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威胁论的认识
浅谈中国威胁论

浅谈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是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方面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这种观点由于种种理由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支持。
然而,我认为中国威胁论是一种不切实际和片面的看法。
首先,中国威胁论忽略了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利用自身的优势,例如庞大的人口和资源,以及廉价劳动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威胁了其他国家。
相反,中国的成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中国威胁论基于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夸大。
虽然中国在近年来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其他大国相比,它的军事实力仍然较为有限。
中国一直强调自己的国防政策是以防御为主,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
事实上,中国一直主张和平发展和互利合作,并提倡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发动过侵略性战争,这一点也应该被充分尊重和认可。
第三,中国威胁论忽略了国际合作对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亚洲区域合作等。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亚欧非洲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这一倡议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旨在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国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行动者,也是一个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安全做出贡献的国家。
最后,中国威胁论容易被政治和经济因素所驱动。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安,因为中国的崛起可能对自身的利益产生影响。
这种担心往往是出于竞争的角度而产生的,而不是真正基于中国的威胁。
作为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建立信任和加强合作来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总之,中国威胁论是一种不切实际和片面的观点。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发展对世界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和误解,通过正确认识和了解来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只有通过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合作,我们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目标。
“中国威胁论”的内涵、危害及现实对策

然挑 战 主导 国 的体 系领导 权地 位 , 争 不可 避免 。 战 西 方认 为 中国就是 这样 的崛起 国 ,中 国随着经 济发 展 必 然 大 规 模 地 发 展 军 事 力 量 ,走 对 外 扩 张 争 夺 霸 权 的道路 。I 外 西 方 国家 还夸 大 中 国军 费 的增 长 速 I 此 l 度 、 模 和 水 平 。 美 国 的 罗 斯 ・ 罗 竟 然 宣 称 中 国 实 规 芒 际 军 费 增 长 是 官 方 公 布 的 1 倍 ,认 为 中 国正 在 进 行 0
襄 樊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9卷 第 2期
双 月刊 21 0 0年 3月
“ 中国威胁论" 的内涵 、 危害及现实对策
李 青
( 安徽 师 范 大学 政 法 学 院, 安徽 芜湖 2 10 ) 4 00
摘 要 : 中国威胁论” 西方 国家遏制 中国的一种手段 。其危害主要 是: 害中国的 国家和人民形象, “ 是 损 破坏 中国
经济赖 以发展 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 别有 用心者破 坏 中国经济秩序 以可乘之机 等。应 对“ 给 中国威胁论 ” 的对 策是 : 将
计 就 计 , 活 利 用之 ; 锋 相 对 ,济发展 ;发展 中国家
中 图分 类 号 : 9 0 D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6 19 4 2 1) 2 0 5 - 3 17 — 1X(0 00 — 0 10
胁 论 ” 目的 所 在 。该 论 调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西 方 “ 力 的 权 转 移 ” 论 。 理 论 认 为 , 起 国 随 着 实 力 的壮 大 , 理 该 崛 必
所 谓 “ 国威胁 论 ” 指 中 国随 着经 济 的发 展 、 中 是 实 力 的 增 强 , 对 其 他 国 家 的 利 益 和 国 际 秩 序 提 出 将
如何看待海外的“中国威胁论”

世界上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自1990年代开始舆论界出现“中国威胁论”,主要意思是中国实力迅速壮大,对于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政治场合的发言权、军事方面的安全,会带来挑战和威胁。
其中有些是基于事实的分析,有些是对未来的估计,也有夹杂着对于中国价值观的误解、中国实力的夸大等。
我尚未详细考察我们汉语中“威胁”一词跟西文中诸多对应词语的真实差异、如何翻译的。
首先,对于一个词语概念,同一社会的人也会有不同理解;其次,概念在翻译过程中难以保证不变形,而且一般说来,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理解,毋宁是多数。
我们听到“威胁”这个词,一般是以暴力或者武力为基础,以使人害怕为手段,达到使人屈服以满足自己欲望的意思。
面对强大的力量,即使该力量并未表示自己侵略、扩张的意志,弱小力量总是容易感觉到威胁。
对于那些敏感的弱者来说,强者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胁。
西方语言中的“中国威胁论”的真实含义,恐怕不易为中国一般民众所理解。
如美国人民,不像中国人那样凡是认为不好的事情就避免谈论,而是不断把自己对于生活环境的担忧表达出来,互相讨论怎样解决。
因此看中国的媒体,都是形势大好;看美国的媒体,都是世界末日来临般,昨天哪里政变、早上何处地震、中午某处发生凶杀案之类,听之读之,令胆小者不寒而栗。
他们似乎专门喜欢报道丑事、坏事、晦气事。
其实,这反映了他们深深的忧患意识,尽管自己各个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总是觉得自己不安全,时时刻刻都在提防哪里有潜在的威胁,寻找它、研究它、消灭它,同时自己毫不懈怠地设计发明各种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安全,使生活更加舒适。
例如美国关注的朝鲜、伊朗核武器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等等。
这种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才是他们处于世界先进的精神动力。
发达国家舆论中出现的“中国威胁论”,是他们自我鞭策的理由。
虽然说得“威胁”一词,倒并不一定是怀着敌对的态度,把中国看作敌人、自己做出对抗的反应。
他们可能因为感受的中国威胁而想方设法压制中国的发展,或者在外交中采取防范中国的措施,但这仅仅是“可能”之一。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威胁论”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一个阴谋,要加以警惕。
批“中国威胁论”的四条理由:
1、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
2、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3、今后中国发达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
4、中国人民曾经长期遭受列强侵略、压迫和欺凌,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
中国威胁论”根本站不住脚的四条理由:
1、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
2、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能力去威胁别人;
3、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去威胁别人,也不需要去威胁别人;
4、从中国的外交政策上来看,中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作为自己外交的主要目标,所以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
谈谈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意在恶化中国的国际环 境,制约中国的发展,它不仅在影响 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制定, 而且这种论调还扩展到了中国的一些 近邻。这些国家中的一些人也在以一 种怀疑和恐惧的心态面对中国的发展 ,这种不正常心态对这些国家发展与 中国正常的双边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
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非但没有给世 界带来威胁,反而对本地区乃至世界 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贡献。当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申办奥运会给 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空间时,当中国 的发展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时 ,“风景这边独好”的神州大地吸引 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
中国威胁论
•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 这种论调曾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 甚嚣尘上,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 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 那什么是中国威胁论呢?
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的核心
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 济构成威胁
随着国际局势的演进和中国国 力的增强,那些对中国的蓄意 诋毁并未就此销声匿迹。于是 ,“中国崩溃论”又不失时机 地粉墨登场了。
(2)“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 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强,从 而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3)“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构成 威胁。
(4)其他威胁论,例如, 认为中国在粮食方面会 对世界造成威胁。
它的目的旨在何处呢 ?
一个大国的成功崛起或复兴, 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 实力,还要能够抓住每一个 历史拐点所赋予的机遇。当 下的中国,就处在这样一个 稍纵即逝的历史拐点上。
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的几种表述方式
“中国威胁论”出 台以来,其涉及的范 围逐步扩大,目前已 包括了政治、经济、 军事、历史、文化、 地缘等等许多方面, 其表述方式是多种多 样的。
2016/4/11
2.军事威胁论。该论主要援引西方“权力转移”理论的观点,认为 “经济强大——政治崛起——军事扩张”这一世界大国发展的必然规 律也适应目前的中国,中国在强大之后,也会像当年的德国、日本和 苏联那样,大规模发展军事力量,走对外扩张的道路。例如,亨廷顿 就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 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这个目标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然 结果。”。“军事威胁论”涉及许多方面,如增加军费、扩充军备、 武器销售以及军事扩张态势等等。还有所谓“填补真空”论,即填补 冷战后因苏联解体和美国军事力量收缩出现的亚太地区“真空”。有 的人宣称中国正在大幅度扩充军备,已在亚太地区引起大规模军备竞 赛。有的人抬出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南沙问题,以证明来自中国的 威胁。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在历史上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丧失 许多领土,中国强大后很可能会提出收复失地的要求。有人甚至认为 中国从来没有放弃对周边国家的野心。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在政治层面,“中国威胁论”引发了周边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敌意,增 加了周边国家对我国的不信任感,阻碍了我国与之开展国际合作的步 伐。
在军事层面,“中国威胁论”加大了地区军备竞赛的可能性。近年来, 周边一些国家花费重金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客观上增加了地区不稳定 性。 在经济层面,“中国威胁论”增加了我们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 近年来我国同一些国家的经济摩擦事件不断增多,不能说与广泛散布 的“中国威胁论”没有关系。
浅析“中国威胁论”

浅析“中国威胁论”摘要: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发展,给现有的世界格局带来很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中国威胁论”也日渐猖獗,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国际外交又将如何应对呢?本文从解析“中国威胁论”的内容入手,以相关数据来进行驳斥;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和办法,以清醒的认识、冷静的头脑来积极应对。
关键词:中国威胁;和平发展;和谐世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此期间,我国完成了和平交接,完成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变;从对外闭关自守到全方位开放,加入WTO 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伟大进程之中;从国家的贫穷落后到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的转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同于其他大国崛起模式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和平崛起之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而这一切也令西方国家感到震惊。
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的不断发展,势将改变现有的国际格局,或者由此而带来中国对历史侵略的各种报复行动;同时,中国的共产模式,是与他们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完全相反的,而日益显现的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令他们感到不安。
而这一切错误的思维模式和利益产生的效应正是为什么“中国威胁论”死灰复燃,日益猖獗的根源。
1 “中国威胁论”背景及内容解析所谓“中国威胁论”是指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将对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提出挑战,从而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的观点、理论和思潮。
“中国威胁论”有久远的历史,拿破仑曾说过“那里睡着一个巨人,让她睡着,因为她一旦醒来,将震撼整个世界”。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又形成一定的市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出于狭隘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思维,精心炮制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形象、国际发展环境造成了复杂的影响。
如何认识中国威胁论

如何认识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是指针对中国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所采取的措施,以威胁到任何平台上涉及到中国的战略、政治、经济或法律上的利益。
它涵盖了可能存在的所有威胁,从人权和新闻自由开始,到网络安全和商业竞争,还原到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中国威胁论促使人们关注中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也提示人们考虑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增长。
这种对战略、道德和法律框架的关注表明,中国威胁论的崛起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中国的全球扩张强调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发展需要,并有助于推进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尽管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中国威胁论倾向于过度概括中国的对外政策。
中国威胁论通常被用来描述中国扩张的侵略行为。
这产生了一些关于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误解,这一点有着共性的反响。
尽管许多中国投资经历出现了草率与不负责任的情况,但也有众多正面例子,表明中国引领了很多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项目,发挥了对于不发达国家的巨大建设性作用。
中国威胁论不应被过分渲染,因为很多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推移才能证明出来。
因此,无论外界还是中国内部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存的挑战,同时分析中国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以便采取更有效的行动和更加稳健的政策。
中国威胁论的意义不仅仅是影响到单个国家的影响力,而是要增加人们对可能发生的国际性社会动荡的认识。
为了有效处理中国威胁论,人们必须清晰地理解其中包含的有形和无形成本,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以便能够制定出更智能、有效而可持续的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中国威胁论的认识
所谓“中国威胁论”是指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将对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提出挑战,从而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
它是西方国家臆造出来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和心理战术,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
在西方政客趋之若鹜的大肆鼓吹下,“中国威胁论”更是层出不穷、咄咄逼人。
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根据“购买力评价法”对未来几十年中美日三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进行估算,认为按目前的速度和潜力,中国将于2010年超过日本,于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额最大的国家。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对世界带来“威胁”,中国已经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而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了。
“中国军事威胁论”是其重要论调,也是“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目的所在。
该论调的理论基础是西方“权力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崛起国随着实力的壮大,必然挑战主导国的体系领导权地位,战争不可避免。
西方认为中国就是这样的崛起国,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必然大规模地发展军事力量,走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道路。
中国威胁论在捏造者的眼里主要有两方面:中国军事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
一中国军事威胁论
俄专家称中国威胁不容忽视应联合美国共同对付,中国武装力量,如果没有核威慑的话,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摧毁俄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太平洋舰队的抵抗。
俄罗斯军事专家亚历山大-莫兹戈沃伊在《国防》月刊2010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除了传统对手美国之外,伊朗的活动也会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而来自中国方向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为此俄美需要联合应对潜在的中国威胁。
美报告声称,中国潜艇已能在局部形成“包围”之势。
美防务界的这种渲染纯属夸大其词。
美炒作中国潜艇威胁加紧关岛核潜艇部署。
二中国经济威胁论
津上俊哉写《中国崛起》普荣获日本权威奖项“三得利学艺奖”,该奖项被视为日本学术界的“龙门”。
促使津上俊哉写《中国崛起》的原因在于2001年日本突然掀起的“中国经济威肋论”。
中国经济让人始料不及的高速发展,给很多日本人带来了冲击,“竞争对手在崛起”这种不安意识频频袭来。
当时整个日本朝野竞然齐声高唱“这些都是中国造成的!
在反驳其他形形色色的威胁论方面,我们还要揭示其荒诞不经和少数国家狼狈为奸联合宣扬“中国威胁论”的罪恶本质和险恶用心。
他们之所以害怕中国崛起,散布中国威胁论.主要是受三种思维影响。
一是强权政治思维。
欧美把握世界强权几个世纪,深受其益,但却以广大弱小国家深受其害为前提。
奉行强权政治者打心眼里不愿见到其他国家发展壮大,按照其逻辑,新崛起的国家一定会挑战现有强权的地位,与之争夺资源和对世界的控制权,损害它们的利益,从而导致“大国政治的悲剧”。
面对中国崛起,他们心急如焚,努力寻找一切可以遏制中国发展的机会。
二是冷战思维。
冷战结束快二十年了,但国际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固守冷战思维。
他们对共产党领导的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始终持敌视态度。
面对中国崛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他们深知西方无力阻挡这个进程,但却寄希望于西方能够“融合”、“塑造”中国,使中国变成符合西方标准的国家,同时也乐见中国崛起放慢速度,甚至失败,于是利用各种手段对中国施加压力,以图迫使中国按照他们指定的方向前进。
三是殖民思维。
殖民主义制度已经死亡了半个多世纪,但一些人的头脑中仍然存留着殖民主义观念。
在他们看来,白皮肤的欧美人是优等种族,只有他们才有主导世界事务的能力,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创造发展模式。
“非我族类”,只有接受它们的指导,才能发展起来。
他
们眼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创造自己的经济奇迹的同时,还创造了中国发展模式。
这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于是乎他们开始挖空心思,想让中国出丑,甚至希望看到中国模式失灵,中国崛起夭折。
军事方面
中国军费大多数用在本土防卫!中国军事口号是三打三防: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
中国被一个威胁论骗的把几乎所有的军费和军事重心都放在了本土防御上,根本没有精力来威胁其他国家!
对于“军事威胁论” 问题,应强调中国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国参考文献家,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从未参加且反对参加军竞赛和军事同盟。
在本土以外,中国未建立任何军事基地,除执行维和任务外,中国未向任何国家派驻过一兵一卒。
近年来中国军费虽有增长。
但中国的军事力量始终是以满足防御性的本土作战需要为最高标准的,根本不会也无力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中国现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影响力是经济成长的产物,而非军事实力增强的结果”。
经济方面
中国威胁论一出,中国企业在国外寸步难行。
中国的产业几乎已经被国外资本收购一空,但是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却困难重重。
中国收购国外的资源,买产品可以,买产地绝对不行。
中国现在是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
卖给中国的铁矿石每年涨价超过90%,可是中国出口的稀土却每年下跌超过20%。
铁矿石涨价少了,中国威胁世界资源,稀土出口控制了,中国威胁世界安全。
发达国家大肆渲染“中国经济责任论”,首先,是转移国际视线。
其次,渲染“中国经济责任论”意在促使中国按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
再次是出于抑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考虑。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差异,始终是西方的心病,是产生分歧的重要因素。
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壮大,西方不平衡心理会愈加突显,渲染中国对世界经济负有责任的论调将会以各种面目不断出现。
总之,“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那些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一种国际化舆论武器!它揭示了这样一个实质:
中国还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