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合集下载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样本)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样本)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课题千古一帝秦始皇课题组组长班级指导老师姜蕾研究人员及分工本组共*人,**负责搜集书本资料,**负责搜集网络资料,**负责整理资料,**负责展示。

研究背景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在同时期的世界历史中更是独领风骚、独占鳌头。

封建大帝国充满气势的底色中,彰显着帝王将相的霸气、文人墨客的才情和士人学者的睿智。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怎样创造了大汉雄风?李白的豪迈奔放怎样成就了盛唐时期无尽“诗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何以没有塑造宋朝的恢宏气势?遥远的中国古代史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些都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当时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研究内容(可多选)(1)人物生活背景考证□(2)历史人物成就考证□(3)历史人物成就原因考证□(4)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关系□(5)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影响□(6)历史人物带给后人的感悟□展示形式(任选其一)①将相关图片和整理的文字制作成PPT课件,要求内容详实,呈现简洁,图文并茂,有史有据。

□②将研究背景、课题、经过、对象、结果等资料撰写成小论文形式,格式正确,誊写工整,字迹认真。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开题报告)通过课堂讨论,确定课题组长为***,参与研究人员包括**、**、**、**,研究课题为*******,展示形式采用******展示。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本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负责搜集书本资料,**负责搜集网络资料,**负责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公开展示)本课题小组讨论决定利用*****方式展示研究成果,由********负责展示交流。

历史课题前期报告

历史课题前期报告

历史课题前期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特此提出本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旨在探讨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其后世产生的影响,为历史文化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通过对历史课题的深入研究,揭示历史规律,丰富和完善我国历史文化体系,提升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国际地位。

2. 研究意义:(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为历史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和研究资源。

(3)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历史依据和参考意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课题将围绕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展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

(2)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对该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事迹进行深入剖析。

(4)该时期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及传承。

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田野调查法:实地考察历史遗址、古迹,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3)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揭示历史规律。

(4)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全面深入研究历史课题。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确定研究课题,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研究。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深入研究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撰写研究报告。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准备课题结项。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篇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研究报告。

2.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提升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3. 为历史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4. 推动相关历史遗址、古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研究报告单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研究报告单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研究报告单
研究目的
本次历史研究旨在了解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教材、教师讲义、学生作业和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梳理,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

问卷调查法
根据所学课程知识,制定问卷,通过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研究兴趣,和对历史文化的态度。

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到了以下结果:
-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明、中华名胜、我国历史名人、祖国的节日等方面。

-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研究兴趣普遍较低,但对历史文化的态度比较积极,对祖国的热爱和文化自信较强。

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
-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课程设计丰富、内容全面,但存在部分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解读和说明的情况。

-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兴趣需要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热情。

- 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态度比较积极,这一点值得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 《冀教版小学历史四年级下册》
- 《小学历史教师讲义》
- 高宣扬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历史教育的启示[J]. 中国教育报, 2018(07): 5-5.。

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历史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篇一: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范文《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班级:小组成员:1 研究背景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

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

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

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历史课题研究报告主题:怀化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意义一、研究背景:利益是个永恒的话题,有利益就会有战争,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军事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历史文化带来怎样的冲击,甚至是灾难性的毁灭,对于生活在先辈们用血肉堆积出来的幸福年代下的我们,研究怀化这个标志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地区的抗日战争史,让我们将对战争的认识从理论、肤浅提高到实践,深入的成面,让我们在幸福的年代里感受战争带来的噩梦,维护和平、爱好和平它不仅仅是一个时期或一个时代的话题,只有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人们才会携手维护和平,为了明天的和平,研究战争是本质,研究怀化地区的抗战史尤为重要!二、研究目的与意义:①了解怀化抗日战争的情况及其历史意义②透过战争,分析战争对人们思想观念及对社会的影响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研究让我们大学生对战争有实质性的了解,同时提倡在国家主权安全的前提下坚决维护和平,同时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血的教训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怀化地区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作用背景,探究其意义。

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及主要内容:①战争的原因及情况②战争带来的思想和社会影响五、研究步骤:①确立研究课题②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③搜集有关怀化战争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革命先烈、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④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探究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⑤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六、资料收集手段: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实地探访,走访革命先烈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一、抗战前怀化的社会背景?就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怀化的地理位置说起,怀化位于湖南西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结合部,为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中山区。

西靠贵州铜仁、黔东南,南连广西桂林,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吉首等地区接壤。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性学习报告巡礼近代青岛青岛七中 XX级10班胡名馨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课题:巡礼近代青岛探究人:胡名馨研究方法及步骤:1. 查找资料,上网调查,取得信息。

2. 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内容摘要: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近代来,青岛有了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岛,一起探寻一下。

研究方法:调查法。

研究时间:XX年8月11日研究资料:青岛城市历史的特点不仅体现为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更在于典型性的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价值。

一座建置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岛历史令人瞩目之处。

青岛近代的文化名人有康有为、梁实秋、老舍、沈从文、闻一多等。

1897年以来,青岛先后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历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历经沧桑,城市性质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旧中国的印记;城市发展既有技术先进的工贸基础,又有独具风韵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既有合理长远的规划引领,又有各具风情的多元化建筑——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一座区域性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引发众多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可谓屈指可数,而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自从德国占领青岛以来,由青岛引发的全国性事件之多、对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之深远,国内罕有可匹。

“胶州湾事件”促发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德占青岛和修筑胶济铁路导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进而抛出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由此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被有的学者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线。

1922年,在全国人民力争下,青岛回归祖国,成为外国在华租借地中最早收回的一处租借地。

1925年发生的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和“青岛惨案”,使青岛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五卅”运动的中心之一。

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历史人物的认识
课题背景:
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

而通过此课题研究能使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有个全新的认识。

一、课题选择的缘起
对这个课题的选择,主要是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

二、课题的目的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传统精神,让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操,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接触社会,为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充分准备。

三、时间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四、使用方法,研究采访对象,地点
1.资料收集,整理,课堂学习,查找资料等
2.校内外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
3.网吧,图书馆,各校校园
五、班级、组员、指导老师
班级:高一(5)班
组长:孙晓燕
组员:高一五班全体学生
指导老师:王超
六、研究过程
1.十人去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
2.十人整理资料
3.五人总结调查问卷。

4.组长请教老师进行校外采访。

5.各组员写下自己在社会实践后的心得体会。

七、研究成果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说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历史人物的一些历史资料,他在国内外的评论也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八.分析与反思。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永恒的湖南魂——从抗日战争看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永恒的湖南魂——从抗日战争看

们 小组 看来,我们可 以从抗 日战 争 中挖掘 更 多的精神 内涵 ,这些精神能够跨越 时间和空间 ,成为我们永恒的 湖南魂 。为此 ,我们
研 究小组试 图通过抗 日战争这一视 角,从更深层次体会湖南人 民所具有 的湖南精神 。
【 关键词 】 抗战 湖南 精神


研 究 背 景
辣椒 , 这 也 造 就 了湖 南 百 姓 刚 烈 、坚 毅 、
湖南 精神 的形成 ,有 其深刻 的历史
地理 原因 ,通 过抗 日战争 ,愈发 彰显 。 首 先 ,独特 的地理环 境是 塑造湖南 精神 的肥沃 土壤 。湖 南 地 处华 夏 中部 ,
成 了最 为广泛 的抗 日民族统一 战线 ,湖
的原 因,进而揭示湖南抗 战精神 的内涵 ,
为 弘 扬 湖 湘 文 化 ,实 现 中 华 民族 伟 大 复 兴 的 中 国 梦 贡 献 我们 的 力量 。
务 运动 ,创 立湘 军 ,在治 家、治军 、治 国、教育等方面都 有重大建树。 自 1 9 3 7 年 日本 全面侵 华以来 ,中 日民族 矛盾急
土 , 同敌 人 进 行 了殊 死 搏 斗 ,谱 写 了 一 曲壮 丽 的 凯歌 。
争基本史 实的 了解 以及 对湖南精神 的认
识 。我们 共发放 问卷 1 O 0份 ,被 调 查 者
涉 及教 师 、医生 、 工人 、 导购 、 退休老人、
其次 ,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浸 染。
湖 南 曾是 楚 文 化 重 要 腹 地 。 屈 原 南 游 沅
要 战场 。从 武汉 失守到 1 9 4 4年 夏秋 之 际 日军攻 占湖 南 ,敌我 相持 时 间长达 6 年 之久。发 生在湖南 的六次会 战 ,中国 方面投 入兵 力计 2 0 0余万 ,死伤 3 0余 万 ;日军投 入 的 总兵 力约计 5 0万 ,死 伤近 1 O万 ,中 日双 方投 入湖 南 战场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确定研究学习活动的课题(2010、9、25)
• 2、搜集资料,了解课题概况(2010、10—11) 3、请教指导老师(2010、11) • 4、开始写研究报答,写出初稿给指导老师过目,根据指 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课题报告(2010、12、15) • 5、完成课题报告,进行小组交流(2011、1、4)
巴黎和会中,残存的冲突,早晚会点燃下一 次大战的烽火。战败的德国其实早已准备好复仇, 而整个德意志民族也不会善罢甘休。至于谁来领 导,这就看历史的选择,希特勒是一个偶然,而 是否还能出现其他的因素,就不是我们能想到的 了。 苏联也蠢蠢欲动,想维护这样一个新兴的力量, 内部又矛盾重重,对外又有隐藏的杀机,一个独 裁统治也是历史的选择,那么对于原有西方旧势 力的挑战中就不可避免。 战争总会发生……..
小组各个研究课题过程中,都表现出 对课题研究的极大兴趣,在实践活动方案 时积极参与,并热烈讨论。研究所采用的 方法得体,能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自己的 体验和感受,研究态度端正,记录真实, 很难得。
探究方式:资料研究法
主要参考资料:网络信息 . 书籍:朱明光 人民教育出版 《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2、德国遭受的严重打击。
二、二战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1、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统治; 2、战争的爆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
许多人认为二战 是必然发生的,因为 各种历史条件会导致 世界的争斗,即使没 有希特勒,会有其他 人来代替 还有人认为,战 争是偶然发生的,德 国当时如果希特勒没 上台,二战可能就不 会发生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二战必然发生 二战可能避免
二战会爆发,因为凡尔赛和约给德国所带来的制约和 耻辱是无法承受的,德国民众心里埋下了深深的仇恨,德 国军人在希特勒上台前早在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军队里 留下了十万高素质的军官,没有普通的士兵,只待条件成 熟就扩军,海空军也在秘密准备。还有德国在1931年看到 日本得到满州而国际联盟不起作用,他们也会效法。希特 勒只是顺应了德国的民意,如果换了一个人,战争的步调 可能会迟缓一些。首先,会恢复一战前的领土,英法肯定 不愿意卷入战争。捷克、波兰肯定拿下没问题,但后面的 进程就不得而知了,曼施泰因计划可能不会执行,德国陆 军参谋部太保守,新领导可能没希特勒霸道。
焦旭霞:撰写实验报告
检视战争发生的根源,寻求对待战争 的正确态度,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维护 世界的和平
基本方法:问卷调查,资料查找,上网查阅 基本过程:确立课题,上网查有关课题 的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得出 结论。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使我们对二 次大战及希特勒这个人物有深刻的了解。 当然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 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锻炼。
赵智: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懂得和平来之不易,我们都应为世界和平而作努 力 邵媛娜: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和平的社会是当今世界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许有人认为历史已经不重要了,但不要忘 记历史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历史 郭壮鑫:此次调查认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和平的重要性 尹佳灵: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战争严重的危害性与世界和平的必要性 靳琳璐:这次学习活动,认我更确切体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姬 晨: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不论关于历史知识还是活 动的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焦旭霞:这次学习使我懂得许多道理,我会为和平,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因为这段时期学习很紧张,但大家仍 然用心去完成课题活动,虽然期间部分成 员产生放弃的念头,但一经别的成员的思 想调整,最终还是坚持下来。我们并没有 被困难吓倒,互相鼓励,终于完成了活动, 这让我们不禁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课题完成以后,我们对我们现在的生 活感触良深,我们真正认识到“珍爱生命, 珍爱和平”的含义。
量了 心 是 撰 践 为 问 对很 的 靠 写 活 了 题 于多 点 指 并 动 完 都 在 我东 拔 导 不 。 成 是 这 们西 才 老 是 资 任 我 项 的, 完 师 件 料 务 们 课 重也 成 悉 容 的 , 第 题 要体 的 心 易 收 我 一 研 性会 , 的 的 集 们 次 究 。到 我 帮 事 , 都 磁 中 团们助,论亲到, 结学和大文自的很 力到耐多的实,多
论二战爆发的原因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 会不会爆发
组长:赵智 成员:邵媛娜、成婷、焦旭霞、郭壮鑫、尹佳灵、 靳琳璐、姬晨 指导教师:主代课老师——安亚俊 主导学科:历史
赵智:负责上网查阅资料,做报告文件 邵媛娜、成婷:了解在校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 靳琳璐、尹佳灵:起草调查问卷,整理资料
郭壮鑫、姬晨:发放和回收问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 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 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时 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 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 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 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 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 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要知道一战前,法国可是公开打出向德国复 仇的旗号。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原因也是法 国阻碍德国统一,且直接原因也是法国挑起的。 法国进攻德国被打退,反被德国攻入法国,迫使 法国归还洛林阿尔萨斯。(洛林阿尔萨斯本来就 是德国的,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抢了去)但一战后 没人骂法国,都夸奖法国。一战后的德国希特勒 都没有像法国那样赤裸裸的公开向外宣称向法国 复仇。德国复仇进攻法国没人公正的看待这一点。 当然德国发动二战是错误的,有罪的,但也应该 公正看待这个过程的每一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