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时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1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时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1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雪水融化冲出重围B.放射光芒冲破云霞C.跳出海面加强范围D.雪峰高耸树丛葱郁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A.一刹那一瞬间B.五彩缤纷五彩斑斓C.白皑皑阴森森D.闪闪发光斑斑点点3.下列句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C.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即使不说些什么,所以是很愉悦的。

4.《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二、填空题5.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调.子()弯曲.()调.整()歌曲.()6.根据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

作者浏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

(2).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

(3).作者按_________孔隙、_________孔隙、_________孔隙的顺序写出了孔隙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语言表达7.句子咖啡屋。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用加点词语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时候太阳在云里。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转眼间天边出现了_________红霞,_________地在扩大它的范围。

(把句子写具体)5.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按要求改写句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7.《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7.《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17.《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浙_ (zhèzè)江蜿wān wǎn)蜒盘曲_(qūqǎ)而上漆__(qīxī)黑仿佛_(fúfò)系_(jìxì)绳子2.形近字对比组词。

仰________ 殿________ 稍________抑________ 臀________ 梢________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仿佛—________ 观赏—________ 明艳——_______ 依据—_______ 反义词:拥挤—________ 昏暗—_______ 蜿蜒—________ 聚集—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石洞 ________的沙土 ________的石顶________地举起 ________地流着 ________地移动5.给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Ⅰ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________Ⅱ他端详着眼前这件年代不算久远的器物。

________Ⅲ他端坐在桌前,一言不发。

________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Ⅳ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________Ⅴ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________Ⅵ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________6.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虽……也……无论……都……即使……也……①山上开满了映山红,___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②________说是孔隙,可________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________不比做什么,________很值得观赏。

7.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________,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课一练(含答案)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课一练(含答案)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在zhè jiānɡ( )金华游双龙洞时,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sēn y ù( ),很有气势。

山上开满了鲜艳的dù juān( )花,洞里有漂亮的sh í zhōng rǔ( )和shí sǔn( ),让人流连忘返。

二、字词运用。

1.在词典中的意思有:①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②(颜色)深;③程度深。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应选哪种意思?(填序号)(1)浓香( ) (2)睡意正浓( )2.选词填空。

浓郁浓厚浓荫浓密(1)最近,他对航模产生了( )的兴趣。

(2)花园里( )的花香吸引了许多蝴蝶在其中翩然起舞。

(3)太阳光被( )的树叶遮住,形成一片( )。

三、先品读句子,再仿写。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1)“或浓或淡”中的“或”的意思是( )。

A.或者B.有的C.有时(2)这句话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A.形状B.声音C.颜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溪流______和______的特点,衬托出作者________的心情。

(2)用加点词语仿写。

他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3.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1)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了外洞__________的特点。

(2)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回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浏览双龙洞的顺序。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练》及答案(优质)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练》及答案(优质)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juān héshìjiān bèi yídònɡshāo wēi()()()()()二、在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系(jìxì)绳子稍(shāo sāo)微蜿(wān wǎn)蜒漆(qīxī)黑上源(yuán yán)盘曲(qūqǎ)而上浙(zhèzè)江仿佛(fúfó)呈(chéng céng)粉红色三、给下列句子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⑥用手平正地拿着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4.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5.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6.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答案】一、杜鹃合适肩背移动稍微二、(jì√)(shāo√)(wān√)(qī√)(yuán √)盘曲(qū√)(zhè√)(fú√)(chéng√)三、1.③2.⑤3.⑥4.①5.④6.⑤第二课时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土()的映山红()的公路()地移动()地流着()地举起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无论…都…2.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首先…其次…三、读课文,完成填空。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后作业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后作业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一、选择题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A.水流起头的地方。

B.事物的根由。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A.含某种成分多。

B.深厚,不淡薄。

3.下列词语不是近义词的是()A.灿烂——绚丽B.柔嫩——柔和C.安静——平静D.出现——显现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A.镶金边B.伟大的奇观C.充分的精力D.夺目的亮光5.“牌”字的音序、部首、总笔画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P片12B.B片12C.P片13D.B片13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感觉只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就.会撞破额角。

B.因为..内洞一团漆黑,所以..什么都看不见。

C.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D.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如果..不比作什么,就.很值得观赏。

二、填空题7.比一比,组词语。

郁()额()陆()乳()都()领()击()孔()笋()端()源()笔()瑞()愿()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浙.江()臀.部()一簇.()漆.黑()窄.小()蜿蜒..()三、现代文阅读.......快乐阅读。

节约水资源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加上水资源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速度比人口的增速快了两倍,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二分之一,全人类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

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而是水资源。

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聩之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

四年级下语文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一簇.(cù zù)漆.黑(qī tī)蜿蜒.(yán tíng)二、读拼音,写字词。

1.这块lù()地的两duān()开满了dù juān()花。

2.双龙洞里的石钟rǔ()和石sǔn()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等,名目有四十多。

3.jiān()部和tún()部不舒服的人做这种运动最好了。

三、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花朵还是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无论……都……B.只有……才……C.只要……就……D.因为……所以……四、《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五、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窄,时而..宽,时而时变换调子。

(1)“____”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作者巧妙地运用“_____、___”两对反义词准确地写出了溪流的形和声。

(2)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石钟乳和石笋值得观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都,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一撮.(cuō)蝙.蝠(biān)琥珀.(pò)B.渗.透(shèn)砌.墙(qì)一缕.(lǔ)C.胆怯.(qiè)脸颊.(jiá)澎湃.(pài)D.徜.徉(cháng)绽.放(zhàn)尘垢.(gòu)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扩大范围一片亮光B.夺目的亮光一道红霞C.放射光芒一块地方D.伟大的奇观一把金边3.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排比、拟人)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

(设问)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喻)D.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二、填空题5.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填上一组反义词。

1.汽车驶过( )的公路来到山脚,我们下车步行在( )的小路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聊天。

2.内洞一团( ),什么都看不见,但只要出了内洞,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 )的世界。

3.( )在一起的小伙伴明确了任务的分工后,他们很快( )开来,各自按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6.比一比,再组词。

蜿( )杜( )臀( )豌( )肚( )臂( )三、语言表达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仿照例句,补写句子)怎样大的大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缓,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换调子。

(1)本句中的“_________”字说明了作者逆流而上。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含答案)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一簇.(cù zù)漆.黑(qī tī)蜿蜒.(yán tíng)二、读拼音,写字词。

1.这块lù()地的两duān()开满了dù juān()花。

2.双龙洞里的石钟rǔ()和石sǔn()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等,名目有四十多。

3.jiān()部和tún()部不舒服的人做这种运动最好了。

三、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花朵还是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无论……都……B.只有……才……C.只要……就……D.因为……所以……四、《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五、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窄,时而..宽,时而时变换调子。

(1)“____”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作者巧妙地运用“_____、___”两对反义词准确地写出了溪流的形和声。

(2)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石钟乳和石笋值得观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都,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一簇.(cù zù)漆.黑(qī tī)蜿蜒.(yán tíng)
二、读拼音,写字词。

1.这块lù()地的两duān()开满了dù juān()花。

2.双龙洞里的石钟rǔ()和石sǔn()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等,名目有四十多。

3.jiān()部和tún()部不舒服的人做这种运动最好了。

三、填入下列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朵还是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无论……都……
B.只有……才……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四、《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
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
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
五、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
..缓,时而
..急,溪声也时
..窄,时而
..宽,时而
时变换调子。

(1)“____”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作者巧妙地运用“_____、___”两对反义词准确地写出了溪流的形和声。

(2)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石钟乳和石笋值得观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
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都,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1.选文中作者的游览路线是入山→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A.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B.时而宽,时而急,时面窄,时而缓C.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D.时而缓,时而浅,时而急,时而深3.“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______比作
_____。

4.作者游览外洞时,先描写了洞口外的景色,特点是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龙岩游记(节选)
材料一: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

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

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

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

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

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

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

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

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

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

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选自《龙岩游记》) 材料二:站在龙岩顶上,纵目远望,无数山头,铺天盖地,跌宕起伏在我们的脚下,宛若十二级台风震怒了大海,它奔腾、呼啸、汹涌,卷起无数的巨浪。

收目近观,环山叠翠,几只白鸽,点缀在那一片绿色之中,使你想起“风吹草低
见牛羊”的诗句。

那湖边的草地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那湖中的波纹上,一叶小舟从彩虹下穿过,荡起水星点点,游离闪烁,变幻莫测;那明、黑二洞的水,像飘带,飘啊,飘啊,飘向龙岩湖。

这些组成龙岩的整体形象,是那么自然朴实,优美动人。

(节选自《龙岩游记》)
1.材料一的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B.游览顺序C.事情发展顺序
2.在材料一的短文中的内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 )
A.,。

,,。

B.,,,,…… C.,。

、、……3.材料一中作者分别在龙岩的哪些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
A.山外、山路上、江山旅游度假区
B.山路上、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
C.山峰、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
4.材料二中写了龙岩的哪些景色?( )
A.群山、台风、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B.群山、牛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C.群山、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D.群山、白鸽、草地、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5.两篇材料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ù√ qī√ yán√
二、1. 陆端杜鹃2. 乳笋3. 肩臀
三、A 四、B
五、1.迎宽窄缓急(2)小弟弟一看到这样的塑胶操场就高兴极了,时而跳,时而躺,时而爬,时而跑。

2.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六、1. 双龙洞口外洞
2.C
3.外洞大会堂
4.很有气势洞口很宽外洞大
七、1.B 2.B 3.C 4.D 5.表现了作者对福建龙岩的喜爱,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