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对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方法。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常见的教学模式有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适用于教师对知识进行阐述和讲解的情况。

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采用直接讲述、示范演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如理论知识的学习。

2. 讨论法讨论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在讨论法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学习任务。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互相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案例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并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在教学教案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1. 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实物、操作过程或演示实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指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和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设计的关键要素。

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基本的组织形式,而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等。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它们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1.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传授型的教学环境。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选择和设计讲授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避免长篇大论和枯燥的叙述。

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2.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选择和设计讨论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引导问题,并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同时,教师还应定期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研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提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选择和设计研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研究。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并介绍了它们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1.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策略下,教师通过提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选择和设计问题解决策略时,教师应确保问题的难度适当,并提供充足的帮助和指导。

教学实施重点要考虑什么问题

教学实施重点要考虑什么问题

教学实施重点要考虑什么问题?我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实施时,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一、选择何种教学模式和采取什么教学策略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当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知识掌握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

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采用突出社会活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

一门课、一个单元的教学往往同时会涉及多个目标,所以,要在教学中适当对不同模式加以组合。

2.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活动的认知复杂性是不同的。

(1)低复杂性的认知活动包含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是一种绝对的、非白即黑式的思维模式,其中会尽量减少矛盾冲突。

(2)中等复杂性的认知活动需要学生对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避免绝对化,不盲目相信权威。

(3)高复杂性的认知活动则体现了更多的辩证思维,需要灵活地、多角度地看问题,需要深刻地进行思考,且具有更高程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如果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较高的认知复杂性,就需要选择采用结构较松散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性较低,允许学生进行更主动的、更开放的探索性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发现学习的模式、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模式、非指导性教学等;相反,如果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主要依赖于较低复杂性的认知活动,那就可以选择结构更严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学程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详细严格的规定,如程序教学等。

3.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上更多依赖于动作和具体形象,依赖于直观经验,所以应采用突出学生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发现学习。

而高年龄阶段的学生则可以更好地进行抽象概括,可以借助于语言符号获得更多的间接性经验,所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模式在这一年龄段上更为有效。

选择教学模式的策略

选择教学模式的策略

选择教学模式的策略教学模式一定要适合学情,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

(1)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等。

(2)同一种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也应灵活变通,不能千篇一律,机械照搬。

(3)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的配合,不能一厢情愿,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

第四,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

(教会学生怎样学)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

1.按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选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侧重于传授和学习系统知识的课,宜采用讲解——接受模式;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自学能力和积极主动精神的课,宜采用导学——辅导模式;教学目标既强调学好基础知识,又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可采用讲解——接受与导学——辅导相结合模式;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课,宜选用引导——发现模式;教学目标侧重于陶冶情操和体验情感的课,宜采用情境——陶冶模式;教学目标比较全面的课,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培养某方面的能力,还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情感教育,这种课宜综合采用上述多种模式于一节课中。

2.按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学习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和基本事实、现象、过程的内容,可选用传授——接受模式或自学——辅导模式。

一般地说,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其内含和外延的基本概念,采用传授——接受模式效果较好;学习学生易于理解的事实、现象、过程的内容,采用自学——辅导模式效果较好;学习严密推理过程的原理、法则,可选用传授——接受模式,也可选用自学——辅导模式,要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而定。

对典型事例剖析评价等能力的培养宜选用案例教学模式。

从自然社会历史中某些由感性材料引出规律性的理论知识,可选用引导——发现模式或自学——辅导模式。

道德伦理和社会亲情悲欢的理解可采用情境——陶冶模式。

3.按学生发展水平优选教学模式教师在选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水平以及动机水平。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学设计,它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和过程,并且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水平来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1.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是决定选择教学模式的根本因素,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内容,如果教学目标是掌握技能,则可以选择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目标是掌握理论知识,则可以选择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

2.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学习者在学习中有不同的特点,如有的喜欢探索,有的喜欢竞争,有的喜欢合作,有的喜欢观察,有的喜欢研究等,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挑选出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教学模式。

3.根据教学地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地点也是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如在实验室里,可以使用实验教学模式;在实践场所,可以使用实践教学模式;在操场上,可以采用体育教学模式。

4.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任务是教学模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如果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知识,则可以使用讲授教学模式;如果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形成能力,则可以使用实践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的应用1.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点、教学地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2.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把握好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3.在教学模式的评价上,要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以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在教案编写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于组织和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和手段,而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

本文将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案编写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在教案编写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并分析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1.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适用于知识讲授和基础技能培养的情况,例如语文课的课文朗读、数学课的计算题讲解等。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采用直接教学模式,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科学实验课的设计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和完成任务的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例如英语口语课的小组对话和小组演讲等活动。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角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案编写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讲解和基础技能培养的情况,例如语文课的课文解读和数学课的公式推导等。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采用讲授法,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问题教学”模式的注意问题

“问题教学”模式的注意问题

“问题教学”模式的注意问题一、问题教学模式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

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

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教学活动来看,分为编写导学案、教学过程和听课、评课。

二、教师讲解活动1.提出目标要。

简要说明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这个环节要简明,不能说个没完没了,只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大致范围,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归纳。

学生经过思考或练习,大多数学生能理解或完成的,由教师简要归纳。

记得网上曾议论过国内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公开课,当时课党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得到老师高度的表扬。

陪同听课的领导也夸奖老师课上的好,学生表现好。

领导们虚心地征求当时在场的美国专家的意见,美国人却是一脸疑惑:“学生都懂了,不知道老师干嘛还要花那么多时间。

”3.指点迷津。

学生经过思考或练习,仍不能理解或不能完成的,难度过大,由教师讲解。

叶圣陶说:“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4.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需要教师的表述或演示,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生动形象的感受。

但不要过于炫耀。

但在现实运用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误区,有的老师课件做得非常漂亮,每个情景都想方设法用动画或图片来表现,却不知这样做可能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冲淡了他们的想象力,甚至影响了学习主动性。

有些情景并非一定要用动画或图片来演示,老师可以在背景上打出几个简单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想象。

要注意给学生适当留点‘空白’,不要太过追求完美,又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

三、师生交流活动为什么要交流呢?它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每当学生找到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是基本正确,还是不完整的,得到教师的赞扬或肯定时,学生表现得非常的兴奋,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二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的“导”找到了平台,使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能使教师及时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编写教案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教案编写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供教师参考选择。

1.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是一种由教师主导的传授知识的方式。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介绍知识点和概念。

这种模式适用于知识点的介绍和学习,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由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作业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供教师参考选择。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

教师通过讲述、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和基础概念的讲解。

2. 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实例或实物来展示知识点和操作过程。

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亲眼目睹并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操作步骤,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3. 实践法实践法是指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中,选择并最终确定好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高效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把握恰当的“度”。

选择教学模式,无论是“拿来主义”还是“自创”,最终目的都是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

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习表面化和教学格式化这两个误区:教学中机械照搬结构、形式,过分强调套用某种模式,忽略其精髓和灵魂所在,导致有形式无实质;过分强调环节、流程,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程序化,有其形而无其神,造成课堂学习形式化。

彰显教师个人风格。

教学模式就好像人手中的手杖,年轻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从不会教学到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教学,老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课堂教学会日臻精彩完美。

课堂教学需要这样手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扔掉手杖,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教育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

教师应有选择教学模式的自主权,就像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一样。

过分强调模式的统一会使教师的思维变得固化、呆板,其个性也会被磨灭,甚至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的流程,有效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以一个或几个教学模式为基础,把有关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加以改造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要素组合起来形成一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结构。

这种结构不同于任何一种模式,是依照实际综合各家之长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创造过程。

实际的教学,一般都需要选择、改造、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这个过程更多是多样综合,而不是机械搬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