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全球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十大事件

全球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十大事件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冬天,比利时马斯河谷的工厂排放的烟雾和粉尘让人喘不过气。
气温的反常变化让烟雾和粉尘凝聚在河谷上空,持续了数天,导致约60人死亡,还有数百人受伤。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秋天,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被厚厚的烟雾笼罩。
这个小镇的居民很快出现了呼吸系统问题,如咳嗽和气喘。
据估计,这起事件造成约20人死亡,还有数百人受伤。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1952年冬天,英国伦敦被浓雾笼罩。
这导致许多人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如咳嗽、气喘和胸痛。
同时,还有很多人出现其他症状,如头痛、恶心和呕吐。
这起事件导致约4000人死亡,还有数千人受伤。
4.美国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洛杉矶被浓雾笼罩。
这导致许多人出现眼睛刺痛、头痛和呼吸系统问题。
同时,还有很多人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和呕吐。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61%5.日本水俣事件: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会使人的神经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调查发现,这是由附近一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引起的。
这种废水含有汞,被海洋生物吸收后,可在人体内积聚。
这起事件导致数百人死亡,还有许多人受伤。
6.神东川的骨痛病:20世纪初期,日本神东川附近的居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会导致骨骼疼痛、骨折和残疾。
调查发现,这是由附近一家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水引起的。
这种废水含有镉,可在人体内积聚。
这起事件导致数百人受伤。
日本水俣事件7、日本四日市事件:四日市位于日本的东部海湾。
1955年,这里建起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它们排放的废气和粉尘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
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个地区流行,并逐渐扩散。
据报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
到了1972年,四日市全市有871人患上哮喘病,并有11人因此死亡。
8、日本米糠油事件:米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
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13000人以上受害,10万只鸡死去。
环境污染

世界上四大环境污染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这也是20世纪有记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大气污染惨案。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河谷地段,中部低洼,两侧百米高山对峙,河谷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
当时马斯河谷地区是比利时一个重要的工业区,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这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硫酸、化肥等工厂。
虽然该工业区为比利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人们却不会想到,一场从未见识的灾难即将来临。
1930年12月1日到15日,整个比利时被大雾笼罩。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这种现象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造成大气污染。
在其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
12月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病。
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因类似病症大量死亡。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洛杉矶的飞机制造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很快成为美国第三大城市。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20世纪40年代初,洛杉矶就已有汽车250万辆,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
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每天大量废气向城市上空排放。
而这些废气,在5月至10月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常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
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而且,地处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只有西面临海,其他三面环山;再加上当地独特气候的作用,在洛杉矶上空形成强大的持久性的逆温层。
这种逆温层使大气污染物不能上升到越过山脉的高度。
就这样,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因无法扩散,滞留在市区,从而毒化了空气。
尤其是1943年以来,每年5月至10月间,该市经常出现烟雾几天不散的严重污染。
二十世纪十大公害事件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夏季,美国西海岸旳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 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旳碳氢化合物等 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 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 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 全市四分之三旳人患病。
十大危害健康旳食物
油炸食品 罐头类食品 腌制食品 加工旳肉类食品: 此类食物具有一定量旳亚硝酸盐, 另外,因为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 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虽 然具有一定量旳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其 中所含旳大量旳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已经被拟定为 造成心脏病旳最主要旳两类膳食原因。
广东北江镉污染
2023年12月15号,广东北江旳韶关段, 环境监测人员在北江孟洲坝这个断面进 行日常监测时,发觉镉浓度超标12倍。 北江起于韶关,是沿江清远、佛山、广 州等市旳饮用水源,涉及人口上千万。
韶关冶炼厂把未达标旳含镉废水直接排 放到北江造成了此次污染事故。直接损 失已经有几千万,间接损失估计过亿。
十大危害健康旳食物
饼干类 以便面 烧烤类食品 冷冻甜点 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海湾战争石油污染事件
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旳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 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睬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 而对伊拉克进行旳局部战争。 同步也是人类战争史上当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 最多、投入军费最多旳一场战争。
二十世纪十大公害事件
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旳河谷里有 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 日旳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旳逆温层,致使 13个大烟囱排出旳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 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八大公害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与危害

八大公害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与危害八大公害事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主要指: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滨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是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落衫叽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染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5.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聚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6.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7.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带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任务厂。
1930年12月初,在两岸耸立90m高山的缺谷地区,出现了大气逆温层,浓雾覆盖河谷,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被封闭在逆温层下,不易扩散,浓度急剧增加,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一周内60人死亡,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的10.5倍,几千人受害发病,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也有大量家畜死亡。
发病症状为流泪、喉痛、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推断当时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为25~100mg/m3(9.6-38.4ppm)。
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二、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1948年10月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边的一个工业城市。
由于它坐落在一个两岸耸立着100m高山的马蹄型河弯的内侧,因而形成了一个河谷工业地带。
市中有大型炼钢厂、硫酸厂和炼锌厂等很多任务厂,它们不停的排放大量含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集腋成裘,一场严重的环境事故终于发生了。
1948年10月27日,工厂排放的烟雾蓄积深谷中扩散不开。
据当时记载:10月27日早晨烟雾覆盖了多诺拉。
地面处于死风状态,烟雾越来越稠厚,几乎凝结成一块。
在午后视线也仅仅能看到街的对面,除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空气开始令人作呕,甚至有种怪味。
这是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烟雾一直持续了四天,直到31日才散去。
这个小镇当时只有14000人,4天内就有5900多人因空气污染而患病,17人死亡,患者人数占全城的43%,症状主要是胸闷,呕吐,腹泻,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等。
三、伦敦烟雾事件[英国]1952年12月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中,1952年12月4日,一个大型移动性高气压脊逼近伦敦,它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严严实实将整个伦敦裹住,致使伦敦出现无风状态和60~150m低空逆温层,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燃煤烟尘被封盖滞留在低空逆温层下。
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例子

世纪十大环境灾难(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比利时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的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
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
人们称这种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
1955年,洛杉矶又一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70年又一次光化学烟雾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因此患病。
(3)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
17人死亡。
(4)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形成的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
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5)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含有汞的废水,进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1955~1972年日本骨痛病事件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
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
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
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
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
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
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地处河谷,工厂林立,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至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全城14000人中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该市三面环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100吨,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淡蓝色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使4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红眼病。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2月5至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
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
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
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
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
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
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
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一年约有300天出现逆温层,5月至10月阳光强烈。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
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匹兹堡市南边30公里处。
这个小镇坐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
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镇上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
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
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近6000人发病,占全镇总人口的43%。
,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胸闷、呕吐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
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专家认为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造成的。
多诺拉烟雾事件和1930年12月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59年墨西哥的波萨里卡事件一样,都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
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
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
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
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
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
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1961年全市工厂粉尘、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达13万吨。
500米厚的烟雾中飘浮着多种有毒气体和有毒金属粉尘。
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使得市民哮喘病发作,1964年,连续三天烟雾不散,气喘病患者开始死亡。
195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
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当时就有2000多名博帕尔贫民区居民即时丧命。
此次灾难共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
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因这次灾难直到现在仍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