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材知识点 考纲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酶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2.制作实例(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酶①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②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③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提纲一、基因和遗传-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DNA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物质的复制与表达- 遗传变异的机制-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遗传工程的原理与应用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学的发展历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特殊功能三、生物进化- 进化论的提出和证据- 进化的机制和方式- 自然选择的作用- 人类进化的证据与过程-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四、生物技术与实验方法- 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 DNA技术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方法五、人体生殖与发育- 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性别的决定与遗传传递- 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遗传病与胚胎检测- 生育与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群落和生态位的概念- 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七、植物生长发育调控- 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应答- 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以上是高三生物选修一知识点的提纲,涵盖了基因和遗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进化、生物技术与实验方法、人体生殖与发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等内容。
深入研究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世界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同时也为深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科学,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学习和实验实践,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发展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内容总结归纳

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1.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观察与描述,到现代的实验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2. 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3. 生物伦理与人类未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
我们需要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关注生物伦理问题,确保人类的未来。
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主要由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糖类等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3.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能量和生物大分子,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在生物体内传递,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2.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通过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分子,发挥生物学功能。
3. 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机制,生物种群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第四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 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目前有多种假说,如化学进化论、生命起源的热液喷口理论等。
2. 生命的进化:生物通过进化过程,逐渐适应环境变化,形成多样性的生物世界。
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进化过程中,智力、语言和工具使用等特征逐渐发展。
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不同层次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1]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f4e34a9f5acfa1c7ab00cc8b.png)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谷氨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 2H 5OH +4O 2→CH 3COOH +6H 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一)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C的高温,而DNA在80°C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二)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 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注意:①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
②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 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
③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 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版⾼中⽣物选修⼀知识点归纳总结⾼中⽣物选修⼀⽣物技术实践⼀、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氧呼吸反应式:C 6 H 12 O 6 2C 2 H 5 OH+2CO 2 +能量。
3)条件: 18-25℃,密封,每隔⼀段时间放⽓(CO 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 2 ,糖源充⾜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 2 充⾜,缺少糖源时,将⼄醇变为⼄醛,再变为醋酸。
C 2 H 5 OH+O 2 CH 3 COOH+H 2 O2)条件:30-35℃,适时通⼊⽆菌空⽓。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霉等,主要是⽑霉(都是真菌)。
2)原理:⽑霉产⽣的蛋⽩酶将⾖腐中的蛋⽩质分解成⼩分⼦的肽和 aa ;脂肪酶将脂肪⽔解为⽢油和脂肪酸。
3)条件: 15-18℃,保持⼀定的湿度。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物的⽣长,避免⾖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氧呼吸,反应式:C 6 H 12 O 6 2C 3 H 6 O 3 +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与盐按质量⽐ 4:1配制成盐⽔,将盐⽔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物的⽣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盐⽔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槽中注满⽔,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法:⽐⾊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染料。
⼆、微⽣物的培养与应⽤⼆、微⽣物的培养与应⽤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机盐P143、微⽣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长,可以形成⾁眼可见的菌落。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清单(高三一轮、二轮复习专用)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 类型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腐乳 泡菜 菌种酵母菌 乳酸菌(常见种类 ) 分类 真核生物 代谢类型生殖方式适宜:出芽生殖 恶劣:孢子生殖 发酵条件 温度 最适繁殖温度: 最适发酵温度: 氧气 前期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 ;后期不需(缺氧呈酸性):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 有氧呼吸:氧气糖源充足时: 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脂肪酶讲脂肪分解成 反应式:酒精发酵: 缺少糖源时:乙醇→( ) →醋酸;反应式: 2、传统发酵技术通常 (是/否)需要严格的灭菌。
3、果酒果醋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①若为自然发酵,不能反复冲洗,防止 。
②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是先冲洗再去梗,还是先去枝梗再冲洗?为什么?③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原因?④用带盖子的瓶子制作葡萄酒时,适时拧松、拧紧瓶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⑤使用左侧装置时,充气口排气口的作用分别是?制作果酒、果醋充气口的打开情况分别为?排气后要连接长而弯的胶管(开口向 ) 的原因?⑥酒精和醋酸发酵过程中,由于分别产生了 和 ,使PH 下降。
⑦酒精发酵旺盛时,加醋酸菌能否变成醋酸?⑧果汁发酵后酒精的检验:酒精+(酸性) 颜色由( 色)→( 色)4、腐乳制作原理和流程图:p7让豆腐长出 →加 腌制→加 装瓶→密封腌制 ①选择豆腐的含水量约为 ,过高 ;过低 。
②白色菌丝,可分为 菌丝(白毛)和 菌丝(腐乳外部的皮儿)。
③加盐腌制: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
目的:a 析出豆腐中的 ,使豆腐块变硬,以免过早酥烂;b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盐的控制:盐浓度过高会 ,浓度过低会 。
④卤汤由 和 组成。
酒的控制:含量一般在 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使成熟时间 。
酒精含量过低 ,导致食物腐败。
⑤用 对瓶口灭菌后密封腌制。
⑥红方加入了 ;糟方加入了 ;青方不加辅料。
4、泡菜制作原理和流程图:选择新鲜原料→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配置盐水(水:盐= )经过①煮沸目的:a 、 b 、出去 。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互相关系的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一门自然科学。
其中,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学科中的一门子课程,主要涵盖了生物分子、细胞、遗传、进化等重要知识点。
下面将对生物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它们参与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生物分子主要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和脂类。
其中,DNA和RNA是两种重要的核酸,它们负责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功能分子,它们参与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调节代谢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
糖类和脂类则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它们能够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结构复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重要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保护层,它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调节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和溶质,能够支持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其中包含了遗传信息和调控生物体发育和功能的指令。
3. 遗传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它研究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表现。
遗传物质主要为DNA,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遗传物质的传递主要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和互换实现。
遗传物质的表现则通过基因的表达和突变等形式实现。
遗传的规律主要有孟德尔遗传定律、核酸遗传与蛋白质合成等。
4. 进化进化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研究了生物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进化理论主要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突变选择说等,它们认为生物体是经过大约的起源和不断的演化而来。
以及变异、选择和遗传等生命现象是导致生物演化的关键因素,它们使得生物体具有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以上是生物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生物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现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材知识点(2017考纲)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其发酵条件。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3、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代谢类型?
4、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5、葡萄先冲洗还是先去梗?为什么?
6、榨汁装瓶的时候,为什么要留1/3的空间?
7、如图,发酵装置,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
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发酵果酒和果醋的时候,需要如何设置该装置?
8、果酒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变酸?
1.2 腐乳的制作
1、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什么?发酵原理是什么?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2、腐乳的制作流程。
3、含水量多少的豆腐适合做腐乳,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有什么影响?
4、腐乳外面一层致密的“皮”是怎样形成的?作用是什么?
5、加盐腌制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用量?加盐的作用是什么?过多或
者过少会有什么影响?
6、卤汤中酒精含量为多少,作用是什么?过多或者过少会有什么影响?
7、封瓶时,为什么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1、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代谢类型是什么?
2、为什么不能用加入抗生素的牛奶制作酸奶?
3、制作泡菜的流程。
4、亚硝酸盐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该致癌物是什么?
5、泡菜制作过程中,盐水比例是多少?为什么要将盐水煮沸?
6、向泡菜坛边沿加水的作用是什么?
7、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是什么?
8、泡菜腌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哪些条件?亚硝酸盐在腌制多久后开始下降?
9、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白膜是如形成的?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什么是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成分和用途划分,培养基有哪些种类?
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3、用培养基培养乳酸菌、霉菌和细菌时,要注意什么?
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
5、什么是消毒和灭菌?常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是什么?液体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6、使用后的培养基扔掉之前,要怎么处理?为什么?
7、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
8、为什么要等到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才能倒平板?
9、倒平板的时候,锥形瓶的瓶口为什么要通过酒精灯火焰?
10、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倒置?
1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哪些?
12、什么是(单)菌落?
13、为什么每次划线之前要灼烧接种环?为什么要等接种环冷却之后再进行划线?
14、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15、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哪些过程?梯度稀释的目的是什么?
16、接种过程要在哪里进行?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尿素能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微生物为什么能利用尿素?
2、什么是选择培养基?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一般选菌落数为多少的平板进计数?
4、寻找目的菌的依据是什么?
5、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值偏低还是偏高?为什么?
6、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的关键是什么?
7、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8、土壤中的微生物大多数是什么?适宜细菌生活的环境条件是怎样的?
9、分离不同的微生物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10、菌落的特征主要有哪些方面?
11、研究未知微生物,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地球上最丰富的糖类是什么?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是什么?
2、纤维素酶有哪些组成成分?作用是什么?
3、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优点?
4、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是什么?
5、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哪些过程可以省略?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6、选择培养为什么能“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7、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8、如何确定分离的是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纤维素酶?
6.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芳香油的性质有哪些?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
3、水蒸汽的原理?方法?不足之处?蒸馏装置如何安装?
4、玫瑰精油的性质?采集什么时期的玫瑰花?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
5、提取玫瑰精油流程?花瓣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加入NaCl和无水Na2SO4的作用是什么?
6、为了保证品质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7、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8、橘皮精油的提取方法?为什么不用水蒸气蒸馏法?
9、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
10、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浸泡多久?
11、压榨法的原理是什么?
12、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应该如何操作?
13、压榨液为什么要过滤?为什么要低温静置?
14、如何计算出油率?
6.2 胡萝卜素的提取
1、胡萝卜素的分类依据?哪一类多?β-胡萝卜素在身体内如何转化?维生素A的作用?
2、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
3、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有哪些方法?
4、试验中提取胡萝卜素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5、提取胡萝卜素的试验流程?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应该有什么特点?
6、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什么?萃取过程中,如何加热?为什么?
7、萃取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冷凝回流装置?
8、萃取液的浓缩,可以用什么装置?浓缩之前,需要如何处理?
9、将胡萝卜粉碎的目的是什么?在干燥时需要注意什么?干燥的速度和效果与什么有关?
10、胡萝卜素的鉴定方法是什么?卷成桶状时,两边能不能互相接触?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