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挤公交车的母亲》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中考语文作文押题《父母亲情类》范文

2024中考语文作文押题《父母亲情类》范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

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苦的滋味……请你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②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套做,不得抄袭。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优秀例文:为妈妈洗头的滋味春日里,阳光和煦。

窄窄的街道与低低的屋顶上铺上了一层朦胧的金纱。

妈妈在厨房里挥动着铲子为我制作一道精美的菜肴,而我则在院子里的小木凳上悠闲地看着书,好不惬意!伴随着飘逸而来的阵阵菜香味,我有些坐立难安了。

在忍受了几分钟的折磨之后,我终于离弦之箭般冲到了厨房。

就在我准备尝一口妈妈端来的菜时,我突然发现妈妈的手上油油的——这大概是做菜的缘故吧。

我的目光不由得慢慢上移:妈妈的脸上也飘动着油烟,头发也油腻腻地结在了一块儿。

我突然从心里冒出了个想法:帮妈妈洗洗头吧!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筷子,径直走进院子。

我将小木凳移到小花盆旁,向脸盆中倒进冷水和热水,调到最让人舒服的温度后,便把在一旁不解的妈妈拉过来坐下。

我笑着对妈妈说:“妈,我为您洗洗头吧!”妈妈在一瞬间的惊诧之后,报之以一脸的微笑……我今年十六岁了,长这么大还没为别人洗过头,这可是我的初次体验。

我将毛巾缓缓浸湿后,解开妈妈的头绳,有些油腻又夹杂着些白丝的头发竟让我从心底涌出一阵隐隐的疼痛,鼻子也禁不住发酸。

我将妈妈的头轻轻地按低一点,用温暖湿润的毛巾浸湿妈妈的长发,然后挤了些洗发精,用手轻揉了一会,轻轻涂抹在妈妈的头发上。

我用短短的指甲和柔柔的小手轻轻地为妈妈搓揉着,一会儿妈妈的头上就戴上了一顶纯白色的帽子,我用嘴轻轻一吹,只见空中竟浮起一个个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恰似一个个彩虹宝宝………我用清水冲洗着妈妈的头发,随着妈妈的头发渐渐柔顺,我的心情莫名地清朗起来。

挤公交车的母亲阅读答案

挤公交车的母亲阅读答案

《挤公交车的母亲》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①这里要说的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的一些表现,但我首先须交代一下我母亲的职业。

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

她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热爱,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

②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她的退休最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

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都挤公共汽车,又累又乏又耗时间。

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③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

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

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在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

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

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挤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④有时候我和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

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

试想,对于一位年过六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

⑤我的确亲眼见过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

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母亲便会让过车头,极近地贴着车身随车奔跑。

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

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我机灵。

⑥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

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母亲率领着我上车。

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母亲在汽车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

⑦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来练就的上车法。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十)含答案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十)含答案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十)【四川遂宁】(二)阅读《眷恋那棵老柿树》,完成16~20题。

(15分)眷恋那棵老柿树赵宏欣①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

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

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②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③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④我一听,忙说:“行。

”⑤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⑥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⑦“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⑧他点点头,说:“三年了。

”言语中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

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

窗外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

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⑨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兴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⑩我点点头。

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⑾“那就是我的家乡。

”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

”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⑿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⒀“很近了,很近了。

”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

”他兴致勃勃。

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

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

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峦。

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

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

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七下语文精彩练习答案2022

七下语文精彩练习答案2022

七下语文精彩练习答案20221、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关联词: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

[单选题] *以及(正确答案)甚至特别特殊3、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B.李纨C.薛宝钗D.刘姥姥(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6、下列《红楼梦》中情节发生在端午节的是( ) [单选题] *A.琉璃世界白雪红梅B.憨湘云醉眠芍药裀C.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正确答案)D.王熙凤效戏彩斑衣7、A、依稀矫揉造作提纲陈词烂调B、接恰应接不暇部署变本加厉C、度假陈词滥调殉职自以为是(正确答案)D、贯通一鸣惊人干练张惶失措答案解析:陈词滥调接洽张皇失措8、《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生日时行酒花令,各人与什么花配?下面哪一组配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探春—杏花B.林黛玉—芙蓉C.薛宝钗—牡丹D.袭人—海棠(正确答案)9、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提防(tí)称职(chèn)狡黠(xiá)振聋发聩(kuì)B.氛围(fēn)憎恶(zēng)阴翳(yì)矫揉造作(jiāo)C.字帖(tiè)倔强(jué)叱咄(duō)吹毛求疵(cī)(正确答案)D.诡谲(jué)两栖(xī)愧怍(zuò)悲天悯人(mǐn)10、1“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一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人教版语文练习册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十三第五大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练习册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十三第五大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练习册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十三第五大题答案1、1《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这句话描写的是林黛玉的体貌神态。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 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

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

C.《红楼梦》在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又流露了惋惜和感伤的情绪。

此外,还有宿命论、虚无主义、恋爱至上等消极思想倾向。

D.《红楼梦》共100 回,前60 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 回为高鹗所续,使小说成为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

但高鹗在小说最后让贾家家道复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正确答案)4、修辞手法选择:白云在山里依然游来游去。

[单选题] *夸张比喻拟人(正确答案)比拟5、4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决择堕落狡辩相辅相成B.萦绕强褓浩劫愧不敢当C.绚丽枷锁拙劣怒不可遏(正确答案)D.授予荧屏开辟振耳欲聋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赘语(zhuì)熨帖(yù)淬火(cuì)B、浩瀚(hàn) 克隆(lóng)感慨(kǎi)C、玄虚(xuán)国粹(cuì) 鱼翅(chì)D、摩登(mó)神祗(qí)裨益(pì)(正确答案)7、《故都的秋》作者是()[单选题] *柳永郭沫若周树人郁达夫(正确答案)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崎岖(qí)隐瞒(mán)恬淡(tián)B、糜烂(mí)莅临(lì)粘贴(zhān)C、筵席(yán)潜伏(qiǎn)惶惑(huáng)(正确答案)D、矗立(chù)矜持(jīn)赎罪(shú)9、1向非专业人士介绍工艺流程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术语,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上海市闵行区24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区24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区24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同时也是同时代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②⑤③①⑥④B.②③⑤⑥①④C.④②⑤③⑥①D.④②③⑤①⑥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在这本书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

C.在学校举办的爬山比赛中,九年级代表队的同学一鼓作气....,率先登上山顶。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小鲜肉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队伍是否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C.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专家说,《三块广告牌》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山东省东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东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东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苦难赋予你力量,理想便从闭塞贫瘠的土地起飞;于苍苍穹俯kàn,你领略到了世界的无限和绚丽;而与风雨搏斗,升华了你的精神境界——在追求中死去,却与追求共存。

①塞②kàn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②各地援鄂医疗队送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族担当高贵品格之内涵,③线上学习令我们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

A.欺凌揭示反而B.凌辱揭示反而C.欺凌诠释而且D.凌辱诠释而且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能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拱到根上B.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获得许可,因此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C.在那些心胸宽广、性格温良教师所教学生身上,往往更具幸福感,更有自信心,更富创造力。

D.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

【中考压轴】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压轴】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下来,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熏陶.(táo)游弋.(yì)束缚.(fú)形削.骨立(xiāo)B.载.途(zài)幽悄.(qiǎo)遵.循(zhūn)无可耐.何(nài)C.笼.统(lóng)枯躁.(zào)顷.刻(qǐng)铢两悉称.(chèn)D.稽.首(qǐ)发怔.(zhèng)濡.养(rú)间.不容发(jiān)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坚持到底的人却少之又少。

成功从来都不是传奇的一跃而上,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只有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才能品尝到成功的。

A.因为脚踏实地寂寞甘泉B.因为勇往直前冷漠乐趣C.然而勇往直前寂寞乐趣D.然而脚踏实地冷漠甘泉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六月............,带着缤纷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

万绿丛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还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

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激荡起童话般的记忆。

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奋力奔跑,热爱生活。

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六月天。

A.“六月”是数量词,“飘落”是动词,“执笔青春”“书写梦想”都是动宾短语。

B.“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六月天。

”这个句子中,“人间”作宾语。

C.“不但美丽了湖边的风景,还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

”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热爱生活”和“奋力奔跑”调换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挤公交车的母亲
文/铁凝
①这里要说的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的一些表现,但我首先须交代一下我母亲的职业。

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

她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热爱,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

②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她的退休最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

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都挤公共汽车,又累又乏又耗时间。

母亲冲我讪讪
..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③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

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

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在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

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

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挤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④有时候我和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

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

试想,对于一位年过六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

⑤我的确亲眼见过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

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母亲便会让过车头,极近地贴着车身随车奔跑。

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

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我机灵。

⑥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

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母亲率领着我上车。

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母亲在汽车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

⑦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来练就的上车法。

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我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不必这样,万一她被车剐倒了呢,万一她在奔跑中扭伤了腿脚呢?我知道提醒的无用,因为下一次母亲照旧。

⑧每逢这时我便有意离母亲远远的,在汽车上我故意不和她站在(或坐在)一起。

我遥望着母亲,看她在找到一个座位之后是那么的幸福感十足。

我母亲也遥望着我,她张张嘴,显然又要提醒我眼观六路留神座位,但我那拒绝的表情又让她生出些许胆怯。

我遥望着母亲,遥望她面对我时的“胆怯”,忽然觉得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

⑨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母亲就总是拥挤在蚁群般密密麻麻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拥挤着别人,也被别人拥挤: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豆腐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的队伍……
⑩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代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些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

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着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

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而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中的一部分。

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由此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

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拥挤在嘈杂的人群里等待各种食品、日用品一样。

不久之后,母亲同时受聘于两所大学继续教授声乐。

她显得很兴奋,因为她又可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又可以敲着琴键对她的学生发脾气了,她也可以继续她的挤车运动了。

我不想再指责母亲自造的这种惊险,我知道有句老话叫作“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幸福,对于母亲来说,一定程度上源自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

(选自2013年12期《杂文选刊·下半月》,有改动) 1.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讪讪”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的“上车经验”。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句的表达效果。

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母亲就总是拥挤在蚁群般密密麻麻的队伍里
..............,盼望、等待、追赶……
4.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选文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母亲因“我”的反驳无言以对,从而感到害羞(或不好意思)。

2.看见车来了,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让过车头,极近地贴着车身随车奔跑。

车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

3.运用比喻,把“队伍”比作“蚁群”,生动具体地刻画出队伍中人数多、人员密,反映出那个年代物质的极度困乏。

4.爱家、爱声乐教学事业、被社会磨练得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人。

5.内容上点明文章主题,结构上照应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