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补铁注意项

合集下载

仔猪二次补铁保健方案

仔猪二次补铁保健方案

132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7年34卷第12期养猪一点通EASY SKILL仔猪二次补铁保健方案谢小雨(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329)铁是红细胞血红蛋白、肌肉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还是多种代谢酶的主要成分,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

近年来发现的铁调素、铁调素调节蛋白、转铁蛋白受体Ⅱ、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Ⅰ、膜铁转运蛋白、膜铁转运辅助蛋白、血红素载体蛋白Ⅰ、铁还原酶、乳铁蛋白等多种铁相关蛋白酶不仅参与机体的铁代谢调节,也与机体其他的能量代谢有关,铁代谢异常可引起机体的多种疾病。

仔猪因其生理特殊性,补铁保健是哺乳仔猪健康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猪场用于仔猪的补铁保健方案,仍为一次注射补铁剂100~150 mg,该补铁方案首次应用至今已有几十年时间,现国内养猪生产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猪的生产潜力大大超出了几十年前的生产潜力。

因此,原补铁方案已不适用于现在国内养猪生产的需要。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补铁保健,本文将从仔猪缺铁原因、补铁剂量、补铁次数、补铁时间、补铁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1 仔猪缺铁原因仔猪发生缺铁性贫血会导致仔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腹泻、生长缓慢,甚至生长较快的仔猪会因供氧不足而突然死亡。

对仔猪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总结概括可分为以下3个主要方面:1.1 基础弱初生仔猪体内铁贮不足,仔猪胚胎期短,胎盘铁储量有限,据研究发现,新生仔猪出生时体内含铁量约为30~50 mg。

1.2 需求量大仔猪由于胚胎期较短, 故胚胎发育不足, 为了补偿这种不足, 出生后头两个月生长发育迅速、生长强度大。

而高强度的生长需要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 并伴随着强烈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过程, 因而这时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

根据《猪营养需求》(第十一次修订版)[1]数据显示,哺乳仔猪在生长过程中每天约需消耗7~16 mg 铁才能保证其较快的生长速度。

仔猪补铁过敏原因分析及注意事项

仔猪补铁过敏原因分析及注意事项

仔猪补铁过敏的原因分析及注意事项!铁元素是构成动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动物体的健康和发育,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以及所有含铁酶类的主要或重要组成成分,它参与机体的造血机能、氧的运输、存储和能量代谢,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仔猪的缺铁性贫血,其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皮肤苍白,被毛粗糙,生长迟缓,免疫力低下,腹泻、消瘦,甚至出现死亡等。

由于初生仔猪体内铁贮存量不足,约50mg左右,而哺乳仔猪每天至少需要7-10mg的铁,才能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要。

哺乳仔猪获铁的主要来源是母乳,且每天通过母乳仅能获取约1mg的铁。

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母乳中铁的含量在不断的下降,仔猪对铁的需要量却在继续的增长,为了猪只健康快速的生长,在仔猪出生后,我们应及时、快速、有效地给予补充足够的优质的铁。

一、仔猪补铁过敏的原因分析铁被猪吸收后分布于全身,主要分布在血液、肝、脾,其次为肾、心、骨骼肌与脑。

在猪的肝脏中铁含量最高。

然而猪排泄铁的能力却很有限,随胆汁和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是铁内源性损失的主要途径,由粪便和尿液排出的铁很少。

因此补铁过量易导致仔猪发生铁过敏。

1、右旋糖酐铁分子量太大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肌肉注射的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右旋糖酐铁,其分子量是10000u-12000u,优秀的补铁剂能达到5000u -7500u。

分子量越小仔猪肌肉吸收就越好,越不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仔猪注射部位出现淤青肿块,这就是仔猪对补铁剂吸收不好的典型症状。

2、右旋糖酐铁中杂质含量过多右旋糖酐铁是由氢氧化铁与右旋糖酐络合形成的络合物,目前生产右旋糖酐铁的化学合成过程中有氯化铁、氢氧化钠、乙醇等物质参与反应,这些物质对仔猪都有强烈的刺激性。

(氯化铁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刺激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氯化铁还会引起肝肾损害。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及时给仔猪打补铁针,可以更好地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一般在在3-4日龄时打,14-17日龄进行第二次补铁,在打补铁针时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下面具体来看下。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候打1、3-4日龄时打仔猪补铁针一般在3-4日龄时打,在仔猪14-17日龄进行第二次补铁,根据仔猪体重补150-200毫克,可以更好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获得更大的养殖效益。

2、补铁针的打法1)在仔猪的大腿内侧肌肉处进行注射时,用拇指拉紧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成45度倾斜进针,拔出针头后放开皮肤;2)如果选择颈部肌肉注射,注意针头长度不能太深,以免刺穿肌肉层打到骨头上,最好选择45度进针。

仔猪补铁的注意事项1、补铁时间不宜过早为了确保安全性和补铁效果,建议初生后第三天补铁。

在仔猪初生后立马就补铁,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初生当天补铁不容易吸收,并且可能引起全身感染,极容易造成猪只死亡。

2、定时更换针头建议每一窝更换一个针头,保持针头的锋利,避免教槽感染。

3、注意注射剂量建议根据猪只大小体重合理安排注射剂量,个体大的2毫升,小的1-1.5毫升,严禁一个剂量用到底。

4、补铁部位不能随意建议选择大腿内侧注射,肌肉丰满吸收好。

有些养猪户习惯颈部肌肉注射或大腿内侧注射两种,大腿内侧补铁对技术要求较高,普通养猪户难以掌握,很多人喜欢颈部注射,这是理解上的错误。

仔猪缺铁的危害:仔猪缺铁初期会表现出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喜卧嗜睡、体温下降、食欲减退等现象,如果未及时补铁,则可能出现可视粘膜苍白、被毛粗糙无光泽等现象。

当病情严重时,仔猪头部会出现水肿,并且表现出消瘦无力,表面看似正常的仔猪,可能会突然死亡。

仔猪多少天补铁硒,会不会导致腹泻?

仔猪多少天补铁硒,会不会导致腹泻?

仔猪多少天补铁硒,会不会导致腹泻?
有关仔猪的养殖知识,仔猪在生下来后,多长时间给予补铁补硒,仔猪在出生2-3天后即可开始补铁,但不能母猪补铁,仔猪在出生后3-5日进行补硒,对仔猪补铁补硒可以防止仔猪腹泻,不会导致腹泻。

一、仔猪多少天补铁补硒
1、仔猪在出生2-3天后补铁,注意补铁不能对母猪补,母猪补充的铁含量不影响乳汁中的铁含量。

补铁方法:仔猪在出生3天后,使用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解在1000毫升水中,将溶液装入奶瓶中,用奶瓶直接喂滴仔猪。

每天对仔猪喂食一次,一次10毫升。

2、仔猪在出生后3-5日补硒,硒是仔猪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仔猪补充硒可以防止仔猪过氧化,保护仔猪的细胞膜。

补硒方法:使用0.1%的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进行注射,60天后之后用0.1%的1毫升亚硒酸钠溶液注射。

二、仔猪补铁硒会不会腹泻
仔猪进行补铁补硒可以防止仔猪腹泻,而不会导致腹泻。

一般仔猪出现拉稀并拉稀时间长,就会发生脱水,导致贫血。

先进行补铁和补亚硒酸钠维生素E,检查腹泻的原因,然后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仔猪出生7-10天后,猪饲料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高档乳猪料,这类饲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等,有助于增强仔猪的体质,提高消化机能,促进仔猪的黏膜生长,增加仔猪的抗病能力。

针对发生腹泻的小猪加强护理,提高猪舍的温度,保持干燥的环境,有利于仔猪快速恢复到正常的精神状态。

以上就是仔猪补铁补硒的具体时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仔猪的补铁方法及预防缺铁措施

仔猪的补铁方法及预防缺铁措施

曰 饲 料 与 添 加 剂
影 响 。补料 时 可添 加 香 味素 和甜 味 、 消 化颗 粒 料 , 易 防仔猪 缺 铁 现象 。要 采 用 合 理 的补铁 方 法 及有 效 的
少 加 勤 加 , 猪 料 不宜 隔夜饲 喂 , 其是 夏 季 。仔 猪 仔 尤
料槽 内的粪 尿要及 时 清除 饲喂 。
11 猪 日粮 中添 加 铁 制 剂 .仔
为预 防仔猪 贫血 的现 象 , 以在仔猪 日粮 中添加 可
铁制剂 。 在实际生产 中,t E粮中铁含量包括 2 部分 , 一 部分是 添加 的铁 , 一 部分是 基础 原料 中的铁 。 另
在 7周 龄 以 内 的仔 猪 E粮 中添加 10毫 克 / l 1 千
成 为僵 猪 。
【J 8杨明爽. 同补铁方 法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 _ 不 J畜牧与兽 j
医,023 ( ) 】—9 2 0 , 4 7 : 8 1
【 郭俊焕 . 9 】 葡聚糖铁防治仔猪缺铁性贫血试验【 . J天津农业科学, 】
1 9 , ( :— 9 9 5 3) 7 4
【 1 艳 阳. 同补铁剂对哺乳仔猪 日增重和血红蛋 白的影响【. 13 0 ̄ 不 J中 】
适度 提 高母 猪 日粮无 机 铁 水 平 ,可 缓 解仔 猪 的 贫血 现 象及 有 利 于母 猪 的繁 殖 性 能 。在 妊 娠 和 泌乳 母 猪 饲 粮 中添 加 甘氨 酸 亚铁 , 可提 高母 猪 繁殖 性 能 , 甘 氨 酸 亚铁 在 改 善 哺乳仔 猪 的生 长性 能 方 面 优 于硫 酸亚 铁 【。试 验表 明 , 猪 饲 粮 中添 加不 同来 源 的铁 1 1 】 母 制剂 时 , 猪 血红 蛋 白浓 度 有 明显 变 化 , 饲 氨基 酸 仔 补 螯 合 铁 的仔猪 , 血红 蛋 白浓度 明显 提 高 。

小心!仔猪补铁有讲究,操作不当有风险!

小心!仔猪补铁有讲究,操作不当有风险!

小心!仔猪补铁有讲究,操作不当有风险!1、巴氏出生时体内铁贮存量不足。

仔猪出生时体内铁的贮存量只有50毫克左右,而其每天供东的需要量10毫克,3日龄起初生仔猪从母乳中得不到足够的铁的营养,母乳每日只能供应1毫克,如不及时补铁易造成贫血症猪只缺铁性贫血。

因此在3日龄时必须补铁;2、大多目前大部分饲料厂家利用高铜促生长,铌与铁有拮抗作用,当饲粮中添加高铜时会影响铁的吸收;3、缺铁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4、仔猪缺铁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速度?2给仔猪注射铁剂是是高效补铁的方法!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抗生素铁源是通过口服还是注射给母猪,仔猪在出生时铁的储存或母乳中铁浓度的增加都不足以避免仔猪对铁需求的不足。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给泌乳母猪饲喂高水平含铁日粮可增加哺乳的血红蛋白含量,但研究表明,这更主要的是因为食入母猪粪中的铁所致,而不是因为母乳中铁的浓度增加。

仔猪补铁的方式有方法以下几种:(1)注射右旋糖配铁钻合剂:给仔猪颈部或后腿下方输注肌肉注射2一4毫升(每毫升含铁30毫克),3日龄和33日龄时各注射一次。

(2)注射牲血素:给仔猪颈部或后腿内侧肌肉注射牲血素1毫升(每毫升含铁200毫克),一次即可。

3补铁制剂选择与注意事项1、严把质量关,必须是正规厂家;2、同型号规格选择公司目前使用的补铁制剂较多的是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规格有50mg/ml,100mg/ml,150mg/ml;3、因为右旋糖酐铁见光易分解成导致机体过敏的右旋糖酐和毒性极强的三价铁离子,水边所以在贮藏铁制剂时应存放于阴凉德蒂,有条件者熏制最好冷藏于冰箱内冷藏,暴晒严禁注射后将猪群放于阳光下曝晒;4、我建议在铁制剂的角蕨使用过程中,尤其对于半封闭东开经猪场务求引起重视,在安排补铁工作时,在冬季还是选择气温较高的下午2点左右或上午10点左右,但傍晚在夏季时节需选择在下午5点以后,这样注射相对效果更好一些,同时可防止不必要的铁中毒或过敏事件的发生。

仔猪缺铁补铁与铁中毒的防治

仔猪缺铁补铁与铁中毒的防治

仔猪缺铁补铁与铁中毒的防治缺铁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

仔猪最易发生,称为仔猪缺铁性贫血(IDA)。

据测定,仔猪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铁仅可维持其6-7天的生长需求。

8周龄前猪的生长速度极快,体重是初生时的10倍以上,每天至少需7-10mg的铁,而从母乳中仅可获得1mg,远远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需要。

因此必须及时补铁,否则会出现贫血,影响仔猪的健康和生长速度。

一、仔猪缺铁的症状和表现仔猪缺铁性贫血多发生在出生后8-9天,初期精神不振、离群、伏卧嗜睡、不愿活动、体温偏低、食欲减退。

中后期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被毛粗糙无光,皮肤皱褶多,耳、尾下垂,心动过速,活动后极易发生呼吸困难、肌肉痉挛。

病猪常出现头肩水肿,消瘦无力,常因吸吮不足导致母乳流出。

有些小猪看起来肥胖,但往往在奔跑中突然死亡。

病猪常发生缺铁性下痢、黄白痢的发病率上升,可达30-50%,死亡率15-20%。

静脉血色淡、稀薄,不易凝固。

有研究表明,哺乳期死亡仔猪20-30%与IDA有关,而且缺铁对胸腺、脾脏等免疫系统和肝脏造成的损害即使用足量的铁来治疗也很难逆转。

加之当今大多使用封闭式水泥地面或高床养猪,仔猪不能接触含铁土壤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因此,给仔猪及时人工补铁和补充全价仔猪料是必要和必须的。

二、仔猪补铁的时间、剂量与方法第一次补铁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生后2-3天。

有研究表明,二次补铁可明显的提高仔猪的抗病率,成活率及日增重,经济效益显著。

二次补铁时间最好在10-14日龄。

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间接补铁法。

即给母猪喂含铁饲料,乳猪通过吸吮母乳而获得铁。

母猪产前三周至产后三周,在饲料中加入180mg/kg蛋氨酸螯合铁或150mg/kg甘氨酸铁。

第二种为直接补铁法。

一是利用初生乳猪肠道容易吸收铁的生物学特性,给每头仔猪口服蛋氨酸螯合铁100mg或硫酸亚铁100mg。

也可在1000ml水中加入硫酸亚铁2.5g,氯化钴2.5g,硫酸铜1g,酵母粉10g,制成混合液,每头口服8毫升,或均匀涂于母猪乳头上约10毫升,让乳猪自由吮食。

仔猪补铁时打在什么部位

仔猪补铁时打在什么部位

仔猪补铁时打在什么部位
及时给新生仔猪补充铁元素,对于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极为有利,那么仔猪补铁时打在什么部位,一般注射位置在颈部和大腿内侧,在给仔猪补铁时注意控制用量,补铁针开瓶后要及时用完。

仔猪补铁打什么部位
1、颈部和大腿内侧
为仔猪补铁时一般将药物注射于颈部和大腿内侧,颈部肌肉注射比较简单,但因仔猪颈部的肌肉层较薄,所以吸收会比较差。

建议在大腿内侧肌肉处进行注射,此处肌肉层厚,吸收较好。

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对技术要求较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

2、控制用量
给仔猪补铁时必须注意用量,一次用量为100-150毫克。

补铁剂量不足易导致贫血,补铁剂量超标则可能使仔猪铁中毒死亡。

3、及时用完
补铁针开瓶后,应及时用完,不能储存起来下次再用。

当需要再次注射时,就开一新瓶,不建议使用上次的药品。

4、注意事项
铁制剂可与稀盐酸或维生素C同时使用,有利于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注意,含有镁、铝和钙的制剂遇铁,会在胃肠道形成难溶的复合物或沉淀物。

在给仔猪补铁时,应停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和土霉素等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育肥猪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作者:eAger 来源:本站原创发表时间:2009-9-12 育成育肥舍所养的猪是从25~30千克开始直到出栏,该期饲养的重点是尽可能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外部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本文为猪场动力网原创内容,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一、生产指标成活率:98%;日增重:750克;饲料报酬:2.6~3:1;出栏日龄:168天内。

二、育肥阶段的工作重点(一)降低死亡率据分析,死亡一头50千克肥猪的损失,相当于哺乳猪的3倍,保育猪的2倍,降低育肥猪死亡率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

造成肥猪死亡的原因是病,但生病的猪不一定会死,所以我们在尽可能减少发病的情况下,处理好病猪会大大降低猪的死亡率,育肥阶段的病弱猪处理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降低发病率主要措施是供给猪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一些猪场把肥猪当外人看,环境条件差,喂其他猪不吃的劣质原料配合的饲料,管理松散,这些都是造成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进舍猪质量差和进舍时条件不具备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减少发病只要注重以下几条,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一是进舍的猪要保证健康;二是在饲料上、管理上等方面不要虐待肥猪;三是在可能发病的阶段提前进行预防。

有这三点,可大大降低肥猪的发病率。

2、加强弱猪护理肥猪相对于产房仔猪和保育仔猪来说,抗病力要强得多,从发病到死亡有一定的时间,这给我们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而引起肥猪死亡多是因为发病较晚,已到病情很严重的时期。

如果在病轻将病猪挑出来及时治疗,大部分猪是可以治愈的。

以下的8看可以作为挑病猪的参考:①看皮毛。

健康猪毛皮发亮,毛顺而稀,白猪皮肤红润;病猪皮粗毛乱,有碎皮屑。

②看眼神。

健康猪眼发亮,有水灵气,眼球转动灵活;病猪眼无神,甚至不愿睁开,眼角有分泌物。

③看呼吸。

病猪呼吸加快,胸膜起伏大,甚至有声。

④看耳朵、尾巴。

健康猪在睡觉时耳朵和尾巴会不时活动,病猪则不动。

⑤看躺卧。

病猪不愿与健康猪合群,多愿独自躺在偏僻处。

⑥看活动。

健康猪在睡醒时主动接近饲养员,表示亲热,病猪则不愿动。

⑦看鼻镜。

健康猪较湿润,病猪干燥。

⑧看粪便。

是否有拉稀及干粪及颜色是否正常。

猪场动力网针对病弱猪的办法:①严把入舍猪质量关,进舍的每一头都是健康的。

②每周一次挑选,将病猪和可疑猪挑出,隔离饲养。

③进猪时留有几个专门的病猪栏。

④对病弱猪采用拌料或饮水的方法给药,个别猪注射。

⑤病重无治疗价值的猪要果断淘汰。

以上五条足以将许多病猪挽救过来,大大降低肥猪死亡率。

(二)降低饲料成本1、提高饲料利用率肥猪阶段用料是猪场用料的大部分,它的饲料利用率的高低对全群影响很大,提高饲料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因素之一。

具体措施是:夏天降温,加大通风,减小密度,保持饲料新鲜等;冬季提高舍内温度,加强保温措施;全年保证饲料质量等。

2、降低饲料价格这里说的降低饲料价格是在保证配方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是降低价格,但不能降低饲料品质。

可从以下地方考虑: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原料。

②利用电脑配方技术,在降低价格的前提下,不影响饲料质量。

3、调整好价格和质量的关系在价格和质量的比较上,价格相差的比例远低于质量所差的比例,更低于效果相差的比例。

所以进货时宁可多花一分钱进好料,不能图便宜进劣质料。

本文为猪场动力网原创内容.4、杜绝浪费饲料浪费是增加饲料成本的又一原因,杜绝浪费是生产上必须注重的问题。

三、生长育肥猪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生长育肥猪是猪的营养生涯中最昂贵的一个阶段。

猪在这一阶段吃下的饲料占其一生总采食量的75%。

在这一阶段中,饲料报酬的提高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生长育肥阶段,肉猪体重的75%要在110天内完成,平均日增重体质700-750克。

25-6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应为600-700克,60-100千克阶段应为800-900克,上述增重速度只要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就能达到规定的指标。

规模化生产的肉猪必须在180日龄体重达到100千克左右时,才能获得最优胴体及经济效益,为此,在该阶段的饲养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制订确保生长育肥猪快速生长的营养水平1、日粮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对商品肉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影响较大,并受猪的品种、日粮的能量水平及蛋白质的配比所制约。

根据我国情况及近期科研成果对日粮粗蛋白水平提出一建议:体重20-60千克时瘦肉型猪为16-17%;60-100千克为15%(为了提高日增重)或16%(为了提高瘦肉率)。

在肉猪日粮中,供给合理的蛋白质营养时,要注意各种氨基酸的给量和配比合适。

赖氨酸一般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当赖氨酸占粗蛋白质6-8%时,其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值最高,这是国内外研究所证实了的。

因此,必须注意日粮中赖氨酸占粗蛋白质的配比。

2、抗生素的选择作用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是巨大的,当仔猪长大了,它体内的免疫系统健全了,它就可以抵御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然而,如果猪舍的环境特别脏或疾病的程度加重,可以在日龄较大的猪的日粮中添加抗生素,从而达到防病治疗的目的。

(二)确定全理的圈养密度许多研究证明,随着圈养密度或肉猪群头数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下降,群体越大生产性能表现越差。

因为密度越高则单位时间内肉猪群间摩擦次数增加,说明密度高时,强弱位次对于维持肉猪群正常秩序已失去作用,特别是在饲槽前打乱秩序更为突出。

猪只的饲养密度应为:每10千克体重应占面积达到0.1m2。

(三)尽可能做到一次组群饲养这是根据行为学研究所确定的一条养猪原则。

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合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架,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各据一方,这一行为造成了个体间增重的差异可达到13%。

一次组群,终生不变,形成稳定的群居秩序,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对肉猪生产极为有利。

(四)饲料调制和饲喂1、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这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肉猪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特别是在后期,肉猪沉积一定数量的脂肪后,食欲往往会下降,更应引起注意。

将饲料粉碎后根据营养成分按比例配合调制后,呈干粉状饲喂。

在自由采食自动饮水的条件下,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圈舍利用率。

饲喂干粉料时,饲料的粉碎细度30千克以下的小肉猪颗粒直径在0.5-1毫米为宜,30千克以上,颗粒直径以2-3毫米为宜,过细的粉料易粘于舌上较难咽下,影响采食量,同时细粉易扬而引起肺部疾病。

2、饲喂管理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多次比较试验表明,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

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

饲喂环境必须有利于猪能方便吃到充足的饲料,应尽可能地减少同别的个体竞争饲料和饮水,还应能允许猪在圈内自由走动。

猪的采食过程十分简单。

猪首先从休息姿势起身,走向饲槽进行采食,然看走向水源去喝水,最后进行排泄或是返回休息处,从而结束采食过程。

因此,猪圈的设计必须有利于猪的这些活动。

最常见的错误是饲料和饮水的位置设置不当,使得猪从饲槽至水源的路上必须穿过休息区,这就增加了猪只相互打斗的可能性,既消耗了能量还会引起损伤。

(五)公母猪应分开饲喂去势猪通常比小母猪增重快,同样,去势猪采食量要比小母猪大得多,研究表明,去势公猪的饲料采食量要比小母猪高出5%,这方面的差别是由体重决定的。

已经发现,在去势公猪和小母猪之间的这种饲料采食量的差别通常发生在体重25-80千克。

(六)肥育猪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湿度、饲料组成和采食量相关。

一般在冬季,其饮水量应为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节,为采食风干饲料的4倍,或体重的16%;夏季为风干饲料的5倍,或体重的23%。

饮水设备以自动饮水器较好,或在圈内单独设立一槽,经常保持充充而洁净的饮水,让猪自由饮用。

有四个因素影响猪的饮水量:一是圈内饮水槽位不足;二是乳头状饮水器的出水率不足;三是饮水器的高低不合适;四是饮水槽不卫生。

对猪在热应激期间的行为进行简单的观察就可弄清猪的饮水槽位是否足够。

(七)做好调教工作1、限量饲喂要防止强夺弱食当调入肉猪时注意所有的猪都能均匀采食,除了要有足够长度的饲槽外,对喜争食的猪要勤赶,使不敢采食的猪能得到采食的机会,帮助建立群居秩序,分开排列、同时采食,如能采用无槽湿拌料喂养争食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但要掌握好投料量。

2、固定地点,采食、睡觉、排便三点定位,保持猪栏干燥清洁通常运用守候、勤赶、积粪、垫草等方法单独或交错使用进行调教。

例如:当小肉猪调入新猪栏时,已消毒好的猪床铺上少量的垫草,饲槽放入少量饲料,并在指定排便处堆放少量粪便,然后将小肉猪赶入新猪栏,发现有的猪不在指定的地点排便,应将其散拉在地面的粪便铲在粪堆上,并结合守候和勤赶,这样,很快就会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

有个别猪对积粪固定排便无效时,利用其不喜睡卧潮湿处的习性,可用水积聚于排便处,进行调教。

在设置自动饮水器的情况下,定点排便调教更会有效。

做好调教工作,关键在于抓得早、抓得勤(勤守候、勤赶、勤调教)。

(八)做好防疫和驱虫工作1、防疫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水疱病和病毒性痢疾等传染病,必须科学的免疫和预防接种。

做到头头接种,对漏防猪和新引进的种猪,应及时补接种。

新引进的种猪在隔离舍期间无论以前做了何种免疫注射,都应根据本场免疫程序接种各种传染病疫苗。

仔猪在育成期前(70日龄以前)各种传染病疫苗均进行了接种,转入肉猪群后到出栏前无须再进行接种,但应根据地方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采血监测,防止发生意外传染病。

2、驱虫肉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90日龄进行第一次驱虫,必要时在135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驱虫。

驱虫蛔虫常用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0毫克,拌入饲料中一次喂服,驱虫效果较好。

驱除疥螨和虱子常用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溶于温水中,再拌和少量的精料空腹前喂服。

服用驱虫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解救,驱虫后排出的虫体和粪便,要及时清除发酵,以防再度感染。

(九)认真解决猪舍小气候中不利因素对肉猪的影响在肉猪高密度群养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成分的增加,都会损害肉猪的抵抗力,使肉猪发生相应的疾患和容易感染疾病。

1、在设有漏缝地板的肉猪舍里饲养生长肉猪,由于换气不良,舍温29-23℃时,贮粪沟里的粪便发酵最旺盛,空气中的碳酸气体含量大大增加,氨气含量比通风良好的肉猪舍最高标准量0.18%高出一倍,使肉猪气管受到刺激,增加了呼吸道病特别是肺炎的感染率,直接导致猪只生长速度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