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 李惠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
1、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恐惧焦虑心情。
2、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患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孕期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
有浮肿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
4、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口腔溃疡和皮肤感染。
5、指导孕妇自测胎动,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2次。
6、中重度贫血者在临产后应配血备用。
严密观察产程,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7、严重贫血者,应纠正贫血,遵医嘱少量多次输入红细胞,控制输液速度。
8、分娩后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预防产后出血。
9、严格无菌操作,产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0、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混合喂养。
11、遵医嘱给予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予出院指导。
妊娠合并贫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妊娠合并贫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1、妊娠期
(1)饮食指导:指导孕妇重视从饮食中摄取所需的铁。
(2)适当休息:贫血孕妇应适当减轻工作量,血红蛋白在70g/l 以下者应全休。
(3)补充铁剂:铁剂的补充以口服制剂为首选。
2、分娩期
(1)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
(2)注意缩短第二产程,必要时给予阴道助娩,减少孕妇体力消耗。
(3)胎肩娩出时,按医嘱应用缩宫素,以防宫缩无力及产后出血。
(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产褥期
(1)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恶露情况,预防产后出血,按医嘱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3)严重贫血者不宜母乳喂养。
向产妇及家属说明不能母乳喂养的原因,使其理解和配合,并教会人工喂养的常识及方法。
(4)产妇应保持足够的休息及营养,避免疲劳;并注意避孕,以免再度怀孕,影响身体健康。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了解孕妇贫血的症状,评估病人活动耐力及生活自理情况,观察贫血体征,了解有关检查结果。
如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并观察治疗、护理后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病人待产期应严密观察胎心音、胎动情况和子宫增长情况,及时了解胎儿有无宫内缺氧、发育迟缓等异常表现。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改善胎儿缺血、缺氧。
【关键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护理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全球有6~7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是婴幼儿,其次是妊娠妇女,尤其是妊娠后3个月的孕妇。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成年妇女体内含铁约2g,其中70%~80%为血红蛋白铁,10%~30%为储存铁。
妊娠后,由于既要满足自身血红蛋白的合成,又要满足胎儿日益发育的需求。
妊娠后期孕妇需铁3~7mg/d,铁的吸收随妊娠进展而增加,但吸收率较低。
一次妊娠,母体供给胎儿的铁平均为270mg,供应胎盘和脐带的铁90mg,分娩出血丧失150mg,正常铁代谢过程丧失170mg。
妊娠期间因血容量增加需要铁450mg。
一次妊娠期间,共需铁1130mg。
以妊娠280天来计算,平均每天需铁4mg。
如果体内的储存铁不充足,又不注意营养,又没有补充铁剂,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
如果是双胞胎,则铁缺乏更为严重。
因此,妊娠时,尤其是后期。
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时首先表现为血清铁含量下降,继之出现红细胞内缺铁,然后有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最后导致缺铁性贫血。
常见的病因有:(1)妊娠合并慢性感染,肝、肾等疾病时,可抑制机体利用储备铁的能力。
(2)有寄生虫病的产妇,如钩虫病,可使体内储存铁逐渐耗竭,在我国南方的发病率过高。
(3)长期小量失血,如妊娠合并鼻出血、产前阴道出血、多次妊娠等易发生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贫血伴心功能不全者可2-4小时内给予1个 单位红细胞,最好在输血前给予利尿剂。
课题总结
临床表现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贫血程度及其发生速度。急性失血 由病迅速,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而 慢性贫血由于发病缓慢,人体通过调节能逐步适应而不出现症 状。
1.症状 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腹 胀腹泻,吞咽困难。头晕耳鸣,甚则晕厥,稍活动即感气急, 心悸不适。在伴有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可促发心绞痛。妇女可 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2.体征 久病者可有指甲皱缩、不光滑、反甲,皮肤干枯,毛发 干燥脱落。心动过速,心脏强烈搏动,心尖部或肺动瓣区可听 到收缩期杂音。出现严重贫血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发 生浮肿。还可有舌炎、口角破裂。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不能单用叶酸治 疗。
用药指导
福乃得: 硫酸亚铁-维生素c,维生素b复合物。注意 事项】 有轻度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不宜 喝浓茶及食用鞣酸多的食物。
第七章
课题总结
Nursing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anemia
课题总结
对重度贫血输血原则:
治疗过程
2011-4-13 6:00人工破膜,羊水清。于 6:08 順娩一活婴。产程输血2u。 4-14血液内科会诊,与硫酸亚铁颗粒口服 B12, 叶酸,福乃得,VC,头孢唑啉针抗炎治疗 4-18签字出院
第三章
健康评估
Nursing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anemia
< 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anemia
妇产科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0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可见孕妇皮肤、口唇黏膜、睑 结膜稍显苍白。
重者。孕妇可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食欲差、腹胀、腹泻、 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薄而脆、口腔炎、舌炎等表现。
03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血象。外周血涂片所见为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5×1012/L,血细胞
05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应多卧床休息,指导左侧卧位,间断吸入氧气。病室内保持经常通风、安静、整洁,保证 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指导患者穿防滑和大小合适的鞋,避免摔倒。
巡视患者。经常巡视患者,倾听患者主诉,询问是否有头晕、心悸、恶心、乏力等症状,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监测胎儿情况。定时听胎心,并告知孕妇胎心听诊结果,如有异常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报告医生进一步检查原因。教会 孕妇自数胎动,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保证生活所需。患者卧床或治疗期间,护十应协助满足患者所需,如上厕所、清洁身体等,将呼叫器及生活用品放在患 者伸手可及之处,避免因如厕或起床等体位改变时引起的头晕跌倒。
评估与观察要点
观察要点
患者生命体征:每日4次监测脉搏、 血压、呼吸、体温,有无头晕、心悸、 恶心等感觉。 胎心变化:每日4次听诊胎心,如有 异常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 2L/min,帮助孕妇左侧卧位,通知 医生处理。
感染迹象:监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分 类,患者体温有无升高等感染迹象。
评估
健康史:询问孕妇既往是否有月经过多、痔疮出 血等慢性失血性疾病,有无长期偏食、妊娠早期呕 叶、胃肠功能紊刮等导致营养不良病史。评估孕周 是否接近足月、有无胎膜早破等。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护理效果分析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实践价值。
方法: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76例,用抽签法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统计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7.89%)明显比对照组(27.03%)低,护理总满意度(92.11%)显著比对照组(71.05%)高(P<0.05)。
结论:予以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不良妊娠结局;护理干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缺铁性贫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属于孕期合并症,该病的发生与叶酸缺乏、孕期机体特殊性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加上孕期母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多,血容量显著增加,造成血液稀释而造成贫血的出现,患者具体表现为气促、困倦无力等,可伴有全身水肿,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可造成不良后果[1-2]。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补充铁剂、消除造成缺铁加重的因素来开展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工作,而治疗期间,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其预后的改善[3-4]。
本文关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与其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6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均来自于本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根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
实验组:年龄均值(27.86±2.59)(20~41)岁;孕周均值(30.41±1.92)(16~35)周;其中,12例轻度贫血,20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
对照组:年龄均值(27.79±2.63)(20~40)岁;孕周均值(30.36±2.03)(17~35)周;其中,13例轻度贫血,18例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
两组以上数据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妊娠合并贫血的治疗

妊娠合并贫血的治疗导语:妊娠合并贫血困扰着许多孕妇。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搜集了一些有效的治疗偏方,现分享给大家。
妊娠合并贫血的治疗方案:1. 加强孕期营养指导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瘦肉、动物肝脏和肾脏的摄入量。
2. 补充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妊娠合并贫血的主要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且价格低廉。
常用标准剂量为每天 150~200 毫克。
治疗应尽早开始,通常在 2 周后即可观察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
3. 输血对于血红蛋白低于 60 克/升、接近预产期或需短期内剖宫产的缺铁某贫血孕妇,应考虑少量多次输血。
4. 补充叶某和维生素 B12巨红细胞某贫血孕妇应补充叶某,同时需要合并补充铁剂。
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 B12。
5. 分娩密切监测无论何种类型的贫血,分娩过程中都需要密切监测,以减少出血,防止产程延长、产妇疲乏和产后出血。
同时应注意预防感染,产后可短期使用抗生素。
对于贫血极严重或有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孕妇,建议不进行母乳喂养。
第2篇: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导语:孕期的护理知识涉及广泛,其中包括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
你是否了解如何具体进行这种护理呢?接下来,让我来为你进行科普。
饮食应当清淡易消化。
选择食物时,应注意补充铁、钙和无机盐,避免摄入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某的食物。
孕妇合并肝炎的总热量摄入应控制在每日2500至2600千卡之间。
孕妇合并肝炎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以满足胎儿的需求并降低畸形率。
特别需要强调补充叶某,可通过摄入动物肝、肾以及叶某含量较高的蔬菜,如菠菜、番茄、胡萝卜、豆类等。
此外,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
对凝血功能进行了解。
通过测量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量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了解凝血功能的状态,并随时准备新鲜血液以备急需。
同时,补充维生素K和C可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缩短第二产程。
协助进行手术助产,减少孕妇的体力消耗,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适当运动
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 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以减轻
身体负担和不适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孕妇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妊娠合并贫血的家庭护理与自 我管理建议
家庭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孕妇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 了解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发现贫 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调整
孕妇应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 叶蔬菜等,以补充铁质和营养素。
补充营养
孕妇应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 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
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避免感染
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 染,以降低感染性贫血的风险
。
避免长时间站立
孕妇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 劳累,以减少出血和贫血的风
险。
并发症处理方法
输血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贫血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输 血以迅速纠正贫血。
发病原因
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缺铁、缺乏叶酸 或维生素B12、失血过多、慢性感染 等。此外,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增加 ,血液稀释,也容易导致贫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妊娠合并贫血的典型表现包括疲乏、无力、头晕、心悸、气 短等。严重贫血时,孕妇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水肿、心率加 快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孕妇的Hb(血红蛋白)浓度低于 110g/L即可诊断为贫血。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贫血(Hb 90-109g/L)、中度贫血(Hb 60-89g/L)和重度 贫血(Hb低于60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李惠
发表时间:2013-05-15T10:41:59.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惠[导读] 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不能母乳喂养的原因,使其理解和配合,并教会其人工喂养常识及方法。
李惠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一医院 02140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59-02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孕前应积极预防贫血,治疗易引起贫血的疾病,指导孕妇重视从饮食中摄取所需的铁。
【关键词】妊娠合并贫血护理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
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量的增加多于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因此血液出现稀释。
孕妇重度贫血时常有心肌缺血,以致引起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贫血也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容易发生产褥感染,对失血的耐受力也差,故孕期、产时或产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较多。
处理原则
轻度贫血者,血红蛋白<100g/L时,应给予饮食指导及补充铁剂。
重度贫血如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者,应多次少量输血治疗,以纠正贫血状态,警惕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产后应用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并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护理评估
(一)病史
询问有无营养不良史及慢性失血性疾病,尤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月经过多更为多见。
(二)身心状况
1.症状孕妇面色略显苍白,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表现。
贫血时,孕妇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严重贫血还可因胎盘供氧和营养不足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胎死宫内、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率高。
此外,贫血严重者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
2.体征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燥、脱发、指甲扁平失光泽,并可有口腔炎、舌炎等,部分病人指甲呈勺状(反甲)或脾脏轻度肿大。
3.心理社会评估重点评估孕产妇的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孕产妇及家属对有关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能的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导致的疲劳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头晕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贫血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早产、死胎等有关预期目标
1.妊娠期间母婴能维持最佳身心状态,不影响胎儿宫内发育。
2.产后母婴健康,无并发症发生。
3.孕产妇能描述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自我保健措施。
护理措施
(一)孕前指导
孕前应积极预防贫血,治疗易引起贫血的疾病,如月经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性疾病等,增加铁的贮备。
适当增加营养,必要时给予铁剂补充。
(二)妊娠期
1.饮食指导指导孕妇重视从饮食中摄取所需的铁。
食物品种应多样化,纠正偏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家禽、动物肝脏、蛋类等。
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
因此食物的组成将影响机体对蛛矿摄入。
2.适当休息贫血孕妇应适当减轻工作量,血红蛋白在70g/L以下者应全休,以减轻机体对氧的消耗,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因头晕、乏力晕倒而发生意外。
3.补充铁剂铁剂的补充以口服制剂为首选。
一般主张妊娠4个月后,每天可按医嘱服用100~20mg二价铁,可达到预防贫血的目的。
一般血红蛋白在3.7mmol/L(60g/L)以上的贫血者,按医嘱选用副作用小、利用率高的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硫酸甘油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这些铁剂的吸收和利用率都较好。
应用剂量一般为每天二价铁200~600mg,同时服10%稀盐酸1ml或维生素C300mg,每天3次,促进铁的吸收。
铁剂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常见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因此应于饭后服用。
服药后大便呈黑色是正常现象,应向孕妇解释。
如口服疗效差、或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病情较重者,可用注射法补充铁剂。
注射时铁的利用率可达90%~100%。
常用的制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铁。
铁的刺激性较强,注射时应行深部肌内注射。
4.定期产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尤其是在妊娠晚期,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积极预防孕期并发症,注意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
(三)分娩期
1.临产前按医嘱给维生素K1、卡巴克络(安络血)及维生素C等药物,并配新鲜血备用。
2.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
3.注意缩短第二产程,必要时给予阴道助产,减少孕妇体力消耗。
4.胎肩娩出时,按医嘱应用宫缩剂(催产素10U或麦角新碱0.2mg)以防止宫缩无力及产后出血。
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
5.产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产后按医嘱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产褥期
1.按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2.观察子宫收缩及恶露情况,预防产后出血,按医嘱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3.严重贫血者不宜母乳喂养。
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不能母乳喂养的原因,使其理解和配合,并教会其人工喂养常识及方法。
产妇回奶可口服生麦芽冲剂或用芒硝外敷乳房。
4.产妇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及营养,避免疲劳。
并注意避孕,以免再度怀孕,影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2005
[2] 周吕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