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_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实践_刘峘_江权_孙

合集下载

我国矿山公园建设模式

我国矿山公园建设模式

我国矿山公园建设模式作者:张俊丽马香品李婧梁惠珍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5期矿山公园作为依托矿山资源建立的旅游目的地,是保护和有效利用矿产遗迹、加强矿山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举措,是解决矿山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也是推进实现旅游生态目标的重要途径。

随着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矿山公园建设多为复合型模式,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然而在我国矿山公园规划中仍然存在重视整体规划、忽视详细和分期规划的现象,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针对矿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比较单一。

20世纪70年代,国外矿山公园兴起,将矿山周边环境与矿山遗迹开发、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融为一体,矿山遗址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废弃工业矿区进行生态恢复,关于矿山公园整体建设的相关理论逐渐盛行。

福里赛认为,矿山公园建设应在遵循保护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将资源保护和游憩利用作为矿山公园开发的两大核心目标,并对游憩利用设置一个可接受标准,如果游憩利用超出指定标准,则应该严格限制游憩利用。

目前,国内关于矿山公园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建设的时间只有十多年,针对废弃矿山资源进行规划建设的指导性理论较少。

多元化、综合化和科学性的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理念能为未来矿山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矿山公园建设应该立足于矿山遗存,融合地域文化,契合旅游需求特点以及提升景观生态价值,改善矿山环境,建设矿山公园,应贯彻“绿色矿山”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矿业城市多元经济发展。

学者王向荣也借鉴了西方近年来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有关理论,指出了后工业景观设计中所蕴含的生态理论,对矿山公园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樊金栓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对矿区废弃地景观改造及矿区景观恢复改造提供了理论指导,涉及景区廊道疏通、斑块节点功能开发、合理利用斑块与廊道系统功能。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矿业遗迹应进行保护性开发,矿山公园建设的目的在于恢复矿山开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矿山公园建设成绿色矿山。

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指南

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指南

矿山公园的功能
园林化设计
矿山公园的功能
我国矿业开发的主体多为 城镇,全国 663 个地县级 城市中有 179 个为矿业城 市,这些因当地的矿产资 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 以矿业及相关产业作为经 济主导产业的矿业城镇, 成为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 发展中心,矿山公园的建 设,对资源枯竭或接近枯 竭的矿业城镇的经济转型 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矿业遗迹分类和分级 矿业遗迹分类
1、矿产地质遗迹类 2、矿业开发史籍类 3、矿业生产遗址类 4、矿业活动遗迹类 5、矿业制品类 6、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类
大型矿山采场(坑、硐)、 冶炼场、加工场、工艺作坊、 窑址和其他矿业生产构筑物、 废弃地,典型的矿山生态环 境治理工程遗址等。
矿业遗迹分类和分级 矿业遗迹分类
矿山公园的等级划分 矿山公园设置国家级矿山公园和省级矿山 公园二级: (1)国内、区域著名的矿山或具有 1.国家级 2. 省级
特色的矿山; (2)拥有一处以上重要级或多处一 般级矿业遗迹; (3)区位较优越,自然与人文景观 较优美; (4)基础工作较系统、扎实,土地 使用权属清楚,基础设施较完善,具 有吸引一定量游客的潜在能力。
6、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类
矿业遗迹分类和分级 矿业遗迹分类
1、矿产地质遗迹类 2、矿业开发史籍类 3、矿业生产遗址类 4、矿业活动遗迹类 5、矿业制品类 6、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类 反映重要矿床发现史、开 发史及矿山沿革的记载和 文献。
矿业遗迹分类和分级 矿业遗迹分类
1、矿产地质遗迹类 2、矿业开发史籍类 3、矿业生产遗址类 4、矿业活动遗迹类 5、矿业制品类 6、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类 大型矿山采场(坑、硐)、 冶炼场、加工场、工艺作坊、 窑址和其他矿业生产构筑物、 废弃地,典型的矿山生态环 境治理工程遗址等。

北京市开建首个矿山公园

北京市开建首个矿山公园

北京市开建首个矿山公园北京市开建首个矿山公园2005年9月26日,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做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函》,披露平谷区黄松峪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

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共28个。

运输:采金工人用毛驴从山上驮回金矿石。

碾压:采金工人用石碾碾碎金砂。

③拉溜:即金砂过水后,用溜耙、溜刷等工具淘金的过程。

“一溜”需要淘120斤的金砂。

煅烧:拉溜出来的金粉经煅烧结块。

成金:经煅烧后出来成品。

记者采访中看到一名农民正在用簸箕淘金。

千年开山采金不断黄松峪矿山公园所在的杨家洼金矿区,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挖金史。

杨家洼一带,包括塔洼谷南部山坡,最早的黄金开采起源于唐代,之后各时期均有小规模采矿活动,据平谷县志记载,“平谷黄金开采始于唐,元、明两代皆设矿开采,掘采‘老硐’遍布各矿”。

抗日战争后期(1943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大肆掠夺金矿资源,开采盛极一时。

“我父亲今年71岁,从他一记事起就赶上给日本侵略者挖金矿。

”43岁的塔洼村委会主任卢凤银回忆道。

据了解,最多时采金工人总数超过2000人。

解放后,杨家洼地区开采黄金主要分“国矿”和“民采”两种形式。

国矿就是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采金,民采则是由群众开矿,黄金由国家统一收购。

民采一般采用土法,从山上采回的矿石用碾碎,通过拉溜、煅烧等方法进行加工。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开采加工则从广西引进了粉碎机,用汞来做吸附剂,提炼纯度极高的成品金。

“国矿”退出后,采金富裕了当地群众。

然而,采金这柄“双刃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把青山挖出一片片“秃疮”,废弃的矿渣遇大雨可能出现泥石流。

提纯、冶炼黄金时要用汞、氰化物,给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污染。

为了群众利益,杨家洼地区的采金历史于前年宣告结束。

“大山里的石头都含金”塔洼村副书记张启告诉记者,黄松峪乡的矿区主要是金,银、铜、钾等其它矿产资源也有一定分布。

金矿硐群主要位于矿山公园中心开发区内,能够看到的矿硐有100多个。

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方案

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方案

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方案矿山公园是指在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结束后,对矿山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规划建设,以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科普教育的公共绿地。

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充分发挥矿山遗址的再生价值,提升城市绿地空间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山公园规划背景。

随着矿山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再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实现矿山地区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制定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矿山公园规划目标。

1. 生态环境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措施,改善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

2. 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公园景观、休闲广场、健身步道、游乐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 科普教育推广,设置自然生态展示区、矿山资源科普馆等,开展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知识。

三、矿山公园规划内容。

1. 生态修复区,对矿山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水体治理,打造生态湿地、森林步道等景观,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2. 休闲娱乐区,规划建设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等,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

3. 科普教育区,建设自然生态展示区、矿山资源科普馆等,开展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四、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步骤。

1. 立项规划,成立矿山公园规划编制小组,调研矿山地区的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制定规划编制方案。

2. 规划设计,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矿山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确定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和景观风貌。

3. 建设实施,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开展矿山公园的生态修复和公共设施建设工作。

4. 环境监测,建成后对矿山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五、矿山公园规划实施效果。

通过矿山公园规划实施,可以实现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再利用,提高城市绿地空间质量,增加市民休闲娱乐场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cmh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exw

cmh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exw

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一)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编写提纲1. 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历史沿革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2. 矿山景观资源开发建设条件评价景观资源条件自然环境条件旅游市场条件服务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3. 总体规划布局总体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原则矿山公园性质矿山公园范围矿山公园发展目标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布局4. 典型景观规划重要矿业遗迹保护规划典型自然景观规划典型人文景观规划5. 矿山公园博物馆规划博物馆展示内容规划博物馆功能分区博物馆外观设计6. 风景游览规划景观结构规划景区布局规划景点建设规划游览路线规划游人容量规划7. 游览设施规划餐饮与住宿文化娱乐购物(矿物、矿石工艺品、纪念品)医疗导游标志8. 基础工程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给排水规划供电规划供热规划广播、电视和通讯规划9. 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规划环境治理规划生态恢复规划10. 组织管理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人员编制11. 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价概算依据投资概算资金来源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图件:(1)矿山公园区位图(1/10万—1/20万)(2)区域综合旅游资源分布图(1/10万—1/20万)(3)矿山公园现状分析图(1/1万—5万)(4)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图(1/1万—l/5万)(5)矿业遗迹保护规划图(1/1万—1/5万)(6)矿山公园功能分区(1/1万—1/5万)(7)主要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图(1/1000—1/1万)(8)矿山公园基础设施规划图(1/1万—1/5万)图件比例尺可视公园实际面积和需要适当选择。

附件:(1)矿山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2)有关会议纪要和协议文件(二)国家矿山公园综合考察基本要求拟建国家矿山公园的综合考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围绕矿业遗迹保护与开发这一中心,充分搜集相关资料。

对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对矿山公园建设的基本条件作出综合评价。

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

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

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工作要点(一)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编写提纲1. 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概况1.2社会经济概况1.3历史沿革1.4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2. 矿山景观资源开发建设条件评价2.1景观资源条件2.2自然环境条件2.3旅游市场条件2.4服务设施条件2.5基础设施条件3. 总体规划布局3.1总体规划依据2.2总体规划原则3.3矿山公园性质3.4矿山公园范围3.5矿山公园发展目标3.6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布局4. 典型景观规划4.1重要矿业遗迹保护规划4.2典型自然景观规划4.3 典型人文景观规划5. 矿山公园博物馆规划5.1博物馆展示内容规划5.2博物馆功能分区5.3博物馆外观设计6. 风景游览规划6.1景观结构规划6.2景区布局规划6.3景点建设规划6.4游览路线规划6.5游人容量规划7. 游览设施规划7.1餐饮与住宿7.2文化娱乐7.3购物(矿物、矿石工艺品、纪念品)7.4医疗7.5导游标志8. 基础工程规划8.1道路交通规划8.2给排水规划8.3供电规划8.4供热规划8.5广播、电视和通讯规划9. 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规划9.1环境治理规划9.2生态恢复规划10. 组织管理10.1管理体制10.2组织机构10.3人员编制11. 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价11.1概算依据11.2投资概算11.3资金来源11.4经济效益评价11.5生态效益评价11.6社会效益评价图件:(1)矿山公园区位图(1/10万—1/20万)(2)区域综合旅游资源分布图(1/10万—1/20万)(3)矿山公园现状分析图(1/1万—5万)(4)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图(1/1万—l/5万)(5)矿业遗迹保护规划图(1/1万—1/5万)(6)矿山公园功能分区(1/1万—1/5万)(7)主要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图(1/1000—1/1万)(8)矿山公园基础设施规划图(1/1万—1/5万)图件比例尺可视公园实际面积和需要适当选择。

附件:(1)矿山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2)有关会议纪要和协议文件(二)国家矿山公园综合考察基本要求拟建国家矿山公园的综合考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围绕矿业遗迹保护与开发这一中心,充分搜集相关资料。

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

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

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计划,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旅游人群,云冈石窟和北岳恒山同时还是世界文化遗产。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与云冈石窟一水之隔,具有很高的旅游挖掘潜力。

市内旅游交通方便,省道339直达晋华宫矿山公园,这些都对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发展的潜力。

2.公园旅游定位1)公园规划设计定位: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作为国内首座以煤矿资源为主的国家矿山公园对展现山西煤矿文化提供了优势。

公园规划设计以矿山遗迹景观设计为主线,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矿业遗迹优势,场地现状的元素符号,展现过去的煤矿文化,主打矿井井下探秘游的人文旅游优势。

让游人体验煤矿开采过程。

突出矿山公园的独特性,稀有性以及具有科研教育价值,吸引游客。

2)公园旅游文化与云冈石窟旅游的结合。

十里河将公园与云冈石窟相隔,充分利用云冈石窟旅游资源的附带价值,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有着很大的知名度,这对矿山公园旅游价值的提升起到了推到作用。

公园内海拔最高的煤矸山的仰佛台设计就是对云冈石窟旅游资源的利用。

3.自然资源晋华宫周围以山地,丘陵自然地形为主,自然植被资源的丰富提升了公园旅游文化,同时公园远离市中心的喧嚣与烦扰,让城里人在周末寻求安静,舒适的宿营有了可能。

4.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花园式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园内基础设施的完备,场地内的旅游酒店,交通服务设施,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设施的完备具备了接待大量游客的潜在能力。

2.2.2劣势分析1.民众普遍认识的偏见山西省本身的经济实力水平在全国的中下水平以及大同作为全国的“煤都”使得国民认为煤炭对环境污染本身的态度本身就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2.旅游产品推广的欠缺1)公园旅游文化知名度推广的欠缺:作为国内首座以煤矿资源文化为主的矿山公园,其在旅游推广过程中欠缺运作,在大同市调研期间,发现不管是城市内部的旅游推广和网上针对大同的旅游介绍均没有针对矿山公园的详细的旅游推荐,同时没有充分利用与云冈石窟的捆绑式旅游价值推广,往往很多人去了云冈石窟,却不知道一水之隔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让公园流失了很多的潜在旅游资源。

矿山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矿山公园是一种利用已开采矿山资源打造成的旅游休闲景区,具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兴起,矿山公园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资源,备受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矿山公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质特色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国内,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绿色环保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矿山公园也开始逐渐兴起。

随着现代化矿山的开发,矿山开采的区域不断扩大,很多矿山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后,成为废弃矿山。

这些废弃矿山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建设矿山公园,将废弃矿山改造成为旅游景区,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利用废弃矿山资源,挖掘潜在的经济价值,成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项目。

在中国,矿山公园的建设已经逐渐开始得到重视。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利用废弃矿山资源,打造矿山公园,以改善环境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矿山公园项目的工程复杂性和资金投入的巨大,以及对矿山公园可行性的评估和风险分析的缺乏,导致了一些矿山公园项目的失败。

因此,对于矿山公园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成为建设矿山公园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本报告将对矿山公园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评估矿山公园项目的市场潜力、技术可行性、投资风险和环境影响,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矿山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发起单位: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1.3 项目目的:评估矿山公园项目的市场潜力、技术可行性、投资风险和环境影响1.4 项目内容:包括市场分析、技术方案、投资分析、环境评估等1.5 项目周期:3个月1.6 项目预算:100万元三、项目市场分析3.1 项目所在地市场分析矿山公园项目的市场分析应该以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

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交通条件、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建设矿山公园是废弃矿山生态恢复与利用的一项有效举措。

目前我国的矿山公园往往采取主题公园的建设模式,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为主。

而随着我国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将逐步采用观光、休闲、体验等多元复合的模式,矿山公园也趋于向复合型发展。

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建设度假型矿山公园,打造度假型工业旅游产品,为矿山遗址的利用模式做出了探索性的实践。

[关键词]矿山公园;度假型;特色营造;四马台[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5-0058-06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BPrimary Study On The Planning For Resort Mine Park: A Simatai Mine Park In Fangshan, Beijing Case/Liu Huan, Jiang Quan, Sun Guangyi[Abstract] Mine Park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usage of abandoned mine. It usually acts as a theme park to demonstrate the mining remains landscape, science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 fi cation of tourism demand, sight-seeing tourism gradually heads for complex modes including leisure and experience, and mine parks also tend to compound type. Base on the case of Simatai Mine Park in Fangshan, we probe to construct a Mine Park for vacation as one new mode.[Key words] Mine Park, Vacation type,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Simatai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实践□ 刘 峘,江 权,孙广懿0引言建设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促进矿业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1]。

在我国目前建成或在建的矿山公园中,较为成功的如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等,这些矿山公园大多以工矿业遗址、遗迹景观为依托,将矿业遗迹作为历史景观加以雕琢和利用,并融入科普教育功能,开展的旅游活动多以游览观赏、科学考察及休闲娱乐为主。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对矿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强,但开发类型仍然比较单一[2]。

我国的国家矿山公园在规划中普遍存在只重视总体规划、忽视详细和分期规划的现象,以及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的问题[3]。

随着矿山治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扩大,单纯的观光、科普式矿山的再利用模式将逐渐丧失吸引力。

因此,探讨更加多元化、更具综合性和长效性的发展途径迫在眉睫,以避免因同质资源的雷同化开发而造成未来矿山公园的二次衰落。

反观当下国内的旅游发展,随着近年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旅游需求的发展变化,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相对延长,对环境和旅游服务的要求也趋向更高标准。

在此背景下,一些具有一定生态基础的矿区,具备了从观光型主导的矿山公园向“游憩+服务”的复合型矿山旅游区发[作者简介]刘 峘,北京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旅游与风景区规划所项目经理。

江 权,北京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旅游与风景区规划所副所长。

孙广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展的成熟条件。

基于矿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在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的规划建设中,笔者针对“度假型矿山公园”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拓展矿山公园的开发思路。

1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理念1.1立足矿山遗存矿山公园是以矿山遗址为依托建立的旅游目的地,对矿山特色文化的体现是其灵魂所在。

对矿山遗迹的保护、对工业历史的展示,以及对矿业遗存的合理利用,方能彰显公园特色,它们反映了人们利用、改造这片场地的历史,已经内化为场地文脉的一部分[4]。

针对不同特色的矿业遗存,因形就势进行建设,可分别形成供人游览的特色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

此外,废弃矿山多位于山区,往往存在采空区域,因此安全建设是重中之重。

规划应尊重现状地形,尽量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建设、改造,减少土方,并充分考虑排洪防洪、地质隐患等问题,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1.2融入地域文化矿山公园的建设需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将其与矿山环境相融合,方能突显公园独一无二的性格特征。

地域自然资源与特色文化可为度假型矿山公园提供良好的主题营造素材,将地域文化作为贯穿公园的主题,在项目设置、景观营造和游览组织等方面均应有所体现,从而突显出矿山公园的“度假”特色功能,并成为这类公园的标志性要素,增强公园的可识别性。

1.3适应度假活动有别于以观光为主导的矿山遗存,度假型矿山公园在建设上应兼顾游览与休憩的需求,注重景点与服务设施的有机结合。

同时,在旅游产品的设置上也应充分考虑娱乐体验等动态游赏与休闲度假等静态旅游活动的搭配,在空间上合理设置动、静分区,并使二者相辅相成。

1.4提升生态景观矿山公园是在矿山修复的基础上建设的,应在生态建设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场地设计上,应尊重场地地形地貌,尽量保持公园独特的景观肌理以及由此衍生的自然环境,注重对山体林地等的保护[5]。

此外,公园应结合矿山生态植被的恢复与培育进行建设,并对地上、地下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充分融合和利用,提升矿山公园生态景观的整体品位与游览价值。

在种植设计中,尽量选用当地树种,适地适树,既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又体现当地植被特征。

2四马台矿区的概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1概况四马台矿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的四马台村北部,地处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区”范围内。

四马台煤矿于1977年开矿,分为山上、山下两个区域,中间以地下矿道相连,煤矿北区面积约为21 hm2,南区面积约为7 hm2,总面积约为28 hm2(图1)。

矿区现状场地为典型的山地地貌,大规模的挖填破坏了当地的覆土生态环境。

人工台地及护坡均由当地石材堆砌而成。

矿区遗存有一些工业建(构)筑物及部分三层以下的办公建筑,其中,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质量良好。

除地上建筑之外,矿区遗留设备、矿车轨道、矿洞和地下矿道也都是非常珍贵的现代乡村工业遗存。

作为矿区文化的载体,这些工业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景观价值。

随着建设“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成为北京市新的发展方向,2010年房山区彻底退出煤矿开采业,四马台村也转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替代产业,煤矿遗址将被建设成为矿山公园,成为白草畔旅游区的一处重要景点。

2.2现状主要问题尽管四马台矿区的开发前景良好,但其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矿区环境图2 总平面图图1 四马台矿区区位图亟待整治。

历史上大规模的采矿挖填破坏了矿区的覆土生态环境,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长期的采矿作业更是给周围的地质环境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其次,南、北矿区缺乏联系。

由于生产条件的制约,矿区形成了南、北两个区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景点零散、缺乏联系的局面,降低了整个公园的旅游吸引力。

最后,服务设施体系尚不完善。

矿区周边缺乏旅游服务设施,且附近的酒店档次不高,旅游服务与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成为矿区实施大规模开发的瓶颈。

2.3旅游发展环境从大的发展环境看,北京市作为首都,聚集着大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机构、企业及办事处等。

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世界级的大型机构、企业将陆续入驻,由此也将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从而带动对郊野游憩和休闲度假的旺盛需求。

近年北京市的郊区县纷纷抢位休闲职能,但低端重复建设较多,缺乏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平台;虽然休闲度假型景区景点较为丰富,但相对于市场需求仍显总量不足[6]。

并且,北京市周边的生物景观类资源景区以观赏型为主,以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依托的养生度假尚为空白,这无疑给四马台矿区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3四马台度假型矿山公园规划案例3.1项目定位规划根据对现状条件的分析,将四马台矿山公园定位为“乡村矿山养生度假公园”。

四马台矿山公园将是一个国家级乡村矿山遗址主题公园,一个集地方发展、历史展示、科普教育、工矿生活体验和中草药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工业遗址公园,一个北京市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的示范区。

除了突出体现矿山遗存的观光游赏价值外,其还将充分展示一个乡村煤矿几十年来由发展第二产业到“生态觉醒”、从主动的生态修复到与“绿色北京”相协调,逐步实现产业转型的发展历程。

3.2空间结构规划将整个园区的总体空间结构概括为“一带双园”。

“一带”,指衔接整个公园的交通带及其所串连的矿道体验区。

原四马台矿区分为南、北两个矿区,缺乏旅游交通的联系。

因此,规划对现状道路加以整合梳理,将地下矿道修葺整饬,形成地下矿道游赏体验区,增加自动扶梯等设施,并与地上交通相衔接,实现整个图3 北园平面图图 4 南园平面图规划区北园、地下矿道区域和南园有机的无缝连接,把南、北分割的两部分联系到了一起,使两个园区从规划概念到使用功能皆能浑然一体(图2)。

“双园”,指南、北两个集中建设的区域,即北部的矿山百草体验园(北园)和南部的矿山疗养度假园(南园)。

“双园”在总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定位各有侧重。

北园以观光体验等旅游活动为主,设有水晶温室花园餐厅、台地中草药百草园及中草药加工体验中心、四马台矿山文化主题展览馆等;南园则更加侧重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以建设游泳馆、流水山庄度假宾馆和矿山小火车餐厅等旅游服务设施为主(图3,图4)。

3.3规划策略3.3.1综合发展,观光与度假结合根据“乡村矿山养生度假公园”的发展定位,规划将矿山遗迹与周边丰富的国药资源及中华养生文化相结合,将工业遗迹的利用途径更多地导向度假形态,与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以期对北京市的矿山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利用起到示范性作用。

3.3.2主题分区,快旅与慢游兼顾基于发展定位与公园所处的谷地地形,规划将原有南、北两个矿区的功能加以区分,北区以休闲娱乐体验等动态游赏活动为主,打造矿山百草体验园;南区以休憩度假、疗养等静态旅游活动为主,建设矿山疗养度假园,动静有别,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创造多元化的游览体验,兼顾观光游客与度假游客的不同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