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浪涌保护器SPD后备保护熔断器(断路器)的选用

建筑电气设计中浪涌保护器SPD后备保护熔断器(断路器)的选用
建筑电气设计中浪涌保护器SPD后备保护熔断器(断路器)的选用

浪涌保护器选型

电涌保护器选型 随着国际信息潮流的冲击、微电子科技的沸腾和通讯、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日新月 异,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高功能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智能建筑。由于在智能建筑中存在众多信息系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2年版)(以下简称《防雷规范》)提出了安装电涌保护器的相关要求,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笔者仅对其中使用的电涌保护器的产品选型提几点自己的看法。电涌保护器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等电位连接用的材料而已,其选型就是指在不同的防雷区内,按照不同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决定位于该区域内的电子设备采用何种电涌保护器,实现与共用接地体等电位联结。笔者将从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持续工作电压Uc、保护电压Up、漏电流Ip、告警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按照《防雷规范》第6.4.4条规定“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钳位电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即电涌保护器的最大钳位电压加上其两端的感应电压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最大放电电流按照《防雷规范》第6.4.6条规定,在LPZOA、LPZOB与LPZ1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最大放电电流计算如下:根据《防雷规范》规定的“全部雷电流的50%流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另50%流入引入建筑物的各种外来导电物、电力线缆、通信线缆等设施”, 表一: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雷电流参数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 I幅值(KA)200 150 100 T1波头时间( s)350 350 350 雷电波经建筑物引入的电力线缆、信息线缆、金属管道等分解,总配电间的低配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计算表如表二,线路屏蔽时,通过的雷电流降低到原来的30%,根据《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5098-2001中规定的脉冲为10/350 s波形的电荷量 约为8/20 s模拟雷电波波形电荷量的20 ..倍,具体计算如下: 表二: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表 雷电流参数一类防雷建筑二类防雷建筑三类防雷建筑 I幅值(KA)200 150 100 供电线缆总分流值(kA)33.33 25 16.67 每根电缆分流值(kA)11.11 8.33 5.56

浪涌保护器的设计选型

浪涌保护器设计 目录 1 总则 (1) 3建筑物防雷分类 (1) 4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 5 防雷装置(略) (6) 6 防雷击电磁脉冲 (7) 6.1基本规定 (7) 6.2 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 (7) 6.3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9) 6.4 安装和选择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21) 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的选取 (22) 选用S P D举例 (23) OBO的SPD典型配置 (24) 【SPD的安装接线】 (26) 1 总则 (1)为使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错误运行,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3)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并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4)建(构)筑物防雷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建筑物防雷分类 表3-1 防雷分类对比

4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1 基本规定

表中k c—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时为1,2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时为0.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 l x—引下线上需考虑隔距的计算点到最近的等电位联结点(即金属物或电气/电子线路与防雷装置之间直接或通过SPD相连接之点)的长度,m。 R i—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 h x—被保护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 h —接闪线或接闪网的支柱高度,m; l—接闪线的水平长度,m。 l1—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的距离,m; n —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不同支柱并有同一距离l1的个数,但至少应取2。 表4-2 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及使用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及使用 由于电气类和电子元件的高损耗,浪涌保护(浪涌保护器或SPD)在风能行业中过电压保护过程中越来越普遍。 风机停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只有在不得不停机的情况下,才能停机。随着风机型号的增大而当其电力系统崩溃带来的损失也不断增大,因此为了免受过电压造成损失而实施保护措施的需求也随之增高。业主对浪涌保护器的需求越来越普遍。这意味着开发商和风机制造商必须确保系统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及现代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的要求。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了低压用电分配系统浪涌保护设备选择和使用的标准。(IEC61643 低电压保护设备:第十二章是关于低压用电分配系统的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和应用原理)该标准是一个应用及配置指南,对评估浪涌保护重要性非常有用,该标准同时也给风机浪涌保护设备的安装和尺寸测量提供指导规范。 应用指南 该标准可作为设计手册,并阐述了很多选型和设计时要考虑的相关问题。该标准也说明了选择过电压保护设备的各种问题。标准的第一部分详述了浪涌保护的基本原理和选择浪涌保护器时的各种相关参数(第3、4和5节)。简述之后就是应用指南,一步步介绍在选型前怎样评估应用程序(第6.1节)。下图是评估中最重要问题的概览:

选择安装浪涌保护器时,首先要考虑电网的设计(例如:TN-S系统,TT系统,IT 系统等)。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也要考虑,它的放置位置与被保护设备间的距离要合适。如果浪涌保护器放置得离被保护设备太远了,那就不能确保被保护设备得到有效保护;如果太近了,设备和浪涌保护器之间会产生振荡波,而这样,即使设备被认为是被保护的,会在被保护设备上产生巨大的过电压。 仅因为正确安装浪涌保护器是个简单问题,导致许多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设计不合理。安装浪涌保护器时,首先确保它被放置在被保护设备的入口处;第二要正确安装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线;第三连接浪涌保护器的电缆要尽可能的短。根据此标准(一般来说),连接电缆的电感一般是1μH/m左右。所以设计该系统时,记得连接电缆要包含火线和接地线。

三合一防雷器技术参数说明

三合一防雷器技术参数说明 产品介绍 RESON监控系统三合一防雷器主要用于动态监控摄像机的电源、视频/音频、云台控制线路实施全方位保护,是一体化多功能电涌保护器。广泛应用于银行监控系统、小区安防系统、学校、企业、道路安全防护等监控设备。 功能特点 1、大容量:10KA,高速反应(10-12纳秒),低损耗; 2、三合一设计理念,适用于动态球形摄像机防雷保护; 3、能有效防止因电源、视频/音频、云台控制等设备间电位差瞬时增大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4、三级电涌保护,残压低,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5、集成化、体积小、接线简易、安装方便。 技术指标 型号CPD-12DC/3 CPD-24DC/3 CPD-24AC/3 CPD-220AC/3 电源视频控制电源视频控制电源视频控制电源视频控制标称工作电压 Un 12V 5V 12V 24V 5V 24V 24V 5V 24V 220V 5V 24V 最大持续运行 电压Uc 15V 8V 30V 30V 8V 30V 48V 8V 30V 275V 8V 30V 标称放电电流 (8/20μS)In 5kA 最大放电电流 (8/20μS)Imax 10kA 电压保护水平 (In)Up ≤30V ≤15V ≤75V ≤60V ≤15V ≤75V 60V ≤15V ≤75V ≤900V ≤15V ≤75V 响应时间tA ≤25ns ≤10ns ≤ 25ns ≤10ns ≤25ns ≤10ns ≤25ns ≤10ns 传输速率Vs - 10Mbps - 10Mbps - 10Mbps - 10Mbps 插入损耗Ae - ≤0.2db - ≤0.2db - ≤0.2db - ≤0.2db 接口类型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接线 端子 BNC 接线 端子 安装接线规 格 2.5mm2 - 2.5mm2 2.5mm2 - 2.5mm2 2.5mm2 - 2.5mm2 4mm2 - 2.5mm2 温度范围-40℃ (85)

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SPD)选用

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SPD)选用(2013版) 一、主要依据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二、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 确定本单位目前的设计的建筑物 (主要为住宅)的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经计算当第一级浪涌保护器保护的线路长度大于100m时,需设第二级浪涌保护器,当第二级浪涌保护器保护的线路长度大于 50m时,需在被保护设备处设第三级浪涌保护器;在具有重要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可安装第三级SPD。 三、 SPD的选用原则及主要参数 1、 第一级 SPD (主要安装在建筑物380V低压配电柜(箱)总进线处) 1.1 、 在 I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出应装设Ⅰ级试 验的电涌保护器。主要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波形 10/350μS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253V 电压保护水平 Up≤2.5KV 冲击电流Iimp≥12.5KA 1.2、 当进线完全在LPZ0B或雷击建筑物和雷击与建筑物相连接的电力线路或通信线上的失效风险可以忽略时,可采用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主要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波形8/20μS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253V 电压保护水平Up≤2.5KV 标称放电电流In≥50KA

1.3、 过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和断路器,优先使用熔断器),选用100A 2、第二级 SPD (主要安装在动力配电柜、楼层配电箱、水泵房、中央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屋面用电设备等)。 2.1、主要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波形8/20μS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253V 电压保护水平Up≤2KV 标称放电电流In≥10KA 2.2、 过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和断路器,优先使用熔断器),选用32A 3、第三级 SPD (主要安装在重要的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如信息机房、办公室入室配电箱等)。 3.1、主要参数需满足以下要求: 波形8/20μS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253V 电压保护水平Up≤1.2KV 标称放电电流In≥3KA 3.2、 过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和断路器,优先使用熔断器),选用16A 四、产品选用要求(需在说明中注明) 选用的浪涌保护器(SPD) 须经过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或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的检测通过,并经过当地防雷装置主管机构的备案。

浪涌保护器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低压配电系统SPD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SPD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 C 1)TN系统U C≥(U0=220V相电压) 由于GB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标准规定220V电网内的正偏差不大于7%,但我国实际电压正偏差往往超过此值,再加上SPD老化等因素,所以规定U C ≥ 2)TT系统U C≥(在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U0=220V相电压) 此种TT系统变电所10kV侧必须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根据IEC标准,为防范TT系统内绝缘击穿事故而规定的过电压允许值和切断电源时间:低压电气绝缘允许承受的过电压为U0+250V,切断时间>5s。 按此规定低压电气绝缘允许承受的过电压为450V且切断时间大于5s。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相关规定,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允许最大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按线路不同情况分别为10A、20A、30A,因线路情况复杂取其中间值20A。当10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会流经变电所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流回不接地的两相,一般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此时可能产生80V的最大故障电压,使地电位升高80V。低压电气绝缘允许承受的过电压为U0+80V,切断时间>5s。在此系统中低压电气绝缘允许承受的过电压为300V且切断时间大于5s,同理需考虑1)款中的系数则 U C≥×300=345V≈×U0=341V。由于断路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均为400V,冲击耐压为6000V,所以SPD可以以四星型接法接在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 3)TT系统U C≥(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电源侧,U0=220V相电压) 此种TT系统变电所10kV侧采用小电阻接地,同时和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T 67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12-14发布2007-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技防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生、刘希清、张凡夫、施巨岭、张跃、马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着重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设计、实施和检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1:1998,IDT) GB 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PS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作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GB 50348-2004,2.0.2] 3.2 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 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3 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4 雷电浪涌lightning surge 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电子)系统中而产生破坏性的冲击电流或电压。 3.5 雷电活动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active zone

spd浪涌保护器选型

深圳市安普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专业的spd浪涌保护器生产厂商,主要的防雷系列有:AX电源防雷箱,AM电源防雷模块、ASspd浪涌保护器、AR天馈浪涌保护器、AJ监控系统三合一(二合一)集成浪涌保护器、防雷插座(排插),千兆网浪涌保护器,POE以太网供电浪涌保护器,并对外提供OEM等。 交流电源spd浪涌保护器 交流电源spd浪涌保护器适用范围 ·交流电源防雷模块适用于配电室、配电柜、开关柜、交直流配电屏等系统的电源保护;·建筑物内有室外输入的配电箱、建筑物层配电箱; ·用于低压( 220/380V AC)工业电网和民用电网; ·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自动化机房、变电站主控制室电源屏内三相电源输入或输出端。命名规则 AM系列交流电源spd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命名规则

保护方式 保护方式 三相 L1,L2,L3,N—PE 三相 L1,L2,L3—N,N—PE (3+1电路) 单相 L,N—PE; 单相 L—N, N—PE;(1+1电路) 代号 A B C D 产品性能参数及特点 性能特点 ·通流容量大,残压低,响应时间快; ·漏电流及变化率小; ·采用最新热脱离技术,彻底避免火灾; ·采用特殊冲击熔片,具有高可靠性; ·自带远程告警干接点,便于远程监控; ·具有工作故障指示,遥信告警功能; ·采用温控保护电路,内置热保护,短路故障自动脱离装置; · 3+1保护模式(L-N, N-PE),特别适合电网差的地区使用; ·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核心元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性能优异,工作稳定可靠; ·可以实现凯文接线;结构严谨,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工艺考究,能在酸、碱、尘、盐雾及潮湿等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AM100A AM80B AM60C AM40D

浪涌保护器的设计选型(新)

(1)考察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及供电进线方式 首先要了解建筑物的环境及供电进线是架空或埋地,目的是选择浪涌保护器的通流容量。 推荐选择第一级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应大于以下标准值: 高山站(架空进线):100KA(8/20μs)或12.5KA(10/350μs) 郊区(架空进线):60KA(8/20μs)或12.5KA(10/350μs) 城市内(埋地进线):40KA(8/20μs) 第二级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应选择大于20~40KA(8/20μs); 第三级浪涌保护器要求的最大通流容量应大于10~20KA(8/20μs)。 (2)检查建筑物内供电系统的类别 ?单相、三相及直流供电系统 在220V单相供电系统中,只需选用两片保护模块组合。如FRD-20-2A,FRD-40-2A。在380V三相供电系统中,则需根据不同的供电接地系统选择三片或四片保护模块组合。在直流供电系统中,需要根据直流电压值来选择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值在直流电压值的1.5倍~2.2倍之间选取。一般只需选用两片保护模块组合,如FRD-20-2A-DC(48),FRD-40-2A-DC(48)。

首先要搞清楚防雷器用在什么地方,按照GB18802.1三级防雷保护原理,电源和设备所需要的保护措施被分为三个等级。在建筑物进线柜安装第一级防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T1级电源防雷器,波形为10/350us,冲击放电电流Iimp为12.5kA~50kA;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二级电源防雷器,波形8/20us,最大放电电流为Imax为40KA,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三级电源防雷器,波形为8/20us,最大放电电流20kA。 其次是供电系统的类别,建筑物内的供电系统是单相供电还是三相供电,单相供电系统需要选择2P电源防雷器,TT系统选择3P+1的电源防雷器,TN-C三相四线系统选择3P 电源防雷器,TN-S三相五线系统选择4P电源防雷器。 下面是防雷器的几个重要参数: (1)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值。 (3)标称通流容量I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冲击放电电流Iimp:给保护器施加波形10/35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6)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航嘉相关电涌保护器技术参数

相关电涌保护器技术参数 HJSPD140/4-550电源电涌保护器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91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550V 放电电流In 80KA Imax 140KA 保护级别≤3.1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144×92×67mm HJSPD80/4-420电源电涌保护器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68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420V 放电电流In 40KA Imax 80KA 保护级别≤2.5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108×90×62mm HJSPD40/4-385电源电涌保护器: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62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385V 放电电流In 20KA Imax 40KA 保护级别≤1.6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66×72mm B级电源防雷器HJSPD80/2 额定电压Un 380V AC 启动电压V1ma 68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420V 放电电流In 40KA Imax 80KA 保护级别≤2.5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HJSPD40/2-385电源电涌保护器: 额定电压Un 230V AC 启动电压V1ma 62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385V 放电电流In 20KA Imax 40KA 保护级别≤1.6K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66×36mm HJSPD40/2-75电源电涌保护器: 启动电压V1ma 120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 75V 放电电流In 5KA Imax 10KA 保护级别≤280V 泄漏电流<20uA 响应时间≤25ns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66×36mm HJSPDFLD230电源电涌保护器: 额定电压:230V AC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255V 放电电流:In 5KA Imax 10KA 保护级别:L-N≤1.25KV L/N-PE≤1. 5KV 额定电流:5A 响应时间:L-N≤25ns L/N-PE≤100ns 接入方式:串联 接线规格:最大2.5mm2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18×63mm HJSPDFLD24电源电涌保护器: 额定电压:24V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c:35VDC 25V AC 放电电流:In 5KA Imax 10KA 保护级别:线/线≤50V 线/地≤600V 额定电流:5A 响应时间:线/线≤1ns 线/地≤100ns 接入方式:串联 接线规格:最大2.5mm2 安装方式:35mm标准导轨 外形尺寸:90×18×63mm

防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防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17259097.html,/tech/12839.html 防雷器主要技术参数 信息时代的今天,电脑网络和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危害触目惊心,间接损失一般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防雷器就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 防雷器又称等电位连接器、过电压保护器、浪涌抑制器、突波吸收器、防雷保安器等,用于电源线防护的防雷器称为电源防雷器。 防雷器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特批串并式电源防雷器的载流量。通流能力,防雷器转移雷电流的能力,以千安为单位,与波开开式有关。防雷器在功能上可分为可防直击雷的防雷器和防感应雷的防雷器。可防直击雷的防雷器通常用于可能被直击雷击中的线路保护,如LPZOA区与LPZ1区交界处的保护。用10/35μs电流波形测试与表示其通流能力。防感应雷的防雷器通常用于不可能被直击雷击中的线路保护,如LPZOB区与LPX1区、LPZ1区交界处的保护。用8/20μs电流波形测试与表示其通流能力响应时间,防雷器对瞬态现象起控制作用所需的时间,与波形性质有关。残压,防雷器对瞬态现象的电压限制能力,与雷电流幅值及波形性质有关。 防雷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1.标称电压Un 与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 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3.额定放电电流Isn 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4.最大放电电流Imax 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5.电压保护级别Up 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6.响应时间tA 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7.数据传输速率Vs 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防雷器的参考值,防雷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8.插入损耗Ae 在给定频率下保护器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电压比率。 9.回波损耗Ar 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是直接衡量保护设备同系统阻抗是否兼容的参数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17259097.html,/tech/12839.html 页面 1 / 1

信号类防雷器技术参数资料

信号类防雷器 技术参数资料 目录 前言 (1) 一、产品用途 (1) 二、型号说明 (1) 三、产品特点 (1) 第一章信号类防雷器技术参数 (2) 一、计算机网络防雷器 (2) 二、控制信号防雷器 (2) 三、视频信号防雷器 (3) 四、音频信号防雷器 (4) 五、天馈线防雷器 (4) 第二章安装说明 (5) 第三章包装、运输、储存 (5)

前言 长沙市雷立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集防雷产品研制、生产及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防雷公司。公司研发生产的雷科星系列防雷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石化、计算机网络工程、安防工程等领域。公司本着“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不断开拓进取,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一、产品用途 信号类防雷器主要用于沿各种信号线路侵入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通信、交通运输、石化工控等设备,如网络设备(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MODEM、网络终端等)、控制信号设备(各种并口、串口、控制信号等)、视频监控设备(摄像机、视频监控器、云台、光端机、显示器、有线电视、家用电视等)、音频设备(程控交换机、传真设备、MODEM、应急电话、中继线等)、天馈信号设备(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等移动通信设备和有线电视等)。 二、型号说明 LKX □□ /□ 8W:计算机网络8线保护; 4E、8E:4口、8口计算机网络防雷器; 4PT:4口信号类防雷器; 10PT:10口音频信号防雷器(模块拔插式); 4PT-12V,4PT-24V:4口12V、24V控制信号防雷器; 48,130,170:音频防雷器工作电压 接口类型 SC100:100M计算机网络; SC1000:1000M计算机网络; SC:控制信号;SV:视频; SA:音频;ST:天馈 雷科星 三、产品特点 ●通流容量大,采用多级保护。 ●内置快速半导体保护器件,响应速度快,残压低。 ●插入损耗低,确保线路畅通。 ●驻波系数小,工作频率范围宽。 ●核心元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性能优越。 ●节能、环保,安装简便,适用于各种标准接口类型。

浪涌保护器选择要点及相关问题

浪涌保护器 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浪涌保护器(也称防雷器)的分级防护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进行CLASS—I的防雷。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 1、第一级保护 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 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冲击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1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

浪涌保护器的设计选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考察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及供电进线方式 首先要了解建筑物的环境及供电进线是架空或埋地,目的是选择浪涌保护器的通流容量。 推荐选择第一级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应大于以下标准值:高山站(架空进线):100KA(8/20μs)或12.5KA(10/350μs)郊区(架空进线):60KA(8/20μs)或12.5KA(10/350μs)城市内(埋地进线):40KA(8/20μs) 第二级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通流量应选择大于20~40KA(8/20μs);第三级浪涌保护器要求的最大通流容量应大于10~20KA(8/20μs)。 (2)检查建筑物内供电系统的类别 ?单相、三相及直流供电系统 在220V单相供电系统中,只需选用两片保护模块组合。如FRD-20-2A,FRD-40-2A。 在380V三相供电系统中,则需根据不同的供电接地系统选择三片或四片保护模块组合。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需要根据直流电压值来选择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值在直流电压值的1.5倍~2.2倍之间选取。一般只需选用两片保护模块组合,如FRD-20-2A-DC (48),FRD-40-2A-DC(48)。 首先要搞清楚防雷器用在什么地方,按照GB18802.1三级防雷保护原理,电源和设备所需要的保护措施被分为三个等级。在建筑物进线柜安装第一级防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T1级电源防雷器,波形为10/350us,冲击放电电流Iimp为

12.5kA~50kA;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二级电源防雷器,波形8/20us,最大放电电流为Imax为40KA,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三级电源防雷器,波形为8/20us,最大放电电流20kA。 其次是供电系统的类别,建筑物内的供电系统是单相供电还是三相供电,单相供电系统需要选择2P电源防雷器,TT系统选择3P+1的电源防雷器,TN-C三相四线系统选择3P电源防雷器,TN-S三相五线系统选择4P电源防雷器。 下面是防雷器的几个重要参数: (1)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值。 (3)标称通流容量I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冲击放电电流Iimp:给保护器施加波形10/35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6)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加空开(或熔断器)的目的只是保护浪涌保护器不被持续由过电压导致的过电流损坏,所以你加的空开小于等于浪涌也可以,但要大幅高于浪涌保护器约几十毫安的额定放电电流(MOV 材质的浪涌保护器有弱放电现象

浪涌保护器参数含义

防雷击保护的选用,分为4个等级,IEC61312-1规定:10/350μs是首次雷击波型,用于电源的第一级(A级)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雷击波的测试波型,而不是雷电的实际波型;8/20μs是用在首次后的B级、C级、D级雷击保护,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只是反映了保护器件能分流雷电流能量大小而已! TDS(TDX)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作为低压配电系统的元件之一,所涉及到很多的参数指标都与其他的空气开关是相同的。但是每一种空气开关都有其不同于其他空气开关的参数与指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空气开关都如此。只是一些特殊作用的空气开关才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参数。例如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浪涌保护器和隔离开关等。 以下是浪涌保护器的各种参数含义的解析; 1.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浪涌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2.额定放电电流Isn:给浪涌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3.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4.电压保护级别Up:浪涌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5.额定电压Uc:能长久施加在浪涌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6.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浪涌保护器的参考值,浪涌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7.最大纵向放电电流:指每线对地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浪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8.漏电流:指在75或80标称电压Un下流经浪涌保护器的直流电流。 9.最大横向放电电流:指线与线之间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浪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0.峰值放电电流:分两种:额定放电电流Isn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 11.响应时间tA:主要反应在浪涌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 12.在线阻抗:指在标称电压Un下流经浪涌保护器的回路阻抗和感抗的和。通常称为“系统阻抗”。

浪涌保护器的原理及参数介绍

浪涌保护器的原理及参数介绍 浪涌保护器原理 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onDevice)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电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电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 汇骐防雷商城提示您浪涌保护器的参数介绍 1、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在220/380V三相系统中选择SPD时,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应根据不同的接地系统形式来选择. (1)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2)在下列场所应视具体情况对氧化锌压敏电阻SPD提高上述规定的Uc值: ①供电电压偏差超过所规定的10%的场所; ②谐波使电压幅值加大的场所. 2、冲击电流Iimp 规定包括幅值电流Ipeak和电荷Q. 3、标称放电电流In 流过SPD、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对SPD做Ⅱ级分类试验,也用于对SPD做Ⅰ级和Ⅱ级分类试验的预处理.对Ⅰ级分类试验In不宜小于15kA,对Ⅱ级分类试验In不宜小于5kA. 4、电压保护水平Up 即在标称放电电流In下的残压,或浪涌保护器的最大钳压. 为使被保护设备免受过电压的侵害,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应始终小于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受电压Uchoc,并应大于根据接地类型得出的电网最高运行电压Usmax,即要求UsmaxIn.

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3、额定放电电流Is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6、响应时间tA: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 或di/dt的斜率。

7、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防雷器的参考值,防雷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8、插入损耗Ae:在给定频率下保护器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电压比率。 9、回波损耗Ar: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是直接衡量保护设备同系统阻抗是否兼容的参数。 10、最大纵向放电电流:指每线对地施加波形为8/20μs 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1、最大横向放电电流:指线与线之间施加波形为8/20μs 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2、在线阻抗:指在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回路阻抗和感抗的和。通常称为“系统阻抗”。

13、峰值放电电流:分两种:额定放电电流Isn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 14、漏电流:指在75或80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直流电流。

浪涌保护器的相关参数

浪涌保护器参数--SDP 1、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电涌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能长久施加在电涌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与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3、额定放电电流Isn:给电涌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电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电压保护级别Up:电涌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 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6、响应时间tA: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 7、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浪涌保护器的参考值,防雷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8、插入损耗Ae:在给定频率下电涌保护器插入前与插入后的电压比率。 9、回波损耗Ar: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就是直接衡量保护设备同系统阻抗就是否兼容的参数。

10、最大纵向放电电流:指每线对地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浪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1、最大横向放电电流:指线与线之间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浪涌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12、在线阻抗:指在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回路阻抗与感抗的与。通常称为“系统阻抗”。 13、峰值放电电流:分两种:额定放电电流Isn与最大放电电流Imax。 14、漏电流:指在75或80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直流电流。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要求

浪涌保护器的选型要求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浪涌保护器的分类,从设计角度分析了浪涌保护器及其保护 元件的选型要点和布置原则,给出浪涌保护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浪涌保护器;选型;要求 浪涌保护器作为一种新兴的防雷电保护器件,是弱电设备防雷的主要手段, 也是内部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浪涌保护器的分类 通常按工作原理,浪涌保护器分为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混合型浪涌保护器。 1.1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突然出现电压电涌时变为低阻抗。通常采用放电 间隙、充气放电管、硅可控整流器或三段双向可控硅元件,做电压开关型电涌保 护器的组件。可疏导0.03μs的雷冲击电流,由于它的雷电泄放能量大,所以通常 装在建筑物入口处。但是其缺点是残压较高,一般可达2~4kV。 1.2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连续变小。通常 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作限压型电涌保护器的组件。可以用于疏导0.4μs的 雷电冲击电流,虽然其雷电泄放能量小,但是过电压抑制能力好,用来限制因前 级雷电流泄放后,在后级产生的过高电压。 1.3混合型 将开关型和限压型原件组合在一起的一种SPD,随着施加的冲击电压特性不同,SPD有时会呈现开关型SPD特性,有时呈现限压型SPD特性,有时同时呈现两种 特性。 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为间隙放电型器件,其雷电能量泻放能力大,在线路 上使用的主要作用是泻放雷电能量;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为压敏电阻器件,其雷电 能量泻放能力小,但其过电压抑制能力好,在线路上使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过电压。因为,一般在建筑物入口处选用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来泄放雷电能量,然后,在后级电路使用限压型浪涌保护器来限制因前级雷电能量泻放后,在后级线 路产生的高过电压。两种浪涌保护器需配合使用,方能保证配电线路中设备的安全。 二、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安装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在任何两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应装设浪 涌保护器。雷电防护区是组织、布置防雷设施的手段,在实际中,不可能一步就 将雷击电磁脉冲限制到电气、电子设备能承受的程度,而是逐步消减的。图1中LPZ0A是直接雷击未受到任何防护的空间;LPZ0B是直接雷击受到防护的空间, 是得到接闪器或其他可提供雷击保护的物体的保护范围(建筑物外)。LPZ1是雷 电流得到分流、雷击电磁场得到衰减的空间,是建筑物内部空间;LPZ2是雷电流 得到进一步分流和雷击电磁场得到进一步衰减的空间,这是建筑物内部某一设有 屏蔽和电涌保护的空间,例如系统中央控制室机柜间。 浪涌保护器是雷电防护区划界的重要部件,第一个界面处;LPZ0A-LPZ1边 界用(冲击电流Iimp)一类测试的浪涌保护器;LPZ0B—LPZ1边界用(标称放电 电流In)二类测试的浪涌保护器。第二个界面LPZ1—LPZ2处用(标称放电电流In)二类测试的浪涌保护器。安装在设备侧通常用三类复合波(开路电压峰值Uoc) 测试的浪涌保护器,其安装位置与被保护设备越近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