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要点分析(201606)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
b.残疾人车位数一般不少于车位总数的2%,且至少要有一个残疾人 车位;
c.残疾人车位地面平整、坚固、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大于1:50;
d.残疾人车位一侧与其他车位间应留有宽1.20m以上的轮椅通道;
e.轮椅通道不应与车行道交叉,应通过安全步道直接到达建筑入口;
f.残疾人车位地面中心位置应涂有黄色无障碍标志,车位尽端宜设无 障碍标志牌。
.
74
.
75
.
76
作业
宜家考察:
1、小组为单位(两人一组)进行。
2、考察宜家家具中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参数。(例如某 座椅长1200mm、宽800mm、高450mm。结论适合什 么人群使用人,明确标注出使用者的各项系数)
3、制作成ppt2003格式的文件汇报。
.
77
室内坡道宽度不小于1000,室外不小于1500(在有台 阶的入口处和困难地段可做1200)
●平台的宽度—
在转折处和两段直跑间平台宽度均不小于1500
.
53
无障碍坡道实例
.
54
无障碍坡道实例
.
55
门扇的设计要点
a.门应使用横扼下压式把手,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b.当乘轮椅者通过门扇要将门关上时,需要设置关门拉 手,关门拉手应设在门扇高0.90m处并靠近门的内侧;
a.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要困难地段的坡度不得 大于1:8(需要协助推动轮椅行进);
b.弧线形坡道的坡度,应以弧线内缘的坡度进行计算;
c.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0 m时,应设深度不小于2 m的 中间平台;
d.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
37
.
38
.
39
.
40

浅析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及解决措施

浅析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及解决措施

浅析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及解决措施作者:马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根据无障碍建筑的建筑特点、设计理念,对设计的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章阐述了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和无障碍设计要点,并提出无障碍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对建筑无障碍设计做出思考。

关键词: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一、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原则1、无障碍性这里所说的障碍是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而言的。

有些对于健全人来说很普通的设计,对于残疾人来说都是障碍,阻碍了他们在建筑内的活动。

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时,一切要从实用性出发,精简屋内设施,把生活中不必要的设计都去掉,以增加屋内的简洁性,方便残疾人在屋内活动,提高他们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

2、安全性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对于危险缺乏感知能力,导致他们遇到了危险不能进行有效规避,造成了人身伤害。

在生活中对于健康人来说的普通物品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都可能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设计者在进行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设计安全性能高的建筑,使残疾人在建筑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与健康人一样的平等待遇。

3、易识别性残疾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不健全,对于危险缺乏预判能力。

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时,要把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上标注鲜明的指示,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认识。

对于视觉上存在障碍的残疾人,要在听觉和感官上给予他们提醒,提醒的声音要大,重复率要高;对于听觉上有缺陷的残疾人,要在视觉上对他们进行提示,提示的标识要设置在明显的地方,为残疾人的居住提高安全性。

4、适用性建筑无障碍设计的适用性是指建筑应该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残疾人由于身体方面的不健全,导致他们在生活的自理能力上出现障碍,某些需求上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在对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感官方面的感受,开发设计相应的生活娱乐设施,使残疾者能像健全人一样使用生活物品,实现生活的无障碍化。

5、易达性在无障碍设计的建筑内,应该尽量减少楼梯的设置。

无障碍设计讲稿

无障碍设计讲稿

《无障碍设计》一、无障碍设计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针对后工业社会中的多元化市场需求,许多设计师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设计的走向,从而产生了如理性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等设计思想。

一部分设计师着眼于社会弱势群体,提出设计应该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方便。

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思想来源。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1974年由联合国组织提出。

它的设计理念就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提出伊始,无障碍设计强调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是指在最大的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和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

无障碍设计提出伊始主要考虑的是由于自身的生理能力受限而导致诸多不便的残障者和老年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目前全球共有6亿多残疾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

我国在2006年对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许多方面残疾人都不能得到与正常人一样的对待,解决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问题,设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

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也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有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

中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的总人口1.17%增长速度。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

无障碍设计从视觉、听觉、
触觉几大方面进行设计,保 证残障人士的出行交通和人 际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
度.
无障碍设计首先体现在建筑、公共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导视系统,再 其次就是工作生活娱乐中的各种器具。 无障碍设施主要是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道路(包括道路、桥 梁、人行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公交站点、公共绿地)的相应设施。而 无障碍环境概念,范围就更大更广。除建筑物、道路无障碍,还包括交通工具 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无障碍(电视手语和字幕、盲人有声读物、音响信号、手 机短信息、信息电话等等),以及人们对无障碍的思想认识和意识等。从建设 部门来看,多指无障碍设施,从整个社会来说,多指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设计简述
•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 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 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 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 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 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 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 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 人性化。
无障碍设计
•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 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 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 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 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 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 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 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 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 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建筑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分析摘要:市政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和经济发达程度。

无障碍设计是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也要跟上。

如何将无障碍设计更好的贯彻到市政道路设计的实处,成为市政设计人员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人性化体验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消除对使用者构成障碍因素的设计,所谓障碍是指因为一个人的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局限等不利条件,限制或妨碍此人正常完成某一件事,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障碍。

使用人包括社会成员中的弱势群体,如大多数无功能障碍者、盲人、听障、生理障碍人群、老弱病残孕等等。

一、市政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原则传统无障碍设计中主要针对残疾人群,帮助他们解决因身体缺陷造成的行为障碍,保障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

但无障碍设计大多是由健全人来完成的,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需求和困难,很多设计达不到残疾人的实际需要,降低了无障碍设施的实用性。

市政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要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分别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要满足以上条件,无障碍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无障碍设计的实用原则,道路本身的属性决定其必须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在无障碍设施的实际中,要首先注重其实用性,再思考其实际需求如何与市政道路的美观性相结合,无障碍设计要真正为使用者消除障碍因素,在生活中起到一定作用;无障碍设计要有功能多样性,尽量做到一物多用,最大程度为不同人群的使用者带来便利,比如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在没有对应使用者时,非对应使用者也可以使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无障碍设计要有可行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到不同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相应调整设计方案,要使无障碍设施具有可接近性、可到达性、可用性、无障碍性;无障碍设计要有安全性,使障碍人群借助于无障碍设施能够保证其安全,避免因道路设计的缺陷等因素引起障碍人群的人身安全事故;创新性,无障碍设施应用人群不止局限于残疾人,而扩展到儿童、孕妇、老人等等,照顾到诸多人群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满足更多人的出行需要。

无障碍设计要点

无障碍设计要点

无障碍设计要点无障碍设计要点无障碍设计要点一、道路1、居住区各级道路的人行道纵坡道不宜大于2.5%。

在人行道路面有高差需要设台阶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并要求在一侧或两侧设扶手。

2、设有红绿灯的路口,人过街音响装置。

二、中高层建筑1、高层、中高层住宅的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公共走道的设计应方便乘轮椅者的出行,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

三、公共服务设施:1、公共服务建筑的主要入口有地面高差时,必须要修建方便轮椅通行和进出的坡道,为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

2、公共服务入口大厅及通道的地面要平整而不能光滑。

3、公共服务设施设轮椅残疾人使用的厕位或专用洗手间;设有电梯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适合乘轮椅和视觉残疾人使用;设有楼梯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适合拄拐杖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设有公共电话、查询、饮水器、服务台、自动售物等设施的高度,要适合乘轮椅者使用。

4、公共厕所的入口到室内要全方位的安排无障碍设施,如入口坡道,轮椅可回旋的通道,轮椅可进入的厕位及安全抓杆,小便器安全抓杆,洗手盆安全抓杆等。

三、公共绿地1、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直经坡和扶手。

2、在休息坐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3、公共绿地入口地段应设盲道,绿地内的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提示盲道。

4、组团级绿地和儿童活动场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组团绿地内宜设置沙坑、爬梯之类的游戏设施,边上放上坐椅。

四、停车位1、距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2、残疾人停车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3、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

4、停车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无障碍志牌。

附表二建筑节能要求规划设计方案应有建筑节能专篇。

《无障碍设计规范》课件

《无障碍设计规范》课件
《无障碍设计规范》PPT 课件
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课件将带领您进入无障碍设计的世界。探索什么是无障碍 设计,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并了解无障碍设计的概述及其对视觉和功能障碍 者的影响。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
概念与定义
无障碍设计是指通过改进产品、服务和环境的可访问性,使其对不同人群的使用更加容易和相互 包容。
为什么需要无障碍设计
案例研究
无障碍网站设计
展示了无障碍设计实践的成功案例,包括无障碍的导航、图像描述和表单。
无障碍设计工具和资源
1 工具
推荐一些无障碍设计工具,如屏幕阅读器模拟器、无障碍浏览器插件等。
2 资源
提供无障碍设计的学习资源和指南,方便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和实践。
总结
通过无障碍设计,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可访问的世界,提高网站和 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视觉障碍者和无障碍设计
1 困难
视觉障碍者在使用网站和应用程序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无法阅读文本和无法理解非文 本内容。
2 解决方案
通过无障碍设计,使用屏幕阅读器、大字体和高对比度等功能来帮助视觉障碍者访问信 息。
功能障碍者和无障碍设计
1 困难
功能障碍者在使用网站和应用程序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操作困难和理解复杂功能。
2 解决方案
通过无障碍设计,提供键盘导航、直观界面和辅助功能等来帮助功能障碍者克服障碍和 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从设计到实现的无障碍设计
1
设计
在设计阶段考虑无障碍原则,确保布局、颜色和内容对所有用户都友好。
2
开发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开发,使用语义化标记和无障碍技术。
3
测试
进行无障碍性测试,测试屏幕阅读器和其他辅助功能的兼容性。

建筑无障碍设计 PPT课件

建筑无障碍设计 PPT课件

2.3
商业建筑
1)商业服务业范围广泛,是面向公众生活的场所,其中包括不同规模的 综合商厦及购物中心—专卖商店—自选超市—书店—药店—付食店—菜 市场—旅馆饭店—金融邮电—餐饮食品—美容美发—浴室桑拿—社区服 务及维修店铺等。 2)商业服务区的接待区、购物区、自选营业区及等候区,应为残疾人和 老年人在通行和购物提供必要的便利,为公众设置的服务设施应方便残 疾人和老年人使用。 3)商业服务业建筑入口及室内走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 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室内外高差较大且用地狭小
4)系统性
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施,是人们在城市中的水平和垂直交通的行动 轨迹,到使用各种设施的空间,处处关联着无障碍的内涵,并需要形成 系列化和相应完整的配套类型,由于轮椅作为残疾人的代步工具,因此 要求城市道路的人行步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以及城市广 场、街心花园、各种公园、旅游景点等的通路,应能全方位地为乘轮椅 者、残疾人及拄拐杖者提供通行上的便利,并要求在坡道的宽度、坡度、 长度、休息平台、地面及扶手等,在形式及规格上应符合乘轮椅者
3)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其部位主要为建筑入口、水平通道、垂直 交通、洗手间、浴室、服务台、电话、客房、观众席、停车车位、室位 通路、盲道及轮椅标志和提示标志等。
2、建筑类别与设计内容
2.1 办公建筑
1)办公建筑系国家及地区面向社会公众的机构,其中包括各级政府机 关—司法部门—公用企、事业办公楼—科研楼—写字楼—信息中心等建 筑。 2)办公建筑的接待区、办公区、法庭区、休息室及为公众设置的服务 设施,应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方便通行和使用设施的便利。
2)整体性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无障碍设施的规划,无障碍建筑物的设计,不 单纯是技术和经济问题,就建筑物而言,是其基本组成部分,而非附加 的设计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汽车站
人行道最小宽度(m)
一般值
最小值
4.0
3.0
3.5
2.5
3.0
2.0
5.0
4.0
5.0
4.0
4.0
3.0
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分析
➢ 自行车交通 ➢ 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 ➢ 公共服务设施 ➢ 市政附属设施 ➢ 户外广告等设施
• 相关设施的设置应与道路及周边环境协调; • 不应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 • 人行道剩余宽度应符合本最小值的规定。
部位 面宽 底宽 高度 中心距
尺寸要求(mm) 25 35 4
62~75
3.2 盲道
提示盲道:表面呈圆点形,用在盲道的起点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视觉障碍者 前方将有不安全或危险状态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3.2.3 提示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行进盲道在起点、终点及转弯处及有需要处应设提示盲道,当盲道的宽度不大于300mm时,提示盲道的 宽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2 提示盲道的触感圆点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2 盲道
行进盲道:表面呈条状形,使视觉障碍者通过盲杖触觉及脚感,指引视觉障碍 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3.2.2 行进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 2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250mm~500mm; 3 行进盲道宜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250mm~500mm处设置; 4 行进盲道宜在距树池边缘250mm~500mm处设置;如无树池,当行进盲道 与路缘石上沿在同一水平面时,距路缘石不应小于500mm;当行进盲道比路缘 石上沿低时,距路缘石不应小于250mm;盲道应避开非机动车停放的位置; 5 行进盲道的触感条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利用行道树间的空间设置体量较小设施 ✓ 利用绿化设施带设置体量较大设施
3.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
➢ 3.1 缘石坡道 ➢ 3.2 盲道 ➢ 3.3 无障碍出入口 ➢ 3.4 轮椅坡道 ➢ 3.5 无障碍通道、门 ➢ 3.6 无障碍楼梯、台阶 ➢ 3.7 无障碍电梯、升降平台 ➢ 3.8 扶手 ➢ 3.9 公共厕所、无障碍厕所 ➢ 3.10 公共浴室 ➢ 3.11 无障碍客房 ➢ 3.12 无障碍住房及宿舍 ➢ 3.13 轮椅席位 ➢ 3.14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 3.15 低位服务设施 ➢ 3.16 无障碍标识系统、信息无障碍
3.1 缘石坡道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为了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行人进入人行道的一种坡 道。 3.1.1 缘石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 2 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当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应大于10mm; 3 宜优先选用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 3.1.2 缘石坡道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2 三面坡缘石坡道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 3 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度均不应大于1:12。 3.1.3 缘石坡道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 3 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口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
无障碍设施是形成无障碍环境的基础设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社 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随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意识的进步,以及对无障碍环境达成的 共识,对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相关标准、规范、 建设指南及图集等一系列技术文件的出台,为无障碍设施设置的标准化 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常见问题
坡度
为更好的达到缘石坡道为乘轮椅者等弱势群体提供便利,避免由于立缘石的设置而产生对弱势群体出行带来的不 便,缘石坡道的坡度应有一定的要求,减少缘石坡道坡度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而造成的问题。
宽度
与缘石坡道的高度设置要求类似,为更好的达到缘石坡道为乘轮椅者等弱势群体提供便利,避免由于立缘石的设 置而产生对弱势群体出行带来的不便,缘石坡道的宽度也应有一定的要求,减少缘石坡道宽度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影 响弱势群体使用的问题。
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
三面坡缘石坡道

常见问题
坡面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该做到平整、防滑,不积水,避免由于坡面不平整、不防滑给使用者带来的安全隐患。
高差
缘石坡道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立缘石设置产生的高差而造成的出行不便,当设置缘石坡道时应尽量做到与车行 道没有高差;如施工等因素造成高差时,其高差至少小于10mm,满足服务对象便捷通行的需求。
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分析
➢ 人行道
• 人行道是行人通行的有效空间。一般情况下人行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要求:快 速路辅路、主干路不得小于3.0m,次干路不得小于2.5m,支路不得小于 2.0m。人流量较大的商业或公共场所集中路段、火车站附近路段的人行道宽 度应适当增加。
项目
快速路辅路、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商业文化中心、大型商店、大型公共 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城市道路空间布局分析
➢ 道路红线范围内城市道路空间为实现交通、生活服务、景观生态等功能提供保障,并做为管 线等诸多设施的载体。
➢ 道路空间范围内,地上设施包括人行道、设施带、自行车道、隔离带、绿化带、机动车道、 高架的桥梁和人行天桥、公共设施、公交站台等元素。地下设施包括各种管线设施、地下道 路和地铁等元素。
缘石坡道
3.2 盲道
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铺设的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觉障碍者产生盲杖触觉及脚感,引导视觉障 碍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3.2.1 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 2 盲道的纹路应凸出路面4mm高; 3 盲道铺设应连续,应避开树木(穴)、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 4 盲道的颜色宜与相邻的人行道铺面的颜色形成对比,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宜采用中黄色; 5 盲道型材表面应防滑。
无障碍设计要点分析
2016.06
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其他行动不
便者等全体社会成员在居住、出行、工作、休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 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 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便利。 无障碍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