使转矩与电枢电流成 正比。
• δ大ma。x与M1成反比。转速愈低,M1愈小,误差率愈
T法测速
• T法测速是测出旋转编码器两个输出脉冲之间的间隔 时间来计算转速,又被称为周期法测速。
• 准确的测速时间是用所得的高频时钟脉冲个数M2 计算出来的,即 Tt M 2 / f0 ,
• 电动机转速为
n 60 60 f0 ZTt ZM 2
(2-80)
• T(M法2-测1)速时的转分速辨的率变定化义量为,时钟脉冲个数由M2变成
Q 60 f0 60 f0
60 f0
Z (M 2 1) ZM 2 ZM 2 (M 2 1)
(2-81)
• 综合式(2-80)和式(2-81),可得
Q Zn2 60 f0 Zn
(2-82)
• T法测速的分辨率与转速高低有关,转速越低,Q 值越小,分辨能力越强。
01-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运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
• 伺服系统(Servo System)/随动控制系统
• 是一种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以及(速度,加速度) 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
• 它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执行机构对给定指令的准确 跟踪(包含反馈环节),即实现输出变量的某种 状态能够自动、连续、精确地复现输入指令信号 (期望值)的变化规律。
-
控制器
驱动器Βιβλιοθήκη 电动机生产机械测量反馈装置
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
• (1 )位置控制 • 将某负载从某一确定的空间位置按某种轨迹移动 到另一确定的空间位置。(数控机床、机器人)
• (2 )速度和加速度控制 • 以确定的速度曲线使负载产生运动。(电梯)
• (3 )转矩控制 • 通过转矩的反馈来维持转矩的恒定。(造纸机械)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 运动控制就是以机械运动的驱动设备为控制对象 (电机),以控制器为核心,以电力电子的功率变 换装置为驱动,在自动控制理论指导下,对运动部 件的位置、速度、转矩等进行实时的控制管理,使 运动部件按照预期的轨迹和规定的运动参数(如速 度、加速度等)或动力参数(转矩)完成相应的动 作。
电网 给定量
•
伺服系统
衡量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还有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简称带宽,由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来规定,反映伺服系 统的跟踪的快速性。带宽越大,快速性越好。伺服系统的带宽 主要受控制对象和执行机构的惯性的限制。惯性越大,带宽越 窄。
典型运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结构
• 开环运动控制系统
结构简单,方便; 位置精度取决于步进电机的精度、 传动系统的精度以及摩擦阻尼等特性
典型运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结构
• 半闭环运动控制系统
普遍配有内环(电流
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运动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控制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执行器,实现机械运动的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下面将逐一介绍。
1. 控制器控制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再将信号发送给执行器。
控制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PLC、单片机、DSP等。
2. 传感器传感器是用来感知机械运动状态的装置,它可以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控制器进行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编码器、光电开关、压力传感器等。
3. 电机电机是运动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执行器,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机械运动。
常见的电机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
4. 驱动器驱动器是用来控制电机运动的装置,它可以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机实现机械运动。
常见的驱动器有直流电机驱动器、交流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伺服电机驱动器等。
5.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运动控制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它由各种机械零件组成,用来实现机械运动。
常见的机械结构有滑动轨道、旋转轴、传动装置等。
6.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用来与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交互的装置,它可以显示机械运动状态、控制参数等信息,同时也可以接收操作者的指令。
常见的人机界面有触摸屏、键盘、鼠标等。
7. 通信接口通信接口是用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它可以将控制信号、反馈信号等信息传输给其他设备,同时也可以接收其他设备的指令。
常见的通信接口有串口、以太网口、CAN总线等。
运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传感器、电机、驱动器、机械结构、人机界面和通信接口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将它们合理地组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的机械运动。
运动控制简介介绍

服务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服务机器人也开 始广泛应用。运动控制技术使得服务机器人 能够实现精确的定位、导航、抓取和操作, 为医疗、餐饮、家庭等服务行业提供便利。
详细描述
智能化运动控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现自适应、自主学习和决策,提高运动控制的精度和 效率。智能化运动控制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自动调整参数,优化运动轨迹和控制策略,以满足复杂和多变 的任务需求。
网络化
总结词
随着物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运动控 制正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VS
详细描述
控制器的性能决定了整个运动控制系 统的性能,常见的控制器有PID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等。
驱动器
驱动器是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转换为能够驱动执行器的能量,常见的驱动器有电 机驱动器、液压驱动器等。
驱动器的性能对执行器的运动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执行器的特性和控 制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器。
06
运动控制案例分析
运动控制案例分析
• 运动控制是自动化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涉及到如何精 确地控制机器或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随 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控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汽车制造
焊接控制
汽车制造过程中,焊接是关键的工艺环节。通过运动控 制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焊接加工,提高汽 车产品质量。
涂装控制
涂装是汽车外观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运动控制技术, 可以实现涂装的精确喷涂和烘干,提高汽车外观质量。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第五章,主要讲述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包括控制算法、反馈控制和开环控制等基本原理。
3. 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包括在工业、数控机床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运动控制技术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工业为例,介绍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运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6. 板书设计: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分析下列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2)电动汽车;(3)工业。
2. 答案:(1)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一种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运动的机床。
通过控制器预设机床的运动轨迹,执行器按照控制器的指令进行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2)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通过控制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实现车辆的运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控制系统基本架构及控制轨迹要点简述
运动控制起源于早期的伺服控制。
简单地说,运动控制就是对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等进行实时的控制管理,使其按照预期的运动轨迹和规定的运动参数进行运动。
早期的运动控制技术主要是伴随着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和工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早期的运动控制器实际上是可以独立运行的专用的控制器,往往无需另外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支持,可以独立完成运动控制功能、工艺技术要求的其他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
这类控制器可以成为独立运行的运动控制器。
这类控制器主要针对专门的数控机械和其他自动化设备而设计,往往已根据应用行业的工艺要求设计了相关的功能,用户只需要按照其协议要求编写应用加工代码文件,利用RS232或者DNC方式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即可完成相关的动作。
这类控制器往往不能离开其特定的工艺要求而跨行业应用,控制器的开放性仅仅依赖于控制器的加工代码协议,用户不能根据应用要求而重组自己的运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的定义
运动控制(MC)是自动化的一个分支,它使用通称为伺服机构的一些设备如液压泵,线性执行机或者是电机来控制机器的位置和/或速度。
运动控制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领域内的应用要比在专用机器中的应用更复杂,因为后者运动形式更简单,通常被称为通用运动控制(GMC)。
运动控制被广泛应用在包装、印刷、纺织和装配工业中。
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组成
一个运动控制器用以生成轨迹点(期望输出)和闭合位置反馈环。
许多控制器也可以在内部闭合一个速度环。
一个驱动或放大器用以将来自运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常是速度或扭矩信号)转换为更高功率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更为先进的智能化驱动可以自身闭合位置环和速度环,以获得更精确的控制。
一个执行器如液压泵、气缸、线性执行机或电机用以输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