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结构与原理
干气密封的特性及主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的特性及主要工作原理一、干气密封概述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奠定在气体动压轴承应用的基础上,干气密封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全新的非接触式密封。
该密封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通过在密封端面上开设动压槽而实现密封端面的非接触性运行。
最初,采用干气密封形式,主要为了改善高速离心压缩机的轴封问题。
由于密封采取非接触性的运行方式,因此其密封的摩擦副材料基本不会受到PV值的任何影响,尤其在高压设备、高速设备中应用,具有良好前景。
随着我国密封技术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干气密封的广泛应用,彻底解决了困扰高速离心压缩机运行中的轴封问题,密封使用寿命及性能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为机组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了保证,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场合均可采用干气密封。
干气密封图二、干气密封与机械密封性能比较机械密封是一种传统的密封型式,其特点是密封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加工精度要求不太高。
其缺点是泄漏率高,故障频发。
干气密封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密封型式,与传统的机械密封形式相比较,采用干气密封技术,主要具备以下优势:1)采用干气密封技术,可有效提高密封的质量与使用时间,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采用干气密封技术,能源消耗较小。
3)干气密封技术应用到的辅助系统较为可靠,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维护手段。
4)采用干气密封技术,泄漏量较少,应用效果良好。
三、干气密封工作原理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技术,包含了静环、动环(旋转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等。
静环位于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
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轴上动环(旋转环)配合。
这类密封与机械密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气膜润滑的流体动、静压相结合的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动环与静环配合表面具有很高的平面度和光洁度,通常在动环表面上加工有一系列的特种槽。
随着转动,气体被向内泵送到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无槽区称为密封坝。
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干气密封基本原理及应用

Pressure [barG]
单向槽与双向槽的比较
单向槽:螺旋槽、V型槽 优点:动压效应强,气膜刚度大,抗外界扰动能力 强。
双向槽:枞树、U型槽、T型槽 优点:可以长时间反转; 缺点:较单向槽动压效应弱,气膜刚度小。 推荐:优先采用单向槽,特殊情况双向槽。
工作原理
FC 闭合力
S
P
弹簧力+流体压力
极低的工艺气泄漏
能承受速度和压力的快速变化
由于非接触的特点,理论上密封 寿命可以认为没有限制
干气密封主要特征
减少新机器的成本 集装式设计易安装,保护关键密封组
件 超过1亿5仟万小时运转经验 已安装1万2千套集装式干气密封
干气密封主要特性
取消了密封油系统 减少了维修费用 节能 防止了油系统的污染
10 6.625 in 密封直径
8 6 4 2
单向螺旋槽 改进型双向螺旋槽
最初的双向螺旋槽 雷列台阶
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Speed (rpm)
单向螺旋槽 与 改进型双向螺旋槽( 5.687” ) -泄漏量与压力关系曲线
Leakage [std.l/min]
CSTEDY / CTRANS -功能
输入
压力,温度,转速,气 体组份,材料,槽形, 密封几何形状
输出
密封面间隙,泄漏量, 摩擦,功率,温升,气 膜稳定性
动态密封性能分析
密封直径 162mm 转速 16,110 rpm
压力 0 bar 温度 150 ℃
泄漏量 = 1.5 l/min
5 Microns/ div
New BD vs. UD : Seal Size 5.687"
干气密封介绍

二) 1、(1).泵用标准双端面干气密封HXGS-PB1
标准双端面干气密封由两套 干气密封背靠背布置形成。
两套密封间充入洁净的密封 气(一般为氮气),其压力 高于密封腔被密封介质压力 为0.15MPa 左右。微量密封 气的通过内侧密封的密封面 进入泵腔,部分隔离气通过 外侧密封的端面进入环境中, 进入环境的密封气为洁净的 密封气,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干气密封技术
提纲
一、干气密封概述和工作原理 二、干气密封典型结构 三、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主要参数 四、干气密封与机械密封的性能对比
干气密封概述和工作原理
1、干气密封概述
干气密封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从气体动压轴承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密封。该密封利用流体动力学原 理,通过在密封端面上开设动压槽而实现密封端面的非接触运行。 经过数年的研究,英国的约翰克兰公司于七十年代末期率先将干 气密封应用到海洋平台的气体输送设备上,并获得成功。干气密 封最初是为解决高速离心压缩机轴封问题而出现的,由于密封非 接触运行,因此密封磨擦副材料基本不受PV值的限制,特别适 合作为高速、高压设备的轴封。随着干气密封技术的日益成熟, 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宽广,日前,干气密封正逐渐在离心泵及搅 拌器上得到应用。
2、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由旋转环、静环、弹簧、密封圈 以及弹簧座和轴套组成。图2 所示为干气密封旋转环示意图,旋转环密 封面经过研磨、抛光处理,并在其上面加工出有特殊作用的流体动压槽。
图1 干气密封结构示意图
干气密封旋转环旋转时,密封气体被吸入动压槽内,由外径朝向中心,径向分量朝着密封 坝流动。由于密封坝的节流作用,进入密封面的气体被压缩,气体压力升高。在该压力作用下, 密封面被推开,流动的气体在两个密封面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此气膜厚度一般在 3微米左 右。当气体静压力、弹簧力形成的闭合力与气膜反力相等时,气膜厚度十分稳定。
干气密封的原理

干气密封的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常用于旋转机械设备中的密封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来实现密封作用。
在旋转机械设备中,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和运动部件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摩擦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密封,就会导致气体泄漏和能量损失,甚至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干气密封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干气密封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1. 气体压力作用,干气密封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来实现密封作用。
在密封装置中,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使气体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从而阻止外界空气或液体的渗入,实现密封效果。
2. 动静环结构,干气密封通常由动环和静环两部分组成。
动环是安装在旋转轴上的密封件,静环则是安装在机壳内的密封件。
当旋转轴旋转时,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来实现密封作用。
3. 摩擦降低,干气密封的原理还包括通过减少摩擦力来实现密封。
在密封装置中,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形成一层气膜,从而减少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能量损失。
4. 温度控制,干气密封的原理还包括通过控制气体的温度来实现密封。
在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导致气体温度升高,影响密封效果。
因此,通过控制气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实现密封作用。
总的来说,干气密封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压力、温度等参数,利用气体的压力和摩擦降低来实现密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干气密封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气体泄漏和能量损失,还可以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就是干气密封的原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干气密封结构与原理

优化密封面设计、选择合适的弹性 元件和摩擦材料,以提高开启力。
泄漏率
01
02
03
泄漏率
干气密封在工作过程中, 气体通过密封面的流量, 通常以气体流量或泄漏量 的形式表示。
影响因素
泄漏率受密封面粗糙度、 间隙大小、气体压力和温 度等因素影响。
优化方向
减小密封面粗糙度、减小 间隙大小、提高气体压力 和温度等措施,以降低泄 漏率。
。
低能耗
干气密封的运行能耗较低,能 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长寿命
干气密封的使用寿命较长,减 少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 了维护成本。
高可靠性
干气密封的可靠性较高,能够 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减
少意外停机事故的发生。
缺点
高成本
安装要求高
干气密封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导 致其整体价格较高。
干气密封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专业 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
03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概述
干气密封是一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通过在密封端面之间形成一层稳定的气膜来实 现密封。
与传统的接触式机械密封相比,干气密封具有较低的摩擦阻力、磨损小、寿命长等 优点。
干气密封适用于高速、高温、高压等苛刻的工况条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 药等领域。
静环与动环的相互作用
旋转环
旋转环是干气密封中的另一个关键组件,它与静止环形成一 对相互作用的密封面。旋转环通常由经过特殊处理的硬质材 料制成,如碳化钨或碳化硅。
旋转环的表面经过精密研磨和抛光,使其能够在高速旋转时 保持与静止环的紧密接触,从而实现非接触式密封。
弹簧
弹簧是干气密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它为静止环提供必要的预紧力, 确保静止环与旋转环之间的紧密接触 。
干气密封技术基本结构原理

干气密封技术基本结构原理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包含有静环、动环组件(旋转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零部件。
静环位于不锈钢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
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转子上的动环组件配合。
在动环组件和静环配合表面处的气体径向密封有其先进独特的方法。
配合表面平面度和光洁度很高,动环组件配合表面上有一系列的螺旋槽,随着转子转动,气体被向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一段无槽区称为密封坝。
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该密封坝的内侧还有一系列的反向螺旋槽,这些反向螺旋槽起着反向泵送、改善配合表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从而加大开启静环与动环组件间气隙的能力。
反向螺旋槽的内侧还有一段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一般为3微米左右。
当由气体压力和弹簧力产生的闭合压力与气体膜的开启压力相等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隙。
在动力平衡条件下,作用在密封上的闭合力Fc,是气体压力和弹簧力的总和。
开启力Fo是由端面间的压力分布对端面面积积分而形成的。
在平衡条件下Fc=Fo,运行间隙大约为3微米。
如果由于某种干扰使密封间隙减小,则端面间的压力就会升高,这时,开启力Fo大于闭合力Fc,端面间隙自动加大,直至平衡为止。
类似的,如果扰动使密封间隙增大,端面间的压力就会降低,闭合力Fc大于开启力Fo,端面间隙自动减小,密封会很快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机制将在静环和动环组件之间产生一层稳定性相当高的气体薄膜,使得在一般的动力运行条件下端面能保持分离、不接触、不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介绍干气密封气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简称干气密封)液体润滑上游泵送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简称上游泵送密封)都是基于现代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新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与普通的接触式机械密封相比,干气密封与上游泵送密封可实现密封介质的零泄漏甚至零逸出,彻底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且因端面无直接的固体摩擦磨损而使使用寿命延长、密封可靠性提高和运行维护费用下降,从而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原理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原理
离心压缩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
为了保证离心压缩机的高效运行,干气密封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干气密封结构可以防止气体泄漏,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干气密封结构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力差效应:干气密封结构利用压力差效应来防止气体泄漏。
在离心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气体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干气密封结构通过合理设计,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压力差,从而防止气体渗漏到外部环境。
2. 环境控制:干气密封结构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防止气体泄漏。
离心压缩机通常运行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干气密封结构采用特殊的材料和密封装置,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环境的侵蚀和磨损,并保持稳定的密封性能。
3. 摩擦密封:干气密封结构利用摩擦力来防止气体泄漏。
离心压缩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干气密封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密封面的形状和材料,使摩擦力产生足够的密封效果,防止气体泄漏。
4. 润滑和冷却:干气密封结构通过润滑和冷却来防止气体泄漏。
离
心压缩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干气密封结构通过注入润滑剂和冷却剂,形成一层润滑膜和冷却膜,以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提高密封性能。
干气密封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压力、温度、转速等。
不同工况下,需要采用不同的密封结构和材料。
目前,常用的干气密封结构包括磁力密封、机械密封和迷宫密封等。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结构的原理是通过压力差效应、环境控制、摩擦密封和润滑冷却等方式来防止气体泄漏。
合理设计和选择适当的干气密封结构,可以提高离心压缩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干气密封介绍(上)

干气密封介绍一、干气密封干气密封经过了严格的试验和检验,由制造精度高、质量优良的陶瓷和高合金的金属材料组成,含串联式配置的密封(如:含两个动环、两套装好弹簧的静环组件、腔体、连接轴套等件)和内部迷宫密封。
在大气侧配置了隔离密封。
弹簧力和工艺气压力共同作用形成密封力,密封环和保持环间的密封元件(O形圈)起副密封的作用。
在串联密封中,工艺气侧的主密封承受全压差起主要的密封作用。
大气侧的密封作为安全备用密封,一旦主密封失效安全密封承担起主密封的作用,可以保证设备安全停机。
干气密封分类:单端面,双端面,串联式等多种。
如何选用干气密封:1、对于要求既不允许工艺气体泄漏到大气中,又不允许阻封气进入机体的情况,采用中间进气的串联式干气密封。
普通串联式干气密封适用于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的工状。
大气侧的一级密封作为保险密封。
2、对于允许气体少量泄漏到大气中,且无任何危害的工况,选用单端面干气密封。
3、对于不允许工艺气体泄漏到大气中,但允许阻封气泄漏到工艺气中的工况,选用双端面干气密封。
二、干气密封密封端面分类及螺旋槽干气密封优点干气密封密封端面根据加工成的形状分成:有扁平密封块,有台阶的密封块,有楔形鞋状密封块的,有螺旋槽的,等等。
螺旋槽干气密封优点: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亦不污染润滑油系统,取消了庞大的密封油供给及测控系统,占地面积小,重量轻,运行维护费用低,减小了计划外维修费用和生产停车。
三、干气密封结构图。
图1 串联式干气密封的内部结构四、干气密封系统概述1、主要数据密封型式:TM02D串联式干气密封密封处轴径:100mm密封配置: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式密封(含隔离气密封)密封系统型式:除液装置+增压装置+密封控制系统产地: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密封材料:㈠、旋转环:硬质合金(碳化钨或碳化硅)㈡、旋转金属件:410SS㈢、静止环:特种石墨(碳化硅+DLC涂层)㈣、静止金属件:410SS㈤、弹簧:哈氏合金2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非接触式端面密封,密封单元由两个环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L804干气密封
PCL804干气密封
PCL804干气密封
PCL804干气密封
PCL804干气密封
干气密封原理
受力分析
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 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 一般为3微米左右。当由气体压力和弹 簧力产生的闭合压力与气体膜的开启 压力相等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 隙。
干气密封原理
闭合力Fc,是气体压力和弹簧力的总和。开启 力Fo是由端面间的压力分布对端面面积积分而形成 的。在平衡条件下Fc=Fo,运行间隙大约为3微米。
干气密封结构形式
单端面干气密封:
适用于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无危害的工况
干气密封结构形式
串联式干气密封:
适用于允许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的工况
干气密封结构形式
带中间进气的串联式干气密封:
适用于既不允许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又不允许阻封气进入机内的工况。
干气密封结构形式
双端面干气密封:
适用于不允许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但允许阻封气进入机内的工况。
干气密封原理与结构
干气密封原理与结构
干气密封定义 干气密封简史
干气密封基本结构Βιβλιοθήκη 干气密封原理几种干气密封形式
PCL804干气密封
干气密封定义
干气密封
即“干运转气体密封”--Dry Running gas
seals
是将开槽密封技术用于 气体密封的一种新型轴端密 封,属于非接触密封。
干气密封简史
干气密封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气体动压轴承的基 础上通过对机械密封进行根本性改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非接触式密封。 实际上主要就是通过在机械密封动环上增开了动压 槽以及随之相应设置了辅助系统而实现密封端面的非接 触运行。 英国的约翰克兰公司于70年代末期率先将干气密封 应用到海洋平台的气体输送设备上并获得成功。 干气密封最初是为解决高速离心式压缩机轴端密封 问题而出现的,由于密封非接触式运行,因此密封摩擦 副材料基本不受PV值的限制,特别适合做为高速高压设 备的轴端密封。
干气密封原理
如果由于某种干扰使密封间隙减小,则端面间 的压力就会升高,这时,开启力Fo大于闭合力Fc, 端面间隙自动加大,直至平衡为止。
干气密封原理
如果扰动使密封间隙增大,端面间的压力就会 降低,闭合力Fc大于开启力Fo,端面间隙自动减小, 密封会很快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干气密封原理
这种机制将在静环和动环组件 之间产生一层稳定性相当高的气体 薄膜,使得在一般的动力运行条件 下端面能保持分离、不接触、不易 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干气密封基本结构
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
静环 动环组件(旋转环) 副密封O形圈 静密封
弹簧
弹簧座(腔体)
干气密封基本结构
干气密封基本结构
干气密封原理
该密封坝的内侧还 随着转子转动,气体 有一系列的反向螺旋槽, 反向螺旋槽的 被向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 这些反向螺旋槽起着反 内侧还有一段密封 部,根部以外的一段无槽 向泵送、改善配合表面 坝,对气体流动产 区称为密封坝。密封坝对 压力分布的作用,从而 生阻力作用,增加 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 加大开启静环与动环组 气体膜压力。 增加气体膜压力。 件间气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