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试的题目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
(4分)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4分)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
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4分)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4分)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4分)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
(4分)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
(4分)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4分)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4分)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4分)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
(4分)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递进变形答:指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的一种变形。
2、节理组与节理系答:节理组是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产状基本一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3、流面与流线答:由片状、板状、柱状矿物以及扁平的析离体、捕掳体在岩浆流动过程中顺流动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面状构造。
4、底辟构造答: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在构造力的作用力或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差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5、透入性构造答:在一定尺度上,均匀地弥漫于地质体中的构造。
6、推覆构造答:倾角低缓推移距离在数公里以上的大型逆冲断层。
7、构造层答:在一定大地构造阶段,在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内所形成地质体的总和。
8、叠加褶皱答:是一种已经褶皱的岩层再弯曲而形成的褶皱。
9、构造置换答:指岩石的一种构造在经过递进变形之后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
10、L节理答:发育于侵入岩体中节理面与流面和流线平行的一种原生节理。
11、轴迹答:轴面与任一平面的交线(包括地面)。
12、地层断距答:断层两盘上对应之间的垂直距离。
13、剪裂角答:最大主应力轴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
14、相似褶皱答:等倾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的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到的一种褶皱。
15、劈理折射答:在强弱相同的一套岩层中,劈理通过强岩层时与层理的夹角较大,通过弱岩层时与层理的夹角较小而显示出的一种折射现象。
16、构造应力场答: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
二、选择题1、一套固结很牢、层厚相等的强硬岩层,经纵弯作用形成,其背斜转折端上,常出现( B )。
A、虚脱构造B、张节理和小型断层C、层间小褶皱D、膝折。
2、石香肠构造是( A )。
A、b线理B、a线理C、交面线理D、c轴线理3、正断层形成时的应力状态是( B )。
A、б3直立,б1、б2水平B、б1直立,б2、б3水平C、б2直立,б1、б3水平D、б1低角度倾斜4、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通常是与( D )相一致。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1、地壳上升的主要证据【B】A.海侵层序 B海退层序 C.地台型建造 D.地层整合关系2、由于洋脊扩张迫使洋壳向陆壳放生俯冲属于【B】A.A型俯冲 B, B型俯冲 C.C型俯冲3、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构造体系【D】A.定型性B.定向性C.定位性D.定序性4、下列哪种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泛【B]A卤化物 B氧化物 C硫化物 D方解石5、在下面几类岩石中,就分布面积最大的是【B】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地幔柱构造体系特征的是( D )A 热点B 大陆裂谷C 大洋扩张D 造山运动7、下列选项中属于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是( C )A 海沟盆地B 弧间盆地C 陆内伸展盆地D 残留洋盆地8、不属于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的选项是( B )A 岩石圈的组成B 岩石圈的风化C 岩石圈的结构 D岩石圈的演化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球动力学主要假说的是( C )A 地球收缩说 B地球自传说 C 地球公转说 D 地球膨胀说10、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中不包含( A )A 板块碰撞研究B 变形研究 C地质体成因研究 D 地球演化史研11、构造体系中有三个显著特征,以下不是其显著特征的是(D)A、定型性B、定位性C、定向性D、定力性12、以下构造环境中不是裂陷盆地构造环境的是(D)A、大陆内裂谷盆地B、大陆间裂谷盆地C、拗拉古盆地D、海沟盆地13、在板块构造说当中,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包括(ABC)A、离散型B、汇聚型C、转换型D、旋转型14、地质构造中的三重基本概念有哪些(BCD)A、构造等级B、构造体系C、构造要素D、构造地块15、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包括三种模式分别是(ACD)A、重力作用模式B、磁力作用模式C、热力作用模式D、应力作用模式16、可以反映大洋盆地幼年期的是( B )A、东非裂谷B、红海C、太平洋D、大西洋17、热地幔柱的上升可以导致( A )A、岩石圈减薄和超级大陆解体B、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系变化C、超级大陆聚合、大陆裂谷夭折造山和洋壳俯冲消减碰撞造山D、汇聚、碰撞、挤压环境18、关于沉积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地壳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B、包括大洋盆地C、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并被巨厚沉积物充填D、经过造山隆起的沉降地区19、下列属于俯冲型造山带的是( C )A、喜马拉雅型造山带B、天山型造山带C、日本岛弧型造山带D、阿尔卑斯型造山带20、构造大阶段是指( D)A、也称构造旋回B、时间上不连续C、与区域性造山带的形成和某个超级大陆的裂解与拼合有关D、与全球性造山带的形成和超级大陆的解体与拼合有关21、在威尔逊旋回中属于遗迹期的实例(D)A.太平洋B.地中海C.东非裂谷D.喜马拉雅山22、能表示地槽稳定下降的标志的沉积组合是(C)A.复理石建造B.磨拉石建造C.灰石沉积组合D.细碧角斑岩建造组合23、在内陆喷发的基性玄武岩能用哪种构造解释(A)A.地幔柱构造学说B.槽台学说C.板块构造学说D.海底扩张学说24、哪一种盆地不属于聚敛环境下的盆地(A)A.被动大陆边缘盆地B.海沟盆地C.弧间盆地D.周缘前陆盆地25、蛇绿岩套中枕状玄武岩岩性为(B)A.碱性玄武岩B.拉斑玄武岩C.富铝玄武岩D.橄榄玄武岩26、“洋盆扩大,洋中脊形成,出现成熟的大洋盆地”是威尔逊旋回的哪个阶段( C )A.幼年期B.终了期C.成年期D.衰退期27、陆间洋盆闭合,两个被动大陆边缘发生碰撞,造成两个陆缘的强烈逆冲叠覆,是在哪种碰撞造山带中形成的( C )A.挤出型碰撞造山带B.穹窿型碰撞造山带C.上驮型碰撞造山带D.底辟型碰撞造山带28、下列哪项不是聚敛环境下的盆地( C )A.海沟盆地B.残留洋盆地C.拗拉古盆地D.周缘前陆盆地29、在古元古代,中国大陆发生哪个构造阶段( C )A.阜平构造阶段B.五台构造阶段C.吕梁构造阶段D.晋宁构造阶段30、A型俯冲下易形成哪种沉积盆地( C )A.大陆间裂谷盆地B.被动大陆边缘盆地C.周缘前陆盆地D.走滑拉分盆地31、下列不属于板块边界类型的是(B)A.转换型 B.俯冲型 C.汇聚型 D.离散型32、下列不属于蛇绿岩套成分的是(A)A.拉斑玄武岩B.橄榄岩C.辉长岩D.基性熔岩33、古登堡面是哪两个地层间的界面(C)A.地壳与地幔B.上地幔与下地幔C.地幔与地核D.内核与外核34、在威尔逊旋回中大西洋属于哪个构造阶段的实例代表(B)A.幼年期B.成年期C.衰退期35、在板块俯冲阶段中发生在陆壳和洋壳之间的俯冲属于(B)A.A型俯冲B.B型俯冲C.C型俯冲36、威尔逊旋回将大洋开闭的整个过程分为( D)个阶段。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1.一个构造面走向123°,倾向NE,倾角36°,用方位角和象限角表示法表示其产状方位角:象限角:2.画图表示构造面的产状三要素3.在野外顺岩层倾向观测,若岩层层序正常,岩层时代将越来越新,如果层序倒转则越来越老。
请绘图表示。
4.画图表示剖面上度不整合的表示方法5.已知褶皱两翼岩层产状分别为:45°∠45°,320°∠45°,利用赤平投影确定褶皱枢纽产状和轴面产状(图示并得出大致结果)6.已知岩层产状为:45°∠45°,利用赤平投影确定岩层的法线位置(图示)。
7.根据共轭节理产状(30°∠30°;110°∠60°)用赤平投影求三个主应力方位(画图表示,并做简要说明)8.已知σ1=9Mpa,σ2=3Mpa,用莫尔圆求出其法线与σ1方向成60°夹角的平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9.画图表示断层落差与平错10.画图表示断层的地层断距和铅直地层断距。
11.下图地层层序正常,请把确定的地层层序标在图例中12.判断断层运动方向(图示)13.画出下图岩石中初始剪破裂的方位14.判读下图中褶皱的基本类型、轴面、枢纽的大致倾向并做剖面示意图15.根据图上剖面绘出平面图上的地质界线。
16.根据下列节理绘出应变椭圆、标出主应力方位。
17.下图为雁行状节理,请标出剪切运动方向18.请标出下图中σ1应力的方位。
19.判断断层形成时代及下降盘20.读图分析(1)地层接触关系;D—J1角度不整和接触;其它地层之间整和接触。
(2)断层性质、时代;F2为正断层,形成在J2之后。
F3为平移断层,形成在D—J1之间。
(3)岩浆岩的侵入时代;F3—J1之间。
(4)构造发展史。
D之后发生了构造运动,主压应力方向NW—SE向,形成了F3断层及背斜构造。
J2再次发生构造运动,主压应力方向EW向,形成了F2断层及向斜构造。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 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均匀变形包括___拉伸__、____挤压____、_____剪切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σ1 主应力方位平行,与σ3 主应力方位垂直,σ2 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垂直。
3、断层碎裂岩是____脆性____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____塑性/韧性____变形产物。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错开、互切、限制三种。
5、褶皱几何要素包括核、翼、枢纽、轴面(枢纽面)、拐点、槽脊等。
1、岩石的变形阶段包括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破裂变形。
3、正断层组合形式有地垒、地堑和阶梯状断层。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岩鞍____。
6、岩石剪裂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φ)关系为:__θ=450-φ/2_____。
7、小型线理包括有擦痕线理和拉张线理等。
1、确定不整合的时代一般是以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为其__下限_;以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为其__上限_。
6、逆冲断层的组合型式主要包括单冲型、背冲型、对冲型。
7、构造地质学规定压应力为正。
逆冲推覆构造相关褶皱有断弯、断展和断滑。
二、选择题1、张节理面与 C 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2、下列不是剪节理特征 D 。
A.切穿砾石 B.沿走向延伸较远C.共轭产出D.节理面粗糙不平3、岩层的真倾角 A 。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4、羽状张裂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 A 。
A.本盘运动的方向 B.对盘运动方向C.本盘运动相反的方向 D.无法指示方向5、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为A 。
A. 横断层B. 纵断层C.斜断层D.完全解理6、同一曲率中心不同曲率半径是下列 A 典型褶皱形态。
A.平行褶皱B.相似褶皱C.顶厚褶皱D.顶薄褶皱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B 。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8、隔挡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常发育的大地构造位置是 B 。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判断题1、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
对2、对称浪成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底⾯。
错3、泥裂在剖⾯上⼀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
错4、斜层理由⼀组或多组与主层⾯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向指向岩层的底⾯⽅向。
对5、斜层理由⼀组或多组与主层⾯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向指向岩层的顶⾯⽅向。
错6、粒级层理⼜称递变层理,其特点是在⼀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
对7、⾬痕的凹坑或瘤状印模的圆弧形顶端总是指向岩层底⾯。
对断层运动⽅向1、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压性结构⾯(如褶皱轴⾯)与断层所构成的锐⾓指⽰断层对盘的运动⽅向。
对2、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如⽻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指⽰对盘的运动⽅向。
错3、在断层旁侧发育的⽻状剪节理与断层所构成的锐⾓指⽰断层对盘的运动⽅向。
错4、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断层对盘运动⽅向。
错5、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断层本盘运动⽅向。
对6、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逆牵引构造⼀般构造背斜,其弧形顶端指⽰断层本盘的运动⽅向。
错褶皱1、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变形⽽形成的。
错2、同沉积断层是在岩层形成后受⼒断裂⽽形成的。
错3、在多层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过程中,背斜中各相邻岩层的下层相对向背斜的转折端滑动。
错4、在多层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过程中,背斜中各相邻岩层的上层相对向背斜的转折端滑动。
对V字形法则1、当岩层倾向与地⾯坡向相同,且岩层倾⾓⼤于地⾯坡度⾓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线的弯曲⽅向相反。
对2、当岩层倾向与地⾯坡向相反,岩层界线与地形等⾼线的弯曲⽅向相反。
错3、当岩层倾向与地⾯坡向相同,且岩层倾⾓⼩于地⾯坡度倾⾓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线的弯曲⽅向相反。
错4、当岩层倾向与地⾯坡向相反时,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线的弯曲⽅向相同。
对5、当岩层倾向与地⾯坡向相同,且岩层倾⾓⼤于地⾯坡度⾓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线的弯曲⽅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均匀变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断层碎裂岩是________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________变形产物。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褶皱几何要素包括、、、、等。
1、岩石的变形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正断层组合形式有、和阶梯状断层。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 ____。
6、岩石剪裂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φ)关系为:____________ 。
7、小型线理包括有和等。
1、确定不整合的时代一般是以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为其_________;以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为其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小型线理包括有和等。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____。
6、逆冲断层的组合型式主要包括型、型、型。
7、构造地质学规定应力为正。
二、选择题1、张节理面与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 2、下列不是剪节理特征。
A.切穿砾石 B.沿走向延伸较远C.共轭产出D.节理面粗糙不平3、岩层的真倾角。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4、羽状张裂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
A.本盘运动的方向 B.对盘运动方向C.本盘运动相反的方向 D.无法指示方向5、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为A 。
A. 横断层B. 纵断层C.斜断层D.完全解理6、同一曲率中心不同曲率半径是下列典型褶皱形态。
A.平行褶皱B.相似褶皱C.顶厚褶皱D.顶薄褶皱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8、隔挡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常发育的大地构造位置是。
A.克拉通内部B.造山带前缘C.火山地区D.不能确定9、隔档式褶皱在横剖面上的组合型式是。
A.向斜紧闭,背斜开阔 B.背斜紧闭,向斜开阔C.背斜向斜紧闭开阔程度一样 D.背斜向斜无差别10、第一期为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横跨叠加一般出现的构造是。
A.新月、蘑菇形褶皱 B.穹-盆构造C.线性褶皱 D.鞘褶皱1、张节理面与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 2、顺层节理也必然是。
A.斜向节理 B.倾向节理 C.走向节理 D.横节理3、岩层的真倾角。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4、蠕变与松弛所反映哪种影响岩石变形力学因素B 。
A.外力作用方式B.时间C.孔隙液压D.围压5、下图中沉积岩层形成的构造是。
A.褶皱 B.正断层C.逆断层 D.不整合6、侵入岩体原生破裂构造中的S节理是的节理。
A.平行流线和流面 B.与流线、流面均垂直C.平行流线而垂直流面 D.平行流面而垂直流线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8、以下必属于均匀变形的是。
A.弯曲 B.拉伸 C.扭转 D.蠕变9、在纯剪切应力状态下和主应力交角45°的截面上。
A.剪应力最大,没有直应力 B.应力最大,有直应力C.剪应力和直应力 D.无直应力和剪应力10、第一期为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横跨叠加一般出现的构造是。
A.新月、蘑菇形褶皱 B.穹-盆构造C.线性褶皱 D.鞘褶皱1、张节理面与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2、顺层节理也必然是。
A.斜向节理 B.倾向节理 C.走向节理 D.横节理3、岩层的真倾角。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4、羽状张裂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
A.本盘运动的方向 B.对盘运动方向C.本盘运动相反的方向 D.无法指示方向5、递进变形过程中,在非常微小瞬间发生微量应变是。
A. 无限小应变 B.有限应变C.均匀应变 D. 非均匀应变6、阿尔金断裂带形成机制属于下列哪种构造。
A.逆冲推覆构造 B.拆离断层 C.盆岭构造 D.走滑构造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8、以下必属于均匀变形的是。
A.弯曲 B.拉伸 C.扭转 D.蠕变9、地层为正常层序时,当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若出现地层缺失时,该断层为。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斜断层10、当σ1直立σ2和σ3水平时,可能产生()。
A.平移断层B.正断层C.逆断层D.滑脱断层三、判断题σ之间夹角为θ,则剪应力最大值在θ=90o时出现。
()1、某研究面与12、斜层理可以用来判断沉积岩层顶底面。
()3、在斜交岩层走向的剖面上量到的铅直厚度,比垂直该岩层走向的剖面上量到的铅直厚度要小。
()4、剪裂角是两组共轭节理的锐夹角。
()5、垂直于地层走向所测得的倾角最小。
()6、不同褶皱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之间的连线即是褶皱枢纽。
()7、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中重力滑动说的拆离断层必须向前陆方向倾斜,而重力扩展说则没有此要求。
()8、温度升高常使岩石的韧性增大,屈服极限降低。
()9、增大围压的效应一方面增大了岩石极限强度,另一方面增大了岩石的韧性()10、面理置换次数和劈理分期次数必定是一致的。
()11、“逆-平移断层”的平移分量必定大于逆冲分量。
()12、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
()13、应变保持不变时随着时间应力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作松弛。
()14、野外观察地层时,只要沿着岩层倾向观察时地层年代为由老到新。
()15、张节理面的法线方向与最大应力σ1垂直。
()16、应力圆上一点代表岩石单元体上一个面。
()17、应力集中就是应力释放现象。
()18、同沉积断层中每个被错断的地层断距基本一致。
()19、侵入接触关系表明侵入事件早于围岩的形成时代。
()20、垂直岩层走向所作的剖面上可测量出岩层的真厚度。
()σ之间夹角为θ,则剪应力最大值在θ=90o时出现。
()21、某研究面与122、粒序层理总的趋势是下粗上细。
()23、应变保持不变时随着时间应力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作松弛。
()24、岩层通过山脊时,已知岩层倾向与山脊坡向一致,但倾角小于坡角,岩层露头线弯曲方向应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大于等高线曲率。
()25、原生构造是指由构造应力导致的岩石变形现象。
()26、应力圆上一点代表岩石单元体上一个面。
()27、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中重力滑动说的拆离断层必须向前陆方向倾斜,而重力扩展说则没有此要求。
()28、露头呈直线条带分布,必定是倾斜岩层。
()29、侵入接触关系表明侵入事件早于围岩的形成时代。
()30、面理置换次数和劈理分期次数必定是一致的。
()三、简答题1、说出六种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鉴别岩层顶、底面的方法。
2、指出下图A, B, C, D四组剪节理中是否可能存在共轭节理系,为什么?它们之间各是什么关系?(6分)3、说明三种主要构造应力场类型,各类型对应的断层模式及对应构造应力环境。
4、请分析以下剖面图中断层活动的时代。
5、野外工作中如何判断断层的位移方向?(画图表示写三条)(列举写六条)6、说出六种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鉴别岩层顶、底面的方法。
7、简述”V”字型法则(含V尖端在山梁、山谷的坡向指向)8、简述逆断层的主要特征。
(定义及分类,地质特征,应力状态,地质背景)9、说明双轴应力摩尔圆的原理及物理意义。
10、试述理查德褶皱的产状类型分类,并分析高台地区地质图,说明褶皱类型,轴面与枢纽特征利用理查德分类定名,判断褶皱年代。
(6分)11、侵入岩体的原生破裂构造都有哪些,有何特征?。
12、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哪三种?它们代表的地质意义是什么?在野外平面图、剖面图上有什么表现?13、假设露头面近水平,褶皱对称且轴面直立,请判别下图中断层的性质。
(6分)14、说明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特点、形成过程、构造环境。
15、同沉积褶皱与一般褶皱区别?四、读图题1、图中F1断层面附近下盘各地层的厚度分别为:1=100m ;2=110m ;3=140m ;4=200m ;F1断层面附近上盘各地层的厚度分别为:1=700m ;2=300m ;3=40m ;4=100m 。
按其形态称为鱼叉构造,简述其形成过程,并根据图中数据估算断层F1的反转量。
(10分) 1234512345F12、图中为断层生长系数的表达,断层生长系数是指示断层上下盘之间阶段沉积厚度比值的参数。
请将断层生长系数(Ei )规律画于图形右侧(5分),并回答以下问题:(1)该断层是否为同沉积断层?(2)本区经历多少次断层活动?(3)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些断层活动的意义。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指出褶皱、平行不整合、断层、花岗岩、角度不整合等各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按从早到晚排列。
(3分)2)在图中褶皱核部标明每个褶皱的类型。
(2分)3)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断层及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5分)4、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1为单斜岩层,判断奥陶系岩层的走向为 (1分)和倾向 (1.5分)(确定南北或东西方向就可以)。
某面状构造的产状表示为(N30°E, 45 ° SE),说明该面状构造走向 °、倾向 °、倾角 °;另一线状构造产状表示为(30 °,45°),表明该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为45 °, 为30 °。
(每空0.5分)(2)图2为直立剖面图,图中标出了地层的一些原生构造(斜层理、粒级层及波痕),请根据原生构造特征判断A 、B 两露头处岩层的面向(顶、底面)及相应的地质构造类型(详细说明)(5分)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本题含附加分5分)):1)指出褶皱、平行不整合、断层、花岗岩、辉绿岩、角度不整合等各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按从早到晚排列。
(5分)2)在图中褶皱核部标明每个褶皱的类型。
(3分)3)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断层、辉绿岩及花岗岩的的形成时代。
(7分)图1图2O 3O 2O 1:2000N A B1450440430六、论述题1、论述纵弯褶皱作用和及其派生小构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