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诗文选摘
写龙虎山风景的诗

龙虎山的古诗词1.《赋得琵琶峰送人降香龙虎山》元朝·余阙琼峰毓奇态,高高出先天。
柄超琳阙迥,盘影渌池圆。
别□标苍樾,回窗蓄紫烟。
淙流如度曲,藤蔓似长弦。
肖像生仪始,希颜太古前。
虽无罗袖拂,常映涧花妍。
子有灵侯技,能弹《大道》篇。
函香一临眺,天际意飘然。
2.《献龙虎山张天师》宋朝·李翔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
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
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3.《送薛玄卿归龙虎山》元朝·杨弘道金门诏下羽人归,欲向山中采蕨薇。
琥珀悬崖松树老,琅玕倚涧竹根稀。
高岩蓄雨星辰湿,古石悬云径路微。
养性可无轩冕累,游尘元不涴仙衣。
4.《晚次淮上逢劳山道士将往龙虎山》清朝·李宪乔心期朝上真,中路鹤衣人。
野店不留宿,圆蒲长在身。
回眸故山别,笑指过帆频。
亦是南征者,空惭惹鬓尘。
5.《龙虎山十咏·其三·龙井》元朝·贡师泰宝剑落深潭,时时见光怪。
鳞甲飞上天,白昼风雨快。
6.《龙虎山》宋朝·易性中云气蓬莱近,山阴草树香。
御风不知远,仙骨已清凉。
7.《与邓叔宾兄弟叔侄以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鸐分韵送三吴山人游龙虎山兼简江左诸师友》明朝·危素萝风吹萧萧,筠露净洒洒。
明霞结晴曦,晓色晃相射。
手指双青英,一去青山下。
迢迢凤麟洲,云气浩如泻。
寄谢山中人,离情若为写。
8.《龙虎山十咏·其二·象山》元朝·贡师泰载宝出西域,献琛自南溟。
仙人一叱之,化作青崚嶒。
9.《徐敏父龙虎山仙岩闻鸡鸣寄玄卿·其一》宋朝·赵孟頫天鸡三叫白云中,知有仙家住半空。
尘土恍然惊梦觉,碧桃花落自春风。
10.《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宋朝·晁补之稽天巨浸洗南荒,尚有千峰骨立强。
民未降丘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
11.《龙虎山十咏·其四·云台山》元朝·贡师泰天星二十八,下作汉廷将。
描写龙虎山的唯美句子诗句(精选2篇)

描写龙虎山的唯美句子诗句(篇一)龙虎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内。
这座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景色而闻名遐迩。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用于描写龙虎山的唯美句子诗句,共计超过50句,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1. 龙虎山横亘云龙湖,美不胜收如仙境。
2. 度世尽在龙虎间,山峦叠嶂眩人眼。
3. 石壁峥嵘挺削秀,峰顶云雾神秘飘。
4. 天地交融如画境,天人合一徜徉恣。
5. 日出熹微映山巅,云霞彩绘色斑斓。
6. 龙虎山晨曦笼罩峰,一片红霞绽朝晖。
7. 潺潺流水蜿蜒而过,与山共舞曲先知。
8. 古树参天根盘石,苍松翠柏挺傲立。
9. 龙虎山间奇花异草,如诗如画尽人欢。
10. 雾气腾腾缭绕山,灵秀飘逸似仙躯。
11. 瀑布飞流间叮咚,溅起千斤醇水珠。
12. 壮丽奇观尽收眼底,龙虎山景美不虚。
13. 晚霞洒下五彩妆,阳光辉映山谷祥。
14. 赤岩陡峭冲霄壁,山麓葱茏耀碧翠。
15. 猛虎咆哮震山谷,巨龙翱翔纹云起。
16. 樱花盛开满山坡,芬芳香气弥漫间。
17. 碧水汇聚清澈心,荡涤尘缘洗尘嚣。
18. 文化传承龙虎影,民俗风情尽展现。
19. 青葱竹笋嫩如玉,鸟语花香迷人心。
20. 龙虎山巍峨突兀起,曙光初现迎朝阳。
21. 群峰拔地高插天,俨然如一座巨屏山。
22. 隐约山谷清泉流,悠然自得东方秋。
23. 蓝天白云倒映湖,景色宜人让人愉。
24. 古老寺庙悠然立,香烟袅袅氤氲起。
25. 龙虎山融合人文和自然,风景与历史完美共振。
26. 龙虎山充满神秘感,令人陶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7. 步行龙虎山,漫步仙境间,只觉仙山妙境梦幻似。
28. 漫步山径,高山碧树荡涤尘埃,沐浴阳光的洗礼。
29. 山顶云海飘逸,天地间一片宁静祥和。
30. 遥望群山起伏,宛若望见蓬莱仙境。
31. 四季山色变幻,春暖花开,夏日草绿,秋天红叶,冬日银装。
32. 山谷间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明镜。
33. 山林茂密,树木苍翠,静谧流淌的湖水仿佛是怡人的画卷。
描写龙虎山的句子唯美诗句(精选2篇)

描写龙虎山的句子唯美诗句(篇一)龙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境内,是我国道教名山之一。
它以壮丽的自然景观、灵秀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一些描写龙虎山的唯美诗句,让我们一起领略这座神奇山脉的魅力吧。
1. 青山翠染峰峦耸,龙虎初现云雾中。
2. 悬崖峭壁绝峰立,奇松异木遮天开。
3. 曲径通幽花影合,仙人步履听颂才。
4. 皓月当空照耀山,云雾缭绕笼罩间。
5. 水光池塘映古寺,静谧宁静如画境。
6. 石径蜿蜒穿峰谷,触碧幽林静心戏。
7. 层峦叠嶂云雾起,飘渺神秘似仙地。
8. 峰如挺翼欲飞翔,气势雄伟令人赞。
9. 瀑布飞流雄壮降,山泉湍急响不息。
10. 云霞缭绕峡谷间,亭台楼阁遥相望。
11. 紫气蒸腾金碧辉,灵山宛若人间仙。
12. 碑林遗迹延千年,历史悠久凝心魂。
13. 龙虎之名瑰丽恒,神奇之地值得赞。
14. 翠竹绿鬓穿浓雾,红藤红裙涌幽篁。
15. 仙人洞府乘云起,神仙世界构筑间。
16. 落石溅起水花砰,山水交相映如诗。
17. 飘香佛寺融神格,心灵洗涤登仙境。
18. 风吹竹影古刹寒,钟声回响入长天。
19. 云松古木共争奇,岁月静静铭记时。
20. 林间小路纵横交,徜徉其中感无穷。
21. 神州名山青走马,景色如诗醉人心。
22. 茫茫仙境映云端,众仙峰峦秀丽身。
23. 青山绿水夹古庙,山川秀丽如仙颜。
24. 斗转星移波涛静,人事无关云烟灭。
25. 世外桃源尽收眼,美不胜收赞无边。
这仅仅是一些描写龙虎山的唯美诗句,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丝丝赏心悦目的感受。
在龙虎山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放下尘世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这座壮丽的山岳等待着旅人的探索和故事的书写。
无论是对风景的赞美,还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龙虎山都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让我们一同目睹它的美丽。
描写龙虎山的句子唯美诗句(篇二)龙虎山,位于中国湖南省涟源市,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名山之一。
它以险峻的山峰、奇特的地质景观、宏伟的古建筑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导盲犬的眼睛毛丹青⑴去东京的那天早上气温很低,穿大衣还觉得冷,可能因为海风太大的缘故,我的脸上有点儿像被细沙撒了一把一样,十分痒。
⑵去车站的途中,看见几位遛狗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大家都穿得很厚,棉帽子也戴得很严实,唯独那活蹦乱跳的狗狗显得非常洒脱,它们不顾主人睡眼惺忪的样子,一个劲儿往前拖,狗狗是主人,而人是奴仆!而且,有位女人的嘴里一直唠叨,大致意思是说;“狗狗别着急哦,一大早都是你的呀!”这是挺动漫的一个情景!⑶从神户到大阪坐车的时间不过30分钟,到了新大阪车站以后再换乘新干线开往东京。
距离上很远,但交通方便,我要办个什么急事儿,从家里到东京当天去当天回也是来得及的,只不过坐在新干线上的时间很长,往返路程加到一起需要5个多小时。
⑷坐列车坐得时间一长,遇见的事情就多。
除了看各式各样的人,有时也会遇上令人难忘的情景。
这回我遇上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导盲犬。
⑸当时他坐在我的边上,一直到他牵着的狗趴在他脚下的时候,我都没注意到他是盲人:看上去,他是一位长者,衣冠楚楚,很有绅士风度。
他戴了一副眼镜儿,黑边儿的,但不是墨镜。
一双眼睛也不是闭上的,而是睁开的。
每次他挪动身子的时候,总会向我示意一下,轻轻地点点头,有点儿像鞠躬的样子。
不经意中,我发现他的眼珠是配上去的,人工制作的,挺大的,但视线是笔直的。
⑹显然,他的狗是导盲专用犬,对主人的体贴无微不至。
比如,主人脱大衣的时候,随手把票往前一放,导盲犬就领会了他的意思,一口把车票咬在嘴里,等主人把大衣放到衣架上以后再把嘴放到主人的手上。
它把票还给他,舌头伸了出来,眼神十分温柔,尽管他看不见它,但他抚摸它的头,它的尾巴则高兴地摇摆起来。
⑺在整个旅途中,导盲犬一直趴在主人的脚边,而且眼睛始终跟主人保持着一致。
道教历代龙虎山天师列表

元顺帝熙宁元年
至正十三年追封葆光先生
敕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端过继
29张景瑞宋徽宗
元顺帝大观二年
至正十三年追封葆真先生
敕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張继先过继
30张继先宋徽宗
元武帝
元顺帝崇宁四年
至大元年
至正十三年赐号虚靖先生
敕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3张鲁汉献帝
元武宗建安廿年
至大元年曹操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候
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据巴蜀三十余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4张盛汉献帝
元顺帝建安廿年
至正十三年曹操封奉车都尉散侍朗加都亭候
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鲁三子,汉末迁居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
5张昭成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嘉靖五年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点人
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原庆长子,娶王候柳文之女为妻,建上清宫、真人府和正一观,善诗文,葬弋阳叠山书院
49张永绪明世宗
明世宗嘉靖廿八年
嘉靖三十年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
赐伯爵祭服彦羽页长子,10岁袭教,善剑术
50张国祥明神宗
明神宗万历五年
万历三十五年袭教赐玉印金冠带及“真人府”、“宗传”匾额
21张秉一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守玄紫极昭化真君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 庙,年92岁
22张善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3张季文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4张正随宋真宗
元顺帝大中祥符五年
至正十三年赐号真静先生
敕赠清虚文教妙济真君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

龙源期刊网 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作者:耘杉来源:《百姓生活》2011年第02期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20公里处的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山上有一块状如云锦的巨石得名。
传说当年祖天师张道陵行至此山时,被云锦石所陶醉,决定在此结庐炼丹。
“丹成龙虎见”,于是更名为龙虎山。
龙虎山还有因“状若龙虎”而得名之说。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
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千古未解的悬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唐代顾况,宋代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元代赵孟,明代宋濂、徐霞客,清代袁枚等许多历史名人和文人墨客,在龙虎山留下了诗文和题刻。
张天师在龙虎山传承63代、历时1900多年,使龙虎山成为被公认的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因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和东汉道士张道陵名扬天下。
《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就以“千峰竞秀,万壑争流。
瀑布斜飞,藤萝倒挂”等生动的文字,描写这里的景色。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8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与弟子入鄱阳湖,上龙虎山传黄帝九鼎丹法并创立了道教、撰写了《老子想尔注》。
后来,他携带弟子入蜀布道,治病祛灾,深得人民爱戴。
唐朝视道教为国教。
但从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道陵第20至23代子孙并无重要建树。
此间仅建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
两宋时期,龙虎山道教成为与茅山、阁皂并立的三山符之一。
张道陵后嗣的24至35代,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先生”号。
经过200余年的发展,龙虎宗跃居为三山符之首,龙虎山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不仅旧有宫观得到扩建、赐额,而且新建宫观近20所。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新建宫观达37所。
张道陵的后嗣从36至41代,代代被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
其38代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位居诸符派之首。
明代,龙虎山道教继续得到发展。
此期嗣教的张道陵后嗣为42至49代。
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天师,后来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
三清山古诗词

三清山古诗词1. 《三清山》作者:白玉蟾(宋)诗文: 三峰列翠插云端,万壑松声送晚寒。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看。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盘。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峦。
2. 《游三清山》作者:徐渭(明)诗文: 三清胜迹在云间,万仞高峰入眼寒。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看。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盘。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峦。
3. 《三清山纪游》作者:王世贞(明)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 • • • • •4. 《三清山》作者:袁中道(明)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5. 《三清山》作者:徐霞客(明)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6. 《三清山》作者:朱熹(宋)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7. 《三清山》作者:王安石(宋)• • • • • • •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8. 《三清山》作者:杨万里(宋)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9. 《三清山》作者:苏轼(宋)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玉柱凌空天外立,丹梯直上月宫香。
灵泉飞泻珠帘落,神树参天凤鸟翔。
仙客来游何处去,青烟白雾锁峰冈。
10. 《三清山》作者:陆游(宋)诗文: 三清山色倚天长,万壑松声送晚凉。
鹰潭的古诗

初学者需懂记,善学者需懂悟。
鹰潭的古诗
过鹰潭——【清】徐廷栋
山半忽成市,人烟岛屿通。
涨痕秋气白,草色夕阳红。
几树悬渔网,谁家放鸭笼。
征桡还暂住,随意问民风。
贵溪舟中晚眺——【清】吕锦文
水色天光接,苍茫望不分。
沙平波似镜,山远树如云。
鱼网闲前渡,鹰潭淡夕曛。
商声秋瑟瑟,何忍异乡闻。
车过鹰潭——【当代】熊东遨
已报鹰潭过,三衢在望中。
涵心青竹雨,拂面白樵风。
有梦随云石,无由问涧松。
莺声添得未?或与宋时同。
回福州夜过鹰潭,车行万山中寒不可支,邻座军人分氅衣覆予两膝——【近现代】王彦行
深谷寒侵寝不安,车厢驼坐夜漫漫。
与同袍泽真逾分,肝胆思酬壮士难。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虎山诗文选摘
一、王安石所赋的《龙虎山》:“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
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
二、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青黛染成千玉块,碧纱笼罩万堆烟。
”——施耐庵《水浒传》
三、唐代大诗人顾况曾泛舟至此,遥望仙人城端坐云天而不得上,便写下一首《安仁港口望仙人城》的诗描述见闻,诗曰:
楼台采翠远分明,
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
水边花里有人声。
四、“丹山碧水龙虎跃,云海毓秀千古峰,
峰峦叠翠如泼墨,万般婀娜牵魂魄。
”
五、唐代王贞白在《仙岩二首》诗中写道:
白烟昼起丹灶
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
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
月照蘅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
洞深人咽丹霞。
诗中第一次使用了“丹霞”一词来形容龙虎山地貌特征。
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描述丹霞地貌的作品。
)
六、毛泽东主席看了《人民日报》报道此事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光辉诗篇《送瘟神二首》。
(背景资料: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微风拂煦,旭日临窗。
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
七、元代文学家揭傒斯曾在这块神龟石上,一边与朋友饮酒、观景,一边写下了著名诗篇《龙虎山》。
诗曰:
南溪流水是闽山,
北阻重岩出汉关。
自领名山司洞府,
别开真境近人寰。
池台如在琼花里,
门巷多从翠竹间。
把酒题诗须尽日,
人生最乐是幽闲。
八、明代诗人黄应元有《莲花岩》诗吟道:
面面芙蓉类削成,
春风环佩入瑶京。
无须太华峰头去,
此地堪期玉女盟。
莲花是圣洁、高贵的象征。
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写下的《爱莲说》为讴歌莲花的千古绝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不也正是这莲花石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