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离子电池检测方法及标准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锂离子固态动力单体蓄电池。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41-2008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ISO 8713:2002,NEQ)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 19596-2017、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GB/T 31486-2015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68/1 19596-2017、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GB/T 31486-2015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单体蓄电池secondary cell将化学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单元装置,通常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并被设计成可充电。
3.2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mixed solid liquid electroly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电池中同时含有液体和固体电解质的锂蓄电池。
3.3全固态锂蓄电池all solid sta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单体蓄电池中只含有固态电解质,不含有任何液体电解质、液态溶剂、液态添加剂的锂蓄电池。
3.4额定容量rated capacity室温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以1 I1(A)电流放电,达到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容量(Ah)。
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标准

科技公司(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XXXX-XX-XX 发布实施科技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GB/Z 18333.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本公司在结合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经验,参考以上两项标准,制定了此项标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科技公司(中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目录前言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符号 (1)4分类 (2)5要求 (2)6试验方法 (4)7检验规则 (12)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一致性分析方法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简单模拟工况试验步骤 (16)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道路车辆(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车用标称电压单体为3.2V的磷酸亚铁锂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模块nx 3.2V (n为蓄电池数量)的锂离子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egv IEC 60050( 482 ):2003]3 术语、定义和符号3.1 术语和定义GB/T 2900.11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能量型蓄电池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出的蓄电池。
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装载在汽车上的起动用锂离子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4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ISO 8713:2002,NEQ)GB/T 5008.1-2013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41、GB/T 19596和GB/T 5008.1-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900.41、GB/T 19596和GB/T 5008.1-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电池单体 secondary cell将化学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单元装置,通常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并被设计成可充电。
3.2 电池模块 battery module将一个以上电池单体按照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组合,并作为电源使用的组合体。
3.3 电池包 battery pack通常包括电池单体、电池管理模块(不含BCU)、电池箱及相应附件(冷却部件、连接线缆等),具有从外部获得电能并可对外输出电能的单元。
3.4 电池系统 battery system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池包及相应附件(管理系统、高压电路、低压电路及机械总成等)构成的能量存储装置。
3.5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以制造商规定的条件测得的并由制造商申明的电池单体、模块、电池包或系统的容量值。
注:额定容量通常用安时(Ah)或毫安时(mAh)来表示。
3.6 初始容量 initial capacity新出厂的动力蓄电池,在室温下完全充电后,以1 I1 (A)电流放电至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容量(Ah)。
动力锂离子电池检测方法及标准(最新)

其恢复容量应不低于初始的95%。
项目
初始
保持容量
恢复容量
编号 1#
容量Ah 36.756
容量Ah 36.589
初始容量比% 99.5
容量Ah 37.193
初始容量比% 101
2#
37.377
37.359
99.9
37.755
101
影响因素:电池的制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等因素。
13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6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2放电容量
1)容量:额定容量、室温放电容量 2)测试设备:电池测试柜 3)测试方法:室温条件下,电池以企业规定
的标准充电方式充电后(银隆以1 C 恒流 充电至截止电压,再标准放电,记录放电 容量。 4)要求:不低于额定容量,且不超过额定容量 的110%。所有测试对象初始容量极差不大 于初始容量平均值的5%(模块7%)。
2.6 常温荷电保持
自放电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 容量恢复能力:完全充电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再完全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初 始容量之比。 1)测试设备:电池测试柜
2)测试方法:满电状态下常温存储28天后,测试电池电压、内阻、容量。
3)要求:其保持容量应不低初始容量的85%;恢复≥90%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8 存储
1)测试设备:电池充放电机 2)测试方法:半电状态,常温90天存储 3)要求:其容量恢复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
编号
项目
107121GCF007109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电池)的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单体,其他类型电池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592—2008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19596及GB380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初始容量initial capacity新出厂的动力电池,在室温下,完全充电后,以制造商规定且不小于1I3的电流放电至制造商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容量(Ah)。
3.2高能量电池high energy battery室温下,最大允许持续输出电功率(W)和3I3倍率放电能量(Wh)的比值低于10的电池。
注:高能量电池一般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3.3高功率电池high power battery室温下,最大允许持续输出电功率(W)和3I3倍率放电能量(Wh)的比值不低于10的电池。
注:高功率电池一般应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4符号4.1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S:满量程(full scale)4.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I3:3h率放电电流(A),其数值等于额定容量值的1/3。
5要求5.1外观电池单体按6.2.1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无毛刺、干燥、无外伤、无污物,且宜有清晰、正确的标志。
5.2极性电池单体按6.2.2检验时,端子极性标识应正确、清晰。
5.3外形尺寸及质量电池单体按6.2.3检验时,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5.4室温放电容量电池单体按6.2.5试验时,其初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并且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10%,同时所有测试对象初始容量极差不大于初始容量平均值的5%。
锂离子电池HPPC测试

锂离子电池HPPC测试“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冬景》宋·苏轼”大家好,我是BMS田间小路。
在我们平时的BMS开发过程中,会使用到关于动力电池性能的很多相关参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实验获取,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种方式---HPPC。
我们这里所说的HPPC(Hybird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是混合脉冲功率特性的简称。
测试是动力电池性能评估中的一项重要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混合动力车用电池系统、模块以及电池单体进行性能评估及电源系统管理等。
首先我们先来具体认识一下HPPC测试:HPPC即Hybrid PulsePower Characteristic(混合功率脉冲特性):是用来体现动力电池脉冲充放电性能的一种特征。
HPPC测试一般采用专用电池检测设备完成,其可以完成对电池直流内阻的测试HPPC测试的特性曲线显示如下图所示。
其目的是演示功率辅助目标在不同放电深度(DOD)下的放电脉冲和再生充电脉冲功率能力。
在HPPC的测试过程中是特性曲线的简单重复。
测试从满电态开始,每放电10%DOD后静置1h并进行脉冲,直至100%DOD放电后静置1h结束,具体测试过程如下:1)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方式将电池充满,静置1小时时间2)恒流脉冲测试,放电10%SOC,静置1小时时间3)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电池电量消耗90%者是制造商规定的最大放电范围记录每个静置期间的电压,以建立电池的OCV(开路电压)曲线。
测试脉冲电流使用低电流(Imax的25%)和高电流(Imax的75%)两种峰值电流来执行,Imax为制造商确定的最大允许10s脉冲放电电流。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 HPPC测试所得结果分析:(1)直流内阻电池的内阻包括欧姆电阻和极化内阻两部分,直流内阻的测量是将两部分的电阻全部考虑并测量的方法,也称动态内阻。
内阻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内阻小的电池大电流放电能力强,内阻大的电池则相反,采用直流放电、根据不同电流的电压变化来计算内阻值。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锂离子固态动力单体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41-2008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ISO 8713:2002,NEQ)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19596-2017、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GB/T 31486-2015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9596-2017、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GB/T 31486-20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单体蓄电池 secondary cell将化学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单元装置,通常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并被设计成可充电。
3.2 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 mixed solid liquid electroly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电池中同时含有液体和固体电解质的锂蓄电池。
3.3 全固态锂蓄电池 all solid sta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单体蓄电池中只含有固态电解质,不含有任何液体电解质、液态溶剂、液态添加剂的锂蓄电池。
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IEC62619-62620,UL1973,UN38

方法\\电芯放在不同温度下经受以下循环:①start:25±5℃-->85℃(升温t≤30min )②85±2℃保持4h;85±2℃-->25℃(降温t≤30min)③25±5°C保持2h;25±5°C-->-40℃(降温t≤30min )④-40±2°C保持4h:-40±2°C-->25℃(升温t≤30min )⑤25±5°C保持2h;25±5℃-->85℃(升温t≤30min )返回步骤②,循环10次;循环结束后,在25±5℃放置24h 再检查:循环结束时,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OCV),并与预测试值进行比较。
@100%SOC(BEV) 或80%SOC(HEV),最低工作温度应为制造商规定的Tmin或-40℃,最高工作温度应为由制造商规定的Tmax或85℃,电芯放在不同温度下经受480min温度变化:①第0min-->25℃②第60min-->Tmin(降温约1℃/min到-40℃)③第150min-->Tmin(保温90min)④第210min-->25℃(升温约1℃/min到25℃)⑤第300min-->Tmax(升温约0.67℃/min到85℃)⑥第410min-->Tmax(保温90min)⑦第480min-->25℃(降温约0.86℃/min到-25℃)重复以上30次循环同IEC-62660-2中测试方法电芯放在不同温度下经受以下循环:①start:25+5℃-->72±2℃(t≤30min )②保持6h:72±2℃③变换:72℃-->-40±2℃(t≤30min )④保持6h:-40±2℃⑤变换:-40℃-->-72±2℃(t≤30min )重复步骤②,供完成10次,取出在室温(25±5)℃静置24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2.15 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
• 电池在一定倍率下恒流放电,当电池电压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放 电状态仍在继续,即为过放。
• 过放可能导致漏液、零电压以及负电压,是损害电池性能的主要原 因之一。
• 在电池外部加PCB板或在充电器中设计保护线路或时限装置来防止 过放。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测试如未有特殊规定,均需要在满电状态下进行测 试。
2.5 低温充放电测试
1)测试设备:电池测试柜、可程式高低温 箱
2)测试方法:-20℃±2℃搁置24h, 1 C放 电
3)要求:其放电容量应不低初始容量的 70%
银隆:-40℃、-20℃可充放电、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1)测试设备:振动机、电池充放电测试柜 2)测试方法:以1/3 C电流放电;上下振动;振动频率:10Hz~55Hz;最大加速度
:30m/s2;扫频10次;振动时间3h
3)要求:不允许出现放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蓄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 异常现象,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整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电池测试柜图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3 倍率测试
1)模块倍率放电测试方法: 能量型:3 C (≤400A) 功率型:8 C (≤400A) 2)测试设备:电池测试柜 3)要求:能量型90%;功率型80%
Average V oltage (V)
3.883 3.859
3.824 3.772 3.646 3.574 3.223 3.245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4 高温放电测试
1)测试设备:电池测试柜、高温箱 2)测试方法:55℃±2℃搁置5h, 1 C 放电 3)要求:其放电容量应不低初始容量的90%
理论上,Li-ion电池在一定倍率的恒流恒压下充电,当充电至上 限截止电压,充电的状态仍在进行,即被视为过充。
过充可能导致漏液、变形、起火,随着充电的加深,电压达到 一定程度会引起爆炸,是损害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测试如未有特殊规定,均需要在满电状态下进行测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某移动电源无故爆炸
某品牌召回4.3万台笔记本锂电池
某笔记本锂电池出问题:召回11万余台
某电动汽车半年5次起火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8 存储
1)测试设备:电池充放电机 2)测试方法:半电状态,常温90天存储 3)要求:其容量恢复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
编号
项目
107121GCF007109 #
107121GCG005036 #
测试前
电压V
内阻 mΩ
2.2222 0.24
2.2282 0.24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循环性能检验方法
2.11 工况循环寿命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循环性能检验方法
2.12 高温循环
1)测试设备:电池充放电机 2)测试方法:55℃±2℃, 1 C充放500周。 3)银隆:容量保持率不得低于初始容量的98%
测试前 内阻mΩ
0.25 0.21
容量Ah 35.196 35.544
测试后
电压V
内阻mΩ
2.5043
0.24
2.5364
0.20
保持容量
容量Ah
初始容量比%
34.667
98
35.093
99
恢复容量
容量Ah
初始容量比%
35.271
100
35.589
100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2.16 短路
造成电池短路有哪些因素?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何预防? 外部导体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组装时电池外部冲击力导致内部(微)短路; 内部结构存在不良(如极粉刺刺破隔膜后正负极相接)
Li-ion电池外部短路时可能导致外壳变形、漏液、起火,甚至爆炸。因为内部 电解液温度上升,从而引起内部气压上升,内压升高会冲破电池的安全阀, 如果安全阀失效就会导致爆炸。
4.2
Discharge Capacity (mAh)
1342 1349
1338 1319 1284 1259 1223 1155
Procent (%)
100 100.5 99.7 98.3 95.7 93.8 91.1
86
Initial Volta
ge (V) 4.168 4.154
4.131 4.092 3.968 3.893 3.692 3.671
;模组80% 银隆单体: 10 C 充电
10 C 放电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Disch arge C rate
Dishcarg e Time (min)
0.2C 374.8 0.5C 148.3
1C
73.2
2C
36
5C
14
7C
9.8
10C
6.7
15C
模块进行安全测试时,其总电压应不低于单体电池的5倍,其额定容量不低于20Ah。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2.14 过充电
过充电:锂离子电池过充时一方面损坏正极结构,影响寿命; 另一方面析出锂枝晶,引起安全问题。
初始
测试后
容量Ah 电压V 内阻mΩ
36.319 2.2154 0.28
35.817 2.2203 0.27
恢复容量 容量Ah 初始容量比%
36.369
100
35.811
100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9 耐振动性
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池检测标准和 方法
内容大纲
一 、引言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 三、动力电池包检测标准及方法
一、引言
1.1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发展
凡是能用电的设备基本上都能用上!!
一、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相关术语
蓄电池单体 蓄电池模块 额定容量 额定能量 开路电压 平台电压 内阻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2.2放电容量
1)容量:额定容量、室温放电容量 2)测试设备:电池测试柜 3)测试方法:室温条件下,电池以企业规定
的标准充电方式充电后(银隆以1 C 恒流 充电至截止电压,再标准放电,记录放电 容量。 4)要求:不低于额定容量,且不超过额定容量 的110%。所有测试对象初始容量极差不大 于初始容量平均值的5%(模块7%)。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影响因素
2.13 电池电性能及循环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测试环境(测试温度、湿度) 数据软件采集数据异常 设备充放电流异常 测试人员因素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银隆:其放电容量应不低初始容量的100%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高温烘箱及测试图片
注:参照标准GB/T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电性能检验方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2.15 过放电
1)测试设备:动力电池测试柜; 2)测试方法:1I1(A)电流放电90 min; 3)要求: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过放电测试设备
过放电测试设备
过放电测试后照片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测试如未有特殊规定,均需要在满电状态下进行测 试。
电池短路后测试照片
电池短路测试设备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测试如未有特殊规定,均需要在满电状态下进行测 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注:参考标准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测试如未有特殊规定,均需要在满电状态下进行测 试。
二、单体、模块检验标准及方法之可靠性测试
2.16 短路
1)测试设备:短路测试机; 2)测试方法:将电池经外部短路10 min,外部线路电 阻应小于5 mΩ; 3)要求:应不爆炸、不起火。
其恢复容量应不低于初始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