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管理规定
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引导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总则(一)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成投产的,从事工程机械、机床工具、重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农业机械、机械基础件、文化办公设备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的独立法人企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二)本规范条件中的再制造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对旧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再制造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的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节能、环保等强制性标准要求。
二、基本要求(一)企业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要求,其施工建设应满足规范化设计要求。
(二)企业不得位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湿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依法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三)企业应具备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手续(若土地为租用,合同期限不少于10年)。
(四)企业应具有良好的资信和履约能力,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等事故。
(五)企业应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应能够出具近三年的第三方财务审计报告(经营期不满三年的企业按实际经营期限提供相关材料,下同)。
三、再制造能力(一)企业应配备再制造相关的生产和检验检测设备,具备拆解清洗、无损探伤、检测评估、加工集成、性能检验检测等能力。
鼓励应用智能化、数字化装备,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开展再制造。
(二)企业应制定规范、完整的质量检验标准,在旧件入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等各环节关键控制点开展质量检测。
DB13 2322-2016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4.1.5 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去除效率,可通过同时测定处理前后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气量, 以被去除的非甲烷总烃与处理之前的非甲烷总烃的质量百分比计,具体见式(1):
3
4.2.3 储存真实蒸气压≥5.2kPa 但<27.6kPa 的设计容积≥150m 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以及储存
3
真实蒸气压≥27.6kPa 但<76.6kPa 的设计容积≥75m 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a) 采用内浮顶罐;内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液体镶嵌式、机械式鞋型、双封式等高效密 封方式; b) 采用外浮顶罐;外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双封式密封,且初级密封采用液体镶嵌式、 机械式鞋型等高效密封方式; c) 采用固定顶罐,应安装密闭排气系统至有机废气回收或处理装置,其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3
DB13/ 2322—2016
处理设施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
3
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单位为mg/m 。 3.21
最低去除效率 大气污染物经净化设施处理后,应达到的被去除的污染物与净化之前的污染物的质量的百分比。 3.22 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3.23 现有企业 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工业企业或工业生产设施。 3.24 新建企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改和扩建的生产企业或设施。 3.25 企业边界 工业企业的法定边界。若无法定边界,则指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实际占地边界。
酸洗废水处理方案

-认真记录运行数据,为运行管理和环保部门提供依据。
六、结论
本方案针对酸洗废水的特性,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处理系统。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注重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操作,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废水水质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酸洗废水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酸洗、碱洗、除油等工序,其主要污染物为pH值、COD、SS、酸碱度等。
2.处理目标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以下处理目标:
(1)pH值:6-9;
(2)COD:≤100mg/L;
(3)SS:≤70mg/L;
二、设计标准与原则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地方环保法规。
2.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及相关行业标准。
3.采取先进、成熟、可靠的处理技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4.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5.考虑企业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的扩建空间。
三、废水特性及处理目标
(2)排放口: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排放口排放至受纳水体。
五、运行维护与管理
1.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率。
3.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4.做好运行记录,为设施运行管理和企业环保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2.化学处理
-混凝反应池:通过添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促使悬浮物和胶体形成絮体。
机械制造环保措施

机械制造环保措施在当前世界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更加环保的制造方法和工艺。
机械制造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之一,在推动绿色制造方面也积极探索和努力,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进生产方法等手段逐步优化生产流程和产品性能,推动着绿色化发展。
减少废气排放机械制造行业的许多工艺和生产过程都需要大量使用燃料或燃气等能源,这些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废气,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
为了减少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取以下环保措施是必要的:1.使用燃气净化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能够有效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2.使用低排放燃料。
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比如使用低硫煤等低排放燃料,可以减少废气排放。
3.优化机械生产流程。
优化机械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减少废水排放机械制造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威胁。
为了减少机械制造行业的废水排放,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1.采用封闭式生产方式。
通过采用封闭式生产方式,将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使得废水量减少。
2.废水处理。
使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机械制造行业,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不容忽视。
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铜、铝、汞、铅等,会通过工业废水排放到水源中,从而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
所以要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需要采取以下环保措施:1.固废利用。
将部分固废进行分类,通过再生再利用的方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回收物资资源,降低企业成本。
2.推广绿色工艺。
增强企业环保意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让机械制造行业向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必须逐渐转向绿色环保方向,不断探索绿色制造、资源节约等新型的环保技术和方法,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
机械制造企业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机械制造企业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水量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和越来越重的生态环保意识,机械制造企业水处理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分析机械制造企业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问题分析1. 污水排放超标由于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用水量大,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盲目对水资源进行开发,无序排放生产废水。
导致企业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超出环保指标。
2. 污水处理设施陈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上存在问题,设施老化、效率低下。
经常发生故障,处理效果不佳,导致排放出的污水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物超标问题。
3. 管理水平不高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对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的环保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对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及时,使得设备运行效率低下。
4. 产生大量废水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但对于这些废水的处理和利用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未能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二、对策分析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机械制造企业应当以全面治理工业污染为目标,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更新污水处理设备。
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减少排放浓度,确保排放的污水达标。
2. 提高环保意识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大对污水处理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水平,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发展循环经济机械制造企业需要将废水转化为资源,进行废水资源化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引导企业开发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技术,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降低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实现节水减排。
4.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机械制造企业的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管,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提高环保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各工业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一)

1978378 49983 10372 14322 27806 9468 245
102981 37304 33571 3110 153875 11395 16480 8355
519 318705
1379 726 61423 323233 42982 47467 6028 2809 47814 26832 186888 35565 15880 19600 10455 40202 7964 14214 9902 2087 269 251565 234172 3503 12600 35332
1818921 42019 9845 12777 21290 8999 200 83950 32276 29174 2772
146122 11242 15437 7480
488 286468
1289 650 59940 295016 40756 44032 5856 2616 44457 25072 179143 29306 14979 18967 9860 38729 7493 13474 9398 1982 255 246456 229412 3154 12399 28177
156
各工业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三)
(2004)
单位:吨
行业名称
氰化物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
氨氮
行业总计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其中:水泥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火力发电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引言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污染物质。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公共卫生,制定相应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是必要的。
国内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根据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规,工业废水的排放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 污染物限值: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必须控制在特定的限值范围内,包括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等。
2. pH值范围:工业废水的pH值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废水的酸碱平衡。
3. 生物毒性:工业废水对生物的毒性必须得到控制,以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 高效脱盐:对于含盐量较高的工业废水,必须进行高效的脱盐处理,以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监测与处罚为了确保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关部门将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查。
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将采取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暂停生产等。
建议和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排放的标准和管理,以下建议和改进可予以考虑:1. 完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确保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检查体系,并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 提高技术支持:加大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和技术。
结论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的标准限值和严格的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目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来确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06•【文号】国办发〔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2.0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助力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
立足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系统推进各领域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着力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各环节能力水平。
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强化政策机制配套衔接。
——分类施策、精准发力。
根据各类废弃物来源、规模、资源价值、利用方式、生态环境影响等特性,分类明确废弃物循环利用主体责任和技术路径,因地制宜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运转效率。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开辟新领域、塑造新动能,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丰富废弃物循环利用品类,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管理规定
1 为严格管理工业废水排放,特制订本规定。
2 工业废水排放管理的具体要求:
2.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与国家标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企业必须切实加强对含油废水及其它有毒有害废水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严防在生产过程中超标准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周围环境。
2.2 公司为处理乳化废液、磨削冷却液等含油废水、电镀废水、电解废水、清洗废水、综合废水设置了多个废水处理站,负责集中处理全公司各类废水。
废污水处理净化后,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生产。
2.3 总公司内的乳化液处理站、综合污水处理站由工程部门负责日常业务工作,电镀废水处理站由热处理分厂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喷油器分厂所辖的新区乳化液处理站、综合污水处理站、电解盐水循环净化站由喷油器分厂负责日常业务工作。
站房技术业务指导由工程部门负责,水处理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考核由主管分厂负责。
2.4 废水处理站的操作人员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水处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对废水进行分步处理达标排放。
同时对水质、水量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废水不得排入下水道。
2.5 凡设有废水集水池的部门应该按规定将废水分类存放,集水池中沉淀物、漂浮物垃圾要定期清理,便于废水处理站人员前往回收,无集水池的部门,应由其所属换水工将废液送到废水处理站,经站管人员目测后,分类缓缓倒入指定的废水池内。
2.6 冷却废液中伴有的砂轮灰、金属屑及大量污油应先行清理,将污油集中回收,沉淀物铲入指定的工业垃圾堆放处,不得随废液倒入集水池内。
2.7 废水处理站的工作人员应按时清理污水池内的垃圾污物,清运干化污泥、垃圾,打扫环境卫生,保持站容站貌整齐清洁,平时须做好设备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果站管工作紊乱,问题拖延不决,以致运行秩序失常,将按照经济责任制有关法则,考核归管部门及其作业人员的失职责任。
2.8 生产用后的各类废油,须按规定组织回收利用,严禁任意将废油倒入废水池、阴井、垃圾堆以及倒在路旁或其它地方。
2.9 电镀废水、发蓝废水由热处理分厂单独负责处理,在达标后方可准许排放,电解盐水由喷油器分厂负责循环净化处理,以保证盐水的清洁度,脱水后的电解污泥必须定期清理,堆入工业垃圾堆栈,盐水净化后循环使用,不得任意排入下水道。
2.10 各部门都要节约用水,特别是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净化处理、循环回用、一水多用、中水回用、达标排放等措施(改革工艺、抓好源头治理、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压缩废水排污总量。
3 考核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所属员工的环境保护法制与知识教育,增强社会公德观念,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以上各项规定。
凡违反以上规定者,将给予经济责任制考核直至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