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与信息化

教育变革与信息化
教育变革与信息化

教育变革与信息化

——教育与信息的融合创新之路【摘要】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组织创新是载体、观念变革是先导,制度革新是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观念变革;组织创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from the applicationintegration to integration innovation:Organization innovation is the carrier ;The concept of change is the leading, system innovationis the guarantee.

【Key words】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Change of concept;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应当说,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停留在整合层次,效益并未彰显。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就是要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无疑需要教育教学的全面革新。

一、组织创新——走向融合的载体

与观念变革同步的是教育组织各环节的变革与创新。走向全面融合,需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努力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通过情境设学科交叉、信息获取、开放交互、民主讨论、协作互助、作品生成等方式,

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活动。要实现这样的融合,首先要对教学组织形态进行创新。举例来说,课堂不能仅仅限于40分钟或45分钟,要根据活动要求,交由教师与学生自主安排。如果人为限定课堂时间,必然打断师生的教学活动,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活动随时可能发生,无论在学校、家庭、社区甚或行进的路上,而信息技术也支持这样的变革,移动终端设备的大量应用,使实时教学成为可能。

其次,需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以往传统教学的单一组织形式往往把学生当做“规格”和“型号”完全相同的“材料”进行批量加工。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突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无论对于组织或个体来说数字化的环境都能使其“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目前,可以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基于能力差异的分组教学、基于合作的分组教学、基于个别指导的开放教学、基于学校互动的协同教学、网络化教学、基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等等。当然最好是把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应用,才会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二、观念变革——走向融合的先导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这么多年了,无论什么场合,也不论是领导、专家还是教师,都在讲观念变革。无疑,大家都意识到了观念变革的重要性。但是,到底需要变革哪些观念,变革到哪儿才算到位,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也不求甚解。转变观念似乎成了一句口号。而在实际应用中,多数的校长和教师还是自觉不自觉地

拿信息技术用来为“应试教育”服务。观念和行动的落差,实际上反映了观念转变并未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自然是走向融合的先导。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本质上是“教育”意义上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要明确,信息技术无论发展多块,

多么先进。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要“以人为本”。同时,应当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不仅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更变革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了学生的未来,教育工作者除了适应学习别无选择,如果一味排斥,那么我们极有可能会被未来的教育淘汰。

在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转变,他们是学习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课堂的形态已延伸到课外,家庭、社会都参与其中;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也积极参与教学;课程形态也发生了转变,资源型教学使得各学科知识互相融合,学生的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学习评价和人才评价观念由“高分数”转向“高素质”。教育工作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变革的呼唤,跟踪学习最新技术,与时俱进地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奠定思想基础。

三、制度革新——走向融合的保障

调查发现,教学改革方案确定后,只有16%的教师能自觉进行教学改革。观念是内隐的,行为是外在的,而制度则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调控,为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和支撑。三个层面应该整体联动,促

进整个教学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

不会自然发生,必须有强制力的约束和规范,因而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从制度上引导或规范教师进行教学的创新。

走向融合,离不开人力、物理、精力、信息等资源。换一种角度看,制度实际上是对各种教学资源的规范、组合与调控。没有制度作保证,理念再先进也不会落实,资源再丰富也会闲置,技术再先进,也会沦为一种时髦的包装。制度同时也是一套分类与激励机制,它对教学中的组织和个人予以分类。赋予一定的角色、地位、责任和权利,形成层级和差别。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组织和个人不断向上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与个人的潜能,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

制度的革新要以前述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以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为框架,重点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建立新型的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管理制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督查和调控。新型的教学制度应减少行政指令和行政干预,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建立第三方教学评估机制、督使学校自我检查与评估,开展校本培训;筹建专门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中心,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供咨询;建立与新型教学一致的评与激励制度,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变革。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因为它涉及到教育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升学考试制度等等的变革。

任何变革都不会轻松,走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需要切实的行动。行动需要观念变革的引

领,需要制度变革的规范,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黄柳英:《信息技术育与教学融合的思考》,《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年10期。

【2】余胜泉:《呼唤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中国教育网络》2012年04期。

【3】焦建利:《“深度融合”彰显信息技术的效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5期。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2020教育类)考试答卷(附答案)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2020教育类)考试考试答卷考试题目:共30 题 |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得分 86 分 1.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双一流”指的是()。【3分】 A.一流大学,一流教师 B.一流大学,一流学生 C.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D.一流教师,一流学生 正确答案: C 2. 【单选题】教育是人的()的过程,当然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3分】 A.细节化 B.物质化 C.社会化 D.能力化 正确答案: C 3.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开始实施。【3 分】 A. 1992年 B. 1994年 C. 1994年 D. 2014 年 正确答案: C 4.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教师科研基本素质的是()。【3分】 A.政治能力 B.判断能力 C.处事能力 D.思考能力 正确答案: C 5. 【单选题】评学生看(),有助于全面发展和特长发挥。【3分】 A.成绩 B.成长 C.个人专业发展

D.履职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 B 6.【单选题】根据本课程,“无君师,恶治?”体现了教师在培养国家治理人才和未来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一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教育家?()【 3 分】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D 7.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高考改革包括()。【3分】 A.考试时间改革,招生录取时间改革 B.考试时间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C.考试科目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D.考试地区改革,招生录取时间改革 正确答案: C 8.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是一个教师发展高度的基石和保证。【3分】 A.情意深厚 B.境界崇高 C.能力高强 D.乐观豁达 正确答案: B 9.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学校的根本任务是()。【3分】 A.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B.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 C.立德树人 D.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 C 10.【单选题】根据本课程,中国教育正面临的历史性转折点是()。【3分】 A.从部分省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C.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 D.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在标准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及教学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我旗教育网站建立及各校校园网开通已有一段时间,这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学理念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结合我旗的教育实际,我觉得教育网站建立及校园网开通在促进教育管理、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给教育教学管理带了了诸多便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教育网站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及各学校的沟通 我旗教育网站资源丰富,覆盖教育发展、党建之窗、政务公开、教育教学、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教学资源等教育平台。还包含了教育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学校展示、名师在线等许多丰富的内容,也是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增进了解的桥梁,是发布政务信息,落实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通过它,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教育管理思想、最新教育动态、名师名校。二、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实现网络交流 网络环境下多向互动的多种传输系统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是学习的平台,也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我旗通过网络视频多次与深圳宝安区进行视频交流,把优秀的教师、新鲜的教学理念从“网”上请进来,自己也努力从“网”上走出去。通过网络把我们的教育现状、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

界来了解我们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三、利用教育网站实现教育全过程的具体管理 由于网络的快捷和方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教师和学校的相关信息,能够快速的收集整理各种数据材料,同时能够更迅速的上报和交流信息材料。我们在进行各种管理工作时,真正实现了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 四、利用校园网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发展需要一种氛围,而网络的交流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我旗各校校园网开通之后,对教师们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们改变了备课方式,由“备教材、备教法”转变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媒体和网络”。教师们变得善于思考了,学会了反思和交流,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就在这样的追寻中有了深刻的变化。 综上所述,从我旗教育网站建设及校园网开通的管理作用中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的开发网络应用功能,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提高师资水平,突破作秀意识 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教师们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和带动学科教学。并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进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真正为信息化找到切实可行的路。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顺利整合,教育部门与各校应建起网络资源

浅谈教育信息化及其意义

浅谈教育信息化及其意义 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理解,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对更好地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我们称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信息技术。因此,对某一系统、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地信息分析,就不可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 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其具体内容主要是: 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 教育信息化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及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论文

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论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教育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术革命,传统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再后是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最后是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 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

信息化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改革 一、信息化教学改革简介 1、改革的背景 光华教育集团作为一个老牌的民办教育机构,有十多年的办 学历史,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走在教改的前沿。早在1997年集 团就在无锡光华学校就率先进行了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教学中使 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开展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并组织开展学习 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进行了“分层分类,跑班上课”,在教育 上开展了“导师制”,“自主德育模式”“个案教育”等教育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教改理论及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是未来 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已是教育界的共识,适应信息化社会也 成为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光华集团董事长何光华先生敏锐的感觉到,光华集团升级改造, 第二次创业的机会到了,高瞻远瞩地提出"44321光华教育模式",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教学中,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他一边 对校园硬件全面升级改造,打造了网络化教室,添置了大量设备;一边对老师进行理论培训,要求教师全面进行改革实践,结合网 络化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创新和教育模式创新。恰在此时,教育部 发布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改革的决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创新活动。 2、信息化课改情况简介 (1)、信息化教学是指依托网络,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设 计为手段,储存、传递学习资源,管理、评估教学信息的交互活动。广义上讲,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上讲,

是指网络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 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改革,目 前我们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实践。 (2)主要特点: 课堂特点: 学生一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师拥有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 每个教室有六个长条形网络学习用桌,学生方阵式排位,根据教 室人数按照异质分组原则4—6人一组,每个小组在不同课堂都有 学科委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体探究。学生在这节 课是“兵”,下节课可能就是“将”,实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事做,教室前后两块黑板是学生表演的阵地,学校的腾讯通通讯平 台也是交流、创造和展示的舞台,力求在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做“活”教学。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点燃学 生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激情和主动的精神。 角色的转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专家和权威转变为“领航员”。教师是教 学过程的组织者,学习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是乐于协作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拥有大量经过教师选择设计的学习资源,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 校也将变得更像寓教于乐的天地,在这里可以了解社会的功能,学 习解决处理小组协作所遇到的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课程更为 有趣,更有吸引力,更有个性化……,学校不再枯燥,而变得更为 有趣,人人向往! B-learning教学模式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xxxx〕24号)文件精神和《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发〔xxxx〕20号)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老校区校园网始建于1999年,学校网站于xxxx年开通。xxxx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不惜重金,按照《江苏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90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6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多功能阶梯教室4间,1000人学术报告厅1间,500人报告厅1间,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 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

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整体规划和推进机制缺乏,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阜宁中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从“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型智慧校园”的高度出发,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 (1)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传统教育观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都环绕着传授知识这个中心展开。但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会在现代社会游刃有余.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人才观”上进行根本的变革,将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到“培养能力”这个轨道上来。 (2)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办学开放化、学习社会化、教学个别化、教育终身化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之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学习,学习将更加社会化、终身化.教育信息化也使教学个别化成为了可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新的教育思想的引人,将使得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教学计划更加柔性,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3)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借助于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检索功能和资源共享,我们的每门课程可以吸收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更好、更便捷、更精炼地表达教学内容,从而增大了每节课的课容量.同时,学科之间互相交叉、渗透,教学内容博收众长,更具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言传身教,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突出双向性、参与性、互动性,通过合作、交流、商讨等活动,更多地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协作式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扮演着“知识传授权威”的角色,知识的传授以单向传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单向传输模式,学生除了通过教师的传授接收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直接搜索和接收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知识的接受方面处于和教师同等的地位,并可以按自已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真正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师生间的角色因此发生了互换,学生将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伙伴”。 1

教育信息化培训计划

教育信息化培训计划 为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特拟定此计划: 1、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根据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学校内涵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开展分层、分项、分类的专业培训,达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技能的目的。 2、开发校本资源,服务课堂教学。聚集课堂,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既要有教的资源,又要有学的资源;形成一套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各学科都要有相当数量的课堂实录作为教研的素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后的诊断,为教师的网上教研提供资源,拓宽教研的组织形式,优化教研的质量。 3、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利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提升学校信息技术设施的水平,做到信息技术设备随处都有、随手可用;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初步建成能为全体师生提供综合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4、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继续完善已有的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机会,巩固和

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用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 5、完善管理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组建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分工。充实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流程与运作方式。

教育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 1、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信息化专题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海教育资源网应用培训;课堂摄录、基本编辑技能培训;教学管理平台使用培训积极组织参与教学设计、教学理论、课程整合、教育技术、信息能力等各项专项培训活动,提高学校管理者信息化的领导力,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的服务能力。 2、做好数字化资源的校本建设,积聚校本教育资源。基于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要利用好网络提供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学科主题的校本资源建设,着重梳理优化,形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益。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大家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贡献。 3、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网络服务器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调整和修改学校网站的结构项目,体现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服务功能。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籍管理、教师人事档案管理、财务资产、图书管理、校务管理的信息化。做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 4、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建设,逐步搭建、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同时加强市、区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要分学科、分学段建立充实学校教学资源,以ftp形式或网页形式存储。本学年,学校将购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进化方式,信息化正在以快捷、多变等特点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和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当代青年学生伴随着信息技术兴起和网络、电脑普及而成长起来,他们喜欢网络,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种种恩惠。但同时,能否正确认识信息、传播信息和创造信息,成为有道德的信息社会人对他们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所以说信息化时代使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面临了新挑战,我们只有更多的运用学生所喜欢的信息化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将德育工作更好地覆盖学生丰富的生活实践,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心理世界,更好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社会网络化的背景下,推进德育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不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时代特点,更是提高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应对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等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成为当今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紧贴当前社会现状,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将为加快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相应的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逐年升温。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反映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学说中就包含了信息化的概念。到2003年,美国政府及其相关科研机构制定出台多达数十份教育技术政策报告,其中多数报告中包含涉及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建议。目前美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全国大中小学校的网络普及率高,许多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英国更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他的全国学习网络是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除此之外,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瑞典、法国等几十个国家都对教育信息化有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概念、现状、战略描述、发展趋势、政策、法规、个

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

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班竹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技能,充分发挥我校现有信息化教育设施和资源的效能,增强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学习、教育管理、教学应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遵义市2011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评标准》,给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班竹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1.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人员。 2.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 3.学校在职任课教师。 二、考核原则 1.考核以定量+定性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平为准则,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2.根据管理岗位职责和任课教师任课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检查,平时考核与学期考核相合。 3.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逐年调整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逐步提高。 三、考核目标

1.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负责,业务熟练,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无责任事故。 2.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意识得到提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3.增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考核办法 1.学校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按照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对管理干部、管理教师和任课教师量化考核,实行9分以上(A等)、8分以上(B等)、7分以上(C等)、7分以下(D等)等级考核。 3.管理干部、管理教师考核按等级A等6分、B等4分、C等2分、D等0分加入个人学期绩效工资考核。任课教师考核结果按学校现行教师绩效工资有关考核记分办法执行。 4.分类制定管理人员、管理教师、任课教师考核标准 附件1: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干部考核细则 附件2: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考核细则 附件3:学校教育信息化教师教学应用考核细则 五、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干部考核内容 1.指导信息技术教育各岗位制定工作计划和全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及时上报学校并组织实施。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表现在: 1.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极在夺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保障了每一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也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教育信息化为全体国国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信息化对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3.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问题,许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认识,这些问题的解决,认识将有效地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在教育中不断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出的许多问题,许多现象往往需要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才能进行解决,才能予以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将孕育着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信息科学的发展。教育信息科学是一门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广泛研究学习过程的教育理论,是一门关于教育的信息科学。 5.促进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一种信息技术、信息机器在教育中广泛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将极大地推动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全国有60 多万所学校,有上亿的学生,在这些学校全面地实施教育信息化,对我国的信息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孕育着一个极大的商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在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应用,将信息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善了课堂的质量,为我国高校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更有效的在课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伴随这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各层面开始熟练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方面的效率。在新的教育体质改革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课堂方式,无局限性的教学空间限制,致使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极大程度的得到了改善和转变,开始大规模的被我国高校接受和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及现状 1、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同,在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明显,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将信息化应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须,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在教学课堂中无法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从而无法真正的解决高校课堂的效率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将学生转变为技术人才从而送入社会的一个过程,在这种明确的目的下,就要求高校的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自主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必须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具备随时接受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心理态度。 2、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1] 首先,课堂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在我国高校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都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表现为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到什么,而课堂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围绕更好完成这一目的来进行,也就是说在每一节课学生必须要学会一些相应的知识。将整个课堂定义为学会,学生就存在一个很强的被动性,同时也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将课堂看作是学习知识,学会知识的场所。 其次,课堂以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主体。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很早就意识到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原本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为与老师共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还是主要利用老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加入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解读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有关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促进应用,加深融合、提升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建设原则,从学校“十三五”战略规划部署出发,满足师生信息化需求,逐步实现“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变,推动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以推进应用服务整合、数据应用及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化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力争通过“十三五”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个信息化程度高、具有时代特征、富有湖大特色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 三、智慧校园支撑环境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支撑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提升带宽、优化网络结构,高速稳定、安全可控的校园无线专网,地下弱电“一张网”工程,基础链路设施升级改造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教育云”基础支持平台,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一卡通”系统升级改造,智能网络运行监管服务等方面。 四、智慧校园三大平台包括哪些? 智慧校园的三大平台是指综合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科学研究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全校统一的智慧云大数据平台、移动信

息服务平台、建立“一站式”虚拟办事大厅、“一表通”工程、建立评估与决策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包括:建设基于云的教学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实验实训教学网络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包括:科研服务信息化平台、全校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 五、“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项目是哪些? 根据学校的财力状况和实际需求,“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一站式”办事大厅项目、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智慧云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三个重点项目。“一站式”办事大厅是指:重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服务体系、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项管理事务,创新行政服务模式,提升校务管理水平,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实现“一站式服务,办事一表通”。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是指:以为师生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虚拟校园环境为出发点,打造“多种应用关联,贴近师生使用”的移动应用综合平台,以更加智能的方式贴近师生,满足师生移动服务需求。智慧云大数据平台是指:建设一个设备集中化、资源虚拟化、部署标准化和管理自动化的智慧云大数据平台,为智慧校园“大数据”及“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手段为动态监管和评估决策等提供服务。

2018年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试题及答案)

本次考试[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 您的得分为98分

第 1 题 域名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各国家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真正水平。 第 2 题 当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带宽出口显著提高。 第 3 题 我国互联网增值业全面发展,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活跃。 第 4 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 5 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组建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亲任组长。 第 6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并不高。 第 7 题 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第 8 题 北美洲域名占全球总域名的68.5%。 第 9 题 宽带中国战略将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进度。

第 10 题 过去二十年,国家互联网的接入骨干直联点一直是、、三个点。 第 11 题 截至2013 年 12 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年增长率为79.3%。 第 12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快,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第 13 题 目前,我国IPV6的地址数持续提高。 第 14 题 目前,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亿。 第 15 题 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的战略选择。 第 16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由中央电教馆承担。 第 17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物理设施的接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来具体负责。 第 18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电子政务和交易信息数据的搜集和管理,由教育部 信息中心负责。 第 19 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为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第 20 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 化目标任务。 第 21 题 目前我国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100%的大学建立了校园网络。 第 22 题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2004年建成开通。 第 23 题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 24 题 我国将构建全国教育系统统一网络域名服务体系。 第 25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将积极运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及各 省厅布署下一代互联网接入及应用。 第 26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会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基础应用纳入其中。 第 27 题 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世界三大学术网之一。 第 28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覆盖全国、互联互通, 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 第 29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化支撑技术队伍规模将达到教职工总数的 4%以上。 第 30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60%高校将建立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大学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进一步深入。 第 31 题 我国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第 32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校建成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开展混 合式教学。 第 33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建于()。 第 34 题 ()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成功发出。 第 35 题 2000年,党的()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 36 题 2014年,成立了以()为组长的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 第 37 题 截止到2013年12月,全球网民数约(),普及率为38.8%。

浅谈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建设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学校信息化正在成为新的产业热点,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及教学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校园网的开发利用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校园网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建设高素质学校的必要条件。 作为教育信息化主体部分的校园网,目前已渗透到学校职能业务与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以及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挑战。目前,很多学校建设有自己校园网站,但是,有多少学校能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及教学管理,有多少学校又能通过校园网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园宽带及校园网站在促进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具体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促进教学和管理 校园网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促进了教育教学及管理,这是十分可喜的进步。但是,仔细分析学校校园网发现存在这些现象:教师用的多,学生或家长用的少,内部人员用的多,外部人员访问少,存在这些现象问题,说明学校的网站要真正吸引人,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我想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不断更新充实,把最新的最有吸引力的内容放到网上,学校的校园网才会真正吸引同行。所以我校发动教师积极为学校网站出谋献策,撰写稿件,通过网络交流,可以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深挖教材,学习理念,研究学生。这是我们教师真正接触计算机走出的坚实的第1步。 2、利用校园网站激发教师钻研业务,不断学习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认同。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各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全国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顾泠沅教授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说过去的校长以教学质量为他的责任的话,那么现在的校长的职责有两条,还应把教师的发展作为他的职责。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种氛围,而网络的交流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我校校园网络开通以来,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上网与反思,已经逐步成为教师们的至爱。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就在这样的追寻中有了深刻的变化。因为教师的成长除了独立奋斗之外,还需要合作,还需要与外界广泛的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发展,在写作或参与各种讨论的时候,激起了强烈的专业意识,从观念到思想,从精神到行动,都进入了一种专业的状态。 3、利用校园网站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 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站中的“校园之窗”展示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学校的招生就业情况、学校的健康教育、学校教师风采,学校的艺术教育以及校企联合办学等,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声誉。特别是我们通过设立网上招生就业咨询处,网上报名点,给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学校情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日趋增强。 4、利用校园网站实现学校全过程的具体管理 (1)、便于各种数据材料的收集整理。 由于学校管理事务数据的繁杂性,在没有信息技术之前,我们真的难以及时看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评价或多或少都带有盲目性,有了信息技术,我们搜集数据的速度变快了,对任何事物的评价就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判断事物的属性,所以我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浅析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日期: 2

浅析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青龙回民小学江爱美赵忠云摘要: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创新人才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一、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教材多媒体化。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它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3)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4)任务合作化。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

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变革(1)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单位: 姓名:

摘要: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明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变革师生关系转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从近些年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因此“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又存在这怎样的关系?教育信息化会对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依次看看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