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文化

合集下载

慈孝文化心得体会

慈孝文化心得体会

慈孝文化心得体会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一种尊敬和关爱父母、长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慈孝文化的力量,深刻体会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慈孝文化注重培养个人的感恩之心。

作为子女,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懂得珍惜并回报他们的辛勤付出。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寒暑假,父母总是辛苦地工作,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

而我们则应该以成绩优秀和优秀的行为为父母争光,让他们为我们感到骄傲。

感恩之心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父母的关爱,努力做到心存感激,行动上多为他们着想。

其次,慈孝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

只有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我们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家,父母始终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他们倾注了很多心血,建立了一个爱与关怀的家庭氛围。

在这个家庭里,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宽容和理解,也学会了与人为善。

这些都是慈孝文化在我们家庭中的体现,它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慈孝文化还注重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作为一个努力向上的年轻人,我们要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在家庭中,我们要尽力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早日实现他们的幸福晚年。

在社会中,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福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是尽孝还是行善,都是慈孝文化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实践慈孝文化,我深深认识到慈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质,更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

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慈孝文化这种伦理道德的力量。

只有恪守慈孝原则,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拥有更多的信任和包容。

总的来说,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教育我们尊敬父母、孝敬长辈,注重家庭关系,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慈孝文化给予我坚定的道德底线,让我懂得感恩、奉献、尊重和关爱他人。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传承慈孝文化,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慈孝文化格言警句

慈孝文化格言警句

慈孝文化格言警句弘扬孝文化,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天下男女老少都要行动起来,谱写孝文化的新篇章。

慈孝文化格言警句:1、父母慈怀甘付一生爱,儿孙孝道喜传万古心。

2、父爱似老酒,外凉内热;母爱像细雨,润物无声;儿女是春风,暖意融融。

3、慈爱如海洋,浩瀚无边;孝心如太阳,温暖世界。

4、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大爱甬城。

5、慈·藏大爱,孝·蕴真情。

6、天一生水,慈孝生福。

7、大爱慈为首,百行孝为先。

8、上联:母慈子孝,同谱中华福祉曲;下联:家和国兴,共唱社会和谐歌。

横批:慈孝中华。

9、孝顺,孝顺,越孝越顺。

10、为人父母慈为重,为人子女孝为先。

11、父母恩情,天下至爱;儿女孝顺,天下至善;至爱至善,中华美德;慈孝人间,万古传承!12、父母的皱纹美丽了我们,父母的花眼阳光了我们,父母的弯腰挺直了我们。

13、大孝大爱,至善至美。

14、慈孝新语:父母恩,比海深;父母情,比山重;父母爱,比天大;爱父母,重在心;孝父母,贵于行;尽孝道,莫假情;慈孝风,中华行。

15、小时候,只有过节时才能吃到肉,当我叫妈一起吃肉时,妈总是骗我说,她不喜欢吃肉;前不久,妈得了不治之症,我忍着泪笑着骗妈说,她得的是小毛病。

16、人间有一种爱从不打折,称之“慈”;世上有一种情从不褪色,谓之“孝”。

17、父母之慈是儿女之孝的依托,儿女之孝是父母之慈的传承。

18、慈字父母写,孝音儿女弹。

19、父母如同我的天空,教会我接受风雨,引导我看见彩虹!20、孕子知慈,育子知孝,慈孝之知,天地可泣。

21、有一种感觉叫慈祥目光;有一种意境叫孝道为上;有一种期盼叫一生平安,有一种温馨叫合家团圆。

22、怎样孝顺父母?常常回家看看!多多体谅理解!努力增光出彩!如何慈爱子女?大是非不马虎!小枝节宜糊涂!促儿辈超父母!23、弘扬慈孝文化传播华夏文明共建和谐家庭。

慈孝文化活动领导发言稿

慈孝文化活动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举办这次以“慈孝文化”为主题的盛大活动。

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慈孝文化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慈孝文化的广大工作者和参与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慈孝文化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慈孝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孝老敬亲的良好风尚。

下面,我就本次活动谈几点看法:一、深刻认识慈孝文化的重要性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慈孝文化孕育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孝子贤孙,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我们重温慈孝文化,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慈孝文化是家庭和谐的基石。

一个家庭,如果孝道缺失,必然会导致家庭矛盾频发,甚至家破人亡。

反之,一个充满慈孝的家庭,必定是幸福美满的。

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慈孝文化,让每一个家庭都充满温馨和谐。

慈孝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慈孝精神,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我们有着浓厚的慈孝文化底蕴。

今天,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慈孝文化,为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二、大力弘扬慈孝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弘扬慈孝文化,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慈孝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慈孝价值观。

2. 开展主题活动。

定期举办慈孝文化活动,如慈孝讲座、孝道故事会、孝老敬亲演讲比赛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

3. 强化政策引导。

将慈孝文化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孝老敬亲行为的表彰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弘扬慈孝文化的良好氛围。

4.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选树一批孝老敬亲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和感染更多的人。

学校慈孝文化实施方案

学校慈孝文化实施方案

学校慈孝文化实施方案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慈孝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一,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来说,实施慈孝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加强学校慈孝文化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慈孝意识和道德素养,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慈孝文化教育课程设置。

1. 将慈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专门的慈孝文化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慈孝文化的知识和精神。

二、慈孝文化教育活动开展。

1. 组织学生参加慈孝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来校进行慈孝文化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慈孝观念。

2. 开展“孝老爱幼”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地开展慰问和志愿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慈孝之美。

三、慈孝文化教育资源建设。

1. 建设慈孝文化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慈孝文化相关书籍、视频、图片等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慈孝文化的资源支持。

2. 在校园内设置慈孝文化主题展板,展示慈孝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营造浓厚的慈孝文化氛围。

四、慈孝文化教育评价机制建立。

1. 设立慈孝文化教育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慈孝文化教育成果进行评价,将慈孝文化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 定期对学校慈孝文化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慈孝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五、慈孝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 组织教师参加慈孝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慈孝文化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 建立慈孝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档案,对参加慈孝文化教育培训的教师进行档案管理和激励奖励。

六、慈孝文化教育成果宣传。

1. 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学校慈孝文化教育的成果和亮点,树立学校的慈孝文化教育品牌形象。

2. 鼓励学生参加慈孝文化主题作文、演讲比赛,展示学生在慈孝文化教育方面的成长和收获。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全面推进学校慈孝文化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慈孝情怀,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

慈溪慈孝文化初探

慈溪慈孝文化初探

慈溪慈孝文化初探慈溪慈孝文化初探胡淑君说起慈溪,现今的经济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经济繁荣发展。

之所以有今天与慈溪的慈孝文化是分不开的。

慈孝文化对慈溪影响至深,慈孝文化是历史赐给慈溪人的宝贵财富。

关于慈溪的由来是具有历史的源泉的。

慈溪就是“慈母之溪”,慈城就是“慈母之城”。

慈城,老慈溪县的县城,又名三孝乡或孝中镇。

慈溪的慈孝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究其历史,应先明确“慈孝”一词的含义。

所谓“慈孝”,通常指“母(父)慈子孝”或偏指“孝”的意思。

其实,“孝”是孝敬,限于家庭内部;“慈”是慈爱,包括关爱众生。

“孝”和“慈”又是相通的。

孔子说“仁者爱人”,以仁爱对待父母,便是“孝”;以仁爱对待他人,便是“慈”。

“慈”和“孝”都以“仁”为本。

一、“慈溪”的含义慈溪因董黯而得名,但“慈溪”究竟指哪一条,却有不同说法:一是指大隐溪,位于余姚大隐镇,因董黯在此汲水奉母,故名“慈溪”。

另一说法指“慈溪”位于慈湖以北阚山脚下,因董黯孝感天地,泉涌成渠,故名“慈溪”,又名“董溪”。

慈溪既因孝子而得名,却为何不称“孝溪”而称“慈溪”?除了上面的“胜残去杀”说,可能还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是归功于慈母的意思。

据董华钧《六世祖纯德征君传》:“舍旁涌泉成渠。

里人共神征君之孝,征君曰:是吾母之慈所感也,遂名其水曰慈溪。

”又据桂彦良《董孝子纯德征君传》:“此乃所谓事亲不言孝,而有善必归之父母者”,“因孝溯慈,其名在溪”。

二是怀念慈母的意思。

明代袁载诗云:“长对灵泉怀寸草,肯将大恨博朝绅”(《慈溪怀董孝子》),在董黯看来,相依为命的母亲已不幸离去,他怎么忍心独自享受荣华富贵?“以慈名溪”便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三是“慈乌之溪”的意思。

历代文人多用寒禽、饥乌、乳乌、乌雏比喻孝子董黯,如:“废苑残碑横绿草,空阶古树集寒禽”(明·状元姚涞)、“饥乌号衣月,衰草冷阑干”(明·大学士袁炜)、“乳乌仍绕树,亭午噪哗然”(明·姚梧)、“我来凭吊寒松柏,犹听乌雏噪夕阳”(清·王焯),这些比喻都源于“慈乌反哺”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

弘扬慈孝文化实施方案

弘扬慈孝文化实施方案

弘扬慈孝文化实施方案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慈孝文化强调孝道和慈善,提倡尊老爱幼、敬老怜幼,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慈孝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侵蚀,因此,弘扬慈孝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孝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慈孝文化教育。

慈孝文化教育是弘扬慈孝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将通过各级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加强慈孝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校将加强慈孝文化的教育内容,开设慈孝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尊老爱幼、敬老怜幼的思想观念。

二、建立慈孝文化宣传平台。

我们将建立慈孝文化宣传平台,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宣传慈孝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观念。

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传播慈孝故事、慈孝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慈孝文化,从而形成社会共识,推动慈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建立慈孝文化活动基地。

我们将建立慈孝文化活动基地,为广大市民提供展示和学习慈孝文化的场所。

通过举办慈孝文化主题展览、讲座、演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强公众对慈孝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促进慈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四、加强慈善公益事业。

慈善公益事业是慈孝文化的具体实践和体现。

我们将加大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困难群体,传递慈孝之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五、加强家庭慈孝文化建设。

家庭是慈孝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加强对家庭慈孝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开展慈孝文化主题家庭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尊老爱幼、敬老怜幼的家庭观念,传承和弘扬慈孝文化。

六、加强慈孝文化研究与传承。

我们将加强慈孝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慈孝文化研究,整理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和典故,编纂慈孝文化的教材和读物,推动慈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慈孝文化文艺活动策划方案

慈孝文化文艺活动策划方案

慈孝文化文艺活动策划方案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弘扬慈孝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我们计划策划一系列慈孝文化文艺活动。

一、活动目标1. 弘扬慈孝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

2. 培养社会公德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提高人们对慈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二、活动内容1. 举办慈孝主题演讲比赛。

邀请专家学者、慈善家、文化名人等担任评委,鼓励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分享自己的慈孝故事和感悟。

2. 组织慈孝主题书画展。

邀请书画家创作以慈孝为主题的作品,并在公共场所展出,让观众领略慈孝文化的艺术魅力。

3. 举办慈孝文化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慈孝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引导大家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慈孝文化的重要性。

4. 推出慈孝题材电影放映活动。

选取一些经典的慈孝题材电影,邀请社区居民一起欣赏,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传递慈孝文化的价值观。

5. 组织慈孝义演活动。

邀请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慈善义演,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呈现慈孝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1. 慈孝主题演讲比赛和慈孝文化讲座可在学校或社区举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建议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

2. 慈孝主题书画展可在公共场所如图书馆、美术馆等展出,时间可持续一个月以上。

3. 慈孝题材电影放映活动可在社区文化中心或学校礼堂进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建议每周放映一次。

4. 慈孝义演活动可在学校或社区举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建议在重要节日或纪念日进行。

四、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张贴在学校、社区、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学校、社区网站等进行宣传推广。

3.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提高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策划这一系列慈孝文化文艺活动,我们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传承慈孝文化,引导人们关注家庭和。

慈孝文化的个人简介

慈孝文化的个人简介

慈孝文化的个人简介
慈孝文化是一种强调亲情关系以及孝敬长辈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在亚
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慈孝文化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

慈孝文化强调对父母
的尊敬、照顾和孝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慈孝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以慈孝为核心价
值观的人,会尊重和珍惜家庭关系,并以孝敬父母为己任。

从小就被教育要
尊重长辈、爱护家人,懂得感恩和体谅。

慈孝文化传递了对家庭的重视和责
任感,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慈孝文化也提倡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一个具备慈孝文化的个人会对社
会的弱势群体给予关爱和支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爱与温暖。

慈孝文
化的个人在行为上展示了善良和谦逊,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心、友善和包容的人。

在现代社会,慈孝文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可贵的道德准则,
更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尊敬和孝顺父母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对家族、社区和整个社会的贡献。

慈孝文化的个人将传承和弘扬这种美德,带动和影
响身边的人。

慈孝文化是一种重视亲情关系和体现个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一个具备慈孝文化的个人将致力于维护家庭的和谐、关心弱势群体,并以自
己的行为影响周围的人。

慈孝文化的个人是社会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个群
体和谐发展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慈子女孝
——《道德经》慈孝思想之感悟
巴蜀村夫黄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若干细胞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

从某种意义上讲,巨大之家就是国,微小之国即是家。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见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美好的、一般的、不好的故事:
故事一:美好的——四川某县城,父母已过八旬,膝下三个儿女各自成家立业,其三个孙子已上大学。

两位老人独立生活,互相照顾,心态平和,心地善良,自得其乐。

儿女们正当中年,尽管工作忙,也经常抽空去看双老,并要为双老请保姆,但双老总是笑呵呵地说,“不要保姆,自己劳动好,劳动就是活动,活动活动,人想活,就要动;你们少来看我们,干好自己的工作自己好,教育好孩子孩子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敬。

”这个三代之家,重大传统节日一定团聚,平时也适时团聚,互相祝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故事二:不好的——四川某市区,父母是农村人,,一对儿女,女儿成家在农村,条件一般;儿子读了大学分在城里工作。

其父母特别是母亲口口声声说,“我们起早贪黑干活,辛苦了一辈子,把你拉扯大读了大学,你现在条件比较好了,我们也该到城里享享福了”。

抱着进城享福的心态,不久就与儿媳关系紧张,稍不顺心就骂人。

儿子和儿媳工作较忙,在单位时不时总有烦心事,小两口回到家时不时又要拌拌嘴,母亲心疼儿子就骂儿媳,儿子反过来说母亲两句,这一来。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母子关系搅在一起,乌烟瘴气,久而久之,母亲气得半瘫在床,这个家庭状况变得非常糟糕……
类似以上事例,美好的家庭虽然不少,但尚未形成主流;一般的家庭比较多,基本维持在表面安宁和睦的层面;不好的家庭虽然数量上不占多数,但负面影响却很大。

当今社会有一种现象,少数缺德的医生开大处方,医治普通感冒就得一大堆药。

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即使医治疑难杂症也只需几幅药,甚至更少且药到病除。

除了治病救人的美德外,对症下药是关键因素。

中医行内有一句名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家庭不和看似小事,如果不和的家庭多了,社会就不会安宁,国家就不会稳定。

而老子的慈孝思想,就是可以治愈家庭不和病根的良药。

一、从家庭层面看慈孝
老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

也就是说,出现家庭不和,六亲不和的病症,用孝和慈的一剂良药就能治好病根。

何谓慈,或许我们可以联想到儒家的“仁慈”,佛家的“慈悲”,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慈母”,社会健康发展的“慈善”。

关于“慈”,老子说得更透彻,“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六十七章)。

老子将“慈”放在三宝之首,用以战就会胜利,用以守就会坚固,上天要建树谁,就是用“慈”来保卫谁。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在慈和孝的先后排序上,总体上应该是父母慈子女孝。

具体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一定是父母慈爱在先,子女孝敬在后;后一阶段:一定是子女孝敬在先,父母慈爱在后。

上述故事一告诉我们,父母越是慈爱,儿女越是加倍孝敬,家庭就越是和谐幸福。

故事二告诉我们,父母越是倚老卖老,儿女对父母的孝敬就会越来越淡漠,甚至危机四伏酿成悲剧。

二、从社会层面看慈孝
老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十九章)。

仁和义尽管可以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对社会管理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深层的政治背景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纲的基本思想是,妻子要无条件地服从丈夫,子女要无条件地服从父亲,臣子要无条件地服从君王,归根到底其核心思想就是“忠君”。

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而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是家天下社会而不是天下为公的社会,是强权社会而不是平等民主的社会,“忠孝”之所以能成为牢不可破的主流思想,就在于统治者要建立一种永恒的等级制度,上级与下级只是主子与奴仆的关系。

故仁和义不是真正的“仁慈”“大义”,而是人为的、虚伪的假仁假义。

只有杜绝摒弃假仁假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才能返璞归真,回归到做人的本性,即如《大学》所言,“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也就是说,做父母的本性就应当是慈父慈母,做儿女的本性就应当是孝子孝女,这种人伦,天然而成,自然而然,顺之则合天道,逆之则悖天理。

如果将此用以处理社会各领域之上下级关系,所谓慈,就是上级对下级要慈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谓孝,就是下级对上级要尊敬,自知之明,恪尽职守。

如此,上下和谐,皆大欢喜。

三、从“德”之层面看慈孝
老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三十八章)。

何谓上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道德经》五十一章)。

道德,生化万物,养育万物,没有谁的命令,无需谁的指派,是一种本然,自然而然。

道德,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为于万物,而不恃为己能;成长了万物,而不自居主宰。

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玄德,上德。

四、从“道”之层面看慈孝
老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道德经》第四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何谓道,先于上帝、先于天地之物。

且“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二十一章)。

老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

何谓道,混元无极谓之“常道”,无极动生太极,太极静返无极,太极已然阴阳判,太极就是这“一”,这“一”就是“非常道”。

也就是说,人类认知是从这“一”即“太极阴阳”开始的,所言之道皆为“非常道”。

也可以说,“太极阴阳”、“万物阴阳”之思维,就是人类打开玄之又玄的宇宙人生根本之门的金玉钥匙。

用“太极阴阳”、“万物阴阳”来解答人间诸事,一通百通。

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失败和成功;女人和男人;父母和子女……等等等等,真是“万物阴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万物皆有阴阳,互相包容,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中和之气既能一生二,又能二生三,阴阳和合又能二合一。

故父母慈和子女孝是一对阴阳,如果只有孝,没有慈,那就只有阳,没有阴,结果只能是“乱七八糟”!
五、大力弘扬慈孝文化
为了让慈孝思想回归社会人伦,为了让每个家庭和睦幸福,为了让社会和谐安宁,为了让世界和平共处,我真心希望并大声呼吁——
大家都来弘扬慈孝文化!
大家都来唱响《慈孝之歌》!
父母慈,子女孝,中华先圣有遗教;
父母爱,子女敬,利而不害天之道。

父母爱子女,舍身酿甘露,全心养育无求报;
子女敬父母,心身要健康,修齐治平有功劳。

父母慈,子女孝,炎黄子孙能做到!
父母慈,子女孝,和谐社会有奇效!
父母慈,子女孝,人类文明更需要!
注:词的风格定位——通俗化、大众化、简明化;
曲的风格建议——平缓、亲切、质朴。

2011年12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