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工程经济学 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现金流量分析、投资评价、风险分析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效益、成本、投资、回报等。
2.现金流量分析:包括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3.投资评价: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等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4.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等。
5.其他相关内容:如项目融资、成本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工程经济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实验设备: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正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以下是重新整理过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包括了以下内容: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简介工程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技术分析方法,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确定最佳的经济方案和决策。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分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和管理能力。
1.2 课程目标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掌握现金流量分析、投资评价、风险分析等核心分析方法- 能够应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决策复杂的工程项目问题- 能够撰写和报告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结果二、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大纲本课程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工程经济学基础概念和原理- 现金流量分析及其应用- 投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风险分析与决策- 实践案例分析2.2 教学方法本课程既注重理论教学,同时也强调实践案例分析。
除了课堂讲解外,还将安排学生组织并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决策,以此来巩固和实践所学知识。
三、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3.1 课程作业本课程作业主要包括:- 系统化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决策- 小组作业和讨论- 课程论文和报告3.2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
其中,课程作业占总成绩的 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40%。
结语:本文重新整理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并分为了课程背景和目标、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三个部分进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程项目问题,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要素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2. 学会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3. 了解工程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掌握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建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项目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分工与合作。
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等)进行工程经济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工程领域经济问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在工程实践中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面对工程经济问题时能独立思考,提出独到见解。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性质,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领域的需求,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益、折旧、现金流等。
2. 投资评价方法: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获利指数等。
3.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财务分析、经济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4. 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典型工程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6. 教学大纲:-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1课时)- 第二章:投资评价方法(2课时)- 第三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2课时)- 第四章: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2课时)- 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1课时)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修改版)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将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通过做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之在理论分析、数据整理及计算、报表编制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此外,在理论知识方面,能进行一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设计的题目,是从某工业建设项目收集到的基础资料及相关数据,由学生们进行数据的整理,并进行投资估算、编制财务报表及进行相关指标计算,从而得出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结论。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项目名称某工业项目经济分析2.基础数据(一)生产规模与营业收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5000吨,预计达产后能获得销售收入70000万元。
(二)计算期与生产负荷项目拟二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四年达到90%,第五年达100%。
运营期按12年计算,计算期为14年,基准收益率为10%。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估算项目建设投资40000万元,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4000万元外,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其中机器、设备原值25000万元。
(2)按照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需要流动资金7000万元。
(3)资金来源项目资本金20000万元,其中用于流动资金2300万元。
不足的建设投资为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年利息为7%,按投资比例分年度均衡发放;不足的流动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利息率为6%。
(四)项目建设第一年完成建设投资的55%,第二年完成建设投资的45%;项目第三年投入流动资金5000万元,第四年开始追加剩余流动资金。
(五)固定资产自交付使用日开始,按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
其中房屋建筑平均折旧年限为30年,残值为2%;机器设备平均折旧年限为15年,残值率5%。
无形资产从资产交付使用之日起按剩余使用年限平均摊销不计残值。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2. 理解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 了解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2. 能够运用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初步的经济分析;3. 能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树立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并重的观念;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分析方法,勇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工程知识基础,但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 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 经济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 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成本分类、成本估算方法;- 成本控制策略;- 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工程项目收益分析- 收益来源、收益估算方法;- 敏感性分析;- 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案例分析与实践-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优化;- 教材各章节案例。
教学大纲安排:第1-2周: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4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第5-6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第7-8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第9-10周:工程项目收益分析;第11-12周: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完整版(自己做的)

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完整版(自己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成果分析一、工程概况某枢纽为流域梯级电站的第三级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任务。
工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61.47km2,多年平均流量121.43m3/s,水库正常蓄水位1150.8m,死水位1110.8m,总库容1.5亿m3,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冲沙孔、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等,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11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83MkW・h。
二、基本资料 1、基础数据 1.1投资工程只计发电效益,其工程投资在航运和发电部门已分摊,其中建设投资的70%从银行贷款,30%为自有资金。
投资情况见表1。
表1 固定资产投资及资金筹措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合计 1 总投资 24190.3 49995.1 63814.1 48928.2 23683 507.3 0 23683 0 47923 0 47923 0 59318 0 59318 0 41932 55 41987 16.5 2072.1 4496.1 6941.2 110 0 0 110 110 33 33 0 77 187037.7 172856 14016.7 165 173021 51906.3 49.5 120999.2 115.5 1.1 建设投资 1.2 建设期利息 1.3 流动资金 2 资金筹措 2.1 自有资金其中用于流动资金 7104.9 14376.9 17795.4 12596.1 2.2 固定投资贷款 16578.1 33546.1 41522.6 29352.4 0 0 0 38.5 2.3 流动资金贷款 1.2上网电量电站装机110(4×27.5)MW,开工后第4年开始2台机组发电,扣除上网端损耗和其他电量损失,第5年至计算期(采用50年)末上网电量每年为483MkW・h。
1.3基准收益率、贷款利率按规定,全部投资的基准收益率采用8%,贷款利率采用6.12%,项目资本金的回报从正常发电后每年按年资本金额的8%计算。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范例

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意义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VS
明确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目标、限制条件、提交成果等。
工程经济学原理应用
阐述如何将工程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课程设计中,如资金时间价值、投资方案评价等。
设计任务书概述
通过报告、PPT等形式展示设计成果,包括项目背景、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
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效益等方面。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02
基础知识与理论
工程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原理
通过对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比较原理
在经济效益评价中,既要进行定量分析,也要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利息与利率
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掌握利息与利率的计算方法。
理解方案比较的原则,掌握多方案比较与选择的方法,如独立方案、互斥方案、相关方案等。
03
案例分析与实践
某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河流中上游,总装机容量为2000MW,年发电量可达80亿kWh。项目总投资为150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为5年。该项目对于缓解当地能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经济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1.熟练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掌握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决策中的应用,能够合理评估和比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在课程设计中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内容介绍1. 课程设计背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合理的工程经济学方法,为工程项目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2.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围绕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决策制定和实践应用展开,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工程经济学报告。
3. 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应用。
具体实践步骤如下:(1)理论讲解利用课堂教学和相关参考资料,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2)实践操作学生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数据,模拟工程项目的决策制定和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实践应用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解。
4. 报告要求学生需独立完成一份工程经济学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项目的背景介绍和项目目标。
2.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收益分析。
3.工程项目的资金投资计划和资金风险分析。
4.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
5.工程项目的优化方案和决策建议。
三、课程设计实施方案1. 教学时间和地点本课程设计为一个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共计18周。
每周2小时,课程时间安排在周二下午。
教学地点以校内为主,适时安排到企业实践场地进行现场教学。
2. 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课程报告和考试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37 59.49 115.65 130.59 143.87 149.28
24.07 54.15 117.66 135.78 149.36 166.93
7 8 9 10 12
2008 2009 2010 2011
136.02 150.49 158.1 192.44
181.91 224.35 272.06 328.76
人口
GDP
工业总产值
0.009213989 1.150346517 0.05443678
0.005614116 0.006200785 0.006055547 0.005848901
0.076559812 0.110544881 0.143435213 0.168406433
0.10423405 0.21155973 0.19612513 0.15601017
195.421 209.953 239.017 311.677 384.337 456.997 515.125
0.73% 0.88% 0.58% 0.56% 0.54% 0.53%
4.93% 12.18% 6.07% 4.65% 3.77% 3.22%
7.67% 9.86% 5.15% 4.10% 3.40% 2.94%
321.26 80.5401 339.32 86.6812 375.44 98.9634 y = 2.273x + 390.8 465.74 420129.6689 R² = 0.786 556.04 160.3744 415 646.34 191.0799 718.58 410215.6443
405
200 150
第二产业
100
线性 (第二产业)
50 0
0 5 年序 10 15
0
5
衡阳市影响区
人口 (万人) 689.25 695.78 702.01 705.74 709.64 713.9 718.95 722.61 726.5 728.88 GDP (亿元) 73.03 186.68 337.69 371.22 395.23 421.34 508.44 590.86 672.07 820.87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亿元) 254.12 275.43 282.54 279.99 329.84 380.42 497.94 564.46 587.69 602.32 (亿元) 28.59 73.04 104.28 104.85 102 105.13 136.02 150.49 158.1 192.44
8.63% 8.10% 4.40% 3.61% 3.06% 2.68%
人口 (万人)
-0.58% 10.85% 5.55% 4.34% 3.57% 3.07%
2012 2013 2015 2020 2025 2030 2034
线性 (人口 (万人))
10
15
y = 71.70x + 43.34 R² = 0.958 900 800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40% 10 年序 15
10 年序
农业总产值
0.909824382
0.002709695 0.090631688 0.13841993 0.145693375
4.45% 10.59% 5.45% 4.28% 3.52% 3.04%
人口 (万人) 线性 (人口 (万人))
60 40
8 9 10 12
2009 2010 2011
57.99 63.13 87.69
151 174.48 217.14
103.83 123.43 144.68
第三产业(亿元)
40 20
0
2013
86.6812
232.1 164.2533
0
2
y = 6.141x + 12.98 R² = 0.853 100
工业总产值 (亿元)
线性 (工业总产值 (亿 元))
4
6 年序
8
10
12
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亿元)
线性 (农业总产值 (亿 元))
4
6 年序
8
10
12
衡阳市 年序 1 2 3 4 5 6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8.59 73.04 104.28 104.85 102 105.13
y = 4.355x + 687.3 R² = 0.990 735 730 725 GDP 人口(万人)
720
人口
715 710 705
700
人口 (万人)
线性 (人口
695 690
685 0 2 4
GDP (亿元) 线性 (GDP (亿元)) 6 8 年序
10 12
4
6 年序
8
10
12
工业总产值
0.082798882 0.141753932 0.182264455 0.195600811
0.093625414 -0.015981214 0.135574989 0.108208773 0.010444345 0.132447123 0.003132382 0.180541694
人口
3.67% 12.44% 6.16% 4.70% 3.80% 3.25%
y = 27.08x + 10.66 R² = 0.967 350 300
第三产业(亿元) 250
第三产业
200
150
第三产业
线性 (第三产业)
100
第三产业(亿元
100 50 0 0 5 年序 10 15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线性 (第二产业)
10
15
700
GDP(亿元)
亿元))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2
y = 45.05x + 157.6 R² = 0.916 700
600 工业总产值(亿元)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2
y = 14.53x + 35.56 R² = 0.904 250 200 150
100 90 农业总产值(亿元) 80 70 60
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亿元)
线性 (农业总产值 (亿 元))
50 40 30 20 10 0 0 2 4 6 年序 8 10 12
娄底市 年序 1 2 3 4 5 6 7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娄底市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
90
80
第一产业 18%
第三产业 34%
第一产业
y = 19.92x R² = 0.942 250 200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亿元)
60
50
40
第二产业(亿元)
70
线性 (第一产业)
150
100 50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0
20
10
0 0 2 4 6
第二产业 8 48% 10
12
年序
娄底市影响区 年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9 24 29 33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人口 (万人) 399.88 387.93 399.03 399.88 402.16 403.89 405.1 407.58 412.04 416.12 GDP (亿元) 39.62 111.79 166.4 180.06 189.3 211.25 268 312.82 361.04 449.51 工业总产值 (亿元) 60.19 194.56 196.27 210.57 219.51 256.72 308.35 226.46 259.14 287.56 农业总产值 (亿元) 13.47 32.42 40.27 39.97 39.93 38.37 54.4 57.99 63.13 87.69
735.2772 739.6324 748.3428 770.1188 791.8948 813.6708 831.0916
832.145 903.854 1047.272 1405.817 1764.362 2122.907 2409.743
653.262 698.314 788.418 1013.678 1238.938 1464.198 1644.406
0
0 2 4 6 年序 8 10 12
y = 18.06x + 122.6 R² = 0.639 350 300 工业总产值(亿元) 250
200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亿元)
线性 (工业总产值 (亿 元))
150 100
50 0
0
5 年序
10
15
y = 6.141x + 12.98 R² = 0.853
0.24% 0.82% 0.53% 0.52% 0.51% 0.49%
400 395
390
385 0 5 年序 10
y = 39.10x + 13.92 R² = 0.952 500 450
400 GDP(亿元)
GDP
350
300
250 200
150
GDP (亿元)
线性 (GDP (亿元)
100
50
0
衡阳市 GDP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年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9 24 2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