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补铁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及时给仔猪打补铁针,可以更好地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仔猪补铁针什么时间打,一般在在3-4日龄时打,14-17日龄进行第二次补铁,在打补铁针时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下面具体来看下。
仔猪补铁针什么时候打1、3-4日龄时打仔猪补铁针一般在3-4日龄时打,在仔猪14-17日龄进行第二次补铁,根据仔猪体重补150-200毫克,可以更好发挥仔猪的生长性能,获得更大的养殖效益。
2、补铁针的打法1)在仔猪的大腿内侧肌肉处进行注射时,用拇指拉紧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成45度倾斜进针,拔出针头后放开皮肤;2)如果选择颈部肌肉注射,注意针头长度不能太深,以免刺穿肌肉层打到骨头上,最好选择45度进针。
仔猪补铁的注意事项1、补铁时间不宜过早为了确保安全性和补铁效果,建议初生后第三天补铁。
在仔猪初生后立马就补铁,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初生当天补铁不容易吸收,并且可能引起全身感染,极容易造成猪只死亡。
2、定时更换针头建议每一窝更换一个针头,保持针头的锋利,避免教槽感染。
3、注意注射剂量建议根据猪只大小体重合理安排注射剂量,个体大的2毫升,小的1-1.5毫升,严禁一个剂量用到底。
4、补铁部位不能随意建议选择大腿内侧注射,肌肉丰满吸收好。
有些养猪户习惯颈部肌肉注射或大腿内侧注射两种,大腿内侧补铁对技术要求较高,普通养猪户难以掌握,很多人喜欢颈部注射,这是理解上的错误。
仔猪缺铁的危害:仔猪缺铁初期会表现出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喜卧嗜睡、体温下降、食欲减退等现象,如果未及时补铁,则可能出现可视粘膜苍白、被毛粗糙无光泽等现象。
当病情严重时,仔猪头部会出现水肿,并且表现出消瘦无力,表面看似正常的仔猪,可能会突然死亡。
仔猪补铁的不良反应,仔猪不补铁会出现什么症状

仔猪补铁的不良反应,仔猪不补铁会出现什么症状前言在猪场养猪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仔猪营养的摄入量,其中铁素的摄入尤为重要。
假如我们不注意补充铁素,那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在本篇文档中,我们会介绍仔猪补铁的不良反应,以及仔猪不补铁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仔猪缺铁会出现什么症状?铁素是仔猪体内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不仅仅能帮助仔猪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然而,如果仔猪体内缺乏铁素,就会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甚或以死亡为终点。
下面是可能出现的症状:1. 精神不振、活动减少仔猪因为缺乏铁素,会出现精神不振,活动减少的情况。
它们可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不安静,反应更缓慢。
2. 免疫力下降缺乏铁素会直接影响仔猪的免疫力,使得它们容易患上疾病,如腹泻、肺炎等。
3. 贫血贫血是仔猪缺铁的常见症状。
如果猪只身体内缺少铁素,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造成贫血。
4. 病程长、复发率高仔猪如果缺铁,可能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一旦患病,由于仔猪免疫力下降,病程可会比平时长,并且容易出现复发。
仔猪补铁的不良反应尽管补充铁素对仔猪的健康非常重要,但仔猪补铁的不良反应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补铁时,仔猪体内铁素含量过高会使其不适,可能出现的反应包括:1. 呼吸急促铁素含量过高会影响仔猪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呼吸急促或呼吸不畅。
2. 消化系统不适补铁后,仔猪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反应。
另外,如果过量补铁,可能还会影响脾脏和胃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3. 神经异常铁素过高会对仔猪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神经紊乱、抽搐等异常症状。
结语看完本篇文档,相信大家对仔猪缺铁会出现什么症状以及补铁的不良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该尽可能做好仔猪的营养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过多的营养缺失问题,并且在补铁过程中应该控制好补铁的量,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仔猪缺铁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猪
仔猪缺铁 的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王 凤 云
( 黑龙 江省 抚远 县畜 牧兽 医局 ,抚远 1 5 6 5 0 0)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 1 -6 0 2 7 . 2 0 1 4. 0 1 . 0 4 9
铁 缺 乏 症 又 称 仔 猪 营 养 性 贫 血 或仔 猪 缺 铁 性 贫血 , 是 由于 机体 铁缺 乏 而 引起 猪贫 血 和生 长 受 阻
一
般认为仔猪 出生时体内仅有 2 5 5 0 m g 的铁贮备。
出生 时 铁 的贮 备 量 低 是 哺乳 仔 猪 易 发 缺 铁 症 的主
高。 缺铁仔猪红细胞体积变小 , 血色蛋 白降低 , 影响 仔猪的免疫力。免疫力低是造成仔猪发病 、 死亡 的
重要 原 因 , 仔 猪约 2 0 %~ 3 0 %的死 亡与 缺铁有 关 。
3 临床症 状
要 原 因 。仔 猪 每天 需要 的铁量 较 多 , 而母 猪 妊娠 期
较短 , 只有 1 1 4 d 。 l 窝仔猪的数量较多时 , 一般仔猪 出生体重较小 , 但仔猪出生后 , 生长迅速 。据测定 , 三元 杂交 猪生 后 1 周 体重 为 出生时 的 2 . 0 ~ 2 . 5 倍, 3
光 照 仔猪 耳壳 , 呈 灰 白色 , 几 乎见 不 到 明显 的 血管 , 针刺 耳部 出血少 。仔猪 呼吸加 快 , 脉搏 急速 , 轻微 运 动则 喘息不 止 。多数 仔猪 下痢 , 头部 水肿 。
4 剖检 变化
2 . 1 影 响造血 机 能
剖检可见仔猪皮肤 、 黏膜苍 白; 血液稀薄 、 凝固 性差 , 全身轻度或 中度水肿 ; 腹腔、 胸腔 、 心包腔积
仔猪缺铁症防治方法

成功防治案例
案例一
某养殖场在仔猪出生后第三天开始为其补充铁剂,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连续补 充三天,有效预防了仔猪缺铁症的发生,仔猪生长健康。
案例二
某养殖户在发现仔猪出现缺铁症状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铁元素含量, 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铁剂,经过一周的治疗,仔猪缺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防治失败案例
案例一
仔猪缺铁症防治方法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病因和症状 • 防治方法 • 案例分析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仔猪缺铁症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 乏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
3周的仔猪身上。
缺铁症会导致仔猪贫血、生长缓 慢、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 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母猪饲养管理
确保母猪获得足够的铁摄入, 以保障母乳中铁的含量。
提前补铁
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通过 注射铁剂或口服铁剂为仔猪补
充铁元素。
改善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定期消 毒,减少仔猪接触病原体的机
会。
合理饲养密度
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控制适 宜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养殖户对仔猪缺铁症的认识 和防治意识。同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 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防治仔猪缺铁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研究者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仔猪缺铁症的发病机制,为防治缺铁 症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同时,研究不同地区、不 同品种仔猪的缺铁症发病情况,以便制定更有针 对性的防治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仔猪缺铁 症防治技术与方法,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
仔猪补铁与铁过负荷

2007第6期 养猪SWINE PRODUCTION 15 仔猪补铁与铁过负荷 王天有 ,刘俊伟 ,王学良 ,王新华 ,张创 (1.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兽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中图分类号:¥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07)06—0015"02 摘要:缺铁性贫血是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病,通常都要进行人工补铁。对临床上20头20~40日 龄病仔猪进行补铁调查发现,肌肉注射补铁150 mg(Fe)/头的6头仔猪没有铁的异位沉积现象;肌肉注 射300 mg(Fe)/头的10头仔猪,在次级淋巴器官均出现铁的异位沉积;4日龄肌肉注射300 mg(Fe)/ 头、15日龄时第2次肌肉注射300 mg(Fe)/头的4头仔猪,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内皮 细胞都具有严重的铁异位沉积。过量使用铁制剂,过多的铁在机体可发生异位沉积,造成许多重要器 官和组织的损伤;其中以免疫系统受损最为严重,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甚至死亡。 关键词:仔猪;补铁;铁过负荷;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皮细胞
铁主要作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参与O:和CO:的运输,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红细胞 内的酸碱平衡调节。铁在各组织细胞内构成细胞色 素酶体系、铁硫蛋白、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参 与生物氧化过程和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缺铁性贫血是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 新生仔猪均需人工补铁,这是因为新生仔猪体内的 铁储存量极少,仅为54 mg,而母猪乳中含铁量约为 1.3 mg/L,每天仅能为每头仔猪提供约1 Ing铁。初 生仔猪生长速度快对铁的需要量较大,平均每日体 内储留6~8 mg铁,哺乳仔猪只有保证每日得到7~ 16 mg铁,才能维持适宜水平的血红蛋白和铁储[1】。 初生仔猪生长发育迅速,易引起缺铁性贫血[21。哺乳 仔猪由于体内铁储备量少,生长快,可出现贫血。防 止仔猪贫血的最有效办法是在仔猪出生后2~3 d, 肌肉注射葡聚糖铁150 200 mg,能够维持3周内正 常的血红蛋白水平[31。本文通过对仔猪各重要器官 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以期为仔猪补铁和仔猪铁过负 荷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兽医院临床上20~ 40日龄的病仔猪。腋动、静脉放血致死,立即剖取颌 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肺、肝、脾、 肾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去血污。 1.2试验方法 Leica冰冻切片机上切片,切片厚4 LLm,以普鲁 氏蓝染色。PM—lOAD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 收稿日期:2007—05—04 作者简介:王天有(1946一),男,河南延津人,副教授,从事基础兽 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结果与分析 2.1正常剂量补铁仔猪 4日龄,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50 mg(Fe)的6头 仔猪,在淋巴结、肝脏和脾脏等重要器官内,均没有 发现铁的异位沉积现象。 2.2加倍剂量补铁仔猪 4日龄,每头仔猪肌肉注射300 mg(Fe)的10头 仔猪,在淋巴结和脾脏内发现有铁的异位沉积现象。 2.2.1淋巴结淋巴结的被膜、输入淋巴管、周围组 织、小梁、淋巴窦内都分布有含铁血黄素颗粒 (hemosiderin granules,HG)的巨噬细胞,其数量以周 围组织内为最多。个体较小的HG呈蓝色;个体较大 的HG则呈深蓝色(图1)。巨噬细胞的胞核常被HG 所掩盖,而难以识别。
仔猪注射补铁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和处理

中国动物保健2020.061发病简述本地区的某猪场养猪1,000头,养殖人员发现猪分娩舍疑似出现猪蓝耳病的疫情,需要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
通过养殖人员的阐述了解到,猪舍中最早出现疑似病例的区域死亡率增加,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仔猪整体毛色比较差,皮炎和关节炎的症状时常发生。
此外,分娩舍中的两栋出现一半以上的猪耳朵到全身发紫,同时精神差、呼吸急促等。
2临床症状因为该猪场发病情况紧急,工作人员在知道病情之后到达现场。
到了现场发现,该猪场有6栋分娩舍,其中两栋无任何异常。
为了更好的了解病情,对没有发病的两栋进行了观察,发现仔猪的状态和生长情况都比较好,基本没有出现病弱猪的情况。
之后到出现异常的两栋进行观察发现,仔猪的生长情况不是很好,病弱猪的比例约为10%,出现的不良症状有毛色粗乱,关节或者双关节肿胀等,还出现了皮炎等症状。
最后去疑似发生疫病的两栋观察之后发现仔猪精神萎靡,行走不稳或者瘫软等。
严重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甚至一些猪出现大下便失禁的情况。
经过一番观察发现,这两栋猪舍的发病率约为15%左右,经过询问之后发现其中的两窝死亡之外,没有大范围的死亡情况,一些仔猪还是比较健康的。
3剖检病变经过调查和分析之后对现场的四头病猪进行了解剖,发现以下病变情况:①颈部脂肪水肿,有一些液体渗出。
②仔猪的胸部和腹沟部皮下的脂肪出现水肿等。
③仔猪的肠道黄染,淋巴出现铁锈样。
④肾脏出现了点状的出血点,同时水肿。
⑤仔猪的喉部呈现了铁锈色。
4临床诊断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工作人员对猪场的发病情况比较了解,通过对该猪场的现场调查发现该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对临床症状和诊断的阐述内容如下。
4.1人为管理不善该猪场发病的两栋是因为管理不科学造成。
一些新步入工作岗位的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同时管理的经验比较欠缺等。
在饲养的过程中监督人员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等,这些因素导致饲养员的喂养手段不当,同时不能及时地治疗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仔猪的健康,一些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很容易趁虚而入引发其他的疾病。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仔猪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危害、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危害:缺铁性贫血会导致仔猪的贫血、免疫力下降、生长迟缓、疲劳、死亡等问题,有效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和经济效益。
发生原因:1.母猪乳汁中铁的含量不足:母猪的乳汁中铁的含量是仔猪获取铁元素的主要来源,如果母猪体内铁缺乏,乳汁中铁的含量也会降低,从而导致仔猪缺铁性贫血。
2.仔猪初生体内存储铁的极其有限:仔猪在出生之后,体内的铁储备是很少的,而且很快就会消耗殆尽,导致铁元素的含量不足,从而导致贫血等问题。
3.饲料缺陷:如果仔猪饲养的饲料中缺少铁等营养元素,仔猪就无法摄取到足够的铁元素,从而导致贫血等问题。
临床表现:仔猪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包括:贫血、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生长缓慢、易患病、死亡率增加等。
治疗措施:目前防治仔猪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给予仔猪铁补充剂。
对于仔猪出生3~7天内,每头仔猪需注射50~200毫克的硫酸铁,以补充缺少的铁元素。
一般来说,注射硫酸铁的剂量应该按照仔猪的体重来确定,以保证足够的铁元素。
2.给予仔猪营养丰富的饲料。
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铁元素,以保证仔猪摄取到足够的铁元素。
3.加强母猪的营养。
母猪在妊娠期间需要补充足够的铁元素,以保证乳汁的铁含量充足。
在母猪哺育仔猪期间,可以给母猪注射铁补充剂,以提高母猪体内的铁含量。
4.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卫生。
减少猪舍内的细菌滋生,可以有效预防仔猪感染疾病,从而减少死亡率。
总之,仔猪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如果不加以及时预防和治疗,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对猪的营养管理,注重猪舍环境的清洁卫生,以预防和减少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猪缺铁性贫血症的危害 猪缺铁性贫血症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缺铁性贫血症的危害猪缺铁性贫血症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养猪技术猪缺铁性贫血也叫猪营养性贫血或者猪铁缺乏症,是由于机体摄取铁不足而导致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是出现贫血,阻碍生长。
临床上主要特征是皮肤、黏膜苍白以及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通常是2~4周龄的哺乳仔猪出现发病,尤其是集约化猪场更容易发生,往往在冬春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缺铁性贫血症的危害猪缺铁性贫血症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1、危害影响造血机能。
铁是动物体内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尤其是初生仔猪生长速度较快,每天需要摄取大量的铁,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补铁往往会在7日龄左右引起贫血。
影响生长发育。
铁是动物机体一种必要元素,尤其是在二羧酸循环中,超过一半的酶和因子都含有铁或者在铁的参与下才能够发挥自身作用。
当机体摄取铁不足,就会导致核糖核酸还原酶以及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使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受到影响。
另外,仔猪缺铁后会导致红细胞明显变小,以上都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另外,铁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能够避免仔猪发生腹泻,但如果缺铁就会抑制体内乳铁蛋白的合成,从而引起腹泻。
影响免疫力。
铁是一种能够维持T淋巴细胞功能正常的营养素,当动物机体摄取铁不足时,会导致体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
另外,由于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铁也是体液免疫所需的一种重要物质。
此外,当动物机体缺铁时,还会损伤细胞活性,导致免疫力减弱。
2、临床症状仔猪缺铁性贫血症。
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嗜睡,独自离群卧在地上,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以及黏膜呈淡红色或者苍白色,存在轻度黄染,耳部在光照下呈灰白色,基本上无法看到明显的血管,即使用针刺也只有少量出血。
症状严重的患病仔猪,头颈部发生水肿,皮肤呈明显的苍白色,尤其是白色皮肤会出现黄色,心跳加速,心音亢盛,呼吸急促且困难,特别是在哄赶奔跑后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现象,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且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够恢复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补铁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罗侃1王胜2吴春扬21.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南京新九州农牧有限公司摘要:本研究选取10窝1-3日龄哺乳仔猪6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头;对照组在3日龄注射铁血龙2ml,试验组在3日龄及17日龄分别注射铁血龙2ml,观察各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于35日龄时检测血红蛋白含量,于50日龄时测定各组仔猪的平均增重。
结果表明,50日龄时,试验组仔猪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日龄时血红蛋白含量也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与试验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二次补铁与一次补铁相比能显著提高仔猪增重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二次补铁哺乳仔猪生长发育铁是初生仔猪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
缺铁会导致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贫血状态下的仔猪更容易患并发症进而死亡。
已有研究报道,仔猪出生时体内铁总贮存量约为50 mg,到28日龄断奶时共需铁约469 mg,而仔猪每日从母乳中仅能获得约1 mg铁,供需之间的差距使仔猪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1]。
目前多数猪场已采取1-3日龄一次性补铁200-300 mg的方法进行仔猪补铁,这种方式基本能够解决仔猪前期缺铁的问题,但仍无法满足仔猪后期对铁的需求;且一次补铁剂量达到300 mg时,存在不易吸收、注射部位外溢等问题,降低了铁制剂的实际利用效果,导致20-28日龄仔猪仍出现贫血现象[2]。
为解决这一问题,畜牧工作者上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二次补铁的效果已被多篇报道所证实,陆新章(1997)的实验结果表明仔猪在日增重方面二次补铁明显高于一次补铁和不补铁组, 且发病率低, 成活率略有提高[3];殷裕斌,程泽信(2000)的两个实验也证实二次补铁的仔猪断奶个体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6KG和0.4KG,差异均显著(P<0.05),表明二次补铁比一次补铁可以提高仔猪断奶重[4]。
右旋糖酐铁是右旋糖酐和铁的螯合物,为可溶性铁,其中铁离子为有效活性成分。
铁补充不足容易引起哺乳仔猪缺铁性贫血,影响其生长发育、成活率及有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本试验通过二次注射右旋糖酐铁对哺乳仔猪进行补铁,并与只注射一次的进行比较,以探索二次注射右旋糖酐铁的补铁方式在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实际效果,为科学饲养哺乳仔猪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铁血龙(10%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00 ml/瓶,丹麦Pharmacosmos A/S公司生产)由北京九州互联农牧有限公司提供。
1.2实验动物供试猪均由上海光明爱森牧业提供。
选择胎次相同的10头LY母猪,在所产的10窝仔猪中每窝随机选择6头1-3日龄健康且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个体共60头作为供试猪,且每窝选取的6头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各30头。
每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自然哺乳,按照常规程序对仔猪进行驱虫、免疫、去势和消毒。
50日龄时试验结束。
1.3 给药方法两组均采用颈部肌肉注射法给以铁血龙。
对照组于3日龄注射铁血龙2毫升;试验组分别于3日龄和17日龄(间隔两周)各注射铁血龙2毫升。
1.4 体重、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测定试验期内分别测定并记录仔猪初生重、50日龄体重、发病头数和死亡头数。
其中50日龄体重逐头空腹称取,发病以拉白痢为准,非病因因素引起的死亡不计入病因死亡数。
1.5血红蛋白的测定35日龄转群时,现场采集仔猪耳缘静血,采取希曼血红蛋白检测仪进行检测血红蛋白含量(HGB)。
1.6 数据分析仔猪增重=50日龄体重-初生重;仔猪发病率(%)=(每组发病头数/每组总头数)×100;仔猪死亡率(%)=(每组死亡头数/每组总头数)×100;试验数据分析采用SAS 9.2软件中GLM程序(General Linear Model)进行单因素最小二乘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二次补铁对仔猪增重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初生重、50日龄体重、增重及35日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二次补铁对仔猪增重的影响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1可以看出,仔猪50日龄时,对照组增重为11.32±1.47 kg,试验组增重12.51±2.26 kg,试验组增重比对照组高1.19 kg,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二次补铁可以有效提高仔猪增重。
表2 二次补铁对仔猪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注: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为9.26±0.66g/100ml,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为9.94±0.58 g/100ml,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比对照组高0.68 g/100ml,且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二次补铁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2.2 二次补铁对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见表3。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组别样本数(头)发病数(头)死亡数(头)发病率(%)死亡率(%)试验组30 2 1 6.67 3.33对照组30 6 4 20 13.33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13.33%和10%,经百分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对照组与试验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未到达显著水平(p>0.05)。
2.3二次补铁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经济效益见表4。
(仔猪价格随市场行情有所波动)表4二次补铁与一次补铁的经济效益性状平均增重(kg)仔猪价格(元/kg)铁剂成本(元)增加收入(元/头)试验组12.51 20 1.20 23.20对照组11.32 20 0.60 —注:试验组平均每头增加收入(元)=(试验组平均增重-对照组平均增重)*仔猪价格-(试验组铁剂成本-对照组铁剂成本)。
从表4可以看出,试验组每头仔猪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平均增加23.20元,表明二次补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 讨论铁是仔猪出生后快速发育及维持自体代谢与生理作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也是多数代谢物质和血红蛋白等蛋白的组成成分。
仔猪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贫血状态下的仔猪更容易患并发症并导致死亡。
为哺乳仔猪及时充分的补充铁元素非常重要,不但可以预防仔猪贫血的发生,还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本研究通过给初生仔猪在3日龄和17日龄时,注射补铁药物右旋糖酐铁(铁血龙),记录各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于35天断奶时称量各猪只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
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别不大(p<0.05),但是验组仔猪增重(12.51±2.26 kg)显著高于对照组(11.32±1.47 kg,p<0.05),表明二次补铁相比一次补铁确实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增重。
有研究表明,仔猪断奶重的增加能提高60日龄体重和肥育效果,加速猪群周转,缩短整个饲养周期[5]。
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每头仔猪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平均增加23.20元,同时集约化猪场因补铁次数增加而上涨的工人工资基本可以忽略,因此其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30以上,二次补铁能够为规模化养殖场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仔猪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是反映体内铁代谢状况和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仔猪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在9.9g/100ml以上时,能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在9 g/100ml以上时,仅符合仔猪最低需要量[6]。
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二次补铁)血红蛋白的浓度为9.94±0.58 g/100ml(>9.9 g/100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能保证供试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对照组(一次补铁)血红蛋白的浓度为9.26±0.66 g/100ml(>9 g/100ml),仅符合仔猪最低需要量。
当仔猪感染某些病原体,如圆环病毒或附红细胞体疾病时,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会发生改变,特别是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下降尤为明显。
哺乳仔猪二次补铁能显著提高仔猪血红蛋白含量,因此对受到上述两种疾病威胁仔猪可以进行二次补铁以缓解症状,加快仔猪康复速度。
二次注射右旋糖酐铁为哺乳仔猪补充铁元素,可满足哺乳仔猪生对铁元素的需求,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仔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猪场的经济效益,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但二次补铁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加大了仔猪的应激。
在对仔猪进行二次补铁时应选择对仔猪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优秀补铁产品,如丹麦法姆公司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铁血龙),以降低应激反应对仔猪的影响。
4 小结本研究通过对照组在3日龄注射铁血龙2ml,试验组在3日龄及17日龄分别注射铁血龙2ml进行二次补铁试验。
试验结果经GLM分析发现,50日龄断奶时,试验组哺乳仔猪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与试验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二次补铁与一次补铁相比能显著提高哺乳仔猪个体增重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李春梅.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 25(3): 48-48.[2] 顾祥国, 方小毛. 哺乳仔猪两次补铁试验[J].畜禽业, 2000, 9: 005.[3] 陆新章. 仔猪二次补铁效果好[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7(5):19[4] 殷裕斌, 程泽信. 二次补铁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J].湖北畜牧兽医, 2000(4): 7-9.[5] 李进昌, 纪孙瑞, 季方义, 等. 两次注射铁,硒制剂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J].浙江畜牧兽医, 1994, 2.[6] 张龙志, 张照. 养猪学[M].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